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娘娘山景區(qū)隧道引水工程~勘察報告_第1頁
靈寶娘娘山景區(qū)隧道引水工程~勘察報告_第2頁
靈寶娘娘山景區(qū)隧道引水工程~勘察報告_第3頁
靈寶娘娘山景區(qū)隧道引水工程~勘察報告_第4頁
靈寶娘娘山景區(qū)隧道引水工程~勘察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娘娘山月亮灣景區(qū)建設景觀引水隧洞工程施工圖紙三門峽市和康水利工程設計服務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九月序號圖名圖 號頁碼序號圖名圖 號頁碼1設計說明2項目地理位置圖NNSSD-DLWZ-013引水隧洞平面布置圖NNSSD-SG-PM-014引水隧洞縱斷面設計圖(1/2)NNSSD-SG-ZD-015引水隧洞縱斷面設計圖(2/2)NNSSD-SG-ZD-026引水隧洞橫斷面圖及進出口設計圖NNSSD-SG-SJ-01設計說明1概述娘娘山景區(qū)建設景觀引水隧洞工程位于靈寶市焦村鎮(zhèn)南上村南1.7km娘娘山月亮灣景區(qū)處,工程建設的目的是為景區(qū)景觀工程玉女湖供水。工程在窄口灌區(qū)總干渠南上隧洞內設引水口,通過引水隧

2、洞將水引至玉女 湖,設計引水流量1.0m3/s。窄口灌區(qū)總干渠南上隧洞,設計過流能力5.0m3/s, 設計水深1.5m。引水隧洞隧洞總長136.0m;隧洞采用圓拱直墻斷面,洞寬1.5m,高1.8m,圓拱中心角180 ;引水隧洞進口高程為 548.35m,出口高程為548.01m,縱坡 為0.0025。引水隧洞出口采用全斷面封堵,放水設施采用兩根DN500鋼管放水, 蝶閥控制。設計依據(1)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191-2008);(2)水工隧洞設計規(guī)范(SL279-2016);(3) 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技術規(guī)范(SL377-2007);(4)建設單位的相關要求;設計標準抗震設計標準依據

3、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1/400萬)(GB18306-2015、及表D1 “地 震動參數加速度分區(qū)與地震基本烈度對照表”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DL5073-2000)查得:工程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0.15g ,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s。結構耐久性工程的環(huán)境類別為二類,抗凍等級按 F150,最大凍土深度為45cm。地質簡況4.1地形地貌待建隧洞位于東峪溝右岸,進口位于窄口灌區(qū)總干渠南上隧洞內,設計洞底高程548.35m,地面高程572.0m,覆蓋層厚度21.85m;樁K0+031.4處有一個 溝谷,設計洞頂高程 550.07m,地面高程 560.16m,覆蓋層厚度 1

4、0.09m;樁K0+086.2處有一個溝谷,設計洞頂高程 549.93m,地面高程555.1m,覆蓋層厚 度5.17m;出口位于玉女湖漿砌石重力壩右壩肩上游 7.4m處,設計洞底高程 548.01m,洞出口邊坡陡立。4.2工程地質條件隧洞圍巖全部是侵入的二長花崗巖(丫 5亠1 ),圍巖堅硬,新鮮,完整性較好, 整體狀結構,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上。4.3工程地質評價4.3.1圍巖分類圍巖為二長花崗巖(丫 53-1、,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98Mpa為硬質巖;巖體 結構完整,具整體狀結構,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guī)范(GB50487-2008 圍巖類別為I類。4.3.2圍巖穩(wěn)定性評價圍巖類

5、別為I類,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guī)范(GB50487-2008表N.0.1,洞室圍巖可長期穩(wěn)定,一般無不穩(wěn)定塊體,一般不支護。但遇局部裂隙 稍發(fā)育洞段可采用噴混凝土對其錨噴支護。隧洞進出口巖石未風化,新鮮,堅 硬,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洞臉邊坡穩(wěn)定。433滲漏性評價巖體完整,堅硬,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根據附近已建工程類比,滲透系數 1.2 x 10-7cm/s,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guī)范 (GB50487-2008附表F判定 為極微透水,洞底板與洞壁不用襯砌。工程設計設計說明1、圖中所注尺寸,樁號、高程以 m計,尺寸以cm計。工程設計取水工程由引水隧洞、放水管及控制閥門組成。工程通過引水隧洞引水,

6、由放水管和控制閥門控制放水至玉女湖。1)斷面尺寸擬定引水隧洞設計引水流量1.0m3/s,引水流量較小,擬定尺寸初步按滿足施工 要求進行擬定,隧洞采用圓拱直墻斷面,鉆爆法施工,其最小尺寸為洞寬1.5m, 高1.8m。經布設,隧洞總長135.98m,隧洞采用圓拱直墻斷面,其中隧洞直墻 高1.05m,圓拱高0.75m,圓拱中心角180 ;引水隧洞進口高程為 548.35m, 出口高程為548.01m,縱坡為0.0025。引水洞進口水深主要取決于洞出口水深或洞內水深,隧洞L( 512) H為長洞,按均勻流聯(lián)立堰流公式計算式中:Q流量,m/s ;a斷面面積,m;C謝才系數;R水力半徑,mi 比降;R水力

7、半徑,m側收縮系數;。一淹沒系數;m流量系數;包括行近流速的作用水頭,m經計算,當引水隧洞進口水位為 0.83m時,隧洞的過流量為1.0m3/s,即可 滿足設計引水流量要求。2)洞線布置隧洞進出口直線長度為133.4m,周邊巖體為花崗巖,堅硬,圍巖類別為H類,為了滿足隧洞覆蓋巖體最小厚度(1.01.5 ) B,洞線需避開覆蓋巖體厚度 不滿足要求部分,洞線經直線布置后,在距進口33.7m處,該處地面高程為547.75m,洞頂已出露,不滿足要求,為此在此處將洞線向山體內側平移12m左右,該處地面高程為558.0m,覆蓋層厚度為8m左右,能夠滿足覆蓋巖體厚度要 求,經布設,隧洞總長135.98m,比

8、直線布置長2.58m,不會增加較多工程投資, 拐點處樁號為31.4m,拐角為26,由于引水流量較小,不再設圓弧段進行過 渡。放水設施設計弓冰隧洞進口為南上隧洞,在進口布設控制設施,增加了建筑物的復雜性 和施工難度,造價高,也不方便控制和管理;將控制設施布設在隧洞出口,簡 單易行,操作管理也方便。經計算,在南上隧洞正常水位1.6m,即引水隧洞進口水位1.6m,自由出流條件下,弓冰隧洞流量為 3.98m3/s,遠大于設計引水流 量。為了控制引水,工程在引水隧洞出口進行全斷面封堵然后通過埋設放水鋼 管進行放水。出口封堵后,引水隧洞的后期維護,從南上隧洞進入。斷面封堵長度公式如下:式中:L封堵體長度,

9、mA封堵體剪切面周長,mP封堵體迎水面總壓力,MNT 容許剪應力,取 0.20.3MPa。經計算,封堵長度0.02m即可滿足要求,考慮到后期灌漿,結構自身尺寸 及施工的需要,封堵體長度取 0.5m。封堵體采用C25W4F15砼,放水管埋設于 封堵體內,放水管采用兩根 Q235BD52X10的螺旋鋼管,管上設 DN500的蝶閥 對水量進行控制。放水管流量計算公式如下:式中:q流量,m/s ;入一沿程水頭損失系數;L管段長度,md管道內徑,mh包括行近流速的作用水頭,ma斷面面積,m;刀E管道計算段中各局部水頭損失系數之和,m弓冰隧洞封堵后,放水管進口水頭由南上隧洞洞內水深決定,南上隧洞最低水位1

10、.0m,最高水位1.8m;放水管進口最低水頭 1.35m,最高水頭2.15m, 經計算,放水管進口水深為1.35m時,單管放水流量0.69m3/s,雙管放水流量 1.38m3/s ;放水管進口水深為2.15m時,單管放水流量0.91m3/s,雙管放水流量 1.82m3/s ;能夠滿足要求。隧洞襯砌隧洞四周為花崗巖,圍巖類別為I類,性質較好,不需要襯砌。洞內局部 裂隙稍發(fā)育洞段可采用噴混凝土對其錨噴支護。噴混凝土采用C25W4F15C砼,厚度為80mm噴層與圍巖的黏結強度不低于1.2MPa工程采用濕噴法施工,相 關施工工藝參照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技術規(guī)范(SL377-2007)。材料鋼管采用Q2

11、35B壁厚為10mrp規(guī)格為D529X 10mm封堵體混凝土及噴混凝土采用 C25,為提高結構的耐久性,混凝土材料的選 用、配比及施工養(yǎng)護等工藝應分別遵照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191-2008)、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技術規(guī)范 (SL377-2007)。施工注意事項施工中應作好防塵、防噪聲和防有害氣體工作。隧洞開挖中應加強通風散煙與防塵工作,主要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在隧洞進口、出口布置軸流式通風機。 為減少爆破的煙塵,提高通風效果,采取噴霧降塵措施,在工作面設置水噴霧工程量及直接工程費8.1-1工程直接投資費用表編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合計(元)1石方開挖(洞出口 類巖3m3 m16.50.002石方開挖(洞身n類巖)3 m461.40.003洞內出渣3 m477.90.004石渣運輸(運距0.5km)m477.90.005C25砼(進出口襯砌10m)m40.440.006C25砼(出口砼擋水墻)3 m0.3750.007C25砼(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