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ppt格式_第1頁
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ppt格式_第2頁
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ppt格式_第3頁
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ppt格式_第4頁
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ppt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債權是否受侵權責任法保護鄭州大學法學院2013級3班侯俊杰相關條款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jiān)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fā)現(xiàn)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疑問在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所列舉的民事權益中并不包括債權,那么債權受到侵犯時,是否收到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呢?如果受到保護其構成要件是什么?爭議產生原因一部分人認為,侵權責任法主要保護絕對權,例如物權,人格權,知識產權等,而侵權責任法中第二條所列舉的民事權益,也均為絕對權的

2、范疇,所以相對權例如債權不受其保護另一部分人認為,侵權責任法應當以保護整個民事權利為己任,不管是絕對權還是相對權都應受到保護,甚至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其他合法權益也應受其保護債權受侵犯的類型債權受到當事人的侵害債權受到第三人的侵害歷史淵源 在楊立新教授組織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草案建議稿(第二稿)中,第 55 條曾經對“第三人侵害債權”做了這樣的規(guī)定:“明知他人享有債權,以引誘、脅迫、傷害債務人等方式阻止債務人履行債務,造成債權人債權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楊立新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草案建議稿(第二稿),來源于中國民商法律網(wǎng),http:/ 民事權益應當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權利之

3、外的應當受到民事法律保護的利益。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突顯了侵權責任法作為民事權益保障法的立法者的意圖。而債權顯然應當屬于法定的民事權利的一種。這樣推論,債權理所應當受到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債權是在債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請求另一方當事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債權和債務相對應。債權主要的效力在于請求力,請求向對方為一定的給付,債權因此也是相對權。擁有合法的債權便擁有了在法律上請求相對方為一定給付的權利,也就擁有了一種民事權益。當債權不論受到對方的侵害,還是第三人的侵害,都應當屬于侵權責任法適用的領域。為什么債權應受侵權責任法保護一、債權屬于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民事權益二、侵權責任法的性質

4、是民事責任法三、違約責任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義務,而非責任四、第三人侵害債權問題五、侵權責任法的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侵權責任法的性質是民事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是民法體系中真正的民事責任法。當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侵權人必須承擔自己或他人的或有關物對被侵權人造成的損害的民事責任。通過民事責任的承擔,懲罰了侵權人,救濟了被侵權人,侵權責任法實現(xiàn)了民事責任法的功能即救濟。沒有救濟的權利等于沒有權利。作為民事責任法,侵權責任法充當了當所有民事權利受到侵害后予以救濟的地位,因此侵權責任法并不直接規(guī)定權利本身,不是確認權利的法律,而是對已經確認的權利的一種保護和救濟。民法的整體內容應當包括兩部分即權利

5、法和責任法,物權法、債權法、人格權法、知識產權法、繼承法等都是確認權利的民事法律,確認權利是其根本任務,侵權責任法是對確認的權利受到侵害予以救濟的民事責任法。因此,債權是債權法確認的民事權利,當債權受到侵害后,自然應當受到侵權責任法的保護為什么債權應受侵權責任法保護一、債權屬于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民事權益二、侵權責任法的性質是民事責任法三、違約責任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義務,而非責任四、第三人侵害債權問題五、侵權責任法的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違約責任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義務而非責任 認為侵權責任法只保護絕對權的人的主要觀點在于,債權受到侵害,應當由違約責任管轄,不在屬于侵權責任

6、法管轄,而且還認為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是一種并列的兩種民事責任。這種認識看上去完美,實際上經不起推敲。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違約責任的主要責任方式是強制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違約金、定金等。當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時,違約一方應當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即應當實際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支付違約金等等,這只是在當事人之間形成了一種應當所為的義務。當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時,守約方通過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要求強制違約方承擔違約者,這相當于讓違約方承擔違約帶來的民事責任。因此,違約責任實際上是一種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義務,違約方不履行違約責任表現(xiàn)為對債權的侵害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故,那

7、種把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并列以及將債權排除在侵權責任法之外的觀點是錯誤的,沒有看到侵權責任法的本質是民事責任法。為什么債權應受侵權責任法保護一、債權屬于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民事權益二、侵權責任法的性質是民事責任法三、違約責任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義務,而非責任四、第三人侵害債權問題五、侵權責任法的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第三人侵害債權問題 第三人侵害債權不同于違約責任。第三人畢竟不是合同當事人,民事權益應當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權利之外的應當受到民事法律談不上承擔違約責任。但上文已經表明,債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如果不受侵權責任法的保護,意味著其徒具虛表,當事人的利益必將受到損害。因此第三人侵害債

8、權必須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問題在于,第三人在什么情況下被認為是侵害債權?侵權責任法的主要歸責原則是過程責任,侵害債權的侵權責任也應當要求侵權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故意或過失,只有主觀上具有過錯,客觀上又侵害的他人的債權并造成損害,才應當把侵權責任歸于行為人。那么,主觀上的過錯是否要有一定的限制呢?有學者認為,應當把行為人的主觀狀態(tài)限制在故意層面上,因為債發(fā)生在當事人之間,他人無所知悉,如果他人因為過失侵害了債權也要承擔責任,則會影響人的行為自由。筆者贊同這樣的觀點,認為侵害債權應當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限定在故意,過失不承擔侵害債權的侵權責任。為什么債權應受侵權責任法保護一、債權屬于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guī)

9、定的民事權益二、侵權責任法的性質是民事責任法三、違約責任實際上是規(guī)定了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義務,而非責任四、第三人侵害債權問題五、侵權責任法的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侵權責任法的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 有權利必須要有救濟,救濟走在權利之前。民事權利沒有救濟,也就意味著沒有了保障,任何人可以隨意侵害而不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的出臺,告訴我們,侵權責任法不同于確認民事權利的法律,是保障和救濟民事權利為己任的法律。因此,債權無論受到對方當事人的侵害,還是受到第三人的侵害,都應當受到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和救濟,將債權納入侵權責任法保護的范圍,是侵權責任法救濟功能的必然要求。侵害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侵害的對象必須為合法的債權侵害行為具有違法性侵權行為給債權造成損害侵權行為與債權損害間具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侵害債權的故意債權人依合同責任得不到救濟結語 在侵權責任法中,第二條明確提出“本法所稱等人身、財產權益”,即除了法條中明確列舉的權利外,還應包括其他民事權益。民事權益多種多樣,立法中難以窮盡,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還會不斷地有新的民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