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萊子辨_第1頁
老子、老萊子辨_第2頁
老子、老萊子辨_第3頁
老子、老萊子辨_第4頁
老子、老萊子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老子、老萊子辨?史記·老子列傳?稱:“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老子修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又載:“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又載:“或曰,儋即老子?;蛟?,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是否姓李?老子是否就是老聃?老萊子是否是老子?儋是否就是老子?司馬遷之后,特別是近兩百年來,一直其說不一。郭店楚墓竹簡出土后,特別是?郭店楚墓竹簡?一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以后,圍繞著楚簡?老子?和傳世本?老子?的作者的問題,又開場了爭論。郭沂認為“簡本?老子?出自老聃〞。至于傳世本?老子?的作者問題,“?老子列傳?中被當(dāng)作老子的有三人,即老聃、老萊子、太史儋。如?漢志?所載,老萊子另著他書,應(yīng)排除在外。所以,此老子非老聃即太史儋。歷代學(xué)者皆認為是老聃,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此乃太史儋。〞⑴郭沂的意見對研究老子其人其書很有啓發(fā)意義,值得重視。如今有人說“老子一稱是專名,也是共名。共名來源于專名,專名來源于老萊子。春秋晚期的老子,不是李耳,也不是太史儋?!咐先R子。〞⑵對于老子作為專名“來源于老萊子〞這一說法,本人不敢妄言,現(xiàn)就文獻資料對老子、老萊子這兩個歷史人物進展辨識,以請教于方家。一、老子、老萊子的歷史真實性不容疑心請先看史料:?史記·老子列傳?:“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鬃舆m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那么駕,不得其時那么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假設(shè)虛,君子盛德容貌假設(shè)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假設(shè)是而己?!鬃尤?,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闊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鬃幼灾芊从隰?,弟子稍益進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之所嚴事,於周那么老子,於衛(wèi)蘧伯玉,於齊晏平仲,于楚老萊子,於鄭子產(chǎn)。〞?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凡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司馬遷為了史料的真實,“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親自調(diào)查采訪,搜集傳說故事;參閱了他當(dāng)時所能看到的全部資料,包括皇家檔案秘藏。對于所搜集到的材料,進展了非常審慎的處理。對于當(dāng)時無從考證的史料采勸疑那么傳疑〞的態(tài)度,絕不妄斷。因此,對?史記?寫定的史料,除非有新發(fā)現(xiàn)或出土文獻根據(jù),是不應(yīng)妄加否認的。?老子列傳?是為傳世本?老子?的作者而作,因為司馬遷並未見過楚簡?老子?甲、乙、丙〔含?太一生水?〕三冊,?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所轉(zhuǎn)述的老聃的思想,與傳世本?老子?也無多大差異。加之“老學(xué)領(lǐng)袖戰(zhàn)國時李耳〞〔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在司馬遷時代還有一定影響,鄉(xiāng)里世系甚為詳備〔參見范文瀾?中國通史?〕,所以司馬遷便認為李耳即是老子。?老子列傳?的內(nèi)容有五局部:第一局部是主體局部,介紹老子的鄉(xiāng)里、姓氏、主要經(jīng)歷;第二、三局部介紹當(dāng)時所搜集到的有關(guān)老子的不同說法〔包括年齡〕;第四局部介紹老子的世系;第五局部介紹老氏之學(xué)對后世的影響。從第一局部的主要內(nèi)容與第四局部的內(nèi)容來看,司馬遷認為?老子?〔傳世本〕作者是戰(zhàn)國時的李耳這一點,是肯定的。從第一局部中關(guān)于“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的介紹來看,司馬遷確實認為李耳就是春秋時期與孔子同時的老子。第二、三局部中用了三個“或曰〞,這是司馬遷對當(dāng)時無從考證的史料采勸疑那么傳疑〞態(tài)度的詳細表現(xiàn)。所謂“傳疑〞,是傳眾人之疑,對司馬遷來說并非就是“疑〞,只不過“無從考證〞罷了。當(dāng)時有人說老子是老萊子,司馬遷只是傳疑,根據(jù)他所掌握的材料,對老萊子作了詳細介紹,明確地告訴世人: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這里實際否認了關(guān)于老子是老萊子的說法。至于太史儋,司馬遷沒有提供新材料,“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人莫知其然否〞,僅僅傳疑而已。從郭店楚墓竹簡所提供的材料來看,把李耳說成是與孔子同時的春秋老子,司馬遷確實錯了,但他所提供的關(guān)于“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的材料并沒有錯,“老子修道德〞并沒有錯。司馬遷雖然存留了“或曰老萊子〞一說,但卻留下了老萊子“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的珍貴材料,為我們正確認識楚簡?老子乙?提供了理論根據(jù)。假如說?老子列傳?因歷史材料的局限給后世留下了一些遺憾的話,那么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中,關(guān)于老子、老萊子的記載,卻使人們耳目一新,給了后世一個準確、明晰的答復(fù):老子、老萊子不僅是兩位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且是孔子師事過的兩位道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位“修道德〞,一位“言道家之用〞。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其所以長期爭論不休,是對司馬遷的疑筆的誤解所致。二、老聃辨典籍中關(guān)于老子多有記述,不僅道家典籍有記述,儒家典籍也有記述。?莊子?中有關(guān)老子的記述凡十八見,其中內(nèi)篇三見,外篇十見,雜篇五見。從內(nèi)容來看,記述與孔子的交往與對話的有八見,都是記述孔子請教于老子。現(xiàn)摘錄其要于后:?莊子·天道?:“孔子西〔觀〕藏書于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觀〕藏書,那么試往因焉?!鬃釉唬骸??!娎像酢?莊子·天地?:“夫子問于老聃曰:‘有人治道假設(shè)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像踉唬骸?,予告假設(shè),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其動,止也;其生,死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于天。’〞?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献釉唬骸?,使道而可獻,那么人莫不獻之于其君;使道而可進,那么人莫不進之于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那么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那么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莊子·田子方?:“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發(fā)而干,慹然似非人。少焉見,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假設(shè)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于獨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鬃釉唬骸沃^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嘗為女議乎其將……’孔子曰:‘請問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禮記·曾子問?關(guān)于老子的記述凡四見,皆稱“老聃〞,其內(nèi)容是答復(fù)孔子問禮。現(xiàn)摘其一錄于后:“曾子問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那么有變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于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反而后行。曰禮也?!晱囊陨?莊子?、?禮記·曾子問?所記述的來看,可以明確三點:其一,老子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孔子曾不只一次地問禮、問道于老子;其二,老子與孔子一樣,因姓“老〞才被稱為“老子〞;其三,老子早年曾任周天子史官,年老退休居于沛。1、孔子曾不只一次地問禮、問道于老子關(guān)于孔子與老子相見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應(yīng)是“從老聃助葬于巷黨〞。據(jù)馬敘倫考證,“老子生當(dāng)定王、簡王之世,孔子五十一歲見老子,為敬王十八年,蓋已八九十歲〞⑶。也就是說,老子與孔子同時,長孔子三十多歲。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十七歲,“年少好禮〞,“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xué)禮焉〞。〔?史記·孔子世家?〕據(jù)高亨考證,老子“因受甘悼公或甘簡公〔杜注:“甘簡公,周卿士。〞“甘悼公即過。〞過,甘簡公之弟?!车钠群Θ暼ブ?,此時正在魯國。⑷因此孔子有時機在魯向老子問禮,并從老子“助葬于巷黨〞??鬃哟鹪訂査f的“昔者吾從老聃〞之“昔者〞應(yīng)是一佐證。第二次應(yīng)是?孔子世家?所載孔子“適周問禮〞。?索隱?云:“孔子適周豈訪禮之時即在十七耶?且孔子見老聃云甚矣道之難行也,此非十七之人語也,乃既仕之后言爾。〞假設(shè)孔子“適周問禮〞是十七歲,那么應(yīng)是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在魯不在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成、景之族賂劉獻公,丙申,殺甘悼公〞,老子才有可能回洛陽。以此,孔子“適周問禮〞應(yīng)在魯昭公十二年之后。另外,此次“適周問禮〞的記述中有“孔子自周反于魯?shù)茏由砸孢M焉〞的交代,年僅十七歲的青年,恐尚無弟子。?索隱?所云“既仕之后〞帶弟子“適周問禮〞較為合理。又,此次“適周問禮〞,老子的臨別贈言的核心內(nèi)容是“毋以有己〞,這與?莊子·天地?“夫子問于老聃〞所記述的“忘己〞思想是一致的。因此,這次孔子與老子相見,孔子應(yīng)是三十多歲,老子六七十歲。地點應(yīng)在今洛陽。第三次應(yīng)是?莊子·天運?所記述的“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孔子五十一歲見老子,老子“蓋已八九十歲〞〔馬敘倫〕,作為周守藏室史〔或稱柱下史〕退休居于沛是合情理的。不管一個人活多少歲,沒有八九十歲不退休的。沛,今江蘇沛縣,在商丘東偏北,徐州〔春秋宋地彭城〕北偏西,地近齊、魯。老子學(xué)于商容可能就在這里。?莊子?又記載老子弟子陽子居、崔瞿、叔山無趾、庚桑楚、南榮趎、柏矩等,都曾南之沛學(xué)于老子。⑸因此,孔子南之沛見老子,其事可信。2、老子姓老氏,名聃司馬遷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恐不確。?莊子?中有關(guān)老子的記述凡十八見,除弟子陽子居,以及南榮趎、士成綺見老子稱“老子〞外,其馀十五見均稱“老聃〞,間或稱“老子〞。似應(yīng)認為老子姓老氏,名聃,非李耳也。?廣韻·晧韻?:“老,姓。〞?通志·氏族略四?:“老氏,?風(fēng)俗通?:顓帝子老童之后。?左傳?宋有老佐。?論語?老彭,即彭祖也。〞與老聃同時的有“老陽子〞。?左傳·昭公十二年?:“成、景之族賂劉獻公,丙申,殺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孫鰌。丁酉,殺獻大子之傅庾皮之子過,殺瑕辛于市,及宮嬖綽、王孫沒、劉州鳩、陰忌、老陽子。〞老陽子、庾過、宮嬖綽、王孫沒、劉州鳩、陰忌等皆甘悼公之黨〔見?左傳?杜注〕。老聃與老陽子同時仕于周,老陽子姓老氏,老聃亦然。司馬遷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這恐怕也值得疑心。因為司馬遷心目中的老子就是李耳,所謂“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應(yīng)是李耳而不是老聃。至于?老子列傳?中的所謂“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邛太傅〞中的“老子〞,也應(yīng)該是李耳而不是老聃。對于這一點,梁啟超早在他的?評胡適之中國哲學(xué)大綱?中就提出了疑心,與孔子同時且大三四十歲的老子〔老聃〕的八代孫怎么可能與孔子的十三代孫同時呢?司馬遷所說的“老子〞,依馮友蘭先生的說法,乃是戰(zhàn)國時“老學(xué)領(lǐng)袖〞李耳?!矃⒖瘩T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如是,所謂“老子〞的鄉(xiāng)里、世系,其實都是李耳的。老聃青少年時期曾學(xué)于商容?!?淮南子·繆稱訓(xùn)?:“老子學(xué)商容。〞〕從老聃晚年居于沛來看,從齊地來的商容〔?管子·小匡?:“商容處宋。〞〕很可能就在沛〔沛近齊地,是宋出入齊的必經(jīng)之地〕聚徒講學(xué)。沛,是老聃青少年時期求學(xué)的地方,也是老聃晚年居住的地方。疑老聃為春秋宋國沛人。3、李耳、太史儋、老聃〔聃,讀為儋〕實為一人司馬遷說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谑悄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а远?,莫知其所終〞?!把缘赖轮馕迩а渊?,明顯地是指傳世本?老子?。這位“去〞周、“至關(guān)〞的老子是傳世本?老子?的作者無疑。郭沂認為這位“去〞周、“至關(guān)〞的老子不是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的老聃,而是?老子列傳?中所言“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史記集解?引徐廣曰:“實百一十九年〞〕見秦獻公〔郭沂認為“秦獻公〞乃“秦孝公〞之誤〕的周太史儋。郭沂的意見是以郭店楚簡?老子?的存在為前提的。郭店楚墓竹簡出土前,人們不知道還有楚簡?老子?,加之楚簡?老子?全部溶入傳世本?老子?中,原創(chuàng)者老聃的思想與后起道家的思想混在一起,因此它的作者也使人感到不可捉模。司馬遷寫?老子列傳?,他只知有傳世本?老子?〔即“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他寫的是傳世本?老子?作者的“列傳〞,而不是老聃的列傳。這是因為司馬遷并不知道還有楚簡?老子?。但是司馬遷是一個嚴肅的歷史學(xué)家,他沒有無視老聃的存在,他客觀地選用了“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的材料。由于受?莊子·天下?作者的影響,認為老聃就是傳世本?老子?的作者。又是李耳又是老聃,一本書不可能既是李耳寫的,又是老聃寫的。于是在?老子列傳?中李耳、老聃便成了“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的一個人。?莊子·天下?是一篇對戰(zhàn)國時期我國由奴隸制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所出現(xiàn)的學(xué)術(shù)思想百家爭嗚的概述。沙少海?莊子集注?引譚戒甫先生綜合天下治方術(shù)者〔分〕:墨翟、禽滑釐;宋鈃、尹文;彭蒙、田駢、慎到;關(guān)尹、老聃;莊周〔合〕古之道術(shù)。其中關(guān)尹、老聃為第四家,關(guān)尹“主之以太一〞,老聃“建之以常無有〞。關(guān)尹之“太一〞見于郭店楚簡?太一生水?,老聃之“常無有〞見于傳世本?老子?〔不見于郭店楚簡?老子?〕。這說明三點:其一,戰(zhàn)國時期〔?莊子·天下?問世之前〕“太一〞學(xué)說、“常無有〞理論是戰(zhàn)國早中期道家思想的主流;其二,老聃是傳世本?老子?的作者,與關(guān)尹同為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關(guān)尹與老聃看不出有師承關(guān)系,關(guān)尹的學(xué)術(shù)地位似乎高于老聃。其三,李耳這時尚未出現(xiàn),太史儋也沒有名字。李耳、太史儋都曾為周太史〔守藏室史〕,一個被后世稱為戰(zhàn)國時的“老學(xué)領(lǐng)袖〞〔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一個被認為是傳世本?老子?的真正作者〔參見郭沂?從郭店楚簡〈老子〉看老子其人其書?〕。為什么?莊子·天下?在戰(zhàn)國早中期學(xué)術(shù)思想百家爭嗚的概述中,卻連他們的名字也不提一下?不僅如此,?漢書·藝文志?“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也沒有李耳、太史儋的名字。這種現(xiàn)象應(yīng)如何解釋?這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歷史上沒有這兩個人,或者說道家學(xué)派沒有這兩個學(xué)者,或者說是兩個缺乏掛齒的小人物;二是李耳、太史儋與老聃〔與關(guān)尹并提的老聃〕本來就是一個人。就歷史事實看,第一種可能是不存在的,只有第二種可能。假如是第二種可能,那與關(guān)尹并提的“老聃〞之“聃〞,那么應(yīng)讀為“儋〞〔聃、儋,古音韻一樣,同為舌頭音,音近義通〕。如是,?老子列傳?中的“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之“聃〞亦應(yīng)讀為“儋〞。假如將?老子列傳?中“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的材料去掉,便成了真正的傳世本?老子?的?老子列傳?了。從上面的辨識中,可以認為老聃〔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國沛人〕是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的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老子,其代表作為楚簡?老子甲?。李耳、太史儋、老聃〔聃讀為儋,與關(guān)尹同時〕實為一人,是戰(zhàn)國時期的老學(xué)領(lǐng)袖,其代表作是傳世本?老子?。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三、老萊子辨典籍中關(guān)于老萊子的記述不多。除?史記·老子列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外,僅有以下記載:?莊子·外物?:“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趨下,末僂而后耳,視假設(shè)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先R子曰:‘是丘也,召而來。’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為君子矣?!倌嵋径?,蹙然改容而問曰:‘業(yè)可得進乎?’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為驁,終身之丑,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以名,相結(jié)以隱。與其譽堯而非桀,不知兩忘而閉其所譽。反而非傷也,動無非邪也,圣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歷。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戰(zhàn)國策·楚策四?:“或謂黃齊曰:‘人皆以謂公不擅長富摯。公不聞老萊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齒之堅也,六十而盡相靡也。今富摯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兩盡也。諺曰:見君之乘,下之;見杖,起之。今也,王愛富摯,而公不善也,是不臣也。’〞?尸子?卷下:“老萊子曰:‘人生天地間,寄也。’寄者,固歸也。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亦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大戴禮記·衛(wèi)將軍文子?:“……德恭而行信,終日言不在尤之內(nèi),在尤之外。國無道,處賤不悶,貧而不樂,蓋老萊子之行也。〞?史記·老子列傳·正義?引?列仙傳?云:“老萊子,楚人。當(dāng)時世亂,逃世耕于蒙山之陽,莞葭為墻,蓬蒿為室,杖木為床,蓍艾為席,葅芰為食,墾山播種五谷。楚王至門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烏獸之毛可績而衣,其遺粒足食也?!晱囊陨?莊子?、?戰(zhàn)國策?、?尸子?、?大戴禮記?、?列仙傳?所記述的來看,也可以明確三點:其一,老萊子也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孔子曾問“業(yè)〞于老萊子;其二,老萊子不姓老氏,與“老子〞之稱無關(guān);其三,老萊子以隱和孝著稱于世。1、孔子曾問“業(yè)〞于老萊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謂“孔子之所嚴事……於楚老萊子〞的詳細記述,典籍中僅見?莊子·外物?一例。不過就此一例也足以說明孔子與老萊子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實際來往并非僅此一次。孔子這次見老萊子不是有準備的專訪,而是邂逅相逢。老萊子是位隱者,居無定所;也許因為其他原因,老萊子遷徙新居后,孔子還不得而知。所以這次孔子見老萊子,是老萊子弟子“出薪〞遇見孔子回報后,老萊子召見孔子的。老萊子的弟子并不認識孔子,但老萊子僅憑弟子對所遇見的人的外表的描繪便知“是丘也〞,這至少說明老萊子不是第一次見孔子,或者說過從甚密。一般來說,客至,主請,正式談話前總免不了寒喧幾句,或者客人先致問候。然而,孔子見老萊子,卻是主人先說,而且是以訓(xùn)導(dǎo)的口氣要對方如何如何才“為君子矣〞。這正是非常親密的師友之間的見面和交談。從談話內(nèi)容看,孔子和老萊子的關(guān)系也是很融洽的??鬃又鲝埿奘サ?,以“仁〞治天下;老萊子主張修“道〞,以“清靜〔清廉恬淡〕為天下定〞〔郭店楚簡?老子乙?第15簡〕。在治世必須先“進〞〔修進〕這一點上,孔子與老萊子存在共識,兩人的治世思想也有互補性。所以孔子請教老萊子,自己所學(xué)圣跡業(yè)行是否可得脩進而為世用〔“業(yè)可得進乎〞〕。老萊子并不反對孔子的以“仁〞治天下,但覺得以“仁〞治天下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老萊子說:“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郭慶藩注:“一世為之,那么其跡萬世為患,故不可輕也。〞〕老萊子認為“反無非傷也,動無非邪也〞〔郭慶藩疏:“反于物性無不傷損,擾動心靈皆非正法〞〕。他主張“治人事天〞、“清靜為天下定〞〔郭店楚簡?老子乙?第1簡、第15簡〕。2、老萊子不姓老氏老萊子其人作為歷史人物的存在,除司馬遷?老子列傳?“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的疑筆以外,典籍中對老萊子并沒有什么疑心。其實,司馬遷并不同意“老子〞是老萊子的說法。司馬遷說“老萊子……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就是證明。前面已經(jīng)交代,?老子列傳?是傳世本?老子?的作者的“列傳〞,也就是“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的“列傳〞。假如司馬遷同意說“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就是老萊子,他為什么還要畫蛇添足說什么“老子……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之類的話呢?這清楚已告訴讀者,老萊子另有他著,其學(xué)是“言道家之用〞,與“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修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的那位“老子〞不能混為一談。前面也已經(jīng)交代,“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戰(zhàn)國時老學(xué)領(lǐng)袖李耳,不是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的老子。與孔子同時且長于孔子的老子姓老氏,名聃,疑為春秋宋國沛人。老萊子是春秋楚人,當(dāng)然不能說老聃就是老萊子。老萊子前面也有個“老〞字,老萊子是不是姓老氏呢?沙少海?莊子集注?引畢沅說:“老萊子本為萊子,而以壽考稱老萊子。〞?文絢孫綽〈天臺山賦〉?注引西漢劉向?別錄?:“老萊子,古之壽者。〞?荊門直隸州志?引?列女傳?稱老萊子“孝養(yǎng)二親,七十作嬰兒戲,斑舞詐跌,弄雛親側(cè),博親一笑。〞看來說“以壽考稱老萊子〞應(yīng)是持之有據(jù),不是妄說。假如說“老萊子本為萊子〞,那么老萊子應(yīng)該姓萊氏。據(jù)?通志·氏族略二?載,古有萊子國,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齊滅萊,子孫以國為氏。老萊子不是齊人,是楚人,疑“萊〞即“賴〞。?路史?曾說“賴乃萊也。〞春秋時期有“賴國〞〔氏族方國〕,在今湖北隨州市稍東而北。?春秋左傳·昭公四年?:“楚子〔楚靈王〕以諸侯伐吳……滅賴……遷賴于焉。〞疑老萊子姓賴,隨族人于楚靈王三年〔公元前538年〕遷至鄢。據(jù)?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載,楚惠王元年〔公元前488年〕,楚遷都鄢〔今湖北宜城〕。?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載:衛(wèi)靈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來。〞依此,孔子當(dāng)于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分開魯國,開場周游列國,于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回魯國,時年六十八歲,在外十四年,曾至衛(wèi)、宋、陳、蔡、楚等國??鬃佑诔萃跞辍补?86年〕在鄢郢見楚惠王。在鄢郢的郊外〔或遠郊〕見到老萊子,此時,孔子六十六歲,老萊子約七十三歲〔據(jù)何浩考證,楚昭王末年老萊子年近七十歲〕。這種年齡差異,與?莊子·外物?所記老萊子對孔子的態(tài)度相合。3、老萊子以隱和孝著稱于世老聃與老萊子,同為道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大動亂的春秋時期,老聃“修道德〞,主張以“道〞治國;老萊子“言道家之用〞,主張以“道〞修身?!捌鋵W(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是兩人的共同特點。不過,老萊子的“隱〞更表如今行動上。老聃曾任周“守藏室史〞〔史官〕,是后世所說的“隱朝市〞的“大隱〞;老萊子卻“逃世耕于蒙山之陽〞,是后世所說的“隱陵藪〞的“小隱〞。老萊子為什么“逃世〞?“逃世〞是因為“當(dāng)時世亂〞。老萊子是楚人,所謂“世亂〞當(dāng)指老萊子隨族人遷鄢以后所見到的楚靈王及以后的楚王的霸政和征戰(zhàn)。楚靈王的貪心、反復(fù)無常,楚平王的昏庸、喪心病狂,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