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核醫(yī)學在消化系統(tǒng)中的應用核醫(yī)學的定義 核醫(yī)學是研究核技術在醫(yī)學中的應用及其理論的科學。即用放射性核素診斷、治療疾病和進行醫(yī)學研究的醫(yī)學學科。 (原子能科學醫(yī)學應用) 核醫(yī)學的內容 實驗核醫(yī)學與臨床核醫(yī)學實驗核醫(yī)學:以實驗核技術研究生命現象的 本質和物質代謝的變化。臨床核醫(yī)學:是研究核素及核射線在臨床診 斷和治療中的應用技術及其理 論。臨床核醫(yī)學包括放射性核 素診斷(器官功能測定、核素 顯像技術、體外放射分析)和 放射性核素治療。 核醫(yī)學的特點 1.簡便、安全、無損傷。2.反映生理、生化過程。3.反映整體、局部功能。4.進行動態(tài)觀察。5.超微量測定,靈敏度10-12-10-15g。6.能用于醫(yī)學
2、科學的各個學科和專業(yè)。核素顯像進展 1.儀器:掃描機、照相機、ECT(SPECT 與PET)、PET-CT 掃描機50年代,逐點打印、成像 速度慢。 照相機60年代,一次曝光、成 像速度快、動態(tài)顯像。 ECT80年代,立體圖像、斷層、 三維結構、靈敏度高、成 像快。 ECT與XCT的比較 ECT的成像原理與XCT是相同的,它是用圖像重建的方法得到斷層圖像。都是CT技術構成圖像,而且在重建圖像方面都采用濾波反投影法。從射線源看,X線和射線均屬于光子流,屬電磁輻射。 區(qū)別在于射線入射的方式。XCT,射線從外部穿過人體,探頭在射線源的對側,探測到的是射線透射人體后的衰減值。射線源只在構成圖像時產生,
3、照相完畢,射線也就終止了。因而在成像時可加大光子量,得到的圖像細致、清晰、空間分辨率好。ECT則是利用注入人體內的放射性核素發(fā)射出的射線構成圖像,屬于發(fā)射型。構成的圖像的變量不是衰減系數而是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不僅隨組織、臟器分布而變化,而且與衰減有關。同樣的放射性活度,在臟器表面計數率高,在臟器深部計數率低。衰減在SPECT中成了有害因素,使圖像的質量變得復雜。此外,SPECT在構成圖像時只用了很少一部分劑量,大部分被人體代謝帶走。因此圖像比XCT粗糙,空間分辨率差。SPECT反應的是人體的代謝功能、攝取功能的差異,例如,對肝血管瘤、腦缺血、癲癇、癡呆等,SPECT還是比XCT有明顯的優(yōu)越
4、之處。 2.藥物:131I、99mTc、113In、67Ga、201Tl、生理示蹤劑(11C、15O、18F、13N)、功能代謝顯像。3.各種臟器:分子水平(單克隆抗體、癌基因反義寡核苷酸、受體放射性核素顯像)免疫檢測技術發(fā)展方向 傳統(tǒng)放免技術-酶標技術-化學發(fā)光-電發(fā)光-時間分辨熒光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TRFIA)最具發(fā)展前途。 放射性核素治療的特點 病變組織(特異性靶向) 1.靶向性:放射性藥物 附近組織(非特異性靶向) 2.雙效或三效作用:雙效(化學治療作用、射 線作用) 三效(131I-絲裂霉素微球 治療肝癌) 3.高選擇性:病變組織或附近組織放射性核素治療的現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5、的治療 :1941年開始 1.甲狀腺疾病的核素治療 分化型甲狀腺癌及轉移灶的治療: 手術+131I去除(100200mCi)+替代治療(T4) 功能自主性甲狀腺瘤的治療: 結節(jié)直徑小于3cm,1520mCi; 結節(jié)直徑大于3cm,2030mCi。 131I 30mCi住院隔離治療。維甲酸(RA)可誘導分化治療分化型甲癌2.骨轉移癌的治療 目前幾種常用的治療轉移性骨腫瘤疼痛的放射性藥物 放射性藥物 半衰期 來源 療效持續(xù)時間 153Sm-EDTMP 46.3小時 反應堆 69周 186Re-HEDP 90.6 小時 反應堆 5周 188Re-HEDP 16.9 小時 188W-188Re發(fā)生器
6、412周 89SrCl2 50.5天 進口 36月3.血液病的核素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慢性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 淋巴瘤 :1938年開始 32P(T1/214.3天)4.腎上腺素能腫瘤的治療 131I-MIBG治療惡性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類癌、甲狀腺髓樣癌。200mCi。 5.前列腺癌的治療 125I 種子植入。 6.放免治療 131I-抗膠質瘤McAb腫瘤部位直接注射法(治療惡性膠質瘤) 131I-鐵蛋白抗體原發(fā)性肝癌7.放射性膠體治療 32P、90Y、186Re腔內注射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慢性滑膜炎、膝關節(jié)積液伴貝克氏囊腫; 32P、90Y組織間介入治療前列腺癌、
7、原發(fā)性肝癌、顱咽管瘤。8.其他核素治療 (1)放射性核素敷貼療法 32P:T1/2 14.3天 90Sr-90Y:T1/2 28.5年 治療毛細血管瘤(一次大劑量法和小劑量分次法,總劑量2025GY,高出皮膚12mm的皮內型毛細血管瘤效果好,海綿狀毛細血管瘤或皮下型毛細血管瘤不適合敷貼治療)、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疤痕、牛皮癬;(2)放射性核素微球療法:90Y-玻璃微球選擇性動脈灌注治療肝癌。 放射性核素治療的進展 70年代 放免治療(單抗)80年代 受體介導靶向治療(受體) 處于研 90年代 放射性核素反義治療(基因) 究階段分子核醫(yī)學 放射免疫顯象與放射免疫治療;放射受體顯象與受體介導靶向
8、治療;放射性核素標記寡核苷酸的反義顯象與反義治療。 消化道 食管通過時間胃-食管返流十二指腸胃返流 消化道動力顯像胃排空時間測定小腸通過時間14C-尿素呼氣試驗胃腸道出血顯像異位胃粘膜顯像消化腺肝膽動態(tài)顯像肝血流血池顯像 肝膽顯像肝膠體顯像腫瘤顯像唾液腺顯像胰腺顯像體外放射分析AFP、CEA、Ca199、Ca125、Ca153、Ca724 肝膽動態(tài)顯像(hepatobiliary dynamic imaging)原理 利用某些顯像劑能被肝多角細胞選擇性攝取,并迅速分泌到毛細膽管,經肝膽管、膽囊和膽總管排泄至腸腔,而不被腸道粘膜所吸收的特點,來動態(tài)觀察顯像劑在肝、膽道、膽囊和腸腔內放射性攝取和排
9、出情況,以了解它們的形態(tài)和功能。 方法 99mTc-EHIDA(2,6二乙基乙酰苯胺亞氨二醋酸)99mTc-PMT(吡哆-5-甲基色氨酸) 185370MBq(510mCi)圖形分析 1.10min以內,肝影清晰。 2.15min左右肝管開始顯影,若60min不顯影,提示肝內梗阻。 3.30min以內總膽管、膽囊顯影,4560min膽囊顯影最清晰。 4.60min以內出現腸影。 若1hr內,膽系各部位顯影明顯延緩或不顯影或未出現腸影,則認為屬異常。臨床應用 1.急性膽囊炎:膽囊始終不顯影(與膽囊管水腫、結石嵌頓引 起的梗阻有關),其他都正常。 2.慢性膽囊炎:多樣化(延遲顯影;顯影大,濃縮功能
10、差;不顯影或部分顯影) 3.黃疸的鑒別: 24hr腸內有放射性 不完全性99mTc-EHIDA 顯影:肝外梗阻 左右肝膽管(60min) 24hr腸內無放射性 完全性 不顯影:肝內梗阻臨床應用 4.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和先天性膽道閉鎖5.嬰兒肝炎綜合征:心、腎影持續(xù)存在,而肝、膽道顯影極差。6.幫助診斷膽道術后綜合征:再梗阻(結石殘余),膽汁返流,假性囊腫(結扎不好),膽漏。7.十二指腸胃返流的診斷:口服牛奶增強膽汁分泌,若胃區(qū)出現放射性,則提示十二指腸胃返流。8.診斷肝內結石:顯影時相顛倒現象(早期缺損,晚期濃聚)。9.異位膽囊的診斷。10.確定肝內占位及發(fā)展情況。 肝血流血池顯像(hepati
11、c artery perfusion and blood pool imaging)原理 肝臟是一個血量豐富的器官,占心輸出量的1/4。正常肝血供75%來自門靜脈,25%來自肝動脈。當靜脈注入血池顯像劑后,動脈相不顯像,靜脈相才顯像,血池相顯影(由于肝血池內聚集的放射性明顯高于鄰近組織而顯影)。方法99mTc-RBC、99mTc-HAS,555740MBq(1520mCi),2s/幀16幀 肝血流灌注相,5、10、20、30、60min 肝血池相。正常圖形 1. 肝血流灌注顯像:以腹主動脈顯影后8s內為動脈相,肝區(qū)幾乎不顯影,8s后逐漸顯示,放射性基本均勻。2. 肝血池相:顯示心、脾、大血管影
12、,肝內放射性分布均勻,其強度較心、脾為低。異常圖形及臨床價值常見的肝血池影像有三種異常類型:無填充、填充、過度填充。 動脈相 血池相 臨床意義 - - 無血供,囊腫 + 惡性病變 + 血管瘤肝內占位的鑒別 1.肝癌、肝轉移癌:動脈相充盈,血池相填充。2.血管瘤:血池相過度填充。3.囊腫:動脈相、血池相不填充。4.膿腫:輪圈征。肝動脈灌注顯像(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imaging)正常肝動脈血流灌注影像 肝動脈灌注顯像顯示肝癌腫塊區(qū) 異常放射性灌注增高肝血池顯像 (hepatic blood pool imaging)正常肝血池斷層顯像 橫斷面 矢狀面 冠狀面 肝血管
13、瘤99Tcm-RBC血池平面顯像 橫斷面 矢狀面 冠狀面 肝血管瘤99Tcm-RBC血池斷層像 肝內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1.肝膠體顯像:定位2.肝血流血池顯像:(1)肝癌、肝轉移癌:動脈相充盈,血池相填 充。 (2)血管瘤:血池相過度填充。 (3)囊腫:動脈相、血池相不填充。 (4)膿腫:輪圈征。3.肝腫瘤陽性顯像:陽性提示惡性,陰性提示良性。4.甲胎蛋白(AFP)的動態(tài)觀察:AFP動態(tài)測定呈持續(xù)上升,并超 過400500ng/ml。提示原發(fā)性肝癌 AFP動態(tài)測定濃度下降,提示良性病變 (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約有 1050%患者有一過性AFP增高,隨病 情好轉而下降)。 胃腸道出血顯像
14、(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maging)原理 正常情況下,放射性顯像劑進入體內后,腹部可見大血管及血管床豐富的器官顯像,如肝、脾、腎等,而胃腸壁含血量較低,一般不顯影。當腸壁出現破損出血時,則顯像劑可隨血液循環(huán)在出血部位不斷滲出進入腸道,導致異常的放射性濃集影像,通過相機或SPECT顯像可以判斷出血的部位和范圍。 方法 1. 顯像劑 (1)99mTc-RBC:在血液循環(huán)中存留時間較長,可持續(xù)24hr 以上,進行多次顯像,有利于探查消化道急性和間歇性出血。(2)99mTc-硫膠體或植酸鈉:單核巨噬細胞不斷清除膠體,腹部的血本底明顯降低,圖像清晰,減少假陽性。僅用于急
15、性 活動性出血。2. 顯像方法 (1)99mTc-RBC:口服KClO4200mg封閉胃粘膜,30min 后靜注PYP,15min后靜注99mTcO4 370555MBq (1015mCi),立即行連續(xù)動態(tài)顯像(5、10、15、 20、30、60min,2、4、6、8、24hr)。 (2)99mTc-SC或99mTc-Phytate:封閉胃粘膜后30min, 靜注99mTc-SC或99mTc-Phytate296370MBq (810mCi),必要時可重復注射再顯像。兩種顯像方法診斷胃腸出血的比較 99mTc-RBC 99mTc-SC 或99mTc-Phytate 1.24小時內可反復顯像,
16、1.顯像時間短,僅 適用于急性和間歇性出血 急性活動性出血 2.本底較高可能模糊 2.靶/非靶比值高, 較小的出血, 可顯示小區(qū)域出血, 檢出最小出血量 0.1 ml/min 0.20.4ml/min正常圖形正常影像99mTc-RBC影像: 見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左右髂動脈等腹部大血管影像,血管床豐富含血量多的器官肝、脾、腎顯影,膀胱逐漸顯影。腹部其它部位僅見放射性本底,胃腸壁血管床含血量較少,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結腸等不顯影。99mTc-硫膠體或植酸鈉顯像: 僅肝脾清晰顯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腹部大血管及腎不顯影。99mTc-RBC影像: 見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左右髂動脈等腹部大血管影
17、像,血管床豐富含血量多的器官肝、脾、腎顯影,膀胱逐漸顯影。腹部其它部位僅見放射性本底,胃腸壁血管床含血量較少,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結腸等不顯影。99mTc-硫膠體或植酸鈉顯像: 僅肝脾清晰顯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腹部大血管及腎不顯影。 全腹部無異常放射性濃聚區(qū)。異常圖形 胃腸出血的定位(異常放射性濃聚區(qū))急性活動性出血99mTc-SC或99mTc-Phytate顯像間歇性出血99mTc-RBC顯像判定胃腸道出血三要點除外正常顯影臟器組織外的異常放射性濃聚灶隨時間延長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分布范圍擴大放射性沿腸道蠕動方向延伸,其分布與腸道一致臨床應用 1.腸粘膜潰瘍:連續(xù)性或間歇性腸出血。如空
18、回 腸的克隆氏病診斷準確率70%80%。2.胃腸道腫瘤:惡性腫瘤及血管瘤表面極易出血。3.血管破裂:血管畸形、手術創(chuàng)傷、腸內異物割傷。4.應激性腸粘膜潰瘍:精神刺激或手術及外傷打擊后。5.腹部鈍器傷或摔傷:臟器破裂。6.內窺鏡的補充手段。7.膽道出血。 慢性腸道出血, 99Tcm-RBC顯像:右上腹部顯示出血的腸道影。慢性腸道出血,99mTc-RBC顯像:左上腹出血灶,術后證實結腸類癌。 異位胃粘膜顯像(ectopic gastric mucosa)原理 異位胃粘膜與正常胃粘膜一樣對99mTcO4 具有攝取和分泌的作用,在局部可出現放射性濃集現象。最常見的異位胃粘膜好發(fā)于胃以外消化道,包括美克
19、爾憩室、Barrett食管及腸重復畸形。方法 禁食412小時,靜注99mTcO4 370555MBq(1015mCi),5、10、30、60、120min顯像。 正常圖形 正常情況下僅胃顯影,食管不顯影,20min左右胃顯影,持續(xù)4060min,40min后可見胃內放射性進入十二指腸。異常圖形及臨床應用 除胃區(qū)有放射性外,腹部可見一個固定位置的放射性增高區(qū)。 1.Meckels憩室:胃粘膜在小腸的異位,多發(fā)生于回腸。診斷率7585%,存在假陽性(腸套疊、闌尾炎、小腸梗阻、節(jié)段性回腸炎、潰瘍、血管瘤),假陰性(憩室內炎癥、梗阻及異位胃粘膜細胞數量減少或壞死),并發(fā)癥主要是消化道出血(憩室內胃壁細
20、胞分泌酸性胃液造成腸道消化性潰瘍)。 2. Barrett食道:胃粘膜在食道下段的異位。檢查前10min肌注betazol(氨乙吡唑)促使胃液的分泌,提高陽性率。 3. 腸重復畸形:形態(tài)、部位多變,病灶較憩室為大。典型表現為濃聚灶呈腸襻狀。 異位胃黏膜 (ectopic gastric mucosa) 99TcmO4 胃腸道顯像:Meckels憩室 所致的出血。食道通過顯像(esophageal transit imaing)原理受檢者吞食含有放射性顯像劑的食物后,放射性顯像劑隨著食道的蠕動通過食道進入胃。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蹤特點,用照相機連續(xù)采集此過程,即可獲得食團通過食道時的影像變化和相應
21、參數,如食道通過時間等。評價食道的運動功能。 方法放射性藥物:99mTc-硫膠體或99mTc DTPA劑量11.1 MBq(300Ci)使用水溶液較普通病人隔夜禁食于環(huán)狀軟骨處放置一放射性標志病人練習吞咽動作后“彈丸”式吞咽99mTc-硫膠體并每30 s干吞咽一次,共4次吞咽的同時啟動照相機記錄連續(xù)的動態(tài)影像并獲得時間放射性曲線。正常影像及結果判斷自咽部起,可見一條垂直向下的食管影像,動態(tài)電影可清晰顯示食團通過全食管的過程。資料分析和定量采用感興趣區(qū)(ROI)技術勾畫出全食管及分段食管(分為上、中、下段),經處理得到的時間放射性曲線,定量分析其食道內殘留率或食道通過時間。食道通過時間( TET
22、T )是指從放射性彈丸初次進入食道至90%放射性被清除的時間。正常值小于15秒。正常影像 清晰顯示口、咽、整個食管圖像。食管通過總時間(TETT):5.177.79s食管分段通過時間(RTT):上段2.753.99s,中段4.124.80s,下段4.905.98s。5min食管通過百分率為96.697.8%。 Emax Et Gt= 100% EmaxGt為t時間食管通過百分率(清除率)Emax食管最大放射性計數Et表示在t時間的食管內計數異常影像及臨床價值 賁門失弛緩癥:食管通過時間明顯延長,通過百分率明顯降低。彌漫性食管痙攣:放射性不僅滯留于食管內,通過曲線呈高波幅的痙攣曲線。食管癌:食管
23、癌所在節(jié)段通過時間明顯延長而其它節(jié)段可正常。食管通過顯像(esophageal transit imaing) 賁門失弛癥食管通過顯像 : 1分鐘(30分)影像顯示 食管內顯像劑明顯滯留。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原理 利用口服含有顯像劑飲料在胃內存留期間,在上腹部給不同壓力,來觀察食管下段有無放射性出現,及其與壓力變化的關系來判斷有無胃內容物向食道返流。方法 99mTc-SC 3774MBq(12mCi)加入0.1N HCl 150ml,并與150ml酸性飲料混勻??崭?12小時,3min內飲完300ml飲料,15min后顯像。ROI計算不同壓力的返流指
24、數。 En Eb GERI= 100% GoGo為0壓力時全胃內放射性計數。En為不同壓力時,食管內放射性計數。Eb為不同壓力時,食管周圍本底數。正常圖形 正常人放射性全部存留在胃內,食管部位無放射性,GERI4%。2.胃大部切除術后觀察:易發(fā)生胃-食管返流。3.小兒吸入性肺炎:胃-食管返流。4.肺部慢性炎癥原因:胃-食管返流物的誤入常是肺部慢性炎癥原因,可在臨睡前口服上述99mTc-SC的酸性飲料,翌日胸部顯像,見異常放射性濃集,既可證實。 胃食管反流顯像顯示: 食管下段胃食管反流。 十二指腸胃返流 (duodenogastric reflex imaging )原理 肝膽顯像劑靜脈注射后能
25、迅速地被肝多角細胞攝取并很快經膽道系統(tǒng)排至十二指腸。正常時由于幽門括約肌的控制,已排入腸道的顯像劑不會進入胃內。如有十二指腸胃返流,顯像劑將隨十二指腸內容物一起返流入胃內。方法 99mTc-EHIDA 111185MBq(35mCi),空腹412小時,ROI計算十二指腸胃返流指數。 胃內最高放射性計數率 EGRI= 100% 全視野最高放射性計數率正常圖形正常人見十二指腸顯影清楚,檢查期中胃區(qū)無放射性聚集。異常圖形及臨床價值 返流(弱陽性):EGRI 10%,胃區(qū)有大等量放射性滯留,且持續(xù)60min以上無明顯減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術后、返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等可出現十二指腸胃返流
26、。 胃排空時間測定 (gastric emptying study)原理 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藥物,混勻于標準食物內,口服后用照相機在胃區(qū)作連續(xù)照相,不僅可獲得動態(tài)的胃形態(tài)影像,同時可計算出胃排空時間。所采用的放射性藥物化學性能穩(wěn)定,口服后不被胃腸道粘膜吸收。方法 1.固體食物的GET:99mTc-SC面包-雞蛋三明治、99mTc-SC麥片粥、99mTc-P-TETA(三乙稀四胺樹脂)麥片粥。2.液體食物的GET:150ml普通飲水中加入99mTc-SC或99mTc-DTPA。3.雙核素液固體混合物的GET:99mTc-SC標記固體食物,111In-DTPA標記液體食物。 正常圖形 單核素固體食
27、物半排空時間為75.6108.4min。單核素液體食物半排空時間為915min。雙核素固、液體排空時間,固體食物半排空時間(有液體食物存在條件下)為60110min;液體食物半排空時間(有固體食物存在條件下)為3045min。正常人胃排空時間與下列因素有關 1.性別 絕經期女性慢于男性。2.時間 下午慢于上午。3.體位 臥位慢于坐位。4.身體狀況 運動后加快。異常圖形及臨床價值 胃排空加快見于甲亢、十二指腸潰瘍、胃大部分切除;胃排空延緩見于甲減、胃潰瘍、胃癌。 胃排空功能測定(gastric emptying study)正常胃排空顯像糖尿病胃排空時間延長小腸通過時間 (small intes
28、tinal transit time study ) 用放射性核素測定食物從十二指腸到盲腸通過時間。是從結腸填充時間減去胃排空時間。小腸通過時間正常參考值為4.20.5h。小腸通過時間加快見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小腸通過時間延長見于小腸假性梗阻。 14C-尿素呼氣試驗 (14C-UBT) 14/13C呼氣試驗: 對胃部幽門螺桿菌(HP)定量檢測 水解 NH3 14C-尿素 (Hp)尿素酶 14CO2 肺原理幽門螺桿菌(HP)能產生具有高度活性的尿素酶,而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氨和CO2,沒有被水解的尿素吸收后以原型從尿液排出,而水解產生的CO2進入血液,由肺排出體外。當口服一定量的14C-尿素后
29、,如果胃內有HP感染,示蹤尿素被HP所產生的尿素酶分解,14CO2通過呼氣而排出。采集呼出的氣體經儀器定量測出其中的14CO2含量,以此可判斷胃內有無HP感染。方法 空腹口服14C-尿素制劑27.75KBq(0.75uCi),靜坐1520min后采集呼出氣體標本。判斷標準:餐后呼氣計數/空腹本底計數比值大于35倍為陽性,提示HP感染。臨床應用 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診斷、療效觀察、隨訪HP感染有無復發(fā)。14C-尿素呼氣試驗主要用于HP感染的診斷,敏感性90%97%,特異性89%100%。多數消化道疾病與HP感染有關,如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以上的胃潰瘍存在HP感染。其它如慢性胃炎、
30、胃-食管返流、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與HP感染的關系也十分密切。一些非消化道疾病也與HP有關,如冠心病、高血壓、血管神經性頭痛。腸道蛋白丟失(Protein Losing)腸道淋巴管擴張,克隆氏?。–rohns病),巨大肥厚性胃炎(Menetrier氏?。?,淀粉樣變和腸瘺等消化道和非消化道的疾病常常伴隨著腸道蛋白的丟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臨床問題低蛋白血癥。用51Cr標記的白蛋白作腸道蛋白丟失測定,需要每日收集并計量糞便至48 72 h。99mTc標記的人血清白蛋白是第一個用于定量腸道蛋白丟失的放射性核素顯像劑。存在腸道蛋白丟失時,靜脈注射以后30 min動態(tài)影像即可發(fā)現腸道
31、聚集放射性,并繼續(xù)增強至24 h。也可使用111In標記的輸鐵蛋白,靜脈注射以后與血清蛋白結合,腹部顯像可顯示蛋白漏出。腫瘤顯像(tumor imaging)概述PET、PET-CT腫瘤早期診斷放射性核素親腫瘤顯像的基本原理 放射性核素親腫瘤顯像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基礎上。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的血供、代謝、生化及病理生理等改變使某些放射性核素及核素標記物在這些部位的攝取、分布、滯留和排泄產生差異。通過核醫(yī)學顯像儀器成像可以分辨以上的差異,從而對腫瘤的診斷、鑒別診斷和分期提供有用的信息。核素腫瘤顯像不僅提供了腫瘤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等解剖學資料,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腫
32、瘤組織本身及局部組織器官的功能變化資料,反映了血流量和代謝變化。分 類 腫瘤陰性顯像 利用顯像劑能選擇性聚集于體內特定臟器和組織實質細胞腫瘤組織細胞喪失或降低了正常臟器組織細胞的功能不能攝取或很少攝取顯像劑顯像圖于腫瘤部位顯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損,也稱“冷區(qū)”。腫瘤陽性顯像利用顯像劑能被腫瘤細胞攝取和聚集而正常組織細胞攝取很少或不攝取顯像劑顯像圖上腫瘤部位呈現異常放射性濃聚區(qū),也稱“熱區(qū)“而正常組織不顯影或顯影很淡。 常用的腫瘤顯像方法非特異性親腫瘤顯像: 67Ga、9mTc-MIBI 201Tl、99mTc-PMT 99mTc()-DMSA 99mTc-PPM特異性親腫瘤顯像:腫瘤免疫顯像
33、腫瘤受體顯像 腫瘤基因顯像腫瘤正電子顯像:腫瘤代謝顯像 非特異親腫瘤顯像 67Ga腫瘤顯像 原理 67Ga被腫瘤濃聚的機制不明,對腫瘤的定位機制有以下幾 種解釋: (1)與大分子物質結合:離子態(tài)的67Ga進入惡性腫瘤細胞后結合 到大分子上。 (2)二價陽離子置換:在腫瘤組織中存在著Ca2+和Mg2+等離子,當 67Ga在腫瘤部位積聚 達到一定水平時,Ca2+ 和Mg2+被放射性的Ga3+置換。 (3)與乳鐵蛋白結合:67Ga與乳鐵蛋白結合。 (4)與轉鐵蛋白的受體結合:血液中的轉鐵蛋白先與67Ga結合并把 67Ga-轉鐵蛋白帶到腫瘤內,然而67Ga- 轉鐵蛋白與腫瘤細胞的轉鐵蛋白受體結 合。6
34、7Ga在腫瘤細胞內聚集多少與下列因素有關: (1)腫瘤的血供和分化程度; (2)腫瘤細胞的通透性和腫瘤組織中的PH值; (3)人體鐵代謝:如血漿中鐵含量高,供67Ga運輸的轉鐵蛋白減 少,使67Ga進入到腫瘤的量減少。67Ga顯像方法 T1/2為78.1小時。病人準備:停用鐵劑一周,腹部檢查前應清潔腸道。 67Ga-枸櫞酸 111370MBq(310mCi),靜脈注射,48hr和72hr進行平面或斷層顯像。通常先做全身顯像,如有異常濃聚區(qū)再對該部位進行斷層顯像。正常圖形 67Ga正常分布在肝臟、脾臟、骨和骨髓、唾液腺、淚腺、鼻粘膜、外生殖器、女性的乳房。異常影像病灶部位出現放射性異常濃聚病灶部
35、位放射性濃聚程度分級: 級為陰性等于或低于周圍正常組織或無 放射性。 級為陽性高于周圍正常組織,放射性濃 聚程度中等。 級為強陽性明顯高于周圍正常組織,放射性濃 聚程度高。臨床應用上世紀60年代末,淋巴瘤 各種腫瘤非特異性,炎癥67Ga檢測腫瘤的敏感性與腫瘤的組織學特性有關,也決定于腫瘤的大小和部位。 腫瘤小于2cm很難檢測出 腫瘤大于5cm,中心壞死,陽性率下降 周圍型肺癌較中央型肺癌易于檢測 臨床應用 (1)惡性淋巴瘤:67Ga顯像用于淋巴瘤患者分期的優(yōu)點是非侵入性檢查,可進行全身檢查;斷層顯像可明顯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對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病(NHL)診斷的敏感性分別為93%和89
36、%,特異性均為100%。 67Ga的濃聚程度可反應腫瘤的活力,所以67Ga顯像可用于評價療效,檢測復發(fā)。(2)肺癌:診斷陽性率約80%93%。陽性率鱗癌最高(95.2%),其次未分化癌(83.3%)和腺癌(77.9%) 。X線胸片或CT所示腫塊明顯攝取放射性,可提示為肺癌,陽性率約85%。需與感染性炎癥、肺結節(jié)病、塵肺相鑒別。X線胸片或CT所示腫大的縱隔和肺門淋巴結攝取放射性,則提示為轉移灶。淋巴結轉移67Ga陽性可預測生存率,沒有轉移的肺癌5年存活率達50%,而發(fā)現肺門縱隔受累時,5年存活率低于10%。(3)肝癌:肝細胞癌陽性率約90%,膽管細胞性和轉移性肝癌 陽性率較低,假陽性見于大多數腺
37、瘤和近100%的肝膿瘍。假陰性見于肝硬化基礎上的彌散性癌變。(4)黑色素瘤:對腫瘤部位檢測敏感性82%,特異性99% ; 67Ga顯像診斷黑色素瘤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80%,特異性75% 。其結果與病變的大小和深度有關,轉移瘤直徑小于2cm者,敏感性僅17%;但位于皮下的腫瘤其敏感性可比較高,即使腫瘤大小僅為1cm也可檢測出。 67Ga顯像對原發(fā)性惡性黑色素瘤切除后隨訪觀察,特別是復發(fā)的監(jiān)測有重要價值。(5)骨骼病變:多發(fā)性骨髓瘤陽性率52%56%,但可用于除外骨轉移性病變和了解預后。病灶陽性率和攝取程度越高,預后越差。(6)其它腫瘤:婦女雙乳明顯異常濃聚放射性時應懷疑垂體瘤存在。(7)炎癥
38、:對原因不明發(fā)熱,注射46hr后即可定位炎性病灶。 肝細胞癌患者99mTc-硫膠體與67Ga顯像,圖像A為99mTc-硫膠體顯像,可見肝內放射性缺損區(qū),圖像B可見67Ga填充。 201Tl腫瘤顯像與99mTc-MIBI腫瘤顯像 原理 201Tl的生物特性類似鉀離子,在腫瘤細胞膜上Na+-K+-ATP酶的主動轉運下進入細胞。親脂性的99mTc-MIBI通過腫瘤細胞膜進入細胞漿中,90%與線粒體相結合。腫瘤組織生長快,局部血供豐富也是促使腫瘤部位201Tl、99mTc-MIBI濃集增加的重要因素。顯像方法 201Tl 111185MBq(35mCi),99mTc-MIBI 740925 MBq(2
39、025mCi)。 早期像1020min,延遲像23h。半定量處理: 延遲攝取比值(T/N)早期攝取比值(T/N)RI= 100% 早期攝取比值(T/N) RI為腫瘤滯留指數,T/N為腫瘤(T)與正常部位(N)的放射性計數比值。乳腺顯像 采用乳腺顯像專用裝置,病人俯臥位,使乳房自然下垂,采集左、右側位圖像;取仰臥位采集前位,采集視野應包括乳腺和腋窩。圖形分析 腫瘤病灶放射性分布明顯高于健側部位者為陽性,少許或無放射性分布者為陰性,T/N大于1.3以上,考慮惡性病變,低于1.3者多為良性,RI呈正值者多符合惡性腫瘤。反之,在早晚期顯像均為陰性,或早期顯像有放射性濃聚,而延遲顯像時減少或消失,T/N
40、小于1.3則符合良性病變。臨床應用 (1)乳腺癌 (2)肺癌(3)腦腫瘤 (4)甲狀腺腫瘤(5)其他 乳腺癌 201Tl乳腺癌的靈敏度達97%,特異性達88%。纖維病變不吸收201Tl。99mTc-MIBI乳腺癌的靈敏度達8395%,特異性為8398%。 99mTc-MIBI不僅對乳腺癌有定性診斷價值,對評價內乳淋巴結和腋窩淋巴結是否轉移及術后殘留復發(fā)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對病人的預后評估也有意義。 一般小的乳腺導管癌、乳腺硬癌或癌組織中有 出血、壞死或纖維化者呈假陰性,部分纖維腺 瘤有假陽性。肺癌 201Tl和99mTc-MIBI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為8696%,特異性為7590%。201T
41、l和99mTc-MIBI評價療效。RI值從正值下降為負值,療效好;RI值不變或升高,療效差。腦腫瘤 201Tl腦瘤的靈敏度為67%,特異性為91%,惡性程度越高,201Tl攝取越多。201Tl 能準確判斷腫瘤的存活力。放療有效者腫瘤攝取或不顯影,若仍有部分顯影表示有殘留。99mTc-MIBI 同樣可反映腦瘤的活力,且病灶顯示優(yōu)于201Tl。甲狀腺腫瘤 201Tl和99mTc-MIBI能顯示囊腫以外的各種甲狀腺良惡性腫瘤,因此無特異性,但同時伴有甲狀腺外異常攝取者,可考慮惡性伴轉移。 術后甲狀腺區(qū)域腫塊攝取放射性而99mTcO4顯像為“冷”結節(jié)者可考慮為復發(fā),如也有攝取則多為術后增生。99mTc
42、O4顯像中的“熱” 結節(jié),201Tl或99mTc-MIBI可替代TSH興奮試驗,顯示出正常組織,可除外先天性異常,明確功能自主性腺瘤。201Tl和99mTc-MIBI可顯示胸骨后甲狀腺。其他甲狀旁腺腫瘤:首選201Tl,使用201Tl與99mTc雙核素顯像;其次 99mTc-MIBI- 99mTc雙核素顯像;99mTc-MIBI雙時相顯影法。 99mTcO4-只被甲狀腺組織攝取,不被甲狀旁腺攝取。 201Tl和99mTc-MIBI既可被甲狀腺組織攝取,也可被功能亢進的甲狀旁腺組織攝取,但其從甲狀腺清除的速率要快于功能亢進的甲狀旁腺。201Tl對子宮體腺癌、惡性腫瘤骨轉移也有診斷意義。 99mT
43、c(V)-DMSA 腫瘤顯像 原理 在酸性環(huán)境下: 99mTc()-DMSA腎皮質顯像劑 99mTc-DMSA(二巰基丁二酸鈉) 在堿性環(huán)境下: 99mTc()-DMSA腫瘤顯像劑 99mTcO(DMSA)2在血漿內可穩(wěn)定存在, 它到達腫瘤細胞后發(fā)生水解反應,產生磷酸根(PO43-)樣的锝酸根(TcO3-)參與細胞磷酸代謝。方法 99mTc()-DMSA 740925MBq(2025mCi), 2hr局部+全身,若陽性加做24hr局部。圖形分析 正常圖形:腦實質、腮腺、甲狀腺、胃區(qū)無放射性攝取。鼻咽部、乳腺、胸部(心)、四肢大關節(jié)、腎臟有放射性。 異常圖形:見腫瘤或全身其它部位(包括骨骼,女性
44、乳腺除外)放射性分布高于鄰近或對側相應區(qū)域者。臨床應用 (1)甲狀腺髓樣癌(MTC):靈敏度大于80%,特異性100%。甲狀腺腫塊或伴有頸淋巴結腫大者,99mTc(V)-DMSA顯像見相應區(qū)域有高度局灶性放射性攝取,或利用計算機ROI技術獲得T/NT比值大于2者,可診斷為甲狀腺髓樣癌,如同時伴有血降鈣素明顯升高、臉色潮紅、大便次數增多可確診該診斷;放射性較高但局部紅腫、膚溫增高,診斷應慎重;放性略高于周圍本底、或伴有內部小灶性增強,在病員未作任何治療情況下,可除外MTC,考慮其它惡性腫瘤如甲狀腺未分化癌、淋巴瘤;放療及手術后的 MTC 病灶攝取減退,首次診斷應結合血降鈣素;分化性甲狀腺癌未見放
45、射性攝取。(2)軟組織腫瘤:對原發(fā)性軟組織肉瘤的診斷靈敏度為90100%,特異性7178%。(3)其它:頭頸部原發(fā)性鱗狀細胞癌靈敏度83%,特異性75%。頭頸部原發(fā)性轉移性腫瘤靈敏度92%,特異性100%。肝癌靈敏度88.8%,特異性91.07%,由于99mTc(V)-DMSA在肝組織分布少,這是較67Ga、201Tl最優(yōu)勢之處。99mTc-PPM腫瘤顯像 原理 培譜利歐霉素(PPM)是博來霉素的衍生物,國內稱平陽霉素,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進入體內后,這樣主要定位于腫瘤細胞核,并與DNA結合,其作用模式為抑制DNA的合成和切斷DNA鏈。99mTc-PPM是一種良好的親腫瘤顯像劑,通過SPEC
46、T顯像,可獲得腫瘤的定性定位信息。方法99mTc-PPM 7401110MBq(2030mCi),早期顯像1020min,延遲顯像23hr。 延遲攝取比值(T/N)早期攝取比值(T/N)RI= 100% 早期攝取比值(T/N) 圖形分析 正常圖形:頸、肩和胸部輪廓影清晰,正常雙肺顯影但放射性分布低于縱隔、心臟和大血管。右下方可見肝臟濃影,雙腎及膀胱內放射性分布甚高。 異常圖形:雙肺出現團塊狀或不規(guī)則異常放射性濃集影,其部位和X線或胸部CT所見一致。定量診斷標準(RI值xs): (1)肺內腫物良、惡性的鑒別診斷。良性 灶-17.85.9,惡性灶12.08.5。 (2)病情監(jiān)測。穩(wěn)定-6.18.5
47、,進展 12.75.2。 (3)療效評價。有效-5.05.0,無效 4.42.1。 臨床應用 (1)99mTc-PPM腫瘤顯像主要用于診斷肺癌。鱗狀細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攝取99mTc-PPM較高,小細胞型肺癌濃聚較差,多數肺轉移癌不顯影。(2)99mTc-PPM在腫瘤的濃聚量反映腫瘤細胞的代謝活性,可作為評價療效的指標。手術、放療和化療時,腫瘤部位的99mTc-PPM濃聚量減少,RI 體尾因消化液在不斷分泌,故需動態(tài)觀察。異常圖形及臨床評價 1.胰腺不顯影:(1)嚴重胰腺炎(出血壞死 型) (2)胰頭部腫瘤梗阻引起自 身消化性胰腺炎(胰腺癌) 2.出現網眼樣改變:慢性胰腺炎或代謝性 (糖尿病
48、)3.固定性缺損 占位:胰腺癌、假性囊腫腫瘤組套(消化)AFP、CEA、Ca199、Ca125、Ca153、Ca724 癌胚抗原CEA 最初CEA被認為是結腸直腸癌的特異性標志物,后來發(fā)現,在由內胚層細胞分化而來的其它惡性腫瘤及一些良性腫瘤和一些非腫瘤性疾病也會呈陽性反應,因此CEA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參考值5.0 ng/ml 臨床意義:(1)血清CEA升高主要見于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 癌、乳癌、膽道癌、卵巢癌、甲狀腺癌、食道癌、肝細胞癌、子 宮癌、卵巢腫瘤、尿路系統(tǒng)癌等;(2)肝硬化、慢性肝炎、肺部疾病、腸道憩室、直腸息肉、結腸炎、 閉塞性黃疸、抽煙過多CE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 CEA連續(xù)隨訪檢測,可用于惡性腫瘤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一般 情況下,病情好轉時血清CEA濃度下降,病情惡化時升高。手術 切除后6周,可恢復正常,否則,提示有殘存腫瘤。(4)腎功能異常時也可輕度上升。 甲型胎兒蛋白AFP 1956年由人類胎兒血清中發(fā)現的一種專一性的甲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關送春聯(lián)活動方案
- 機構推廣活動方案
- 服飾儲值卡活動方案
- 暑假趣味活動方案
- 暑假納涼活動策劃方案
- 暑期航空活動方案
- 機關文明活動方案
- 村莊掃雪活動方案
- 最美冬至活動方案
- 暑假匯演抽獎活動方案
- 國開2024年《法律基礎》形考作業(yè)1-4答案
- PDCA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
- NBT《風電場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程》
- 上海學前教育學院附屬青浦第二實驗幼兒園新生入園登記
- 兒科護理安全不良事件
- 中國硒化汞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4-2029版
- 水庫安保服務方案
- INSAR技術在城市地面沉降監(jiān)測中的應用
- 產品審核VDA6.5培訓課件
- 艾滋病乙肝梅毒知識講座
- 暖氣片報價單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