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電子技術-邏輯門電路課件_第1頁
數(shù)字電子技術-邏輯門電路課件_第2頁
數(shù)字電子技術-邏輯門電路課件_第3頁
數(shù)字電子技術-邏輯門電路課件_第4頁
數(shù)字電子技術-邏輯門電路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邏輯門電路邏輯門電路

引言實現(xiàn)邏輯函數(shù)的實際基本器件——集成邏輯門電路。掌握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熟悉它們的電氣特性,是學習數(shù)字邏輯的基本要求。本章分為兩個層次介紹,第一層次先介紹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應用,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的開關特性,熟悉器件的外部特性。第二層次關注門電路內(nèi)部結構、工作原理和電氣特性,對于數(shù)字系統(tǒng)設計來說,能保證系統(tǒng)工作正確和可靠。引言實現(xiàn)邏輯函數(shù)的實際基本器件——集成邏輯門電路

引言熟悉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的開關特性,這是門電路的工作基礎。在學習門電路時,注重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應用,掌握常用器件類型的外部特性。對其內(nèi)部電路只作一般介紹。引言熟悉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數(shù)字電路中,高、低電平均是一個許可范圍。邏輯電平輸出高電平+VDD

VOH(min)VOL(max)

0

G1門vO范圍

vO

輸出低電平

輸入高電平VIH(min)

VIL(max)

+VDD

0

G2門vI范圍

輸入低電平

vI

vO

vI

驅動門G1

負載門G2

1

1

正邏輯:高電平→邏輯1;低電平→邏輯0數(shù)字電路中,高、低電平均是一個許可范圍。邏輯電平輸出+VDD半導體二極管:最基本的開關元件。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在數(shù)字電路中最常用的是開關二極管?;咎匦裕簡蜗驅щ娦浴M饧诱螂妷骸獙?;外加反向電壓——截至符號:+uD-正極負極1kΩ?5V5mA1kΩ-5VI=0實物圖半導體二極管:最基本的開關元件。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在(1)加正向電壓VF時,二極管導通,管壓降VD可忽略。二極管相當于一個閉合的開關。二極管的靜態(tài)特性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1)加正向電壓VF時,二極管導通,管壓降VD可忽略。二極管(2)加反向電壓VR時,二極管截止,反向電流IS可忽略。二極管相當于一個斷開的開關。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uDiD0V理想二極管伏安特性(2)加反向電壓VR時,二極管截止,反向電流IS可忽略。二極實際的硅二極管正向導通時,存在一個0.7V的門檻電壓(鍺二極管為0.3V),其伏安特性曲線為:半導體二極管的實際開關特性uDiD0.7V實際硅二極管伏安特性UD=0.7V(無能源輸出)實際的硅二極管正向導通時,存在一個0.7V的門檻電壓(鍺二極

可見,二極管在電路中表現(xiàn)為一個受外加電壓vi控制的開關。當外加電壓vi為一脈沖信號時,二極管將隨著脈沖電壓的變化在“開”態(tài)與“關”態(tài)之間轉換。這個轉換過程就是二極管開關的動態(tài)特性。半導體二極管的開關特性用軟件演示二極管開關特性

二極管與門電路F=AB二極管與門電路F=AB二極管或門電路F=A+B二極管或門電路F=A+B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初步認識三極管雙極型三極管(BJT)分類:根據(jù)制作結構分為NPN型和PNP型;根據(jù)制作材料分為硅材料和鍺材料。三極管的三個極:發(fā)射極(e)、基極(b)、集電極(c)三極管有兩個PN結:發(fā)射結(ej)、集電結(cj)發(fā)射結集電結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初步認識三極管雙極型三極管(BJT)分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RbRc+VCCbce+-++--0.7V0.3V+-RbRc+VCCbce+-截止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三極管工作在開關狀態(tài)的等效電路vivivovo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RbRc+VCCbce+-++--三極管反相器工作狀況三極管反相器(非門)的工作情況輸入(A)輸出(F)VI(V)VO(V)0.3V5V5V0.3V50kΩ4.7kΩ+5VFA01輸入10輸出非邏輯真值表三極管反相器工作狀況三極管反相器(非門)的工作情況輸入(A)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的缺點(1)在多個門串接使用時,會出現(xiàn)低電平偏離標準數(shù)值的情況。(2)負載能力差。0.7V1.4VRL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的缺點(1)在多個門串接使用時,會出現(xiàn)低解決辦法:將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和三極管非門電路組合起來。F解決辦法: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

(1)當A、B、C全接為高電平5V時,二極管D1~D3都截止,而D4、D5和T導通,且T為飽和導通,VL=0.3V,即輸出低電平。(2)A、B、C中只要有一個為低電平0.3V時,則VP≈1V,從而使D4、D5和T都截止,VL=VCC=5V,即輸出高電平。所以該電路滿足與非邏輯關系,即: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

(1)當A、B、C全接為高電平5V時,二極管D1~D3都截止,而D4、D5和T導通,且T為飽和導通,VL=0.3V,即輸出低電平。(2)A、B、C中只要有一個為低電平0.3V時,則VP≈1V,從而使D4、D5和T都截止,VL=VCC=5V,即輸出高電平。所以該電路滿足與非邏輯關系,即: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FTTL邏輯門電路引子:TTL邏輯門電路引子:TTL與非門的基本結構TTL與非門的基本結構TTL與非門的邏輯關系分析1、輸入全為高電平3.6V時。

T2、T3飽和導通,實現(xiàn)了與非門的邏輯功能之一:輸入全為高電平時,輸出為低電平。由于T2飽和導通,VC2=1V。T4和二極管D都截止。由于T3飽和導通,輸出電壓為:

VO=VCES3≈0.3VTTL與非門的邏輯關系分析1、輸入全為高電平3.6V時。實現(xiàn)該發(fā)射結導通,VB1=1V。T2、T3都截止。2、輸入有低電平0.3V

時。

實現(xiàn)了與非門的邏輯功能的另一方面:輸入有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忽略流過RC2的電流,VB4≈VCC=5V

。由于T4和D導通,所以:

VO≈VCC-VBE4-VD

=5-0.7-0.7=3.6(V)綜合上述兩種情況,該電路滿足與非的邏輯功能,即:該發(fā)射結導通,VB1=1V。T2、T3都截止。2、輸入有低電或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與或非門74LS00內(nèi)含4個2輸入與非門,74LS20內(nèi)含2個4輸入與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00內(nèi)含4個2輸入與非門,74LS20內(nèi)含2個4輸入74LS04內(nèi)含6個反相器,74LS02內(nèi)含4個2輸入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04內(nèi)含6個反相器,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51內(nèi)含2個4-2輸入與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51內(nèi)含2個4-2輸入與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屬于74系列,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10ns,平均功耗P=10mW。②74H:高速系列,是在74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6ns,平均功耗P=22mW。③74S:肖特基系列,是在74H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3ns,平均功耗P=19mW。④74LS:低功耗肖特基系列,是在74S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9ns,平均功耗P=2mW。74LS系列產(chǎn)品具有最佳的綜合性能,是TTL集成電路的主流,是應用最廣的系列。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屬于74系列,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10ns,平均功耗P=10mW。②74H:高速系列,是在74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6ns,平均功耗P=22mW。③74S:肖特基系列,是在74H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3ns,平均功耗P=19mW。④74LS:低功耗肖特基系列,是在74S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9ns,平均功耗P=2mW。74LS系列產(chǎn)品具有最佳的綜合性能,是TTL集成電路的主流,是應用最廣的系列。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⒈MOS管分類PMOS管:結構簡單,工作速度低,負電源工作。NMOS管:工藝復雜,正電源工作。CMOS管:PMOS管和NMOS管組成互補電路。⒉

工作區(qū)TTL:截止放大飽和CMOS:截止飽和非飽和相當開關電路:斷開接通CMOS門電路MOS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簡稱⒈MOS管分類PMOS管:結構簡單,工作速度低,負電源工作VNDSGSDGVPPMOS管NMOS管VGS<VTP時導通取:VTP=-2VVGS>VTN時導通取:VTN=2V即:|VGS|

>|VTP|=

2V

時導通MOS管的開關特性柵極源極漏極VNDSGSDGVPPMOS管NMOS管VGS<VTP時導NMOS管驅動管PMOS管負載管CMOS反相器VDDAFSPDNGPVPVNDPSNGN漏極相連做輸出端PMOS管的襯底總是接到電路的最高電位NMOS管的襯底總是接到電路的最低電位柵極相連做輸入端⒈電路NMOS管驅動管PMOS管負載管CMOS反相器VDDAFSPA=1導通截止V0=0V即F=0VDDAFVPVN工作原理設VDD=10V,A=1時,VA=10VA=0時,VA=0VVgsP=0VVgsN=10VCMOS反相器A=1導通截止V0=0VVDDAFVPVN工作原理設VDD=A=0截止導通V0=10V即F=1VDDAFVPVN設VDD=10V,A=1時,VA=10VA=0時,VA=0VVgsP=-10

VVgsN=0

VAVPVN

F

0導通截止11截止導通0

結論:CMOS反相器A=0截止導通V0=10VVDDAFVPVN設VDD=10VCMOS與非門VDDVP2VP1VN2VN1ABFCMOS與非門電路負載管并聯(lián)驅動管串聯(lián)CMOS與非門VDDVP2VP1VN2VN1ABFCMOS與VDDVP2VP1VN2VN1ABFA=0,B=0: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VgsP1=VgsP2=-10VVgsN1=VgsN2=0V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001VDDVP2VP1VN2VN1ABFA=0,B=0:設VDD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011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2、VP1:截止VN1、VP2: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1101A=1,B=0:VP2、VN1:截止VN2、VP1: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110A=1,B=1:VP1、VP2:截止VN1、VN2:導通F=0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1A=1,B=0:VP2、VN1:截止VN2、VP1: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CMOS或非門電路:VDDVP2VP1VN2VN1ABF負載管串聯(lián)驅動管并聯(lián)CMOS或非門電路:VDDVP2VP1VN2VN1ABF負載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VgsN1=VgsN2=0VVgsP1=VgsP2=-10V00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010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0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100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0A=1,B=0:F=0VP1、VN2:截止VN1、VP2:導通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110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0A=1,B=0:F=0VP1、VN2:截止VN1、VP2:導通A=1,B=0:VP1、VN2:截止VN1、VP2:導通F=0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邏輯關系:ABVP1

VP2

VN1

VN2F00導通導通截止截止

101導通截止截止導通010截止導通導通截止011截止截止導通導通

0負載管驅動管CMOS或非門邏輯關系:ABVP1VPTTL門使用注意事項一、電源電壓及電源干擾的消除電源電壓的變化對54系列應滿足5v±10%。對74系列應滿足5v±5%的要求。二、輸出端的連接:避免“線與”連接三、閑置輸入端的處理(1)對于與非門的閑置輸入端可直接接電源電壓VCC,或通過1~10kΩ的電阻接電源VCC。(2)如前級驅動能力允許時,可將閑置輸入端與有用輸入端并聯(lián)使用。

(3)在外界干擾很小時,與非門的閑置輸入端可以剪斷或懸空,但不允許接

開路長線,以免引入干擾而產(chǎn)生邏輯錯誤。

(4)或非門不使用的閑置輸入端應接地,對與或非門中不使用的與門至少有一個輸入端接地。TTL門使用注意事項一、電源電壓及電源干擾的消除二、輸出端的二、閑置輸入端的處理1、閑置輸入端不允許懸空。2、對于與門和與非門,閑置輸入端應接正電源或高電平;對于或門和或非門,閑置輸入端應接地或低電平。3、閑置輸入端不宜與使用輸入端并聯(lián)使用,因為這樣會增大輸入電容。從而使電路的工作速度下降。但在工作速度很低的情況下,允許輸入端并聯(lián)使用。一、電源電壓

1、CMOS電路的電源電壓極性不可接反,否則,可能會造成電路永久性失效。

2、CC400系列的電源電壓可在3~15V的范圍內(nèi)選擇,但最大不允許超過極限值18V。電源電壓選擇得越高,抗干擾能力越強。

3、高速CMOS電路,HC系列的電源電壓可在2~6V的范圍內(nèi)選用,HCT系列的電源電壓在4.5~5.5V的范圍內(nèi)選用。但最大不允許超過極限值7V。4、在進行CMOS電路實驗,或對CMOS數(shù)字系統(tǒng)進行調(diào)試、測量時,應先接入直流電源,后接信號源;使用結束時,應先關信號源,后關直流電源。CMOS門的使用注意事項二、閑置輸入端的處理一、電源電壓CMOS門的使用注意事項四、其他注意事項

1、焊接時,電烙鐵必須接地良好,必要時,可將電烙鐵的電源插頭拔下,利用余熱焊接。

2、集成電路在存放和運輸時,應放在導電容器或金屬容器內(nèi)。

3、組裝、調(diào)試時,應使所有的儀表、工作臺等有良好的接地。三、輸出端的連接

1、輸出端不允許直接與電源或地相連。因為電路的輸出級通常為CMOS反相器結構,這會使輸出級的NMOS管或PMOS管可能因電流過大而損壞。

2、為提高電路的驅動能力,可將同一集成芯片上相同門電路的輸入端、輸出端并聯(lián)使用。

3、當CMOS電路輸出端接大容量的負載電容時,流過管子的電流很大,有可能使管子損壞。因此,需在輸出端和電容之間串接一個限流電阻,以保證流過管子的電流不超過允許值。CMOS門的使用注意事項四、其他注意事項三、輸出端的連接CMOS門的使二極管圖片二極管圖片三極管圖片三極管圖片邏輯門電路邏輯門電路

引言實現(xiàn)邏輯函數(shù)的實際基本器件——集成邏輯門電路。掌握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熟悉它們的電氣特性,是學習數(shù)字邏輯的基本要求。本章分為兩個層次介紹,第一層次先介紹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應用,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的開關特性,熟悉器件的外部特性。第二層次關注門電路內(nèi)部結構、工作原理和電氣特性,對于數(shù)字系統(tǒng)設計來說,能保證系統(tǒng)工作正確和可靠。引言實現(xiàn)邏輯函數(shù)的實際基本器件——集成邏輯門電路

引言熟悉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的開關特性,這是門電路的工作基礎。在學習門電路時,注重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和應用,掌握常用器件類型的外部特性。對其內(nèi)部電路只作一般介紹。引言熟悉基本開關器件(二極管、三極管、COMS)數(shù)字電路中,高、低電平均是一個許可范圍。邏輯電平輸出高電平+VDD

VOH(min)VOL(max)

0

G1門vO范圍

vO

輸出低電平

輸入高電平VIH(min)

VIL(max)

+VDD

0

G2門vI范圍

輸入低電平

vI

vO

vI

驅動門G1

負載門G2

1

1

正邏輯:高電平→邏輯1;低電平→邏輯0數(shù)字電路中,高、低電平均是一個許可范圍。邏輯電平輸出+VDD半導體二極管:最基本的開關元件。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在數(shù)字電路中最常用的是開關二極管?;咎匦裕簡蜗驅щ娦?。外加正向電壓——導通;外加反向電壓——截至符號:+uD-正極負極1kΩ?5V5mA1kΩ-5VI=0實物圖半導體二極管:最基本的開關元件。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在(1)加正向電壓VF時,二極管導通,管壓降VD可忽略。二極管相當于一個閉合的開關。二極管的靜態(tài)特性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1)加正向電壓VF時,二極管導通,管壓降VD可忽略。二極管(2)加反向電壓VR時,二極管截止,反向電流IS可忽略。二極管相當于一個斷開的開關。半導體二極管的理想開關特性uDiD0V理想二極管伏安特性(2)加反向電壓VR時,二極管截止,反向電流IS可忽略。二極實際的硅二極管正向導通時,存在一個0.7V的門檻電壓(鍺二極管為0.3V),其伏安特性曲線為:半導體二極管的實際開關特性uDiD0.7V實際硅二極管伏安特性UD=0.7V(無能源輸出)實際的硅二極管正向導通時,存在一個0.7V的門檻電壓(鍺二極

可見,二極管在電路中表現(xiàn)為一個受外加電壓vi控制的開關。當外加電壓vi為一脈沖信號時,二極管將隨著脈沖電壓的變化在“開”態(tài)與“關”態(tài)之間轉換。這個轉換過程就是二極管開關的動態(tài)特性。半導體二極管的開關特性用軟件演示二極管開關特性

二極管與門電路F=AB二極管與門電路F=AB二極管或門電路F=A+B二極管或門電路F=A+B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初步認識三極管雙極型三極管(BJT)分類:根據(jù)制作結構分為NPN型和PNP型;根據(jù)制作材料分為硅材料和鍺材料。三極管的三個極:發(fā)射極(e)、基極(b)、集電極(c)三極管有兩個PN結:發(fā)射結(ej)、集電結(cj)發(fā)射結集電結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初步認識三極管雙極型三極管(BJT)分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RbRc+VCCbce+-++--0.7V0.3V+-RbRc+VCCbce+-截止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三極管工作在開關狀態(tài)的等效電路vivivovo半導體三極管的開關特性+-RbRc+VCCbce+-++--三極管反相器工作狀況三極管反相器(非門)的工作情況輸入(A)輸出(F)VI(V)VO(V)0.3V5V5V0.3V50kΩ4.7kΩ+5VFA01輸入10輸出非邏輯真值表三極管反相器工作狀況三極管反相器(非門)的工作情況輸入(A)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的缺點(1)在多個門串接使用時,會出現(xiàn)低電平偏離標準數(shù)值的情況。(2)負載能力差。0.7V1.4VRL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的缺點(1)在多個門串接使用時,會出現(xiàn)低解決辦法:將二極管與門(或門)電路和三極管非門電路組合起來。F解決辦法: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

(1)當A、B、C全接為高電平5V時,二極管D1~D3都截止,而D4、D5和T導通,且T為飽和導通,VL=0.3V,即輸出低電平。(2)A、B、C中只要有一個為低電平0.3V時,則VP≈1V,從而使D4、D5和T都截止,VL=VCC=5V,即輸出高電平。所以該電路滿足與非邏輯關系,即: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

(1)當A、B、C全接為高電平5V時,二極管D1~D3都截止,而D4、D5和T導通,且T為飽和導通,VL=0.3V,即輸出低電平。(2)A、B、C中只要有一個為低電平0.3V時,則VP≈1V,從而使D4、D5和T都截止,VL=VCC=5V,即輸出高電平。所以該電路滿足與非邏輯關系,即:FDTL與非門電路工作原理:FTTL邏輯門電路引子:TTL邏輯門電路引子:TTL與非門的基本結構TTL與非門的基本結構TTL與非門的邏輯關系分析1、輸入全為高電平3.6V時。

T2、T3飽和導通,實現(xiàn)了與非門的邏輯功能之一:輸入全為高電平時,輸出為低電平。由于T2飽和導通,VC2=1V。T4和二極管D都截止。由于T3飽和導通,輸出電壓為:

VO=VCES3≈0.3VTTL與非門的邏輯關系分析1、輸入全為高電平3.6V時。實現(xiàn)該發(fā)射結導通,VB1=1V。T2、T3都截止。2、輸入有低電平0.3V

時。

實現(xiàn)了與非門的邏輯功能的另一方面:輸入有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忽略流過RC2的電流,VB4≈VCC=5V

。由于T4和D導通,所以:

VO≈VCC-VBE4-VD

=5-0.7-0.7=3.6(V)綜合上述兩種情況,該電路滿足與非的邏輯功能,即:該發(fā)射結導通,VB1=1V。T2、T3都截止。2、輸入有低電或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與或非門74LS00內(nèi)含4個2輸入與非門,74LS20內(nèi)含2個4輸入與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00內(nèi)含4個2輸入與非門,74LS20內(nèi)含2個4輸入74LS04內(nèi)含6個反相器,74LS02內(nèi)含4個2輸入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04內(nèi)含6個反相器,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51內(nèi)含2個4-2輸入與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74LS51內(nèi)含2個4-2輸入與或非門集成門電路舉例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屬于74系列,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10ns,平均功耗P=10mW。②74H:高速系列,是在74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6ns,平均功耗P=22mW。③74S:肖特基系列,是在74H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3ns,平均功耗P=19mW。④74LS:低功耗肖特基系列,是在74S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9ns,平均功耗P=2mW。74LS系列產(chǎn)品具有最佳的綜合性能,是TTL集成電路的主流,是應用最廣的系列。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屬于74系列,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10ns,平均功耗P=10mW。②74H:高速系列,是在74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6ns,平均功耗P=22mW。③74S:肖特基系列,是在74H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3ns,平均功耗P=19mW。④74LS:低功耗肖特基系列,是在74S系列基礎上改進得到的,其典型電路與非門的平均傳輸時間tpd=9ns,平均功耗P=2mW。74LS系列產(chǎn)品具有最佳的綜合性能,是TTL集成電路的主流,是應用最廣的系列。TTL系列集成電路①74:標準系列,前面介紹的TTL門電路都⒈MOS管分類PMOS管:結構簡單,工作速度低,負電源工作。NMOS管:工藝復雜,正電源工作。CMOS管:PMOS管和NMOS管組成互補電路。⒉

工作區(qū)TTL:截止放大飽和CMOS:截止飽和非飽和相當開關電路:斷開接通CMOS門電路MOS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簡稱⒈MOS管分類PMOS管:結構簡單,工作速度低,負電源工作VNDSGSDGVPPMOS管NMOS管VGS<VTP時導通取:VTP=-2VVGS>VTN時導通取:VTN=2V即:|VGS|

>|VTP|=

2V

時導通MOS管的開關特性柵極源極漏極VNDSGSDGVPPMOS管NMOS管VGS<VTP時導NMOS管驅動管PMOS管負載管CMOS反相器VDDAFSPDNGPVPVNDPSNGN漏極相連做輸出端PMOS管的襯底總是接到電路的最高電位NMOS管的襯底總是接到電路的最低電位柵極相連做輸入端⒈電路NMOS管驅動管PMOS管負載管CMOS反相器VDDAFSPA=1導通截止V0=0V即F=0VDDAFVPVN工作原理設VDD=10V,A=1時,VA=10VA=0時,VA=0VVgsP=0VVgsN=10VCMOS反相器A=1導通截止V0=0VVDDAFVPVN工作原理設VDD=A=0截止導通V0=10V即F=1VDDAFVPVN設VDD=10V,A=1時,VA=10VA=0時,VA=0VVgsP=-10

VVgsN=0

VAVPVN

F

0導通截止11截止導通0

結論:CMOS反相器A=0截止導通V0=10VVDDAFVPVN設VDD=10VCMOS與非門VDDVP2VP1VN2VN1ABFCMOS與非門電路負載管并聯(lián)驅動管串聯(lián)CMOS與非門VDDVP2VP1VN2VN1ABFCMOS與VDDVP2VP1VN2VN1ABFA=0,B=0: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VgsP1=VgsP2=-10VVgsN1=VgsN2=0V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001VDDVP2VP1VN2VN1ABFA=0,B=0:設VDD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011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2、VP1:截止VN1、VP2: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1101A=1,B=0:VP2、VN1:截止VN2、VP1: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110A=1,B=1:VP1、VP2:截止VN1、VN2:導通F=0A=0,B=0:VN1、VN2:截止VP1、VP2:導通F=1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1A=1,B=0:VP2、VN1:截止VN2、VP1:導通F=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CMOS或非門電路:VDDVP2VP1VN2VN1ABF負載管串聯(lián)驅動管并聯(lián)CMOS或非門電路:VDDVP2VP1VN2VN1ABF負載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VgsN1=VgsN2=0VVgsP1=VgsP2=-10V001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010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0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1時,VA=VB=10VA=B=0時,VA=VB=0V100A=0,B=0:VP1、VP2:導通F=1VN1、VN2:截止A=0,B=1:VN1、VP2:截止VP1、VN2:導通F=0A=1,B=0:F=0VP1、VN2:截止VN1、VP2:導通VDDVP2VP1VN2VN1ABF設VDD=10V,A=BVDDVP2VP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