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醫(yī)學深圳大學理科選修《人類傳染病災難與對策》課件第十講寄生蟲傳染病_第1頁
齊魯醫(yī)學深圳大學理科選修《人類傳染病災難與對策》課件第十講寄生蟲傳染病_第2頁
齊魯醫(yī)學深圳大學理科選修《人類傳染病災難與對策》課件第十講寄生蟲傳染病_第3頁
齊魯醫(yī)學深圳大學理科選修《人類傳染病災難與對策》課件第十講寄生蟲傳染病_第4頁
齊魯醫(yī)學深圳大學理科選修《人類傳染病災難與對策》課件第十講寄生蟲傳染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寄 生1.共棲:寄居蟹與???.互利共生:牛與纖毛蟲3.寄生:即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給前者提供營養(yǎng)物質和居住場所,這種生物的關系稱為寄生。12021/9/30寄生蟲寄生蟲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shù)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上,同時,對被寄生動物造成損害。22021/9/3032021/9/30寄生蟲傳染病醫(yī)學蠕蟲類:蛔蟲(糞口傳播)、鞭蟲病、鉤蟲病、蟯蟲病(兒童之間,肛門-手-口傳播)、肝吸蟲病、肺吸蟲病、血吸蟲病、絲蟲病等;醫(yī)學原蟲類:阿米巴痢疾、瘧疾、黑熱病傳媒:跳蚤、虱子、硬蜱、螨蟲、蚊、蠅、白蛉等42021/9/30華支睪吸蟲(肝吸蟲)52021

2、/9/30 華支睪吸蟲蟲卵形似芝麻,淡黃褐色,一段較窄且有蓋,卵蓋周圍的卵殼增厚形成肩峰,另端有小疣。 62021/9/30豆螺 華支睪吸蟲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72021/9/30華支睪吸蟲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82021/9/30華支睪吸蟲終宿主狗和貓92021/9/30布氏姜片吸蟲(腸吸蟲)102021/9/30 菱角 茭白 姜片蟲中間宿主是扁卷螺,終宿主是人和豬。以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為傳播媒介。112021/9/30布氏姜片吸蟲成蟲活蟲與標本 個體都比較大122021/9/30卵 蓋卵黃細胞卵 細 胞卵 殼布氏姜片吸蟲蟲卵大, 1301408085um, 蟲卵呈橢圓形,淡黃色,卵殼薄而均勻,

3、一端有不明顯的卵蓋。132021/9/30并殖吸蟲(肺吸蟲)142021/9/30卵黃細胞152021/9/30并殖吸蟲(肺吸蟲)囊蚴囊幼呈乳白色,呈球形,具有兩層囊壁內含后尾幼,光鏡下可見蟲體黑色的排泄囊和兩個彎曲的腸支。162021/9/30帶絳蟲(豬肉帶和牛肉帶)172021/9/30 成蟲 (人小腸)孕節(jié)片(卵)被豬吞食 在小腸孵出六鉤蚴囊尾蚴脫落 ,隨糞便 排出人誤食蟲卵囊尾蚴人若生吃/半生吃豬囊蟲肉2 3個月鉆入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處約經(jīng)10周鏈狀帶絳蟲(豬肉絳蟲)生活史 人是唯一的終宿主,同時也可為中間宿主;豬和野豬是主要的中間宿主。182021/9/30肥胖帶絳蟲(牛帶絳蟲

4、)生活史人是唯一的終末宿主。牛是主要的中間宿主。隨糞便排出血循環(huán)牛食入,小腸人誤食8-10周60-70天 蟲卵(孕節(jié))六鉤蚴成蟲囊尾蚴 (股肩心舌頸等部位)192021/9/30頭 節(jié) 豬帶絳蟲 牛帶絳蟲 202021/9/30豬帶絳蟲頭節(jié)和孕節(jié)(玻片標本) 吸盤頂突豬肉絳蟲孕節(jié)212021/9/30肥胖帶絳蟲頭節(jié)和孕節(jié)222021/9/30似蚓蛔線蟲(蛔蟲)232021/9/30242021/9/30受精蛔蟲卵寬橢圓形,棕黃色,卵殼較厚,自外向內分三層:受精膜、殼質層和蛔甙層。殼外有一層蛋白質膜,凹凸不平,被膽汁染成棕黃色內含一大而圓的卵細胞,卵細胞與卵殼間有新月形空隙252021/9/30

5、未受精蛔蟲卵大小9040m長橢圓形棕黃色卵殼與蛋白質膜均較薄內含許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顆粒蛋白膜卵 殼屈光顆粒262021/9/30兩種蛔蟲卵比較未受精蛔蟲卵受精蛔蟲卵大小9040m6045m形狀長橢圓形寬橢圓形顏色棕黃色棕黃色卵殼殼及蛋白膜均薄厚、外披蛋白膜, 凹凸不平內容物含大小不一的折光性卵黃顆粒 含一個圓形卵細胞,與殼間有新月形空隙272021/9/30成 蟲(小腸)蟲 卵(腸道)受精卵(糞便)含蚴卵感染期卵(2 周)(1 周)(適宜的溫度、濕度、O2)幼 蟲(組織移行)經(jīng) 口 感 染 - 小 腸 (外界土壤中發(fā)育3周)(人體內發(fā)育6075天)(小腸 胃 咽 氣管 肺 心 肝 血管 腸壁

6、) 似蚓蛔線蟲(蛔蟲)生活史蛔蟲:土源性線蟲,直接發(fā)育型。282021/9/30瘧疾是一種古老而危害嚴重的寄生蟲病。早在公元前15世紀-10世紀我國殷商時代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有記載。黃帝內經(jīng)對瘧疾的臨床表現(xiàn)描繪細膩,惟妙惟肖,本草綱目已提出治療方法。瘧疾,俗稱“打擺子”、“瘴氣”、“冷熱病”,此病為夏秋之季最常見的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目前,仍有92個國家和地區(qū)處于高度中度流行,尤其是貧困國家和地區(qū)?,F(xiàn)在,全球每年有3億5億人患瘧疾,其中約有300萬人死亡。292021/9/30302021/9/30瘧疾是虐原蟲經(jīng)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的寄生蟲病。臨床特征為間歇性、周期性、發(fā)作性的寒戰(zhàn)、高熱和大汗

7、。反復發(fā)作,可致貧血(紅細胞破裂)和脾大(引起強烈的吞噬反應)。惡性瘧疾發(fā)熱不規(guī)則,常侵犯內臟,引起腦型瘧疾等兇險發(fā)作。瘧疾概述312021/9/30非洲、南美洲、南亞次大陸、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是瘧疾高發(fā)流行區(qū),到上述國家及地區(qū)工作、生活、學習要謹防瘧疾感染。322021/9/30病原學感染人類的瘧原蟲共有4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卵形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在我國,間日瘧原蟲較常見。 瘧原蟲的發(fā)育過程需要兩個宿主,在人體內進行無性繁殖,故人是瘧原蟲的中間宿主,在蚊體內進行有性繁殖,故蚊為瘧原蟲的終末端宿主。332021/9/30342021/9/30流行病學(一)傳染源 瘧疾患者和帶瘧

8、原蟲者。發(fā)作次數(shù)越多,傳染性越強。(二)傳播途徑:按蚊叮咬皮膚為主(唾液中含蟲源),另外通過輸血、注射器感染,還有通過胎盤感染。(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短暫免疫力,各型瘧疾之間無交叉免疫。在疫區(qū),外來人口和兒童發(fā)病率較高。(四)流行特征:流行廣泛,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其次為溫帶。我國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國。間日虐分布最廣,其次是惡性瘧,主要在南方,三日瘧散在發(fā)生。受溫度、濕度和雨量影響較大。352021/9/30四川省50年代瘧疾流行的類型362021/9/30臨床表現(xiàn)由受到感染到出現(xiàn)發(fā)熱為潛伏期。其長短取決于:瘧原蟲的種類和株別。瘧原蟲感染的數(shù)量。感染的方式,例如由天然感染

9、或人工感染,如經(jīng)注射感染,是由皮下注射或輸血引起。受染者的健康狀況與免疫狀態(tài)。是否服過抗瘧藥。過去患瘧史。 潛伏期:間日瘧(和卵形瘧)為1315日,惡性瘧為712日,三日瘧為2430日。多數(shù)起病較急,部分患者有乏力、低熱、畏寒、頭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等前驅癥狀。372021/9/30預后間日瘧、三日瘧預后較好,但惡性瘧患者的病死率很高。嬰幼兒感染、延誤診治和耐多種抗瘧藥蟲株感染者的病死率較高。382021/9/30藥物治療目前治療瘧疾最好的藥物是我國的青蒿素制劑,見效快、副作用很少、療效肯定。應首選蒿甲醚肌肉注射。 瘧疾的治療用奎寧治療效果好的說法是錯誤的,奎寧治療瘧疾已經(jīng)很多年,瘧原蟲對此

10、類藥也出現(xiàn)了耐藥性,而且副作用多。392021/9/30預防(一)管理傳染源(二)切斷傳播途徑(三)保護易感人群 1、防治蚊蟲叮咬 2、預防服藥 3、疫苗預防402021/9/30分布 血吸蟲分布于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個國家和地區(qū),估計有56億人口受威脅,患病人數(shù)達2億(1990)。我國僅有日本血吸蟲,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吸蟲,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區(qū)。從湖北江陵西漢古尸體內檢獲的血吸蟲卵事實,表明血吸蟲病在我國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 二.日本血吸蟲412021/9/30血吸蟲病是危害人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蟲病。解放初期統(tǒng)計,全國約1000萬余患者,1億人口受到感染威協(xié),有螺面積

11、近128億平方米,13個省、市、自治區(qū)有本病分布。嚴重流行區(qū),患病者相繼死亡,人煙稀少,十室九空,田園荒蕪。解放后,對血吸蟲病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群眾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至70年代末期,患病人數(shù)已降至250萬,晚期病人已很少見到。滅螺面積達90多億平方米,占有螺面積80%以上。 422021/9/30云南省血吸蟲病基本情況首次于1940年香港大學羅伯遜首次在大理發(fā)現(xiàn)血吸蟲病人。新中國成立前,云南省血吸蟲病流行十分嚴重。很多地方曾因血吸蟲病出現(xiàn)田地荒蕪、村毀人亡的慘狀。調查研究證實云南省血吸蟲病主要分布在大理、麗江、楚雄和紅河的18個縣、84個鄉(xiāng)鎮(zhèn)、461個行政村、2875個自然村。累計查出病

12、人32.62萬人、晚期病人3391人、病牛12.2萬多頭、釘螺面積2.2億。通過五十年的防治,2009年通過國家考核評估達到血吸蟲病防治國家傳播控制標準。432021/9/30一、概念 臨床特點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成蟲寄生于人體的門脈系統(tǒng)所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疾病。寄生于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三種:日本血吸蟲、曼氏血吸蟲和埃及血吸蟲。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人體因接觸含有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夏、秋季節(jié)最易感染。感染后,初期可見發(fā)熱惡寒、咳嗽、胸痛等;日久則以脅下癥塊,臌脹腹水等為特征,后果較嚴重。 442021/9/30452021/9/30二、病原學日本血吸蟲寄生于人和哺乳動物的腸系膜靜脈血管中,雌雄異體

13、,發(fā)育分成蟲、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蟲7個階 段。蟲卵隨血流進入肝臟,或隨糞便排出。血吸蟲尾蚴侵入人體至發(fā)育為成蟲約100天。 462021/9/30在日本血吸蟲的生活史中,人是終末宿主,釘螺是唯一必需的中間宿主。日本血吸蟲病史人畜共患病, 除人以外,家畜中的牛、羊、犬、豬等以及多種野生哺乳動物共40余種可作為日本血吸蟲的終末宿主。472021/9/30482021/9/30三、流行病學(一)傳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動物,特別是患者和病牛是重要的傳染源。(二)傳播途徑 構成血吸蟲病的傳播與流行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蟲卵隨糞便入水、釘螺的存在與孳生、人畜皮膚黏膜接觸疫水。49202

14、1/9/30(三)人群易感性:人及脊椎動物普遍易感。感染區(qū)以學齡兒童及男性青壯年感染率最高,感染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502021/9/30五、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長短不一,大多數(shù)患者為3060日,平均40日。血吸蟲病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根據(jù)病期早晚、感染輕重、蟲卵沉積部位以及人體的免疫反應不同,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蟲病及異位損害。512021/9/30(一)急性血吸蟲病 1、發(fā)熱 患者均有發(fā)熱 2、過敏反應 3、消化系統(tǒng)癥狀 4、肝脾大 5、肺部癥狀(二)慢性血吸蟲病 接觸疫水l2天后,可出現(xiàn)尾蚴性皮炎。一般無明顯癥狀,少數(shù)有輕度的肝脾腫大。如感染較重,可出現(xiàn)腹瀉、腹痛、粘液血便等。病人有

15、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 522021/9/30(三)晚期血吸蟲病 晚期病人若并發(fā)肝昏迷,死亡率可達70以上。在我國,血吸蟲病患者并發(fā)乙型肝炎的比率較高。(四)異位血吸蟲病 重度感染時,童蟲也可能在門脈系統(tǒng)以外寄生并發(fā)育為成蟲,此為異位寄生。 532021/9/30臨床癥狀本病起病較急,有畏寒、發(fā)熱、腹痛、腹瀉、食欲不振和肝脾輕度腫大。反復多次感染血吸蟲,大多表現(xiàn)為慢性血吸蟲病。輕者無自覺癥狀。重者常腹痛、腹瀉和粘液血便,并有不同程度貧血、消瘦、營養(yǎng)不良、肝脾腫大。晚期病人出現(xiàn)肝硬化、腹水及門靜脈高壓癥。病人常因肝功能損害和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兒童得病以后,還會影響生長發(fā)育、身材矮小。女性出現(xiàn)

16、月經(jīng)失調和不育。 542021/9/30血吸蟲病的并發(fā)癥多見于晚期患者。(一)肝硬化并發(fā)癥 1、上消化道出血 2、肝性腦病 3、繼發(fā)感染(二)腸道并發(fā)癥 1、腸梗阻 2、闌尾炎 3、結腸癌五、并發(fā)癥552021/9/30六、預防(一)控制傳染源 1普查與普治病人 2普查與普治病牛(二)切斷傳播途徑滅螺:滅螺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關鍵。加強糞便管理:防止人畜糞便污染水源,嚴格做到無害化處理,嚴格實行糞管制度。加強水源管理:保護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飲用水無害化處理。 562021/9/30(三)保護易感人群不在有釘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戲水。因生產生活不可避免接觸疫水者,可在接觸疫水前涂抹防護油膏,預防血吸蟲感染。接觸疫水后,要及時到當?shù)匮啦块T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早期治療。572021/9/30一、概念 臨床特點鉤蟲病是由鉤蟲寄生于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以貧血、營養(yǎng)不良、胃腸功能失調、勞動力下降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兒童發(fā)育障礙。最近的一次普查得知,我國的海南鉤蟲感染率全國第一,為33.17%。三.鉤蟲病582021/9/30鉤蟲成蟲(1cm)二、病原學592021/9/30鉤蟲生活史6020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