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1_第1頁
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1_第2頁
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1_第3頁
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1_第4頁
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屆高三二輪專題講座:天氣與氣候【概述】天氣與氣候是高中地理課程中最有思辯性、最有難度、最吸引學生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高考地理試題的命題重點,從近年來的命題趨勢來看,重現(xiàn)率為100%,主要考查方向為:①通過等壓面或等壓線來考查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理、空氣的水平運動,并分析不同性質(zhì)的下墊面狀況下大氣的環(huán)流形式;②分析不同大氣運動形式的成因及其所產(chǎn)生的天氣和氣候特征;③運用大氣運動的根本原理、規(guī)律,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天氣和氣候現(xiàn)象;④通過區(qū)域大氣運動狀況或氣候分布圖,尤其是根據(jù)我國的天氣與氣候特征,闡釋其對人類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的影響等等。因此,人類活動與天氣、氣候的關系是復習時必須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究键c串講】1.大氣的受熱過程與氣溫時空分布:〔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選擇性,平流層中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流層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云層愈厚,反射愈強;散射也有一定的選擇性,藍紫光最易被散射。②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從而起到了保溫作用,又稱為“溫室效應〞?!?〕氣溫的日變化:最高值出現(xiàn)在14h〔冬天〕,夏天最高值出現(xiàn)在15h時左右,最低值出現(xiàn)在天亮前〔5-6h〕〔氣溫日較差落后土溫的原因主要是熱量有一個積累過程〕。氣溫日較差要受到以下因子的影響:①緯度,高緯度日較差小,低緯度日較差大;②天氣,晴天日較差大,陰雨天日較差小;③云量,多云日較差小,少云日較差大;④地形,凸地〔脊地〕日較差小,凹地〔谷地〕日較差大;⑤海拔高度,高海拔日較差大,低海拔日較差小;⑥下墊面,海洋日較差小,大陸日較差大。

〔3〕氣溫的年變化:最熱月大陸7月,海洋8月;最冷月大陸1月,海洋2月。年較差要受到以下四個因子影響:①緯度,高緯度年較差大,低緯度年較差小;②距海遠近,近海年較差小,遠海年較差大;③海拔高度與地形,高海拔比低海拔年較差小,凸地比凹地年較差小;④云和降水,雨季年較差小,干季年較差大。

〔4〕氣溫的非周期變化:春末夏初,我國由暖到熱,這時還有冷空氣南下,遇到強冷空氣,溫度下降對正開花的植物不利。秋末冬初由涼轉(zhuǎn)冷,如遇到南海氣團北上,有幾天溫暖甚至爆熱的天氣,群眾所說的“十月小陽春〞,這種天氣好景不長,意味著暴風雪的來臨。氣溫非周期變化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利?!?〕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①垂直變化:在對流層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②世界氣溫水平分布規(guī)律: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撒哈拉沙漠為全球炎熱中心,世界極端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南極洲,北半球寒冷中心為西伯利亞地區(qū)。③中國氣溫時空分布: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因為:北方緯度高,太陽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晝短,獲得太陽輻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風的發(fā)源地,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寒冷;南方地區(qū)因有層層山嶺的阻擋,冬季風影響小。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因為:北方太陽高度雖比南方小,但白晝時間比南方長,因此,北方獲得的輻射量與南方相差不大?!?〕逆溫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對流層大氣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但有時候,低層空氣也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形,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逆溫現(xiàn)象。產(chǎn)生逆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①輻射逆溫:經(jīng)常發(fā)生在晴朗無云的夜間,由于地面有效輻射很強,近地面氣溫迅速下降,而高處大氣層降溫較少,從而出現(xiàn)上暖下冷的逆溫現(xiàn)象。這種逆溫黎明前最強,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②平流逆溫: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氣層上,由于暖空氣的下層受到冷地面或氣層的影響而迅速降溫,上層受影響較少,降溫較慢,從而形成逆溫。主要出現(xiàn)在中緯度沿海地區(qū)。③地形逆溫: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熱快,冷空氣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來的較暖空氣被冷空氣抬擠上升,從而出現(xiàn)溫度的倒置現(xiàn)象。逆溫的存在,對天氣和大氣污染的擴散有相當大的影響。它阻礙空氣垂直運動,阻礙煙塵、污染物、凝結物質(zhì)擴散,有利于霧的形成并使能見度變壞,使大氣污染更為嚴重。2.大氣運動與氣壓時空分布:等壓面冷熱不均:垂直運動等壓面冷熱不均:垂直運動受熱-氣溫高-氣流上升受冷-氣溫低-氣流下沉最根本的:熱力環(huán)流大規(guī)模有規(guī)律的運動:季風環(huán)流熱力因素:赤道受熱、兩極受冷夏季:陸地升溫快冬季:海洋降溫慢氣壓不均:水平運動高壓-數(shù)值高-等壓面上凸低壓-數(shù)值低-等壓面下凹氣流-始終從高壓流向低壓動力因素:地轉(zhuǎn)偏向力、極鋒夏季:陸地氣壓低冬季:海洋氣壓低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對風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的影響近地面形成7個氣壓帶6個風帶東亞和南亞季風大規(guī)模有規(guī)律的運動:三圈環(huán)流太陽輻射山谷風、城市風、海陸風等下墊面性質(zhì)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氣旋與反氣旋、鋒面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特點及其分布〔1〕熱力環(huán)流圖解:如右圖所示,ABCD四點氣壓上下排序為:BACD;氣溫上下排序為ABCD;近地面A形成低壓,等壓面下凹,B形成高壓,等壓面上凸;而高空C形成高壓,等壓面上凸,D形成低壓,等壓面下凹?!?〕大氣水平運動:風的形成受力分析力的方向風向作圖作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原動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既決定風力大小,又影響風的方向地轉(zhuǎn)偏向力垂直于風向,北右南左高空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的大小,赤道附近不存在摩擦力與風向相反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斜交既減小風速,又影響風向,高空可以忽略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北半球往右偏〔背風而立,右側為高壓,左側為低壓〕;南半球往左偏〔背風而立,左側為高壓,右側為低壓〕。且摩擦力越小,風向偏轉(zhuǎn)角度越大,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就越小。當摩擦力為零時,風向偏轉(zhuǎn)成與等壓線一致??梢赃\用左右手定那么判斷:北半球用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與氣壓梯度力方向一致,拇指指向為風的偏向,如右圖4所示,據(jù)此判斷圖中位于南半球,且受到的摩擦力最小的是D。風向表示方法:風向標——箭頭指風吹來的方向;風頻圖——坐標值表示風頻率大小,方向表示風向;天氣圖上的風桿——畫有風尾的一方,指示風向。一道風尾表示風力2級,一個風旗表示風力8級。風力判斷:依據(jù)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小,該力越大,風力越大。運用在同幅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水平氣壓差異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不同圖幅中,計算水平氣壓梯度=兩點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比例尺〕〔3〕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稱為大氣環(huán)流。①低緯環(huán)流:赤道上升氣流→高空高壓→向北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30°N上空成西風→積聚下沉→近地面高壓〔副高〕→水平流向赤道〔東北信風〕→在赤道與南半球水平氣流輻合上升。②中緯環(huán)流與高緯環(huán)流:30°N上空下沉→近地面副高→向北流偏轉(zhuǎn)成西風→60°N與極地東風相遇上升→高空高壓→向南偏轉(zhuǎn)成西風→30°N上空下沉→中緯環(huán)流極地上空下沉→極地冷高壓→水平偏轉(zhuǎn)成極地東風→60°N與中緯西風相遇上升→高空高壓→水平向北運動偏轉(zhuǎn)成西風→極地上空下沉→高緯環(huán)流③全球形成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氣壓帶和風帶風帶風向氣壓帶屬性〔影響氣候〕北半球南半球成因特征氣流極地高氣壓帶〔2個〕

熱力原因冷高壓下沉冷干極地東風帶〔2個〕東北風東南風

冷干副極地低氣壓帶〔2個〕

動力原因冷低壓上升溫濕中緯西風帶〔2個〕西南風西北風

溫濕副熱帶高氣壓帶〔2個〕

動力原因熱高壓下沉干熱低緯信風帶〔2個〕東北風東南風

干熱赤道低氣壓帶〔1個〕

熱力原因熱低壓上升濕熱地球的公轉(zhuǎn)運動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位移,進而造成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的規(guī)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nèi)有規(guī)律地南北移動,常使同一地區(qū)在不同季節(jié)出現(xiàn)不同的氣候狀況?!?〕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存在,使得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并不成完整的帶狀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積大,尤其是40°S以南,下墊面性質(zhì)單一,根本呈帶狀;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海陸相間分布,氣壓帶被割裂成塊狀,具體表現(xiàn)為:

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亞洲大陸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大西洋上形成夏季〔7月〕副熱帶高壓帶被熱低壓切斷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冬季〔1月〕副極地低壓帶被冷高壓切斷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5〕季風環(huán)流: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隨季節(jié)而有顯著改變的現(xiàn)象,稱為季風。季風環(huán)流也是大氣環(huán)流的重要組成局部,主要分布在東亞和南亞。東亞由于冬季南北溫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所以冬季風勢力強于夏季風;而南亞由于冬季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因此夏季風強于冬季風。我國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大,成為世界季風最顯著的地區(qū)。工程成因冬季風夏季風源地風向性質(zhì)源地風向性質(zhì)東亞季風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西伯利亞、蒙古西北風寒冷枯燥副熱帶太平洋東南風溫暖濕潤南亞季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西伯利亞、蒙古東北風低溫枯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風溫暖濕潤3.降水的形成與時空分布:〔1〕水汽的凝結與降水的形成:①霧:大氣中水汽的凝結,一要空氣到達飽和,二要有吸濕性凝結核存在,當近地氣層空氣中的溫度降到露點以下時,凝結成水滴、冰晶飄浮在空中,形成乳白狀,使人的視遠能力不到1000km的現(xiàn)象,稱霧。霧對生產(chǎn)一方面有利:“高山云霧出濃茶,生姜長在瓜棚下〞另一方面有弊:濕度大,病蟲害易發(fā)生開展,減弱植物光合作用,影響交通等。②降水的形成條件:水汽遇冷凝結〔上升氣流或水平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來自海洋的氣流,水汽足夠多;凝結核較多,促使水汽凝結;水滴增大到上升氣流不能頂托。③人工降雨:根據(jù)自然界中的降水條件,人為地通過高炮或飛機作業(yè),向云層中噴灑碘化銀等,補充降水的條件,到達降低溫度、增加凝結核等,促使降水的形成?!?〕降水的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臺風雨成因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空氣受地形阻擋而上升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上升熱帶、副熱帶洋面上空氣強烈受熱上升典型地區(qū)赤道地區(qū);我國夏季午后雷陣雨山地迎風坡中緯地區(qū);我國夏季東部地區(qū)的降水夏秋季節(jié)我國東部沿?!?〕世界降水的時空分布:世界降水量分布: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緯度、海陸分布、大氣環(huán)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制約。從緯度分布看,全球可分為赤道多雨帶、溫帶多雨帶和副熱帶少雨帶、極地少雨帶。表2-10世界降水量分布雨帶名稱年降水量氣壓帶或風帶位置大氣環(huán)流狀況降水類型赤道多雨帶2000mm左右赤道低氣壓帶以上升氣流為主多對流雨副熱帶少雨帶500mm以下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為主大陸中西部降水少,大陸東岸受季風和臺風影響降水多溫帶多雨帶500~1000mm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多鋒面雨,氣旋雨,大陸東岸夏季風影響極地少雨帶300mm以下極地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降水少〔4〕中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空間分布特點: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注意把握800mm等降水量線大體經(jīng)過秦嶺—淮河一線,400mm等降水量線大體經(jīng)過大興安嶺—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部。成因:夏季風的影響。結合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考慮。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季節(jié)分布: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主要原因: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時間短。年際變化: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年際變化大,主要與夏季風強弱有關,北方降水年際變化比南方更大。4.氣壓、鋒面與天氣:〔1〕鋒面系統(tǒng)鋒面類型氣團移動方向暖氣團上升原因天氣特征過境前〔鋒前〕過境時〔鋒面〕降水部位過境后〔鋒后〕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受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晴多發(fā)生連續(xù)性降水鋒前受暖氣團控制,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zhuǎn)晴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被迫上升受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天氣好常出現(xiàn)陰雨、雪,大風、降溫等天氣鋒后及鋒線附近受冷氣團控制,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轉(zhuǎn)晴〔2〕氣旋與反氣旋系統(tǒng)氣流而言氣壓而言氣流方向東部風向西部風向中心天氣氣旋低壓中心氣流從四周向中心輻合上升。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北半球偏南風,南半球偏北風北半球偏北風,南半球偏南風氣流上升,云層增厚,常出現(xiàn)陰雨天氣反氣旋高壓中心氣流從中心向四周下沉輻散。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北半球偏北風,南半球偏南風北半球偏南風,南半球偏北風氣流下沉,云量少,夏季易出現(xiàn)炎熱枯燥天氣,冬季易出現(xiàn)寒冷枯燥天氣〔3〕鋒面系統(tǒng)的判斷運用圖型天氣側視圖鋒符平面圖等壓線圖判斷冷氣團與暖氣團鋒面以上為暖氣團鋒面以下為冷氣團鋒前〔暖氣團〕鋒前〔暖氣團〕冷氣團鋒前〔冷氣團〕鋒前〔冷氣團〕暖氣團先畫風向,從較高緯吹來的風為冷氣團〔北半球偏北風為冷氣團,南半球偏南風為冷氣團〕判斷冷鋒與暖鋒冷氣團一側形成小環(huán)流的為暖鋒直接根據(jù)符號判斷氣旋與鋒面常伴隨發(fā)生冷氣團主動移來的為冷鋒;暖氣團主動移來的為暖鋒;判斷雨區(qū)位置降水多在冷氣團一側判斷氣壓上下冷氣團一側,氣壓較高;暖氣團一側,氣壓較低〔4〕氣旋和反氣旋氣流方向的判斷左右手定那么:北半球用右手,先將右手握拳。氣旋中心氣流上升,那么拇指朝上,四指指向就是氣流方向;反氣旋中心氣流下沉,那么拇指朝下,四指指向就是氣流方向。南半球用左手,方法亦然。見示意圖:〔5〕我國典型天氣現(xiàn)象:典型天氣時間地區(qū)成因天氣特征春旱春季華北春季魚帶在南方,華北降水少;氣溫上升快,大風天氣多,蒸發(fā)旺盛干旱少雨沙塵暴春季我國北方快行冷鋒梅雨夏初江淮流域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均力敵〕陰雨連綿伏旱盛夏長江中下游反氣旋〔副熱帶高壓或夏威夷高壓〕炎熱枯燥臺風夏秋東南沿海強熱帶氣旋狂風暴雨寒潮冬季全國大局部快行冷鋒大幅降溫昆明四季如春冬季受昆明準靜止鋒影響,昆明位于暖氣團一側,冬季溫和;貴陽位于冷氣團一側,冬季陰冷;夏季昆明位于云貴高原上,海拔高,氣溫較涼爽?!?〕副高脊線位置的季節(jié)變化〔三進二退〕與我國東部雨帶的關系。時間副高脊線位置雨帶位置及天氣冬季副高偏東、偏南,脊線位于15°N附近雨帶在南海、南亞一帶春季脊線緩慢移至20°N附近雨帶中心在南嶺,華南雨季開始6月上旬副高脊線第一次北跳至25°N附近雨帶移至江淮流域,這里梅雨開始7月上中旬副高脊線第二次北跳至30°N附近江淮梅雨結束,出現(xiàn)伏旱天氣,雨帶中心移至黃淮流域7月底8月初脊線第三次北跳穩(wěn)定在35°N華北、東北雨季開始,并持續(xù)到8月底9月上旬脊線開始第一次南撤至25°N附近華西和長江下游出現(xiàn)秋風秋雨,華中出現(xiàn)秋高氣爽天氣10月上旬第二次南撤至20°N以南全國雨季隨之根本結束如果副高的位置和強弱異常,那么引起我國不同地區(qū)的水旱災害.(1)假設夏季副高開展強大西伸至我國大陸、位置持續(xù)偏南時,雨帶那么長時間滯留在江淮地區(qū),易造成江淮地區(qū)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qū)那么會發(fā)生干旱。(2)當副高季節(jié)性北躍時間提前、位置較常年偏北時,我國北方地區(qū)就容易出現(xiàn)洪澇災害,南方那么易干旱。5.氣候成因分析:形成因子作用機制影響結果太陽輻射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分布不均緯度分布季節(jié)變化冬夏季節(jié)太陽高度、晝長產(chǎn)生熱量的差異大氣環(huán)流調(diào)節(jié)熱量和水分的分布上升氣流易形成降水,多陰雨天氣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氣下墊面海陸熱力性質(zhì)不同,影響大氣水熱狀況大陸性海洋性溫差小,降水較多,且季節(jié)分配比擬均勻洋流影響沿岸大氣的熱量水分暖流為沿岸增溫增濕寒流對沿岸降溫減濕地形海拔、地形起伏和坡向等如迎風坡濕潤的上升氣流帶來降水如背風坡下沉氣流帶來枯燥的天氣其它巖石、植被、水面、冰雪等如綠洲溫差較小,濕度較大等如荒漠溫差較大,空氣枯燥等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消極影響破壞植被,排放溫室氣體,產(chǎn)生溫室效應等6.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要根據(jù)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去分析特征。例:氣溫在以上可以稱“高溫〞,之間稱“溫暖〞;以上、以下可稱“溫和、涼爽或低溫〞;以下稱“寒冷〞;零下十幾、二十幾度可稱“嚴寒〞等。見表中氣候的類型、特征、成因和規(guī)律。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氣候特征數(shù)值特征(氣溫、降水)成因熱帶終年高溫多雨℃以上;年均溫26mm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干濕季交替mmmm終年高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mm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夏季炎熱枯燥,冬季溫和多雨300~1000mm副高和西風交替控制以下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冬季溫和多雨,夏季涼爽濕潤mm全年受西風影響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mm大陸氣團控制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少,集中夏季mm極地大陸〔海洋〕氣團控制全年嚴寒極地氣團控制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全年酷寒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區(qū)垂直差異顯著7、世界氣候分布特例分析: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來自海洋的信風十地形迎風坡十沿岸暖流〞。如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和中美洲東北部。赤道地區(qū)的熱帶草原氣候——“地勢高〞。如東非高原地勢較高,上升氣流弱,形成熱帶草原氣候。西風帶內(nèi)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風帶內(nèi)但處山脈的背風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枯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如澳大利亞東南部及新西蘭南北二島、智利火地島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地形影響的氣候分布:美洲西海岸的氣候南北狹長,東西狹窄。8.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主要“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雨定型〞步驟依據(jù)因素變化結論判定半球〔定位〕氣溫6、7、8三個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型)北半球12、1、2三個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谷型)南半球判定所屬溫度帶〔定帶〕最低月氣溫與最高月氣溫最冷月氣溫15熱帶氣候最冷月0—15最熱月均溫大于25亞熱帶氣候最熱月均溫10—20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0℃最熱月均溫20℃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氣候最熱月均溫10—2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最熱月均溫0—10苔原氣候寒帶(極地)最熱月均溫0℃冰原氣候確定氣候類型〔定型〕降水季節(jié)分配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夏雨型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熱帶草原氣候冬雨型地中海氣候9、六大洲氣候分布圖大洲氣候類型1、熱帶沙漠氣候2、熱帶草原氣候3、亞熱帶草原氣候4、熱帶雨林氣候5、亞熱帶濕潤氣候6、溫帶海洋性氣候7、地中海氣候1、熱帶雨林氣候2、熱帶草原氣候3、熱帶沙漠氣候4、地中海氣候5、溫帶海洋性氣候6、溫帶大陸性氣候7、亞熱帶濕潤氣候8、高山氣候1、溫帶大陸性氣候2、亞熱帶濕潤氣候3、極地氣候4、溫帶海洋性氣候5、地中海氣候6、熱帶沙漠氣候7、熱帶草原氣候8、熱帶雨林氣候9、高山氣候1、熱帶雨林氣候2、熱帶草原氣候3、熱帶沙漠氣候4、地中海氣候5、高山氣候1、溫帶大陸性氣候2、溫帶海洋性氣候3、地中海氣候4、極地氣候5、高山氣候1、溫帶大陸性氣候2、溫帶季風氣候3、亞熱帶季風氣候4、熱帶季風氣候5、熱帶雨林氣候6、熱帶沙漠氣候7、地中海氣候8、高山高原氣候9、極地氣候【典例調(diào)研】調(diào)研1、圖2中有助于緩解我國北方春季旱情的天氣系統(tǒng)可能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春季,能給北方帶來降水的天氣系統(tǒng)主要是冷鋒和氣旋。答案:A【誤點警示】冷鋒是冷氣團前進,暖氣團被迫抬升,而暖鋒是暖氣團前進,冷氣團被迫后退,冷鋒的鋒面陡,雨區(qū)窄,暖鋒的鋒面緩,雨區(qū)寬。調(diào)研2、圖4是重慶、昆明、長沙和溫州,四地的年降水量曲線圖,分析答復〔1〕—〔3〕題。圖4〔1〕圖中表示昆明的年降水量曲線是A.①B.②C.③D.④〔2〕圖中②,③曲線所示降水量都最多時期,以下現(xiàn)象可信的A.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最正確時期B.重慶地區(qū)霧日最多期C.長江口附近海域鹽度最高期D.塔里木河水位最高期〔3〕曲線②在甲時段出現(xiàn)第二個頂峰,主要是因為A.鋒面雨帶的運動B.夏秋季多臺風雨C.日本暖流的增強D.厄爾尼諾的影響解析:受昆明準靜止鋒的影響,昆明冬季處在暖氣團一側,降水少,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多,而另外三個城市夏季降水多,但7、8月份有伏旱天氣,溫州夏秋季節(jié)受臺風影響,有臺風雨。答案:〔1〕D〔2〕A〔3〕B【方法探究】此題可用排除法來來做,②曲線有兩個高值區(qū),溫州符合這一特點,①③都在7、8月降水比擬少,屬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伏旱天氣,故這兩個城市是長沙和重慶,這樣,剩下的④曲線一定是昆明了。調(diào)研3、①下表是2003年8月廣東省某地某日氣象觀測資料,與表中資料相對應的氣壓系統(tǒng)和天氣系統(tǒng)分別是A.低氣壓、伏旱B.低氣壓、寒潮C.高氣壓、伏旱D.低氣壓、臺風②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A、全球陸地面積減小B、沿海國家局部海洋權益喪失C、喜馬拉雅山雪線降低D、高緯度地區(qū)蒸發(fā)加強,降水更少答案與解析①D。表中數(shù)據(jù)顯示當日氣溫高、氣壓低、降水多,風速快。②AB。全球變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快等【溫馨提示】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重大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對其任用所學的知識加以分析、闡釋等,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內(nèi)容之一。調(diào)研4、讀右“世界某島嶼簡圖〞,答復:1、請比擬圖中島嶼東部和西部氣候差異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①東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該島自然地理要素的東西部差異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填出該島東西部的植被類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東部西部解析:根據(jù)圖中經(jīng)緯度和輪廓特征等信息,可以將該島嶼定位為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1、①東部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因為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加之沿岸暖流增溫增濕;②西部為熱帶草原氣候,旱雨兩季清楚;因為處在東南信風的背風坡。2、植被、土壤。3、由于太陽輻射、地形、洋流、風帶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東西部氣候〔降水〕的差異,東部形成熱帶雨林,西部形成熱帶草原。【方法探究】在熟悉氣候形成因子的根底上,綜合分析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規(guī)律,氣候要素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究碱}預測】讀2023年某月2日澳大利亞的天氣形勢圖,據(jù)此答復1—2題.1.關于圖中X、Y代表的天氣系統(tǒng)及其氣流方向的描述,正確的是A.X是反氣旋,氣流呈順時針旋轉(zhuǎn)B.X是低壓,氣流呈逆時針旋轉(zhuǎn)C.Y是反氣旋,氣流呈逆時針旋轉(zhuǎn)D.Y是高壓,氣流呈順時針旋轉(zhuǎn)2.圖中所示季節(jié)A.墨累—達令盆地農(nóng)場正值播種小麥的季節(jié)B.澳大利亞西南與我國東部正值多雨季節(jié)C.寒潮頻繁侵襲我國D.此時,澳大利亞東南部正受臺風的影響3.讀甲、乙兩地1月、7月風頻玫瑰圖,甲、乙兩地可能分別是 A.南京、北京 B.開普敦、紐約 C.新德里、倫敦D.倫敦、新德里以下圖是我國華北地區(qū)1954~2002年氣溫與降水變化示意圖,完成4~5題。4.近年來華北地區(qū)水旱災害嚴重是因為A.氣溫不斷上升B.降水的年際變化大C.氣溫與降水變化不同步D.降水不斷減少5.圖中反映華北地區(qū)近年來氣候A.溫暖濕潤B.溫暖干旱C.寒冷濕潤D.寒冷干旱讀以下圖,完成6—8題。6.假設此圖為熱力環(huán)流側視圖,甲乙為相距不 遠的陸地,②③為水平氣流,①④為垂直 氣流,那么甲乙丙丁四處氣壓的關系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7.假設甲為某城市,乙為其郊區(qū),從環(huán)境效益的角度考慮,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業(yè)是〔〕 A.玩具廠 B.家具廠 C.造紙廠 D.水泥廠8.假設此圖為三圈環(huán)流的低緯環(huán)流俯視圖,那么①處為 〔〕 A.副熱帶高氣壓帶 B.西風帶 C.赤道低氣壓帶 D.信風帶讀圖10,完成23~24題。9.P點的氣壓值(單位:10Pa)可能是A.大于1006B.小于1004C.小于1006D.大于100410.P點處出現(xiàn)的天氣現(xiàn)象,可能類似于()A.低壓中心B.低壓槽C.高壓中心D.高壓脊11.讀圖9答復以下問題?!?〕甲、乙、丙三幅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與今年夏季川渝大旱天氣有關的是,成都和重應的城市地域形態(tài)分別為和。〔2〕乙圖為〔鋒面〕,它活動最為頻繁時,會使我國北方表現(xiàn)為〔災害天氣〕;此時地球位于丁圖中點〔字母〕附近,開普敦所處的季節(jié)是,受氣壓帶控制,印度盛行風,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甲圖表示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tǒng),假設將乙圖鋒面移到甲圖中,那么相當于鋒面線〔AB或AC〕,該鋒面系統(tǒng)中代表云系范圍的符號是?!?〕簡述乙圖中D未來天氣變化過程〔鋒面過境時和過境后〕。12.讀世界局部區(qū)域圖答復以下問題aaBA〔1〕以下陸地自然帶在兩大洲圖示范圍內(nèi)均有分布,但成因明顯不同的是:A.A.B.C.D.〔2〕圖中大洋兩岸沿岸自然帶分布共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自然帶在圖中另一大洲沒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圖A、B兩處各為一氣壓中心,其1960—1979年海平面氣壓變化曲線如以下圖,據(jù)此答復以下問題:1007100710081009百帕101110121013百帕1960196519701975代表厄爾尼諾事件發(fā)生期間〔12個月滑動平均〕1960196519701975BA①厄爾尼諾發(fā)生時期,A、B處氣壓勢力增強還是減弱?__________________,對各自附近陸地氣候有何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厄爾尼諾發(fā)生的四個年份,A、B之間風力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年,對南赤道暖流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CX是低壓,氣流呈順時針旋轉(zhuǎn),Y是反氣旋,氣流呈逆時針旋轉(zhuǎn)。2.B從圖上的等壓線數(shù)據(jù)可看出,澳大利亞西北部此時吹東南風,澳大利亞處于冬季,澳大利亞的西南部是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而我國此時處于夏季,東部正值多雨季節(jié)。3.A甲、乙兩地都是7月吹偏南風,1月吹偏北風,應該位于季風區(qū)。4、B5、B圖像顯示華北氣溫有波動上升,而降水有波動下降的趨勢。6.B因為在同一水平面的空氣都是由高壓流向低壓,從水平氣流②是由乙流向甲看,氣壓應該是乙>甲,從水平氣流③是由丙流向丁看,氣壓應該是丙>丁,又因為近地面的氣壓總是比高空的氣壓要大,所以甲、乙的氣壓要大于丙、丁的氣壓。綜合來看,氣壓關系就應該是:乙>甲>丙>丁。7.D因為近地面的氣流由乙流向甲,從環(huán)境效益考慮,不宜在乙地建立有大氣污染的工業(yè),題中4個工廠中,玩具廠和家具廠根本上無污染,造紙廠是水污染,只有水泥廠是大氣污染,故該項符合題意。8.D低緯環(huán)流中,氣流上升處是赤道低氣壓帶,所以甲處為赤道低氣壓帶;氣流下沉處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所以乙處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的穩(wěn)定氣流區(qū)②為信風帶,所以D項符合題意。9、CD。P點位于等值線1004與1006之間,其值應大于1004,小于1006。10、AB。P點處在兩個高壓脊和兩個低壓槽之間,氣壓偏低、受冷暖氣團相互作用。11.〔1〕丙集中式組團式〔2〕冷鋒寒潮F夏季副熱帶高東北〔季〕晝短夜長〔3〕AB①〔4〕由晴朗轉(zhuǎn)為陰雨天氣,之后天氣轉(zhuǎn)晴,氣溫降低,氣壓升高。12.〔1〕A〔2〕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狹長分布。地形的阻擋及沿岸洋流的影響。〔3〕山地海拔高度低?!?〕A減弱,B減弱。由于B處高壓減弱,導致降雨增多,A處低壓減弱將導致上升氣流減弱,降水量減少,甚至出現(xiàn)干旱?!?〕1970年;南赤道暖流減弱甚至消失,因信風減弱。最新模擬題精選〔衡陽市第八中學2023屆高三第四次月考試題〕2023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國南方地區(qū)出現(xiàn)罕見的強降溫并普降大雪,湖南、貴州和我省北部山區(qū)遭受嚴重雪災,造成大面積地區(qū)停電和嚴重的交通阻塞。讀右圖貴州某地區(qū)降雪量隨海拔高度變化圖,答復7—8題。1.該地降雪最多的地區(qū)海拔高度約為:A.1600mB.1500mC.1300m2.我國南方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大范圍暴雪和凍雨等惡劣天氣,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①南方地區(qū)減災、防災設備缺乏②北方地區(qū)冷空氣活動頻繁③西南暖濕氣流活潑④受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影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以下圖Ⅰ為“我國某地夏季某日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甲、乙、丙、丁四地為該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的四個城市。甲地氣壓為990百帕,乙地氣壓為1010百帕。讀圖答復21~22題。圖圖Ⅰ3.圖Ⅱ中天氣系統(tǒng)的氣壓分布狀況與該地相符的是:A圖圖Ⅱ4.有關甲、乙、丙、丁四城市天氣的表達,正確的是:A.甲城市肯定是晴朗天氣 B.乙城市空氣質(zhì)量比甲城市好C.丙城市吹偏南風 D.丙城市比丁城市氣溫日較差小〔諸城一中2023屆高三年級階段性評估練習〕右圖是根據(jù)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氣溫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區(qū)間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5-6題。5.關于甲、乙、丙三地氣候的正確表達是〔〕A.甲地高溫期少雨,低溫期多雨B.乙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最大C.丙地氣溫年較差最大D.三地多雨期不同,高溫期相同6.關于甲、乙、丙三地氣候在成因上的正確表達是〔〕A.甲地受單一的氣壓帶控制B.乙地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C.丙地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D.三地多雨時是受赤道低壓影響〔三亞一中2023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圖5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根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guī)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圖5,答復7圖57.如果該圖為大氣環(huán)流模式,S線代表地球外表,那么〔〕A.H處氣壓比G處高 B.E處氣壓比H處高 C.G處的等壓面向上方突出 D.G地可能出現(xiàn)降水天氣8.如果該圖表示“城市風〞形成模式圖,S線代表地球外表,那么有大氣污染的工業(yè)應該放在〔〕 A.環(huán)節(jié)①的外側 B.環(huán)節(jié)②之中 C.環(huán)節(jié)③的內(nèi)側 D.環(huán)節(jié)④的下側圖6為甲、乙、丙、丁四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10-12題。9.關于四地氣候特征的表達中,正確的是 〔〕 A.甲地,水熱條件最為優(yōu)越 B.乙地,大陸性氣候特征最突出 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 D.丁地,氣溫年較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