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用3%的時間管教_第1頁
0205用3%的時間管教_第2頁
0205用3%的時間管教_第3頁
0205用3%的時間管教_第4頁
0205用3%的時間管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3%的時間管教,97%的時間和孩子做朋友! HYPERLINK /category/2015/2015%e5%b9%b41%e6%9c%88%e8%99%9f/ 2015年1月號, HYPERLINK /category/%e6%95%99%e9%a4%8a%e5%b0%88%e9%a1%8c/5%e6%98%9f%e6%95%99%e9%a4%8a%e9%80%9a%e8%ad%98/ 5星教養(yǎng)通識, HYPERLINK /category/%e6%95%99%e9%a4%8a%e5%b0%88%e9%a1%8c/ 教養(yǎng)專題, 主要的理由是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那些消極被動,只是聽話

2、,或害怕處罰(的孩子),他們進入社會往往會覺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會習慣性地需要別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但當一個孩子有積極性的時候,無論是要讀書,要實踐學習如何找工作、找興趣,其它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當你有了積極性之後,就可以自己設計了。雖然我們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護一輩子,但培養(yǎng)他們積極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並不是說當孩子三歲的時候,你就讓他要獨立。當孩子還分不清楚對與錯的時候,父母還是要輔導,但是父母親要學著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去決策。1. 只是聽話不是優(yōu)點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聽話,聽話就是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從這個觀點來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 ,相反地

3、,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 非是我培養(yǎng)小孩的目標。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不聽我們的話,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權力來跟我們討論一些事情。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2. 孩子愈大規(guī)矩要愈少雖然我相信啟發(fā)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guī)矩。我對“規(guī)矩”的定律有四個:1. 定好規(guī)矩,但是首先把規(guī)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2. 在規(guī)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 違背了規(guī)矩孩子將受到

4、講好的懲罰;4 . 規(guī)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啟發(fā)的作用如果你不告訴他原因,孩子不會因為你說的一件事是對的或是錯的,就在心裡深深記住。設立規(guī)矩卻又不講為什麼,一方面,小孩子就無法學習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會把父母親定位為獨裁者,沒有通融的餘地。如果你訂了一個他無法接受的規(guī)矩,他不是認為你不好,就是會叛逆性地想去做什麼。這些規(guī)矩,如果你把它訂得像是監(jiān)獄般的死硬,如果孩子違背了,我就要來處罰,孩子聽話就會變成一個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規(guī)矩恰恰就會讓孩子變成消極被動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變成積極主動。我覺得孩子愈小的時候,可能愈需要這些所謂的規(guī)矩,但隨著孩子長大,可能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違規(guī)要

5、懲罰,但規(guī)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3. 創(chuàng)造不需要處罰孩子的環(huán)境不過,處罰還是會的。我大女兒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是六、七歲的時候,在計算機上與陌生人講話。我們那時與她約定,如果你在網絡上與陌生人講話,還是上了一些比較不好的網站,被我們發(fā)現(xiàn),就可能比如說,兩天不可以用計算機。這是他們比較小的時候,現(xiàn)在已經不管那麼多了(笑)。但我覺得,任何的懲罰應該都盡量地不要做。我會寧願讓她沒有犯錯的機會,而不是讓她犯錯、被發(fā)現(xiàn) 然後受到懲罰。每一次孩子違背規(guī)矩受到懲罰,其實對她的心靈都是一種打擊。孩子違背規(guī)矩的話,可能都有理由。也許她是抱著僥倖的心態(tài);也許認為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許

6、她說,你訂的規(guī)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麼理由,最後孩子違規(guī)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被捉到或沒被捉到,對她都是負面打擊。所以什麼是我們在乎的?寧願營造一個環(huán)境,讓她沒有機會犯錯。比如說,我們會把計算機放在家庭廳裡,位置就在廚房,餐廳,客廳中間,每天我跟我太太,總有一個人會在這三個地方走來走去。這並不是監(jiān)視她,我們也不會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麼事,但她知道我們在她旁邊。4. 氣憤下先叫停,發(fā)怒處罰傷害大不是光立規(guī)矩的問題,還有互相體諒的問題。假如說,她脾氣不好,對我們大叫之類的,我們也會去考慮是不是因為青春期荷爾蒙,而不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如果她做了什麼不好的事,一定是要跟她講的,但是

7、就跟大人吵架也是一樣的,你在氣頭上,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一個叛逆期的青少年發(fā)脾氣,你打他一頓,罵他一頓,大概也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叫停,當時你就不要理他,等雙方氣消之後再來講道理。我有些時候也會脾氣不好,我也會希望對方可以叫停,兩個脾氣不好的人在一起辯論,不會有好下場。( 教養(yǎng)孩子 ) 和與他人相處是一樣的,無論我是在公司裡面對同事,還是對我太太、兄姐等等,任何時候當一方開始發(fā)脾氣不理智了,另一方一定要學會叫停,這是我從人生歷程慢慢學到一個比較有用的方法。對呀,我也承認我打過小孩。大概是在她們(兩個女兒)十歲以下,各捱過一次打。過去幾次,當我比較不理性的時候,對孩子太兇了也好、打她們也好,事後都

8、蠻後悔的。並不是說她們沒有做錯,不該得到懲罰,而是覺得這樣對父女關係,對她們的成長過程,都有負面的影響。5. 百分之三的時間想管教百分之九十七時間做孩子的朋友其實,考慮孩子的時候,我最多百分之三的時間在考慮紀律與處罰,百分之九十七的時間,與這些一點關係都沒有。我覺得我們做父母主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朋友,然後鼓勵他,幫助他,幫他出主意,做他的軍師,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如果把管教當作是父母對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質上,就注定要失敗了。比如說,我大女兒會喜歡寫些愛情小說與詩歌,然後我就會想辦法幫她去修改啦、出版啦,鼓勵她哪一篇寫得好啦,會跟她開玩笑啦,說這篇是不是在講你自己的故事

9、啦?小女兒比較頑皮,她喜歡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也會跟她錄一些好笑的音啦,拍一些Video(影片),寫一些自傳啦,她年齡小還不會打字,都是我?guī)退?。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 “ 我好笨 ” ,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惡意的同學中傷,於是我慢慢培養(yǎng)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寫得很好,就誇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之後,居然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 “ 個人背景 ” 裡。( 笑 )以前我大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沒有聽懂也不發(fā)問。我和她制定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後,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所以她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發(fā)

10、問,把不懂得的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有否做到。後來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fā)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一年後,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fā)言有了足夠的自信。身體的疼痛是可以很快復癒的,但如果傷了她的心,你對她這樣粗暴,她會想, “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 或者親子的關係會變得有點隔閡, “ 你是我的朋友,你怎麼可以打我? ” 讓她們覺得無助;或者做父母親的會覺得, “ 我怎麼是這樣的一個人? ” 這些情況 會造成我,或者其它 ( 有相同情況 ) 父母的後悔。這時就應該下一個決心,就是以後不要動手。6.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沒有被懲罰的威脅交友就像

11、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7. 培養(yǎng)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卻導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Druker)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裡,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

12、管理自己?!边M入了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yè)、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闆、創(chuàng)業(yè)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 ,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我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事,是我五歲的時候,告訴父母親說我不想讀幼兒園了,大部分的父母親可能會說“好呀,好呀,我認為你應該繼續(xù)讀?!被颉安唬?,不,你不該再讀了”。但我的父母就是把這個決定交到我的手上。他們一方面告訴我說,你去讀的話,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學生,與你同齡的人在一起,有什麼不好呢?另一方面也告訴我,當然,

13、你要去讀也可以,我認為你可以學得更快,成長得更好,還告訴我如果考試過了就可以讀。講清楚事情的利弊,讓我決定。當Google創(chuàng)辦人布爾(SergeyBrin)與佩吉(LarryPage)接受記者訪問,到底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曾經就讀過的哪個學校時,他們的答案並不是斯坦福大學,而是蒙特梭利小學。因為在那樣的環(huán)境,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己解決”。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除了把選擇權給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負責心、好奇心,信任他們,別無他法。然後,還有五件不要去做的事:(1) 不要用太多規(guī)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你有顧慮,用 “ 共同決定 ” 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

14、子喜歡玩計算機,不要說, “ 不準! ” 告訴他,如果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 “ 否定 ” 變成 “ 機會 ” ,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2)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學習最好的來源,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chuàng)造的動力。如果父母只要想要孩子避免失敗,會有幾個不好的後果,第一個就是孩子可能會為了怕失敗只去追尋那些很簡單的目標,不敢自我挑戰(zhàn),把自我的目標訂得太低了,第二呢,他可能認為失敗是一種懲罰,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敗了不承認,或是無法從中學到教訓,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3)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