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走廊“東方偉大的航道”古都開羅雄偉壯觀的金字塔_第1頁
綠色走廊“東方偉大的航道”古都開羅雄偉壯觀的金字塔_第2頁
綠色走廊“東方偉大的航道”古都開羅雄偉壯觀的金字塔_第3頁
綠色走廊“東方偉大的航道”古都開羅雄偉壯觀的金字塔_第4頁
綠色走廊“東方偉大的航道”古都開羅雄偉壯觀的金字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 洲地理位置 由紅白黑三個長方形組成。三種顏色分別象征革命、純潔和光明前途、過去的黑暗歲月。中央繪有一只金色雄鷹。埃及國旗 鷹形徽。鷹稱薩拉丁雄鷹,象征勝利、勇敢、忠誠。鷹的胸前有盾形國旗圖案。鷹的座基綬帶上書“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讀世界地理圖冊中的”埃及”圖:找出撒哈拉沙漠。全年炎熱少雨,90%的國土被撒哈拉沙漠覆蓋。阿拉伯人沙漠景觀綠洲牧場棗椰樹 假如你去埃及生活,你會選擇在什么地方居住?為什么?綠色走廊-尼羅河 1 尼羅河全長6600千米,是世界最長河流,源自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由于上游雪山融化,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泛濫之后兩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為農業(yè)耕作的最佳場

2、所。阿斯旺大壩 千百年來,尼羅河每年6月到10月定期泛濫;10月以后,洪水消退,為尼羅河兩岸淤積了一層厚厚的淤泥層。尼羅河對埃及的作用尼羅河定期泛濫沖積尼羅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孕育古埃及文明沃土最發(fā)達的灌溉區(qū)便利的灌溉水源農業(yè)發(fā)達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熱精心培育適合長絨棉的生長人口、城市集中利:發(fā)電、防洪、 灌溉、養(yǎng)殖、航運弊:泥沙沉積減少,三角洲面積減少,海水倒灌尼羅河的改造 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條件便利,夏季陽光充足,冬季溫暖,適宜種植棉花和小麥。埃及的棉花纖維長,光澤好,而且堅韌結實,一直是埃及重要的出口商品。長絨棉地跨亞、非兩洲的國家東方偉大的航道 蘇伊士運河全部經過埃及

3、境內,是溝通紅海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也是亞非兩洲的地理分界線。 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印度洋與大西洋,又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重要的海運樞紐想一想?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都有哪些航海線路?蘇伊士運河 由于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不僅使紅海與地中海彼此相連,而且也大大縮短了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程,它比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縮短航程達800010000千米,成為國際間重要的海上通道。好望角蘇伊士運河景觀千塔之城開羅開羅街頭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古都開羅金字塔小結:文明古國有埃及,歷史長達六千年。世界最長尼羅河,三角洲上產糧棉。石油、運河有收入,僑匯旅游廣財源。著名古跡金字塔,首都開羅在頂點。筆 記1、埃及是跨

4、非、亞兩洲的非洲國家。2、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源自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形成“綠色走廊”。3、蘇伊士運河是亞非兩洲分界線,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大大縮短了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程。4、首都:千塔之城開羅。5、金字塔、獅身人面像。6、國土90%是撒哈拉沙漠。課堂練習尼羅河沿岸平原1埃及的耕地、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_和_地區(qū)。2尼羅河發(fā)源于_,自_往_流,最后注入_海。全長_千米,是世界第_長河。本世紀七十年代在尼羅河上興建的高達110多米的大壩叫_。3蘇伊士運河位于狹窄的_地峽,溝通了_海和_海,從而縮短了_洋到_洋的航程,因而具有巨大的航運價值。4埃及傳統(tǒng)出口商品是_,現在主要經濟支柱有 _、_ 、_、和_。非洲東部高原尼羅河河口三角洲南北地中6600多一阿斯旺大壩蘇伊士紅地中印度大西長絨棉石油運河僑匯旅游眾多的名勝古跡埃及迷人的沙漠奇景豐富的石油資源埃及的母親河(點擊圖片光看錄像)尼羅河尼羅河尼羅河尼羅河夜景尼羅河沿岸的風光阿斯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