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陜西省寶雞市隴縣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A)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4小題,共24.0分)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世園會”)在北京延慶舉行,如圖是“北京世園會導游示意圖”。據此完成14題。若選擇精品路線:植物館一中國館一國際館依次游覽,最近的入口是()A. 1號門B. 3號門C. 5號門D. 6號門小麗在網上搜索到的這張“世園會”地圖,圖中缺少的地圖要素是()A. 比例尺B. 方向C. 圖例D. 注記假如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地圖是()A. 世界地形圖B. 中國交通圖C. 北京市地圖D. “世園會”導游圖家住延安的小麗要去“世園會”游玩,下列準備工

2、作正確的是()用世界地形圖確定北京的位置用中國交通圖規(guī)劃去北京的行程用北京市地圖預訂住宿賓館用“世園會”導游圖選擇游覽的景點A. B. C. D.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下列能確證地球真實形狀的是()A.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B. 天圓如斗笠,地方如棋局C. 地球衛(wèi)星照片D.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地球儀上,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A. 北回歸線B. 北極C. 南極D. 赤道地球公轉時圍繞的旋轉中心是()A. 太陽B. 北極星C. 地軸D. 經線關于地球公轉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A. 與自轉相反B. 自東向西C. 自西向東D. 不確定人們說地球

3、是“水的行星”,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A. 2:8B. 7:3C. 4:6D. 3:72021年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題為“關注海洋健康、守衛(wèi)蔚藍星球”。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們海洋和海洋資源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據此完成1012題。四大洋中面積最小、最淺的大洋是()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最大水深為11034米)位于()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在海底地形中,容易發(fā)生火山的是()A. 海溝B. 大陸坡C. 大洋中脊D. 大陸架海拔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峭的廣

4、大地區(qū),稱為()A. 山地B. 平原C. 高原D. 丘陵下列關于世界之最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世界最大的平原東歐平原B.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C. 世界最高的山脈安第斯山脈D. 世界最長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讀圖,完成1517題。圖中海牛、鴕鳥分布在大西洋的兩岸,可能的原因是()A. 海牛、鴕鳥具有遠涉大洋的能力B. 人類活動將其帶到兩洲C. 海平面不曾升降D. 兩洲原是一塊大陸后漂移分離而成圖中所示信息可以為哪個學說提供證據()A. 地心說B. 板塊構造學說C. 海底擴張學說D. 大陸漂移假說提出該學說的科學家是()A. 哥倫布B. 魏格納C. 哥白尼D. 麥哲倫當地震發(fā)生時,下列做法不正

5、確的是()A. 注意保護頭部B. 及時返回室內C. 避開高大建筑物D. 迅速關閉電源、燃氣讀甲、乙兩國人口數據圖,完成1921題。甲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A. 13%B. 1%C. 1.3%D. -1%甲國不可能出現的人口問題是()A. 國防兵源不足B. 人口增長過快C. 勞動力短缺D. 人口老齡化具有乙國人口狀況特征的國家最可能分布于()A. 歐洲B. 非洲C. 亞洲D. 北美洲“微笑是最美的語言”,如圖是“笑臉”征集活動中一張照片。觀察圖完成2224題。圖中的小朋友屬于()A. 黃色人種B. 白色人種C. 黑色人種D. 混血人種下列不屬于圖中小朋友體質特征的是()A. 膚色黝黑B. 鼻梁

6、細高C. 體毛較少D. 頭發(fā)卷曲某跨國公司專門為這種膚色的人種研制化妝品,下列大洲中最有銷售市場的是()A. 亞洲B. 非洲C. 北美洲D. 歐洲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6.0分)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A點的經緯度寫作 _。(2)A點位于D點的 _方向,D點位于B點的 _方向。(3)位于西半球的點有 _,位于北半球的點有 _。(4)從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來看,C點位于 _緯度地區(qū)。如圖為“地球自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赤道的周長約 _萬千米。在地球儀上,我們把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作 _線。(2)由于地球是一個 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球體,因此任何時

7、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圖中處于白天的有 _兩點。(3)根據地球自轉規(guī)律推斷,甲、乙、丙三點中,最早從我們視線中消失的是 _點。(4)由圖可知,地球自轉產生了 _(填“晝夜更替”或“晝夜長短”)現象。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為 _(東/西)半球。(2)在世界航海線上,有很多海峽和運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圖2中兩洲的分界線是 _運河,兩洲的分界線是 _海峽。(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歐洲和 _(填序號及名稱)。(4)七大洲中,既有回歸線穿過,又有極圈穿過的是 _和 _(填序號及名稱);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 _(填序號與名稱)。(5)四大洋中,面積最大是 _(填字母及名稱),緯

8、度位置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_(填字母及名稱)。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_;_。(2)A、B兩地間的相對高度為 _米。(3)張村在李村的 _方向,兩村(圖上距離是3厘米)的實際水平直線距離約為 _千米。(4)圖中畫出的甲、乙兩條河流,畫錯的是 _。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 _。(2)幾乎全部位于海洋上的是 _板塊,不與該板塊交界的是 _板塊。(3)圖中甲處的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歐亞板塊和 _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4)根據板塊運動方向來推測,

9、位于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將會不斷 _(“擴張”或“縮小”),這是因為紅海 _。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_,就南、北半球而言,人口稠密區(qū)主要分布在_半球;從沿海、內陸來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_地區(qū)。(2)圖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B地是_,C地是_。(3)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決定性因素是_。(4)世界人口快速增長,會帶來很多問題,為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_環(huán)境相協調,與社會_發(fā)展相適應。答案和解析14.【答案】D、A、D、D【解析】1. 【分析】 地圖是學習地理必

10、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據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地圖的應用,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據圖中不同地點的位置解答,要認真讀圖?!窘獯稹?解: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讀圖可知,若選擇精品路線植物館 - 中國館 - 國際館依次游覽,最近便的入口是 6 號門。 故選: D 。2. 【分析】 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本題考查地

11、圖的三要素,難度不大,讀圖解答即可?!窘獯稹?解:讀圖可知,圖中有圖例和注記,圖中根據指向標判讀方向,但圖中缺少比例尺這一要素,無法量算距離。 故選: A 。3. 【分析】 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 本題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與地圖范圍、內容詳略的關系,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窘獯稹?解: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四幅地圖中,“世園會”導游圖范圍最小,內容最詳細,比例尺最大。 故選: D 。4.

12、 【分析】 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 本題考查地圖的應用,要理解按實際需要選擇地圖的必要性,屬于常見的選擇題?!窘獯稹?解: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yè)圖、農業(yè)圖、商業(yè)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運用青島城市圖預訂住宿賓館是錯誤的,可以利用酒店賓館分布圖預定賓館,其他選項做法正確。 故選: D 。5.【答案】C【解析】 解: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麥哲

13、倫環(huán)球航行、月食、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其中,地球衛(wèi)星照片能確證地球真實形狀,選項 C 符合題意。 故選: C 。 由于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后來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guī)則球體。 本題考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牢記即可。 6.【答案】B【解析】 解: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與其對應的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其中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故選: B 。 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地圖上

14、,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本題考查極點的特點,屬于基礎題,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A【解析】 解: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 故選: A 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的旋轉中心,屬基礎題 8.【答案】C【解析】 解:地球公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的方向一樣,都是自西向東根據題意 故選:

15、C 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的方向一樣,都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 本題考查地球公轉的方向,牢記即可 9.【答案】B【解析】 解: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 29% 是陸地。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因此,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 7 : 9. 故選: B 。 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 29% 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

16、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題考查世界海陸分布概況,牢記即可。 1012.【答案】C、C、C【解析】10. 【分析】 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簛喎潜蹦厦?;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禾窖?、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該題考查的是純記憶性的知識,多結合教材熟練掌握?!窘獯稹?解: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也是島嶼最多、最深的大洋。根據題意。 故選: C 。11. 【分析】 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簛喎潜蹦厦?;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禾窖?、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該題考查的是純記憶性的知識,多結合教材熟練掌握?!窘獯稹?解: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也是島

17、嶼最多、最深的大洋。根據題意。 故選: C 。12. 【分析】 現代探測技術揭開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紗,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 本題考查海底地形的名稱及其特點,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要牢記?!窘獯稹?解:海底地形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的是大洋中脊。 故選: C 。13.【答案】C【解析】 解:海拔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峭的廣大地區(qū),稱為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故選: C 。 人們通常

18、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 200 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本題考查陸地地形的名稱及特點,牢記即可。 14.【答案】B【解析】 解: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故 A 錯誤;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 B 正確; 世界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故 C 錯誤;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故 D 錯誤; 故選: B 。 地表各

19、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陸地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世界上有眾多世界之最的地形區(qū)名稱,如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等。 本題考查世界之最的地形區(qū)名稱,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世界地形區(qū)比較記憶解答。 1517.【答案】D、D、B【解析】15. 【分析】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大西洋的兩岸 - 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并經過實地考察,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 本題考查了大陸漂移假說的證

20、據,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窘獯稹?解:讀圖可得,是南美洲,是非洲,海牛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中,鴕鳥生活在陸地上,而且不會飛,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這兩種動物會分布在大西洋的兩岸,說明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曾經是連接在一起的。故 D 正確。 故選: D 。16. 【分析】 20 世紀初,魏格納首先對大陸漂移假說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他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海陸的基本輪廓。 本題

21、考查大陸漂移假說的依據,牢記即可?!窘獯稹?解:讀圖可知,南美洲和非洲輪廓的吻合,古老地層和生物具有相似的特征,證明了南美洲和非洲原來是連在一起的,是大陸漂移假說的有力證據。根據題意。 故選: D 。17. 【分析】 20 世紀初,魏格納對大陸漂移假說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他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海陸的基本輪廓。 本題考查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屬于基礎題?!窘獯稹?解: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

22、時發(fā)現:大西洋的兩岸 - 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 故選: B 。18.【答案】B【解析】 解:當地震發(fā)生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在室外避開高大建筑物,要迅速關閉電源、燃氣。發(fā)生地震時不能及時返回教室,故 B 符合題意。 故選: B 。 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加強防震教育勢在必行。每個中學生都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識,遇到地震時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本題考查預防地震的措施,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和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921.【答案】D、B、B【解析】1

23、9. 【分析】 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qū)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長率就是人口出生率減去人口死亡率。 本題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根據公式計算即可?!窘獯稹?解:讀表得知,甲國的人口出生率約為 6% ,死亡率約為 7% ;人口自然增長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6%-7%=-1% 。 故選: D 。20. 【分析】 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yè)、居住、教育、醫(y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tài)。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tài),已引

24、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考查世界的人口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且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學習思路。【解答】 解: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甲國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說明人口出現負增長,不會出現人口增長過快,會出現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故選: B 。21. 【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qū)的出生人口與總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qū)的死亡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一定地區(qū)的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總人口之比。 本題考查大洲的人口

25、狀況,讀圖是答題的關鍵,理解解答即可?!窘獯稹?解:乙國的出生率遠大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非洲都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最有可能分布于非洲, B 正確。 故選: B 。2224.【答案】C、B、B【解析】22. 【分析】 白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多呈淺淡色,發(fā)呈金黃,眼色碧藍或灰褐色,發(fā)形呈波狀或直狀,唇型為薄唇,鼻狹而高,顴骨不高突,體毛和胡須較發(fā)達等。黃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呈黃色或黃白色,發(fā)形直,發(fā)色黑,眼色深,顴骨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寬窄適中,體毛和胡須稀疏。黑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發(fā)形為曲卷形或波形,發(fā)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較厚,鼻寬扁或

26、較寬,眼裂較大。 本題考查不同人種的特征,比較記憶即可,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窘獯稹?解:讀圖可知,圖示小朋友膚色呈黑色,發(fā)形為曲卷形,發(fā)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較厚,鼻寬扁或較寬,眼裂較大是黑種人的特征,故選項 C 符合題意。 故選: C 。23. 【分析】 白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多呈淺淡色,發(fā)呈金黃,眼色碧藍或灰褐色,發(fā)形呈波狀或直狀,唇型為薄唇,鼻狹而高,顴骨不高突,體毛和胡須較發(fā)達等。黃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呈黃色或黃白色,發(fā)形直,發(fā)色黑,眼色深,顴骨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寬窄適中,體毛和胡須稀疏。黑種人的體質特征是:膚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發(fā)形為曲卷形或波形,發(fā)色深黑,眼色

27、黑褐,唇厚而凸或較厚,鼻寬扁或較寬,眼裂較大。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人種的體質特征,比較記憶解答即可。【解答】 解:由上題可知,該小朋友屬于黑色人種,其特征是:膚色黝黑、體毛較少、頭發(fā)卷曲,鼻梁細高是白色人種的特征。 故選: B 。24. 【分析】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本題考查世界人種的分布,熟記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是答題的基礎,結合相關地圖記憶較好。【解答】 解:讀圖可知,圖示為黑色人種;如果某公司要為該人種研制化妝品,最有市場的大洲是非洲,因為該大洲絕大部分人種是黑色人種,是黑種人的故

28、鄉(xiāng),其余大洲黑種人較少。 故選: B 。25.【答案】140E,80N 西北 正南 B、D A、B、C 低【解析】 解:( 1 )據圖中經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可得,圖中 A 點的經緯度是 140E , 80N 。 ( 2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讀圖可得, A 點位于 D 點的西北方向, D 點位于 B 點的正南方向。 ( 3 )位于西半球的點有 B 、 D ,其經度都是 140W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點有 A 、 B 、 C 。 ( 4 )從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來看, C 點位于低緯度地區(qū),該點的緯度是 20N 。 故答案為:( 1 ) 140E , 80N ;( 2 )

29、正北;正南;( 3 ) B 、 D ; A 、 B 、 C ;( 4 )低。 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W 和 160E 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 20W 經線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經線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 0 30 為低緯度, 30 60 為中緯度, 60 90 為高緯度。 本題考查經緯網的判讀,在把握經緯度的判讀方法,半球、緯度的劃分,方向的判定等知識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4 緯 不透明

30、 乙、丙 丙 晝夜更替【解析】 解:( 1 )赤道的周長約 4 萬千米,該緯線是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在地球儀上,我們把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作緯線。 ( 2 )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因此任何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圖中黑色部分是夜半球,白色部分是晝半球,處于白天的有乙、丙兩點。 ( 3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根據地球自轉規(guī)律推斷,甲、乙、丙三點中,最早從我們視線中消失的是丙點,該點位置最偏東。 ( 4 )由圖可知,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故答案為:( 1 ) 4 ;緯;( 2 )不透明;乙、丙;( 3 )丙;( 4 )晝夜更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

31、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 6357 千米,赤道半徑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積為 26. 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 4 萬千米。據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地球的大小及地球自轉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西 蘇伊士 白令 北美洲 亞洲 北美洲 南極洲 A太平洋 D北冰洋【解析】 解:( 1 )圖 1 為西半球,該半球主要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 2 )圖 2 中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

32、令海峽,該海峽溝通北冰洋與太平洋。 ( 3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歐洲和北美洲。 ( 4 )七大洲中,既有回歸線穿過,又有極圈穿過的是亞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大洲跨寒、溫、熱三帶。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極洲。 ( 5 )四大洋中,面積最大是 A 太平洋,緯度位置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D 北冰洋。 故答案為:( 1 )西;( 2 )蘇伊士;白令;( 3 )北美洲;( 4 )亞洲;北美洲;南極洲;( 5 ) A 太平洋; D 北冰洋。 圖 1 是西半球,圖 2 是東半球。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別為:太平

33、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該海峽溝通北冰洋與太平洋。據圖中不同字母和序號的位置解答。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洲界線名稱和東西半球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山頂 陡崖 400 西北 6 甲【解析】 解:讀圖分析可知:( 1 )依據位置,圖中處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處等高線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 2 )圖中 A 點的海拔高度

34、是 600 米, B 點的海拔高度是 200 米, A 、 B 兩地相對高度為 400 米。 ( 3 )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可以看出,張村在李村的西北方向。由比例尺 = 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可得實地距離 = 圖上距離 比例尺。若兩村圖上距離是 3 厘米,則水平直線距離約為 6 千米。 ( 4 )圖中甲、乙兩條河流中,畫錯的是甲河,該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無河流發(fā)育。 故答案為: ( 1 )山頂;陡崖; ( 2 ) 400 ; ( 3 )西北; 6 ; ( 4 )甲。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地形部位有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據等高線排列規(guī)律來判斷各種地形部位;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確定方向;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個地點之間的高度差;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山谷為集水線,易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易形成河流。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在把握地形類型和地形部位的判讀方法、相對高度的計算、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計算等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