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7 植物激素調節(jié)_第1頁
專題17 植物激素調節(jié)_第2頁
專題17 植物激素調節(jié)_第3頁
專題17 植物激素調節(jié)_第4頁
專題17 植物激素調節(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17植物激素調節(jié)耳登揪二步遂測控導航表知識點題號基礎題組能力題組1.生長素的產生、分布、運輸和作用1,2,4,5,6,7,9,1011,12,13,142.其他植物激素315,163.植物激素的應用817基融題組T 1 V -9 k -9 a=bdB.a=cb=dC.cabdD.acdb解析:本題考查有關生長素的分布,光不影響生長素的產生,只影響生長素的分布,由于單側光的照射,生長素 在胚芽鞘尖端會發(fā)生橫向運輸,在瓊脂塊中不會發(fā)生橫向運輸,所以瓊脂塊中所含生長素量ca=bd。答案:A。(2011年杭州質檢)從某植物長勢一致的黃化苗上切取等長幼莖段(無葉和側芽),將莖段自頂端向下對稱縱切至約

2、3/4處后,浸沒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莖段的半邊莖會向切面?zhèn)葟澢L形成彎曲角度(a),如圖甲。a與不同生長素濃度的關系如圖乙。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若將乙圖中的B濃度稀釋至80%,則彎曲角度a大于a1生長素濃度為16 pmol-L-1時,對半邊莖外側細胞的生長起抑制作用彎曲角度a的大小與外、內側細胞生長速率的差值有關選擇無葉和側芽的莖段是為了排除它們產生的生長素對該實驗的影響 解析:若將乙圖中的B濃度稀釋至80%后,可知生長素濃度介于A與B之間,從乙圖中可以看出彎曲角度a大 于,故A正確;生長素濃度為16 pmol-L-1時,仍然在促進生長,故B錯泮邊莖之所

3、以會向內彎曲,說明外側細 胞生長較內側快,故C正確;植物的葉和側芽也能產生少量的生長素,故D正確。答案:B。(2011年天津河西區(qū)高三質檢)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這兩種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學家用某種植物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a IQ *1+ IQ* |時 ID T io-110 1 姓理地段的生女盤波度血ML濃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長素會抑制該植物莖段的生長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含量達到M值時,植物開始合成乙烯該植物莖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會促進生長素的合成生長素和乙烯對該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是相同的解析:生長素濃度在010-2 mol/L范圍內,該植物離體

4、莖段的生長量均比無外源激素時長,表明該濃度范圍內 生長素對該植物離體莖段均為促進作用,只是在濃度高于10-6 mol/L時促進作用減弱,A錯誤;當生長素濃度 達到一定值(M)時,乙烯才合成,表明當生長素濃度達到一定值時能誘發(fā)乙烯的合成,B正確、C錯誤;乙烯對植 物生長有抑制作用,D錯誤。答案:B。(2011年北京豐臺高三質檢)下圖為小麥籽粒形成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含量的變化,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知樣日點日由)o玉乳彰于蝸JS孫窸聿土于赤Win-小米杼物成乏從曲線所示的小麥籽粒形成全過程看,各時期均有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小麥鮮籽粒質量增加的趨勢與IAA最相似,所以IAA比另外兩種

5、激素更重要6月29日玉米素相對值最高,這與該時期小麥籽粒進行旺盛的有絲分裂相關G%在小麥籽粒形成早期和中期含量較高,說明GA3可在未成熟種子中合成解析:小麥籽粒形成過程中,細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長素相互協(xié)調、共同作用;小麥鮮籽粒質量變化與生長 素變化趨勢相似,不能說明生長素作用更重要,其他兩種激素不重要;6月29日,玉米素相對值最高,玉米素屬于細胞分裂素,與有絲分裂相關;據(jù)圖判斷,小麥籽粒形成早期和中期,細胞中赤霉素含量都較高,未成熟種子 也可合成較多赤霉素。答案:B。(2010年浙江杭州二中模擬)對離體葉進行激動素(細胞分裂素類似物)處理,處理的方式和結果如圖所示。根據(jù)圖所示結果分析下列說法

6、不正確的是()處理雌(說明:A圖:離體綠色葉片,圓圈部位為激動素處理區(qū);B圖:幾天后葉片衰老變黃,但激動素處理區(qū)仍保持綠色,黑色區(qū)域表示綠色;C圖:放射性氨基酸移動情況)激動素是一種在植物體內合成的對植物生長發(fā)育有顯著作用的微量有機物質激動素有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在一般組織中不易移動激動素有調運多種養(yǎng)分向處理部位移動的作用激動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作用類似解析:激動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而非植物體內合成的,作為細胞分裂素的類似物,激動素具有與細 胞分裂素相似的生理作用,如延緩葉片衰老等。答案:A。(2010年安徽馬鞍山模擬)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常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即頂芽具有優(yōu)先生長的優(yōu)勢。為

7、 了探究同一枝條中是離根基部最遠處(水平距離)的芽具有生長優(yōu)勢還是離地面最遠處(垂直距離)的芽具有 生長優(yōu)勢,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方法步驟:(1)初春,選擇四根長勢相似等長度的葡萄一年生枝條,每一枝條上留取3個茁壯的芽,從離根最遠處依次定為 A、 B、 C。(2)彎曲并綁扎固定甲、乙、丙、丁 4根枝條,分別使A、B、C三個芽留取在枝條上顯示出某種“頂端”的含義;其中甲、乙、丁的姿態(tài)如下圖所示,試在方框內畫出丙枝條的姿態(tài)并標出A、B、C三個芽的位置。(3)過一時間段后,同時測量各芽發(fā)育成的新枝長度;結果預測及相關結論。(4)預測1:_結論:離根基部最遠處的芽有生長優(yōu)勢。(5)預測2

8、:_結論:離地面最遠處的芽有生長優(yōu)勢。預測3:甲中的A芽、乙中的A和C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條中發(fā)育成的新枝最長,丁中的A、B、C芽發(fā)育成的新枝一樣長。結論:_在這個學習小組中,有人根據(jù)自己的實驗假設預測了在同一時間內各個芽發(fā)育成新枝的長度,并根據(jù)自己 的預測,在電腦上用Excel軟件繪制出新枝的生長情況柱狀圖,如下圖所示。由圖中分析可知,此人的預期是:甲、乙、丙枝上發(fā)育生長最快的芽依次是(填字母),此人的實驗假設是:解析:本題綜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實驗推斷能力等。(2)結合三張圖,可分析出枝條的姿態(tài),丙圖應該 是B點在上,A、C點在下。(4)要得出:離根基部最遠處的芽有生長優(yōu)勢這一結論,則甲、乙、丙、丁中均為 A芽發(fā)育成的新枝最長。(5)要得出:離地面最遠處的芽有生長優(yōu)勢這一結論,則甲中A芽、乙中C芽、丙中 B芽在各枝條中發(fā)育成的新枝最長,丁中各芽發(fā)育成的新枝一樣長。(6)依據(jù)這樣一個事實,要得出相應結論 比較困難。甲中的A芽離地面最遠;乙中A芽離根基部最遠而C芽又離地面最遠;丙中的A芽離根基部最遠 而B芽離地面最遠。因此可形成:離地面最遠處和離根基部最遠處的芽具有同樣的生長優(yōu)勢的結論。(7)分 析新枝的生長情況柱狀圖,甲組中A芽生長最快;乙組中C芽生長最快;丙組中B芽生長最快,這三種芽的位 置均離地面最遠,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