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學習主題測試卷2_第1頁
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學習主題測試卷2_第2頁
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學習主題測試卷2_第3頁
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學習主題測試卷2_第4頁
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學習主題測試卷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第二學習主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知識網絡(網絡任我游,要點全掌握?。?/p>

經濟大危機經濟大危機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美國德國日本羅斯福新政建立法西斯專政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右邊這張簽署《凡爾賽和約》的照片中,不可能有哪一人物A法國總理克里孟梭B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C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2.在《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xiàn)巴黎和會性質的內容是A.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給法國B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C.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D德國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3.一戰(zhàn)以后帝國主義在東亞地區(qū)的主要矛盾是A.美法矛盾4.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一系列條約中,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愕氖茿.《凡爾賽和約》B.《四國條約》C.《五國條約》D.《九國公約》5“華盛頓體系”確立的是帝國主義在哪里的統(tǒng)治秩序①東亞②西亞③歐洲④非洲⑤太平洋地區(qū)A②③B①⑤C③④⑤D②③④6.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共同點有①少數(shù)帝國主義國家操縱會議②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臟會議③會議暫調整了列強之間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④兩個會議均損害了中國的權益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根本原因是A.這一體系是由戰(zhàn)勝國制定的B.這一體系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利益C.以德國為代表戰(zhàn)敗國對這一體系不滿D.這一體系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8.下列關于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危機首先從戰(zhàn)敗國發(fā)生B破壞性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危機C.工農業(yè)、商業(yè)金融全面危機D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戰(zhàn)爭的危險9下列關于羅斯?!靶抡钡恼f法,不正確的是A《全國工業(yè)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B開創(chuàng)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先河C“新政”使美國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D“新政”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10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第一次就任總統(tǒng)演說中鼓勵美國人民說:“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蹦阏J為當時美國人感到恐懼的是法西斯的侵略擴張美國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1.羅斯?!靶抡钡母灸康氖茿.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B.維護資本主義制度、鞏固資產階級統(tǒng)治C.緩和階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狀況D.抵制法西斯勢力,為資本主義世界樹立典范12.布朗先生是20世紀前期美國一家股份公司的董事長,他回憶自己走過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時,不可能描述的是A.1917年,做軍火生意,積累了創(chuàng)業(yè)資本B.1925年,投資汽車工業(yè),成為億萬富豪C.1929年底,所經營汽車公司倒閉,被迫街頭求職D.1931年,靠經營農場,種植玉米,東山再起。13.希特勒上臺后制造的“國會縱火案”打擊的是納粹黨14.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點不包括對外大肆進行侵略擴張法西斯政黨控制政權15.20世紀30年代,世界大戰(zhàn)的歐洲策源地和亞洲策源地分別是日本、德國B意大利、日本C德國、日本D美國、德國16下列事件與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無關的是A.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B.羅斯福新政C.德國納粹政權的建立D.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年,在美國一家咖啡館里,四位老朋友的談話中,能反應當年社會實際情況的是A.威廉:我不能把現(xiàn)金存入任何一家銀行B.湯姆:我的農場白白屠宰了大批牲畜,損失慘重C.瑪麗:我長時間在工廠做工卻得不到工資保障D.杰克:我失業(yè)半年后,在田納西水庫工程工地找到了工作18.一戰(zhàn)后有兩個國家沒有批準巴黎和會通過的《凡爾賽和約》:一個是沒能達到領導戰(zhàn)后世界目的美國,一個是主權遭受嚴重踐踏的國家。這個國家是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中國19.從結果上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林肯政府的措施和“羅斯福新政”的相同點是A.維護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統(tǒng)一B.鞏固了美國資本主義制度C.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D.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內種族歧視狀況20.假如我們能夠用時間指針掃描世界,那么對1936年的掃描中不可能有A.蘇聯(lián)進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運動B.美國大力興建公共工程C.日本進行民主改革D.德國納粹掀起反猶狂潮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21.仔細觀察下圖

大危機時期美國窮人居住的棚屋區(qū)田納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壩圖一圖二

紐約股票交易所前1929~1945年美國失業(yè)率圖三圖四請回答:⑴以上圖片都與美國歷史上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2分)

⑵請你排列前三圖的出現(xiàn)順序。(2分)然后根據(jù)上述圖片呈現(xiàn)給你的信息,對這一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做一簡要介紹。(15分)

22.簡答: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美國、德國和日本分別采取了什么辦法來擺脫危機各自結果如何從這次危機的解決道路及結果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中考一瞥噢,中考題原來是這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既有國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又有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發(fā)展方面的問題,因此這段歷史很值得人們反思、回味。歷年中考,都把本單元作為重點考查,所涉及知識點主要有: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1929~1933年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的法西斯暴行等。主要考查同學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的識記和理解,對各知識點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分析、歸納、評價能力,以及憂患意識、歷史正義感和使命感、社會責任感等正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情況。題型以選擇題、材料題為主。【例1】1933年羅斯福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說:“……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yè)企業(yè)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蹦阒浪枋龅默F(xiàn)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嗎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B.經濟大危機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D.自然災害點撥:本題在于考查學生對于歷史現(xiàn)象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美國工農業(yè)生產遭受嚴重打擊,人民群眾深受其害。羅斯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就任美國總統(tǒng),并實行新政的?;卮鸨绢}的關鍵是將題目描述的現(xiàn)象與羅斯福新政的背景聯(lián)系起來。答案:B【例2】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國家應積極干預經濟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經濟危機的發(fā)生?!毕铝羞x項中與上述主張最為貼切的是A新經濟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羅斯福新政

D法西斯體制點撥:本題通過一則新材料,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特點的理解,同時還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綜合性。解題關鍵是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抓住“最為貼切”四個字。A、B兩項雖然也屬于國家干預經濟生活,但與經濟危機無關;D項與“國家積極干預經濟生活,增加有效需求”無關。答案:C【例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929年,美國爆發(fā)了經濟大危機,國民經濟陷入絕境。從1933年開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加強了國家干預,使經濟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開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現(xiàn)明顯的復興跡象,國民經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材料二:在斯大林經濟體制下,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業(yè)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后來,該體制的弊端日益突出,雖歷經幾次改革,都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lián)經濟陷入困境,出現(xiàn)了危機。材料三: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體制基本采用蘇聯(lián)模式,經濟建設取得過巨大成就,但是后來社會經濟卻逐漸喪失了活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20世紀90年代后,逐步形成了新的經濟體制,國民經濟高速發(fā)展。(1)材料一中美國經濟的復興得益于什么改革(2分)(2)據(jù)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指出蘇聯(lián).中國經濟體制曾經共有的特征,(1分)并說明這種體制特征在中國是怎樣變化的。(3分)(3)上述材料和問題能為調整經濟體制提供哪些借鑒(4分)點撥:(1)問考查有關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掌握。(2)問要求依據(jù)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指出蘇聯(lián)、中國經濟體制曾經共有的特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生依據(jù)材料三中提供的信息,“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體制基本采用蘇聯(lián)模式”,并結合已知的斯大林經濟體制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才能得出正確答案。(3)問是對課本知識的升華,要求結合課本、材料闡述自己的觀點。答案:(1)羅斯福新政。(2)特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改變:1978年以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80年代后期,在城市推行國有企業(yè)改革;90年代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逐步完善。(3)不同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調整經濟體制要從具體國情出發(fā);經濟體制的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需要;調整經濟體制要勇于創(chuàng)新。(答出其中兩點且意思相符即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5DDCDB6-10DDACA11-15BDADC16-20ADDBC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21⑴1929-1933年經濟危機,(2分)⑵順序:圖三圖一圖二(3分)1929年,一次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fā),然后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3分)經濟危機中,工人失業(yè)率迅速上升,(2分)廣大勞動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2分)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宣布實行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2分)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大力興建水利工程,(2分)這些工程不僅有利于農業(yè)生產和水上交通,而且吸納了大量的失業(yè)者,使美國的失業(yè)率下降。(3分)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1分)

22.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2分)新政取得了顯著成效。(1分)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分)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