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達以時》“天人之分”與孟子_第1頁
《窮達以時》“天人之分”與孟子_第2頁
《窮達以時》“天人之分”與孟子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窮達以時?“天人之分與孟子郭店簡與荀子的天人之分存在著差異,而在孟子那里卻可以找到二者的聯(lián)絡(luò)。在我們看來,竹簡的真正意義在于,它使人們發(fā)現(xiàn)孟子原來也講天人之分,并糾正在天人關(guān)系上將孟、荀簡單對立的看法。以往學(xué)者認為,孟子的天雖然具有多種含義,但主要議論的還是道德天,孟子的天人合一就是在天與人心的道德意義上提出來的。其實,孟子不僅重道德天,也重命運天,后者在孟子思想中同樣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據(jù)?孟子梁惠王下?,魯平公欲見孟子,嬖人臧倉卻從中作梗,孟子評論此事說:“魯侯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君臣的知遇與否,不是某一個人所能決定,而是有一種

2、外在的神秘力量在起作用,這種力量孟子稱為天,這種天顯然就是一種命運天。又比方,舜輔佐堯、禹輔佐舜時間都很長,恩澤施及百姓,而益輔佐禹的時間短,益的恩澤就不如舜與禹大,加之堯、舜的兒子都不肖,而禹的兒子啟賢。這樣,舜、禹都做了天子,而益卻失位于啟。孟子解釋這種差異性的根源時說:“舜、禹、益相去長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萬章上?一個人在位時間的長短,其后代的賢與不肖,都是由天決定的,“非人之所能為。孟子由此對天、命作出自己的定義:“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同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似乎并沒有一個主宰者在發(fā)號施令,但又確實存在著一種人力所無可奈何的力量,它作用于每個

3、人身上,使其或窮或達、或富或貴、或壽或夭,表現(xiàn)出不同的人生際遇,這種力量就是天,落實到個人就是命。與竹簡一樣,孟子提出命運天,并不是要人無所作為,而是要通過“察天人之分,更好地發(fā)揮人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孟子已不停留在天人之分上,而是更進一步,提出“性命之分。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1,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孟子認為,“口之甘美味,目之好美色,耳之樂音聲,鼻之喜芬香,四肢貪圖安佚,這都是人的本性,然而能否實現(xiàn),往往由命運決定,所以

4、君子不將其看作是性;而“仁者得以恩愛施于父子,義者得以義理得以施于君臣,好禮者得以禮敬施于賓主,知者得以明知知賢達善,圣人得以天道王于天下趙歧注,雖然能否實現(xiàn),一定程度上也依賴于施行者的時遇等等,但由于仁義禮智本身就根植于人性,所以君子不將其看作是命。不難看出,孟子的“性命之分實即來自竹簡的“天人之分,是對后者的進一步開展。我們知道,竹簡由于著眼于天人關(guān)系,所以只強調(diào)人的職分在于德行,而將窮達禍福歸之于天;孟子那么由于提出性,將“人詳細到性,便不得不成認,原來被竹簡歸之于天的感官需要以及由此而來的對顯達富貴的追求,其實也是性的一個內(nèi)容,也是人的一種需要,這樣他便將感官需要以及仁義禮智這些原來分

5、屬于天和人的內(nèi)容,重新統(tǒng)一到性之中,并要對二者關(guān)系作出說明。孟子認為,感官需要與仁義禮智雖然都屬于性,但二者有根本區(qū)別,這種區(qū)別就表如今它們與天和命的關(guān)系上。“孟子曰: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盡心上?仁義禮智內(nèi)在于性,由于人具有意志自由,“求那么得之,舍那么失之,是否理論完全在于自己,與命運無關(guān),所以是“在我者也;而感官需要以及希望富貴顯達等雖然也出于性,但“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命,所以只能看作是“在外者也。這樣孟子一方面成認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等感官需要也屬于性,另一方面又將其歸之于外在的命,將竹簡中的

6、天人關(guān)系詳細為性命關(guān)系,提出與之有親密聯(lián)絡(luò)的“性命之分。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對于“廣土眾民、“定四海之民這些世間的富貴顯達,君子雖然也“欲之、“樂之,但并不把它看作是性。君子“所性在于仁義禮智,它不會因個人窮達與否而輕易改變,這是因為“分定故也。對于“分定故也一句中的“分字,學(xué)者一向聚訟紛紜,不得其解,如今我們可以明確地說,“分定故也的“分就是“天人之分的“分,也就是職

7、分的“分?!胺侄ü室彩钦f,天人或性命各有其職分,“廣土眾民、“定四海之民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天,所以是天和命的職分所在;而仁義禮智根植于心,是我的性分所在,確定了這種天人或性命之分,就不當為外在的際遇所左右,而孜孜于我性分內(nèi)的仁義禮智,“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所以,孟子的思想實際是包含著一種天人之分的,“分定故也及孟子其它一些闡述,只有放在天人之分下才可以得到理解。我們知道,孟子以及儒家常常將人力無法控制、無法預(yù)知的事件稱作天,如“君子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可繼也。假設(shè)夫成功,那么天也。?梁惠王下?這種天和命不同于古希臘的“莫依拉ira,不是一種前定的、人力無法改變的命運力量,而只是強調(diào)人的活動會受到一

8、定限制,人不能超出這種限制之外。所以儒家雖然談天、講命,但并不會因此而走向宿命論,同時由于其主張一種天人之分,肯定人有意志自由,強調(diào)人的道德理論不受命運的束縛,從而突出了人的道德主體性。這一點,可以說隨著孟子提出性命之分,被大大加強了。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嚴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同上在孟子看來,人的窮達禍福壽夭等雖然無一不是受制于命,但應(yīng)該順應(yīng)和承受命運的正常狀態(tài),不能因為人的壽夭是由天和命決定,便對生命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成心立于危墻之下,或者鋌而走險,以身試法,這些都不能算是“知命,所獲得的也都不是“正命。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當一個人面

9、臨道義的抉擇時,盡管他知道這樣會犧牲自己的生命,盡管他知道保存生命“有性焉,是人的本能,但他仍然會沉著就死,“殺身以成仁,“舍生以取義,這才是真正的“知命,所獲得的也才是“正命。孟子的“知命與孔子的“知天命一樣,都不是要預(yù)測吉兇禍福,而是要知如何對待命,確立對待命的正確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顯然是以“天人之分或“性命之分為根本內(nèi)容的。近世學(xué)者劉師培說:“惟中國舊說論命多歧,即如孟子莫非命也,又曰知命者不立乎危墻之下,與前說背。話出一人之口,前后不同,此何故耶?諸君將此說研究清楚,那么命之有無可以決,然于中國學(xué)術(shù)前途亦有莫大之利益。2劉氏不懂得孟子命的內(nèi)涵,尤其不懂得孟子思想實包括著一種天人之分,故出此皮相之論。而通過竹簡,使我們看到孟子“性命之分的來源和根據(jù),并使其種種言論得到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