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冊教案_第1頁
初一地理上冊教案_第2頁
初一地理上冊教案_第3頁
初一地理上冊教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一地理上冊教案初一地理上冊教案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采集的初一地理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初一地理上冊教案1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講明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總數(shù),人口天然增加率和人口凈增長數(shù)之間的關系;理解由于人口太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huán)境等問題;了解亞洲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了解亞洲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發(fā)展差別。通過分析各國產生經濟差別的原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與方法:通過對亞洲人文地理環(huán)境的學習,初步把握搜集各個國家資料的方法,通過溝通進一步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自立學習的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亞洲人文環(huán)境,加強環(huán)境意識,懂得尊敬不同國家的文化,樹立正確的人口觀。教學重點:亞洲的人口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文化特點教學難點:亞洲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教學經過復習發(fā)問1、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2、地形怎樣制約河流的流向?3、亞洲的氣候具有什么特征?導入新課:在這樣的天然環(huán)境之下,亞洲的人們如何生活呢?顯示亞洲不同地區(qū)民族服飾根據(jù)第一節(jié)所學習的亞洲天然環(huán)境的特征猜一猜它們分別分布在亞洲的哪些區(qū)域?服飾為單一薄裙分布在亞洲南部、東南部的熱帶地區(qū);服飾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陽輻射強烈的西亞地區(qū);服飾為各式長袍分布在氣溫年較差大內陸地區(qū)(上身

3、袖管穿脫方便);服飾為皮衣皮靴分布在嚴寒的亞洲北部。很顯然人文環(huán)境與天然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親密的關系,天然環(huán)境深深地影響著人文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常指人口、經濟、城市、建筑、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一、人口最多的大洲我們來看一看亞洲的人口情況,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人口的一些情況,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了解人口狀態(tài)的?比方人口的天然增加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關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計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區(qū)人口十分濃密?讀圖6.13“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圖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跨越1億的國家發(fā)問1、2000年世界總人口數(shù)是多少?(60.55億)2、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總數(shù)是多少?

4、(12.95億)3、目前世界上人口跨越1億的國家有幾個?(10個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日本、尼日利亞)其中亞洲有幾個?(6個)分別是哪些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活動1、按人口數(shù)多少,給各大洲排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2、按平均人口天然增加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隊(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天然增加率(世界平均為1.3%),計算2001年亞洲的凈增人口數(shù)和世界凈增人口數(shù);看看世界每增長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總數(shù)平均人口天

5、然增加率=世界凈增人口數(shù)(60.55億-1.3%=0.79億),所以2001年世界凈增人口0.79億,而亞洲2000年人口總數(shù)36.8億-1.4%=0.52億,所以每增長100人中有66人在亞洲(0.52/0.79-100=66)。小結因而我們能夠看出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發(fā)問1、我們剛剛用了哪些方法講明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天然增加率)2、我們還能想想其他方法能夠講明這個問題嗎?(亞洲的人口密度)討論分組討論亞洲的這些國家人口為什么這么多?(從氣候、地形、歷史、經濟角度分析)討論亞洲這么多人口對資源和環(huán)境會產生什么影響?展現(xiàn)材料人口擁擠、開墾山坡、水土流失

6、、莊稼枯萎等。小結人口太多會導致資源不夠用,進而又轉化為對環(huán)境產生很大的壓力,以至對環(huán)境產生毀壞作用,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人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又是資源的消費者,只要處理好這兩者的辨證關系,人類社會才會順利進步。(即要理解“兩只手和“一只口的關系)閱讀材料“亞洲人口增加對土地的壓力根據(jù)閱讀材料按因果關系填入框圖中A、要求增產糧食B、開墾坡地和干旱地帶C、糧食產量下降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E、惡性循環(huán)F、土壤肥力下降怎樣改變這種狀態(tài)呢?如何能力進入良性循環(huán)呢?造成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根本問題是人口的過快增加,解決途徑包含控制人口增加和依靠科學技術等。學生繪制良性循環(huán)圖活動以“亞洲人口、資

7、源、環(huán)境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組織小組討論對亞洲人口發(fā)展的建議,站在全球角度,體驗人口問題的緊迫性,并推選代表發(fā)言。二、多樣的地域文化1.列舉一些簡單的文化現(xiàn)象。2.讀圖6.17完成活動1。要求學生解釋天然地理環(huán)境是怎樣影響這些文化現(xiàn)象的。(1)日本由于地處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許多防震設計。(2)從亞洲地形圖中能夠看出,也門位于丘陵地帶,所以也門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農田也基本上是梯田。(3)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島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qū),長年高溫多雨,為了防潮,他們的房屋是高腳屋。由于過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們的房屋很長,可達200米。(4)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qū)之一,長

8、年濕熱,河網(wǎng)密布,所以這里的居民出門搭船,以捕魚為生。(5)西伯利亞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qū)之一,為了御寒他們身著毛皮服裝,大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分的原料,長年的積雪使雪橇成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6)沙特阿拉伯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qū),長年炎熱干旱。由于氣溫很高,他們身著寬大的袍子,以便散熱。干旱的草場適于發(fā)展畜牧業(yè)。牧人們采用游牧的形式,所以他們身居帳篷。板書設計:一、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二、多樣的地域文化第六章第二節(jié)人文環(huán)境第2教時教學目的:知道亞洲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了解三類產業(yè)的劃分。教學重點:亞洲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學難點:亞洲各國經濟

9、發(fā)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學經過導入新課:假如一周后要到某國去,那么,你這一周將做哪些預備?學生回答經濟發(fā)展差別展現(xiàn)圖片: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在工業(yè)現(xiàn)代化、農業(yè)機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裝等方面的圖片。這兩幅圖片有什么區(qū)別?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為什么不同呢?播放印度建國前經濟狀態(tài)的影視素材。長期遭遇殖民統(tǒng)治,獨立前經濟貧困,工業(yè)落后,基礎軟弱,這樣就給建國后經濟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困難。這是影響經濟發(fā)展的什么條件呢?歷史條件播放新加坡、韓國、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影勢素材: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鼎力發(fā)展出口加工工業(yè),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fā)展。尤其中國實行改革

10、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獲得了可喜的成就。這是影響經濟發(fā)展的什么條件呢?社會條件。播放波斯灣沿岸國家石油生產和出口的影視素材:沙特阿拉伯熱帶沙漠國家,工農業(yè)生產不發(fā)達,卻成為亞洲較富有的國家。這是影響經濟發(fā)展的什么條件呢?天然條件展現(xiàn)某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有關材料影響經濟發(fā)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小結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是受天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的,各國要根據(jù)自己國家的國情,并結合世界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環(huán)境來確定其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根據(jù)經濟發(fā)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亞洲,少數(shù)國家是發(fā)達國家,如日本;而大多數(shù)國家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即便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差別

11、也很大活動將圖6.18亞洲部分國家199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從大到小排序。找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跨越10000美圓和低于500美圓的國家。估算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產值是尼泊爾的多少倍?講一講亞洲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別??纯粗袊趤喼薷鲊慕洕l(fā)展處于如何的水平?學生小結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跨越10000美圓的國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美圓的國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國、越南、尼泊爾;2、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尼泊爾的154倍;3、亞洲各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別較大。較高的發(fā)達國家有很少,如日本;諸多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差別也很大。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新加坡到達30170美圓,尼

12、泊爾僅為210美圓,前者是后者的144倍;4、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fā)展中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獲得了宏大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發(fā)展還有困難。我們既不可因成就宏大、水平提升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還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們應安身現(xiàn)實、兢兢業(yè)業(yè)、因地制宜、縮短差距。作為中學生我們肩負著興盛祖國的重擔,一定要練就建設祖國的本事,為國家做出更大的奉獻。閱讀材料“三大類產業(yè)的劃分以日本為例,教給學生怎樣解讀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三大類產業(yè)構成圖活動:完成P16活動2顯示1998年亞洲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三類產業(yè)構成(%)討論觀察亞洲

13、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與三類產業(yè)比例之間的關系如何?小結經濟落后的國家以第一產業(yè)為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的比重逐步較少。如今世界上的發(fā)達國家,大多數(shù)第一產業(yè)的比重很小,第三產業(yè)的比重。目前我國因地制宜,鼎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推進第二產業(yè),看重第一產業(yè),優(yōu)化產業(yè)構造,努力發(fā)展經濟??偨Y第二節(jié)重要講授了亞洲的人文環(huán)境,其特點為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樣的地域文化,存在著宏大“經濟發(fā)展的差別。我們通過大量的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了構成這些特點的原因,使我們學會了運用資料分析地理現(xiàn)象的方法,把握了怎樣從地圖和數(shù)據(jù)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亞洲是絢麗多彩的,它是面積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復雜的地

14、形和氣候,有多樣的文化和民族,經濟發(fā)展?jié)摿甏?,前景廣闊。讓我們全亞洲人民攜起手來,共同把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建設得愈加美妙!初一地理上冊教案2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第一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講述: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許多同學曾經或如今都會提到這些問題:地球是什么樣的?地球有多大?人們怎么認識這個地球的?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討論這些問題,共同去探尋求索地球。板書: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發(fā)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嗎?學生回答:圓形、橢圓形補充講明: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怎么知道的呢?我們寓居在地球上,無法看到地球的整體相貌,在古代,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是一個難解之謎。一、認識地球

15、的形狀和大小活動:將課本上四幅圖用掛圖根據(jù)順序展現(xiàn)出來,學生討論完后,請代表上臺邊指導圖片邊講述。圖1:“天圓地方圖2:“蓋天講圖3: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路線圖圖4:地球衛(wèi)星照片請學生講述第一幅圖:“天圓地方補充小結:在古代,人們以為全部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宏大的鍋,你同意這種講法嗎?為什么?(學生回答)總結: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不像古代人一樣完全憑仗直觀的認識世界.簡單地認識天空是圓的,大地是平的。隨著人們活動范圍的擴大,人們逐步發(fā)現(xiàn)大地并不是那樣平坦。比方:海邊遠方駛過來的航船,先看見船桅,后見船身;月食時,地球的影子邊沿老是弧形的。請學生講述第二幅圖:“蓋天講引導發(fā)問:對于這樣

16、的講法,同學們能否提出質疑?(學生活動)總結:從海邊看帆船到發(fā)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們對地球形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體的假想。為了證明這樣的假想,人類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為此,許多探險家進行了屢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講出歷都有哪些的環(huán)球航行?(學生回答)講述并引導:最的就是16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的環(huán)球探險航行。下面請同學講述麥哲倫航海的故事??偨Y: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的宏大意義就是充足的.證明了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那么如今我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情況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上來為我們講述。(學生回答)講述:如今我們進入了太空能夠在空中看到完好的地球并為地球拍了照片,

17、確證地球是個球體。發(fā)問:剛剛,我們同學把我們人類認識地球探尋求索地球的經過給演示了一遍,從“天圓地方到“蓋天講,再從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到地球衛(wèi)星照片,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由簡單認識到猜測到理論,由毛病的現(xiàn)象到真諦的漫長歲月,并付出了宏大的代價。從人類探尋求索地球形狀的經過中,同學們都有哪些感想?我們從中悟出了如何的道理?(學生回答)總結:我們要學習先輩,對待任何事物要科學,要堅持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和為探尋求索真諦勇于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還要細心觀察、勤于考慮、擅長總結、勇于理論,這樣能力發(fā)現(xiàn)真諦,獲得成功。承轉:我們認識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個標準的球體呢?(可參加學生討論

18、)我們如今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到準確地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來講,人們往往用外表積、周長、半徑等數(shù)據(jù)來講明球體的大小。大家看到課本第6頁圖c,講明地球終究有多大?展現(xiàn)掛圖:課本圖p5C圖地球的大小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外表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講述:精到準確的測量表示清楚: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因而,精確地講,地球應該是兩極稍扁,赤道稍鼓的球體。當然,這些差異不同同宏大的地球來比,還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徑只比北極半徑長21千米,假如把地球縮小成地球儀大小,這個差異不同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

19、表示地球的大小,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板書: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稍鼓的球體2.地球的大?。浩骄霃绞?371千米地球的外表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啟下;下面我們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活動:出示地球儀并展現(xiàn)給同學們看。學生活動:細心觀察地球儀并動腦筋考慮,地球儀與真實的地球原貌有哪些重要的不同?(學生回答)補充講明:1.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2.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不存在的,比方用于確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經緯網(wǎng)和經緯度;3.地球儀是有地軸的,而現(xiàn)實中并沒有地軸。發(fā)問:根據(jù)自己對地球儀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試著給地球儀下個定義。(學生

20、回答)歸納:地球儀是人們根據(jù)地球的形狀,而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大小和名稱。地球儀能夠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全部地球的全貌,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地球外表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情況。今后,我們經常要借助地球儀來學習地理知識,所以,同學們應當學習有關地球儀的知識??偨Y: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地球和地球儀的基本知識,了解了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經過,初步地認識了地球儀。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地球儀的一個主要圖示-緯線和經線。布置作業(yè):參照課本的活動,回家制造一個小地球儀,課余比比看誰做的。板書設計:初一地理上

21、冊教案3第一節(jié)天然環(huán)境1、地理位置: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p2)亞洲的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跨緯度最廣,東西間隔最長的一個洲。(留意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起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22、)4、亞洲之最:(1)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積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2)世界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3)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起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4)亞洲面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的平原:亞馬孫平原;(5)世界的湖泊:里海(咸水湖);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的群島:馬來群島

23、。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第二節(jié)人文環(huán)境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濃密地區(qū),世界人口跨越1億的國家有11個(2003年)。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尼日利亞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人口起碼的是大洋洲(除南極洲外);人口增加率的是非洲,人口增加率最低的是歐洲。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1、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自北向南依次為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的是本州島。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2、日本位于太平洋

24、板塊和亞歐板塊接壤處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最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為主,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日本為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對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lián)絡特別有利。(圖7.2p18,活動p19)3、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的港口城市是橫濱。日本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二戰(zhàn)以后,經濟高速發(fā)展,對工業(yè)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加,加之國內供應不足,對外依靠很強。日本的經濟特點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工業(yè)重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qū)。第三節(jié)東南亞1、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包含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

25、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海上通道。(圖7.17-18p26-27)2、東南亞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的內陸國是老撾。3、氣候類型重要包含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東南亞人口濃密,耕地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主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產地。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的橡膠生產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的椰子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3、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

26、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城市附近大河所在國家河內紅河(上游為元江)越南金邊湄公河(上游為瀾滄江)柬埔寨萬象同上老撾曼谷湄南河泰國仰光伊洛瓦底江(上游為怒江)緬甸初一地理上冊教案4【教學經過】 (展現(xiàn)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簡化地球儀上的點和線(學生活動)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考慮,同學先小組溝通,推薦發(fā)言人回答下列問題:1.緯線的特點,經線的特點。2.認識地軸、南極、北極。(發(fā)問)地球真有一根軸嗎?地球外表能畫出多少條經線和緯線?(學生活動)(展現(xiàn)圖片)教材提供的“地球儀上的經線、“地球儀上的緯線(引導學生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經線呈什么形狀?緯線又是什么形狀?2.認識本初子午

27、線、赤道;區(qū)別南緯、北緯、東經、西經。讓學生讀出赤道、本初子午線的度數(shù)。(展現(xiàn)地圖)五帶分布圖(學生活動)1.引導學生繼續(xù)找出:北回歸線、北極圈、南回歸線、南極圈。2.請同學們在圖上描繪出00、300、600三條緯線,老師補充低、中、緯度的劃分。(讓學生在地球儀標出低緯、中緯、高緯的三個區(qū)域。)(展現(xiàn)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片“南北半球的劃分和“東西半球的劃分(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構成的經線圈。(發(fā)問)1.南北半球是如何劃分的?2.東西半球是如何劃分的?(南北半球的劃分比較容易,讓學生講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比較難,老師指圖引導,讓學生充足想象、理解。)(學生活動)結

28、合地球儀,老師采用問題教學法,邊發(fā)問、邊啟發(fā)與學生討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不同的經線長度有什么變化。不同的緯線的長度能否相等?2.經線指導南北方向,緯線呢?讓學生完成教材的“活動中第二問題“小明的暑期夏令營,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地點?為什么?(總結:找不到該點,400的緯線南北半球各有1條,1160的經線有2條。)(學生活動)1.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2.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qū)域的國家各一個。(通過上面的練習,強化練習了地球儀的使用,對發(fā)言積極、答案正確的同學,老師應及時表揚鼓勵)【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

29、節(jié)學習的重要內容。初一地理上冊教案5復習目的:1、了解全球海陸分布的大概情況,記住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主要的洲際分界限,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2、能用實例講明海陸的變化,包含各種不同的作用。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講、“板塊構造學講的基本內容,并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解釋世界出名山系、海洋和世界重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復習重點:1、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主要的洲際分界限,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2、理解“大陸漂移假講、“板塊構造學講的基本內容

30、,并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圖解釋世界出名山系、海洋和世界重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復習難點: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主要的洲際分界限。2、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講、“板塊構造學講的基本內容。復習一課時復習經過:1.海陸分布1海陸分布大概情況地球外表由海洋和陸地構成,海洋面積大,占71;陸地面積小,占29%。概括地講,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2)半球的海陸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重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四周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四周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我們如何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

31、地面積。在判定南北半球時,極點四周是陸地的是南半球,極點四周是海洋的是北半球。(3)人類探尋求索地球相貌的歷程人類對地球海陸相貌的認識,經歷了極其漫長的經過。早期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僅僅是陸地上人類萍蹤和視野所及的非常狹小的天地。那時寓居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是世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國土稱“中國。2.七大洲(1)七大洲的分布:讀圖復習2重要大洲的分界限:亞歐兩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亞非兩洲:蘇伊士運河歐非兩洲:直布羅陀海峽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3.四大洋(1)四

32、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四大洋中跨四個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2四大洋的面積比較:4.海陸變遷的實例告訴我們:海陸的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喜馬拉雅山巖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過去的海洋變成如今的陸地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遺跡-過去的陸地變成如今的海洋5.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講11912年,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講。2“大陸漂移假講的內容:6.板塊運動1板塊學講的重要內容:讀圖復習(2)證據(jù):地中海在不斷縮小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繼續(xù)碰撞。喜馬拉雅山在不斷增高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繼續(xù)碰撞。復習小結:1.運用歸納法,理清重要知識點:1海陸分布七分海洋:海洋重要集

33、中于南半球、西半球;面積最大的大洋為太平洋,最小的為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三分陸地:陸地重要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面積最大的陸地為亞洲大陸,最小的為澳大利亞大陸。初一地理上冊教案6一、講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湘教版教材編寫由“大洲-地區(qū)-國家構成,層層遞減。本節(jié)是在認識大洲,了解地區(qū)這后走進的第一個國家。因而,本課從內容上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應用,學好它又為今后學習其他國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2、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A、能講出日本的位置與領土構成。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征。(2)經過與方法:A、運用地圖和資料

34、,了解天然地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B、運用板快構造學講,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C、初步把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學習,學會描繪敘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并會分析一個國家天然環(huán)境對人類的影響。使學生樹立“事物是聯(lián)絡的,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整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3、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日本位置、領土構成,地形特征。(2)教學難點:氣候類型及構成原因。二、講學情初一學生正處于思維邏輯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邏輯能力尚不夠強,但思想活潑踴躍,感情豐富,求知欲強,好勝心切,承受知識上往往帶有濃烈厚重的感情色彩,樂于接觸有趣的感性知識,因而,在講授日本時要多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多以圖片展現(xiàn),并盡量聯(lián)絡實際,以加強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