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體構成概論_第1頁
1立體構成概論_第2頁
1立體構成概論_第3頁
1立體構成概論_第4頁
1立體構成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立體構成的概論 立體構成是對形體、形狀、大小、質感、色彩、體積、容積、光影等要素在三維空間中的組織和關系的研究。本課程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立體形態(tài)的認識和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空間意識。 立體構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視覺為基礎,以力學為依據(jù),將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構成原則組合成美的形體。它是研究立體造型各元素的法則,其任務是,揭示立體造型的基本規(guī)律,闡明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立體構成的概念1.認識三維形態(tài) 我們生長在一個具有長度、寬度和深度的空間里,我們稱之為三度空間(三維空間),從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從我們居住的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都屬于三維物質形態(tài),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立體

2、物”。 蓋里: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館三宅一生服裝設計學習立體構成的目的與要求1.平面構成與立體構成的關系聯(lián)系的是: 它們都是一種藝術訓練,引導了解造型觀念,訓練抽象構成能力,培養(yǎng)審美觀,接受嚴格的規(guī)律。區(qū)別的是:立體構成是三維的實體形態(tài)與空間形態(tài)的構成,三維形態(tài)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呈現(xiàn)不同的外形。結構上要符合力學的要求,材料也影響和豐富形式語言的表達, 立體構成是用厚度來塑造形態(tài),它是制作出來的。同時立體構成離不開材料、工藝、力學、美學,是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體現(xiàn)。 立體構成是現(xiàn)代設計領域中一門基礎造型課,也是一門藝術創(chuàng)作設計課。學習這門課程的重點,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 首先,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語言

3、去表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形態(tài)。在現(xiàn)代藝術美學中,這種構成的抽象美是傳統(tǒng)藝術具象美的升華,是人類在總結了歷史美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時代變革、 人的心理空間不斷擴展所決定的新的思維方式。2) 培養(yǎng)三維立體感覺,把握物體的體積量感。對各種形態(tài)的造型進行“簡化”,以最簡單的方式簡化到幾何形塊中去,用立方體、圓錐體、球體、矩形體等形狀來塑造實踐。3) 掌握立體形態(tài)中最基本的元素:點、線、面的造型手段。因為任何形體都可還原到點、線、面的構成中,并且從分割到組合或從組合到分割地去變化進行。既可表現(xiàn)形態(tài)造型實體,又可表現(xiàn)實體中的空洞虛體,還可表現(xiàn)與實體間隔的環(huán)境空間構成體。4) 運用綜合材料,選擇加工工藝

4、,把握形態(tài)傳遞方式。立體構成的材料很多,往往在取用之前需要冷靜地分析,才能燃燒起創(chuàng)作熱情和有夢幻般地超前意識,同時在現(xiàn)實構造過程中還需具有應變能力。立體構成的發(fā)展沿革二、立體構成的發(fā)展 19世紀下半葉法國后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保羅塞尚得出了視覺世界的物體都是由幾何體構成的結論。 到了20世紀20年代,瓦西里康定斯基開創(chuàng)了抽象繪畫的先河,將構成事物形態(tài)最基本元素點、線、面、體、色等直接應用到繪畫中,成為畫面中的視覺符號。 構成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現(xiàn)在風格派(De Stijl)與構成主(Constructivism)運動中。1918年,荷蘭的一些藝術家組成了一個名為”風格派”的造型藝術團體,強調幾何單體的

5、組合造型,并且單體在造型中仍然有相對的獨立性和鮮明的可視性。在俄國十月革命期間,一批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的前衛(wèi)藝術和設計運動,被稱為構成主義。構成主義和風格派熱衷于幾何形體。空間、色彩的構成效果。第三世界國際紀念塔費拉基米爾 構成教育的形成、發(fā)展卻在包豪斯學院。談到設計類教學的歷史沿革,幾乎無一例外地會提及到包豪斯學院,構成教育也是如此。 包豪斯(Bauhaus)學院是以建筑為主的設計學院。1919年4月1日在德國的韋瑪,現(xiàn)代設計教育先驅華爾塔格羅畢斯(Walter Gropius)把韋瑪?shù)墓に噷W校和韋瑪?shù)拿佬g學院合并而創(chuàng)立包豪斯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院,同時,開創(chuàng)了人類史上設計教育的新紀元。

6、 在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silY 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莫霍里納吉(Moholy-Nagy)三位杰出的造型教育大師和其他教師的共同參與下,在校長格羅畢斯的大力支持下,構成教學逐漸在包豪斯占據(jù)了主要地位。我們現(xiàn)在的構成課程就是在包豪斯開始得到初步的確立。 20世紀2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就是建筑師格羅佩斯把德國魏瑪手工藝學校和魏瑪美術學院合并起來,成立了國立包豪斯學院。包豪斯學院的成就對整個20世紀設計界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人類現(xiàn)代造型教育的奠基人。 在日本,構成教育的確立受到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其一是直接來自德國的包豪斯基礎造型教育的影響曾在包豪

7、斯學習過的水谷武彥回國后把包豪斯的構成教學也帶回了日本,并應用在日本的設計教學中。另一影響因素是來自俄羅斯的構成主義。 日本的構成教育萌芽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發(fā)展卻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1949年,構成教育才在藝術、設計專業(yè)中得到普及。這為以后的日本現(xiàn)代設計奠定良好基礎,使日本的現(xiàn)代設計很快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的構成教育起步較晚,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在國外工業(yè)設計思潮的影響下,構成教育也逐步進入我國。首先,在南方,廣州美術學院的尹定邦開設了色彩構成課程。隨后,陳玨盛和辛華泉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先后開設了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 到二十世紀80年代末期,構成教育經(jīng)歷10年左右的培育,我國的構成教育已基本在大中專院校普及,并已基本確定了三大構成(即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為設計類專業(y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