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學》教學大綱_第1頁
《學校體育學》教學大綱_第2頁
《學校體育學》教學大綱_第3頁
《學校體育學》教學大綱_第4頁
《學校體育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體育學 課程教學大綱一、課程的基本信息適應對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課程代碼:05E05725學時分配:54學時賦予學分:3學分先修課程:教育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心理學、體育學概論、體育心理學后續(xù)課程:體育教學論、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體育科研方法二、課程性質與任務學校體育學課程是國家教委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專業(yè)本科專業(yè)課程方案中規(guī)定的必修課中的主干核心課程之一。(一)了解學校體育學課程的基本理論,使學生認識到本學科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體育、從事學校體育工作的熱情,同時使學生建立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二)掌握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學會從事體育教師職業(yè)所需的基本

2、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的實踐能力,為將來就業(yè)做好充分準備。(三)了解當前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趨勢,培養(yǎng)學生在學校體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運用學校體育的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學校體育實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教學目的與要求通過教學使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yè)的學生能夠掌握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從理論上正確認識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體育教師應具有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基本樹立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思想與師德規(guī)范;忠誠黨的教育與體育事業(yè)。通過本課程及其先修和后續(xù)相關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學校

3、體育工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拓展本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能力。四、教學內容與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比重教學時數(shù)實踐備注學校體育基本問題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雨思想演變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國學校體育目的與目標15%8體育課程與教學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與編制體育課程的實施體育教學體育課程學習與指導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52%208課外體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特點與實施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與實施19%82體育教師理想的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培訓與終身學習11%6機動3%2合計100%44101、學校體育的基本問題1.1學校體育的

4、歷史沿革與思想演變學習目標: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學校體育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學校體育發(fā)展中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和科學主義傳統(tǒng)及其歷史地位,了解中國學校體育思想發(fā)展脈絡,理解與把握學校體育發(fā)展的趨勢。1.1.1學校體育思想的形成雨發(fā)展1.1.2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的形成雨發(fā)展1.1.3 20世紀后期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新趨勢1.2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習目標:通過本章學習,能正確認識與理解學校體育的地位和功能,了解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機能、體能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特點,并能根據(jù)中學生的特點正確提出開展學校體育的基本思路,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學校體育實踐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2.1學校體育與學生身

5、體發(fā)展1.2.2 學校體育與學生心理發(fā)展1.2.3學校體育與學生社會適應1.3我國學校體育的目的與目標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學校體育的結構,闡釋學校體育的目的與目標對于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校體育工作效率的意義,明確制定學校體育目標應考慮的因素,能正確把握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內容。1.3.1學校體育的結構1.3.2學校體育目標的結構與功能1.3.3學校體育目標的制定1.3.4我國學校體育目的與目標1.3.5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2、體育課程與教學2.1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與編制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能了解掌握體育課程的性質與特點,體育課程的功能與價值,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2.

6、1.1體育課程的特點2.1.2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2.1.3體育課程的編制2.1.4體育課程標準的制定2.2體育課程的實施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能正確認識體育課程實施的本質,體育課程實施的取向和策略、體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以及體育課程實施過程中應正確認識與處理好的問題。2.2.1體育課程實施的本質2.2.2體育課程實施的取向與策略及過程2.2.3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2.3體育教學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正確認識與理解體育教學過程、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分類與運用,掌握現(xiàn)代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時機與注意事項,學會體育課堂組織管理和體育學習評價的基本方法,懂得體育教學設計的方法。2.3.1體

7、育教學的本質與特征2.3.2體育教學目標與制定2.3.3體育教學內容2.3.4體育教學方法2.3.5體育教學組織管理2.3.6體育教學設計2.3.7體育學習評價2.4體育課程學習與指導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正確認識體育學習的過程與特點,以及體育學習策略的特點與構成,初步掌握對學生體育學習策略指導應注意的問題,教會學生學習。2.4.1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與特點2.4.2體育學習策略的特點與構成2.4.3體育學習策略的指導2.5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理解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意義,樹立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理念,學會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技能。2.5

8、.1體育課程資源的性質與分類2.5.2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2.5.3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2.5.4人力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3、課外體育3.1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能正確認識課外體育活動及其特點、意義,掌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指導實踐的操作。3.1.1課外體育活動的性質與特點3.1.2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3.1.3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3.2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特點與實施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性質、特點和組織形式,掌握課余體育訓練的基本方法,懂得選材的程序。3.2.1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性質與特點3.2.2學校課余體

9、育訓練的組織形式3.2.3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實施3.3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與實施學習目標:通過本章學習,了解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初步掌握開展各種類型課余體育競賽的技能,學會制定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計劃與規(guī)程。3.3.1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3.3.2課余體育競賽的組織形式3.3.3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實施4、體育教師4.1理想的體育教師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能知道體育教師的基本工作內容、性質和特征,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提出需要提高的地方和具體措施。4.1.1理想體育教師的素質要求4.1.2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4.1.3體育教師的工作與研究4.2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培訓與終身學習學習目標:通過本章學習,對體育教

10、師職業(yè)培訓的全過程有全面的了解,能理解終身學習的概念及其特征,認識體育教師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4.2.1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學科學習4.2.2體育教育專業(yè)的見習與實習4.2.3體育教師的在職培訓4.2.4體育教師的終身學習五、教學設備和設施1、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順序,適時介紹本學科當今發(fā)展趨勢,以多種教學手段有重點的進行教學。2、具體教學手段通過教師講授和指導學生自學相結合,采用多媒體、課堂討論、實踐操作、課外作業(yè)、課外閱讀參考書等。3、建立網(wǎng)絡課堂教學平臺,充分利用微格教室、媒體教室及教育實習基地,提高學習效果。4、全面考核學生學習情況,將考試分為平時成績(考勤、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1

11、0%;實踐操作(參與課堂討論、課內實習)20%;筆試70%。六、課程考核與評估(一)考核內容1、理論考試2、能力考試(二)考核標準1、理論考試:由教務部門統(tǒng)一制卷進行筆試,百分制,占70%。2、能力考評:根據(jù)學生實踐部分各項內容完成情況,給予分值,占30%。改革考試方法,將考試分為平時成績(考勤、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10%;實踐操作(課內實習、課堂討論)20%;要求教師平時做好記錄,并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實是求是,促進全體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提高。七、附錄參考書目:1、學校體育教學探索 主編 曲宗湖 楊文軒 人民體育出版社 2、課余體育新視野 主編 曲宗湖 楊文軒 人民體育出版社 3、域外學校體育傳真 主編 曲宗湖 人民體育出版社 4、現(xiàn)代社會與學校體育 主編 曲宗湖 人民體育出版社 5、學校體育思想分析主編 曲宗湖 人民體育出版社 6、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 主編 毛振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7、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 主編 毛振明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8、學校體育素質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