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第11講橫斷面設計4-1新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第11講橫斷面設計4-1新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第11講橫斷面設計4-1新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第11講橫斷面設計4-1新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第11講橫斷面設計4-1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橫斷面設計 定義:道路橫斷面:指道路中線上任一點法向切面。道路橫斷面設計:研究路基橫斷面結構組成及尺寸的過程。 第一節(jié) 道路橫斷面組成 一、公路橫斷面組成 公路橫斷面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據設計交通量、交通組成、設計車速、地形條件等因素確定。在保證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與暢通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用地省、投資少,使道路發(fā)揮其最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1路幅:指公路路基頂面兩路肩外側邊緣之間的部分。 高速、一級公路橫斷面組成: 行車道、中間帶、路肩必要組成部分 緊急停車帶、爬坡車道、變速車道等特殊組成部分(一)路幅的構成2 二、三、四級公路橫斷面組成: 行車道、路肩 錯車道(一)路幅的構

2、成 高速、一級公路橫斷面組成: 行車道、中間帶、路肩必要組成部分 緊急停車帶、爬坡車道、變速車道等特殊組成部分3(二)路幅布置類型1單幅雙車道 單幅雙車道公路指的是整體式的供雙向行車的雙車道公路。 適用:二、三級公路和一部分四級公路 2雙幅多車道 四車道、六車道和八車道的公路,中間一般都設分隔帶或作成分離式路基而構成“雙幅”公路。適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3單車道適用:交通量小、地形復雜、工程艱巨的山區(qū)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山區(qū)四級公路。 4二、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 1單幅路 (1)劃出快、慢車行駛分車線,快車和機動車輛在中間行駛,慢車和非機動車靠兩側行駛。 (2)不劃分車線。 52雙幅路:在車道中

3、心用分隔帶或分隔墩將車行道分為兩半,上、下行車輛分向行駛。各自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劃分快、慢車道。二、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63三幅路:中間為雙向行駛的機動車車道,兩側為靠右側行駛的非機動車車道。二、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74四幅路在三幅路的基礎上,再將中間機動車車道分隔為二,分向行駛。 二、城市道路橫斷面組成8一、行車道寬度的確定行車道是道路上供各種車輛行駛部分的總稱,包括快車道和慢車道,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還有非機動車道。行車道的寬度要根據車輛寬度、設計交通量、交通組成和汽車行駛速度來確定。第二節(jié) 行車道寬度 9雙車道公路有兩條車道,行車道寬度包括汽車寬度和富余寬度。富余寬度是指對向行駛時兩車箱之

4、間的安全間隙、汽車輪胎至路面邊緣的安全距離。 (一)一般雙車道公路行車道寬度的確定 B雙=a+c+2x+2yx=y=0.50+0.OO5V V:行車速度(km/h)10見書P91頁圖4-6(二)有中央分隔帶的行車道寬度 (三)城市道路的行車道寬度 見書P91頁圖4-711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寬度1. 路肩的作用:(1)保護及支撐路面結構的作用;(2)供臨時停車或堆料;(3)作為側向余寬的一部分,增加駕駛的安全與舒適感;(4)提供道路養(yǎng)護作業(yè)、埋設地下管線的場地;(5)精心養(yǎng)護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觀,引導視線。 2.路肩的構造: 12 硬路肩:有路面鋪裝的路肩。 作用:它可以承受汽車荷載的作用力

5、,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機動車、行人通行。 土路肩:不加鋪裝的土質路肩。 作用:它起保護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側向余寬。3. 路肩的寬度:13三、路拱橫坡路拱:為了利于路面橫向排水,將路面做成由中央向兩側傾斜的拱形,稱為路拱。其傾斜的大小以百分率表示。 路拱對排水有利但對行車不利。路拱坡度所產生的水平分力增加了行車的不平穩(wěn)性,同時也給乘客帶來不舒適的感覺。當車輛在有水或潮濕的路面上制動時還會增加側向滑移的危險。因此對路拱大小的采用及形狀的設計應該兼顧兩方面的影響。對于不同類型的路面由于其表面的平整度和透水性不同,再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可選用不同的路拱坡度。見書P93頁表4-3。14路拱的形式

6、:拋物線形 直線接拋物線形 折線形 路拱的形式可根據路面寬度及路面類型來采用。低等級的公路可采用拋物線形路拱、高等級的公路一般采用直線接拋物線形路拱,多車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折線形路拱。151適用場合:四條和四條以上車道的公路應設置中間帶。2中間帶的構成:兩條左側路緣帶 中央分隔帶四、中間帶16 3中間帶的作用: (1)將上、下行車流分開。 (2)可作設置公路標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設施的場地,也可作為行人的安全島使用。 (3)分隔帶種植花草灌木或設置防眩網,可防止對向車輛燈光眩目,還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環(huán)境的作用。 (4)路緣帶可引導駕駛員視線。174. 中間帶的寬度中間帶的寬度是根據行車帶以外

7、的側向余寬,防止駛入對向行車帶的護欄、種植、防眩網等所需的設置帶寬度而定的。 185. 中間帶開口:19一、非機動車道二、人行道三、路緣石第三節(jié) 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路緣石 20平曲線加寬原因:(1)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前后輪軌跡不重合,占路面寬度大。(2)由于橫向力影響,汽車出現橫向擺動。(一)加寬值的計算汽車行駛在曲線上,各輪跡半徑不同,其中以后內輪軌跡半徑最小,且偏向曲線內側,故曲線內側應增路面寬度,以確保曲線上行車的順適與安全。第四節(jié) 平曲線加寬設計211. 普通汽車的加寬值計算方法: b = R-(R1+ B) (一)加寬值的計算式中:A汽車后軸至前保險杠的距離(m): R圓曲線半徑

8、(m)。 對于有N個車道的行車道:222. 半掛車的加寬值計算方法:式中:b1牽引車的加寬值; b2拖車的加寬值; A1牽引車保險杠至第二軸的距離(m); A2第二軸至拖車最后軸的距離(m); 23由于R=R-b1,而b1與R相比甚微,可取R=R。令A12+A22=A2,上式仍舊歸納成為: 2. 半掛車的加寬值計算方法:3. 平曲線加寬標準: 標準規(guī)定,平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250m時,應在平曲線內側加寬。 243. 平曲線加寬標準: 標準規(guī)定,平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250m時,應在平曲線內側加寬。雙車道路面的加寬值規(guī)定見表;單車道路面加寬值按表列數值的1/2采用。 25三類加寬值的采用:四級公路

9、和設計速度為30km/h的三級公路采用第1類加寬值;其余各級公路采用第3類加寬值。對不經常通行集裝箱運輸半掛車的公路,可采用第2類加寬值。由三條以上車道構成的行車道,其加寬值應另行計算。 3. 平曲線加寬標準: 標準規(guī)定,平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250m時,應在平曲線內側加寬。雙車道路面的加寬值規(guī)定見表;單車道路面加寬值按表列數值的1/2采用。 26路面應在曲線內側進行加寬。路面加寬后,路基也應相應加寬。四級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寬度時,當路面加寬后剩余的路肩寬度不小于0.5m時,則路基可不予加寬;小于0.5m時,則應加寬路基以保證路肩寬度不小于0.5m。4. 平曲線加寬要求:27(二)加寬的過

10、渡:加寬緩和段:路面由直線上的正常寬度過渡到曲線上加寬后的寬度的漸變段。 1比例過渡: 在加寬緩和段全長范圍內按其長度成比例逐漸加寬。加寬緩和段內任意點的加寬值: 28(二)加寬的過渡:加寬緩和段:路面由直線上的正常寬度過渡到曲線上加寬后的寬度的漸變段。 1比例過渡: 在加寬緩和段全長范圍內按其長度成比例逐漸加寬。加寬緩和段內任意點的加寬值: 29加寬緩和段:路面由直線上的正常寬度過渡到曲線上加寬后的寬度的漸變段。 1比例過渡: 在加寬緩和段全長范圍內按其長度成比例逐漸加寬。加寬緩和段內任意點的加寬值: (二)加寬的過渡:式中:Lx任意點距緩和段起點的距離(m); L加寬緩和段長(m); b圓

11、曲線上的全加寬 適用于二、三、四級公路30在加寬緩和段上插入一條高次拋物線,拋物線上任意點的加寬值: bx(4k3-3k4)b式中:2高次拋物線過渡適用于適用于高速、一級公路及對路容有要求的二級公路。 3回旋線過渡 在緩和段上插入回旋線,這樣不但中線上有回旋線,而且加寬以后的路面邊線也是回旋線,與行車軌跡相符,保證了行車的順適與線形的美觀。 313回旋線過渡 在緩和段上插入回旋線,這樣不但中線上有回旋線,而且加寬以后的路面邊線也是回旋線,與行車軌跡相符,保證了行車的順適與線形的美觀。 適用于適用于高速、一級公路及對路容有要求的二級公路的下列路段: (1)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2)橋梁、高架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