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優(yōu)缺點其在混凝土工程中應用_第1頁
機制砂優(yōu)缺點其在混凝土工程中應用_第2頁
機制砂優(yōu)缺點其在混凝土工程中應用_第3頁
機制砂優(yōu)缺點其在混凝土工程中應用_第4頁
機制砂優(yōu)缺點其在混凝土工程中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體系砂的優(yōu)弊端及其在混凝土和工程中的應用體系砂的優(yōu)弊端依照在云南蒙自地區(qū)利用體系砂的經(jīng)驗,將其優(yōu)弊端總結以下。1體系砂的優(yōu)點采用體系砂配置混凝土擁有以下優(yōu)點:(1)工廠化生產,質量能夠獲取保證工廠生產能夠從選材、破碎等一系列工藝流程上成立質量監(jiān)控系統(tǒng),生產條件好,砂的質量有保障。(2)砂的物理力學性能好能夠有意識的選擇硬質巖石生產體系砂,防備采用軟質、風化巖石,同時,含泥(塊)量可人工篩分控制?;瘜W成份與母材、碎石一致,對混凝土無負面作用,合適做高強混凝土。(3)體系砂的顆粒級配、細度模數(shù)能夠調整能夠依照工程的需要,結合母材的特點和混凝土的要求,調整體系砂的細度模數(shù)和顆粒級配。調整措施主要經(jīng)

2、過破碎設備、工藝流程的選擇來完成。1.2體系砂的弊端(1)天然砂顆粒渾圓,表面圓滑。天然中砂細度模數(shù)多為,級配較好,對混凝土的工作性十分有利。體系砂顆粒尖銳,多棱角,表面粗糙,細度模數(shù)多為3.0以上,與天然河砂對照,體系砂的顆粒級配稍差,大于2.5mm和小于0.08mm的顆粒偏多,以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較差,簡單引起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弊端。體系砂母材的變化會引起體系砂質量的顛簸,給施工質量的控制帶來必然的難度。但是,體系砂的弊端能夠經(jīng)過選擇合適的碎砂設備、合理利用砂中含石粉量、調整砂率,以及采用合適的外加劑等措施來戰(zhàn)勝。(2)體系砂含有必然量的石粉。石粉和泥的粒徑誠然都小于0.075mm,但是他們的

3、成份不同樣,細度相差也較大。泥顆粒大多小于0.0160.075mm0.016mm,而石粉顆粒大都在之間。泥吸附在砂的表面,阻擋砂與水泥的粘結;而合適的石粉可填充在水泥、細砂的空隙之間,加強體系砂混凝土的工作性。2體系砂混凝土的性能1硬化前混凝土的性能體系砂混凝土硬化前的性能主要涉及到混凝土的稠度、和易性(工作性)、可塑性、可加工性(可修飾性或可抹平性)等方面,這些性能其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必然的互有關聯(lián),是從不同樣的角度描述新拌混凝土的特性。其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指標,它也表示混凝土抵抗資料分層離析的能不但表示混凝土澆灌成型的難易程度,力?;炷梁鸵仔缘脑敱M指標為坍落度。這主若是

4、體系砂本在水灰比同樣的條件下,體系砂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河砂混凝土,身擁有裂隙、空隙及孔洞,其有一部分顆粒為礦物顆粒會集這樣就增大了砂子的比表面體,積,坍落度減小。同樣條件下,配置同樣坍落度吸附了更多的水,以致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加,的510kg/m3.體系砂混凝土的和易性與細骨料混凝土,體系砂比天然河砂需水量增加(砂)的級配和細度模數(shù)有關,同時,也涉及到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參數(shù),還需要針對工程實踐進行深入研究。一般認為,細度模數(shù)以控之間為佳。若細度模數(shù)太大,制在則粗顆粒太多,級配不合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變差,誠然摻入粉煤灰能夠填充上述缺陷,但成本也會相應提高,經(jīng)濟上不合理;若細度模數(shù)太小,則小

5、0.075mm的細粉過多,需水于量增大,混凝土強度降低,水泥用量增加。石粉含量也是影響坍落度的重要指標,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時,混凝土的和易性、沁水性較差,當石粉含量控制6%9%時,對混在凝土的強度的影響不是很大,和易性也很好。按體系砂的特點進行混凝土配比設計,經(jīng)過合理利用體系砂中的石粉,調整體系砂的砂率,能夠配制出和易性很合適泵送的體系砂好、混凝土。-2體系砂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指標包括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折強度、抗彎強度、彈性模量、粘結強度、疲倦強度、縮短徐變特點等。針對這些指標進行深入研究的還比較少。但是,關于抗壓強度、彈性模量這2個主要指標,國內外卻積累了較豐富的實

6、驗資料。一般體系砂篩余300mm以下所占比率較小,僅有10%左右。有關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中指明,泵送混凝土細骨料經(jīng)過0.300mm篩孔的篩余不應小于15%.天然細砂的粒徑主要集中在0.3mm以下,細度模數(shù)一般在1.5左右。天然細砂細度模數(shù)低,若單獨配制混凝土,會由于縮短大引起混凝土開裂,但是能夠利用天然細砂粒徑主要集中在0.3mm以下的特點,與體系砂復合組成人工混雜砂,從而使配置的混凝土獲取優(yōu)異的施工性能。平時用40%的天然細砂與60%的體系砂混雜作為細骨料使用,能夠獲取優(yōu)異的收效。文件對特細砂、混雜砂、體系砂混凝土進行了實驗比較,其復合砂中特細砂和體系砂的比率為4B6,體系砂母巖為石灰?guī)r

7、。3為文件的實驗結果。由于體系砂一般采用硬質巖石破碎,體系砂比天然砂的抗壓強度更高。因此體系砂混凝土與天然砂混凝土對照,各項力學性能指標不低,甚至更高。自然,混凝土的強度、彈性模量等力學性能指標除了和砂的強度有關外,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體系砂中的石粉含量和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率等。體系砂混凝土的實驗表示,石粉含量對混凝土的強度的影響很大,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的強度隨之降低。體系砂砂率在小于40%時,拌合物過于粘稠,砂率增大后,工作性能獲取改進,砂率在42%46%時,強度趨于牢固。砂率高出50%,不僅強度有所下降,而且靜力彈性模量顯然降低。3體系砂混凝土的長遠性能混凝土的長遠性能是指混凝土在長遠使

8、用過程中,擁有抵抗凍融循環(huán)等天氣條件、酸堿等物理化學損害作用、受光熱作用、流水沖蝕作用的能力?;炷猎矫軐崳?jié)B抗凍性越好。由于混凝土的抗?jié)B性主要與其孔隙有關。研究者認為體系砂中的石粉可是一種有效的填料,誠然不擁有活性,但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加強了水泥石與骨料界面粘性,結;而有人則認為反應生成結晶水化物,并能改進水泥石的石粉能加速C3S的水化,并與C3A、C4AF孔隙結構,因此抗?jié)B性能獲取提綜高。關于體系砂混凝土的抗凍融長遠性還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合已有的研究結果,能夠發(fā)現(xiàn)體系砂在必然程度上改進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擁有必然的微集料填充收效,從而改進了混凝土的孔隙結構,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實度。試驗結果表

9、示,混雜砂與天然中砂配制的混凝土一樣,擁有優(yōu)越的抗?jié)B性能。同時試驗還表示,體系砂和天然細砂混雜配制出的混凝土在抗凍性、抗?jié)B性、抗氯離子浸透、抗硫酸鹽損害及抗碳化性能方面都優(yōu)于中砂混凝土,體系砂和天然細砂混雜配制出的混凝土抗?jié)B性劣于中砂混凝土。3體系砂混凝土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在已有的工程實踐中,體系砂配制出了從C10C55的一般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我國的三峽工程和黃河小浪底等水利工程都采用了體系砂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湖南懷新高速公路的有平溪河橋、苦麻寨橋、坳背村高架橋均使用了體系砂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等級有C25一般混凝土,C25水下混凝土,C30一般混凝土,C40一般混凝土。在重慶嘉陵江黃花園

10、大橋建設中,經(jīng)過對體系砂與渠河砂復合取代簡陽砂配制黃花園大橋主橋箱梁C50混凝土,各項工作性能指標和力學性能指標均吻合規(guī)范要求,工程應用收效優(yōu)異。在鐵路橋梁中,株六線南河山特大橋C55高性能混凝土成功應用體系砂配制。玉蒙鐵路第五標段,在混凝土結構物中就全部使用了體系砂。在施工之初,由于對體系砂的應用在理論上沒有依照可循,從而與自然砂等同使用,造成混凝土質量下滑,特別是表面質量不能夠滿足要求。隨著施工的進展和試驗室工作的加強,混凝土質量有所提高。現(xiàn)在該標段的特大橋、大-橋、涵洞、地道工程等混凝土外觀和抗壓強度都能滿足工程的質量要求。特別在工程造價方-面,由于自然砂的當?shù)貎r格是體系砂的3倍多,因此

11、采用體系砂。體系砂混凝土應用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體系砂在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實踐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為了實行體系砂在混凝土特別是橋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還應睜開深入、廣泛的研究。研究重點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體系砂顆粒形狀、顆粒級配的研究體系砂的顆粒形狀、顆粒級配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強度、抗干縮性及耐磨等性能。尤其是粒徑小于0.075mm的石粉的合理含量需要認真研究。不同樣粒形的體系砂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影響較大,片狀顆粒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差,最理想的粒形是近似于立方體顆粒。機制砂中含有合適的石粉,不但可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還可改進混凝土的和易性,體系砂中的石粉控制在7%以內比較合適,但關

12、于石粉的作用機理和合理含量仍有不同樣的建議。依照本企業(yè)應用體系砂的情況來看,嚴格控制石粉含量是比較困難的,這為在工程中充分利用體系砂提出了挑戰(zhàn)。2高效、優(yōu)異制砂設備和制砂工藝的研究凡是能經(jīng)濟有效地加工出小于5mm的合格粒度級配的機械加工設備都能夠作為制砂機械。目前,磨碎機械、圓錐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籠型破碎機、輥式破碎機和立軸沖擊式破碎機都可用于制砂。中小企業(yè)使用顎式破碎機很多,生產工藝極為簡單,產質量量參差不齊?;炷劣皿w系砂對砂的顆粒形狀及級配有很高的要求。有的設備生產的砂粒片狀居多,有的存在過粉碎現(xiàn)象。為了生產出吻合要求的優(yōu)異體系砂,需要從設備選擇、工藝流程、質量控制等方面

13、進行綜合研究。隨著我國基本建設的不斷深入和環(huán)境保護的日益加強,自然砂的利用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限制。面對建筑業(yè)需要砂量的增加,自然資源已不能夠滿足工程的需求,因此必定要在體系砂的利用上下功夫。若是體系砂使用獲取成功,今后的施工組織將可能發(fā)生轉變,如在圍巖較好的地道中施工,混凝土所需的碎石和體系砂就可以在掘進過程中得以解決。4.3體系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體系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對混凝土的各種性能,如和易性、力學性能、長遠性能和混凝土表面質量都有特別重要的影響。應深入睜開滿足各種強度等級、各種工作性能要求的機制砂混凝土的綜合試驗研究。經(jīng)過在玉蒙鐵路工程中利用體系砂,發(fā)現(xiàn)還應重點研究石粉含量、砂率、水灰比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影響。4體系砂混凝土攪拌設備的研究在玉蒙鐵路工程中,利用體系砂攪拌混凝土,攪拌設備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體系砂混凝土的攪拌不宜采用小型攪拌設備。在施工之初,體系砂混凝土的攪拌采用與自然砂混凝土攪拌同樣的方法,結果不能夠滿足工程的質量要求。特別是少量混凝土的攪拌,決不能夠使用非逼迫性混凝土攪拌設備,否則混凝土的外觀質量難以保證。體系砂混凝土只有采用大型攪拌站或逼迫攪拌設備來攪拌,才能保證工程質量。5體系砂混凝土的應用須加強工程試驗體系砂混凝土的使用應按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