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_第1頁
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_第2頁
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_第3頁
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_第4頁
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西漢簡中“捕亡〞簡反映的幾個問題居延漢簡和敦煌漢簡中關(guān)于“捕亡〞的簡是比擬多的,對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行政和法律制度有參考價值,有分析和討論的必要。漢承秦制,蕭何?九章律?的前六章就是?秦律?,也就是李悝的?法經(jīng)?,后三篇才是蕭何的新制。?九章律?的內(nèi)容分別是:第一章?盜律?,是有關(guān)匪徒、竊盜的處分條文,即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規(guī)定。第二章?賊律?,是有關(guān)殺人、傷人的處分條文。第三章?囚律?,是有關(guān)拘禁和裁判的條文。第四章?捕律?,是有關(guān)逮捕人犯的條文。第五章?雜律?是上述諸律以外各種犯罪的處分條文。第六章?具律?是有關(guān)刑罰加減的條文,大體上和后世的名例律相當。第七章?戶律?,是有關(guān)戶口、婚姻的條文。第八章?興律?是有關(guān)軍事的禁令。第九章?廄律?,是有關(guān)養(yǎng)馬的條文。?九章律?是漢律的核心局部。當時在律以外,有令、比和各家律章句,數(shù)量非常龐大。漢簡中的“捕亡〞文書對我們進一步認識漢律和漢代經(jīng)濟行政和法律制度有重要的借鑒作用。一、河西漢簡中的“捕亡〞簡舉例見于居延舊簡的有:[i]〔1〕、元康元年十二月辛丑朔壬寅東部候長長生敢言之候官官移太守府所移河南都尉書曰詔所名捕及鑄偽錢盜賊亡未得者牛延壽高建等二十四牒書到瘦20.12A候史齊∨遂昌20.12B〔2〕、望□苑髡鉗鈦左右止大奴馮宣年二十七八歲中壯髪長五六寸青黑色毋須一袍白布夸履白革持劍亡40.1〔3〕、名捕平陵德明里李蓬字游君年三十二、三坐賊殺平陵游周攻□□市賊殺游業(yè)譚等亡為人奴□114.22〔4〕、正月癸酉河南都尉忠丞下郡太守諸侯相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實字子功年五十六狀黑色長須建昭二年八月庚辰亡過客居長安當利里洛陽上商里范義壬午實買所乘車馬更乘牡馬白蜀車布并涂載布157.24A〔5〕、匿界中到遣都吏與縣令以下逐捕搜索部界中所亡人所隱匿處以必得為故詔所名捕重事事當奏聞毋留如詔書律令179.9〔6〕、詔所名捕平陵里男子杜光字長孫故南陽杜衍□多□黑色肥大頭少發(fā)年可四十七八□□□□五寸□□□楊伯初亡時駕牡馬乘闌輂車黃車茵張白車蓬騎牡馬因坐役使流亡□戶百二十三擅置田監(jiān)史不法不道丞相御史□執(zhí)金吾家屬所二千石奉捕183.13〔7〕、□捕驗亡人所倚匿處必得得旨如書毋有令吏民相牽證任爰書以書言謹雜與候史廉辛北亭長歐等八人戍卒孟陽等十人搜索部界中□亡人所匿處爰書相牽255.27〔8〕、馬長吏即有吏卒民屯士亡者具署郡縣里名姓年長物色所衣服赍操初亡年月日人數(shù)白報與病巳·謹案居延始元二年戍田卒千五百人為辛馬田官穿涇渠乃正月己酉淮陽郡303.15,513.17見于居延新簡的有[ii]〔9〕、檄到候尉分部搜索毋令名捕過留部界不得畢己言●謹E.P.T.:51.95見于懸泉漢簡的有[iii]〔10〕、獄所逮一牒河平四年四月癸未朔甲辰效谷長增謂懸泉嗇夫吏書到捕此牒人毋令漏泄先閱知得遣吏送......〔A〕〔I90DX210①:54〕〔11〕、元康四年五月丁未亥朔丁未長安令安國守獄丞左屬禹敢言之:謹移髡鉗亡者田敖等三人年長物色,去時所衣服謁移左馮翊右扶風大常弘農(nóng)河南河內(nèi)河東穎川南陽天水隴西安定北地金城西河張掖酒泉敦煌武都漢中廣漢蜀郡〔Ⅱ0111④:3〕〔12〕、月甲申敦煌太守快長史布施騎千人定舜行丞事敢告敢告部都尉卒人謂縣督盜賊吏赤光刑世寫移今□□□□副護書到,各□□□□□泄□捕部界中得以書言毋有令史廷郵報相監(jiān)〔Ⅱ0314②:315〕〔13〕、十月己卯敦煌太守快丞漢德敢告部都尉卒人謂縣督盜賊史赤光刑世寫移今□□□□□部都督趣書到各益部吏□泄□捕界中明白大編書鄉(xiāng)亭市里□□□□令吏民盡知□□〔Ⅰ0309③:222〕二、“捕亡〞文書與秦漢時期的?捕律?上列的13例簡中,除〔8〕和〔10〕為?捕律?外,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四種格式和類型。1、“詔所名捕〞的犯人所犯詳細的罪名。名捕,?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列傳?師古注曰“指其名而捕之〞。?漢書?卷七十二?鮑宣傳?:“時名捕隴西辛興,興與宣女婿許紺具過宣,一飯去,宣不知情,坐系獄,自殺。〞〔1〕簡中的犯人“鑄偽錢盜賊〞,〔2〕簡中的犯人“賊殺〞,〔4〕簡中的犯人“坐役使流亡戶〞、“擅置田監(jiān)使〞。2、上級部門要求明確亡者“郡縣里名姓年長物色〞的,如〔7〕簡。3、關(guān)于捕犯人時的某些詳細規(guī)定的,如〔8〕簡的“無夜入廬舍捕人犯〞。4、朝廷或郡縣下達的要求各部門在轄區(qū)內(nèi)捕亡者的文書,〔1〕簡、〔4〕簡均為河南都尉頒發(fā)的文書,而遠在河西的太守府以及候官有傳達和執(zhí)行這些文書的義務(wù)。懸泉漢簡中的幾條簡也均屬于這方面的內(nèi)容,從〔13〕簡可以知道,有關(guān)“捕亡〞的文書有的是可以下到達“鄉(xiāng)亭市里〞而“令吏民盡知〞的。?捕律?是漢代?九章律?中的第四章,是有關(guān)官府執(zhí)行逮捕任務(wù)的官吏行為的法律,這說明在先秦及漢代對官府執(zhí)行逮捕時,官吏的行為有專門的法律規(guī)定。?晉書·刑法志?及?唐六典?注,李悝、商鞅所制定的法律中都有?捕法???脊虐l(fā)現(xiàn)對我們理解古代?捕律?提供了值得重視的材料。?睡虎地秦墓竹簡?[iv]中所收簡牘中有關(guān)“捕亡〞的規(guī)定和案例分別屬于?捕律?、?封診式?、?□律?、?群盜?等法律規(guī)定中。?封診式?中的一條屬于“覆〞。覆敢告某縣主:男子某辭曰:“士五〔伍〕,居某縣里,去亡。〞可定名事里,所坐論云可〔何〕,可〔何〕罪赦,<或>覆問毋〔無〕有,幾籍亡,亡及捕事各幾可〔何〕日,遣識者當騰,騰皆為報,敢告主。可以看出,在秦律中已有根據(jù)所在縣、里以及籍貫來追捕犯人的法律,上述〔8〕簡中謂“吏卒民屯士亡者具署郡縣里名姓年長物色〞的方法當在秦時就開場了,這一方法的執(zhí)行是依托于秦漢實行的嚴格的戶籍制度。?秦律雜抄?中有“捕盜律〞,其中一條:捕人相移以受爵者,耐。·求盜勿令送逆為它,令送逆為它事者,貲二甲。意思是:把所捕的人轉(zhuǎn)交別人,藉以騙取爵位的,處以耐刑。不準命求盜去做送迎或其它事務(wù),有命求盜做送迎或其它事務(wù)的,罰二甲。求盜,是專事捕“盜〞的人員,?漢書·高帝紀?注引應(yīng)劭云“求盜者,亭卒。舊時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耐,是一種刑法,?漢書·高帝紀?:“令郎中有耐罪以上請之。〞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輕罪不至于髡,完其耐鬢,故曰耐。古耐字從,發(fā)膚之意也。〞漢簡中也有?捕律?,試舉下例:捕律禁吏毋夜入人廬舍捕人犯者其室歐傷之以毋故入人室律從事〔居395.11〕●捕律亡入匈奴外蠻夷棄亭障烽燧者不堅守降之及從塞徼外來降而賊殺之皆要斬妻子耐為司寇作如〔敦983〕[v]“捕亡〞在當時是很普遍的行為,對“捕亡者〞在執(zhí)行“捕亡〞過程中行為的規(guī)定與約束反映了當時的法律對犯人應(yīng)有權(quán)益的保護。?法律問答?中也有關(guān)于“捕亡〞的簡,試舉以下數(shù)列:當犯人對抗,捉拿者給予制裁時,對由于過失而造成的傷害有詳細的量刑標準。目的是保護犯人的權(quán)利,使執(zhí)行者得到制約。捕貲罪,即端以劍及兵刃刺殺之,可〔何〕論?殺之,完為城旦;傷之,耐為隸臣。意思是,捉拿應(yīng)判處貲罪的犯人,便成心用劍以及兵刃把他刺殺了,如何論處呢?殺死犯人的,應(yīng)完為城旦;殺傷犯人的,應(yīng)耐為隸臣。有關(guān)于捉拿者是否可以隨意得到被捕者身上錢物的規(guī)定,如:“捕亡,亡人操錢,捕得取錢。所捕耐罪以上所得齲意思是,假如所捉拿的亡人的罪在耐刑以上,捉拿者就可以取他身上的錢。有關(guān)于底階層的人和殘疾人逃跑而被捕獲后該如何量刑的詳細規(guī)定;有關(guān)于捉拿者如何分得獎賞的詳細規(guī)定;有關(guān)于如何對捉拿者進展獎賞的規(guī)定等等。實際上在春秋時期的楚國,逃亡問題已屬于法律需解決的問題,?包山楚簡·集箸言?是有關(guān)名籍糾紛的“告訴〞及主管官員的摘要記錄。簡15——17是五師宵倌之司敗名尹假設(shè)者,向“見日〞呈送的一份上訴文書。文書首先指控邵行之大夫無故逮捕其倌人;繼而自稱其曾將此事報告楚王,楚王批轉(zhuǎn)給左尹后,左尹已委托新嚳迅為其查對名籍,查對結(jié)果是“仆有典,邵行無典〞;接著說新嚳迅尹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并未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使邵行之大夫?qū)⑵滟娜朔呕?,致使其負責的工作任?wù)無法完成,所以再次上訴。[vi]綜上所述,有關(guān)“捕亡〞的漢簡,所屬文書的性質(zhì)是復雜的,不一定都是屬于?捕律?范疇的,而包括朝廷在內(nèi)的各級政府下發(fā)的文書中均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這說明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在漢代是具有普遍性的。認識了這一點這對我們認識和理解這些簡文是非常有益的。三、西漢簡“捕亡〞文書中幾個詳細問題的討論1、從“捕亡〞簡的內(nèi)容看“亡者〞的“犯罪〞原因在漢代,逃亡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在漢代統(tǒng)治者的眼里,亡是僅次于死的一種勞動力流失途徑。這是由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當時社會勞動消費率低下,勞動力稀缺,對戶籍和人口要嚴加管理。二是逃跑的人多系青壯勞力,會影響社會治安;三是無戶籍的逃亡者,常常會被豪強和大戶蓄為奴隸,以增強其經(jīng)濟和軍事權(quán)力,而這是漢代皇室竭力想防止的一種現(xiàn)象。漢哀帝時,鮑宣曾在上書中指出:“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zāi),一亡也;縣館重責更賦租稅,二亡也;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強大姓蠶食亡厭,四亡也;苛吏徭役,失農(nóng)桑事,五亡也;部落鼓鳴,男女遮迣,六亡也;盜賊劫略,取民財物七亡也。......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欲望國安,誠難......〞[vii]可見漢代各級官吏已意識到“逃亡〞是國家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春秋至秦漢時期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捕亡〞問題。湖北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墓出土的?奏讞書?中的案例中有多個都是與去亡有關(guān)的,案例中的逃亡者有逃避賦役的,如案例一,有奴婢逃亡的,如案例二,有從本國逃亡到其它國的,如案例三,有因劍傷人而逃亡的,如案例五。[viii]根據(jù)以上河西漢簡中的簡牘,我們可以對逃亡的詳細原因進展分析。被捕亡者的身份,大約為以下幾種類型:一類是嚴重的刑事犯罪,如〔3〕簡中的李蓬,是“坐賊殺〞。漢律中相當多的法令是保護人的生命。漢高祖入關(guān),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高帝紀?〕,漢代對于殺人罪有明細的規(guī)定,有謀殺、賊殺、斗殺、戲殺的區(qū)別。據(jù)晉人張斐的解釋,“二人對議謂之謀〞“兩訟相害謂之斗〞,“無變擊斬謂之賊〞,“兩和相害謂之戲〞。二類是嚴重危害封建國家集權(quán)統(tǒng)治的經(jīng)濟犯罪:如“偽鑄盜錢〞。漢代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集權(quán)統(tǒng)治主要有實行頒行五銖錢、鹽鐵專買、推廣均輸和平準。漢初,“鑄偽錢者〞就被列為用九條法律察三輔的其中一條,?漢儀?云:“惠帝三年相國奏:御史監(jiān)三輔郡,察以九條,察有司訟者,盜賊者,偽鑄錢者,姿為奸詐論獄不直者,擅興徭賦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刻故劾無罪者,敢為逾越侈及弩十石以上者,非所當服者,凡九條。〞?漢書?卷四?景帝紀?:“中六年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應(yīng)劭注:“文帝五年,聽民放鑄律尚未除,先時多作偽金,終不可成,而徒損費,轉(zhuǎn)想誑耀,窮那么起為盜賊,故定其律。〞漢武帝自制造白金三品到施行五銖錢,幣制屢變,而吏民之坐盜諸金錢死者數(shù)十萬人。應(yīng)該說,自此以后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五鑄錢在漢代社會的經(jīng)濟開展和市場的穩(wěn)定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在史籍和漢簡中嚴厲禁鑄錢的措施是在王莽統(tǒng)治時期實行的。王莽改制涉及貨幣領(lǐng)域,明令:“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ix]但是“是時百姓便安漢五銖錢,以莽錢大小兩行難知,又數(shù)變改不信,皆私一五銖錢市買,偽言大錢當罷,莫肯挾。〞[x]王莽害怕經(jīng)濟秩序的混亂,強令凡“諸挾五銖錢,言大錢當罷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結(jié)果使市場的更加混亂,“農(nóng)商失業(yè),食貨具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xi]私鑄錢之風大盛,以致涉及河西。對于“私鑄錢〞,王莽采取了非常嚴厲的刑法,“敢盜鑄錢及偏行布貨,伍人知不發(fā)舉,皆沒入為官奴婢〞。[xii]以下數(shù)簡說明,竇融政權(quán)公布禁“鑄偽錢〞的法令,作為整頓經(jīng)濟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從此也可以看出竇融雖然歸順了東漢劉秀政權(quán),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保存了新莽政權(quán)的經(jīng)濟措施的?!窦浊圆坷粑汨T錢發(fā)冢販買衣物于都市者〔居新E.P.F22:37〕建武六年七月戊戍朔乙卯甲渠障守候敢言之府移大將軍莫府書曰奸黠吏民作使賓客私鑄作錢薄小不如法讀度及及盜法冢公賣衣物于都市雖知莫譴客百姓患苦之〔居新E.P.F22:38A〕掾譚令史嘉〔居新E.P.F22:38B〕書到自今以來獨令縣官鑄作錢令法度禁吏民毋得鑄作錢及挾不行錢輒行法諸販賣發(fā)冢衣物于都市輒收沒入縣官四時言犯者名狀●謹案部吏毋犯者敢言之〔居新E.P.F22:39〕●甲渠言部毋鑄作錢者不如舊時行錢法□自政法法令長吏知之及鑄錢所依長吏豪強者名有無四時言●=謹案部吏毋鑄作錢者敢言之〔居新E.P.F22:40〕可以看出,敢冒風險“私鑄作錢〞者,實際上主要是豪強大戶和不法官吏指使的“賓客〞和“民〞進展?!白凼沽魍觥鯌舭俣?、“擅制田監(jiān)史〞為“不法不盜罪〞,也是嚴重的經(jīng)濟犯罪行為之一。坐,特指辦罪的原因,?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曰不廉,曰簠簋不飾〞?!?〕簡中杜衍所犯罪是“役使戶流亡〞和“擅置田監(jiān)使〞,統(tǒng)治者認為這兩條都是經(jīng)濟上對封建國家構(gòu)成威脅的。對此史學界前輩候外廬先生進展過深化的討論,他指出:“漢高祖以致于文帝、景帝特別注意天下戶口的散亡,有一系列的法令招流人歸鄉(xiāng)消費。?唐律疏議?的中篇講的是制止諸戶占田過限和盜種公私田的法律。?后漢書·劉隆傳?載:‘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度田和‘括戶’是一件事的兩面。因為財產(chǎn)所有〔田〕和勞動力〔年紀〕都是在法律上有定格的。漢武帝沒收土地和沒收奴婢都是根據(jù)法律同時進展的〞。[xiii]候先生的對此問題的闡述是符合當時實際的,?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記載:“有司條奏,諸侯列侯往后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及公主名田縣道,關(guān)內(nèi)侯吏民名田,皆無得過三十頃,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候公主百人,關(guān)內(nèi)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shù)中。賈人皆不得名田為吏。犯者以律論,諸名田畜奴婢,過品皆沒入縣官。〞可見,削弱諸侯和貴族的權(quán)力,就要限制其占有土地的數(shù)量,制止其蓄奴。在當時這些措施也是實行并在各地得到執(zhí)行的。2、關(guān)于“帶劍亡〞〔2〕簡中大奴馮宣是“帶劍亡〞。實際上,在戰(zhàn)國、秦時期,對于個人外出帶劍及用劍傷人就有相關(guān)的約束和法律規(guī)定,?睡虎地秦墓竹簡?:“士五〔伍〕甲斗,拔劍伐,斬人發(fā)結(jié),可〔何〕論?完為城旦〞。秦漢之際,帶劍而行是一般官吏外出必備,劉邦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路遇大蛇,“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xiv]有劍藝的官吏在應(yīng)付突然事件時,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漢書?卷七十八?尹翁歸傳?:“〔尹〕為獄小吏,曉習文法。喜擊劍,人莫能富。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客斥刀兵入市斗變,吏不能禁,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而在怎樣的場合可帶劍,怎樣的場合不允許帶劍很可能也有規(guī)定。?漢書?卷七十一?不疑傳?載:不疑奉命進見暴勝之,“不疑冠進賢冠,帶壘具劍,佩環(huán)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門下欲使解劍,不疑曰‘劍者君子武備,所以為身,不可解請退。’〞我們對居延、敦煌漢簡中,有關(guān)劍的簡進展了梳理,其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以“劍傷人〞多常見戍卒東郡□里函何陽坐斗以劍擊傷戍卒同郡縣戍里靳龜右脾一所地節(jié)三年八月辛卯械毄居118.18都拔刀劍斗都以所持劍格傷不知何一男子□居148.45江陵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案例五記“......大奴武亡,見池亭西,西行。池以告,與求盜視追捕武,武搏斗,以劍傷視,......〞[xv]可見即使是為人奴隸,也有外出備劍的,而被捕者和追捕者之間用劍搏斗的事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居延新簡中一簡冊居新E.P.T68:20——26反映的是候長憲與夏侯譚因爭斗,憲用劍擊傷譚的事情。劍可以買賣□濮陽槐里景甚貰賣劍一直七百鱳得縣□□□客居第五辟□居271.13、關(guān)于〔4〕簡中的“過長安〞中和“更換車馬〞〔4〕簡是河南都尉忠丞下給郡太守、諸侯相的“捕亡〞文書。要求捕的“罪犯〞,名實,字子功,五十六歲,皮膚呈黑色,于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八月庚辰日,逃亡時曾經(jīng)客居過長安當利里。洛陽上商里的范義,在壬午這天將實的車購置,而實將自己所乘的車馬更換為“牡馬白蜀車布并涂載布〞。長安是漢代都城,按理應(yīng)該是“政通人和〞的,但是實際上由于人員來往的頻繁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因此反而成了“罪犯〞們躲避的“平安島〞。?漢書?卷76?張敞傳?記:張敞任膠東相時,曾“自請治居郡非賞罰無以勸善懲惡,吏追捕有成效者,愿得壹切比三輔尤異。天子許之。〞什么是“壹切〞,本傳如淳注曰“壹切,權(quán)時也。趙廣漢奏請令長安游徼獄吏史秩百石,又?漢書·循吏傳?:“左馮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謂尤異也。〞這說明,三輔的捕盜任務(wù)大,風險也大,因此趙廣漢奏請給捕吏游徼們增加俸祿。由于“罪犯〞多,因此“京師逐廢,長安盜竊尤多,百賈苦之。〞[xvi]〔4〕簡至少說明,到宣帝時期長安仍是躲藏之地中受“罪犯〞青睞的。?漢書?卷90?酷吏傳?對永始、元延年間的長安社會治安情況有翔實的描繪:“上怠于政,貴戚驕恣紅陽長仲兄弟交通輕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等報怨,殺義渠長妻子六人,往來長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黨與,詔書名捕,久之乃得。長安中奸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著主治喪;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賞〔尹賞〕以三輔高第遷守長安令,得一切廉價從事。〞“酷吏〞尹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整頓長安的社會治安,如“修治長安獄〞、讓鄉(xiāng)吏、亭長、里正、父老、伍人檢舉“輕薄少年〞、無市藉的商販、穿“兇服持刀兵者〞,集中官府“車數(shù)百輛,分行收捕。〞漢代的車馬制度,不僅對皇室和各級官吏有嚴格的使用標準和等級規(guī)定。而且普通百姓在外出時所乘的車馬也要登記備案。如長安宜里閻常字中允出方相駕桃花牡馬一匹齒十八歲辛牡馬一匹齒八歲,皆十一月戊辰出巳居62.3奉明善居里公乘丘誼年六十九居延丞印方相車一乘用馬一匹辛牡齒十歲高六尺閏月庚辰北□居53.15我們所例舉的〔6〕簡中杜衍也是乘車而逃,簡文曰:駕牡馬乘闌輂車黃車茵張白車蓬騎因此〔4〕簡中實的更換車馬,是可以有效地躲避官府追捕的一種有效方法。漢簡中的關(guān)于捕亡的文書也反映了漢代對社會治安問題的重視,因為這對封建國家來說,是關(guān)系其生死存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