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病及其防1課件_第1頁
豬鏈球菌病及其防1課件_第2頁
豬鏈球菌病及其防1課件_第3頁
豬鏈球菌病及其防1課件_第4頁
豬鏈球菌病及其防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豬鏈球菌病及其防制 引言: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不同群的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豬 的一類傳染病的總稱,屬一種人畜共患病。世界動物衛(wèi) 生組織(OIE) 將豬鏈球菌病列為B類疫病,我國將其列 為二類動物疫病。由于鏈球菌血清型較多,抗原結構復 雜在臨床上可呈現不同的癥狀,而且還常與其他疾病發(fā) 生混合感染,又由于其在糞、灰塵及水中能存活較長時 間,因此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近幾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豬場最常見的細菌性傳染病之一。 1998 年在江蘇省部分地區(qū)引起大面積暴發(fā)流行,致使數萬頭生豬死亡。2005年6月下旬開始四川省資陽、成都等8個地市大面積暴發(fā)了生豬豬鏈球菌病疫情

2、。死亡豬647頭。豬鏈球菌的有些血清型可以引起人發(fā)病,目前國內外報道最多的是由R群的豬鏈球菌2 型感染人的事件。豬鏈球菌病及其防治病原分類及特性流行病學臨床癥狀防治措施診斷方法病理變化一、病原分類及特性 1鏈球菌的分類 (1)按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al)將鏈球菌屬分為4部分,即化膿鏈球菌、口腔鏈球菌、厭氧鏈球菌和其他鏈球菌,共包含38個種。 (2)按蘭氏分類,鏈球菌族細菌可分為從A至V共20個群(其中缺I、J群)。每個群結合生化和培養(yǎng)特性又分為若干型或亞型。引起豬病并偶爾經傷口感染人的鏈球菌主要有:D群的豬鏈球菌I

3、I型,F群的咽峽炎鏈球菌,L、R、S、T、U、V群鏈球菌等。豬鏈球菌有35個血清型。 2鏈球菌的形態(tài)特征 豬鏈球菌:呈小的卵圓形或球形,直徑0.52.0um,鏈狀存在,一般不運動,不形成芽孢,G,無抗酸性。在綿羊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產生溶血環(huán),許多菌株在馬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產生溶血環(huán)。美蘭染色,呈藍色長鏈狀C型獸疫鏈球菌在綿羊鮮血瓊脂平板上劃線,在37.5 下培養(yǎng)18小時,可見直徑約2mm的圓形隆起濕潤菌落,中央透明,呈溶血。豬鏈球菌染色及形態(tài) 3、培養(yǎng) 本屬細菌大多為兼性厭氧,為發(fā)酵型菌。 4、產生的毒素 溶血毒素:又稱鏈球菌溶血素。由溶血性鏈球菌 產生,有溶解紅細胞、殺白細胞和毒害心肌作用,

4、主要分為“O”、“S”兩種。溶血素O:對氧不穩(wěn)定,有抗原性,A、C、G群鏈球菌產生的溶血素O抗原性相同。溶血素S:對氧穩(wěn)定,但對熱和酸敏感,無抗原性或抗原性很低。二、流行病學1、病原的分布 本菌廣泛分布于水、土壤、空氣、塵埃及動物與 人的腸道、糞便、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中,帶菌者與患病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感染發(fā)病動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內臟器官及關節(jié)內均有病原體存在。 2流行特點 各種豬易感,常發(fā)于16周齡以下豬,3-12周齡的豬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夏秋季多發(fā)。傳播緩慢、但一旦傳入很難根除。發(fā)病率低。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區(qū)可呈暴發(fā)流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老疫區(qū)多呈散發(fā),發(fā)病率和死亡

5、率較低。 三、臨床癥狀 豬鏈球菌病的潛伏期為7天??杀憩F為敗血型、腦膜炎型和淋巴結膿腫型等類型。 (1)敗血型 主要為C、D、L群鏈球菌引起,以仔豬發(fā)病較多(發(fā)病率10%,病死率60%),架子豬次之。 最急性型:發(fā)病急、病程短,常無任何癥狀即突然死亡(似丹毒的敗血型)。體溫高達4143,呼吸迫促,腹下有紫紅斑,四肢關節(jié)和肌肉疼痛,驅趕時尖叫,多在24小時內死于敗血癥。 急性型:多突然發(fā)生,體溫升高4043,呈稽留熱。呼吸迫促,鼻鏡干燥,從鼻腔中流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結膜潮紅,流淚。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多在13天死亡。 慢性型(關節(jié)炎型):表現為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關

6、節(jié)腫脹,跛行或癱瘓,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精神沉郁,共濟失調,昏睡,全身皮膚廣泛性出血、潮紅精神沉郁,頸部、耳廓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耳廓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關節(jié)腫脹、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CNS紊亂,共濟失調,全身痙攣抽搐,倒地四肢劃動似游泳狀神經癥狀,全身痙攣抽搐(3)心內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發(fā)現和診斷,多發(fā)于仔豬,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難,皮膚蒼白或體表發(fā)紺,很快死亡。往往與腦膜炎型并發(fā)。(4)淋巴結膿腫型 主要由E群鏈球菌引起,以頜下、咽部、頸部等處淋巴結化膿和形成膿腫為特征。 本病多見于架子豬,傳播較緩慢,發(fā)病率低。病豬膿腫破潰后,膿汁污染

7、飼料、飲水、環(huán)境。帶菌豬扁桃體容易分離本菌,尤為病愈豬帶菌可達半年之久。頜下淋巴結化膿性炎癥最常見,其次為咽部和頸部淋巴結??梢娋植柯∑?,觸診硬固,有熱、痛,可影響采食、咀嚼、吞咽、呼吸,直至膿腫成熟,可自行破潰而自愈。1敗血型 呈現出血性敗血癥變化,與最急性豬瘟相似。剖檢可見鼻黏膜紫紅色、充血及出血,喉頭、氣管充血,常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腫脹。全身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和出血。脾腫大13倍,呈暗紅色,邊緣有黑紅色出血性梗死區(qū)。胃和小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腎腫大、充血和出血,腦膜充血和出血,有的腦切面可見針尖大的出血點。四、病理變化 心臟充血、出血 胃出血 肝充血、腫大 肝臟出血、

8、壞死 脾腫大,敗血脾 肺充血、出血 肺充血、出血,內有大量泡泡沫 小腸充血、出血 胃充血、出血 腸系膜淋巴結出血 腸粘膜充血、出血 膀胱出血2、腦膜腦炎型 剖檢可見腦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腦組織切面有點狀出血,個別腦膜下積液,腦脊髓液渾濁,增量,有多量白細胞。其他病變與敗血型相同。 3、心內膜炎型 剖檢可見心內膜炎、心包炎,瓣膜上有菜花樣贅生物。4、淋巴結膿腫型 剖檢可見關節(jié)腔內有黃色膠胨樣或纖維素性、膿性滲出物,淋巴結膿腫。淋巴結化膿性出血性炎五、診斷方法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檢驗等作出診斷。實驗室檢驗有: 涂片鏡檢:可以分別采取內臟觸片或血液、腦脊髓液、關節(jié)液、膿汁涂片

9、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球形或卵圓形細菌,無芽胞,有的可形成莢膜,常呈單個、雙連的細菌,偶見短鏈排列。 分離培養(yǎng):該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在血液瓊脂平板上接種,37培養(yǎng)24小時,形成無色露珠狀細小菌落,菌落周圍有溶血現象。鏡檢可見長短不一鏈狀排列的細菌。 必要時用PCR方法進行菌型鑒定。六、防制措施 1、治療 給病豬肌注抗菌藥、抗炎藥(如地塞米松),經口給藥無效。目前較有效的抗菌藥為頭孢噻呋,每日每Kg體重肌注5.0mg,連用35天;青霉素+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或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唑啉鈉、恩諾沙星、氟甲砜霉素等。也有一些菌株對磺胺+TMP敏感,肌注給藥連用5天。2、預防 應加強管理,減少應激,避免日齡 差異在2周齡以上豬只的混養(yǎng)。依據當地的疫情、豬群的免疫狀態(tài)、本場的飼養(yǎng)管理等實際情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特別要注意可影響豬鏈球菌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那些疫病的免疫,如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等,以防協同感染。 由于仔豬在初生時即可感染,故使用早期隔離斷奶、早期給藥斷奶技術并不能凈化豬鏈球菌病,要在豬場凈化豬鏈球菌病應采取剖腹產。免疫 在仔豬斷奶后注射2次,間隔21天。母豬分娩前注射2次,間隔21天,以通過初乳母源抗體保護仔豬。豬鏈球菌菌苗對不同血清型豬鏈球菌感染無保護力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