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1.gif)
![《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2.gif)
![《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3.gif)
![《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4.gif)
![《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0a07e8035c1c09bbdb292aa4c10c2ab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推薦篇)第一篇: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學內容: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目標: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難點:使學生經理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2、教學過程:一、探索加法交換律。1、這是某班同學進行體育鍛煉的情景圖,從圖上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2、根據(jù)這些信息,求“跳繩有多少人?”怎樣列算式?(出示問題)學生口頭列算式,教師板書。3、師:上面兩道算式的得數(shù)相同,(板書)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道算式連起來?(板書:28 17=17 28)齊讀一遍。4、列舉歸納,積累感知。談話:那么,等號的兩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照樣子,你能再寫幾個這樣的等式嗎?(一邊寫一邊算一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學生寫出類似的等式,教師有序地板書學生的等式,并口頭驗證等號前后是否相等5、合作交流,概括規(guī)律。(1)同桌交換本子,檢查一同桌寫的等式左右兩邊
3、是否相等?(2)仔細觀察這些例等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3)小結:通過舉例驗證,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規(guī)律: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出示規(guī)律,齊讀一遍)6、個性創(chuàng)造,構建模型。(1)談話:加法當中這樣的等式,你能寫多少個呢?這是我們需要用簡單的辦法把這些等式表示出來。你喜歡用什么方法把它寫在本子上。(可以用符號、文字、字母)(2)學生用符號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教師巡視,并把典型的進行板書。(3)你是怎樣表示的?學生介紹自己的表示方法。( = 甲數(shù) 乙數(shù)=乙數(shù) 甲數(shù)a b=b a)7、指出:在數(shù)學中,一般用字母式子來表示運算規(guī)律。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后是,它們的
4、和不變,所以用“=”連接起來。(用紅筆描一下)講述:字母式子有了,表示什么也知道了,那取什么名呢?叫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8、學法指導,評價反思。談話:剛才我們是怎樣研究這個規(guī)律的?指著黑板,首先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舉例驗證,最后概括規(guī)律,用字母表示。下面我們要來探索加法中的另一個規(guī)律,同樣要經歷這幾個過程,你有沒有信心學好?二、學法遷移,探索加法結合律。1發(fā)現(xiàn)問題。(1)根據(jù)剛才收集到的信息,怎樣計算“參加活動的一共多少人?”(2)讓學生在自備本上各自列式計算。(3)全班交流并說出先算什么,板書:28 17 23=68(人)28 (17 23)=68(人)。(4)這兩個算式得數(shù)相同,我們
5、可以把它們寫成一個怎樣的等式?(板書:28 17 23=28 (17 23)。(5)請同學們觀察,等式的兩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等號右邊先算17 23,左邊呢?為了強調第一步先算28 17,暫且加上小括號,這也是為了便于比較。強調“結合”2老師這兒還有兩組類似的等式,請同學們算一算,它們是否是等式。集體口算。先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再比較這三組算式,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教師適當點撥)3其他的任意三個數(shù)相加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呢?(1)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驗證一下。(算一算,等式兩邊是多少)(2)誰再來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4師生交
6、流: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個規(guī)律叫什么?這個規(guī)律的特點就是小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小括號能把括號內的兩個數(shù)結合起來先算,是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5通過同學們的舉例驗證,我們發(fā)現(xiàn)了加法中的兩個運算律。它們是三、鞏固內化,拓展應用。1做“想想做做”第1重點討論第4題2填空:28 37= 28 45=45 45 85 67= (85 ) = ( )3、四(1)班同學植樹,第一天植樹76棵,第二天上午植了38棵,下午植了24棵,兩天一共植了多少棵?(1)學生獨立完成。(把不同的方法板書在黑板
7、上)(2)集體評議:那一題計算簡便,為什么?38 76 24要先算76 24,必須要用什么運算定律?四、評價鼓勵,全課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和本領?我們是怎樣學習的?你有什么感受嗎?五、作業(yè)想想做做第3題反思: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本節(jié)課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冬季鍛煉項目跳繩、踢毽子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需要,為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生自己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歷加法運算律產生、形成的過程,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活
8、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在學習加法運算律之前,學生對四則運算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為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我能注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tài),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超越。我還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中去,以體會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shù)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學習致用。如:在設計練習時,我設計了既符合實際又讓學生直觀感知計算方法的巧妙運用的題目,使計算既快又對,學生覺得很有成功感,進而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即
9、將學習簡便運算奠定了基礎;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shù)學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在做數(shù)學中感悟數(shù)學,實現(xiàn)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不足之處:1、整節(jié)課上下來,時間較緊,練習無法保證,此外在用符號表示加法交換律時學生想出的類型很少。2、在總結、交流加法的結合律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應適當?shù)剡M行指導和幫助。3、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只注意了算式之間的比較,而忽略了兩個運算定律之間的比較。第二篇:加法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加法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學內容: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1、教材p5658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和
10、分析,歸納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會進行運算。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推理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并能正確運用。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會用字母表示。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1、開門見山: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運算律”。2、看:(運算)我們學過哪些運算? “律”指什么?那今天我們要研究什么?3、想想,今天會研究哪一種運算的規(guī)律?為什么先研究加法?(一年級先認識加法)從幾步計算研究?(一步)4、好,我們就從簡單的入手,先研究簡單的,再研究復雜的,好嗎?二
1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一)、研究加法交換律。1、出示書本情境圖引入。 仔細看圖,你能提一個最簡單的用加法計算的一步問題嗎? 預設:跳繩的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2、解決問題,初步感知。 怎樣列式?28+17=45(人)17+28=45(人) 17+23=40(人)23+17=40(人) 觀察第一組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板書:28171728 那第二組兩個算式呢?板書:17+23=23+173、引發(fā)猜想,舉例驗證。問:是不是所有的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都不變呢? 既然是猜想就需要驗證,怎樣來驗證?(板書:猜想驗證)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舉例驗證猜想。學生寫等式。然后交流算式,初步感知
12、規(guī)律。4、觀察等式,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問:觀察這些等式,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小結:兩個加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5、引導學生探索加法交換律的表達方式。教師提出:能不能用一個等式來表示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同桌討論。 匯報:預設1:我們用數(shù)字(文字)表示 2:我們用符號表示 3:我們用字母表示比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比較簡潔。 出示板書:abba 指出:這樣的規(guī)律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 想一想,以前學習中什么地方用過它?引入:簡單的研究過了,下面我們要研究稍微復雜一點的,這幅圖,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呢?(二)研究加法結合律。1、再次出現(xiàn)主題圖。研究: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13、?學生列式后,板書等式:(28+17)+23=28+(17+23)觀察比較上面算式,思考:等式左右兩邊什么變了?什么沒變?2、豐富表象,初構規(guī)律。完成書上的兩組算式,再次比較等式左右兩邊的“變”與“不變。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舉例驗證,確認規(guī)律。學生小組合作,進一步舉例驗證規(guī)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一個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得出加法結合律,嘗試用字母表示:板書(a+b)+c=a+(b+c)(三)比較兩種運算律的異同。說說兩種運算律不同點是什么?相同點是什么?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1、完成第2題,重點讓學生說說后面兩題兩個數(shù)結合了有什
14、么好處。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重點講第4個是交換和結合律一起使用。3、比一比,誰算得快。完成第三題。4、拓展560+(140+70)=(+)+ (64+)2764(27) 71+68+你認為里填什么數(shù)會使你的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5、游戲:找朋友。(1)哪兩個同學手上的樹葉的和是100?(2)同桌一個同學說出一個數(shù),另一個同學馬上說出一個與它的和是整百、整千的數(shù)。四、全課總結,引申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那么在減法、乘法、除法中,有沒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課后大家可以繼續(xù)研究。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加法運算律這一節(jié)課
15、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接觸過加法的驗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識,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運算律的基礎。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xiàn)、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中學會學習。一節(jié)課下來,自我感覺做得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求知。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素材的興趣,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有趣的數(shù)學游戲容易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所以上課伊始,我以學生身邊熟悉的:跳繩、踢毽子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需要,為
16、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從圖上獲得哪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這樣的導入既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馬上提出一些問題,為后面的探究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情境,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根據(jù)提供的信息來選擇所提問題有聯(lián)系的條件進行分析、計算,使學生經歷加法運算律產生和形成的過程。二、注重策略方法,指導自主學習。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一開始學習加法交換律時,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得出觀察、發(fā)現(xiàn)、猜想、驗證、結論這一學習方法。并應用這一方法去學習加法結合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去探究加
17、法的結合律,合理地構建知識。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在教學時,我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在猜測中產生舉例驗證的心理需求。在學生根據(jù)問題情境得28+17=45、17+28=45之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相等。我適時提出這樣的猜想:“是不是任意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都相等呢?”學生不敢肯定,有了舉例驗證的內在需求。二是注意讓學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實學習材料,增強結論的可靠性。課上的時間有限,學生的獨立舉例是很有限的,我通過讓學生同桌合作,共同舉例,達到資源共享,豐富了學習材料和數(shù)學事實,知識的歸納順理成章。三是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規(guī)律。學生思維的浪花
18、又一次激起,有的用圖形表示:+=+,有的用文字表示:甲數(shù)+乙數(shù)=乙數(shù)+甲數(shù),也有的用字母表示:a+b=b+a。這樣的思維方式既是對加法交換律的概括與提升,又能發(fā)展符號感。三、及時評價、鼓勵。在課堂上我及時評價總結,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捕捉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閃光點。學習內容的理解也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當然,一節(jié)課下來也有不少遺憾。在課堂教學中,我沒有準確把握好每一個孩子,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整節(jié)課,由于新授部份花的時間較多,顯得有些拖沓,有些細節(jié)引導還不是很到位,還需要加強,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挖掘,不斷學習。第三篇:運算律教學反思運算律單元教學反思本單元內容包括:加法交換
19、律和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部分內容主要引導學生在已經理解并掌握了整數(shù)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解決有關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對加法和乘法運算中的一些規(guī)律進行概括和總結。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不僅對整數(shù)運算適用,對小數(shù),分數(shù)的運算,乃至對中學階段的有理數(shù)、實數(shù)的運算也同樣適用,是小學數(shù)學知識體系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學習這部分內容,不但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和計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能有效發(fā)展學生靈活選擇簡便計算的策略,同時也為學生以后學習和探索有關小數(shù),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奠定堅實
20、的基礎。鑒于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教學時我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簡便計算的意識。一、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活動理解并掌握運算律?;貞浽谝郧暗膶W習中,學生對四則運算中的一些規(guī)律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如,學習加法和乘法時,用交換加數(shù)或乘數(shù)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驗算加法或乘法;口算123時,先算103=30,23=6,再算306=36。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活動,把已經積累起來的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并應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你,通過具體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經歷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在對不
21、同解法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再通過舉例、比較和分析,完成對運算規(guī)律的有意義建構。這樣,通過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把自身經驗系統(tǒng)中的感性認識抽象成形式化的數(shù)學結論。二、引導學生經歷探索和發(fā)現(xiàn)運算律的過程,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和符號意識。教學時我精心設計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線索,在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后,并沒有立刻揭示有關結論,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再舉出類似的算式,通過計算、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描述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表現(xiàn)出來,使得規(guī)律的表達更準確、簡明、形象。這樣安排教學,有利于初步感悟歸納
22、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獲得初步的符號意識,感受數(shù)學表達的嚴謹和簡練,也為以后學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做一些準備和鋪墊。三、引導學生經歷應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學習和探索運算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有關運算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解決計算問題的策略,使計算方法更簡便、更靈活,發(fā)展學生的運算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之后,我根據(jù)教材提供線索專門設置不同計算方法的簡便計算,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計算經驗解決問題。我主要設計這兩類題型:127203 354+103 417+305 468+103 639-128-72 523-(23+
23、46) 156-56-44有其容易出錯的題目,主要從算式的意義上讓學生理解簡便計算的合理性。四、引導學生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眾所周知適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幫助他們體驗把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感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教學時精心選擇練習,主要是相遇問題以及相關結構的習題,如:這類問題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在不同解題方法中感受乘法分配律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積累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經驗,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應用意識。五、
24、關注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舊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單元的 “探索與實踐”第12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解決問題時需要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律、平均數(shù)等有關知識。教學時我更多地關注計算的過程,提醒學生怎樣計算會更簡便,而且又正確。解題過程如下:縱觀解題過程,看似步驟較多寫起來較麻煩,但是整個過程全部口算完成,不會出現(xiàn)半點差錯。我相信如果教學中能有較多類似的關注,學生的計算能力會有質的飛躍。而且這樣的問題再也不需要寫出太多的步驟。六、積累素材,拓展書本知識,提高計算技能在練習中不斷訓練學生的數(shù)感,關注特殊數(shù)字形成計算技能。如:125、8、25、4、15、2、35再如:適當補充乘法分配律的拓展練
25、習 5858+4158+5817463+746359101-59知識源于積累,在學習中要不斷提醒學生做個有心人,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正真學到數(shù)學的奧妙和真諦。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要關注學生點滴進步,鼓勵他們,真正地為學生發(fā)展著想,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第四篇:運算律教學設計運算律教學設計 -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經歷探索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2、使學生經歷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和概括規(guī)律的學習活動,發(fā)展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強用符號表示數(shù)學規(guī)律的意識。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
26、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學過程:一、 復習導入我們已經學過了那些運算律?想一想、說一說怎樣用字母表示。 出示課件:1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二、設置疑問,引入新課加法運算律有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在其他運算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一下,乘法中會有什么運算律?出示課件:1乘法也有交換律和結合律。2乘法交換律:交換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 乘法結合律:幾個數(shù)連乘可以改變運算順序,先乘其中的兩個數(shù)。同學們的猜想對嗎?下面我們去超市購買花土和花肥來研究一下三、 合作學習,探索新知1、 出示問題,尋找規(guī)律(課件出示信息窗主題圖) (1) 整理信息。課件:花土:20袋 每袋25包 每
27、包2千克花肥:10袋 每袋8包 每包5千克 (2) 提出問題(師生討論)出示問題:一共購進多少千克花土?一共購進多少千克花肥?(3)討論解決 出示課件第一個問題(225)20或2(2520)第二個問題(58)10或5(810)說出算式的意義。(4) 初步感知運算規(guī)律比一比,每個問題的兩種解法,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三個數(shù)連乘,可以先用前兩個數(shù)相乘,也可以先用后兩個數(shù)相乘,乘積不變。2、 合作探索,驗證規(guī)律。 驗證猜想,學生討論,舉例說明。3、 建立概念,符號表示。出示課件 乘法結合律:(ab)c=a(bc)4、 學生討論舉例驗證乘法交換律 出示課件 總結:交換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叫做乘法
28、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5、 比較規(guī)律,形成體系。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也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這四個規(guī)律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是一種驗算方法;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改變了運算的順序,并且計算簡便。四、鞏固練習 出示課件1.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臄?shù)。 5030=( )( ) a( )=12( ) 78851778(_) 81(4332)(_)322、判斷下面算式是否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并說出用的是哪種運算定律?7618=1876 ( ) 3745=15111 ( ) 5284=5428 ( ) 565
29、6=56(56)( ) 4125825=(425)(1258)( )五、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乘法運算定律中的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六、作業(yè)完成教材第24頁自主練習第1、2、4題。第五篇:運算律教學設計運算律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律 教學目標:1、 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2、 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fā)展符號感,培養(yǎng)歸納、推理的能力。3、 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多媒體出示操場活動圖。一、
30、談話導入: 同學們,請觀察四年級同學們的活動圖,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加法計算的問題?1、跳繩的有多少人?2、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前面我們學過了好多好多的加法運算,你能知道加法運算有哪些規(guī)律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加法的運算規(guī)律。二、探索加法交換律1、出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跳繩的有多少人? a、 試一試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1 b、 比一比 算法相同嗎? c、 議一議它們有什么不同?計算結果如何? d、 歸納28+17=17+28 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所得之和相等。2、歸納規(guī)律 a、驗證其它加法運算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規(guī)律呢?請同學們小組內舉例驗證。 b、小結兩
31、數(shù)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c、請用你喜歡的方法把我們發(fā)現(xiàn)的加法交換律表示出來。 d、找出不同的方法板書。 e、討論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你認為哪種更能代表加法交換律,并且使用更方便呢?用彩粉筆畫出a+b=b+a (a、b分別代表什么?)三、探索加法結合律1、出示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2、小組合作列式解答,并比較不同的算法。4、 歸納板書:(28+17)+23=28+(17+23)小結:這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與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相等。5、 驗證規(guī)律小組內舉例驗證是否所有的三個數(shù)相加的運算都存在著這樣的規(guī)律呢?6、 歸納規(guī)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
32、相加與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相等。7、 同學們,有了加法交換律做基礎,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很快地寫出加法結合律既簡便又有代表性的字母表達式。8、 彩筆板書(a+b)+c=a+(b+c)(a、b、c各代表什么?)四、總結提高1、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哪兩個運算律?請你說出它們的具體內容。2、這兩個運算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小結:(1)加法的這兩個運算律,可以推廣到任意多個數(shù)相加。即多個數(shù)相加,任意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或者首先把其中幾個加數(shù)結合成一組相加,它們的和不變。如,10+20+30+40=3 (10+20)+(30+40)(2)運用加法運算律,有時可以使計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
33、學習的內容。第一篇:聲母t 教學設計與反思聲母t 教學設計與反思教學目標:、學會 t,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會 t與單韻母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 教學重點: 聲母 t的形狀及 t與韻母的拼讀。 教學難點:t 的發(fā)音及 t與韻母的拼讀。 課前準備:1 、t的字母卡片及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2、學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線繩。 教學過程:一、指讀、對讀、齊讀和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復習導入、復習聲母:b、p、m、f 并讓學生回憶記憶的方法。、復習音節(jié):ba、fo、ma、po二、聲母d、t音的教學、拼音王國里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里認識一些拼音寶寶。1 你們看誰來了?大屏幕演示
34、字母 d、t及直觀圖。、指名試著讀一讀。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t糾正的發(fā)音。三、聲母t形的教學、屏幕上的圖能夠幫助你們記住 t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同座交流交流。(編順口:雨傘把兒 t t t。)2、我們認識的哪些拼音寶寶很像?(d bp、n m;t f;l i)四、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教學、出示音節(jié);這些音節(jié)你們會讀嗎?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范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 t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jié):da、di、tu、。讓學生用這
35、些音節(jié)組詞或說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jié)多。五、指導書寫指導學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寶寶分別在四線格的什么位置?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余三個聲母學生根據(jù)觀察試著寫一寫,教師巡視糾正指導并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六、游戲:玩一玩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寶寶。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教學反思、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fā)展需求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chuàng)新,以探究求發(fā)展。在聲母音形教學上,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間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xiàn),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2、拼音教學生活化、
36、情境化。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聯(lián)系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展現(xiàn)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得以升華。3、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學生學習拼音興趣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中,我感受到“情境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拼音教學,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也能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在課堂上給3 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互動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學生就能“玩中學”。第二篇:聲母d t n l教學設計及反思伊亞敏學習聲母d t n l丹城五小 伊亞敏教學目標:1、學會d t n l四個聲母,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2、學會d t n l與單韻母拼讀音節(jié)
37、及帶調直呼音節(jié)。3、初步學會朗讀音節(jié),懂得詞語連讀以及句子的朗讀,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教學重點:聲母d t n l的發(fā)音及d t n l與韻母直呼音節(jié)。 教學難點:n l的發(fā)音及n l與韻母、的拼讀。 教學準備:一根筷子、幻燈片、聲母卡片、一把雨傘、 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一、情趣導入,我們知道,上課時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才能越來越聰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豢腿耍▽O悟空圖),認識他嗎?他聰明、勇敢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今天就來看我們101班小朋友上課,帶我們去闖關呢!二、趣味復習:1、同學們,我們認識了6位單韻母寶寶(a o e I u ),你們一定還認識吧?誰能準確而又響亮地
38、讀出來。(指名讀師正音齊讀)2、我們認識了6位聲母寶寶(y w b p m f),你們還認識嗎? 誰能準確而又輕短地讀一讀。(指名讀師正音齊讀)3、這些音節(jié)朋友,你能直接讀出來嗎?(y yy wy bbmmbbo ywwa ) (指名讀詞語師正音齊讀)1三、學習聲母d t n l 師引入:今天我們要去認識新的4個聲母寶寶。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最聰明,學得最好,讀得最準。我們的客人孫悟空會為我們鼓掌呢!(一) 教學d1、看投影說話引出d:圖上畫了什么?它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說話:鼓棒敲鼓,咚咚咚。(dong)(教學反思:此句順口溜應該在大屏幕上打出來,反復讓學生讀。讓孩子讀著讀著發(fā)現(xiàn)dong
39、的音節(jié)中有個聲母d。)師引出:鼓聲“咚”的聲母就是d,板書:d。(教學反思:此時引導孩子比較d與小鼓加棒形狀的相似來記形??梢蕴釂?,d還像什么?并指導編個合適的順口溜。)2、教學d的發(fā)音,記清形。(1)聽:教師示范發(fā)音,舌尖頂住上顎,堵住氣流,然后舌尖突然離開,讓氣流沖出來。(教學反思:此發(fā)音方法不必說,當孩子讀不準時,再個別指導發(fā)音方法也不遲。我們的目的是以“會讀”為標準,會讀就達到教學目的了。)(2)看:教師范讀時的口形,發(fā)音部位。(3)讀:領讀,齊讀,正音。(4)記:馬蹄聲響d d d ;像個反6 d d d ;左下半圓d d d 跟著老師開火車讀。(二)教學t1、出示雨傘,引出t:請同
40、學看彎彎的傘柄,今天我們要學的第二個聲母“t”的樣子就像一把彎彎的傘柄。板書:t,將雨傘打開,傘面張開后,在傘柄上加一橫,就是t了。2、教學t的發(fā)音,記清形。(1)看、聽:用薄紙放在嘴前,示范d t的區(qū)別。(發(fā)t時,嘴里有一股氣送出。)(2)讀、記:領讀、輪讀、正音。順口溜記:傘柄朝下t t t。(三)教學聲母n。1、猜謎引入:兩個門洞是什么字母?齊復習,兩個門洞m m m。今天我們要學一個門洞的n,板書n。2、教學n的發(fā)音,認清形。(1)誰能看圖,自己編一個順口溜?(一個門洞n n n,一扇小門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2)教師范讀、領讀、齊讀、輕讀、正音。(四
41、)教學聲母l。1、看圖,說話引出l:課文圖上畫著誰,他在干什么?(一個小朋友拿著小棒在趕豬,樂得哈哈笑。)“樂”的聲母就是“l(fā)”。板書:l (教學反思:此處的看圖說話,不要停留在說出“一個小朋友拿著小棒在趕豬”這個層面上,而應該激發(fā)學生說出趕小豬時的高興,好玩,快樂的心情,讓孩子們體會到一個“樂”字引出:快樂的樂 樂 樂 樂,再引出“l(fā)”并板書。這樣教學更到位,更有效?。?、讀準音,認清形。(1)范讀,講解讀n時,鼻翼兩側微微振動(用手碰鼻翼),而發(fā)l時,沒有這種感覺。(開火車練習)(2)記憶字形:一根小棒l l l。(教學反思:此處讓學生看實物“一根筷子、一支鉛筆、一根教鞭”編順口溜挺好。)
42、師小結:我們在讀聲母的時候要注意擺好口型,聲音讀得輕而短,讓我們一起來記住它們。(齊讀d t n l )四、兒歌引領1、師: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這些聲母寶寶們一起去玩好嗎?2、出示藍天飛機圖,觀看說話。3、出示兒歌再次練習四聲。4、想不想聽老師讀,靜靜地聽!(誰的耳朵尖-)(老師讀)7、誰也想快樂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配上手勢讀) (教學反思:應該讓孩子盡情玩“飛飛”游戲,充分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找到四聲聲調的正確讀法。同時也充分讓孩子課間緩解疲勞,輕松上課。)師小結:你們把“fi fi fi fi”四聲讀得特別準確到位。這首兒歌才那樣好聽。所以讀準帶有聲調的音節(jié)是多么重要啊!大家想不想挑戰(zhàn)一下?
43、五:整體呼讀1、出示第一組師:d+ da生直呼:dddd師:n+ na生直呼:nnnn師:l+ la生直呼:llll2、出示第二組(師:小老師在哪里?生:小老師在這里?。?小老師:d+ i di第一組直呼: dddd小老師:t+ i ti第二組直呼: tttt小老師:d+ udu第三組直呼: dddd小老師:t+utu第四組直呼: tttt師再次領讀并小結:拼讀在心里,直呼在口中,這樣的小朋友是最最棒了。(教學反思:起先教師還是要拼讀,而后讓孩子明白拼讀在心里,直呼在嘴里)3、出示第三組(難點)n + nnnn(女 女 女孩的女) l + llll(綠 綠綠色的綠)4、出示第四組(自由讀老師領
44、讀小老師領讀考考同桌讀) bpmfdtnlbpmfdtnl bpmdtnlbpmfdtnl bpmfdtnlbpmfdtnl bpmdtnlbpmfdtnl第二課時(教學反思: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前后調整,這樣更加科學合理。)一、復習鞏固1、d t n l以及和a的拼讀。2、讀準有獎,激發(fā)興趣(下發(fā)練習紙)朗讀詞語,看誰讀得多?全會讀五顆星,聲音響加兩顆星,又準確又好聽加三顆星。自己評一評,課后同桌評一評。ne-le n-l n-l n-ln-l nde-ldewwlfbbmmmdfdfylbnp wybppppfnbbbo ppoym yf dydmddmywlmd nlnldpndyyidyt
45、dtytywdende tdeddiml yfufmdttm ld yd yyymmyty (自己試著讀,自我評價領讀,糾正讀同桌互讀,同桌評價) (教學反思: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一開始放手讓一年級孩子讀,一來有難度,二來還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很難自主得法,所以紀律難以管束,場面難以控制,效果不是很好。教后認為:還是對著大屏幕朗讀效果好?!白约涸囍x,自我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省去,不必安排。剩下時間可以書寫指導)二、課間兒歌 dfij fi fi 大 飛 機飛 飛 xiofij fi fi小飛 機飛 飛 fi fi fi fi飛 肥 斐 斐三、搶讀下列詞語ndendendeldeldelde dmnl
46、lbdditydpitd 四:趣味兒歌捏攏放開和輕輕地:1、四個聲母寶寶可淘氣了,躲到了兒歌里,聰明的小朋友快來找一找。(按順序找?guī)в衐 t n l的音節(jié))2、讀兒歌。(跟師讀指名讀齊讀)五、拼讀句子1、d di pa p.2、m ma na l師小結:拼音寶寶還能幫助我們讀句子呢!我們真要感謝拼音寶寶,也要認真學好他們。六、指導書寫回憶拼音寶寶的家:四線三格;觀察d t n l的位置1、指導d的書寫。(1)范寫:兩筆寫成,先寫半圓,寫在中格;后寫豎,從上格的中間起筆。(2)跟著老師書空;作業(yè)本上寫三個;評價2、指導t的書寫。(1)觀察書中第12頁,像老師那樣說一說,先寫哪筆,再寫哪筆。每一筆
47、寫在什么位置上。(2)描紅仿寫;評價;再寫三個3、同理指導n l的書寫(教學反思:第二課時第一環(huán)節(jié)花時太多,學生書寫沒有時間??上В┢?、家庭作業(yè)1、把捏攏放開兒歌念給爸爸媽媽聽。2、讀一讀單韻母 a o e i u 和聲母b p m f d t n l3、試一試,能直呼下面的音節(jié)和詞語嗎?d tnld tnlnld tn l mdlbanba ddi lfdm. dy. yy.tynl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教學的道路上總是要孜孜以求,尋求更有效地教學方法!但愿我們還能行!2014年10月22日第三篇:聲母教學反思聲母教學反思 申長揚一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我今年第一次教一年級,對于以一年級的教
48、學方法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拼音教學,漢語拼音的內容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只是一些抽象的符號,難讀又難記。老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沒勁,要想讓學生學好拼音,只有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下功夫。我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1、圖、形、音結合記憶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我將字母的形、發(fā)音和插圖充分結合,將抽象字母具體化、形象化。如:學習a o e時,利用口形、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口形、插圖、編順口溜的形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接受、識記枯燥的拼音。2、形近字母比較記憶生母鐘b p d q這四個字母容易混淆,我就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fā)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再加上順口溜,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科技研究合作項目協(xié)議
- 商場服裝店鋪轉讓協(xié)議書
- 電子垃圾回收利用項目的專項投資合同
- 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術應用合同
- 智能建筑項目施工協(xié)議
- 高空作業(yè)安全合同(19篇)
- 融資租賃與保理業(yè)務協(xié)議
- 房屋裝飾施工工程承包合同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審查要點解析
- 美容美發(fā)行業(yè)服務效果不滿意退款協(xié)議
- 2025年江蘇省高職單招《職測》高頻必練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工廠安全事故預防知識
- 2024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散文、小說閱讀(第03期)含答案及解析
- 《宮頸癌篩查》課件
- 2024年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消化科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中醫(yī)護理技術操作質量控制
- 杭氧股份深度報告:工業(yè)氣體龍頭期待2025景氣復蘇
- 2024年學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總結
- 2024年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社會招聘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