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和存在的問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1.gif)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和存在的問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2.gif)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和存在的問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3.gif)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和存在的問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gif)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和存在的問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4fdf3c529bcd984892a00d566bcef47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DOC資料. .DOC資料.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作者:-日期:目 錄 TOC o 1-7 h z u 摘要關鍵詞AbstractKey words一、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類型(一)道教宮觀建筑(二)道教儀式(三)道教音樂(四)道家仙人神話傳說極其遺蹤二、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一)開發(fā)現狀1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情況2景區(qū)游客接待情況3客源市場狀況(二)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1道教資源利用率較低, 旅游市場有效供給不足2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3旅游從業(yè)人員道教文化修養(yǎng)偏低4道教文化旅游商品開發(fā)力度不強5沒有深入發(fā)掘道教文化,景區(qū)特色不明顯
2、三、關于開發(fā)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思考(一)充分整合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提高旅游市場的有效供給(二)加強景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景區(qū)的接待能力(三)提高旅游從業(yè)人員的道學修養(yǎng)(四)積極開發(fā)道教文化旅游商品(五)注重對道教思想的研究和開發(fā)四、結語致謝參考文獻淺議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與開發(fā)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 何曉芳指導教師 王建喜摘要: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它積淀了底蘊豐厚的道教文化旅游資源。道教瑰麗的宮觀建筑、玄妙的雕塑繪畫、神秘的法事禮儀、香煙繚繞的祈禱氛圍等,構成了靜態(tài)或動態(tài)的旅游景觀,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和信士。由此,名目眾多的道教旅游產品的開發(fā)蜂擁而起,形成我國宗教旅游
3、的一大板塊。成都大邑鶴鳴山道教旅游資源多彩多樣、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本文在深入分析鶴鳴山道教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如何正確開發(fā)鶴鳴山道教旅游資源。關鍵詞:鶴鳴山;道教旅游;道教文化;開發(fā)Study On Tourist Resources Of Taoism In HemingMountain Culture And Its Exploration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e Xiaofang Tutor Wang JianxiAbstract:Tourist industry is a typical kind of cultura
4、l economy industries. It is a main world t rend that using culture to develop tourist industry, trade and economy. Furthermore, culture is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tourism. Daoism is one of the three integrant 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the important core of Chinese tourism. Both philo
5、sophical Daoism and religious Daoism, they hold tourism aesthetics which insist s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That is , in tourism , excursionist should peace and be quiet , he observes , tastes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on his own initiative , be on intimate terms with the material wo
6、rld , then he and the material world are assimilated , excursionist forget s the exist of the material world , and the material world forgets excursionists exist , in other words , synergetic whole is made up of excursionist and the material world. Hemingshan has a k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long hi
7、story, How to exploit hemingshans resources is the key in the article.Key words: Heming mountain;Taoist tourism;Taoist culture;development.道教旅游在中國的傳統旅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的道教文化、藝術早已融入中華文化之中。今天道教文化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文化在旅游文化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道教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恰恰與今天人們回歸自然的旅游動機極為吻合。道教文化旅游能夠使游客領略到風光的自然美,道義的哲理性,建筑的藝術
8、性和體驗道教氛圍的神性。 鶴鳴山是五斗米教(道教)的發(fā)源地,道教在此發(fā)展的歷史久遠,道教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因此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開發(fā)價值。一、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類型鶴鳴山,一作鵠鳴山(鵠與鶴古音相近,可作通假),海拔1300米,面積6平方千米,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西北二十五公里的鶴鳴山三豐村境內,距成都一百四十五公里,屬岷山山脈。鶴鳴山是道教的發(fā)源地,三國志張魯傳云:“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鶴鳴山是張陵入蜀創(chuàng)教之地,在張陵的二十四治教區(qū)中稱為鶴鳴神山治。自張陵肇開鶴鳴山道教之源后,鶴鳴山道教發(fā)展不絕如縷。鶴鳴山道教旅游資源
9、極其豐富,我們將其大體上分為以下幾類:(一)道教宮觀建筑道教豐富的建筑遺跡,為名山平添了奇幻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正所謂名山借宮觀增色,宮觀借名山增輝。鶴鳴山最早的建筑上清宮,即天師祖庭,為漢安征士張陵所建。后經擴建增飾,到民國時期,已擁有上清、天師、紫陽、迎仙、文昌等上百間殿宇,文化大革命中則被嚴重破壞。經過各方努力,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準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準為道教開放點。鶴鳴山道觀先占地68畝,并由當地政府撥款和海內外信眾捐助修復了紫陽、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閣、延祥觀、三圣公、天師殿等。鐘天地之靈秀,蒙道教之神奇,名山上的道教宮觀和因宮觀而聞名的名山,構成了旅
10、游勝地、休憩林園。名山宮觀的這種相互襯托,人文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的相互滲透、互為補充,使道教旅游資源能夠進行綜合性開發(fā)成為可能。(二)道教儀式道教注重符篆齋醒,降妖驅鬼、祈福攘災之術。天師通過畫符捉鬼為民治病,且時有靈驗之說。長期以來天師道的符、篆、齋、醛中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己經成為一個未解之迷,增加了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產品的神秘性,它正吸引著道學研究者和廣大信徒、游客前往鶴鳴山作實地科研考察或道教文化旅游。(三)道教音樂道教音樂是道教在齋蘸活動時使用的音樂,又稱“法事音樂”或“道場音樂”。道教音樂不但有很長的發(fā)展歷史和較高的藝術水平,還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和群眾基礎,而且它的產生、發(fā)展和我國的
11、民族音樂有密切的關系。如著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原為張?zhí)鞄熻笪臉纷V。它包含有獨唱、吟唱、齊唱、鼓樂、吹打樂和器樂合奏等多種音樂形式。在齋醮法事中,這些形式不斷更換,靈活地組合,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召神遣將的聲勢磅礴的場面;鎮(zhèn)壓邪魔劍拔弩張的威風;盼望風調雨順、求福祈愿的心情;清靜無為的仙界縹緲的意境。由于歷代統治者的重視,鶴鳴山道教音樂得到了有力的保護和大力的挖掘,使其能再次為世人所熟知,并成為高品位的道教精神文化旅游資源。(四)道家仙人神話傳說極其遺蹤鶴鳴山道教文化積淀深厚,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也是無數高道理想的修煉之所。鶴鳴山的山山水水都飽含道教文化的神韻,而且靈氣十足的鶴鳴山也是儒學的傳播場所,多
12、種文化在鶴鳴山相互碰撞,形成了多種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色,也催生了眾多高品位的道教文化旅游資源。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柄Q鳴山靈秀的山水、神奇的傳說、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給游人以無窮的遐想與回味。鶴鳴山流傳的眾多關于天師降魔救人的神話故事,加強了景點的吸引力,也加強了人們對景區(qū)神秘感的探求欲。二、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在道教文化日益走出宗教圣殿與世俗文化結合的今天,道教文化這一獨具中國特色又極具旅游價值的文化產物已被旅游業(yè)開發(fā)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影響,道教文化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鶴鳴山所蘊涵的道教文化是發(fā)展道教文化旅游的資源優(yōu)
13、勢。(一)開發(fā)現狀科學開發(fā)和利用豐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既是適應世界人文旅游資源開發(fā)的趨勢,也是一項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豐富和提高人們生活文化水平的有益事業(yè)。1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情況 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數量眾多,內涵豐富,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并存。1985年鶴鳴山被成都市政府批準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準為道教開放點。鶴鳴山道觀現占地65畝,1988-1999年中當地政府撥款上百萬,再加上海內外信眾捐款,鶴鳴山風景區(qū)進行了首期開發(fā)、整理、修復并興建了一批景點,使鶴鳴山有了幾十處可供游客游覽、禮朝、吃住、娛樂的初具規(guī)模的旅游場所。2002年,道觀新建了一批檔次較高的接待樓,大大的提高
14、了鶴鳴山旅游接待能力。2004 年,道教發(fā)源地鶴鳴山恢復建設規(guī)劃方案編制完成,規(guī)劃提出了鶴鳴山旅游開發(fā)的初步構想:“依托鶴鳴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和中醫(yī)藥文化底蘊、絕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山水靈氣,突出天下福地、養(yǎng)生醫(yī)學之源的資源特色,以天師道理念的道為出發(fā)點,以反映道教科學、道教修行、道教儀式、道教建筑、道教音樂、道教飲食等道教文化的道觀群、養(yǎng)生苑為面,以鶴鳴山道教名山的宮觀勝地和歷史遺跡為線,形成點、線、面相互結合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游覽區(qū)。”2005年9月,大邑縣按照整體設計、錯位開發(fā),展示與體驗相結合、文化與產業(yè)同發(fā)展的思路,引進成都恩威投資有限公司,投入12億,在鶴鳴山建設道源圣城文化旅游項
15、目。目前,道源祖庭宮觀主體建設工程已全部完成,建筑群已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全面裝修及藝術品安裝,計劃在今年底全面對外開放;景區(qū)門景系統、太極廣場等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景區(qū)半霧公路改道建設工程全面展開,鶴鳴橋和棧道橋主體工程已完工,半霧公路新大橋正在進行裝修。預計2008年底,道教圣源一期工程將全部完工,屆時鶴鳴山的接待能力、景區(qū)綜合吸引力將大大的提高。2景區(qū)游客接待情況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主要體現了天師道與張?zhí)鞄煹臍v史風貌。鶴鳴山依據本地擁有旅游資源數量豐富、旅游產品內含多種文化的特點,開發(fā)出幾大旅游產品:“道教朝圣游,攀巖探險游,仙峰攬勝游,道教建筑游,道教文化體驗游。其中“溯道教
16、之源”朝圣之旅,以道教傳統祭祀活動為主融合了獨具四川特色的民間藝術的道教文化節(jié),天柱、妙高、留仙三峰攬勝探幽成為鶴鳴山的旅游“三絕”產品。這些產品的推出促使鶴鳴山旅游區(qū)年接待游客人數逐年增加。鶴鳴山在1987年5月經成都市人民政府同意,批準為道教開放點,屆時年接待量不足五萬,到2004年僅五月一號一天接待量就超過了5萬,景區(qū)接待境內外游客量超過了30萬人次,景區(qū)在2004至2008年間接待游客量實際增長了十多倍。3客源市場狀況鶴鳴山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山水文化和攀巖探險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多數游客對妙高、覽勝諸峰以及東西雙澗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道教文化節(jié)等有及其濃厚的興趣,游客多以個人游的形式
17、出現,游客對鶴鳴山所推出的“道教朝圣游”興趣不大,對道教文化節(jié)的興趣也集中在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節(jié)目,尤其是地方特色濃郁的節(jié)目上。因此,道源圣城道教建筑區(qū)的游客數量相對較少,團隊游客更是很少涉足。筆者采用隨機取樣的方式對道教建筑區(qū)的游客進行了訪談,初步了解了一些游客的旅游感受。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游客對道教文化旅游收獲甚微,他們只覺得道教圣源建筑古典,而百分之五十的客人申明純粹只是拜神祈求平安對道教文化不感興趣,只有少數人能領略張?zhí)鞄煛吧街性紫唷睔v史地位。致使道教文化旅游難幫助游客在理性上感悟人生,在現實中釋放緊張情緒。這需要景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者對鶴鳴山道教文化進行深度的挖掘,以滿足游客不同
18、層次的需求。(二)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鶴鳴山的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價值。但是,其良好的資源優(yōu)勢并未能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yōu)勢。在旅游開發(fā)實踐中,“旅游資源并不等同于旅游產品,高品位的旅游資源未必就一定能開發(fā)出良好的旅游產品。”近年來,鶴鳴山的旅游業(y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與其它宗教名山相比,其旅游業(yè)發(fā)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青城山根據自身資源特點,推出“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道教養(yǎng)生食物和天下之幽的名山文化”三絕特色旅游產品,年接待游客達一百多萬人次。普陀山將海島風景與佛教相結合,突出“海天佛國”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旅游產品,年接待游客近三百萬人次?!疤?/p>
19、色就是生命”,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才有生命力,才有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誠然,鶴鳴山的宗教文化與青城山、普陀山不盡相同,鶴鳴山不能刻意去模仿他們,現實上也沒有客觀條件可能讓鶴鳴山去開發(fā)和他們相同的旅游產品。筆者以為,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是影響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道教資源利用率較低, 旅游市場有效供給不足鶴鳴山有中國道教文化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地方土特產資源。針對市場需求,鶴鳴山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滯后,旅游載體和旅游內涵的結合尚有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值得游客掏腰包的中意產品和參與性活動。鶴鳴山主峰仍停留在觀光游,直上直下;
20、鶴鳴山其他峰和周邊雖然漸成旅游目的地,但農家休閑低端旅游產品檔次低而且競爭激烈,沒有超過成都市及周邊區(qū)縣的價格優(yōu)勢和區(qū)位優(yōu)勢。2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是一項產業(yè),它首先要求具備可進入性,能解決旅游者進得來,出得去的交通問題,其次要滿足旅游者食、宿、行、游、娛、購等綜合需求,唯此才能形成產業(yè)規(guī)模效益?!柄Q鳴山景區(qū)在旅游開發(fā)中結構不盡合理,突出表現在:(1)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鶴鳴山雖然已經修通了進山旅游公路,解決了可進入性問題,但旅游接待條件還相當薄弱,只能接待少量朝拜香客或公務接待。(2)缺少配套產品鶴鳴山地區(qū)住宿條件較差,缺乏高檔次的酒店設施,缺乏相應的娛樂設施,這樣就削弱了鶴鳴山作為目的地的
21、接待能力,目前大多數團隊在鶴鳴山的停留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四個小時,幾乎沒有旅游團會選擇在鶴鳴山住宿。 3旅游從業(yè)人員道教文化修養(yǎng)偏低道教文化旅游是一種文化含量高的旅游形式。道教文化中蘊含著精深的傳統文化和深奧的道學哲理,開發(fā)者、經營者必須在深入研究道教文化的基礎上確定景區(qū)的文化主題,并將深奧的道教理義幻成一種能為廣大普通游客所喜聞樂見的游覽方式,與感官玩樂溶為一體,促使游人去尋找景點中“深奧的理義”。這就要求開發(fā)者、經營者通過篩選典型的道教古跡來營造這種“文化”。遺憾的是,至今為止,鶴鳴山很少在把握整個景區(qū)道教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對旅游資源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旅游開發(fā),出現在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活動中很
22、少把旅游項目或線路置于鶴鳴山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對旅游線路內的景點也較少挖掘其“深奧的理義”即“文化底蘊”。這種現象在某種意義上說與景區(qū)開發(fā)者、經營者的中國文化和道教文化素養(yǎng)偏低有關。4道教文化旅游商品開發(fā)力度不強旅游商品不僅是旅游經濟收入之大戶,而且也是旅游文化開發(fā)的一面鏡子。只有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才能開發(fā)出文化含量高的旅游產品,從而再次營造出景區(qū)的文化氛圍。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fā)尚處初級階段,旅游商品數量少,文化含量低,市場銷售不大。鶴鳴山目前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旅游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旅游地而言,不僅是塑造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手段,而且旅游商品銷售收入在旅游總
23、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經作為判斷一個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鶴鳴山景區(qū)的旅游商品主要是山野時蔬,沒有其它具有特色的標志性紀念品和商品,嚴重影響了旅游者的購買行為。景區(qū)的旅游收入也僅限于景點的門票收入、香火收入,旅游綜合效益不高。5沒有深入發(fā)掘道教文化,景區(qū)特色不明顯鶴鳴山豐富的道教旅游文化資源,為開發(fā)和建設成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多種選擇。然而,目前對鶴鳴山的旅游資源文化內涵挖掘、提煉、利用不夠,道教文化特色不特,創(chuàng)意新穎,競爭力強的王牌旅游產品幾乎空白。道味不濃,特色不突出。如在天師殿崇真宮內,宮觀或景區(qū)管理人員以及景區(qū)導游基本上都不能對宮觀建筑、宮內陳設、法器、繪畫等說明其作用或地位
24、影響。文化是旅游的精義所在,所謂“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內涵”,旅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然景觀是有形的,而文化內涵是無形的,只有將這些獨特的旅游資源同歷史文化脈絡整合起來,才能展現其歷史文化發(fā)展的傳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揮鶴鳴山獨特的道教文化資源,促進其旅游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三、關于開發(fā)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思考鶴鳴山旅游資源數量多、文化含量高,為使鶴鳴山旅游業(yè)邁上新的臺階,推動國內、國際旅游都有大的發(fā)展,鶴鳴山首先應確立景區(qū)的道教文化主題,深層次地挖掘資源中的文化內涵,以迎合宗教文化旅游對文化的較高要求。以適應未來旅游競爭中人們對旅游資源、旅游服務的需求也更趨向于文化性強、
25、科技水平高、富于參與性的旅游需求。目前鶴鳴山旅游開發(fā)比較成功方面是道教朝圣旅游、道教廟會旅游,其他道教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很少。為此,就鶴鳴山發(fā)展道教文化旅游,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性的對策:(一)充分整合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提高旅游市場的有效供給景區(qū)應該充分利用鶴鳴山現有的道教文化旅游資源,根據道教文化資源的特色,開展道教專項旅游項目。同時可以根據游客的需要,適當的增加一些參與性的活動內容,設計出一些游客參與性的項目。如在道教重大節(jié)日,邀請善男信女和有興趣的游客到著名宮觀參加祈禱慶?;顒樱H身體驗和感受道教文化的蘊涵。還可開展一些綜合性的旅游文化項目,讓游客研習道教醫(yī)藥、道教音樂、道教美術,
26、習練道教書法、氣功等。還可以開發(fā)道教養(yǎng)生游、道教生活方式游等獨具道教特色的旅游項目。這樣,可以充分調動游客的積極性,使古老的宗教文化煥發(fā)出時代的氣息。(二)加強景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景區(qū)的接待能力目前鶴鳴山道教文化設施薄弱,極大的影響了景區(qū)的接待能力。所以有關部門必須要加強道教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景區(qū)質量。對于道教文化旅游來講,道教文化設施及其周邊自然景觀都是游客游覽的對象,道教文化設施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游客游覽質量的高低。因此,要加強道教文化設施的建設。鶴鳴山的許多道教文化設施由于歷史原因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重建和恢復的過程中,還必須正確處理好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充分發(fā)掘道教文化內涵中具有科
27、學價值的“尊重自然”、“愛護生命”、“與自然相協調和諧”的道義。這對于提升鶴鳴山景區(qū)質量,開展道教文化旅游都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社會資金,在景區(qū)內修建與景區(qū)性質相對稱的高檔次接待場所、娛樂設施,提高景區(qū)的接待能力,把鶴鳴山直上直下的觀光游轉變成為目的地。(三)提高旅游從業(yè)人員的道學修養(yǎng)發(fā)展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必須提高相關人員的道教文化修養(yǎng)。首先,吸引在全省乃至在全國有相當影響力的道士前來天師府修道或傳道授篆,擴大天師府的社會影響,烘托出濃郁的道教文化氣息,提高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品位。其次,高薪聘請對道教文化研究有相當成就的學者加入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工
28、作,充實旅游資源研發(fā)人員隊伍,逐步提高他們的道學修養(yǎng),促進他們對道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層挖掘。最后,提高景區(qū)內導游員的道教文化修養(yǎng)。導游員是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發(fā)展的滯后的“瓶頸”所在,定期對導游員進行道教文化培訓,以展現道教文化導游員深厚道學修養(yǎng)的精神風貌,從而更好的引導游客對道教文化旅游資源展開的審美活動。努力提高現有旅游從業(yè)人員的思想、道德、業(yè)務素質,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旅游人才。要通過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外出參觀、系統學習等方式提高旅游從業(yè)人員素質,做出員工培訓的中、長遠計劃,抓好旅游從業(yè)人員的隊伍建設。(四)積極開發(fā)道教文化旅游商品四川風物特產眾多,且多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鶴鳴山貢茶
29、、川芎、酒、蕨類、磨菇類,這些地方風物與道教的竹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等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可以推出這些既富地方特色又具道教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達到既弘揚道教文化,又加強宣傳促銷,提高旅游經濟效益之功效。目前鶴鳴山已有的旅游商品十分單調,沒有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其實,道教宮觀里的許多物品,如香案、木魚、如意和鎮(zhèn)壇木等,對常人來說既神秘有具有新奇感,還有道家典籍、書畫和神像、道教音樂、道教飲食等都可以成為具有鶴鳴山道教特色,又有道教旅游商品紀念性、實用性道教文化旅游商品,帶動旅游經濟的發(fā)展。(五)注重對道教思想的研究和開發(fā)目前鶴鳴山景區(qū)對道家一些哲理、道義上的理論性知識還沒有進行
30、系統的整理,其開發(fā)仍不能滿足游客感受道家環(huán)境,了解道家哲理、發(fā)展歷史以及體會道教莊嚴神秘感等的要求。倘若要更好地發(fā)展道教文化旅游,突出道家特色,就必須有一些吸引游客的吸引點,并能滿足游客對這種非物質的、無形的道家文化的需求,改變旅游者以游覽山水、感受自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旅游動機,強化以道教文化旅游為主題的旅游意識。道教哲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龐雜、嚴謹的體系,除了極少數有專業(yè)知識背景的游客之外絕大多數旅游者對他了解十分有限,作為道教文化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qū)管理者或旅游規(guī)劃部門可以在景區(qū)山門專門開辟一出,對游客進行道教基本知識和哲學思想的普及,用廣大游客樂于接受的形式,通俗地介紹道教
31、基本教義、哲學等相關知識,作為道教文化游的開始,也為游客在進入景區(qū)后接受、消費其他道教文化旅游產品進行心理、知識等的鋪墊。使游客在消費、參與旅游產品時能夠“知其所以然”。在開發(fā)道家思想的時候,促使游客與“道士”進行交流也可以成為一種開發(fā)途徑。道士們日常生活、修煉都是游客們感興趣的問題,他們在觀看的時候必定存在很多疑問,而目前道觀中,游客與道士基本上是不交流的?!暗朗俊币部梢猿蔀橐坏廓毺氐淖诮叹坝^,如果他們能對游客進行基本的景觀介紹,宗教思想闡述、交流等,這對吸引游客體會道教文化能起到很大作用。四、結語本文對鶴鳴山道教文化旅游作了初步的研究認為鶴鳴山現階段對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模糊了景區(qū)內的文化主題,沖淡了道教文化的旅游氛圍,也減弱了旅游產品的道教文化特色。鶴鳴山景區(qū)領導應從戰(zhàn)略的高度,重視景區(qū)內的道教文化建設,將景區(qū)定位為道教文化主題,大力提高旅游從業(yè)人員特別是資源開發(fā)者和導游員的道教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擔保人協議書
- 軟件開發(fā)和測試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策劃推廣服務合同
- 數據挖掘與商業(yè)智能解決方案作業(yè)指導書
- XXX高校報告廳項目會議播音系統設計方案
- 農業(yè)產業(yè)化環(huán)境保護方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口算訓練 打印版
- 2025年益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保過版
- 2025年貴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模擬考試題庫答案解析
- 疼痛管理服務合同(2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減肥肽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內蒙古公務員省直行測、行政執(zhí)法、省考行測考試真題(5套)
- 2025年安徽馬鞍山市兩山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 泳池翻新改造施工方案
- 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制度(2篇)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解讀與分析文檔
-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全冊完整課件
- 化學魯科版必修一期末復習98頁PPT課件
-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PPT課件
- 陳啟申的ERP概念與原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