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論文_第1頁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論文_第2頁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論文_第3頁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論文_第4頁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教育問題對策研究摘要: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流動所 造成的農村社會大規(guī)模的“親子離散”現(xiàn)象。在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群 體特殊現(xiàn)狀的認識,研究其面臨的教育問題的基礎上,分析這些問題產 生的原因,探究改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途徑,以進一步促進農村留守 兒童的健康成長。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原因;對策一、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一)農村留守兒童總體規(guī)模及發(fā)展變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造成了勞動力、尤其是農村 勞動力的大規(guī)模轉移,隨之而生的是農村地區(qū)、尤其是貧困農村地區(qū)較 為常見的“親子離散”或“兒童留守”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由于父母外出 務工

2、,不得不與孩子暫時或較為長久地分離,導致這些孩子只能和爺爺 奶奶或者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是獨自生活。我們將這些由于 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 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定義為“農村留守兒童”,包括學齡前留 守兒童與學齡留守兒童。根據(jù)2005年全國1%人E1抽樣調查的抽樣數(shù)據(jù)推 斷,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 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 4 000多萬。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增長十分迅速。 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 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年齡結構和分布從年齡

3、結構看,農村留守兒童中,各年齡組均占有一定比例。在全部農 村留守兒童中,學齡前(05周歲)、小學學齡(6 11周歲)、初中學齡(12 一14周歲)和大齡(1517周歲)四個年齡組占總體的比例分別為 27. 05%、34. 85%、20. 84%和17. 27%。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 留守兒童約3000多萬。各省農村留守兒童的年齡構成情況基本接近。大 部分省份的農村留守兒童中小學適齡兒童較多;河南、湖南、廣西、山東等省區(qū)幼兒的比例更大。從性別結構看,性別比偏高, 特別是在低年齡組,大部分省份的農村留守男童多于女童。在全部農村 留守兒童中,男孩占53. 71%,女孩占46. 29%,性別比為11

4、4: 75。各 年齡組男孩數(shù)均多于女孩數(shù),而且年齡越小,性別比越高。各省農村留 守兒童的性別比差異,與當?shù)貎和男詣e比存在很強的相關性。農村留 守男童少于女童的省(市、區(qū))只有北京、上海、內蒙古、寧夏、新疆。 從地區(qū)分布看,農村留守兒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廣東、湖南等省。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數(shù) 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廣東、湖南和江西六省的農村留 守兒童在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量中所占比例超過半數(shù),達到52%。農村 留守兒童數(shù)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多數(shù)屬于典型的勞動力輸出大省,廣東、 江蘇由于省內勞動力流動,也產生了一定規(guī)模的農村留守兒童。(三)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結構

5、及分析通常情況下,兒童都應該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這種共同生活能夠為 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提供理想的環(huán)境。但是,根據(jù)研究,超過半數(shù)的 農村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已有研究將農村留 守兒童家庭結構按其監(jiān)護方式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兒童單獨留守家 庭。分兩種情況,其一是父母流動外出后,年齡較大的兒童獨立生活; 其二是父母流動外出后,家中兒童雖獨立留守,但由居住在臨近的親屬、 鄰居提供幫助。(2) “單親”留守家庭。即留守兒童僅和父親或者母親中 的一方共同生活。(3)隔代留守家庭。即留守兒童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 起生活。除以上三種家庭類型外,還有一些留守兒童在父母流動外出后, 和

6、祖父母及其他親屬共同生活在一種家族式的家庭類型中。分析結果顯示,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兒童占47. 14%,父母雙方外出留守兒童占52. 86%。在單親外出留守兒童中, 父親外出流動的比例大大高于母親外出的比例,雙親外出留守兒童中, 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48. 35%。不同年齡組兒童的家庭結構有一定 差異。從不同年齡組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的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 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而在年齡更小的兒童中,雙親外出留守的比例反 而更大。數(shù)據(jù)顯示,雙親外出并與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兒童中,05周歲 所占比例最高,40. 19%。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并非“年邁體弱”, 但受教育程度偏低

7、。通常認為,留守兒童被留在家鄉(xiāng)由“年邁體弱”的 祖父母照顧,但從數(shù)據(jù)上看,情況并非完全如此。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的農村留守兒童祖父的平均年齡為61歲,祖母的平均年齡為59歲。5059周歲的祖父、祖母分別占43. 19%和47. 64%。留守兒童祖父母的受教育狀況主要為小學或者未上過學,留守祖父的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祖母, 祖父中只念過小學和未上過學的比例為74. 96%,祖母的該比例84. 02%。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一)教育問題現(xiàn)狀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早期教育缺失。在農村,55%的0 5周歲留守幼兒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親情呵護與親子交流, 認知、情感以及社會

8、性發(fā)展都會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對于他們來說, 接受正規(guī)學前教育的機會少,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規(guī)學前教育 的補償,早期發(fā)展受到局限。義務教育階段面臨的問題。根據(jù)調查,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 入學率較高,絕大多數(shù)學齡留守兒童能夠接受完整的義務教育。但是, 接受教育并不等同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為特殊群體,這些孩子在接 受法律保障的義務教育的同時,他們的教育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具體表 現(xiàn)在學業(yè)成績、道德發(fā)展以及人格形成方面。學業(yè)成績方面:根據(jù)調查, 有15%的農村留守兒童學業(yè)成績較差。班級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中, 留守兒童占絕大多數(shù),這些孩子在學業(yè)中大都表現(xiàn)為放任自流、厭學、 逃學等等。但是

9、調查也發(fā)現(xiàn)個別農村留守兒童在父母流動外出后,學業(yè) 成績反而有所提高。道德發(fā)展方面:大多研究表明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 育面臨形式比較嚴峻。由于缺少父母作為社會過濾器的作用,農村留守 兒童在道德觀、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方面大都受到了負面影響。由于 受年齡特征限制,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道德認知水平還處在他律階段,面 對良莠不齊的社會現(xiàn)象,他們缺乏甄別能力,加之缺乏父母必要的引導, 很有可能接受一些錯誤的道德觀念,并在這些錯誤的道德觀念的影響下 行為產生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人格形成方面:心理學諸多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和父母及家庭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通 常情況下,親子關系密切、家庭生活和諧的

10、孩子在個性發(fā)展、人際交往、 社會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農村留守兒童暫時或長久地處于“親子離 散”狀態(tài),加之伴隨外出務工而產生的父母離異狀況,常常導致他們產 生孤獨感、社會焦慮,缺乏安全感、社會認同感,這些使得他們在個性 發(fā)展、人際交往、社會化等方面問題嚴重。此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 還缺乏必要的安全和青春期教育,這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尤其是女童,面 臨威脅時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大齡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外出流動對留守兒童學業(yè)的完成 具有一定影響,大齡農村留守兒童輟學情況較為普遍。大齡兒童在輟學 與“子承父業(yè)”外出務工之間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培訓。自身文化索質 低、學歷上處于劣勢,大多數(shù)大齡農村留

11、守兒童只能進入非正規(guī)勞動力 市場,延續(xù)其父輩低層次就業(yè)和邊緣化的社會地位,工資收入低,缺乏 相應社會保障。(二)成因綜合分析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影響在兒 童生活和教育影響中的缺失所造成的。在農村,社區(qū)教育觀念淡薄,對 兒童來說,家庭教育依舊是肅清來自社會方方面面不良影響的最后屏障, 其中父母教育是核心要素。而上文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分析中“親子離散” 的家庭結構將農村留守兒童置于一種毫不設防的生活環(huán)境中,直接弱化 了父母對其子女的影響力,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業(yè)、道德以及人格方 面的發(fā)展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家庭教育的缺失還是農村留守幼兒早期教 育缺失的最主要因素。監(jiān)護人教

12、育觀念及能力水平的限制。農村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一般指在 外流動的父母以及在家擔負暫時監(jiān)護責任的親屬。教育觀念及能力水平 直接決定了監(jiān)護人對于被監(jiān)護者的影響范圍。農村留守兒童“親子離散” 家庭結構中的監(jiān)護人多屬老年人。這些監(jiān)護人的“低教育”狀況決定了 自身教育觀念及教育能力的有限,這使得他們在促進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發(fā)展方面作用有限。作為外出流動父母,原本有限的教育能力在高強度及流動性極大的務工條件下,對于遠距離解決孩子 成長中的教育問題更加無能為力!對于農村留守幼兒來說,大部分外出流 動父母認為這一階段(05周歲)孩子只涉及“養(yǎng)”而不是“教”的問題, 根本不會考慮到早期教育及親子關系對于幼兒未來發(fā)展

13、的重要性。普通學校課程設置與留守兒童身心特點的不相適應。由于家庭生活 的不完整,農村留守兒童在道德發(fā)展、心理發(fā)展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困惑 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 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系缺失的消極影響。但是,由于辦學條件、辦學理 念以及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相關課程并配備相 關專業(yè)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研究中以甘肅省甘谷縣 盤安鎮(zhèn)杜家磨小學、大莊小學以及金川初級中學為例,學校對于農村留 守兒童的教育主要依靠班主任,上級教育管理部門并沒有專門針對留守 兒童的照顧政策,所以學校本身也缺乏具

14、體的針對性措施。對于農村留 守幼兒,同樣由于受條件限制,這一階段的正規(guī)學前教育機構非常有限, 農村留守幼兒接受正規(guī)學前教育的機會極少,導致其早期發(fā)展受到限制。 對于大齡農村留守兒童,相應的情況同樣也存在。寄宿制學校資源有限且管理不力,監(jiān)護現(xiàn)狀達不到要求。根據(jù)早期 留守兒童研究者所提建議,有些地方政府組織建立了專門針對留守兒童 的寄宿制學校,以期對留守兒童面臨問題有所改觀。但是,受經濟條件 限制,這類學校在農村數(shù)量極其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規(guī)模的農村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而有些地方尚未建立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寄宿制學 校,如我們所調查地區(qū)。已經建立的寄宿制學校,大都屬于起步階段, 尚無好的經驗可循

15、,在學校運行的過程中管理并不完善,且教育資源有 限,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致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寄宿制學校的生活、學習 中同樣遇到了上述各種教育問題。鄉(xiāng)村文化喪失了對農村留守兒童有意識的引導不干預。鄉(xiāng)村場域文 化中原來就潛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教育體系包含著以書本 知識為核心的外來文化和以民間故事為基本內容的民俗地域文化。但是, 由于外來文化的強勢,原本存在于鄉(xiāng)間的民俗地域文化知識被淹沒,本 土文化不再能有效地作用于這些地方的所有兒童,包括農村留守兒童。 這種本土文化中關乎道德、心靈成長的內容不能夠被有意識地應用到農村留守兒童的正常教育中去,本土文化在遺失的 同時,也遺失了它對農村留守兒童有意

16、識的引導和干預。三、對策與建議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要把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納入國家和各地 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把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作為促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社 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以政府為主導,動員社會力量,確保農村留守 流動兒童學業(yè)有教、親情有護、安全有保。要加大對農村留守流動兒童 的法律保護力度,建立以家庭監(jiān)護為主,以社區(qū)、學校或其他人員監(jiān)護 為保障,以國家監(jiān)護為補充的監(jiān)護制度。要積極推進戶籍管理、就業(yè)、 住房、教育、衛(wèi)生等相關法律政策的不斷完善,探索農民工社會保障、 探親休假等制度。保障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 享公共服務資源。另外,對于農村留守幼兒和大齡兒童,國家應考慮將

17、 其教育納入到下一步國家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中去。解決農村留守幼兒面臨的突出問題。要強化留守幼兒的計劃免疫和 保健管理,提高預防接種服務水平,確保農村留守幼兒享有應有的醫(yī)療 服務。要加強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學前教育工作,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事 業(yè)的投入,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托幼機構,提倡形式多樣的托幼服務方式。解決農村大齡留守兒童及女童面臨的教育問題。大力發(fā)展農村和城 市職業(yè)技術教育,為農村大齡留守流動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接受職業(yè)技術教育 的機會。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女童性 安全防范意識,強化留守兒童父母、農村社區(qū)對留守女童的監(jiān)護責任。重視對家長和其他監(jiān)護人的指導培訓。建議在政府部門實施的

18、農村 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等項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增強家長作為 第一監(jiān)護人的責任意識。要發(fā)展各類家長學校,加強對監(jiān)護人特別是祖 父母的培訓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監(jiān)護意識和能力。所有接受培訓的農 民工,不管在城市還是留守地,都應該把做家長的責任作為培訓內容, 通過免費或者強迫方式,在技術培訓過程中給他們附加做父母責任的技能、態(tài)度、情感方面的教育,這對于外出流動父母聯(lián)絡、教育農村留守 子女是非常必要的。加強農村普通學校及寄宿制學校建設。無論農村普通學校還是寄宿 制學校都應該在課程設置上考慮到農村留守兒童的特有心理,設置相關 心理課程,重視學生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及時發(fā)現(xiàn)和診治學生出現(xiàn)的心 理健康問題。建議以上兩類學校利用春節(jié)家長回家時機,加強與家長的 聯(lián)系和交流,使學校內外對兒童影響產生合力效應。此外,在留守子女 較多的農村地區(qū),要開辦一定數(shù)量并且保證質量的寄宿制學校,配備專 門保育人員或生活老師,讓農村“留守孩子”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與 關愛,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qū)建設,在農村建立社會化的未成年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