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課件_第1頁
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課件_第2頁
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課件_第3頁
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課件_第4頁
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本章內容:停車場(庫)的布置相關規(guī)范: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汽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本章內容:停車場(庫)的布置第一節(jié) 停車布置第一節(jié) 停車布置一、停車場(庫)的選址停車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城市環(huán)境有相當大的影響,其選址必須服從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布局安排,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和城市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劃的要求。按服務對象分類,可以將停車場(庫)分為三類:1、社會停車場(庫)2、專用停車場(庫)3、配建停車場(庫)一、停車場(庫)的選址停車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2、并對城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上海市車位配建指標上海市車位配建指標停車場(庫)選址的一般原則:為了避免造成交叉口處的交通混亂,特大、大、中型停車場(庫)應盡量布置在次要干道的兩側,不應直接與主干道連接。并盡量減小對城市交通的不利影響。如設在主干道上,應盡可能遠離交叉口。為了有利于車輛進出及交通安全,宜右轉駛入、駛出停車場(庫),其出入口須與城市道路交叉口、人行橫道等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型公共建筑的停車場應與主要建筑物位于主干道的同側,人流、車流量密集的公共活動廣場、集散廣場,宜按分區(qū)就近布置的原則,適當分散安排停車場,以有利于車輛停放的組織管理或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疏散。 為了減少車輛出入停車時產生

3、的噪聲、廢氣污染的影響,停車場(庫)的出入口距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療養(yǎng)院等建筑物應留有一定的距離,必要時應設置隔聲設施。停車場(庫)選址的一般原則:為了避免造成交叉口處的交通混亂,二、停車場(庫)出入口位置的選擇車流量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車站、車場等),其出車通路連接城市道路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離,自道路紅線交點量起不應小于70m;2、技術措施規(guī)定,距非道路交叉口的過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橋和地鐵出入口)最邊緣線不應小于30m;(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要求5m ,停車場規(guī)劃設計規(guī)則(試行)要求50m ),距地鐵出入口30m(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要求15m )。3、距公

4、共交通站臺邊緣不應小于15m;4、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應小于20m;5、當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連接;二、停車場(庫)出入口位置的選擇車流量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三 、停車場(庫)出入口的數量1、停車庫出入口的數量停車庫停車數出入口數量備注小型 50輛1中型51300輛2兩出入口間的凈距應不少于15m。(防火規(guī)范是10m,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20m)大型301500輛2特大型500輛3注:地下車庫小于100輛可設置一個不小于7m的雙向出入口。三 、停車場(庫)出入口的數量1、停車庫出入口的數量停車庫停2、停車場出入口的數量停車場的汽車疏

5、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停車數量不超過50輛的停車場可設一個疏散出口。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第8.1.8.3條: 少于5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可設一個出入口,其寬度宜采用雙車道;50-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應設兩個出入口;大于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兩個出入之口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m。2、停車場出入口的數量四、停車位尺寸1、不同型號的汽車輪廓尺寸是不同的。當前我國城市中有代表性的小型汽車型為5.0m1.8m2.0m,輕型載客(貨)汽車車型為7.0m2.4m2.8m。2、停車場布置首先應明確停車位的平面尺寸,垂直式停車尺寸為6.0 x2.8。 桑塔納3000 外型尺寸 長*寬

6、*高: 4687*1700*1450(mm)奧迪A4 外形尺寸 長*寬*高: 4587/1772/1427 mm 四、停車位尺寸1、不同型號的汽車輪廓尺寸是不同的。當前我國城3、殘疾人專用停車位1)總停車數根據停車場地的大小而定,應大于總停車數的2,而且至少有一個殘疾人專用停車位。2)殘疾人專用停車位應靠近停車場出入口或供殘疾人使用的建筑物出入口。3、殘疾人專用停車位3)專用車位尺寸長x寬=6x2.8m。4)地面坡度應不大于1:50,且平整、堅固、不積水,以便于殘疾人通過。5)殘疾人汽車到達車位后,還需要轉換輪椅代步或拄拐杖行走,因此,車位一側應設不小于1.2m寬的輪椅通道,其后端應直通人行通

7、路。兩個殘疾車位可以共用一個輪椅通道。6)為了安全,輪椅通道不應與通車道交叉,要通過寬1.5米以上的安全步道直接到達建筑入口等目的地。當輪椅通道與安全步道有高差時,應設寬1m的輪椅坡道(坡度為5%),以方便乘輪椅者通行。3)專用車位尺寸長x寬=6x2.8m。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五、停車場行車通道的設計要求 1、出入口的設計要求1)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應不小于7m;單向行駛時應不小5m。2)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城市道路的規(guī)劃紅線不應小于7.5m。出入口應有良好的通視條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處作視點的120度范圍內至邊線外7.5m以上不應有遮擋物。五、停車場行車通道的設計要求 1

8、、出入口的設計要求3)當汽車庫出入口通道為坡道時(如地下車庫),其坡道面向城市道路的終點面應與城市道路紅線距7.5m;與城市道路平行或斜交時,應后退出入邊線5m。3)當汽車庫出入口通道為坡道時(如地下車庫),其坡道面向城市2、場內通道的設計要求1)按小型汽車垂直后退停車布置時,場內通道寬不應小于6m,其最大縱坡為不大于8%。2)最小道路轉彎半徑為6m。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是指車輛在在低速轉彎時回轉時,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2、場內通道的設計要求對于一般的小型車,如果在6.93m范圍之內,直角式轉彎處的道路寬度小于4.45米,則小型車式無法通過的。題目:以下4種直角型通車道,哪些是合理

9、的?答案:a、b對于一般的小型車,如果在6.93m范圍之內,直角式轉彎處的道3)場內通道應貫通,以利方便停車與疏散,應避免盡端式車道。4)車輛宜分組停放,每組停車位宜不多于50輛,組與組之間距離不小于6m。3)場內通道應貫通,以利方便停車與疏散,應避免盡端式車道。六、停車的經濟柱距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六、停車的經濟柱距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地下車庫設計(包你滿意)汽車橫向間距為0.5m時,雖然符合防火要求,但是會感到緊張局促,當汽車橫向間距為0.6米時,才能夠滿足車輛隨意進出的要求,因此,最小柱距應適當增大。一般地下室停車,7.8的柱距相對緊張,以88.4米柱

10、距為宜。停車類別小轎車兩柱間停車數(輛)123最小柱間凈距(m)2.44.77汽車橫向間距為0.5m時,雖然符合防火要求,但是會感到緊張局七、 停車庫出入口坡道1、汽車庫內通車道的最大縱坡直線坡度曲線坡度百分比(%)比值(高:長)百分比(%)比值(高:長)微型車、小型車151:6.67121:8.3輕型車13.31:7.5101:10中型車121:8.3大型客車/大型貨車101:1081:12.5鉸接客車/鉸接貨車81:12.561:16.7注:曲線坡道坡度以車道中心線計。七、 停車庫出入口坡道1、汽車庫內通車道的最大縱坡直線坡度曲2、停車場通道最大縱坡度 停車場通道最大縱坡度直線曲線微型車/

11、小型車15%12%中型汽車12%10%大型汽車10%8%鉸接車8%6%2、停車場通道最大縱坡度 停車場通道最大縱坡度直線曲線微型車3、汽車庫內當通車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的起坡、止坡處應設置緩坡段。其直線緩坡段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3.6m,緩坡坡度應為坡道坡度的1/2。曲線緩坡段的水平長度汪應小于2.4m,曲線的半徑不應小于20m,緩坡段的中點為坡道原起點或止點。3、汽車庫內當通車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的起坡、止坡處八、車庫及其它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第一章內容)車庫之間以及車庫與除甲類物品庫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汽車庫、修車庫、廠房、庫房、 民用建筑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汽車庫修車庫一、二級101214三級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