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看好國產設備材料_第1頁
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看好國產設備材料_第2頁
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看好國產設備材料_第3頁
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看好國產設備材料_第4頁
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看好國產設備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OLED產業(yè)研究:上行趨勢明確_看好國產設備材料一、OLED主流趨勢顯現(xiàn)1.1 OLED產業(yè)揚帆起航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稱為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是繼CRT與LCD技術后的第三代顯示技術,具有自發(fā)光、每個像素獨立照明等特性,廣泛應用于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筆電、平板等領域。從OLED結構來看,基層支撐起整個OLED屏幕,陰級將電子注入設備后通過電子注入層和傳輸層有效地注入到發(fā)光層,空穴從陽極進入,通過空穴注入層和傳輸層向發(fā)光層遷移,空穴和電子在發(fā)光層形電子空穴對,即激子,激子輻射躍遷而以光的形式釋放出能量。LCD顯示屏是傳統(tǒng)顯示市場主流的技術應用。在新型

2、顯示領域,各家面板廠商加碼OLED生產線的擴張,產業(yè)趨勢明確。OLED相較于LCD屏幕,其顯示技術更適合柔性屏、全面屏、屏下指紋解鎖、屏下攝像頭等技術的搭建,并且在厚度、能耗、溫度、抗摔性和對比度等方面更具優(yōu)勢。根據(jù)產品類別,OLED可以分為剛性和柔性屏幕,兩者在產品規(guī)格上無本質差異,但柔性屏幕可塑性強,支持彎曲折疊,比剛性屏幕更加輕薄。根據(jù)驅動方式的不同,OLED分為主動矩陣式(AMOLED)和被動矩陣式(PMOLED)。PMOLED結構簡單,制造難度小,成本較低,主要應用在車用顯示、游戲機等中小型顯示器領域。AMOLED在性能方面優(yōu)勢顯著,是當前主流的技術路線,但制造良率較低,技術壁壘高,

3、主要應用于數(shù)碼相機、電視機等、智能手機等中大型顯示器中。OLED面板的制備工藝分為陣列、成盒、模組三個階段。陣列段(Array)工藝將素玻璃基板經(jīng)過鍍膜、清洗、成膜、曝光、刻蝕和退火等步驟制成LTPS(低溫多晶硅)驅動電路。成盒段(Cell)制程通過高精度金屬掩膜板將有機發(fā)光材料和陰陽極等材料蒸鍍在基板上,結合驅動電路形成發(fā)光元器件,最后在無氧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封裝。模組段(Module)主要負責切割、進行面板點亮測試、貼附偏光板、連接驅動IC和柔性電路板FPC等。OLED產業(yè)鏈上游包括制造設備、材料、組裝零件,中游負責組裝制成OLED面板,最后應用于手機、可穿戴設備、筆電/平板、電視等終端領域。O

4、LED制造成本中設備與有機材料價值量較高,成本占比達到35%和23%。OLED面板主要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與電視領域,應用占比分別為70%、10%與6%。1.2 OLED產業(yè)趨勢明確向上2014-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迎來3G到4G時代的迭新潮。在4G網(wǎng)速快、低延遲等優(yōu)勢的加持下,4G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提升。2016-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嚴重,主要系智能手機滲透率趨于飽和疊加手機廠商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受困于疫情壓制市場的消費需求,2020年全球與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為12.9與3.0億臺,同比減少-5.8%、-20.4%。隨著5G技術發(fā)展成熟疊加疫情壓制逐步減弱,未來智能手機出

5、貨量或將出現(xiàn)反轉。2017年蘋果發(fā)布首款采用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iphoneX。iphoneX亮相后引發(fā)市場對OLED屏幕的關注,OLED產業(yè)正式進入加擴張速期。根據(jù)DSCC數(shù)據(jù)顯示,2017-2020年全球OLED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達到4.04、4.43、5.39、7.04億臺,同比提升6.3%、9.7%、21.7%、30.6%。隨著手機市場相繼發(fā)布搭載全面屏、柔性屏、折疊屏等新型顯示技術的智能手機,預計OLED屏幕需求將進一步提升。2020年LCD與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占比分別為55.38%與44.97%。其中,剛性與柔性OLED屏幕分別占比21.51%和20.61%,折疊屏占比2.8

6、5%。柔性OLED屏幕符合手機大屏、攜帶方便等市場需求及消費者喜好,并且更適合屏下指紋解鎖、屏下攝像頭等技術的搭建,是手機屏幕發(fā)展的趨勢所向。預計2022年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占比將達到約57%,超越LCD手機面板,成為市場主流?,F(xiàn)階段手機顯示技術處于LCD向OLED技術迭代的高峰時期,高端旗艦手機基本采用OLED屏幕,LCD屏幕則普遍搭載于中低端機型中。在近期召開的新機發(fā)布會中,華為P50、小米MIX4、Vivo S10、OPPO Reno6系列均搭載OLED屏幕。即將發(fā)行的iphone13系列手機也將采用OLED屏幕。從各大手機廠商采用OLED屏幕的滲透率來看,三星手機滲透率為69%

7、,占據(jù)首位,其次是蘋果(53%)與華為(38%)。上半年,驅動IC產能收緊,價格上升。受上游供給偏緊影響,三星顯示從今年三月起宣布上調公司AMOLED價格。截至2021年7月21日,6.4寸剛性和柔性OLED價格分別為23和45美金,相較于年初價格同比提升15%與2%。我們認為受“缺芯”影響,下半年OLED面板價格仍將小幅提升。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AMOLED面板市場規(guī)模約281億美元。隨著屏下攝像頭、屏下指紋解鎖技術逐步成熟,手機端OLED面板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預計2025年智能手機AMOLED面板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25億美元,Cagr為12.8%。主要供應商包括三星、京東方、和輝光電

8、、維信諾、華興光電等廠商。全球OLED產能主要集中在韓國、中國、日本等。由于韓國企業(yè)在面板賽道上起步較早,市場份額較高,積累的經(jīng)驗形成了一定的專利壁壘,在行業(yè)內擁有較強的話語權。三星顯示是全球OLED生產的領航者,2019年全球市占率高達85.4%。另一家韓國廠商LGD主要負責電視、桌上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大中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全球市占率為2.8%。國內廠商主要負責中小尺寸OLED的制造,核心供應商包括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等,2019年全球市占率分別為3.6%、2.1%、2.7%、3.4%。隨著國內OLED生產線相繼投產,國產廠商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2020年,全球電視機出貨

9、量逆勢增長達到2.72億臺,同比提升20.35%,主要系宅經(jīng)濟推動電視機需求增加。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電視采用LCD屏幕,部分高端電視搭載OLED屏幕。在OLED電視領域,大尺寸屏幕一直被韓國LG Display所壟斷。2019年公司投產的廣州8.5代線是全球領先的OLED生產線,主要生產4K超高清55、65、77英寸等大尺寸電視用OLED屏幕。截止2021年一季度,55寸OLED面板價格約510美元。我們認為LGD 8.5代OLED生產線的投產將推動OLED TV普及率的提升。根據(jù)華經(jīng)產業(yè)研究院預測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球電視OLED面板出貨量約400萬片,預計2022年OLED電視面板出貨

10、量將達到750萬片,假設按單價510美元進行測算,2020年全球市場規(guī)模約20.4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38.3億美元。全球主要廠商包括LGD等。未來AMOLED面板產業(yè)將呈現(xiàn)柔性高速成長,剛性小幅提升的發(fā)展態(tài)勢?,F(xiàn)階段,剛性AMOLED產品成熟度、良品率與產能利用率較高,制造設備完善,生產成本較低。柔性AMOLED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但價格較高,生產良品率相對較低。短期來看,柔性AMOLED憑借終端需求強勁以及技術不斷發(fā)展,預計今年出貨量將超越剛性AMOLED成為市場主流技術路線。2020年全球剛性與柔性AMOLED出貨量分別為3.07與2.75億片,預計到2025年剛性和柔性出貨量將

11、分別達到4.40和6.01億片。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領域,隨著消費電子品牌廠商持續(xù)導入疊加OLED廠商的生產線產能逐步釋放,預計短期內將加速滲透。大尺寸OLED面板受制于良品率低、制造成本高等原因,預計短期內難以形成大規(guī)模滲透。根據(jù)Omdia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球OLED面板市場規(guī)模為343.24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547.05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商品市場,終端應用市場廣闊是推動國內OLED產業(yè)成長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根據(jù)賽迪智庫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國內OLED市場規(guī)模為351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843億元。全球OLED產能主要集中在韓國、中國、日本等。由于韓國企

12、業(yè)在面板賽道上起步較早,市場份額較高,積累的經(jīng)驗形成了一定的專利壁壘,在行業(yè)內擁有較強的話語權。三星顯示是全球OLED生產的領航者,2019年全球市占率高達85.4%。另一家韓國廠商LGD主要負責電視、桌上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大中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全球市占率為2.8%。國內廠商主要負責中小尺寸OLED的制造,核心供應商包括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等,2019年全球市占率分別為3.6%、2.1%、2.7%、3.4%。隨著國內OLED生產線相繼投產,國產廠商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二、OLED放量在即 設備材料迎來機遇2.1 OLED設備有望迎來高景氣 生產線量產利好材料2008年10月

13、,維信諾建設的國內首條OLED生產線宣布投產,之后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深天馬等也陸續(xù)開展了OLED生產線的建設。根據(jù)我們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從2017年開始5家廠商擴產迅猛,在建工程款逐年提升,并于2019年達到峰值約1600億元。從固定資產端來看,2018年5家廠商固定資產增長顯著,我們判斷轉生產線在建工程款轉固期在2年左右。2020年5家廠商固定資產達到3661億元,多數(shù)生產線正式投產運營。據(jù)奧來德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24年以前,各大面板廠商處于6代AMOLED生產線建設的爆發(fā)期。目前,國內仍有眾多OLED生產線未達產或正處于籌建期,例如和輝光電G6生產線、維信諾固安G6生產線、華星

14、光電廣州8.5代印刷OLED生產線等。面板產業(yè)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產業(yè)。根據(jù)京東方、深天馬、和輝光電以及維信諾OLED在建生產線來看,2020年四家公司在建工程款合計471.77億元。OLED生產線的投資中設備價值量較高,占總投資額約60%,預計未來2年四家OLED制造廠商對于設備需求達到283.06億元。OLED企業(yè)生產線擴產通常計劃分為一期二期的情況,制造商資本支出將帶動設備商業(yè)績的提升,結合OLED生產線在建工程款轉固需2年左右,我們認為2021-2023年面板設備類企業(yè)仍然值得關注。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已經(jīng)投產的OLED生產線共計12條,2021年投產的生產線合計

15、4條,2022年投產的生產線共2條。我們認為生產線投產后,國產材料廠商也將迎來一輪業(yè)績釋放。三、設備企業(yè)迎來放量契機3.1 國內設備廠商在模組端已完成突破OLED面板工藝制成主要分為前段(陣列)、中段(成盒)、后段(模組)三部分。其中,前中段所需設備技術壁壘較高,分別占產線中設備總投資額的75%、20%,供應商以被美、日、韓廠商為主導。后端設備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占設備總投資額5%,國內廠商參與度較高。在OLED前段(陣列)工序中,玻璃基板需經(jīng)歷循環(huán)12次成膜、光刻膠圖布、曝光、顯影、刻蝕等步驟,制成LTPS驅動電路。在前段工藝中,刻蝕機價值量最高,單機價值量約1500萬美金。在中段(成盒)工序

16、中,蒸鍍機是成盒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價值量最高的設備,技術壁壘極高。全球高端蒸鍍機制造龍頭廠商日本Cannon Tokki年產能約十臺,單機價格1.14億美元。模組段主要負責面板切割、偏光片貼附、控制線路、芯片貼合等工藝。此階段貼合綁定設備價值量最高,國內企業(yè)聯(lián)得裝備、智云股份等均有滲入。3.2檢測設備國產化率較高受益于國產面板廠商擴產熱潮,OLED檢測市場獲得發(fā)展機會。檢測作為貫穿整條OLED生產線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面板顯示、觸控、光學、信號、電性能等方面均要嚴格把關,從而保障生產線生產良率。面板檢測產品包含AOI光學檢測系統(tǒng)、MURA檢查機、信號檢測系統(tǒng)等。從生產線前、中、后段來看,

17、前段檢測設備門檻較高,需要一定的技術積淀,供應商以國外廠商澳寶、致茂電子、ELP等為主導。在中段檢測領域,國內廠商精測電子、華興源創(chuàng)等通過不斷發(fā)展,部分產品已實現(xiàn)供貨。在后段檢測領域,我國企業(yè)市占率接近50%。3.3蒸發(fā)源設備成功打破外國壟斷蒸鍍機是將十余種有機材料精準、均勻、可控的蒸鍍在玻璃基板上的一種設備,核心指標為蒸鍍厚度和均勻度,其性能直接決定OLED面板的發(fā)光效率、顯示顏色、良品率等。蒸鍍機核心供應商集中在日、韓、美等國家,主要包括Tokki、SUNIC、SFA、愛發(fā)科等企業(yè),產品使用周期約十年。由于設備使用期間會出現(xiàn)老化、維修、消耗品更換等原因,許多精密設備制造企業(yè)開始對蒸發(fā)源進行

18、了開發(fā)和研制,主要廠商包括韓國YAS、日本愛發(fā)科等。其中,不乏有國內廠商成功制成蒸發(fā)源設備,打破外國技術封鎖,實現(xiàn)。蒸發(fā)源作為蒸鍍機的主要組件,對蒸鍍過程中的鍍膜厚度、均勻度、良品率到?jīng)Q定性的作用。主要生產企業(yè)包括韓國YAS、日本愛發(fā)科、韓國SNU、奧來德等。3.4國產綁定設備完成突破綁定設備通過熱壓工藝技術將與驅動IC、FPC等材料綁定至玻璃基板或薄膜上,主要技術包括COG(驅動IC貼合)、FOG(FPC貼合)、ACF(異方性導電膠膜)等。其中,COG與FOG設備價值量最高,價格約700萬元/臺。COG設備負責將玻璃基板與驅動IC進行綁定。FOG設備主要功能系在玻璃基板或薄膜上綁定FPC(柔

19、性電路板)。韓國在綁定設備領域占據(jù)領先地位,主要供應商包括ATS、SFA、Finetek等。近些年,國內裝備制造企業(yè)已完成綁定設備的研發(fā)突破,順利與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等面板廠商的達成合作。核心供應商包括聯(lián)得裝備、智云股份、集銀電子等。四、有機發(fā)光材料正當時4.1 國外核心專利到期加速國產化進程OLED屏幕具有自發(fā)光的特性,需采用非常薄的有機發(fā)光材料、玻璃基板、封裝材料、偏光片等材料組合而成。其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面板的性能。按OLED材料成本進行拆分,有機材料價值量最高,占比達到35.85%。有機材料主要分為注入層材料、傳輸層材料以及有機發(fā)光材料。根據(jù)奧來德招股說明書顯示,有機發(fā)

20、光材料在OLED面板總成本占比中達到約12%,是OLED面板產業(yè)鏈中技術壁壘最高的領域之一。有機發(fā)光材料按生產階段進行劃分,可以分為中間體、前端材料、終端材料三大類。中間體是合成有機發(fā)光材料所需的基礎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原料經(jīng)過化學合成制成前端材料。前端材料生產工藝簡單,技術壁壘較低,需經(jīng)過升華提純工藝達到應用標準后才可供面板廠商使用。終端材料是前端材料經(jīng)過升華提純過程后得到的有機發(fā)光材料,工藝復雜,壁壘較高,可直接用于OLED顯示與OLED照明等領域。根據(jù)分子量和分子屬性的不同,有機發(fā)光材料分為高分子與小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大、不容易氣化,主要以溶液態(tài)的形式用于噴墨打印中。小分子材料分

21、子量小,通過真空蒸鍍以氣化的方式廣泛應用于OLED面板的制備中。按照代際劃分,小分子材料可分為第一代熒光材料、第二代磷光材料、第三代TADF材料。每一代材料在發(fā)光機理、發(fā)光效率、使用壽命等方面存在差異。目前,藍光主要使用于第一代熒光材料,紅、綠光主要使用于第二代磷光材料。小分子材料主要功能層包括電子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與發(fā)光功能材料。其中,發(fā)光功能材料為核心功能材料。發(fā)光功能材料由紅、綠、藍發(fā)光主體材料與摻雜材料組合而成。其中,摻雜材料由金屬混合物組成,是實現(xiàn)發(fā)光功能的關鍵,其專利與核心技術被 UDC等外國廠商所壟斷,具有較高的專利門檻及技術壁壘,單價在5000-20000元/克。隨著國外摻

22、雜材料核心專利陸續(xù)到期,國內企業(yè)有望加速該領域的研發(fā)進程。主體材料由于不受專利限制,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單價在2000-5000元/克。隨著國內企業(yè)加大在主體材料領域的研發(fā)投入,部分廠商已實現(xiàn)從0到1技術的突破。在主體材料領域,國外廠商占據(jù)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紅光主體材料中,美國企業(yè)陶氏化學憑借多年技術積累,取得多項核心專利,市場份額高達73%。在綠光主體材料領域,三星SDI受益于面板終端廠商的大力扶持,其市占率高達49%。在藍光主體材料端,日本企業(yè)出光興產通過與其他國家的企業(yè)開展技術合作迅速打開市場,其市占率達到65%。在摻雜材料領域,美國企業(yè)UDC擁有多項核心專利。從2017年起,UDC多項磷光OLED發(fā)光材料專利到期。之后三星SDI、住友化學等企業(yè)便開始紛紛布局磷光材料,陸續(xù)供應給下游企業(yè)。2020年,美國UDC三項專利到期。其中,CN1413426A廣泛應用于第二代磷光材料中。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