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合同欺詐的性質合同是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商品交換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同時也是在市場經(jīng) 濟條件下連結企業(yè)的橋梁和紐帶。合同能得以順利簽訂和履行,是企業(yè)得以發(fā)展的前 提條件和基礎,也是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保證。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合同 的運用越來廣泛,但在合同訂立和履行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特別是利用合同 進行詐騙損害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案件也越來越多,欺詐合同行為屢見不鮮,已 成為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一大公害。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訂立合同進行欺詐、詐騙 的問題日益突出,給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造成很大損失,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 的破壞越來越嚴重。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在當前司法實踐中,因欺
2、詐而發(fā)生的合同糾紛 大量存在,由此產(chǎn)生的詐騙犯罪案件在全部詐騙罪案件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個別地區(qū) 甚至高達70%以上。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合同欺詐行為違法性的弱化規(guī)制,使合同欺詐行 為這個話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厘清合同欺詐的性質,對于保護當事人合 法利益,制裁違法分子,維護正常的社會經(jīng)濟秩序和公共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便于問題的展開,筆者以一則典型案例為考察對象展開論述。武漢市橋口區(qū)某個體手工作坊與他人簽訂委托加工智力花環(huán)、十字繡、鞋墊合同, 合同約定由委托方為承攬方提供加工技術,承攬方需交(培訓費)押金360元,承攬方按該手工作坊規(guī)定的生產(chǎn)計劃交付加工的成品,經(jīng)驗收合格后結算。至 2
3、016年6月, 該手工作坊已與80人簽訂了上述合同并收取28800元押金。合同簽訂后,承攬方按合 同約定履行,因該手工作坊在合同中故意設定承攬方在客觀條件下無法達到產(chǎn)品產(chǎn)量, 使合同無法履行,導致承攬方違約,以此騙取押金,對此,該手工作坊也承認存在主 觀故意的欺詐行為。2016年7月,橋口區(qū)工商分局對此案進行了調查取證,根據(jù)查明的事實認定當 事人該個體手工作坊的行為構成利用合同從事欺詐活動。隨后,依法責令其退回所騙 財物,罰款20000元、上繳國庫的處罰決定。一、合同欺詐的概述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合同欺詐涉及兩個基本的概念,即合同和欺詐。合同(Contract ),又稱契約、協(xié)議,民法通則
4、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 終止民事關系的協(xié)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欺詐是指有意使人發(fā)生錯誤認 識為目的的行為。現(xiàn)代漢語解釋“欺詐”是指用狡猾奸詐的手段騙人。法理解釋為“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隱瞞真實情況,使對方陷入錯誤而為違背自己 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欺詐”的立法。遠在三國魏蜀吳時,魏國 即把欺詐從秦漢賊律中分離出來稱之為“詐偽”。到南北朝北齊時,稱“詐欺”,至北 周時又重新改稱為“詐偽”,并為以后朝代沿襲。在唐代,唐律疏議中將“詐偽” 列為十二篇篇名之一,宋代刑律仍以唐律為基本模式,其詐偽律規(guī)定:“諸詐欺官私以財物者,”到了明代,“詐偽”仍
5、然列入刑律篇,可見各朝代統(tǒng)治者都將“欺 詐”作為需要專門通過法律規(guī)定給予嚴厲制裁的行為之一。在英語中欺詐(Cheat)是騙取、欺騙、哄騙的意思。美國布萊克法律辭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對欺詐一詞的解釋是“故意歪曲事實,誘使他人依賴于該事實而失去屬于自己的有價財產(chǎn)或 放棄某項法律權利?!庇⒚赖葒哑墼p稱為“詐欺性之虛偽意思表示”,或“對被說明方進行引誘的不正確說明”,或“欺詐性的錯誤引導”。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 3.8 條注釋將欺詐解釋為“欺詐行為是指意欲誘導對方犯錯誤,并因此從對方損失中獲益 的行為”??梢?,在主觀上,合同欺詐的行為人雖具有故意,但目的是妨礙相對人的
6、意 思表示的自由,而不涉及對他人財物的非法占有。在民事欺詐中,若構成欺詐,也要 求行為人主觀具有欺詐的故意。本文所論述的合同欺詐是指以簽訂合同為幌子和載體,以捏造、虛構事實或制造 假象掩蓋真相為手段,以蓄意騙取公私財物為目的的一種不法行為。它包括合同民事 欺詐和刑事詐騙。我國相關法律定義合同民事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提供虛假情況 給對方,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或引導另一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從 而達到簽訂合同獲得非法利益的目的;而刑事詐騙則是指欺詐方從一開頭就沒有履約 誠意或者根本就不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只是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利用 合同、協(xié)議作為其實施詐騙的手段,來引誘被
7、詐騙人落入其設定好的陷阱并簽訂合同, 使被詐騙人“愿意”按合同規(guī)定或當事人雙方約定交出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的詐騙犯罪行 為。現(xiàn)階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漸完善,但由于我國信用體系建設 尚在起步階段,市場交易主體的規(guī)則意識還不強,在交易過程中,利用簽訂合同實施 詐騙以獲更多利益的行為屢有發(fā)生。為維護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新秩序,必須加 大對合同欺詐行為的制裁力度。(一)合同欺詐的內(nèi)涵我國合同法第52條第1款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中, 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第 54條第2款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 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
8、院或仲裁機構 變更或撤銷合同。民法通則第58條第3款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 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為無效民事行為;第十二屆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15日通過的民法總則第148條規(guī)定“一方以 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钡?49條規(guī)定“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 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 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币陨戏蓷l款即是說合同欺詐若損 害了國家利益,則確定為無效;若合同欺詐損害了私人
9、利益,則確定為可撤銷。這些 條款,”是當事人一方故意捏造虛假情況,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使表意人陷于 錯誤認識,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更加體現(xiàn)了意思自治原則”。從以上法律條款可以看出,合同欺詐行為具有兩重性:其一,該行為表面合法。 是行為人通過訂立、履行合同等一系列程序使該行為合法化;其二,行為人的本質違 法。該行為影響了另一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并使其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這種兩重性 使該合同成為一個法律上的矛盾統(tǒng)一體,形成了利用訂立合同從事違法活動的典型違 法行為。因此,從合同欺詐的法律內(nèi)涵分析,欺詐是一種較為明顯的破壞意思自治原則的 行為。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要求當事人嚴格按照自己的
10、意愿確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根據(jù)意愿表達的真實性原則,當事人所表達的意思應是其內(nèi)心的真實反映。在欺詐案 件中,欺詐方用不正當手段干涉了被欺詐者表達意愿的真實性和自主性。在這種情況 下,雙方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導致被欺詐方因此很難避免不公平、不公正的后果。為了充分維護交易的安全,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法律創(chuàng)設了一個禁止欺詐的制度,即 允許欺詐者恢復其原來的身份,并挽救欺詐造成的損失。顯然,欺詐是一種破壞意思 自治原則和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二)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從欺詐的上述內(nèi)涵可以看出,在欺詐行為所構成要件中主要包含兩類要件:一是 形式要件,即該欺詐行為使得意思自治原則遭到破壞;二是實質要件,即該行
11、為違背 了誠實信用原則。.欺詐人具有欺詐謀利的故意。欺詐方的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一種故意,且同 時希望或是放任這一結果發(fā)生的一種主觀態(tài)度。合同欺詐故意當中又包含有直接故意 和間接故意。合同欺詐的主觀故意同時包含了兩層意思,即故意地為不真實之表示行 為和故意使相對人因其不真實的表示行為而陷入錯誤意思表示。所以說,合同欺詐的 成立,這兩層意思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在實踐中,行為人已經(jīng)用不真實的信息 表達了他的意圖,并使對方陷入錯誤,但行為人并不知道他的表達是不真實的?;蛘撸?即使行為人知道自己所表達的是不真實或夸張的,但只是為了引起另一方的興趣和注 意,而不是使其陷入錯誤,不構成欺詐。上述典型案例
12、中的當事人顯然有一定的認識, 并希望因對方表面上的“違約”而造成向對方支付定金的心理狀態(tài),當事人主觀上有 欺詐的意圖。.欺詐方客觀上有欺詐行為的實施。欺詐方有欺詐行為,包括對不真實的事實 表示其為真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虛假陳述,導致對方或保持錯誤、或陷于錯誤、或 加深錯誤;在交易習慣或契約上一方負有告知義務,若隱藏事實同樣也構成欺詐。這 里又包含欺詐行為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掩蓋行為或是作為或不作為的騙取他人合 法權益。此行為和欺詐的直接故意有所關聯(lián),就是指直接故意心理狀態(tài)下的所為。而 欺詐行為又可以分為故意隱瞞事實和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在前述案例中,當事人在簽 訂合同前,即有意設定在客觀條件下
13、承攬方無法達到的產(chǎn)品產(chǎn)量,從而使承攬方無法 履行合同,造成承攬方事實上的違約,并以此騙取承攬方押金,構成了欺詐行為。.從法律層面來講,欺詐行為和欺詐結果之間存在有因果關系。因為被欺詐方 權益受損是由欺詐方行為引起而陷于錯誤認識后作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合同行為的實施是與自己的真實意愿相違背的,而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對因果關系 的確認要準確無誤。上述案例中,合同簽訂后承攬方按合同約定履行,交付了押金并 投入了人、財、物進行產(chǎn)品加工,而當事人即該個體手工作坊卻無履約誠意和能力。 此案中,與該手工作坊簽訂合同的大部分是外地人、農(nóng)村人和無工作的人,由于這部 分人缺乏法律知識,很容易被事物的表面
14、現(xiàn)象所蒙蔽,所以他們“自愿”與該手工作 坊簽訂了合同,使自身利益受到了損害。4.被欺詐方因欺詐方的行為陷入錯誤認識,產(chǎn)生了非基于其本人真實意思表示 的行為,即該欺詐行為與表意人陷于錯誤及為意思表示具有因果關系。錯誤的意思表 示是以錯誤的認識為直接動因。如上述案例中的承攬方就是因為受到了該手工作坊的 隱瞞而產(chǎn)生的錯誤認知,從而與之訂立買賣合同。(三)合同欺詐行為的主要特征合同欺詐的行為種類很多,諸如出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偽造產(chǎn)品產(chǎn)地或質量證明、 提供虛假的商品說明書、在無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對外簽訂合同以騙取定金或貨款等等。 無論哪一種欺詐行為,都具有兩個共同特征:一是欺詐方在主觀意識上具有故意或惡 意
15、,是有明確目的的,同時在客觀上也實際實施了該欺詐行為。二是被欺詐方因欺詐 方的欺詐行為,陷入了錯誤判斷,作出了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與欺詐方訂立了合同。 總之,該欺詐行為損害了其他人合法權益,危害了社會經(jīng)濟秩序,屬于不法行為。合同欺詐的法律特征具體可以從幾方面來加深認識:1、欺詐方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作出欺詐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欺詐方故意發(fā)出虛假性 的、欺騙性的合同邀約,以誘導被欺詐方訂立合同,其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用欺詐 手段實現(xiàn)簽訂合同之目的,充分顯示出欺詐行為的主觀性。即違背誠信原則,意圖不 公平地獲取對方的財產(chǎn)。2、欺詐行為在客觀上的表現(xiàn),主要是欺詐方對計劃簽訂的合同主要條款及合同 有關內(nèi)容的關
16、鍵性事實作出虛假陳述,或者隱瞞真相(即消極欺詐,指根據(jù)相關法律 法規(guī)、人們的正常交易習慣或者誠實信用原則,行為人均具有事前告知義務,但行為 人故意不告知或隱瞞事實真相,致使被欺詐方誤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建立在誠實、真實 的基礎上,從而做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或虛構事實、制造假象(即積極欺詐,指欺 詐方以積極的言辭或者一定的行為,提供虛假的、不真實的假情況,而使對方陷于錯 誤的意思表示中),其目的在于讓被欺詐方不自覺地落入圈套,誘使對方做出錯誤承諾, 以實現(xiàn)與其訂立合同的目的,表現(xiàn)出該合同欺詐行為的客觀性。3、欺詐方誘使被欺詐方訂立合同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使雙方所簽訂的合同產(chǎn)生法 律效力并由雙方通過履行
17、該合同而使得非法利益的獲取得到實現(xiàn)。更重要的是,通過 執(zhí)行這些看似合法、實則虛假的合同,獲得非法利益。4、作為上一個結論的邏輯延伸,雖然合同欺詐的最終目的是獲取非法利益,但 法律出于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維護,認定欺詐行為的關鍵點仍然專注于以欺詐的手段 使對方陷入錯誤,從而作出意思表示,而不是合同的履行。5、訂立合同時,欺詐方往往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者也具有一定的履約能 力,欺詐方同時也有履行雙方所簽訂合同的意思,甚至有的欺詐方還有積極履行所簽 合同的行為或正在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以誘使被欺詐方上當受騙,深陷其 中難以自拔,并通過履行合同從被欺詐方得到不法利益。這是合同欺詐的又一重要特
18、 點,也是合同欺詐區(qū)別于刑事詐騙的一個重要方面。二、合同欺詐的表現(xiàn)方式及其產(chǎn)生原因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人們從事經(jīng)濟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許多心存僥幸的騙 子提供了舞臺,多種多樣的詐騙活動甚至往往還伴隨著真實的商品交換活動??梢哉f, 合同欺詐表現(xiàn)方式形形色色,各有千秋,花樣翻新,深入了解其表現(xiàn)方式,對于判斷 和界定合同是否為欺詐合同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現(xiàn)實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合同欺 詐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一些表現(xiàn)方式:指對合同標的物的質量條款作出不真實的或虛假的表述和說明,具體包括對合同 標的物涉及到的商品、產(chǎn)品的質量相關要素的描述通常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偽造 或假冒商品或產(chǎn)品的
19、原產(chǎn)地名稱、質量標識等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一是提供 真實樣品,但在實際履行合同時用假冒偽劣品替代真品,即欺詐方用出示真品的事實 掩蓋其交付假冒偽劣品而從中獲取不法利益的真實目的;二是欺詐方偽造或冒用產(chǎn)品 質量鑒定證書或標識,誘使被欺詐方簽訂合同;三是欺詐方提供給被欺詐方假冒的、 虛假的產(chǎn)品說明書;四是欺詐方謊稱其產(chǎn)品是獲得國家專利的產(chǎn)品或者是國家、省名優(yōu)產(chǎn)品、獲獎產(chǎn)品,并利用被欺詐方對“專利”、“省優(yōu)”、“名優(yōu)”或“金獎”產(chǎn)品的 神秘或信任與其簽訂合同,達到銷售其偽劣產(chǎn)品的目的。標識是指用于產(chǎn)品、商品及其包裝上的各種標志、標牌和標識。標識欺詐行為主 要包括:一是假冒其他企業(yè)、個人注冊商標
20、的產(chǎn)品、商品為打算簽訂合同的標的,以 虛假的標識引誘被欺詐方對其產(chǎn)品、商品產(chǎn)生信任感并簽訂合同;二是欺詐方在有意 識地在其產(chǎn)品、商品的內(nèi)、外包裝上,印制虛假的標志、標牌、時間等,以達到銷售 假冒、偽劣、過期產(chǎn)品的目的。三是欺詐方有意仿冒其他企業(yè)、個人的產(chǎn)品或商品的 標識、標牌,以欺騙的方式致使對方簽訂合同,獲取不法利益。(三)合同主體欺詐合同主體是合同的簽約方與履行方,應當是具有法定資格或身份。偽造不存在的 單位或個人,或者用沒有資格的冒充為有資格的、將無某種身份的人冒充為有某身份 的人,皆屬于合同主體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一是個人冒充不存在單位、已解散單 位對外簽訂合同;二是偽造虛假的證件,
21、如假介紹信證明身份、冒充他人簽訂合同; 三是盜用他人單位名稱對外訂立合同,如冒用某經(jīng)濟組織或個體工商戶名義、不具備 法人資格的單位打著法人旗號等。四是冒充特定身份的人員訂合同。如冒充軍人,以 取得對方信任;假扮殘疾人企業(yè)人員騙取他人同情;假冒救災人員,購買緊缺、廉價 物資。(四)虛假宣傳欺詐虛假宣傳是欺詐方利用報刊、廣告、信函、微信、QQ等各種媒介,對所擬簽訂合同的標的物規(guī)格、質量標準、性能、主要成份、主要用途、制造商、產(chǎn)地、有效期 等作出誤導性的、不真實的、虛假性陳述、標示和說明,以誘使他人與其簽訂合同的 行為。湖南新近發(fā)生的“新大頭娃娃”事件,經(jīng)銷商以固體飲料充當“嬰幼兒奶粉” 銷售,即屬
22、典型的虛假宣傳。欺詐方利用虛假的、誤導性的產(chǎn)品、商品價格“戲法”誘騙對方與其簽訂合同。 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采用模糊的標價,即欺詐方故意用模棱兩可的文字、語言、圖 示或計量單位等形式,以達到引起被欺詐方誤解其商品或產(chǎn)品價格的結果;二是進行 虛假降價,即謊稱降價但實際并未降價;三是“陰陽”價格,即欺詐方對同一合同標的惡意使用虛構原價,低價誘導被欺詐方簽訂合同,最后以低價成交、高價結算合同欺詐產(chǎn)生的原因是欺詐方自私自利,貪圖他人財物。且對于欺詐方而言,一 且欺詐成功,獲得利益巨大。在巨大的物質利益和金錢利益的誘惑下,欺詐方往往心 存僥幸、鋌而走險。但是,這些因素的存在并不是合同欺詐得逞的主要原因,
23、因為從 大量的合同欺詐案件中可以看出,受害者以及環(huán)境因素對于合同欺詐的得逞也有著重 要的原因。一是受害者因素:被欺詐方貪圖利益、輕信他人,缺乏必要的心理防范機 制;部分市場主體法治觀念淡薄,以及部分企業(yè)管理上的漏洞,給欺詐方有機可乘。 二是社會環(huán)境因素:我的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不充分、不成熟,社會經(jīng)濟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微觀經(jīng)濟、宏觀經(jīng)濟管理還存在不少漏洞,也給欺詐分子以可乘之機。同時市場監(jiān)管 力度不夠,助長了合同欺詐的囂張氣焰。三、合同欺詐的法律性質界定對于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應作為可撤銷的合同還是應作為無效合同對待。法 學界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兩種界定:其一,認為欺詐合同應被視為無效合同。我國合同的
24、司法實踐和相關的行政法規(guī), 目前都將合同欺詐作為無效合同。主要原因是許多欺詐合同一方面損害了當事人利益, 同時也嚴重擾亂和危害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更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德、公序良俗, 因此將欺詐合同界定為無效合同,對有關國家機關和司法機關對合同欺詐行為的介入 是有利的。無論受害人是否主張無效,司法機關都可以主動確認該合同無效。其二,認為欺詐合同應視作可撤銷合同。國外大多數(shù)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都把欺詐合 同作為可撤銷合同對待。一方當事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基本上意味著該合同是不真 實的或者是有錯誤的。欺詐方在欺詐案件中所表達的意圖是虛假的,被欺詐方在簽訂 合同過程中表達的意思是不自由的、不真實的。法律賦
25、予被欺詐方撤銷合同的權利, 并對欺詐方實施法律制裁,將錯誤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的決定權賦予被欺詐方,使被 欺詐方在充分權衡利弊得失后決定是否終止合同的權利。比較上述兩種觀點,筆者傾向于把欺詐合同視作可撤銷合同。主要是基于以下三 方面考慮:一是能夠充分尊重被欺詐方的意愿,體現(xiàn)了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新的民法通則 將可撤銷合同也稱作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就是說法律允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 撤銷合同或者變更合同。因為欺詐而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意 思表示是不是真實的,合同雙方都有自己的理解,其他人往往難以判定該合同的意思 表示是真實還是不真實的。如果被欺詐方不提出其受到欺詐,國家行政機
26、關和司法機 關都難以主動干預。即使某些欺詐合同給被欺詐方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有可能該損 失不大,受害人仍然會為合同對自己有利,而愿意繼續(xù)接受合同約束。同時,如果簡 單地確認雙方簽訂合同無效,有可能會給被欺詐的一方帶來比正常履行合同更大的經(jīng) 濟損失。所以,如果簡單地將欺詐合同都視為無效合同的話,而不考慮被欺詐方是否 自愿,一方面不能充分反映被欺詐方意愿,同時也不利于鼓勵市場交易。二是允許被欺詐方行使撤銷權,由法院或仲裁機構決定合同是否撤銷,這本身就 已體現(xiàn)了國家干預。對于是否行使撤銷權,我國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因為可撤銷合 同事關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問題,當事人有選擇權和決定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自愿承
27、擔這種后果,放棄行使撤銷權,法院是遵循“不告不理”。但考慮到這種合同主要是意 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國家只有在當事人提出后進行干預。三是將欺詐合同視為可撤銷合同,即在該合同被撤銷前,它仍然有效,合同雙方 仍受合同關系約束,可以防上一方以欺詐為借口不履行合同。但從我國國情看,有不 少欺詐行為一方面損害了當事人利益,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另一方面也損 害了國家利益,同時也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德,若把所有欺詐合同的效力交由當事人決 定,則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和國家利益。因此,可以認定為無效合同的必須 是損害了國家利益,有關國家機關才能有權干預,而不論被欺詐方是否提出合同無效, 法院或仲裁機構均
28、應主動確認該合同無效。四、合同欺詐的法律完善對策合同欺詐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涉及面廣,危害性大,敗壞了良好的社會風氣,擾亂 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新秩序,同時也給被欺詐者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精神傷害, 甚至引發(fā)許多相關犯罪,增加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成為合同當事人以及社會經(jīng)濟的毒瘤, 因此,必須對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和規(guī)范。(一)加強法制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深入分析民商事活動中存在的各類合同欺詐,通過法律形式研究判斷各種合同 欺詐行為,實現(xiàn)對合同欺詐行為有價值的立法判斷。我國各級法院的審判實踐以及市 場監(jiān)管等部門在處理有關合同糾紛案件過程中,往往會把合同欺詐與合同違約、與合 同詐騙混為一談,而對合同欺詐的認真、科學的認定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合 同欺詐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預防和控制,使那些欺詐者繼續(xù)胡作非為,逍遙法外,使 被欺詐方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和維護,因此,建立并完善有關合同欺詐防控法 律制度,進一步完善抗辯權制度的司法解釋,增加防控合同欺詐的條款和相關規(guī)定, 對于懲治違法者,切實維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立法意義。(二)轉變政府職能,加大執(zhí)法、司法力度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相關行政執(zhí)法部門必須嚴格執(zhí)法,進一步加大合同欺詐 行為的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標準智能家居勞務分包合同模板(系統(tǒng)集成)
- 二零二五版特色餐飲店租賃及品牌推廣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朝陽區(qū)校園保安服務與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辦公樓租賃合同(含智能安防系統(tǒng))
- 二零二五年數(shù)字化產(chǎn)品陳列方案執(zhí)行合同
- 2025百花廣場綠色能源物業(yè)管理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家居建材行業(yè)大數(shù)據(jù)精準營銷技術應用報告
- 采購煤炭倉儲管理辦法
- 遼寧招標備案管理辦法
- 《個人素質與職業(yè)》課件
- 2024廢胎膠粉復合改性瀝青
- 最詳細的年財務報表模板
- 水電設備安裝合同
- 北京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示例
- 教育培訓分期付款協(xié)議
- 抖音發(fā)展歷程介紹
- 評茶員(高級)試題(含答案)
- HGT20615-2009整體法蘭尺寸及公差
- 寒假作業(yè)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每日一練》30次打卡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復習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