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語十二章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的實詞、虛詞,積累文言常識。 2.體會論語豐富的內(nèi)蘊,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鬃釉鴰ьI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孔子晚年致力于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孔子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規(guī)則和倫理道德逐漸被顛覆,禮崩樂壞,諸侯割據(jù),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視。孔子對社會的動蕩深感
2、憂慮,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禮儀,重新建立統(tǒng)治秩序,所以他強調(diào)“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時他反對暴政,強調(diào)“仁者愛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禮讓的態(tài)度調(diào)和社會矛盾??鬃右娮约旱谋ж撾y以施展,被迫離開魯國,與弟子們周游宋、衛(wèi)、陳、蔡、齊等國,開始了十四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其間他們常遭困厄,其學說在各國都不受重視。最后孔子只得返回魯國,專心修訂詩書禮樂,教授弟子。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語錄體語錄體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它常用于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語的記錄,短小簡約,不重文采,不講求篇章結構,也不講求段
3、落、內(nèi)容間的聯(lián)系,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稱之為語錄體。先秦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范。其中論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往往在一兩句話里包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jīng)驗,在后世流傳甚廣,有些內(nèi)容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1.讀準字音 2.通假字 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3.一詞多義 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4.詞類活用 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5.古今異義 古義:填平洼地。今義:平坦的地方。古義:老師對學生的稱呼。今義:表示輕蔑的稱呼。 文白對
4、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作者簡介作品背景相關常識知識整合文白對譯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5、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保▽W而) 安:安逸 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有道:指有才藝或道德的人。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求飽足,居住不求安逸,在做事方面勤勉努力,在說 話方面卻很謹慎,又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點評: 如何處理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二者的關系,是人生的大問題。一心求安飽,則無暇顧及修身;一心修身求道義,則自然亦不孜孜于求安飽。 “君子義以為上”,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不是提倡貧窮,而是說用心于修身而不孜孜于安飽。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說修身的態(tài)度。這幾點都是對君子
6、的要求,也是好學的表現(xiàn)。 點評: 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笨鬃佑终f:“克己復禮為仁?!边@都是說,依禮而行就是仁;禮是仁的落實,也是仁的標準。離開禮,仁就會落空,不能落實,無從檢驗。 本章講的是仁禮關系的另一個方面。禮樂都是外在的,仁則是人們內(nèi)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仁在內(nèi),禮樂在外;仁是靈魂,禮樂是形式。離開仁,禮樂就失去了靈魂,徒具形式,毫無意義。 2.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而:如果 如禮何、如樂何:怎樣(如何)對待禮樂的意思。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他怎么實行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他怎么運用樂呢?” 禮與樂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則是人
7、們內(nèi)心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文的基礎。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xiàn)。這里,孔子指出禮、樂的核心與根本是仁,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么禮、樂的問題。 仁是孔子學說的中心,它來自固有的道德,是禮樂所由之本。禮講謙讓敬人,樂須八音和諧,無相奪倫。一個人沒有仁的本質(zhì),則無謙讓敬人、和諧無奪等美德,即便行禮奏樂,也不具有實質(zhì)意義。所以,人而不仁,禮對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樂對他有什么用?這里即是說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禮樂的。 3.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ɡ锶剩?聞道:聞,聽。這里的聞,不是簡單聽到的意思,而是懂得的意思。 孔
8、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即便當天晚上就死去,也就沒有遺憾了?!?點評: 這一章言簡意賅,包含著孔子對人生的根本認識。 道,人生的大道,精神生命的追求;死,物質(zhì)生命的終結。“朝聞道,夕死可矣”,說的是對精神生命和物質(zhì)生命關系的認識。人的生命有物質(zhì)生命和精神生命兩個方面。人與動物的區(qū)別,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有人文的精神生命。所以,精神生命重于物質(zhì)生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全在于此。懂得做人之道,人生才有意義。對道的追求、學習、踐行和維護,貫穿于人的一生,構成生命的全部。 這一段話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個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人類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在于人
9、類能認識世界,能掌握自然規(guī)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規(guī)律為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服務,所以“聞道”很重要。領悟了生活的真諦、宇宙中的真理,縱然朝聞夕死,亦會覺得心滿意足,不虛此生,否則縱然高壽八百年,不得聞道,亦枉然為人。 4 .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曉,明白,懂得。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點評: 常有人批評儒家把義和利根本對立,只講義,不講利。這是一種誤解或曲解。全章意思是,君子懂得以義為取舍標準,懂得見利思義,不取不義之財;小人則只知有利,不知利的取舍還有對與不對、該與不該的問題。這一章進一步指出這正是君子和小人對待義利關系的不同態(tài)度。從這里得不出義
10、和利根本對立的結論。 任何社會都存在著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都要求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服從于社會的公共利益。對個人利益的獲得,都有某種道德的或其他規(guī)范的限制,不能聽由個人隨心所欲地謀取個人利益,不能容許個人的牟利行為危害社會利益,否則社會就會出現(xiàn)不安和動亂?!耙娎剂x”“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是古今中外人類社會普遍的、永恒的通義。而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人群,利益取舍的是非標準是不同的。所以“見利思義”的原則在具體條件下的具體內(nèi)容又具有時代性,是隨著時代和條件的變遷而變化的。今天我們提倡“見利思義”,繼承了“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的原則和精神,而我們提倡的道、義,則不同于古代儒家的道、
11、義。道、義的內(nèi)容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推陳出新的發(fā)展。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ɡ锶剩?意思是:孔子說:“見到賢人,就希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自己反省有沒有類似的毛病?!?點評: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是對自省的具體說明。內(nèi)省并非“閉門思過”,而是要在現(xiàn)實的交往中,隨時、隨處對照反省自己,向他人學習。如能這樣做,那么與人相處,不論其人賢與不賢,都可對己有益。 學習態(tài)度 6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ㄕ撜Z雍也) 質(zhì):質(zhì)樸,樸實 文:華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虛飾,浮夸 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兼?zhèn)?,配合適當?shù)臉幼?孔子說:“質(zhì)樸超過文采就會粗野鄙俗
12、,文飾多于實質(zhì)則會虛飾浮華。形式與實質(zhì)配合適當,然后能成就君子的品格?!?1. 如果“質(zhì)”指的是內(nèi)在的思想、見識、修養(yǎng);那么“文”就指的是外在的談吐、行為。外在的談吐素養(yǎng)跟不上自己的內(nèi)在修為,就會看起來比較粗野;內(nèi)在的修為跟不上外在的談吐,就會看起來虛浮。內(nèi)在和外在相匹配,才是君子的樣子。君子不僅是要修煉自己的內(nèi)在素養(yǎng)、品德、思想,也要修煉自己的談吐、行為,讓自己從內(nèi)在到外在,都是有水平、相互匹配的。我們夸一個人長得帥,會說他文質(zhì)彬彬,其實這個用法是錯誤的,光長得帥是達不到文質(zhì)彬彬的要求的,還要有內(nèi)在素養(yǎng)、外在談吐才行。 2.君子是既有思想、能力,又有文采、口才,簡單的說,就是辦事能力很強,講
13、話水平很高。這符合我們對欽佩的領導人的標準,偉大的領導人,都是偉大的演說家。 【名家解讀】 君子的修養(yǎng)有兩個部分,一是學習“詩書六藝文”;一是躬行實踐。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還沒有完全成功。關于“君子”必須兼具此兩方面,以下這一段話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處的“文”字涵義較廣,大致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教養(yǎng)”,在當時即所謂“禮樂”,但其中也包括了學習詩書六藝之文?!百|(zhì)”則指人的樸實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樸實的本性而行,雖然也很好,但不通過文化教養(yǎng)終不免會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歸真”,魏晉人的“率性而行”
14、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文化雕琢掩蓋了他的樸實本性,那又會流于浮華(其極端則歸于虛偽的禮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內(nèi)容而無適當?shù)谋憩F(xiàn)形式;后者的毛病則是徒具外表而無內(nèi)涵。所以孔子才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在“文”、“質(zhì)”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 余英時儒家“君子”的理想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弘毅: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弘,廣,大,這里指志向遠大。 仁: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 已:結束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15、?” 點評: 曾子的這兩句名言后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的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換一種表述就是“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在顯達的時候能以天下為己任,而在困窘之時還不放棄個人修養(yǎng),還能心懷天下,這就是君子所為了。在孔子之后,中國古代有許多名士當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蒼生黎民。 詩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僅能容身,破敗漏雨之時,他想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認為一個士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 ,都應該系念天下君民,都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博大的胸懷與這樣高遠的志向,都是源自于孔子的論語和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
16、道遠。“ 修身做人 點評: 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堅持不懈,自覺上進。荀子講:“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蚊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币胗兴鳛椋蛻恍傅貙W習。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后成。 一句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功敗卻垂成,功虧一簣,只因起了放棄之念。愚公能移山,只因堅持之念。念即意志,只有堅強的意志,并能持之以恒才能獲得成功。 8.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保ㄗ雍保?未成一簣:只差一筐土沒有成功。簣:盛土的竹筐。 止,吾
17、止也:停下來,是我自己停下來的。 平地:填平洼地。 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平整土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xù),還是要自己去干的?!?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保ù呵?論語子罕) 知:通“智”。 孔子說:“聰明人不疑惑,仁德的人沒有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點評】 孔子明白指出:智的最高修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為是不憂;勇的最高修為是不懼。雖然成為圣人是極高的境界,不易達到,但是仍可透過修行達成。因為,當一個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時,他便會因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生智慧、進而坦然面對人生的喜樂
18、,不庸人自擾,也能鍛煉出大無畏的真勇氣去面對遭遇的困頓與考驗。 智者無蔽,他的智慧來自于博覽、多思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因而對諸多問題少有疑惑,應付自如。仁者無私,他的仁愛來自于奉獻精神和無所索取的人生態(tài)度,因而受人尊敬和擁護。勇者無悔,他的勇氣來自于崇仁尚義和嫉惡如仇的性情,因而對人間的不平之事勇于鏟除,永不退縮。 10、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咀g文】 顏淵問什么是仁。 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復到禮,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復禮,普天下的
19、人都會稱贊/稱許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難道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克己復禮的具體條目?!?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不看、不合乎禮的不聽、不合乎禮的不說、不合乎禮的不做?!?顏淵說:“我顏回雖然資質(zhì)愚鈍,愿意實踐這句話。 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說法,就要克己復禮,加強自我約束。也就是說,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凈化自己的心靈,約束自我的行為?!叭省笔怯脕韺嵺`的,不是把“仁”掛到嘴邊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學中的“仁”,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個內(nèi)心修養(yǎng)的真功夫,是實實在在的境界,并不是簡單抽象的理論。想要做到這一點,非要下苦工夫長期修煉不可,需要耐得
20、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無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們都能夠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將精力集中到所從事的事業(yè)上,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難把握和控制的,人們隨時都可能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念頭。欲望太多內(nèi)心自然無法平靜,無法將精力集中到要從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堅定的意志和長期的專注。修德做學問,如果缺乏自我約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無法達到“仁”的境界。做事業(yè)也是一樣,欲望太多、內(nèi)心浮躁都難以獲得成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被一時的利益所迷惑。 克己復禮,自我約束,不僅表現(xiàn)在這些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樣。在與他
21、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偛荒芤挥龅綗谰腿涡允箽猓c別人爭吵,甚至動手吧。那樣的話,縱然得到發(fā)泄,但卻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別人質(zhì)疑你的修養(yǎng)。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約束自己,冷靜面對不如意。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彼此互相謙讓、互相尊重、講究禮儀,從而激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從“禮”出發(fā),就能至“仁”。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過接受教育獲得的,“禮”也是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沒有誰生而知禮,我們從小接受教育才懂得了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又是錯的。社會有公眾奉行的社會道德,也有法律規(guī)范,人們通過對相應規(guī)范的學習來約束自我。知“禮”是一個需要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內(nèi)心修為提高不
22、是一朝一夕就可達到的。 “禮”并不僅僅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謂的“禮貌”,它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是人們應該時時刻刻保持的莊嚴和誠敬。只有內(nèi)心莊嚴誠敬了,才可能對自己從事的事業(yè)有一種切身的愛,才能全心投入進去,才可能在與人交往中發(fā)自內(nèi)心地處處講究禮儀,而不會顯得虛情假意。否則,即使一時注意了,早晚也會露出馬腳。 雖然說人通過教育而知“禮”,但是要想達到“仁”的境界,卻需要從自我入手。求“仁”在于自己,不是說誰教會我們一種方法,從此以后靠著這個方法就可以達到“仁”了??鬃釉诮逃伝厝绾慰思簭投Y,從而達到“仁”的境界時,告訴了他一個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從眼、耳、口、鼻四方面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從外在來規(guī)范自
23、己??鬃痈嬖V顏回的只是一個入門的方法,但并不是說靠著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了。我們應該從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約束自我,同時注重使內(nèi)心修為逐步達到莊嚴、誠敬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到達孔子所說“仁”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1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許。 ?。褐溉寮业耐萍杭叭耍蕫鄞?。 欲:想,想做。 勿:不要。 施:施加。 于:介詞,在。 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于人。 點評: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凹核挥?,勿施于人”最早是周
24、禮的準則,受到儒家始祖孔子推崇。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么時,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么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鬃铀允侵溉藨斠詫Υ陨淼男袨闉閰⒄瘴飦韺Υ?。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25、 哲學思考: 對于一個命題,我們要做全面的分析而不是僅僅從片面出發(fā)得出偏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邏輯的地推出“己所欲,施于人?!睆倪壿媽W可以看出,原命題成立,這個命題的逆否命題同時成立,但是“己所欲,施于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命題的否命題,否命題并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愿意,則不屬于“施”的范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以別人意愿為標準。要看別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據(jù)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12.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
26、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保栘洠┬∽樱豪蠋煂W生的稱呼 夫:那興:指激發(fā)人的思想感情 觀:觀察政治得失,風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怨:指諷刺時政邇:近 孔子說:“同學們怎么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fā)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詩經(jīng)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學術地位??鬃又匾曉娊?jīng)的教化作用。在論語中,孔子不僅多次引用詩經(jīng)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多次強調(diào)詩經(jīng)在為人處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誨弟子要學詩。在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學詩的重要意義。這段文字全
27、面而精確地概括了詩經(jīng)的社會價值。 詩可以興。興,就是通過一種形象的比喻,讓人們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理解抽象的事物或道理,這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方法往往可以使復雜變得簡單,使抽象變得具體,更容易理解。詩經(jīng)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都是有感而發(fā)的,因而每一個字中都飽含感情。讀詩經(jīng)的人,自然也能感受到這種感情,并使自己的感情受到熏陶。因而詩經(jīng)起到了影響人們心志的作用,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古人重視詩經(jīng)的興發(fā)作用,很多人都是受詩經(jīng)的感召,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詩可以觀。觀是“觀風俗之得失”?!梆囌吒杵涫?,勞者歌其事”,詩經(jīng)是有感而發(fā)的產(chǎn)物,因而必然是對它所誕生的時代的真實反應。我們對前
28、人的生活狀況一無所知,要想有所了解,就得獲得當時的文獻資料。而學習詩經(jīng),有助于我們了解那個時代,以及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掌握全面的社會歷史知識,了解各種各樣的風俗民情。這些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以古證今,提高現(xiàn)實觀察力,提高洞察人情世態(tài)、分辨是非的能力。 詩可以群。群是使人們聚積起來,也就是說詩經(jīng)具有團結民眾的作用?!叭诵凝R,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些語句無不說明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組織,國家也好,企業(yè)也好,甚至一個家庭,都需要有一種向心力,而詩經(jīng)就有形成并增強向心力的作用。詩經(jīng)中有不少篇章,是號召人們團結一致抵御外敵的,即便在今天看來,仍然有一定的號召力。例如,無衣篇:“豈曰無
29、衣?與子同袍。王地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種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精神與氣勢,讀來讓人熱血沸騰。 詩可以怨。怨就是不滿。不滿要表達出來,不能悶在心里,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而詩歌就是其中一種健康而有效的表達方式。有注家說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對社會政治以及上級統(tǒng)治者的不滿,比如詩經(jīng)中的碩鼠、伐檀等篇目。但還應該看到,詩經(jīng)中還有其他的不滿情緒,因而“怨”并不局限于“刺上政”。比如采薇表達的是人民遭受戰(zhàn)爭痛苦后的不滿,氓表達的是棄婦的不滿詩經(jīng)的這個社會作用很值得我們借鑒,自身的不滿情緒,如果能運用詩歌發(fā)泄出來,不僅緩解了自己的積郁,還誕生了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好作品。 “事父、事君”是從人之大
30、倫上說的。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需要扮演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每個人都要明白自己的社會責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孔子曾經(jīng)說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在其位,各行其是,才能確保整個社會安定有序,而學習詩經(jīng)有助于培養(yǎng)人們的這種精神,在家則孝,在外則忠,忠孝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礎,而學習詩經(jīng)就是培養(yǎng)人們這種品德的最佳方法。 “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是從知識的獲取上說的。古代獲取知識的渠道并不像現(xiàn)代這么多,信息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集中,獲取起來也沒有這么方便。而詩經(jīng)中恰恰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雅學、地學、博物學、本草學無所不包,為人們獲取知識提供了方便。所以孔子特別提
31、倡學詩,以詩教,就是為了讓弟子們獲取這些知識。 學詩至少有上面所列舉的六種好處,因而孔子特別強調(diào)要好好學習,對自己的兒子孔鯉也做了類似的強調(diào)。他還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可見學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我們雖然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有了更為豐富的信息獲取途徑,但對詩經(jīng)的學習依然是必要的。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君子喻于義 小人喻于利 譬如為山 未成一簣 質(zhì)勝文則野 文勝質(zhì)則史 人而不仁 如禮何 朝聞道 夕死可矣 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 名詞,仁義之道 名詞,路,道路 動詞,取道 名詞,道義 動詞,說,談論 動詞,克制,約束 動詞,戰(zhàn)勝 動詞,能夠 動詞,稱許,贊許 動詞,女
32、子出嫁 動詞,返回,回家 動詞,歸還 為動用法,為而死 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華的人 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判斷句 狀語后置句 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本課所選論語十二章,在仁、義、禮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礎上,闡述了孔子關于“君子”之德及修身養(yǎng)性的基本觀點,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讀書育人、為人處世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任務一理解文章內(nèi)容1.老子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钡兰液笃?力反儒家之言禮。老子對于“禮”的理解與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請結合“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談談你的理解。點撥: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禮是忠信不足
33、的產(chǎn)物,是產(chǎn)生禍亂的主要根源。老子認為“禮”是外在,是虛浮的;道家講究實用,追求樸素??鬃铀v的禮,是以道德仁義為背景的禮??鬃友远Y,重在禮之本,禮之本即仁??鬃友远Y必兼言樂,禮主敬,樂主和。禮不兼樂,偏近于拘束。樂不兼禮,偏近于流放。二者兼容,才可恰到好處。禮樂必依憑于器與動作,這都是表達在外者。人心之仁,則蘊蓄在內(nèi)。若無內(nèi)心之仁,禮樂都將失其意義。故仁與禮,一內(nèi)一外,相輔相成。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2.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睂@句話你如何理解?點撥:這是孔子的傳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與質(zhì)的合理互補關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與質(zhì)是對立統(tǒng)一、相輔
34、相成的。未經(jīng)加工的質(zhì)樸是樸實淳厚的,但容易顯得粗野。后天習得的文飾,雖然華麗可觀,但易流于虛浮。質(zhì)樸與文采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是同樣重要的,只有文、質(zhì)雙修,才能成為君子。孔子的文質(zhì)思想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歷史實踐,成為中國人“君子”形象最為鮮明的寫照,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3.為什么為“仁”就要“克己”?點撥:古訓“仁者相人偶”,即“仁”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準則。而禮是什么呢?“禮”不指禮貌、禮節(jié)之類的外在“禮儀”,而是一套尊卑有等、和睦有序的社會秩序。在宗法時代,天子統(tǒng)治諸侯,諸侯統(tǒng)治大夫,大夫統(tǒng)治庶人,都需要禮法秩序;家長管理家族和普通人在家族中的一舉一動
35、都要遵循禮法秩序。所以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際間關系以“禮”為規(guī)范。而人主動約束自己,服從這種規(guī)范,以達到人際的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這就叫“克己復禮”。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4.你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如何理解的?你從中悟出了怎樣的為人處世的人生道理?點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做事情應顧及他人的感受。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自己不喜歡的、不希望得到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與人交往時,要做到換位思考,其實質(zhì)是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2)其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活于世,要學會相互理解,要設身處地地看待問題,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36、。只有多替別人考慮,別人才會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這樣做了,人際關系才會和諧。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5.孔子為什么要求學生學習詩經(jīng)?點撥:孔子重視詩經(jīng)的教化作用。在論語中,他不僅多次引用詩經(jīng)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多次強調(diào)詩經(jīng)在為人處世上的重要作用,教導弟子要學詩。在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學詩的重要意義。這段文字全面而精確地概括了詩經(jīng)的社會價值。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學習詩經(jīng)有助于培養(yǎng)人們的各種能力和精神。在家則孝,在外則忠,忠孝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其他一切品德的基礎,而學習詩經(jīng)就是培養(yǎng)人們這種品德的最佳方法。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多識于鳥
37、獸草木之名”,是從知識的獲取上說的。古代獲取知識的渠道并不像現(xiàn)代這么多,信息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集中,獲取起來也沒有這么方便。而詩經(jīng)中恰恰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雅學、地學、博物學、本草學等無所不包,為人們獲取知識提供了方便。所以孔子特別提倡學詩,就是為了讓弟子們獲取這些知識。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任務二把握思想觀點6.論語學而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的修養(yǎng)方法。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自省”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到“自省”。點撥:“自省”是修養(yǎng)方法之一,不斷地反省自己,從多方面考慮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
38、覆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tài)度,在今天仍不失為精辟之見。 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作出什么偉大功業(yè),而是能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內(nèi)心向善力量的增長,去除心中的不良念頭,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這一點,沒有自省是辦不到的。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獨”和曾子的“三省吾身”,這兩個方法都注重內(nèi)在的感悟。而孔子這里提出的方法則是由外而內(nèi),“見賢思齊焉”實際上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正面形象作指引,“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以反面教材為鏡,不失為自我修養(yǎng)的捷徑。這樣做避免了獨坐枯思可能帶來的疲倦和迷茫,從而使自省變得生動和活潑起來。人有缺點或者過失不
39、可怕,可怕的是對自身錯誤不自知。面對我們自己的種種不足或過失,如果能夠正視它、改正它,就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7.當代某些自由主義者曾攻擊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們將這條道德規(guī)則進行反推,得出“己所欲,施于人”的觀點,認為這樣的做法可能妨礙他人的自由,違背他人的意愿。你如何看待孔子說的“恕”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規(guī)則是否妨礙他人的自由?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點撥:儒家講究對己則嚴、待人則寬。限制性的紀律和規(guī)則主要是求諸己,要求君子自身,而非求諸人;“恕”的含義是在對待己、對待有權力的貴族君子當嚴,而對待普通人當寬。既然是
40、“恕”,那不論他人愿不愿意,只要不是其職責范圍內(nèi)的,我們都應當寬恕?!凹核挥?勿施于人”里自然包含了“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義。而“己所欲,必施于人”和“人所不欲,也施于人”是違背“恕”的??鬃拥恼f法并不保證人的“欲”,但盡量避免人的“不欲”?!坝笔菬o窮的,無法保證,但“不欲”,卻往往是人維護自己情感和利益的最低要求。避免“不欲”,恰恰體現(xiàn)了對自由的尊重。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為了辨清“君子”的形象,孔子常把“君子”與“小人”比較而論,從道德修養(yǎng)、人格理想、義利觀和行為觀等方面區(qū)分君子和小人,指出兩者的根本區(qū)別。那么君子
41、與小人到底有哪些明顯的區(qū)別呢?請結合論語進行歸納總結。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點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本幽軌蝾I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一個真正的君子能夠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而小人只知道追逐利益與權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酉嘟?有容人的雅量與堅持己見的操守,互相取長補短,不趨炎附勢,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小人相交,必為共同謀利,依附強權,各懷損人利己的心思,表面上強求一致,背地里就互相攻擊,故同而不和?!熬犹故幨?小人長戚戚?!本庸饷骼诼?不憂不懼,與人為善。小人總是患得患失,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
42、覺得某件事對自己不利,忙于算計,受各種利欲所驅使,經(jīng)常陷入憂懼之中。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遇到矛盾時,君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從別人身上找原因?!熬映扇酥?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本映扇珓e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而小人則正好相反。作為君子,除邪扶正,濟世安民,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范。而小人則只顧眼前利益,喜歡勾結謀私,為滿足個人私欲而不擇手段?!熬又?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本拥牡滦泻帽仁秋L,小人的品行好比是草,風在草上刮過,草必定向一邊
43、倒去??鬃诱J為君子有教化百姓的社會職責,是肩負社會重任的中堅力量,以經(jīng)世濟民的功業(yè)為抱負。這種擔當精神,也就是儒家所說的“以天下為己任”。曾參也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蔽拿}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笨鬃诱f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話。小人則不懂得天命而不知敬畏,不尊重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輕侮圣人的話。”在禮崩樂壞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孔子及其弟子雖然顛沛流離,屢遭艱難,然而卻矢志不渝。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語言描寫論語從文本形式上看,是“重
44、在記言”的語錄體。書中大量運用生活化的語言,也有大量口語,讓人讀起來親切自然,有一種與圣人面對面交談的感覺;簡單的對話卻表現(xiàn)了人物鮮明的特點。要把人物寫具體、寫活,就得讓人物說話,即對人物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人們常說,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是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最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所以,語言描寫就成為刻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段。語言描寫,首先要注意什么人說什么話,人物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等,要有個性特點,避免“千人一腔,眾口一詞”。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其次,要選擇與話題有關的語言來寫。語言描寫不是有話必寫,而是要選擇與中心話題緊密相關的內(nèi)
45、容來寫,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個性的語言來寫。再次,要寫清楚人物到底是怎樣說的,即寫好“提示語”。人說話時臉上會出現(xiàn)相應的表情,身體各部位還會出現(xiàn)相應的動作。寫人物語言時,如果能適當?shù)貙扅c神態(tài)、語氣、語調(diào)、手勢、眼神、動作,人物所說的話就會更逼真,更傳神,人物的特點就會更鮮明。 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遷移練筆仔細觀察與體會,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生活片段,寫一段文字,要有語言描寫,300字左右。示例:“碰壁”的玩笑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
46、。他嚼著東西,嘴唇上的胡子跟著一動一動的?!鞍职值谋亲佑指哂种?您的呢,又扁又平?!蔽彝怂麄儼胩觳耪f。文脈圖解文章主旨文本研讀多維探究技法遷移“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說,“您怎么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哦!”我恍然大悟,“墻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痹谧娜硕脊笮ζ饋怼VR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文言文斷句客觀題 高考文言文斷句題遠不像古人斷句那么難,而是對所選篇幅不長、內(nèi)容淺易
47、的文言文,用標點符號(高考命題要求考生用“/”把句子斷開)把原文語句的停頓準確地標示出來。給文言文斷句,需要學生綜合掌握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文化、歷史等方面的常識,并且能對這些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近幾年全國卷對文言文斷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選一的形式。文言文斷句的客觀題考查形式,在高考斷句題中屬于相對容易的一種題型。該類試題一般是從選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標點,一般設置68處停頓,難度不大。知識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解答斷句題2步驟 知識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斷句“3原則”1.字句意思要講通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史閣部書)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費
48、解,中間應點斷,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義的。2.內(nèi)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諸將陳德華、高費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鑒)分析按以上標點,“陳德華、高費聚”只有兩個人,與下文所說“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載無此二人,應該是“陳德、華高、費聚”三人。故此句標點應為:“陳德、華高、費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敝R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3.要兼顧古漢語詞匯、語法、音韻、修辭以及古文化知識示例:夫唯禽獸無禮。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禮記)分析“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令人費解,這是把兩個相鄰的、意義不同的單音詞當作雙音詞或詞組,致使該斷的地方?jīng)]有斷開。應斷為“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白鳌痹谶@里是“興起、出現(xiàn)”的意思。知識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知識闡釋技法攻略例題展示模擬訓練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床科學合理用血》課件
- 網(wǎng)絡藝術傳播策略-洞察分析
- 云存儲端到端加密技術-洞察分析
- 水管供應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策略與新零售實踐研究-洞察分析
- 關于帶手機去學校的檢討書范文500字(7篇)
-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習作《我的拿手好戲》精美課件
- 健康度假景區(qū)全攻略
- 辦公用品采購中的合規(guī)律條應用實例
- 創(chuàng)新型綠色教育項目的策劃與執(zhí)行
- 《生產(chǎn)部月報模板》課件
- 2023-2024學年湖北省黃岡市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深度自測試卷
- 預防接種門診的設置
- 房性早搏演示課件
- 2010途觀tiguan轎車維修手冊車身
- YY/T 0698.10-2009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材料第10部分:可密封組合袋、卷材和蓋材生產(chǎn)用涂膠聚烯烴非織造布材料要求和試驗方法
- GB/T 40638-2021農(nóng)村產(chǎn)權流轉交易服務術語和服務分類
- GB/T 11139-1989餾分燃料十六烷指數(shù)計算法
- GB/T 10807-1989軟質(zhì)泡沫聚合材料壓陷硬度試驗方法
- 強迫癥病人的護理11課件
- 2022-2023學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一課件:4.2 洋流 (50張)
- 女性主義視角下《地下鐵道》中科拉命運的解讀分析研究 社會學專業(y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