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地球的結構_第1頁
一輪地球的結構_第2頁
一輪地球的結構_第3頁
一輪地球的結構_第4頁
一輪地球的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某地地下30千米深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會感到()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B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CP波,上下顛簸 DS波,左右搖晃選C??紤]速度與傳播的介質(zhì)附近不遠處的飛鳥池塘中的游魚1第四節(jié) 地球的結構2(一)地震波與界面 縱波與橫波的性質(zhì)較快較慢固、液、氣 固體介質(zhì)不同 速度不同(1)當?shù)卣鸢l(fā)生時,海洋輪船上的人們有什么感覺?(2)那么陸地上呢?只能感受到上下顛簸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一、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32.地質(zhì)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解析:選A。橫波傳播速度比縱波慢,且橫波是不能在液態(tài)中傳播的,故A正確。4地震波與界面

2、活動:橫波與縱波在地球內(nèi)部的波速分別有什么變化?根據(jù)波速的變化,地球內(nèi)部可以分為哪幾層?(一)地震波與界面56000400030001000200050000 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3615912地 核內(nèi)地核外地核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縱波(p)橫波(s)地殼(一)地震波與界面66000400030001000200050000 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3615912地 核內(nèi)地核外地核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縱波(p)橫波(s)地殼(一)地震波與界面78活動: 1)地殼可分為哪兩層?它們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2)地殼厚度的變化有

3、什么規(guī)律?(二)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地殼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大陸地殼:雙層大洋地殼:單層莫霍界面上層: 硅鋁層(密度約2.7)下層:硅鎂層(密度約2.9)地幔地殼ABC9地殼的厚度組成地殼的元素 規(guī)律大陸地殼厚 海洋地殼薄 海拔越高,地殼越厚 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大陸地殼:雙層大洋地殼:單層莫霍界面上層: 硅鋁層下層:硅鎂層地幔地殼(二)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地殼養(yǎng)O閨Si女Al貼Fe給Ca哪Na家K美Mg10 讀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變化圖,回答12題。1該地莫霍面大約位于地下A5千米處B17千米處C33千米處D2900千米處 解析:選A。從圖中可知在地下5 km處地震波速突然增大。

4、11上地幔下地幔軟流層: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 源地之一(二)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地幔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巖石圈軟流層(1)物質(zhì)組成: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質(zhì)思考:1、地殼、巖石圈的關系。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的頂 部(軟流層之上)地殼屬于巖石圈,巖石圈不僅包含地殼還包含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之上)12( 1 )物質(zhì)組成:高溫高壓下的鐵和鎳(2)外核和內(nèi)核A 外核:液態(tài)B 內(nèi)核:固態(tài)(二)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地核13【真題1】(2011全國卷)讀下圖, 完成下題 組成該山體巖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 )A地表 B地殼上部C地殼下部 D地幔D142、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

5、莫霍界面以上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軟流層以上解析:選D。地殼與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都由巖石構成,被稱為巖石圈。1為了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以下圖中的A、B、C、D四點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其中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牡卣鸩ǖ牡攸c是()解析:選A。A點地殼厚度最大,它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牡卣鸩ā?5四川汶川繼“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斷,2009年1月15日又發(fā)生5.1級余震,震源深度約22千米,給災區(qū)重建帶來一定影響。據(jù)此回答34題。3地震波橫波(S波)和縱波(P波)的傳播速度在莫霍面處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

6、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顯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4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殼選D ,汶川地震區(qū)位于青藏高原邊緣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區(qū),地殼厚度較大。選A 解析:莫霍面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縱波、橫波在這個不連續(xù)面下,其傳播速度都明顯加快16中國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2009年3月25日電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12000米超深鉆機日前在川西海相科學探索井(四川省綿竹市孝德鎮(zhèn))川科1井上安裝調(diào)試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據(jù)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56題。5此次科學鉆井的最大深度位于()A地幔 B地殼C地核 D軟流層6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的實施,被稱為“伸入地球內(nèi)部的望遠鏡”,下

7、列說法正確的是()A我們?nèi)祟悓Φ厍騼?nèi)部結構的研究成果是通過直接觀測得到的B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地球內(nèi)部的認識大多是通過地球物理等間接方法獲得的C大陸科學鉆探工程可以揭示整個地球內(nèi)部的物質(zhì)組成與結構構造D科學鉆探并不能有效地監(jiān)測某些地震活動解析:選B。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鉆井厚度在地殼范圍內(nèi)。解析:選B。目前我們?nèi)祟悓Φ厍騼?nèi)部的認識主要是依靠物理方法間接獲得的,大陸科學鉆探成功后可揭示的只是大陸地殼的物質(zhì)組成等信息,也可監(jiān)測地震活動,B選項正確。17地球的外部圈層示意圖18(1)大氣圈(厚度最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其中生物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大氣密度隨高度

8、增加而迅速降低。大氣圈的上界:20003000千米(2)水 圈(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 液態(tài)水、固態(tài)水、氣態(tài)水(3)生物圈:不僅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 還包括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地球的外部圈層示意圖分類: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生物水;19地球的結構內(nèi)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物質(zhì)組成和特點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范圍和特點巖石圈課堂小結20讀秀麗的黃果樹景觀圖?;卮?4題。1該圖景觀體現(xiàn)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shù)是A2個 B3個C4個 D5個2構成該景觀的主體要素屬于的圈層是()A生物圈 B水圈C巖石圈 D地殼3在景觀圖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圈層的要素是()A瀑布 B巖石C樹木花草 D大氣C B C 21學以致用

9、 (隨學隨練,輕松奪冠)(2010年南通調(diào)研)右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高頻考點巧突破(1)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球圈層正確的有()A為地殼B為巖石圈C為軟流層D為下地幔C22學以致用 (隨學隨練,輕松奪冠)(2010年南通調(diào)研)右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高頻考點巧突破(2)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有()A圈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B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大C圈層橫波不能穿過D圈層的物質(zhì)狀態(tài)為固體B23【真題2】(2010江蘇)2010年3月以來,北大西洋極圈附近的冰島發(fā)生大規(guī)?;鹕絿姲l(fā),火山灰蔓延,歐洲航空業(yè)蒙受重大損失。下圖為火山噴

10、發(fā)圖片。回答: A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zhì)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思維過程】該題已經(jīng)說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而不是從火山灰的來源開始,很顯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氣圈中,慢慢會沉積下來,進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終沉積下來。24綜合題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上標出地殼、大氣圈、水圈等圈層名稱。(2)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_,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_,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的是_。(3)大氣圈包圍著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_;水圈中的水處于不間斷的_ _之中;生物圈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_圈上部。這些圈層之間相互_、相互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