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詞比較閱讀_第1頁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詞比較閱讀_第2頁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詞比較閱讀_第3頁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詞比較閱讀_第4頁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詞比較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文言詩文比較閱讀一、陋室銘與愛蓮說比較閱讀【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 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 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 也。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 矣。22【甲】文中“惟吾

2、德馨” 的“惟”是什么意思? 【乙】 文中“惟”的同義詞是哪一個?( 2 分)23【甲】文中“吾”指的是誰? 【乙】 文中“吾”的同義詞是哪 一個?( 2 分)答:24請用答:【乙】 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 【甲】 文的文意。( 1 分)25從文章的線索來看, 【乙】 文以為情感線索來呈現(xiàn)內(nèi)容, 【甲】 文以 的立 意貫穿始終,兩文線索各具特色,但他們?nèi)杂幸粋€共同點都是圍 繞作者的主觀感受而展開的。( 2 分)26、甲文表達(dá)了作者 安貧樂道 的情趣和 高潔傲岸 的情操。乙文表達(dá)了作者 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yuǎn)保持潔白的操守 和正直品德的 生活態(tài)度。27、甲乙兩文所談的都是人的品德修養(yǎng),其中的

3、思想情感有何異同? 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 答: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志趣。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依然經(jīng)常會面對是否隨波逐流 的選擇,更應(yīng)注重品德修養(yǎng),學(xué)習(xí)作者的君子之風(fēng),讓我們的人生之 路上多一些高尚之舉,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28、兩篇文章中都存在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如陋室銘中無絲竹之 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愛蓮說中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和牡丹之愛, 宜乎從矣,試分析他們的言外之意: 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達(dá)了作者對那些庸俗的官僚們 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對官僚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澳档?,花之富貴者也”和“牡丹之愛,宜乎從矣”表達(dá)

4、作者對追 逐功名富貴世風(fēng)的鄙視。29、內(nèi)容拓展:1)、你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答:我喜歡梅花。因為它綻放在百花凋謝的寒冬,讓我明白了做人應(yīng) 不怕困難,堅韌頑強的精神。2)、積累表現(xiàn)淡泊明志,不慕富貴品質(zhì)的事例、名言名句。 答:事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寧死不接受元朝高官厚祿。名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諸葛亮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甲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 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

5、云:何陋之有 ? 陋室銘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 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閱讀題: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4 分)談笑有鴻儒 鴻: (2)無案牘之勞形 勞:(3)可愛者甚蕃 蕃: (4) 亭亭凈植 植:翻譯下列句子。 (4 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乙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來寫蓮,請以畫線句子為例

6、 (結(jié)合三種花 的象征義 )作簡要分析。 (4 分 )簡述甲、 乙兩文分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志向或情操 ?在寫法上有 什么相同之處 ?(3 分 )陋室銘愛蓮說對比閱讀答案:(4 分)(1)鴻: 大 (2)勞:使 勞累 (3)蕃:多 (4)植:立(4 分)(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梢栽谶h(yuǎn)處觀賞,卻不能靠近它玩弄啊 !(4 分)菊是隱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貴的象征,蓮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 菊花正襯,突出了蓮的脫俗高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襯強調(diào)了蓮的潔身自好,不貪圖富貴享受。 (指出象征義占 2 分,分析出正襯 與反襯各占 1 分 )(3 分,志向情操各占 1 分,寫法占 1 分

7、)陋室銘: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達(dá)樂觀的高潔品格。愛蓮說: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堅貞的君子之風(fēng)。 相同的寫法:托物言志。二、桃花源記與大道之行也比較閱讀【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 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 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疽摇苛直M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 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陶 淵明像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

8、往來 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講信修睦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7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8乙文中“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一句與甲文中哪些詞句所 表達(dá)的內(nèi)涵是相同的?請用文中原句回答。 29大同社

9、會的總特征是什么?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 “大同社會” 的特征的?大同社會的總特征: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三方面說明的: 1. 滿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會的關(guān)愛。滿足發(fā)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滿足精神愉悅上的需求,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二)(分)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記比較閱讀答案 甲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 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 ?禮運) 乙 林盡

10、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大道之行 也桃花源記比較閱讀答案】大道之行也桃花源記比較 閱讀答案。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 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分)(1) 選賢與( )能 (2) 貨惡( )其棄于地也(3)故( )外戶而不閉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甲 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 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分)答案(1)“與”通“舉”,選拔( 2)憎惡( 3)所以( 4)類(4 分,每小題 1 分,意思對即給分)田間小路交

11、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 2 分,意思符合即給分)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2 分,結(jié)合語句分析也可)桃花源記、大道之行也字詞句小測班級:名:學(xué)號:成績:、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一空 2分,共 30 分)1、仿佛若有光:2、才通人:3、豁然開朗:4 、便要 還家:5、無論魏晉:6 、皆嘆惋:7、便扶向路:8、尋向所志:9、欣然規(guī)往:10、后遂無問津者:11、選賢與能:12、故人不獨親其親:14、女有13、矜、寡、孤、獨、歸:15、盜竊亂賊而不作:二、翻譯下面的句子:(各題 4 分,共 40 分)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

1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4、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8、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 有所長9、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10、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三、比較閱讀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 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 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 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乙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13、光。便舍船,從口 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 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 11. 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11、(1) 選賢與( )能 (2) 貨惡( )其棄 于地也 (3) 故( )外戶而不閉 (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兩文反映了古人對人類 的追求 , 不同的是 , 前文對理想社會進(jìn)行了, 后文則是乙文中“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一句與甲文 中 一句所表達(dá) 的內(nèi)涵是相同的。 甲 文中闡述的 “大同社會”與 乙文中描繪的 “世外桃源”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比較桃花

14、源記與大道之行也兩者對理想社會看法的異同16桃花源記 和 大道之行也 的表達(dá)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一、 1、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2、才:僅。 3、豁然:寬闊明亮的樣子。 4、要:通“邀”,邀請。 5、無論:不要說, (更)不必說。 6、嘆惋:感嘆、惋惜。 7、扶:沿、順著。 8、志:標(biāo) 記。 9、規(guī):計劃。 10、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 11、 與:通“舉”,選舉。12、親:用如動詞, 以, 為親。 13、矜:通“鰥”, 老而無妻的人。 14、歸:女子出嫁。 15、賊:指害人。二、 1、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2、(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

15、排整齊的房 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3、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dá),(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 處可以聽到。 4、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5、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6、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xì)地告訴了他們。7、(臨別時)村里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 邊的人說啊 ! ”8、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 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9、(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xiàn)象(而要去收貯它),卻 不是為了獨自享用。10、(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 三

16、、比較閱讀11. ( 1)“與”通“舉”,選拔( 2)憎惡( 3)所以( 4)類 12. 和平共處 詳細(xì)描寫 述說 13. 老有所終,幼有所長14. 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反映的社會都是大同化, 理想化,和諧化 15. (1)、陶淵明是一位隱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 園一般的沒有苛刻的稅收,官兵的欺壓的安逸的 社會,但他比較消 極;而后者則是對著大同社會一種美好的構(gòu)想,是相對積極的態(tài)度 ( 2) . 桃花源記追求世外桃源,追求脫離社會的自 由。 大道之行就是和孔子思想一樣,天下為公。桃花源記 虛構(gòu)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 , 描繪出一幅沒有 剝削,沒有壓迫 , 人人安居樂業(yè) , 彼此

17、和睦相處的圖景 , 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 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 . 世外桃源 一詞已成為 理想社 會的代名詞 .而大道之行也 中的大同社會 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關(guān) 于人類美好社會的構(gòu)想 ,其核心是 天下為公 : 一切為公 ,選賢舉能 , 講 求信義, 追求和睦 ,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 幼有所長 ,殘疾人皆有所養(yǎng) , 男 女各有分工 , 沒有偷盜竊賊 ,夜不閉戶 .因此,兩文在思想內(nèi)涵上很有聯(lián)系 ,設(shè)想將兩文進(jìn)行比較閱讀 , 在疏 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 , 辨別兩文作者及其 理想社會 的異同 .(三)比較閱讀桃花源記(節(jié)選)和大道之行也,回答 問題。( 15 分)【甲】土地平曠,屋舍儼

18、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 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 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 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19、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 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小題 1:.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 4 分)(1)阡陌交通()( 2 )便要還家。()(3)選賢與能()(4)盜竊亂賊而不作()小題2:. 下列句中劃線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 分)A芳草鮮美鮮為人知B 便舍船屋舍儼然C復(fù)前行不復(fù)出焉D 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小題 3:.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 分)(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小題 4:. 根據(jù)要求回答下面問題:(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之后,源中人“皆嘆惋”,你認(rèn)為 他們因何而“感嘆惋惜”?( 2 分)(2)陶淵明描繪的

20、“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繪得“大 同”社會有何異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3 分)同:異:答案小題 1:(1)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 2)便要還家。( 同 邀 邀 請)(3)選賢與能( 同 舉 推舉 )( 4)盜竊亂賊而不做(興 起)小題 1:C小題 1: (1)(桃花源中的人)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時代,竟然 不指導(dǎo)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2)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小題 1: (1)桃花源中的人為桃花源外世道的變遷、百姓生活的苦 難以及戰(zhàn)亂不斷的世道而嘆惋。2)同:物質(zhì)上富有 精神上文明、和諧 ,如關(guān)愛子女,孝順老人,勤勞耕作,和平相處等。異:

21、用自己的話 或 引用原文皆可。示例:世外桃源:土地平曠 怡然自樂。 或 環(huán)境優(yōu)美,風(fēng)尚純樸,熱情好客,精神富足,和諧相處。大道之行: 老有所終 己。 或: 人人都得到關(guān)愛, 人人安居樂業(yè),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陋室銘與愛蓮說比較閱讀【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 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

22、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 也。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 矣。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 () ()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孔子云:“何陋之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比【甲】文 【乙】 文,比較其在表情達(dá)意上的相同點與不 同點。( 3 分)相同點 答: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志趣。不同點答:甲文表達(dá)了作者安貧樂道 的情趣和 高潔傲岸 的情操。 乙文 表達(dá)了作者 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yuǎn)保持潔白的操守和正直品 德的生

23、活態(tài)度?!炯住?文是“銘” ,這種文體有怎樣的特點? 【乙】文是“說” , 古代它又是怎樣的一種文體?( 2 分)答:“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韻的;“說”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5在商品經(jīng)濟的今天,【甲】文與 【乙】 文帶給我們怎樣的的啟 示?( 2分)答:甲乙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志趣。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依然經(jīng)常會面對是否隨波逐流 的選擇,更應(yīng)注重品德修養(yǎng),學(xué)習(xí)作者的君子之風(fēng),讓我們的人生之路上 多一些高尚之舉,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四、秋詞 與陋室銘比較閱讀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

24、碧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 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用“ /”給下列句子斷句。( 2分)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我 言 秋 日 勝 春 朝。無 絲 竹 之 亂 耳,無 案 牘 之 勞 形。13解釋加點的詞語:( 2 分)寂寥()排云()德馨()素琴()14翻譯句子:( 4 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答:15陋室銘中表現(xiàn)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1 分)16陋室銘結(jié)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

25、含義?(2分)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劉禹錫只引后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fù)。陋室不陋,關(guān)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jié)尾引經(jīng)據(jù)典,力發(fā)千鈞,把 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17劉禹錫的詩文總是給人以別出心裁的感覺,請結(jié)合上面詩文 加以簡要賞析。(也可舉其它例子)( 2 分)答:有哲理性。積極向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五、 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26、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疽摇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 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6. 【甲】文作者是南朝齊梁的 ,【乙】 文作者是北宋文學(xué)家。( 2分)7解釋加點的詞語:( 2 分)夕日欲頹(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念無與為樂者()相與步于中庭()8讀下列句子,用“ /”標(biāo)出停頓( 2 分)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遂至承天寺尋張 懷民9【甲】文寫水的清澈用“清流見底”, 三峽 則用來寫水的清澈。10翻譯句子:( 2 分) 庭下如

27、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11兩文章都寫了自然景物,但表達(dá)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 以說明。( 3 分)答:【甲】文答謝中書書: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乙】文記承天寺夜游: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郁悶,只有 到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尋找解脫六、記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比較閱讀【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28、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 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 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 1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4 分)念無與為樂者()相與步于中庭()湖中人鳥聲俱絕()是金陵人,客此()19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4 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20這兩篇寫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無雕

29、琢之感。甲 文中蘇軾所描寫的承天寺夜色有(空明澄澈)特點;乙文中作者寫出 了雪后西湖之景(悠遠(yuǎn)脫俗)的特點。( 2 分)21甲、乙兩文在寫景的同時,都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感受。說說你從這兩篇文章中分別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4 分) 答:甲文曠達(dá)。乙文表達(dá)了作者閑適恬靜、遠(yuǎn)離世俗的雅趣。七、 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比較閱讀【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 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_ ;,_ 。_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 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疽摇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30、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 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30. 解釋加點的詞語:( 2分) 自康樂以來()自非亭午夜分() 實是欲界之仙都()是日更定() 31【甲】文寫水的清澈用“清流見底” 三峽則用 來寫水的清澈。在【甲】文橫線上填入原文。( 2 分) 32選出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3 分) 請將詞義解釋寫在橫線上 A高峰入云 重巖疊嶂 B 曉霧將歇 朝發(fā)白帝C青林翠竹清流見底月33選出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釋寫在橫線上 A與: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B將:曉霧將歇C是:實是欲界之仙都D自:自康樂以來34選出加點詞解釋有誤的項(D夕日欲頹 不見曦)(3分) 請將詞義

31、解選賢與能出郭相扶將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李唐來)(1 分)A古來共談(談?wù)摚〣五色交輝(交相輝映)C夕日欲頹(墜落)D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奇怪)35翻譯句子:( 2 分)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6【甲】文實在是一篇美文,試用自己的語言分析其美在何處。提示:可從語言、結(jié)構(gòu)、意境或景色等方面入手)( 4 分)37【乙】文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中“閑人”的含義是什么?本句包含了作者怎樣微妙復(fù)雜的感情?( 1 分)答:38兩文章都寫了自然景物,但表達(dá)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以 說明。( 2 分)【甲】乙】39兩文語言極富特色,言簡意駭,無一句

32、之虛,無一字之冗請從兩文中各選擇相關(guān)詞語加以分析。( 2 分)40簡答: TOC o 1-5 h z 從表達(dá)方式上看,兩文都有緊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稱點睛之筆的 。從思想感情看,兩文都表達(dá)了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但作者的心 緒并不相同。記承天寺夜游中的蘇軾是受到貶謫的“ ”人,答謝中書書中的陶弘景則堪稱隱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個字)八、三峽與答謝中書書比較閱讀【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 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巘 多

33、生怪柏,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 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 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 者。注 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繽紛。歇:消散。 康樂:指山水詩人謝靈運。 與:參與,引申為贊賞。41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6 分)(1) 或王命急宣() (2) 雖乘 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3) 哀轉(zhuǎn)久 絕 () (4) 四時 俱備()(5

34、) 沿溯阻絕() (6)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 疾也()42兩文都表達(dá)了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請從文中各摘錄一句直接抒發(fā)這種情感的句子。 (4 分 )43兩文都寫到了“猿嗚”,請分別說明“猿嗚”各渲染了怎樣 的氣氛。 (4 分)4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1) 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譯文:(2)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譯文:45從觀察景物的角度看,三峽和答謝中書書兩文中的 畫線句有哪些相同之處?兩文在寫景狀物時,都致力于描給“水”, 請問:兩文中的“水”分別有哪些特點?46兩文所表現(xiàn)的思想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答:相同點:不同點:九、江雪與湖心亭看雪比較

35、閱讀【甲】 江 雪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疽摇砍绲澪迥晔?,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 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 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 似相公者。”請找出下列各組加點字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癡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 旦日,客從外來,與座談 D.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請將【乙】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敘寫亭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 樣的感受?( 1)從【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