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都雙語學校之行有感_第1頁
安徽銅都雙語學校之行有感_第2頁
安徽銅都雙語學校之行有感_第3頁
安徽銅都雙語學校之行有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銅都雙語學校之行有感銅都雙語學校以其卓越的課改理念創(chuàng)造了一個教育神話,被教育界譽為課改的“小崗村”,因其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成為全國課改的典范。帶著一份欽佩和一絲疑惑,3月9日上午隨王校長踏上了探秘銅都雙語學校的路途。八小時的車程,領略著連綿起伏的山脈,欣賞著路邊一閃而過的精致小樓房,呼吸著長江流域新鮮濕潤的空氣,探討著我校課改的困惑和明天.近八百公里的路程,把探秘銅都雙語學校那一顆虔誠的心拉伸到了極限,走進這富有傳奇色彩學校成了腦海里唯一的渴望徐徐的晚風送走了夕陽最后一抹紅,我們終于在日落前趕到了銅陵。車緩緩行駛在這個小縣城的街道上,看著街道兩旁破舊低矮的房屋,路上汽車卷起的漫天灰塵,我

2、們心里不禁生出一個疑問:聞名全國的“銅都雙語學?!痹谶@種環(huán)境下能有多好?但是,隨著我們踏進銅都雙語學校的大門后,心里的疑問就和遠處的霧氣一樣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許多的感慨:校園依山而建是那樣獨具匠心而又天然而成,校園每一處景觀的存在是那么富于原生態(tài)般的自然和人文的關懷,遇到的每一個學生、老師臉上都透露著樸質與快樂,每間教室的窗戶都傳出那種自信、積極的學習愉悅聲銅都雙語學校的師生們以他們卓越精神品質所演繹的一個個場景讓我們震撼不已。震撼之一:課堂上的靜與動隨機進了六年級一班的語文課堂,教師簡述學習目標后學生安靜、迅速地進行自學,其間,只聽見輕微“嘩嘩”的翻書聲、“沙沙”的書寫聲。教師在教室里巡

3、視、低聲輔導,腳步很輕,幾乎沒有聲音。唯一的噪音,似乎應該是我按動快門的照相聲,可是沒有一名學生因為相機的快門聲而抬頭觀望。那種安靜、自覺我們自嘆不如且思考良多。過了一段時間,隨著教師幾句簡單的過度語,學生們迅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學生10人一組,縱向分組四排列于教室,5人相向而坐。他們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不是演示、不是虛假、不是趁機說話,而是討論疑難問題,討論如何展示。氣氛很熱烈,每個人參與課堂的欲望極其強烈。其中一組學生為現(xiàn)代詩和古體詩的優(yōu)劣而爭論。他們盡情地展示自己,沒有虛情假意、矯揉造作。這期間老師的一句話能讓沸騰的教室安靜如海,也能讓無聲的課堂頓時再度沸騰。這靜動轉換背后是學生學

4、習熱情投入的體現(xiàn),更是我們課改夢想企及的高度,追求這份課堂中收放自如的有序,相信是我們共同需思考的問題。震撼之二:教學后快速的反思和執(zhí)行這一節(jié)語文課剛結束,一起旁聽的幾個語文老師和執(zhí)教老師現(xiàn)場議課。我們沒有前去打擾,而是站在一旁靜靜聆聽,盡管他們在討論時常常夾雜著難懂的方言,但他們那種直擊問題、直言不足的評課態(tài)度和教后即評的快速反應,讓初識銅都的我們有一種強烈的認識,這是一所教學后反思出奇快的學校。接下來更讓人吃驚的是,中間隔了一節(jié)課,我們來到六年級三班的語文課堂,看著黑板上學生的板書,聆聽著學生的爭辯聲,突然間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議課后點到的補充知識點已經(jīng)在課堂上全部呈現(xiàn),驚嘆老師反思后的執(zhí)行力度,驚

5、嘆現(xiàn)場議課的效果。更讓我們吃驚的是下午教研時的一幕幕。下午我們隨小學部校長來到備課室,只見備課室坐滿了安靜備課的老師,他們神情專注,絲毫沒有察覺我們的到來。聽校長小聲告訴我們,每天下午全體老師都要到對應的專業(yè)大備課室完成當天的日思錄,討論當天授課的長處及不足,另外共同研討第二天上課的導學案(大概要23小時)。聽著校長的介紹,回想著我們平日教研的次數(shù)和形式,再細想他們這樣天天如此反思和研討,相信不生成新的教法和學法都難。震撼之三:長時間下的快樂當我們在和小學部校長的聊天中得知:他們每月一連上二十幾天,然后休息四五天這種上學模式時,我們都驚呆了,因為讓小學生一連上二十幾天課,中間一次不回家,并且每

6、個人臉上天天還掛著笑容。這太有悖常理,然而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就出現(xiàn)在銅都雙語學校。下午在六一班偶遇三個女生,閑聊之間,她們臉上洋溢著快樂,言語之中都是自己在課堂中的成功、快樂(見附圖)。瞬間讓我們覺得這長時間下的快樂,說明什么?是學生有特殊的忍耐力?還是教育吸引力太大?震撼之四:生態(tài)園式校園 中午趁學生午休,漫步在校園的一條條長長的走廊,欣賞著走廊柱子上明星學生的簡介;欣賞橫臥在草叢中、立在小亭子里的奇石;駐足一座座造型獨特的亭子下和棵棵古樹邊;凝眸于遠處竹林邊的湖水校園內的一切陳設都是那樣天然而成而又富有教育內涵。這哪是校園,這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生態(tài)園。 短短一天的時間,建永老師和我感受著銅陵這個山區(qū)小城特有的冷,更能感覺到銅都雙語給我倆內心帶來的暖,對于它的了解盡管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但印象深刻,感觸頗多。內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