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莊子與叔本華生命哲學之比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1.gif)
![淺談莊子與叔本華生命哲學之比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2.gif)
![淺談莊子與叔本華生命哲學之比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06f019bdd97e404fb88e3adc7ac83ee5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莊子與叔本華生命哲學之比較淺談莊子與叔本華生命哲學之比較對生命哲學的探究包括兩個最主要的方面,即對人本身存在的討論以及關于如何認識人及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問題。莊子和叔本華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既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之點。對于人本身的認識,還需要牽涉到莊子和叔本華二人對世界本原的認識。莊子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道,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老1。他同時也把道看作是產(chǎn)生世界萬物的最后本體。道,是真實而存在的,是清凈而無為的。它可以傳授,卻不一定被領受;可以體會,卻
2、不能看見;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未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它生出了鬼神和上帝,生出了大地和上天。道,在陰陽未分之前便已存在,可是并不算高遠;超出天地四方的空間,也不會很深邃;比天地先生,卻不算長久;比上古的年歲大,可也并不算年老。2這兩段話明確告訴我們,道是一種不能為人所感知的客觀精神實體,它自古就有,創(chuàng)造天地和萬物,那么,人肯定也是道不斷變化的結果。對于世界本原問題,莊子把它當成某種力量的異化,這種力量就是先天先地而存在的道。叔本華那么將它看成是抽象的意志,他認為意志才是萬事萬物的本體。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叔本華哲學的出發(fā)點,意志是世界的本原,人只不過是其外在表現(xiàn)而已。叔本華認為,作為表象的世界有
3、著本質的、必然的、不可分的兩個半面,一個半面是客體,另一個半面是主體。而表象就是我們認識著的千差萬別的客體,它們處于一定的時間、空間之中,彼此間存在著一定的因果聯(lián)絡,由此造成不斷的運動與變化。進而叔本華又將所有一切表象分為直觀表象和抽象的表象,他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現(xiàn),客觀化,世界只是這個意志的一面鏡子。3由此可見,對于人的本原問題的答復,莊子和叔本華都采用了唯心主義的方法,所不同的是,莊子的道是一種客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觀唯心主義的東西,而在叔本華那里,意志那么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抽象。人的本原問題得到解決后,那么我們會問人的本性是什么呢?人何以稱之為人?莊子認為
4、道是萬事萬物的本原,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質,也不是思慮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規(guī)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道是貫穿一切事物運動變化之中的神秘力量。它是一種無形而又真實存在的東西。這個道表達于人就是德,德行即人性。德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的特征是虛無、自然、純粹。那么人的本性就是無為,無欲,無求。叔本華那么相反,他認為意志的根本特性在于其欲求性,叔本華認為,個人意志決定著每個人的個性和性格,而這種個人意志作為盲目的沖動和不可遏止的欲求,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正是個人意志的盲目沖動和欲求,使人生處于一種欲求滿足新的欲求新的滿足以致無窮的惡性循環(huán)當中,并且在處于滿足和新的欲求之間,空虛
5、和無聊又往往趁虛而入,這樣,整個人生就是一種痛苦。同時,在個人意志的沖動下,人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利益,有時往往不擇手段,這就造成了道德的敗壞。所以,人的本性就是一種生命的無限沖動。既然有生就有欲,那么人的行為就是不自由的,它完全受控于意志,性格的支配。在人自不自由這一點上,莊子與叔本華也有相通之處,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地,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4莊子是說生死皆由命定,人是毫無力量跟天相抗衡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無限渺小的。他們所不同的是叔本華把世界看成是自己的表象,強調了人又有主體性的一面,而莊子那么認為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只能無為,順應自然,沒有主體性地位。關于認識人及世界的根本
6、方法,莊子曾說過筵與楹,厲與西施,恢詭橘怪,道統(tǒng)為一。5這就是說從道體的高度看,世界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的行為,品質在內,其性質和存在都是相對的,暫時的。所以莊子的齊物論,是否認客觀事物性質的差異,認為萬物皆可通而為一。叔本華那么提出看穿個體化原理:世界是一個個意志的表象,表象在時空中存在時多樣的個別的;而意志沒有時空屬性,是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但要通過表象呈現(xiàn)給我們。人是意志之最高程度的表達,所以人能通過理性思維和直觀而認識到意志。因此,萬物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是現(xiàn)象不一致罷了。當然,人亦如此。稍作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到莊子的齊物論和叔本華的看穿個體化原理有著驚人之處,他們都竭力使人明白,萬物
7、和人,自己同別人,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統(tǒng)一的。然而莊子是把它們歸于自主運動的道,叔本華那么將它們統(tǒng)一于有著各種欲望的意志。故,莊子走上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的道路,叔本華卻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泥潭。這是他們不同之處?;趯θ俗陨泶嬖诘睦斫夂蛯κ澜绲母菊J識,莊子和叔本華關于生命之考慮就上升到他們所追求的人生修養(yǎng)之最高境界上,莊子認為道是人和世界的本原,故其向往的當然是道家之無為無形,無拘無束,自由灑脫的逍遙游的根本狀態(tài)。莊子在?天地?篇中指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于天。所謂入于天,也就是到達天人合一,超越生死的境界。由此,莊子之生命哲學那么寓于忘:忘物,忘欲,忘智,最終到達物我兩忘,生死超脫之境界。在叔本華看來,人只不過是意志的表現(xiàn)而已,而意志就是欲求,當人徹底看穿個體化原理之后,就會否認背棄意志,為了否認,背棄意志,就只有絕欲和自殺。叔本華所謂的人生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人走向消滅,歸向永遠的寂寞之中。這就是叔本華關于生命的哲理。比照二者,我們不難看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自由境地,都把自己與現(xiàn)實隔離起來,完全融入一種虛幻的世界。然而莊子強調修養(yǎng)過程中的無為,與自然合二為一,企圖使生命升華到一種更崇高境界,并無反人道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家居裝飾風格與心理健康關系探討
- 構建以服務功能為導向的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體系
- 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產(chǎn)業(yè)的投資潛力研究
- 現(xiàn)代化技術與醫(yī)療中心的高層建筑設計思考
- 生態(tài)城市建設中環(huán)境科學的應用研究
- Unit 5 We're family Period 3 (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四部分 淺嘗現(xiàn)代生物技術說課稿 浙科版選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電磁感應 5 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兩類情況(1)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3-2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獨領風騷的古代技術創(chuàng)造(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 26 手術臺就是陣地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001
- 授信審批部工作計劃及思路
- 財務管理學(第10版)課件 第3章 財務分析
- 地鐵前期工程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 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
- 小學升初中六年級數(shù)學考試試卷含答案(達標題)
- 2024年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
- 腫瘤微環(huán)境在癌癥進展中的作用研究
- 上海市發(fā)展改革研究院工作人員招考聘用12人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2024年上海市各區(qū)高三語文二模試卷【文言文閱讀題】匯集練附答案解析
- 家禽消化系統(tǒng)認知
- 元宇宙技術與應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