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1頁
文言文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2頁
文言文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3頁
文言文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4頁
文言文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與對比閱讀-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岳陽樓記》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一、基礎(chǔ)梳理(一)重點詞語解釋謫:貶官。通:順利。具:通“俱”,全、皆。制:規(guī)模。屬:通“囑”,囑托。備:詳盡。極:至,到達。覽:觀看,欣賞。得無:表推測。開:天氣放晴。摧:折斷。薄:迫近。景:日光。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集:停息。進:在朝廷做官。微:如果沒有。歸:歸依。(二)通假字1.“具”同“俱”,全、都2.“屬”同“囑”,囑托(三)一詞多義1.和樂/和煦2.順利/通向3.看/景象4.天空/消散5.一/全6.至,到達/極點/盡頭(四)古今異義1.第二年。2.寫文章。3.景象。4.離開。5.入朝為官。6.如果沒有。7.離開國都。8.停息。9.南面直到。10.沖向天空。11.榮耀。(五)詞類活用1.荒廢了的事業(yè)。2.在…之前。3.在…之后。4.被說壞話。5.賢明之人。6.消散。7.向北;向南。8.這里指心理活動(即兩種表現(xiàn))。二、重點句子翻譯1.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2.它連接著遠(yuǎn)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水勢浩浩蕩蕩,寬闊無邊。3.就會產(chǎn)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被說壞話,懼怕被批評指責(zé),(會覺得)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極點而悲傷了啊。4.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暢游;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青綠。5.我曾經(jīng)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心思,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6.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廷做官),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在荒遠(yuǎn)的江湖中(在偏遠(yuǎn)的地方做地方官),則替君主擔(dān)憂。三、語段閱讀(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北宋(宋代)范仲淹。2.①前人之述/備矣。②然則/何時而樂耶?3.(1)具:通“俱”,全,皆(2)天氣放晴(3)離開(4)全,都4.(1)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2)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5.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二)閱讀《岳陽樓記》,回答問題1.(1)迫近(2)在,到(3)日光(4)因為2.(1)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3.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fù)。4.表達了作者希望與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強烈而又含蓄的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對朋友的期望之情。《岳陽樓記》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一、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疽摇侩泳┴?fù)①大才,為眾忌疾,自慶陽帥謫巴陵,憤郁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然滕豪邁自負(fù),罕受人言,正(文正)患無隙以規(guī)②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選自范《過庭錄》【注】①負(fù):依仗。②規(guī):勸誡。翻譯:滕子京很有才華,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從開始的慶陽帥被貶到巴陵郡,他的悲憤郁悶之情常常表現(xiàn)在文章中和臉上。范仲淹和他同齡,兩人關(guān)系很好,也很愛惜他的才華,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驕傲自負(fù),很少聽人勸。正在擔(dān)心沒有機會規(guī)勸他的時候,滕子京忽然寫信給范仲淹,請他寫一篇《岳陽樓記》。所以文中寫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意思大概就在于想規(guī)勸好友了。一、1.(1)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2)集:停息。(3)謫:貶官。(4)罕:少,很少。2.A3.(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2)他的悲憤郁悶之情常常表現(xiàn)在文章(言辭)中和臉上。4.①我們要憂國憂民(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②做人要有寬闊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③對朋友要真誠幫助。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見。⑤做人要謙虛。二、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乙】初,范文正公①貶饒州,朝廷方治朋黨②,士大夫莫敢往別,王質(zhì)獨扶病③餞于國門。大臣責(zé)之曰:“君乃長者也,何自陷朋黨?”王曰:“范公天下賢者質(zhì)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zhì)厚矣!”聞?wù)邽橹s頸?!醣僦痘焖嗾勪洝贰咀⑨尅竣俜段恼?范仲淹謚號文正。②朋黨:專有名詞,古代特指為爭權(quán)奪利排斥異已而結(jié)合起來的集團。③扶病:抱病,帶病。翻譯:當(dāng)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貶到饒州,朝廷正在糾治朋黨,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別,只有侍制王質(zhì)獨自抱病在國都城門(為范仲淹)餞行,大臣們責(zé)怪他說:“你是長者,為什么要把自己攪進朋黨里面去?”王質(zhì)說:“范先生是天下的賢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假如)讓我做了范先生的朋黨,那我感到太榮幸了。”聽到的人都慚愧得縮脖子。1.(1)微:如果沒有。(2)歸:歸依。(3)莫:沒有,不(4)若:如果2.B3.(1)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2)王質(zhì)獨自帶病在京城門外為他餞行。4.【甲】從“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的憂國憂民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表現(xiàn)出來?!疽摇课闹蟹豆t是通過王質(zhì)的行動和語言,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來的。三、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乙】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①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蛞够璧?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第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節(jié)選自《宋名臣言行錄》)【注】①再適,改嫁。②饘(zha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e),太陽偏西。翻譯: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到應(yīng)天府的南都學(xué)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rèn)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jīng)(不曾)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于是就用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lǐng)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后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1)為:表現(xiàn),心情(2)心:思想感情(心思)。(3)依:依靠(4)去:離開2.C3.(1)這樣(他們)在朝廷做官也擔(dān)憂,被貶謫到邊遠(yuǎn)地區(qū)做地方官也擔(dān)憂。(2)有時夜里昏沉困倦,就用水澆臉。4.議論;記敘;從家世貧苦了解人民的疾苦,從小立志苦讀,大通六經(jīng)之旨,奠定了儒家“仁愛”思想。四、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乙】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痛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豈大將安樂時?”卻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飲,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彼旖^不飲。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翻譯:岳飛極(很)孝順,他的母親住在黃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尋找他母親,并把她接了回來。他的母親患病,經(jīng)久難愈,岳飛就一定要親自給母親喂藥。岳飛的母親去世,岳飛三天不吃不喝。家中沒有婢女伺候,吳玠一向敬仰岳飛,愿意與他結(jié)為好友,打扮了美女贈送給他。岳飛說:“主上終日為國事操勞,怎能是臣子貪圖享樂之時?”岳飛沒有接受,將美女送回。吳玠就更加的敬仰岳飛了。岳飛嗜酒,皇帝告誡他:“你等到了河朔,才可以這樣酗酒?!庇谑菑拇瞬辉亠嬀?。皇帝曾經(jīng)想要給岳飛建造一個住宅,岳飛推辭道:“敵人尚未被消滅,怎能談?wù)摷沂?”有人問:“天下何時才會太平?”岳飛說:“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1)偕:一起。(2)把:持,執(zhí)。(3)素:一向(4)益:更加2.D3.(1)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文臣不貪愛錢財,武將不怕死,那樣天下就太平了。4.共同點:憂國憂民,先憂后樂。乙文所寫關(guān)于天下太平的看法是甲文所未論及的?!蹲砦掏び洝氛n內(nèi)過關(guān)檢測一、基礎(chǔ)梳理(一)重點詞語解釋

壑:山谷。蔚然:茂盛的樣子。回:回環(huán),曲折。臨:居高面下。輒:總是,就。意:意趣、情趣。寓:寄托。開:消散,散開。歸:聚攏。晦:陰暗。芳:花。秀:茂盛。傴僂: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酣:盡興地喝酒觥:酒杯。翳:遮蓋。(二)古今異義

1.意趣、情趣。2.背。3.昏暗。4.茂盛。5.季節(jié)。(三)一詞多義

1.聚攏/回去/歸依2.樂趣/歡樂/以…為樂3.秀麗/茂盛4.命名/為,是5.到/居高面下(四)詞類活用

1.沿著山。2.像鳥張開翅膀。3.命名。4.取號。5.以…為樂。二、重點問題理解1.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2.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3.要說那太陽出來,林間的霧氣散了,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4.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5.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6.酒宴上的樂趣,不在于音樂。7.酒杯和酒籌雜亂交錯,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8.樹林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9.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10.醉了能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用文章記述這件事的人,是太守啊。三、課內(nèi)閱讀題(一)閱讀《醉翁亭記》選段,回答問題。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取名,命名(2)消散,散開(3)紛繁雜亂(4)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茂盛),形成濃密的綠蔭。3.本文中共出現(xiàn)了10個“樂”字,其中有7個集中在最后一段。歸結(jié)起來,這些“樂”有:(1)山水之樂;(2)宴飲之樂;(3)禽鳥之樂;(4)滁人之樂;(5)太守之樂。4.“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以文記樂的情趣,流露出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筆成文的自負(fù)。(二)閱讀文段,回答問題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1)昏暗(2)花(3)擺開2.A3.(1)有一座亭子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2)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的景色。4.能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樂觀”談感受即可《醉翁亭記》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一、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疽摇孔蛴谓?見修竹數(shù)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揚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江帆,葦洲耕犁,有二小兒戲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nèi)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予以為,學(xué)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節(jié)選自鄭燮《游江》)【注】八面玲瓏,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賞。翻譯:昨日游于江上,看見茂密修長的竹子數(shù)千株,竹林其間建有茅屋,隱隱有棋聲和茶香從中飄揚而出,心底為之暗暗高興。第二天路過前往拜訪那戶人家,靜靜地坐了許久,從竹葉的縫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見了青翠的山和寬闊的大江,江上飄蕩著帆船和魚艇,又有一叢叢的蘆葦洲,耕作著的人和前來送飯的婦女,還有兩個在沙灘上嬉戲的小孩兒,狗則謹(jǐn)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個守護著的人。這簡直就是小李將軍的畫中之意懸掛在竹枝和竹葉間。從外面望里面,是一種感受;從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我認(rèn)為,做學(xué)問的人的確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萬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這樣,哪里只是畫呢?1.(1)臨:居高面下。(2)意:意趣、情趣。(3)樂:以…為樂(把……當(dāng)作快樂的事;感到快樂)。(4)誠:確實(果真;實在)。2.C3.(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2)第二天,我拜訪了這戶人家,靜靜地坐了很久。4.以景寄情,寓理于景;【甲】段作者借游歷山水抒發(fā)了作者的簡政愛民、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因被貶而生發(fā)的郁悶之情,以及隨遇而安、對山水美景的喜愛贊美之情。【乙】段作者既表達了對山水的喜愛,又從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個哲理:作畫、寫文章,乃至做學(xué)問都應(yīng)多角度、多層次地去思考或欣賞。二、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乙】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上:皇上。刺史:官名,寫此文時,歐陽修任滁州刺史。翻譯:我來到這里,喜歡這地方僻靜,而且政事簡單,又喜愛它的風(fēng)俗安寧閑適。在山谷之間找到這泉水以后,就每天同滁州人在這里抬頭望豐山,低頭聽泉聲;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喬木下乘涼,到了秋冬兩季,經(jīng)過風(fēng)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顯露出明凈秀美,四季的景色沒有什么不可愛的。又慶幸這里的百姓喜歡那年景的豐收,高興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據(jù)這里的山水,稱道這里的風(fēng)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夠安享這豐收年景的歡樂的原因,是幸運地生活在太平無事的時代啊。宣揚皇上的恩德,以此與民同樂,這是刺史的應(yīng)該做的事,所以我寫這篇文章來給這個亭子取名。1.(1)總是,就(2)不久(3)取名(4)宣揚2.A3.(1)樹林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2)就每天同滁州人在這里抬頭望山,低頭聽泉聲。4.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5.①滁州山水(風(fēng)景)優(yōu)美;②政事簡單;③百姓生活富足;④民風(fēng)安閑;⑤百姓愿意與他同游同樂;⑥社會太平安寧。(答對任意三點即得滿分)三、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疽摇刻召﹪L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①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②人稻!”執(zhí)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nóng)植家給人足?!咀⑨尅竣倭?姑且(這里指隨便)②賊:毀壞翻譯::陶侃曾經(jīng)外出巡視,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問:“(你要)用這來做什么呢?”那人說:“走路時在路旁看見的,隨便取玩一些罷了”陶侃改變臉色大怒說:“你不耕田,卻(表轉(zhuǎn)折)去盜竊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表順承)鞭打他。老百姓聽了這消息后都努力耕種,每戶人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1.(1)弈:下棋(2)陳:擺放(3)鞭:用鞭子打(抽打)(4)田:種田

2.B3.(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2)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勤勞)耕種。(“是以”沒有譯成“因此”扣1分)4.(1)與民同樂。(2)重視農(nóng)耕,愛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珍惜糧食)。5.如:為民著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清政廉潔;兩袖清風(fēng),鞠躬盡瘁等。執(zhí)法如山,公平,公正;《湖心亭看雪》課內(nèi)過關(guān)檢測一、基礎(chǔ)梳理(一)重點詞語解釋絕:消失。更定:晚上八時左右。拏:撐(船)。擁:裹,圍。一白:全白。痕:痕跡。而已:罷了。更:還。強:盡力。癡:癡迷。(三)詞類活用1.下大雪。2.客居。3.圍著爐火。4.像小草一樣的微小。(二)通假字“拏”同“拿”,撐(船)(四)古今異義1.我。2.酒杯。3.這(五)一詞多義1.這/是2.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還3.白色/酒杯二、重點句子翻譯1.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2.我撐著一葉扁舟,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3.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4.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5.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6.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張岱文學(xué)三、課內(nèi)閱讀3.(1)彌漫著水汽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2.(1)更定:晚上八時左右。(2)撐(船)(3)裘皮衣服(4)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4.表現(xiàn)處作者獨立獨行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tài)度。5.作者選擇在晚上到已經(jīng)經(jīng)歷三天大雪的西湖賞雪,表現(xiàn)出他與眾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課文所寫“癡人”的“癡行、癡景、癡情”,“癡人”就是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1)全,都(2)哪能(3)勉強,盡力(4)等到。2.(1)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2)在湖中哪還有這樣的人呢!3.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逸致。4.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飲”表現(xiàn)了作者豪邁的心情?!逗耐た囱氛n內(nèi)外對比閱讀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疽摇繌奈淞珠T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①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②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④,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lǐng)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簀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xué)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記》)【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翻譯:從杭州武林門西行,遠(yuǎn)遠(yuǎn)看見保叔塔高高聳立在層巒山崖上,心緒早已飛到西湖之上了。午時進入昭慶寺,喝完茶,即劃著小船進入西湖。(只見得)四面的山巒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顏面,柔和的春風(fēng)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紋好像平滑的綢緞,剛一抬頭,已經(jīng)不由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癡了。這時想用一個詞語來描繪(眼前美景),卻終不可得,大約好像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那樣精神迷離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經(jīng)歷從這一次開始,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阿賓曾經(jīng)住過的僧房。在歸宿途中,草草領(lǐng)略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沒有來得及普遍觀賞。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簣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簣兄弟和佛學(xué)居士王靜虛來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湊到一起了。1.(1)全(2)白汽彌漫的樣子(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2.D3.(1)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2)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4.作者選擇在晚上到已經(jīng)經(jīng)歷三天大雪的西湖賞雪,表現(xiàn)出他與眾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課文所寫“癡人”的“癡行、癡景、癡情”,寫出了“癡人”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癡心于故國,表現(xiàn)了他的故國之思的內(nèi)心世界。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疽摇渴窍?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選自張岱《西湖夢尋》)【注釋】霽:雨過天晴。參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靈石塢:山名。普寧、壽圣院:寺名?;菀驖?山澗名。殆:大概。翻譯: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便放棄做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過了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注:山溝)洗腳(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