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地質實習資料_第1頁
長春地質實習資料_第2頁
長春地質實習資料_第3頁
長春地質實習資料_第4頁
長春地質實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吉林省地質環(huán)境概況一、地形地貌吉林省地貌形態(tài)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明顯的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為界, 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區(qū)。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qū)和低山丘陵區(qū),中西部平原分為 中部臺地平原區(qū)和西部草甸、湖泊、濕地、沙地區(qū)。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 積地貌和沖積平原地貌構成。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 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應力以冰川、流水、風和其他氣 候氣象因素的作用為主。第四紀冰川在長白山的冰川剝蝕遺跡至今仍然可見。現代流水侵蝕作用對地貌的

2、 影響很廣泛,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蝕、剝蝕、堆積、沖積等綜合作用,形成了各 種流水地貌,如河漫灘、沖積洪積平原、沖溝等?;鹕降孛舱技质】偯娣e的8.6%,流水地貌占83.5%, 湖成地貌占2.6%,風沙地貌約占5.2%。(一)地形吉林省地形變化總體趨勢為東南高西北低,以北東一南西向縱貫全省的大黑山山脈為界,分為東部長白山 地和西部松遼平原兩大區(qū)域,分屬于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和第二沉降帶,面積分別占全省的60%和40%。 省內最高點(長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m,為東北地區(qū)最高峰。低平原區(qū)海拔多在120m以上。省內最低點 位于琿春市敬信鎮(zhèn)防川村圖們江下游中、朝、俄三國交界處,海

3、拔僅為5.0m。(二)地貌吉林省按地貌形態(tài)可劃分山地和平原兩大單元。其中山地分為長白山地和大興安嶺東坡丘陵,平原分為高 平原、低平原和大興安嶺山前傾斜平原。1、東部長白山地包括位于長白、撫松、安圖、敦化、靖宇、輝南等縣(市)境內的侵蝕火山地貌;位于通化和白山地區(qū)南 部、延邊地區(qū)東部和吉林地區(qū)的侵蝕構造地貌;位于遼源地區(qū)和四平、長春東南部的構造剝蝕地貌。面積 為114384.4km2,海拔高程一般500900m,最高為長白山主峰白去峰,海拔高程達2691m。在其中分布許 多山間盆地,如琿春盆地、延吉盆地、松江盆地等,海拔高程一般在200500m。2、大興安嶺東坡丘陵位于洮南西北部的大興安嶺東坡地

4、帶,分布面積為1963.13 km2,山頂海拔高程300500m。丘頂渾圓, 溝谷寬而淺。2、中部高平原區(qū)主要分布在四平、長春地區(qū),由臺地和河谷兩類地貌單元組成。臺地主要在楊大城子一一伏龍泉一一王府 一帶呈南北方向、榆樹一一三岔河呈北西方向和公主嶺、農安等縣(市)分布。河谷平原主要順松花江、 拉林河、飲馬河、伊通河、東遼河及其支流呈帶狀分布。面積為28626.53km2。海拔高程一般150290m。3、西部低平原區(qū) 分布在松原、白城地區(qū)及雙遼境內。主要分為松遼河間過渡帶風砂覆蓋的平原、遼河風砂覆蓋的傾斜平原、 松嫩鹽漬化發(fā)育的低平原和松嫩湖沼漫布的低平原。面積為39289.29 km2。海拔高

5、程一般120200m。4、大興安嶺山前傾斜平原區(qū)分布于白城西部大興安嶺山前地帶,地形由西向東傾斜降低,由砂礫類土臺地和沖積扇組成,面積3108.27 km2。臺地海拔高程160240m,沖積扇海拔高程140200m。三、地質概況(一)構造吉林省位于陰山一天山緯向構造的東端與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在陰山一天山緯向構造與北北東向 構造體系的作用下,使各種構造體系相互交切、相互聯(lián)合,并經過多次構造、巖漿活動和挽近期火山噴發(fā) 作用,塑造了全省構造格局與地貌輪廓。發(fā)育在我省的緯向構造是陰山一天山巨型復式隆起褶皺帶的東延部分。其主體北界大致位于北緯42 40, 是一個自鞍山運動以來經歷了長期多次構造運

6、動而形成的復雜構造帶。由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中新 生界的凹陷、褶皺、斷裂、片理、片麻理和前震旦紀、華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花崗巖、喜山期玄武巖 及這些巖漿巖中的擠壓斷裂帶構成。多呈東、北東、北北東及北西向展布。由于各種構造的相互交切,形 跡支離破碎。區(qū)域的東西向構造主要有長白、二道江、天池等斷裂。見圖2-3。從圖中可見,全省除通化、白山、延邊地區(qū)部分地段緯向構造發(fā)育外,主要為規(guī)模大、分布廣,影響深的 新華夏構造體系。它控制了中生代以來的沉積作用和現代地形地貌景觀。在北北東向新華夏構造體系影響 下,將全省分割成三個巨型一級構造帶。即東南部長白山地巨型隆起帶、中西部松遼平原沉降帶和西北部 大興

7、安嶺山地巨型隆起帶。1、東南部長白山巨型隆起帶系指四平一長春一榆樹以東大黑山以南的廣大山區(qū)。該隆起帶除發(fā)育火山噴溢形成的熔巖高原及玄武巖臺 地外,尚發(fā)育水平褶皺隆起和壓性斷裂帶,主要有北東向伊通一舒蘭和敦化一密山等斷裂,以及四平、蛟 河、春化等斷裂。2、中西部松遼平原巨型沉降帶松遼沉降帶是燕山運動以來形成的大型斷陷盆地,為軸向北北東的大型向斜,在現代地貌上構成松遼堆積 平原。該沉降帶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前郭一長嶺以東為東部凸起帶,長嶺以北的大安一乾安一帶為中央沉降帶, 通榆一鎮(zhèn)責以西為西部斷陷帶。3、西北部大興安嶺山地巨型隆起帶 位于白城市西部的大興安嶺山地。以鎮(zhèn)責一永茂鐵礦斷裂為界與松遼沉降帶

8、相鄰。受北北東向擠壓斷裂作 用,使松遼沉降帶整體抬高,形成大興安嶺山地。(二)地層 吉林省各地質歷史時期地層發(fā)育較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1、太古界(龍崗群、夾皮溝群)下太古界龍崗群和上太古界夾皮溝群在通化地區(qū)最為發(fā)育。主要由一套深變質的角閃巖、變粒巖、黑云母 片麻巖及各種混合巖組成。2、下元古界(集安群)主要分布于通化地區(qū)的集安一帶,為一套深變質的片巖、片麻巖、變粒巖及厚層石墨大理巖等。3、中元古界(老嶺群、色洛河群)分布于通化、撫松、安圖等地。為淺變質的海相碎席碳酸鹽沉積,以淺變質的石英巖、片巖、千枚巖及厚 層大理巖為主。4、震旦系主要分布于長白、樣子哨、渾江、安圖等盆地。為一套淺海

9、相碎屑巖與碳酸鹽巖建造。以砂、頁巖為主, 上部見有碳酸鹽巖蓋層。5、古生界下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渾江、鴨綠江、柳河、集安、長白等地,吉林、延邊地區(qū)亦有出露。為一套淺海濱海 相碎屑碳酸鹽巖建造,間夾砂頁巖。上古生界省內分布比較零散。石炭、二疊系為海陸交互相沉積的砂、頁巖含煤建造,并以蓋層形式分布于 樣子哨、渾江(白山)、鴨綠江等盆地,而志留系、泥盆系在吉林的中南部伊通、雙陽等地零星分布。6、中新生界中生界為一套火山巖及陸屑河湖相含煤建造,分布于全省各地。三疊、侏羅、白堊及第三系主要為一套火 山碎屑巖、陸湖相砂巖、頁巖和凝灰質火山巖等含煤、油、油頁巖建造。分布于省內各大小不等的斷陷盆 地。新生界主要為

10、一套河湖相及冰水松散堆積層。下更新統(tǒng)冰水砂礫石夾灰白色粘土透鏡體,廣布于松遼平原 中上更新統(tǒng)之下。中上更新統(tǒng)為沖湖積青灰色厚層狀淤泥質粘性土、中細砂和沖洪積褐黃色黃土狀粉土粉細砂互層。邊緣地 帶相變?yōu)樯暗[石,白城扇形地為沖洪積卵礫石。全新統(tǒng)松散堆積物自山地向平原,由殘坡積層f洪積層f沖洪積層f沖湖積層f風積層均有出露。河谷沖 積層具二元結構,下部砂礫石,上部為粘性土。西北部低平原區(qū)以沖湖積淤泥質亞粘土、亞砂土和風積砂 為主。此外,中、新生界還伴隨有基性火山噴發(fā),廣泛分布于安圖、撫松、靖宇、敦化一帶,形成大面積的玄武 巖蓋層,構成典型的玄武巖臺原、臺地。(三)巖漿巖吉林省前第四紀巖漿活動十分頻繁

11、,巖漿巖廣泛分布于山地地區(qū),按形成時代可劃分成六個構造旋回。1、前震旦紀,主要為基性、超基性鉀、鈉質混合巖和偉晶巖。2、加里東期主要為花崗巖侵入。3、華力西期為廣泛分布的花崗巖。4、印支期為花崗巖侵入,分布局限。5、華力西期早期以花崗巖為主,次為閃長巖類。而晚期分布局限,主要為閃長巖、閃長斑巖、輝石安山巖 和花崗巖等。6、燕山期以裂隙式及中心式基性巖漿噴發(fā)為主,中心式堿性巖漿巖噴發(fā),主要為玄武質火山渣和熔巖流。四、水文地質特征地下水的形成與分布,嚴格受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和地質構造所控制。在大地構造上,以巨型陰山一天山緯向構 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相互交切、相互聯(lián)合為特征的基本構造格局。它控制了全省各

12、地質歷史時期的巖 漿活動與沉積,塑造了現今的地貌景觀和地下水埋藏條件。宏觀全省構造輪廓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即東南 部長白山地強烈隆起帶,中部松遼平原沉降帶和和西北一隅大興安嶺隆起帶。東南部山區(qū)基巖裸露,主要 發(fā)育基巖裂隙水,山間盆地及河谷則發(fā)育孔隙裂隙混合水,沿火山及深大斷裂帶分布有深循環(huán)構造裂隙水(熱水、礦泉水);中部松遼平原以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為主。平原東部長春一四平一帶埋藏有較豐富的 白堊系隱伏構造裂隙水;西北部低平原潛水下伏水量豐富的下更新統(tǒng)孔隙承壓水及第三系碎屑巖孔隙裂隙 承壓水;西部一隅大興安嶺山地為水量貧乏的基巖裂隙水,而山前扇形地確蘊藏著資源極為豐富的砂礫石 孔隙潛水,因此,吉

13、林省地下水的埋藏與分布,具有自東南向西北的遞變規(guī)律。潛水分布廣泛,遍及全省各地。東南部山區(qū)花崗巖網狀裂隙水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山區(qū)面積的三分之二。但水量隨風化裂隙發(fā)育程度而變化,一般單井涌水量小于100m3/d,次為前震旦系變質巖及古生界沉積巖、 沉積變質巖,水量較?。ㄈ髁啃∮?.5l/s),局部構造碎裂地段泉水流量大于1.0L/s?;鶐r裂隙水以大 氣降水補給為主,動態(tài)變化大,多形成間歇性溢出泉。但地下逕流較強,循環(huán)排泄系統(tǒng)良好,水中元素強 烈流失,均為礦化度小于0.3g/L的重碳酸型淡水、極淡水。山間盆地是地下、地表逕流的匯集部位,往往這些地區(qū)構造與風化裂隙發(fā)育,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形 成

14、了水量較富的孔隙潛水。在構造復合的有利地段,多形成水量豐富的孔隙與構造裂隙脈狀富水帶。碳酸鹽巖溶洞裂隙水及玄武巖孔洞裂隙水,分布范圍雖小,但富水性穩(wěn)定、水量豐富,是山區(qū)集中供水的 主要水源。碎屑巖層狀孔隙裂隙水,受構造與巖性控制,分布零星,但富水性較穩(wěn)定,亦具有開發(fā)利用意義。中部高平原黃土臺地潛水,含水巖性為黃土狀土夾細砂透鏡體,透水性差,含水微弱,下伏白堊系隱伏構 造裂隙水,水質好,水量豐富,是城鎮(zhèn)供水主要水源。西部低平原潛水分布面積較廣,地勢低平,東南、南和西北部分別被黃土臺地、松遼分水嶺和白城扇形地 所環(huán)抱,匯集來自三側的地下逕流,構成向東北開啟的半閉流區(qū),水位較淺,含水層巖性顆粒較細(

15、淤泥 質粉細砂、亞砂土),地下逕流遲緩,蒸發(fā)濃縮作用較強,形成了高礦化高氟潛水區(qū)。白城扇形地及河谷孔隙潛水,含水層顆粒較粗(砂礫石),透水及導水功能較強,逕流通暢,受降水及河水 的間歇性補給,水量豐富。但在河谷地帶,因富含有機質鐵錳含量較高,多形成含鐵地下水。王府一伏龍泉冰水臺地砂礫石孔隙潛水,水量豐富,但水位埋深較大(多大于10m)。西北部低平原下更新統(tǒng)砂礫石孔隙承壓水,分布于茂林一長嶺西北部低平原及扶余、榆樹、卡岔河谷。含 水巖性顆粒粗大,水量豐富。含水層厚度一般為540m,水位低于潛水位13m。地下逕流由西、西南流向 東北出境。下伏第三系孔隙裂隙承壓水,分布范圍與下更新統(tǒng)基本一致,但在榆

16、樹的卡岔河谷缺失。含水 巖系由砂巖、砂礫巖等1 3個正韻律層所構成,厚3060m。巖性疏松,孔裂隙發(fā)育,水量豐富,承壓水 位高,并于低洼地帶自流。水質優(yōu)于上覆第四系孔隙承壓水。五、工程地質特征吉林省地層巖性復雜,即有松散巖土體,又有堅硬和半堅硬巖石,并且分布的地域性明顯,前者主要分布 于中西部松遼平原及山間盆谷地,后者則主要出露于東部山區(qū)。根據吉林省巖土體類型建造,將山地的巖體劃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型,土體類可劃分為粘 性土、非粘性土和特殊類土三種類型?,F分述如下:(一)巖體類型1、巖漿巖建造吉林省的巖漿巖分布廣泛,是吉林省的主要巖體類型。(1)塊狀堅硬花崗巖巖組主要分布于東部山區(qū)

17、的蛟河、舒蘭、安圖、和龍、琿春、汪清等地。組成巖體的花崗巖主要為華力西期, 大部分為酸性巖類,該巖體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球狀、網化風化劇烈,在原巖與風化殼間常形成泥化面,在外 界影響下易形成滑坡、崩塌。(2)薄層狀軟弱花崗巖風化殼 主要分布于磐石、朝陽、遼源平馬、和平、大黑山、吉林、金馬一帶。為花崗巖風化而形成的丘陵山地殘 坡積物。該類巖體密度中等,松軟,孔隙率大,弱含水,與原巖面易形成軟硬結構面,是發(fā)生滑坡、崩塌 的有利因素。(3)塊狀堅硬玄武巖組分布于長白山熔巖臺地,敦化、靖宇等玄武巖臺地。主要包括全新世、更新世、上更新世及晚更新世的玄 武巖巖石類型為橄欖玄武巖、拉斑玄武巖、氣孔玄武巖。玄武巖柱

18、狀節(jié)理發(fā)育,連通性好,在地形陡峻的 地段易沿柱狀節(jié)理裂開,產生巖崩,第四系玄武巖蓋層易產生塌陷,在地下采掘過程中易產生冒頂、崩塌 等災害。(4)塊狀一厚層狀較堅硬的火山碎屑巖巖組分布于汪清、敦化北部等地區(qū)。主要為安山巖、英安巖及流紋巖等侏羅系火山巖體,該類巖石密度大,孔 隙率低,堅硬而穩(wěn)定,不易變形。2、沉積巖建造該建造包括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兩種巖體類型(1)省內含碎屑巖的地層主要有震旦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和第三系。分布于蛟 河、安圖、延吉、琿春、伊舒、海輝樺等盆谷地。該巖體均具多層性,結構面強度不一,巖體的穩(wěn)定性降 低,特別是煤層、頁巖形成的軟弱面,遇火軟化,易發(fā)生滑坡、

19、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2)省內含碳酸鹽巖的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主要分于通化地區(qū)的 柳河三元浦、樣子哨和白山地區(qū)的長白,以厚層狀灰?guī)r為主,夾白云巖、砂頁巖。該巖體是一種可溶性鹽 體,因此,在開采礦產時要注意巖溶的礦坑突水及對工程建設不利的滲漏現象。同時防止碳酸鹽巖中的軟 弱夾層上出現的邊坡滑動、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質問題。3、變質巖建造主要分布于通化、白山地區(qū),是組成龍崗山的主體巖石,由混合巖、片麻巖、板巖、千枚巖、片巖等組成, 節(jié)理、片理、理層發(fā)育,易發(fā)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二)土體類型在松遼平原廣泛地分布著松散巖類,按顆粒成份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粘性土

20、、非粘性土和特殊類土。1、粘性土在平原區(qū)廣泛分布,依結構類型又可劃分為均一和多層兩種類型。均一結構類型主要分布于平原區(qū)的北部, 以及南部高平原波狀臺地、伊舒槽地中,巖性以黃土狀亞粘土為主。多層結構主要分布于高平原的河谷地 段及低平原區(qū)的河谷平原。巖性上部為亞粘土,下部為粉細砂層。該類粘性土具塑性變形、含水量高、疏 松、沉降量大,是沼澤地易發(fā)區(qū)。2、非粘性土按顆粒成分又可分為砂類土和卵礫石類土兩種類型。3、特殊類土(1)淤泥質土主要分布于河谷(松花江、遼河及其支流),巖性為淤泥質亞粘土、亞砂土、淤泥等,厚度一般小于2.0m, 此類土含水量高、且松軟、易變形。(2)鹽漬土廣泛分布于西部平原區(qū),土壤

21、層總含鹽量大于0.1%,土質粘重、礦化度高,嚴重抑制作物生長。(二)水文吉林省境內河流長度超過30km以上的有221條,分屬于第二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和綏芬河等五 大水系。其中第二松花江水系以涵蓋河流多、流域面積大、河流長而在眾多水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二松 花江正源為二道白河,源頭為白頭山天池,境內全長920km,境內流域面積約13.22萬km2,是本省地表水 資源最大的一條河流。河流以東部山區(qū)與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單元分界線的大黑山山脈為界,東西兩部分河流特征截然不同。東部 山區(qū)水文網密集,以長白山火山錐為源頭,第二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呈放射狀流向東、北、西三個方 向,河流上游水流湍急

22、,中下游床寬舒展,水流平穩(wěn),河床多由卵礫石、砂礫石及細砂組成。東部山區(qū)河 流的主要特征是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泥沙含量少。西部河流多源于省外的大興安嶺地區(qū),沿途山勢平 緩,中下游多為丘陵、平原及沙丘,水資源損失大,從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漸減少,甚至出現河流盲尾(霍 林河),主要特點是季節(jié)性流量變化大,旱季多斷流,以滲漏的方式補給地下水,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大。全省境內湖沼分布眾多,其中西部平原區(qū)天然湖泊(湖泡)星羅棋布,如月亮泡、查干泡、向海湖、大布 蘇泡、波羅泡等;東部山區(qū)以人工湖和火山湖為代表,如松花湖、紅石湖、白山湖等水庫和天池、三角龍 灣等火山湖。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庫1312座,總庫容量296

23、.2億m3,其中大型水庫13座,占總庫容量 的80%以上。三、地質概況(一)構造 吉林省位于陰山一天山緯向構造的東端與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在陰山一天山緯向構造與北北東向 構造體系的作用下,使各種構造體系相互交切、相互聯(lián)合,并經過多次構造、巖漿活動和挽近期火山噴發(fā) 作用,塑造了全省構造格局與地貌輪廓。從圖中可見,全省除通化、白山、延邊地區(qū)部分地段緯向構造發(fā)育外,主要為規(guī)模大、分布廣,影響深的 新華夏構造體系。它控制了中生代以來的沉積作用和現代地形地貌景觀。在北北東向新華夏構造體系影響 下,將全省分割成三個巨型一級構造帶。即東南部長白山地巨型隆起帶、中西部松遼平原沉降帶和西北部 大興安嶺山地

24、巨型隆起帶。1、東南部長白山巨型隆起帶系指四平一長春一榆樹以東大黑山以南的廣大山區(qū)。該隆起帶除發(fā)育火山噴溢形成的熔巖高原及玄武巖臺 地外,尚發(fā)育水平褶皺隆起和壓性斷裂帶,主要有北東向伊通一舒蘭和敦化一密山等斷裂,以及四平、蛟 河、春化等斷裂。2、中西部松遼平原巨型沉降帶松遼沉降帶是燕山運動以來形成的大型斷陷盆地,為軸向北北東的大型向斜,在現代地貌上構成松遼堆積 平原。該沉降帶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前郭一長嶺以東為東部凸起帶,長嶺以北的大安一乾安一帶為中央沉降帶, 通榆一鎮(zhèn)責以西為西部斷陷帶。3、西北部大興安嶺山地巨型隆起帶位于白城市西部的大興安嶺山地。以鎮(zhèn)責一永茂鐵礦斷裂為界與松遼沉降帶相鄰。受北

25、北東向擠壓斷裂作 用,使松遼沉降帶整體抬高,形成大興安嶺山地。一、總體概況長春地區(qū)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qū)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qū)下部分布著深厚的白堊系泉頭組, 為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巖,均為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巖層致密,傾角很小。此外,第四 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為黃土狀物質,下部為紅色粘土或砂粒層。新構造運動以來,地體微升, 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fā)育,形成微波狀臺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粘土厚15?5米,抗壓強度20?5噸/ 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qū))亞粘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1噸/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 處有一淤泥夾層,不適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

26、沙礫層,抗壓強度25?5噸/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 基巖,對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礎置于基巖上最為有利。長春市的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平亢的臺地平原為主。主要地貌類型為:(1)低山丘陵;(2) 臺地平原;(3)沖積平原;(4)火山錐體。長春地區(qū)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較豐富,共有土地面積188.81萬公頃,其中耕地110.79萬公頃,占全部土地 面積的58.7%; 土地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鈣土,分別占土地面積的34.5%、29.06%、15.28%; 土地肥 沃,一般黑土層厚達0.61.0米。二、地形地貌 長春地區(qū)的地形地貌較為復雜,有大量的低山丘陵,如市郊區(qū)的大頂子山以東以南的山區(qū)和湖

27、區(qū),還有樂 山等中等高度的山系。河谷平原主要有伊通河河谷平原、雙陽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 飲馬河河谷平原和農安湖積平原等。長春地區(qū)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qū)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有 著十分典型的褶皺地貌。還有長春東南的凈月潭周圍有很多死火山,如位于吉林農業(yè)大學的大頂子山就是 侏羅紀的火山遺址,其巖石和地表土都是典型的火山地貌。三、巖石類型長春地區(qū)的巖石類型很全面,主要有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還有大量的片麻巖、板巖、玄武巖、花崗 巖、輝綠巖、火山角閃巖、礫巖、砂巖、石灰?guī)r、大理巖、千枚巖等。長春市屬天山一一興安地槽褶皺區(qū)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qū)下部分布著深厚的白堊系

28、泉頭組, 為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巖(頁巖、泥巖、細砂巖和砂頁巖互層)均為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 (500米尚未穿透),巖層致密,傾角很小(510)。此外,第四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為黃土狀物質,下部為紅色粘土或砂礫層。新構造運動以來, 地體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fā)育,形成微波狀臺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粘土厚1525米,抗壓 強度2025噸/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qū))亞粘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11噸/平方米, 但地表下24米米深處有一淤泥層,不適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砂礫層,抗壓強度2535噸/平方米, 距地表611米以下是基巖,對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礎置于基巖上

29、最為有利。長春市的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平亢的臺地平原為主。主要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分布于市區(qū)東南部,屬大黑山脈的一部分,略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大部分在于250 350米之間,相對高度為50100米;東部的大頂子山海拔407米,組成的巖石有花崗巖、安山巖、極巖 等變質巖系,其中以花崗巖分布面積最廣,久經侵蝕,已成渾圓狀;山地丘陵面積在市區(qū)內所占面積比重 甚微,山地丘陵中有森林,低丘之間有些沖積平原和盆從地,為農業(yè)區(qū);伊通河出大黑山北麓,從南向北 穿過市區(qū)東部,在狹口處有修筑水庫的良好條件。臺地平原。城區(qū)臺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0%,并高出伊通河一級階地1020米,地表微波起伏, 土質主

30、要由黃土狀土構成,海拔在200230米之間,最高壓245米;淺谷谷坡漫長,市區(qū)有近80%的地面 坡在10以下。沖積平原。主要由伊通河沖積作用形成,在河河流兩岸形成了比較寬闊的帶狀平原,面積近30%, 地勢低平,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沿河兩岸的低洼部分,汛期常被洪水淹沒,屬河漫灘部分,組成物質多 為粗砂或細砂,河漫灘兩側為寬窄不等的高漫灘或一級階地,寬度一般在45公里間;一級階地高出河床 3米左右,其組成物質上部是亞砂土、亞粘土,下部是砂礫層,沖積物厚10米左右;二級階地面積較小, 河床兩側可提供建筑用砂;平原上的河跡洼地,因多為淤泥質粘土或亞粘土,并夾灰色砂質透鏡體,大多 排水不暢,土體抗壓性

31、較差,但在大部分臺地平原上的溝谷系統(tǒng)則成為城市自然排水通道。火山錐體。臺地平原西接松遼分水嶺,系第四紀更新世末期沿斷裂帶呈地壘式隆起,并有火山活 動,因此在長春西南的大屯、范家屯一帶,火山錐體突起在波狀平原之上。多由玄武巖構成,是良好的建 筑材料。長春到四平深斷裂是一條分割山地與平原的主要構造線,以東為隆起區(qū),以西為沉降區(qū),長春地區(qū)位于隆 起區(qū)與沉隆區(qū)之間。地質構造的過渡性決定了長春地貌類型的多樣性,形成了東高西低的地貌特征。長春地區(qū)地貌由山地、臺地和平原組成,形成了 “一山四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長春山地面積不大,約 占長春地區(qū)土地總面積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

32、有大黑山和吉林哈達嶺。長春臺 地面只較大,約占土地總面積的41%。其中,平緩臺地占35.23%,高臺地占5.77%。主要有榆樹臺地、長 春臺地、雙陽臺地和優(yōu)龍泉臺地。長春平原面積最大,約占土地總面積的50%。其中,河谷平原占39.4%, 低階地占7.5%,湖積平原占3.1%。主要有雙陽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飲馬河河谷平 原和農安湖積平原。長春城區(qū)位于東部山地向西部平原過渡的臺地上。地勢東高西低,地貌由臺地和平原組成。其中,臺地占 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類型對城市建設起著不同的制約作用。長春城區(qū)地貌共分7個小區(qū)。中部平坦分水高地區(qū)。位于長春城區(qū)西南部,地處寬平大橋、沿北

33、東方向伸延。最高點在寬平大橋和西朝 陽橋一帶,海拔240米至250米。分水高地頂面,地勢平坦,高地兩側分別向西北、東南方向緩緩傾斜。西部微傾斜臺地區(qū)。位于分水高地西側,中長鐵路以西,長春市紡織廠以北,海拔220米。蔡家溝河水從 臺地中間流過,經第二苗圃、大房身水庫、新月屯和宋家洼子,在兩甲堡附近注入伊通河。蔡家溝河水寬 淺,谷坡緩慢,地面比降小于5%。,復雜程度為4級至5級,宜于建筑。綠園區(qū)坐落在這里,目前土地利 用率不高。東部微起伏臺地區(qū)。位于分水高地東側,海拔220米至230米,坡度多在30至1之間,復雜程度為4 級至6級,是市中心區(qū)和鐵北建筑區(qū)的所在地。受3條淺谷切割,地面呈微波起伏狀。

34、一是頭道溝淺谷。 長約4公里,河水源于勝利公園西側,形成了勝利公園風景區(qū)。經光復路,過吉長鐵路,在長春市鋼廠北 側注入伊通河。二是二道溝淺谷。長約5公里,河水源于第一機床廠西側,形成了的北公園風景區(qū),經鐵 北公園,在長春市冶煉廠北側注入伊通河。三是南湖溝淺谷,有3條源流,匯流處建有人工湖,形成了南 湖風景區(qū)。經人工湖,過人民大街,穿越動植物公園,在永安橋東側注入伊通河。西南部起伏臺地區(qū)。位于分水高地兩則,包括西新溝和孟家南溝兩個部分。西新溝在分水高地西側,由一 系列寬淺的坳溝組成;孟家南溝在分水高地東側,由兩條淺谷組成。這里地勢起伏明顯,坡度1至2, 復雜程度7級至8級,不宜建筑。東南部強切割

35、臺地區(qū)。位于刁家山一帶,面積不大。這里坳溝密集,正在發(fā)育,切割較強,切割密度在4 公里/公里2以上,切割深度達10米至15米,地面復雜程度為9級,不宜建筑。個別坳溝已修筑了塘壩, 灌溉附近農田和菜地。東北部平坦河谷平原區(qū)。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北段,由泛濫平原和一級階地組成,是二道河子、八里堡建 筑區(qū)所在地。伊通河曲流發(fā)育,曲流帶寬600米,彎曲系數1.5,河床下切成槽形,明顯偏于河谷西側。西 側平原狹窄,陡坡明顯,高達3米左右。東側平原寬闊,向西傾斜,與河漫灘逐漸過渡,形成一級階地, 無明顯陡坎,海拔僅190米。這里排水不良,常受洪水威脅,沿河筑有河堤。該區(qū)地勢低洼,建筑基礎薄 弱,地基一般需要

36、打到下伏基巖。東南部輕切割河谷平原區(qū)。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南段,比北段地勢稍高,海拔200米左右。地表形態(tài)與北 段相似,只是多河跡糊和低洼濕地,并有許多支流小溪,小溪下切造成深達4米至5米的陡壁河槽,建有 水庫,形成了新立城水庫風景區(qū),是長春地區(qū)的主要水源地貌。這次實習我們來到了長春的紅嘴子,去看了那里的土層構造,并看了一些視頻,深刻的了解了地質災害等。 一實習目的:1通過實習來印證、豐富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以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2通過實習,初步學會觀測和分析實習地區(qū)的地質、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現象。培養(yǎng)學生 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了解了地質災害。3通過實習,了解實習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制約的關系,以培養(yǎng) 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二長春地質分析長春位于東部低山丘陵向西部臺地平原的過渡地帶。平原面積較大,臺地略有起伏,地勢平坦,便利 交通。長春地區(qū)除東部有小面積的低山丘陵,絕大部分為臺地,第二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縱貫其間, 沿河兩岸則為平坦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方便交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