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第一章概述_第1頁
大二下第一章概述_第2頁
大二下第一章概述_第3頁
大二下第一章概述_第4頁
大二下第一章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 整合概論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與挑戰(zhàn)一、信息化對教育目標的影響(一)信息社會要求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二)信息社會要求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三)信息社會要求學習者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Information Literacy ) 最能體現(xiàn)信息素養(yǎng)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素質的是: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的有關知識和實際能力。 澳大利亞教育部長盧比指出,未來是個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工作的時代,教育應著重培養(yǎng)7項“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收集、分析、組織信息的能力表達想法與分享信息的能力規(guī)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應用數(shù)學概念與技巧

2、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科技的能力二、信息技術對課程的影響(一)信息技術極大地拓展了課程的內涵傳統(tǒng)的課程: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程:(二)信息技術豐富了課程的呈現(xiàn)形式(三)信息技術使個性化的課程成為可能三、信息技術對教育過程與方法的影響 教育的過程和方法從未離開過技術,隨著媒介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技術形態(tài)。(一)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了交互豐富的多媒體環(huán)境傳統(tǒng)教學信息時代的教學(二)信息技術對教與學方式的影響 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不僅僅是帶來手段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將引發(fā)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第二節(jié) 信息時代呼喚教育改革一、我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問題1.目標(意義)不清楚(不清楚為什么要整合)2.

3、內涵(實質)不了解(不了解什么是整合)3.方法(途徑)不掌握(不知道如何進行整合)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目標(一)信息技術應用發(fā)展概況 1959年IBM研究出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經歷的三個階段:1.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階段)60-80年代中期 CAI課件以演示為主2.CAL(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計算機輔助學習階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強調如何利用計算機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3.IITC(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

4、urriculum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90年代中期以來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目標(意義) 不是把信息技術當做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利用信息技術營造一種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應能支持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三、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內涵 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

5、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yōu)椤爸鲗?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一)三個基本屬性:1.營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2. 實現(xiàn)新型教與學方式3.變革傳統(tǒng)教學結構 所謂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huán)境中展開的,由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這四個要素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的進程的穩(wěn)定結構形式。(二)技術與課程的關系微 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微課”的組成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

6、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 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的主要特點(1)教學時間較短: 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 10分鐘。 (2)教學內容較少: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3)資源容量較?。簩崿F(xiàn)移動學習、“泛在學習”。(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5)主題突出、

7、內容具體。(6)草根研究、趣味創(chuàng)作。(7)成果簡化、多樣傳播。(8)反饋及時、針對性強。慕課 慕課,簡稱“MOOC”,也稱“MOOCs”,是新近涌現(xiàn)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它發(fā)端于過去的那種發(fā)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tǒng)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tǒng)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舊的課程開發(fā)模式。所謂“慕課”(MOOC),“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與傳統(tǒng)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s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不受時空限制;“C”代表Course。 課程 。主要特點 大規(guī)模 :不是個人發(fā)布的一兩門課程:“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是指那些由參與者發(fā)布的課程,只有這些課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規(guī)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開放課程:尊崇創(chuàng)用共享(CC)協(xié)議;只有當課程是開放的,它才可以成之為MOOC。網絡課程:課程材料散布于互聯(lián)網上。主要平臺:Coursera: 目前發(fā)展最大的MOOC平臺,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兩名計算機科學教授安德魯恩格(Andrew Ng)和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創(chuàng)辦。擁有相近500門來自世界各地大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