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高級建模篇教學文稿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1.gif)
![UG高級建模篇教學文稿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2.gif)
![UG高級建模篇教學文稿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3.gif)
![UG高級建模篇教學文稿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4.gif)
![UG高級建模篇教學文稿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e2897c6bdd367605855118fb0e6cc00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UG高級建模篇1.1特征的復雜操作高級實體建模中特征的復雜操作主要包括特征縫合、修補形體、簡化形體、幾何包覆、偏移表面和比例縮放等功能。在實現(xiàn)這些功能之前必需打開UG實體建模的主界面,在UG的主界面中選擇命令ApplicationModeling,系統(tǒng)將自動打開UG實體建模的主界面,如圖1-1所示。圖1-1UG實體建模的主界面下面對實體建模中特征復雜操作的各個功能進行具體的介紹。1.1.1特征縫合特征縫合主要是實現(xiàn)兩個片體之間或者是兩個實體之間的連接,如圖1-2所示。圖1-2特征縫合選擇下拉菜單Inse
2、rtFeatureOperationSew或選擇圖標Sew,將會彈出一個縫合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其上部圖標是縫合片體或實體時的選擇步驟和縫合類型選項,下部圖標是縫合的相關參數(shù)選項,如圖1-3所示。圖1-3縫合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說明如下:1SewInputType該選項用于選擇縫合對象的類型。包含Sheet與Solid兩個選項。1)Sheet:該選項用于縫合選擇的片體。2)Solid:該選項用于縫合選擇的實體。此時,要縫合的實體必須具有形狀相同、面積相近的表面。該選項適用于無法用Unite進行求并運算的實體。2OutputMultipleSheets該選項用于創(chuàng)建多個縫合的片體,只有在
3、SewInputtype單選框中選擇Sheet選項時才激活。如果打開該選項,則選擇目標面與工具面后,并單擊OK或Apply,會彈出一個警告信息框。若在該信息提示框中單擊Continue,則完成片體間的縫合;若單擊Cancel,則取消片體間的縫合操作。3SewAllInstances該選項用于縫合陣列特征中的所有成員。打開該選項,如果選擇陣列中某個成員進行縫合,則陣列中所有成員都被縫合。該選項只有在SewInputType單選框中選擇Solid選項時才被激活。4SewTolerance該選項用于控制被縫合片體或實體邊緣間的最大距離。在縫合片體或實體時,若邊緣間的距離小于SewTolerance值
4、,則不論是間隙還是重疊,邊緣將縫合在一起,否則不能縫合成功。(注意:SewTolerance值不能大于被縫合片體或實體的最短邊緣,否則可能使縫合的結果產生變形)5Searchcommonfaces該選項用于搜索兩實體間的公共表面,以便觀察縫合實體間的縫合區(qū)域。該選項只有在SewInputType單選框中選Solid選項時,且目標面和工具面都選好后才被激活。6TargetArea與ToolArea這兩個選項分別用于顯示所選擇的目標面和工具面的總面積。只有在兩個區(qū)域的面積接近時,兩個實體才可能被縫合。該選項只有在SewInputType單選框中選Solid選項時才被激活。在縫合實體或片體時,先指定
5、縫合對象的類型,再按選擇步驟圖標選擇縫合對象,并設置縫合參數(shù),最后單擊OK或Apply則將所選對象縫合,其具體操作說明如下例所述。在本實例中用戶需要將兩個片體縫合在一起。首先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Sew或選擇圖標Sew,將會彈出一個縫合對話框。在該對話框的縫合類型選項中選擇縫合的類型為Sheet(片體),此時選擇步驟中的圖標TargetSheet將會被自動激活,按照該選擇步驟選取將要被縫合到別的片體上的目標片體,如圖1-4所示。圖1-4兩個片體的縫合選擇目標片體之后,選擇步驟中的圖標ToolSheets將會被自動激活,選擇目標片體要被縫合到的工具片體,如圖1-5所
6、示。圖1-5選擇工具片體因為兩個片體之間的距離是在0.1左右,所以在縫合公差文本輸入框鍵入縫合公差為0.1,最后單擊Apply鍵即完成了這兩個片體的縫合,如圖1-6所示。圖1-6縫合的結果1.1.2修補形體修補形體的功能主要是允許用戶用片體來替代實體的各個表面,實現(xiàn)對實體表面的修改,如圖1-7所示。圖1-7修補實體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PatchBody或選擇圖標PatchBody,將會彈出一個修補實體對話框,如圖1-8所示。圖1-8修補實體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說明如下:1SelectionSteps該選項用于給用戶選擇步驟的提示信息,引導用戶完成修補形體的
7、操作,它包括三個步驟圖標,分別為:1)TargetBody該步驟圖標用于提示用戶選擇要修補的目標體。單擊該圖標,可在圖形窗口中選擇要修補的目標實體或片體。2)ToolSheet該步驟圖標用于提示用戶選擇修補目標體的工具片體。單擊該圖標,在圖形窗口中選擇用于修補目標體的一個或多個片體,作為工具片體。此時,工具片體上顯示實線箭頭,表示工具片體將替換該方向的目標體表面,如果缺省的方向不合要求,可選擇ReverseRemovalDirection選項,反轉方向。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工具片體必須在目標體的同一側,并與目標相接觸,且間隙不能大于ModelingPreferences中設置的距離公差Dist
8、anceTolerance值3)ToolFace該步驟圖標用于提示用戶在有多個表面的工具片體中選擇一個表面作為工具表面。該工具表面的法向將被作為替換目標體方向。單擊該圖標后可在圖形窗口中選擇工具片體上的一個表面。此時,替換目標體的缺省方向為指定的工具表面的法向,并以實線箭頭自動顯示在圖形窗口中。如果缺省的方向不合要求,可選擇ReverseRemovalDirection選項,反轉方向。2CreateHolePatch該選項用于在目標實體上創(chuàng)建一個孔。該孔是工具實體所包圍的部分,必需要求選擇的工具片體是封閉的,利用該選項,可以在實體上產生不規(guī)則的孔,如圖1-9所示。圖1-9修補結果利用該選項創(chuàng)建
9、一個不規(guī)則孔的方法是先建立一個形成了一個不規(guī)則孔的封閉片體,片體的兩端應位于實體的表面上,然后再用該片體修補實體即可,。3ReverseRemovalDirection該選項用于反轉系統(tǒng)默認的矢量方向。4ConfirmUponApply該選項用于在應用前要求用戶再次確認已經完成的設置。在進行修補實體的操作中先要選擇目標實體或片體,再選擇工具片體,根據(jù)需要指定工具面,并設置修補控制選項,單擊OK或Apply,則可用工具片體修補選擇的目標實體或片體,工具片體替換了所選目標實體或片體的某些面。1.1.3簡化形體簡化形體功能主要是允許用戶從實體上移除相連接的表面,使復雜的幾何模型轉換為象征性的幾何特征
10、,而僅僅保留具有定位和連接作用的表面,如圖1-10所示。圖1-10簡化形體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SimplifyBody或選擇圖標SimplifyBody,將會彈出一個簡化實體對話框,如圖1-11所示。圖1-11簡化實體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說明如下:1SelectionSteps該選項用于提示用戶選擇的步驟。在該選項中包括三個步驟的圖標,代表了簡化實體的三個步驟,它們必須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實體的簡化。1)RetainedFaces該步驟圖標用于選擇實體上要保留的表面,單擊該圖標,可選擇實體上需要保留的表面。需要注意的是:在簡化實體時,至少應選擇一個保留面,使
11、系統(tǒng)知道邊界的哪一側有面需要保留,系統(tǒng)將保留此側的所有面不對其進行簡化。2)BoundaryFaces該步驟圖標用于選擇實體表面作為邊界面,單擊該圖標,用戶可利用選擇球在實體上選擇表面作為邊界面,只有在選擇保留面后,該圖標才激活。系統(tǒng)自動提取邊界面上的所有邊緣作為簡化實體的邊界,如果邊界面更新,簡化實體隨之更新。3)BoundaryEdges該步驟圖標用于選擇實體邊緣作為邊界,或從邊界中移去指定的邊緣。單擊該圖標,可選擇實體上的邊緣添加到邊界中。同時也可選擇邊界中的邊緣,使之從邊界中移去。只有在選擇了保留面后該圖標才被激活。選擇保留面與邊界后,則從保留面開始,沿實體表面到達邊界所經過的表面將被
12、保留,而其它的實體表面將被移去。2VerifyRemovedFaces該選項用于驗證移去的表面,檢查所選邊界的完整性。在簡化實體時,若選取的邊界不足,則無法將目標實體的表面分成保留和移去兩部分。此時打開該選項,并選一個或多個移去表面,可用Preview選項,找出所選邊界的不足。該選項只有在選擇了保留面后才被激活,打開該選項后,選擇圖標都灰顯。3AutomaticHoleRemoval該選項用于自動移去實體上的孔。打開該選項后,HoleDiaLessThan選項激活,在文本框中輸入最大孔徑的數(shù)值或表達式,則在簡化實體時,系統(tǒng)將自動移去所有孔徑小于此數(shù)值的孔。需要注意:拔錐角度超過5度的孔,系統(tǒng)將
13、不能移去4Preview該選項用于在簡化實體之前預覽實體保留面或移去面。預覽只有在選擇了保留面及定義了邊界后才被激活。選擇該選項,將會彈出預覽設置對話框,如圖1-12所示。圖1-12預覽設置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包含三個選項,分別可以實現(xiàn)對保留的表面的預覽,對被移去的表面的預覽和創(chuàng)建片體的操作。5ImprintFaces該選項用于分割所選的保留面或邊界面。在選取保留面和邊界面時,有時并不需要選擇完整的表面,這時可用該選項分割表面。選擇該選項后將會彈出分割表面對話框,如圖1-13所示。圖1-13分割表面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各個按鈕說明如下:1)SelectFaces:該圖標用于選擇要分割的表面。2)S
14、electDatumPlane:該圖標用于選擇分割基準平面。單擊該圖標,可在圖形窗口中選擇基準平面做為分割平面。3)SelectedFaces:該選項用于設置分割方式為用基準平面分割選擇的表面。4)ConnectedFaces:該選項用于在同一實體中用基準平面分割選擇的表面及其相連接的面,使分割的邊形成一封閉的回路。6ReviewFailingWounds該選項用于檢查簡化實體失敗的原因。只有在簡化實體失敗時才激活該選項。簡化實體時,先選擇實體保留面即在實體簡化過程中保持不變的面。然后選擇邊界,即用來確定保留面與移去面的界限。最后設置各控制選項,單擊OK或Apply。具體操作說明如下例。選擇命
15、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SimplifyBody或選擇圖標SimplifyBody,將會彈出一個簡化實體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擇步驟中的第一步圖標RetainedFaces將會處于激活狀態(tài),按照選擇步驟的提示在實體上選取將要保留的表面,如圖1-14所示。圖1-14選擇保留的表面選取完畢之后其他的選擇步驟按鈕將自動的被激活,點擊選擇步驟的第二步按鈕BoundaryFaces,同時在實體上選擇將要進行簡化的表面,如圖1-15所示。圖1-15選擇簡化表面最后選種選項AutomaticHoleRemoval,在激活的HoleDiaLessThan文本輸入框中輸入將要被移去的孔特征
16、的最大直徑0.2,單擊Apply鍵,既可完成該實體的簡化,如圖1-16所示。圖1-16簡化結果簡化完成之后系統(tǒng)將會自動的打開一個信息提示框,提示用戶最后被保留的表面?zhèn)€數(shù)和被移去的表面?zhèn)€數(shù),如圖1-17所示。圖1-17信息提示框1.1.4幾何包覆幾何包覆功能主要是允許用戶利用幾何包覆來簡化實體的外形細節(jié),如圖1-18所示。圖1-18幾何包覆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WrapGeometry或選擇圖標將會彈出一個包覆幾何形體對話框,如圖1-19所示。該對話框上部是選擇包覆對象和指定包覆分割平面的步驟圖標;中部為選擇各步驟圖標時的對應選項,用于設置各項參數(shù)。圖1-19包覆幾
17、何形體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說明如下:1SelectionSteps該選項給用戶提供了兩個步驟圖標,引導用戶完成幾何包覆的操作。1)GeometrytoWrap該圖標用于提示用戶選擇需要被包覆的幾何形體。單擊該圖標后用戶可選擇多個實體、片體、曲線和點作為包覆對象,系統(tǒng)將選擇的幾何形體轉換成包覆點,然后用平面進行包絡,形成一個由平面構成的簡單實體。在該選擇步驟的狀態(tài)下對話框可變參數(shù)設置區(qū)域如上圖1-所示,其中各個選項的意義分別為:CloseGaps該下拉列表框用于指定包覆表面間存在間隙的封閉方法。包括Sharp、Beveled與NoOffset三個選項。Sharp:延伸各包覆表面使彼此相接來封閉間
18、隙。此封閉間隙方法會形成尖角,主要用于當間隙小于距離公差(DistanceTolerance)的場合。Beveled:用于在包覆表面間隙位置創(chuàng)建一個斜面來封閉間隙。由于創(chuàng)建的斜面不會比指定的距離公差(DistanceTolerance)窄,所以不會在包覆時形成很小的斜面。在間隙小于DistanceTolerance的地方,采用與Sharp選項相同方法來封閉間隙。NoOffset:該選項使包覆表面不偏置。這種包覆方法操作速度較快,但包覆的結果不一定能全部包覆原幾何形體。DistanceTolerance該文本框用于設置包覆距離公差。包覆距離公差確定包覆多面體與原幾何形體的接近程度。包覆距離公差值
19、越小,產生的包覆點越多,包覆多面體就越接近原幾何形體,但執(zhí)行包覆的時間就越長。包覆距離公差值,對曲線指的是最大拱高;對實體指的是最大拱平面。它的缺省值是部件距離公差的100倍。AdditionalOffset該文本框用于設置包覆表面的附加偏移值。使包覆實體表面的實際偏移比系統(tǒng)缺省的偏移值大。選擇包覆對象后,如果不要求產生的包覆精確接近原幾何形體,可直接單擊Apply或OK,產生包覆。因為包覆操作的結果為實體,所以選擇的幾何形體不能共面。另外,產生包覆后,原幾何形體仍然存在,且不會改變。2)SplittingPlanes該圖標用于定義分割平面,分割所選的包覆對象。當所選幾何形體外形比較復雜時,如
20、果不對其進行分割,直接產生的包覆結果與原幾何形體的外形差異會較大。而通過分割平面,可將選擇的幾何形體分割成幾部分,在進行包覆時,系統(tǒng)先對各部分進行包覆計算,分別產生包覆多面體,然后將各部分合并成簡單實體作為包覆結果。因此,通過分割平面可使包覆結果更接近于原幾何形體。單擊該圖標后,包覆幾何對話框中可變參數(shù)設置區(qū)域將隨選擇步驟進行變化,如圖1-20所示。圖1-20包覆幾何對話框可在圖形窗口中選擇一個或多個存在平面作為分割平面,也可用定義分割平面選項(Define)指定一個或多個臨時平面作為分割平面。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具體說明如下:SplitOffset該文本框用于設置分害平面的偏移值。在該文本框
21、中輸入偏移值后,使每一個分割平面變成兩個分割平面。分割的幾何形體都用對側的分割面進行包覆計算,這樣,保證了分割平面兩側的包覆結果重疊。DefinedPlanes該列表框用于顯示已定義的分割平面。Define該選項用于定義分割平面。選擇該選項后將會彈出一個平面構造對話框,如圖1-21所示。圖1-21平面構造對話框根據(jù)需要可指定坐標平面或用平面子功能構造平面來創(chuàng)建分割平面。完成平面定義后,單擊OK,新定義的分割平面將自動顯示在已定義的分割平面列表框中。Remove該選項用于移去分割平面。要移去分割平面,可先在列表框中選擇平面的名稱,再單擊該選項。RedisplayPlanes該選項用于在圖形窗口中
22、臨時高亮度顯示已定義的分割平面。只有在定義分割平面后該選項才激活。定義的各分割平面應能切到所選擇的幾何形體,使實體分割后能相互接觸,并能合并成一個簡單的實體,否則將出現(xiàn)錯誤信息。若分割平面為多個非平行平面,則各平面可相互細分所選幾何形體使其成為多個部分。如果要確定一個裝配部件的包裝尺寸,或者要確定一個子裝配在裝配部件中的空間占有位置,或者確定一個子裝配在裝入的過程中是否與其它部件相碰,這些都需要對裝配部件進行包覆。但在UG中不能直接對一個部件進行包覆,在包覆前,先要用提升實體的方法,將部件中的實體提升到裝配中,然后再進行包覆操作。1.1.5偏移表面偏移表面功能允許用戶沿表面的法線方向偏移所選擇
23、的表面,實體或是特征,如圖1-22所示。圖1-22偏移表面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OffsetFace或選擇圖標OffsetFace,將會彈出偏移值設置對話框,如圖1-23所示。偏移值是指實體表面法向偏移指定的距離,負的偏移值是指沿實體表面法向的反方向偏移指定的距離。圖1-23偏移值設置對話框偏移值設置完成之后,單擊OK鍵,系統(tǒng)將自動彈出偏移方式選擇對話框,如圖1-24所示。圖1-24偏移方式選擇對話框該對話框各個選項說明如下:1OffsetFaces:該選項用于選擇實體的偏移表面。單擊該選項,系統(tǒng)會彈出選擇偏移表面對話框,如圖1-25所示。圖1-25選擇偏移表面對
24、話框選擇表面時,可以直接在圖形窗口中選擇表面,也可以先在對話框中指定一種選擇表面的方式,再通過這種方式選擇偏移表面。偏移表面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表面,選擇要偏移的表面之后,單擊OK,選擇的表面將沿其法線方向,按指定的偏移值偏移。2Offsetfeatures:該選項用于選擇要偏移的特征。單擊該選項,系統(tǒng)會彈出選擇偏移特征對話框,如圖1-26所示。圖1-26選擇偏移特征對話框選擇特征時,可以直接在圖形窗口中選擇特征,也可以在特征列表框中選擇特征名稱。選擇要偏移的特征后,單擊OK,所選特征的各表面將沿其法線方向,按指定的偏移值偏移。3OffsetBody:該選項用于選擇要偏移的實體。單擊該選項,系統(tǒng)
25、會彈出選擇偏移實體對話框,如圖1-27所示。圖1-27選擇偏移實體對話框選擇實體時,可以直接在圖形窗口中選擇實體,也可以在對話框中鍵入實體名稱。選擇要偏移的實體后,單擊OK,所選實體的各表面將沿其法線方向,按指定的偏移值偏移。根據(jù)不同的偏移方式,在緊接著彈出的對話框的提示下選擇需要偏移的表面、特征或實體,單擊OK,即可完成所選表面的偏移,具體操作說明如下例。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OffsetFace或選擇圖標OffsetFace,將會彈出偏移值設置對話框。在該對話框的文本輸入框中輸入偏移值為1,單擊OK鍵。在緊接著彈出的偏移方式設置對話框中選擇選項OffsetFa
26、ces(偏移表面),單擊OK鍵。系統(tǒng)將會自動的打開選擇偏移表面對話框,在該對話框提示下利用選擇球在圖形窗口中選擇將要進行偏移的表面,如圖1-28所示。圖1-28選擇偏移表面所有的偏移參數(shù)設置完成之后,在選擇偏移表面對話框中單OK,即可完成該表面偏移的操作,如圖1-29所示。圖1-29偏移表面結果1.1.6比例縮放選擇命令InsertFeatureOperationScaleBody或選擇圖標ScaleBody,將會彈出比例縮放對話框,如圖1-30所示。該對話框的上部圖標區(qū),用于選擇比例縮放的類型與步驟;中部可變顯示區(qū),隨著選擇比例縮放類型與步驟而變:下部可變區(qū)用于設置比例縮放的參數(shù)。圖1-30
27、比例縮放對話框該對話框中的各個選項說明如下:Type:該選項用于選擇比例縮放類型,比例縮放的類型有3種,分別是各向一致比例縮放、軸對稱比例縮放與一般形式比例縮放。1)Uniform該比例縮放類型是各向一致比例縮放,將選擇好的實體或片體,以指定的參考點作為縮放中心,以同一個比例沿X、Y、Z方向同時進行縮放。單擊該圖標,比例縮放對話框如上圖1-30所示。各向一致比例縮放包括4個步驟:選擇需要縮放的實體或片體,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Body,即可選擇需要縮放的一個或多個實體或片體;指定縮放參考點,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ReferencePoint,此時,創(chuàng)建方法可
28、變顯示區(qū)如上圖1-30所示,可以通過不同的選點方法對參考點進行選擇;設置比例縮放因子,在比例縮放因子顯示區(qū)中的Uniform文本輸入框中鍵入比例縮放因子;確定參數(shù)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或Apply鍵,實現(xiàn)各向一致比例縮放。2)Axisymmetric該比例縮放類型是軸對稱比例縮放,將選擇好的實體或片體,以指定的參考點作為縮放中心,以沿對稱軸方向與其它方向不同的比例進行縮放。單擊該圖標,比例縮放對話框如圖1-31所示。圖1-31軸對稱比例縮放對話框軸對稱比例縮放包括5個步驟:選擇需要縮放的實體或片體,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Body,選擇一個或多個實體或片體;指定縮放參考點,單擊
29、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ReferencePoint,如同上述介紹的方法,選擇縮放參考點;定義比例縮放的參考軸,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ReferenceAxis,創(chuàng)建方法可變顯示區(qū)如上圖1-31所示,通過不同的矢量構造方法構造一個矢量,作為比例縮放的參考軸;設置比例縮放因子,在比例縮放因子顯示區(qū)中,有兩個文本輸入框AlongAxis和OtherDirections,在AlongAxis即沿軸向文本輸入框中鍵入所需的沿參考軸的比例縮放因子,在OtherDirections即其他方向文本輸入框中鍵入所需的沿其他方向的比例縮放因子;確定所有的參數(shù)都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
30、或Apply鍵,實現(xiàn)軸對稱比例縮放。3)General該比例縮放類型是一般形式比例縮放,將選擇好的實體或片體,沿指定參考坐標系的X、Y、Z軸方向,分別以不同的比例進行縮放。單擊該圖標,比例縮放對話框如圖1-32所示。圖1-32軸對稱比例縮放對話框一般形式比例縮放包括4個步驟:選擇需要縮放的實體或片體,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Body,選擇一個或多個實體或片體;指定比例縮放參考坐標系,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ReferenceCSYS,此時,坐標系創(chuàng)建方法選項會被自動激活,單擊CSYSMethod選項,系統(tǒng)將會彈出坐標系構造器對話框,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定義一個坐標
31、系,作為比例縮放的參考坐標;設置比例縮放因子,在比例縮放因子顯示區(qū)中,有三個文本輸入框,分別為XDirection、YDirection和ZDirection,在這三個文本輸入框中分別鍵入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所需的比例縮放因子;確定所有的參數(shù)都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或Apply鍵,實現(xiàn)一般形式比例縮放。1.2復雜特征建立1.2.1抽取幾何特征選擇命令InsertFormFeatureExtract或選擇圖標ExtractGeometry,將會彈出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如圖1-33所示。對話框上部圖標區(qū)用于選擇抽取幾何特征的類型:中部顯示區(qū)隨所選類型的不同而顯示所需的不同的參數(shù)設置;下部為控制
32、選項??沙槿〉膸缀螌ο箢愋陀星€、表面、區(qū)域和體。圖1-33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其具體操作說明如下:1AtTimestamp該選項為時間標記選項。打開該選項時,抽取的特征不隨著原幾何體增加的后續(xù)特征而變化。關閉該選項時,抽取的特征可以隨著原幾何體增加的后續(xù)特征而變化,其時間順序總是在模型中其它特征之后。2BlankOriginal該選項用于控制是否隱藏原幾何體。打開該選項時,若原幾何體是一個完整的對象,或創(chuàng)建的是一個抽取區(qū)域特征,則原幾何體在抽取特征創(chuàng)建后被隱藏。關閉該選項時,原幾何體在抽取特征創(chuàng)建后不被隱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曲線可被隱藏,但實體邊緣不能被隱藏。3抽取幾何特征類型:1)Cur
33、ve該曲線圖標用于從曲線或實體邊緣上抽取曲線特征,對于抽取所得到的曲線特征,可以進行編輯及操作。單擊該圖標,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如上圖1-所示。抽取曲線特征包括3個步驟:單擊該圖標后,在圖形窗口中選擇要抽取的曲線或實體邊緣;確認AtTimestamp選項和BlankOriginal選項的設置;單擊OK或Apply,實現(xiàn)抽取曲線特征。2)Face該表面圖標用于從實體或片體上抽取表面特征,對于抽取所得到的表面特征,可以作為一個片體,進行編輯及操作。單擊該圖標,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如圖1-34所示。圖1-34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抽取表面特征包括4個步驟:單擊該圖標后,在生成表面的類型單選框中,選擇表面類型
34、,其中共有三個選項,分別予以介紹:SameTypeSurface與原表面相同表面類型:該單選項使抽取所得表面的類型與原表面類型相同;PolynomialCubic三次多項式樣條:該單選項使抽取表面的類型轉化成三次多項式表面類型,這種抽取所得表面雖然與原表面很接近,但并不是原表面的精確復制,由于三次多項式表面類型片體,實際上是由許多參數(shù)化的三次面修補在一起的,因此這種抽取表面能夠轉換到其它CAD、CAM和CAE應用中。GeneralB-Surface一般B表面:該單選項使抽取表面的類型轉化成一般B表面類型,這種抽取所得表面可能不是多項式(即使是多項式,也可能不是三次)表面,因此更加合理,可認為是
35、原表面的精確復制,但這種抽取表面很難轉換到其它系統(tǒng)中;通過多種方法選擇要被抽取的表面,并確定是否刪除孔;設置AtTimestamp選項和BlankOriginal選項;確定所有參數(shù)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或Apply,實現(xiàn)抽取表面特征。3)Region該區(qū)域圖標用于從選擇的表面集區(qū)域中抽取一個片體,抽取所得的區(qū)域片體中的面是相對于種子面,并由邊界面限制而成。單擊該圖標,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如圖1-35所示。圖1-35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抽取區(qū)域特征包括4個步驟:單擊該圖標后,選擇抽取區(qū)域的種子面,即選擇一個面,作為抽取區(qū)域時收集其它面的起始面,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SeedFace
36、,即可通過多種方式選擇所需要的種子面了;選擇抽取區(qū)域的邊界面,即選擇一個或多個面,作為抽取區(qū)域時收集其它面的邊界面,使從種子面開始至邊界面終止,所經過的所有面形成抽取區(qū)域,單擊SelectionSteps中的圖標BoundaryFace,即可通過多種方式選擇一個或多個需要的面作邊界面,設置各個選項,各個選項說明如下:TangentialEdgeAngle相切角度選項與AngleTol.(Deg)角度公差文本輸入框:應用于UG的加工模塊中;TraverseInteriorEdges橫貫內部邊緣選項:使系統(tǒng)自動收集選擇表面集中的內部面。打開該選項,則對選擇表面集中的每一個面,系統(tǒng)將自動收集其內部面
37、,這些內部面的邊緣必須形成完整內環(huán),需要注意邊界面的選擇,否則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結果。DeleteAllOpenings刪除所有缺口選項:刪除所選表面中的內孔,當TraverseInteriorEdges選項打開時,該選項將不起作用。PreviewRegion預覽抽取區(qū)域選項:用于預覽抽取區(qū)域,選擇該選項,則抽取區(qū)域高亮度顯示,其它選項與圖標都灰顯,再次選擇該選項,則結束預覽。確認上述設置,并設置AtTimestamp選項和BlankOriginal選項;確定所有參數(shù)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或Apply,實現(xiàn)抽取區(qū)域特征。4)Body該實體圖標用于對實體或片體進行復制,其復制的實體或片體與原實
38、體或片體是關聯(lián)的,此功能在同時要用兩個同樣的實體或片體時,是很方便的。單擊該圖標,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如圖1-36所示圖1-36抽取幾何特征對話框抽取實體特征包括3個步驟:擊該圖標后,在圖形窗口中選擇要抽取的實體或片體;確認AtTimestamp選項和BlankOriginal選項的設置;單擊OK或Apply,實現(xiàn)抽取實體特征。1.2.2由曲線構成片體由曲線構成片體的操作可以實現(xiàn)將曲線轉化為片體的功能,結果如圖1-37所示。圖1-37由曲線構成片體其中,所產生的圓柱是由三個片體(兩個圓片體和一個圓柱片體)所構成的。選擇命令InsertFormFeatureSheetFromCurves或選擇圖標
39、SheetfromCurves,將會彈出由曲線生成片體對話框,如圖1-38所示。圖1-38由曲線生成片體對話框1在該對話框中,有兩個需要設置的選項,下面分別對這兩個選項加以說明:1)CyclebyLayer:該選項為在一層循環(huán)。打開該選項時,可以一次選擇在一層上的所有可以選擇的曲線,由這些曲線構成片體,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和存儲內存,簡化選擇步驟。2)Warnings:該選項為警告提示選項。是否使系統(tǒng)在遇到警告時停止處理,并顯示警告信息。打開該選項,系統(tǒng)在遇到警告時停止處理,并顯示警告信息。如果關閉該選項,系統(tǒng)不會停止操作。2用平面曲線可創(chuàng)建以下列特征:1)由封閉平面曲線創(chuàng)建邊界平
40、面片體;2)由兩個同軸中心點并且互相平行的相同半徑的圓或橢圓創(chuàng)建圓柱片體;3)由兩條同軸中心點并且互相平行的不同半徑的圓弧創(chuàng)建圓錐片體;4)由一條二次曲線和一條平面脊柱線創(chuàng)建拉伸片體。3由曲線構成片體包括4個步驟:1)單擊該圖標后,在由曲線生成片體對話框中,設置選項CyclebyLayer和Warnings;2)單擊OK,系統(tǒng)將會彈出類選擇器對話框;3)通過類選擇器對話框,選擇所需要的曲線;4)單擊OK,則實現(xiàn)由所選曲線生成片體。1.2.3增厚片體特征增厚片體的操作可以實現(xiàn)將片體轉化為實體的功能,通過將所選的片體沿其法線方向或反方向進行拉伸獲得一個具有設定厚度的實體,同時也可實現(xiàn)該實體與其他實
41、體的布爾運算,增厚片體操作的結果如圖1-39所示。圖1-39增厚片體選擇命令InsertFormFeatureThickenSheet或圖標ThickenSheet,將會彈出增厚片體對話框,如圖1-40所示。圖1-40增厚片體對話框該對話框上部是用于選擇增厚片體與目標實體的圖標,下部是設置各參數(shù)的相關選項。各個選項的具體功能說明如下:1SelectionSteps1)InputSheetBody該圖標用于選擇要增厚的片體。單擊該圖標,選擇一需要增厚的片體,則在被選片體上顯示箭頭表示默認的片體增厚的方向。2)TargetSolidBody該圖標用于選擇布爾運算的目標實體。單擊該圖標,選擇需要與增
42、厚的片體進行布爾運算的目標實體。該圖標只有在Action的選項中不選Create選項時才激活,激活后則必須選擇目標實體。2FirstOffset與SecondOffset這兩個選項用于設置片體厚度增加的多少。其值的大小是從選擇的片體表面開始測量:方向沿箭頭方向,即系統(tǒng)自動顯示的默認方向為正向,否則為反向在文本框中輸入負值。3Action該選項控制增厚片體與其它實體的布爾運算關系。選Create選項,則使增厚實體創(chuàng)建為一新實體;選其余選項,則使增厚實體與目標實體作布爾運算。在選擇片體前或部件中沒有實體,此項灰顯,并自動設為Create。根據(jù)需要設置好參數(shù)與動作選項,選擇增厚片體與目標實體,單擊O
43、K或Apply,即可產生增厚片體。具體操作說明如下例。選擇下拉菜單InsertFormFeatureThickenSheet或圖標,將會彈出增厚片體對話框。按照選擇步驟在該對話框中選擇圖標InputSheetBody,同時在圖形窗口中選擇片體,如圖1-41所示。系統(tǒng)將會在圖形窗口中自動顯示片體增厚的方向。圖1-41選擇增厚片體接著在增厚片體對話框Action下拉菜單中選擇Unite(合并)菜單項,選擇步驟中的按鈕TargetSolidBody將會被自動激活,點擊該按鈕,按照該選擇步驟的提示在圖形窗口中選擇一個實體,在FirstOffset(增厚片體距離)文本輸入框中鍵入片體增厚的大小為-0.8
44、(與系統(tǒng)自動顯示的方向相反),單擊OK鍵,即可完成該片體的增厚,如圖1-42所示。圖1-42增厚片體結果1.2.4由邊界構成片體選擇下拉菜單InsertFormFeatureBoundedPlane或選擇圖標,彈出選擇邊界平面(Boundedplane)對話框,用于選擇邊界生成邊界平面片體。根據(jù)需要先選擇共面的封閉曲線、實體邊緣或實體面,再單擊OK即可。為創(chuàng)建平面片體,必須建立邊界(如果需要也可建立內邊界)。選擇的邊界幾何體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對象,對象可以是曲線、實體邊緣或實體面。1.3用戶自定義特征用戶定義特征(UserDefinedFeatures),英文縮寫為UDF,它在標準件的使用和管理
45、中,應用非常廣泛,此功能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一些需要經常使用的設計操作,一旦創(chuàng)建用戶定義特征,則可如同其它特征一樣進行調用和編輯。用戶自定義特征的操作包括輸出用戶自定義特征、重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和插入用戶自定義特征。1.3.1輸出用戶自定義特征所有用戶自定義特征在使用前必須先創(chuàng)建,并且要求保存到一個指定的自定義特征文件中。此文件在建模時就可以作為用戶自定義特征被讀入,其數(shù)據(jù)作為一個特征附加到一個目標實體上。在創(chuàng)建用戶自定義特征模型時,定義的所有特征最好采用相對定義而不是絕對定義,以便以后編輯與修改模型。選擇命令FileExportUserDefinedFeature,將會彈出設置用戶自定義特征對話框
46、,如圖1-43所示。圖1-43設置用戶自定義特征對話框該對話框的上部用于指定用戶自定義特征的名稱、選擇存儲用戶自定義特征的庫,以及是否制作預覽圖像;對話框的中部用于選擇用戶自定義特征及特征列表;對話框下部用于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的輸入?yún)?shù)。創(chuàng)建用戶定義特征包括6個步驟:1UDFsname文本輸入框中鍵入用戶自定義特征的名稱,其名稱必須是唯一的;2選擇存儲用戶自定義特征的庫,SaveToLibrary該選項用于將定義的用戶自定義特征存儲到指定的特征庫文件中(UDFs)。特征庫由管理用戶自定義特征(ManagingUDFLibraries)創(chuàng)建和維護。單擊該選項,如果還沒有創(chuàng)建UDFs庫文件,則該選
47、項只有NoLibrary一個可選項;否則,可以從彈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用于存儲用戶自定義特征的特征庫名稱。即使沒有用戶自定義的特征庫,也可以新建一個用戶自定義的特征庫。3設置CaptureImageFromGraphicsWindow選項,該選項用于從圖形窗口中抓取圖像,并將圖像顯示在圖像顯示區(qū),同時將其存入圖像庫文件(*.cgm)中。用戶在插入用戶定義特征時,可以根據(jù)圖像庫中的圖像選擇所需要的用戶自定義特征。選擇該選項時,即可從圖形窗口中抓取圖像到圖像顯示區(qū)。4選擇特征作為用戶自定義特征,并根據(jù)需要設置輸入提示信息,指定用戶定義特征的輸入?yún)?shù)及參數(shù)名稱,設置輸入?yún)?shù)的系列值或參數(shù)值的范圍。
48、其中,包括多種參數(shù)及特征設置,具體說明如下:1)設置選項Filter,該選項可以限制在部件特征列表框中的特征類型。2)設置選項AddChildrenFeatures,打開該選項,當從部件特征列表框中選擇某一特征時,所選特征的子特征也可以添加到UDF特征列表框中;否則,只有選擇的特征可添加到UDF特征列表框中。3)設置部件特征列表框,該列表框顯示可以添加到UDF中的部件特征。4)設置UDF特征列表框,該列表框顯示已添加到UDF中的部件特征。當要添加特征到UDF特征列表框時,先在部件特征列表框中選擇需要添加的特征,單擊,則所選特征(如果打開AddchildrenFeatures選項,則包括其子特征
49、),將作為用戶自定義特征添加到UDF特征列表框中。如果添加的某特征不合要求,可在UDF特征列表框中選擇該特征,單擊,則所選特征將從UDF特征列表框中移出去。5)設置選項UDFReferencesPrompts,該列表框顯示在插入用戶自定義特征時的提示信息不加提示信息。該信息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修改。6)設置選項NewPrompt,該文本框用于修改提示信息。具體修改方法為:在UDFReferencesPrompts列表框中,選擇要修改的信息,則所選信息在NewPrompt文本框顯示,根據(jù)需要修改提示信息內容,該文本框只有存在提示信息,并選擇了某一信息時才激活。7)設置選項AddGeometry,
50、該選項用于添加幾何對象到定義的UDF中。選擇該選項,彈出類選擇過濾器對話框,在窗口中選擇需要的對象。此時,在提示列表框中會顯示添加幾何對象的相關信息。8)設置選項RemoveGeometry,該選項用于移去定義的UDF中的幾何體。具體移去方法為Prompts列表框中,選擇需要移去的信息,然后選擇該選項。該選項只有在存在提示信息,并選擇了某一信息時才激活。5定義UDF的輸入?yún)?shù),指定用戶自定義特征的輸入?yún)?shù)及參數(shù)名稱,設置輸入?yún)?shù)的系列值或參數(shù)值的范圍。1)設置列表框AvailableExpressions,該列表框顯示用戶自定義特征中可修改的參數(shù)。2)設置列表框UDFInputParamete
51、rs,該列表框顯示插入用戶自定義特征時的輸入?yún)?shù)。當要設置用戶自定義特征的輸入?yún)?shù)時,先在UDF特征列表框中選擇某特征,則此特征包含的所有參數(shù)就會顯示在AvailableExpressions列表框中。在該列表框中選擇一個參數(shù),單擊該參數(shù),則所選參數(shù)就作為UDF的輸入?yún)?shù)。如果要移去某輸入?yún)?shù),可以再次單擊這個參數(shù)。如果不選擇參數(shù),則在插入用戶自定義特征時,不能修改其參數(shù),均按定義時的參數(shù)值插入。如果選擇參數(shù),但是不選擇DefineValue選項,則在插入用戶特征時,可修改輸入?yún)?shù)的值;如果選擇參數(shù)并選擇DefineValue選項,則按DefineValue選項定義參數(shù)值。3)設置文本框New
52、ParameterPrompt,該文本框用于修改輸入?yún)?shù)的名稱。修改輸入?yún)?shù)名稱時,首先選擇UDFInputParameters列表框中的參數(shù),則在NewParameterPrompt文本框顯示原參數(shù)名稱,再根據(jù)需要修改原參數(shù)的名稱。4)設置選項DefineValue,該選項用于定義輸入?yún)?shù)的系列值或范圍。定義輸入?yún)?shù)時,先在UDFInputParameters列表框中選擇參數(shù),再單擊該選項,則彈出定義輸入?yún)?shù)對話框,如圖1-44所示。對話框中ExpressionType中含有兩個選項:Option和Range,分別用于設置輸入?yún)?shù)的系列值和定義輸入?yún)?shù)值的范圍。圖1-44定義參數(shù)值如果選擇O
53、ption選項,則應在EnterOptionValue文本框中輸入?yún)?shù)值,并回車,則輸入值顯示在系列值列表框中。根據(jù)需要可輸入多個值作為輸入?yún)?shù)的系列值。如果要移去某參數(shù)值,則先在系列值列表框中選擇要移去的參數(shù)值,再選擇RemoveValve選項。完成輸入?yún)?shù)的可選值設置后,單擊OK。按該方式指定的參數(shù)系列值,在插入用戶定義特征時,可從對話框的列表框中選擇。如果選擇Range選項,如圖1-45所示,用于定義輸入?yún)?shù)值的范圍。定義范圍時,先在對話框中選擇范圍類型(可選擇整數(shù)型或實數(shù)型數(shù)值),然后輸入范圍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完成輸入?yún)?shù)范圍設置后,單擊OK。圖1-45輸入?yún)?shù)值范圍對話框6確定所有的
54、參數(shù)和選項都設置正確之后,單擊OK或Apply,則完成用戶自定義特征的定義工作,并存儲在指定的文件中。定義UDF后,UG系統(tǒng)自動在缺省目錄下建立3個文件即部件文件(*.prt)、圖像文件(*.cgm)和文本文件(*.txt)。部件文件可以在UG中打開并編輯其參數(shù);圖像文件將保存從圖形窗口中抓取的圖像;文本文件記錄著UDF庫數(shù)據(jù)。1.3.2重新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用戶可以對已經存在的自定義特征進行重新定義,此功能可以改變除了UDF名稱、s所存儲的特征庫及圖像文件之外的其他所有組成,在重新定義中,可以添加或刪除特征。幾何對象以及表達式。選擇命令EditFeaturesParameters或選擇圖標E
55、ditFeatureParameters,將會彈出重新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對話框,如圖1-46所示。圖1-46重新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對話框對話框上部選項用于修改UDF的特征,;下部用于修改UDF中的輸入?yún)?shù)。根據(jù)需要可修改UDF中包含的特征,也可以修改UDF中定義的輸入?yún)?shù),完成修改后,單擊OK或Apply,則按修改內容重新定義用戶自定義特征。1.3.3插入用戶自定義特征用戶可以將一個已經存在的用戶自定義特征插入到當前的部件文件中,更好地使該用戶自定義特征發(fā)揮作用。選擇命令InsertFormFeatureUserDefined或選擇圖標UserDefinedFeature,將會彈出特征庫管理對
56、話框,如圖1-47所示。圖1-47特征庫管理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要插入的用戶自定義特征,隨用戶自定義特征指定參數(shù)的不同,系統(tǒng)將會彈出不同的對話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或選擇參數(shù),單擊OK或Apply,則所選的用戶自定義特征將插入到當前部件中。下面對各個選項進行具體說明:1LibraryType特征庫類型下拉列表:該下拉列表列出了可供選擇的UDFS庫。單擊該下拉列表框,如果已經創(chuàng)建了UDFS庫,用戶就可以直接從列表中選擇需要插入的UDF所在的UDFS庫。否則,只有NoLibrary選項。2Search文本輸入框:該文本輸入框用于輸入要查找的UDF名稱。當用戶不能準確知道需要插入的UDF所在的UD
57、FS庫時,可以在Search文本輸入框中鍵入UDF的名稱,當找到指定的UDF后,UDF對應的圖像就會在該對話框的左上角顯示出來。3UDF的圖像顯示區(qū)及名稱:在該顯示區(qū)中顯示了當前特征庫中所有具有圖像的UDF的圖像,每個UDF的名稱會在圖像下面顯示出來。單擊該圖像,將會彈出與定義該用戶自定義特征時指定的特征參數(shù)相對應的對話框,如圖1-48所示。圖1-48特征參數(shù)相對應的對話框PrevPage與NextPage按鈕:如果當前的特征庫中含有較多的UDF,在別的頁上還有UDF,這時,可以單擊這兩個按鈕,轉換到其他頁上,顯示出該特征庫中全部的UDF。1.4編輯表面編輯表面是對已經存在的實體表面進行編輯,
58、包括移動表面、替換表面、分割表面、刪除表面、更改表面尺寸和連接表面等操作。選擇命令EditFace,將會彈出編輯表面對話框,如圖1-49所示。圖1-49編輯表面對話框單擊該對話框中相應的圖標,即可實現(xiàn)相應的編輯表面的操作。1.4.1移動表面移動表面可以實現(xiàn)一個實體的一個或多個表面的平移或沿一條軸的旋轉,需要注意的是該操作不能移動具有參數(shù)的實體,否則,將會使該實體的參數(shù)失去作用。移動表面包括45個步驟:1在編輯表面對話框中單擊圖標,系統(tǒng)將彈出類選擇器對話框,可以通過該對話框或直接在圖形窗口中選擇要移動的表面;2選擇表面之后,單擊OK,系統(tǒng)將彈出確認對話框,如圖1-50所示,圖1-50確認對話框確
59、認所選的表面之后,單擊Yes鍵;如果,要終止本次操作,單擊No鍵。3單擊Yes鍵后,系統(tǒng)將彈出選擇移動表面方式對話框,如圖1-51所示,圖1-51選擇移動表面方式對話框該對話框提供了四種移動表面的方式,其中平移有兩種方式:點到點的平移和已知方向距離的平移;旋轉也有兩種方式:關于一條軸的旋轉和關于兩條軸的旋轉。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一種移動平面的方式,對所選的平面進行操作,下面分別對不同的移動方式進行說明:1)TranslatePointtoPoint:點到點的平移方式,該移動方式是按指定的參考點與目標點平移實體表面。即所選表面從初始位置,按照從參考點到目標點所指定的方向與距離,移動到目標位置。單
60、擊該選項后,將會彈出點構造器對話框,通過輸入坐標點或在圖形窗口中指定一點,單擊OK,確定該點為平移表面的參考點,再按照相同的方法確定目標點,單擊OK,則所選的實體表面就會按照從參考點到目標點所指定的方向與距離,移動到目標位置。2)TranslateDirection_Distance:方向距離的平移方式,該移動方式按指定的方向和距離平移實體表面。即所選表面從初始位置,沿著指定的方向移動指定的距離,移動到目標位置。單擊該選項后,將會彈出矢量構造器對話框,構造一個矢量方向,作為表面平移的方向。指定方向后,將會彈出輸入平移距離對話框,如圖1-52所示,圖1-52輸入平移距離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的Di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級主題活動的選取與組織計劃
- 促進幼兒社交技能發(fā)展的教研活動計劃
- 企業(yè)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策略計劃
- 加強組件安全性審查機制
- 物業(yè)管理服務合作意向合同
- 股份制文書操作指南與案例解析
- 證券市場投資咨詢及交易服務協(xié)議
- 物聯(lián)網智能家居系統(tǒng)解決方案服務合同
- 物聯(lián)網終端設備研發(fā)合同
- 中國古代詩詞故事征文
- 新上崗干部的90天轉身計劃課件
- 可愛的四川精編版課件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 磁致伸縮液位計使用說明書
- 臨床放射檢查資料互認項目清單
- 新部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優(yōu)秀教學課件(1-12課)
- 侵權責任法(第五版)完整版課件
- 門診醫(yī)師出診申請表(2022版)
-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 《解決問題的策略(第2課時)》教學設計
- 開學第一課學生心理調適家長會PPT
- 《管理系統(tǒng)中計算機應用》實踐報告8830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