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氣壓帶和風帶(教學)_第1頁
22氣壓帶和風帶(教學)_第2頁
22氣壓帶和風帶(教學)_第3頁
22氣壓帶和風帶(教學)_第4頁
22氣壓帶和風帶(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氣壓帶和風帶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一)大氣環(huán)流 1、概念: 太陽輻射能在高低緯度間分 布不均 3、假設條件: 全球性有規(guī)律2、成因:地表均勻地球不自轉(zhuǎn)太陽永遠直射赤道 030N60N90N(1)考慮:高低緯間熱量差異-單圈環(huán)流高低高低大氣環(huán)流作用:水熱平衡(熱量平衡、水量平衡) 影響天氣和氣候極 鋒30N 60N 赤 道 高低低緯環(huán)流中緯環(huán)流高緯環(huán)流(2)考慮-高低緯間熱量不均,地轉(zhuǎn)偏向力-三圈環(huán)流低高高高低赤 道 低 壓 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東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東南信風中緯西風極 地 東 風(3)氣壓帶和風帶-六風七帶 赤道低壓帶是空氣

2、 而形成、極地高壓帶是空氣 形成,屬于 ;副熱帶高壓帶是高空氣流聚集被迫 而形成、副極地低壓帶是冷暖氣流被迫 而形成,屬于 。熱力成因: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動力成因: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受熱膨脹上升冷卻收縮下沉熱力成因下沉抬升動力成因30 N30 S0 60 N60 S90 N90 S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2326N2326S6634S6634N0(4 )考慮-高低緯間熱量不均 地轉(zhuǎn)偏向力 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季節(jié)移動 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1、冬、夏季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 考慮:高低緯間熱量不均; 地轉(zhuǎn)偏向力; 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移動; 海陸

3、熱力性質(zhì)差異;(1)冬季大陸會形成高壓,這主要是因為 大陸降溫快,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副極地低氣壓帶(2)夏季大陸會形成低壓,這主要是因為 大陸升溫快、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 副熱帶高壓帶冬季:大陸冷卻快于海洋高壓低壓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副極地低壓副極地低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夏季:大陸增溫快于海洋低壓高壓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副極地低壓副極地低壓 印度低壓(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一月七月60N30N亞 歐 大 陸洋大西洋太平副極地 低氣壓帶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副熱帶 高氣壓帶亞洲(印度)低壓亞速爾高壓夏威夷高壓季節(jié)(月份)亞歐大陸北太平

4、洋北大西洋斷裂的氣壓帶1月份亞洲高壓 蒙-西)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副極地低壓帶7月份亞洲低壓(印度)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副熱帶高壓帶小結(jié):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是高、低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氣壓帶和風帶被氣壓中心分裂,呈塊狀分布。7月份,北半球 被 切斷,高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南半球因以海洋為主,氣壓帶仍呈帶狀分布。1月份,北半球 被高壓切斷,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南半球因一海洋為主,氣壓帶仍呈帶狀分布。副熱帶高壓帶亞洲低壓副極地低氣壓帶蒙古-西伯利亞1、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2、大氣環(huán)流的形成A高低緯間熱量差異B地轉(zhuǎn)偏向力C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D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氣壓帶斷裂成塊狀,形成季風氣壓帶、風帶南北移動單

5、圈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全球性有規(guī)律季風環(huán)流2.swf請思考總結(jié):1、東亞季風的成 因是什么?2、南亞季風的成 因與東亞相比 有何異同?3、請總結(jié)季風環(huán) 流的成因有哪 些。季風環(huán)流1、東亞季風是海陸熱力差異造成的;2、南亞冬季風是源于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夏季的西南風是來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東南信風;3、季風的主要成因是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移動也是重要原因。季風東亞南亞冬季風向性質(zhì)成因夏季風向性質(zhì)成因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季風成因西北冷干從寒冷干燥的蒙古、西伯利亞吹來東南暖濕從暖濕的太平洋吹來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和少雨海陸熱力差異東北冷干西南從暖濕的印度洋吹來熱帶季風氣候

6、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暖濕南亞東亞分布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我國東部、日本、朝鮮半島季節(jié)1月(冬季)7月(夏季)1月(冬季)7月(夏季)風向性質(zhì)成因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和少雨西北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南風冬:寒冷干燥,風力強勁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夏:溫暖濕潤,多降雨氣壓帶與風帶的移動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1(1)冬季,東亞盛行來自內(nèi)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前緣的偏北風(西北風);夏季,東亞盛行來自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北部的偏南風(東南風)。(2)冬季風低溫干燥,風力強勁;夏季風高溫、濕潤和多雨。2由

7、于我國廣大地區(qū)盛行季風氣候,因此,從太平洋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豐沛,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觀,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生機勃勃。 例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由于降水豐富,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一年四季,大地呈現(xiàn)出一派綠色,水網(wǎng)密布;而緯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區(qū),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觀。 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1、冬、夏季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氣壓帶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高、低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熱濕冷干熱干熱干暖濕 熱干 熱干暖濕暖濕冷干暖濕冷干干燥少雨濕潤多雨濕潤多雨冷干少雨冷干少雨高溫多雨大氣環(huán)

8、流對氣候的影響-是指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分 布風 帶成 因?qū)傩?0-300300-600600-900信 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副熱帶高壓指向赤道低壓干燥副熱帶高壓指向副極地低壓濕潤極地高壓指向副極地低壓冷干00附近赤道低氣壓帶熱力原因熱低壓上升濕熱屬性氣流成因特征氣壓帶分布300附近副熱帶高氣壓帶動力原因熱高壓下沉干熱600附近副極地低氣壓帶動力原因冷低壓上升冷濕900附近極地高氣壓帶熱力原因冷高壓下沉冷干世界氣候分布圖.swf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對氣候有重要的影響,它是重要的氣候形成因素。大氣運動氣候特點熱帶雨林氣候:氣流輻合上升,對流強烈,終年高溫多雨。副熱帶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終年受副熱

9、帶高壓控制,炎熱干旱,是熱帶沙漠氣候。40-60大陸西岸地帶,終年盛行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溫和濕潤,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30-40大陸西岸地帶,交替受西風和副高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氣候。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環(huán)流顯著,形成了三種季風氣候,風向和降水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舉例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中緯西風帶西風和副高季風環(huán)流赤道地區(qū)氣流上升,終年高溫多雨副熱帶高壓或東北信風控制赤道低氣壓與東北信風交替控制副熱帶高壓與西風交替控制西風控制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受極地氣團控制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距海洋較遠終年受大陸氣團

10、控制分析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熱帶終年高溫;亞熱帶冬暖夏熱溫帶冬冷夏熱;寒帶終年嚴寒 分析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特點?判斷溫度帶最冷月平均溫15熱帶氣候015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侯-150溫帶氣候最熱月溫 15寒帶氣候具 體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nèi)分配情況(年降水量)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 2000溫帶溫帶海洋性氣侯700-1000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1000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 300溫帶季風氣候500-600冬雨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300-1000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200寒帶苔原氣候、冰原氣候 250 氣壓帶和風帶是

11、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 (1) 歐洲大西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較大,而且向縱深發(fā)展; (2)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相對較小,而且呈南北狹長分布。 (3) 這兩個地區(qū)的氣候都受到西風帶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風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加之洋流的影響,使溫帶海洋性氣候呈南北狹長分布。 3. 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長短存在明顯差異,呈現(xiàn)出由東南部向北、西北部逐漸減少的趨勢,因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重大影響。 例如,在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qū),由于高溫多雨,農(nóng)作物以水稻為主,一年23熟。我國華北、東北以及西北地區(qū)東部,降水較少,以旱地農(nóng)業(yè)為主,農(nóng)作物以小麥為主,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氣候類型:共四種: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2、只分布在大陸東岸,西岸沒有的氣候類型有三種: 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只分布在大陸西岸,東岸沒有的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