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解剖影像解剖_第1頁
耳部解剖影像解剖_第2頁
耳部解剖影像解剖_第3頁
耳部解剖影像解剖_第4頁
耳部解剖影像解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耳部解剖影像解剖第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圖4.顯示巖尖部和上半規(guī)管。圖5.起出現(xiàn)內聽道。

圖6.出現(xiàn)耳蝸頂旋,同時在內聽道外側有一通向上鼓室的通道,是面神經(jīng)迷路段。內聽道的聽神經(jīng)到達耳蝸為止,前庭神經(jīng)止于前庭和半規(guī)管,唯有面神經(jīng)向鼓室方向延伸,形成面神經(jīng)迷路段。第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7.的重要結構為面神經(jīng)出迷路段后有一膨大區(qū),為膝狀神經(jīng)節(jié),由此向前有一分支為巖大淺神經(jīng),向后為面神經(jīng)鼓室段,此結構呈“T”型,垂直于巖大淺神經(jīng)和面神經(jīng)鼓室段的是面神經(jīng)迷路段。前庭和后半規(guī)管在此層面出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頸內動脈的升段。圖8.為典型的前庭層面。在上鼓室出現(xiàn)錘砧關節(jié),呈冰淇淋(Ice-cream)樣結構,前端似冰淇淋的是錘骨頭,后方似蛋桶狀的為砧骨體。耳蝸內側可見面神經(jīng)鼓室段。在后半規(guī)管的內側有一與之平行的裂隙,為前庭導水管,一般不超過1.5mm寬。在較大的前庭腔后外側,有與之相通的半弧形的水平半規(guī)管腔。第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9.耳蝸中旋出現(xiàn)。頸內動脈管水平部初現(xiàn),面神經(jīng)鼓室段向后延伸至水平半規(guī)管。圖10.在面神經(jīng)鼓室段的外側可見有小的隆起為匙突。同一平面出現(xiàn)開放的面神經(jīng)外膝部,又稱錐曲部,由于骨壁薄,呈向鼓室的開放狀,文獻報道此處面神經(jīng)的自然裸露率達17~37%。后鼓室顯示內側的鼓室竇(sinustympani)和外側的面隱窩(facialrecess)。鼓室內錘骨柄和砧骨長突可見。第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1.平面為典型的耳蝸層面,耳蝸的上中下旋在一個平面共現(xiàn),耳蝸底旋初現(xiàn),圓窗龕和其內側的圓窗間隙清晰。砧鐙關節(jié)在此層面出現(xiàn),可見鐙骨板上結構和部分底板。面神經(jīng)錐曲段呈橢圓形,是面神經(jīng)由鼓室段向乳突段上升時被斷層斜切所致。圖12.此層面出現(xiàn)外耳道,錐隆起顯示明顯。耳蝸導水管為一細縫隙與外耳道方向平行,由外向內(前庭導水管由內上向后外方向).耳蝸僅見寬大的底旋。第1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3.-圖14.頸動脈管水平段全程出現(xiàn),耳蝸中旋和底旋明顯,在耳蝸后方有一個膨大的圓形前庭腔,在前庭腔內側可見后半規(guī)管的膨大壺腹。耳蝸外上方有一細長的鼓膜張肌管腔,其后方的小突起是匙突。外膝部的面神經(jīng)由于骨壁薄呈開放狀。有報道此處面神經(jīng)有17~47%的自然裸露率,手術時應當注意。上鼓室外上有一小的骨嵴稱齒突(cog),其前方是前上鼓室,后方容納錘骨頭和砧骨長突,前上鼓室是膽脂瘤經(jīng)常侵及的部位。圖14外耳道出現(xiàn)。第1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5.鼓膜張肌管明顯。耳蝸僅見底旋,在耳蝸底旋后方可見圓窗和圓窗龕。面神經(jīng)漸漸向乳突內移,其面向中耳腔的開放處是鐙骨肌處。鐙骨肌的內外分別是鼓室竇和面隱窩。耳蝸內側水平向內的一個細狹管腔是耳蝸導水管。圖16.耳蝸底旋內側水平走向的耳蝸導水管清晰,面神經(jīng)管在乳突內呈密閉的圓形管腔,與鼓室不通,面神經(jīng)全部到達乳突段。該層面頸動脈管外前方的細長管腔是咽鼓管,其形態(tài)與上一層面的鼓膜張肌管相似。鼓室竇和面隱窩分別在錐隆起的內外二側。此層面外耳道開始寬大。

第1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7.面神經(jīng)乳突段呈圓形管腔,耳蝸僅底部無管腔,耳蝸導水管開口寬大,臨近耳蝸導水管內側是頸靜脈孔。頸動脈水平段結束,該層面頸動脈進入升段,呈大的圓形管腔,位于咽鼓管內側。圖18.頸靜脈孔明顯,在其外后方出現(xiàn)球形的頸靜脈球。耳蝸消失。咽鼓管和頸動脈升段的前內方含氣房處是巖尖部。第1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1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19.咽鼓管消失,頸動脈升段的周圍氣房是巖尖部。頸靜脈孔區(qū)分為二個部分,前內是神經(jīng)部,后外是血管部,血管部是上一層面的頸靜脈球的連續(xù)。顱底腫瘤時頸靜脈孔區(qū)常常被侵及,根據(jù)破壞部位可以提示腫瘤來源于血管還時神經(jīng)。圖20.-圖21中耳僅有下鼓室,內耳已不再出現(xiàn)。頸靜脈孔仍分為二部分,并逐漸與頸動脈管升段接近。面神經(jīng)乳突段呈小圓形管腔。逐漸向頸靜脈孔靠近。

圖22.頸靜脈孔區(qū)融合成一個開放狀腔,其前方頸動脈管也呈一個開放狀的管腔。中耳已不再出現(xiàn),外耳道接近底部。面神經(jīng)乳突段接近莖乳孔開始向內側有開放傾向。

第2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23.外耳道到達骨性底壁,頸靜脈孔區(qū)前方頸動脈管附著開放的管腔變淺,舌下神經(jīng)孔呈半開放管腔。面神經(jīng)乳突段接近頸靜脈管附著管壁。圖24.由于面神經(jīng)乳突段在下端向前下莖乳孔方向移行。舌下神經(jīng)管呈前后開放狀。骨性外耳道消失,軟骨段外耳道仍可見。頸靜脈孔與頸動脈管附著處仍接近。第2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25軟骨段外耳道仍寬闊,低于骨性耳道平面。頸靜脈球外緣呈半弧形,其前內相連的淺半弧形切跡為頸動脈附著處。在頸靜脈球內側可見舌下神經(jīng)管呈管狀裂隙,由前外向后內方向。舌下神經(jīng)管內側骨為斜坡。乙狀竇切跡漸變大,沿顳骨巖部內緣由外到內行走。面神經(jīng)乳突段逐漸向頸靜脈球方向移行。

圖26耳道軟骨部變窄接近耳道底部。此平面已離開頸靜脈球,更開放的半弧形為頸內靜脈,在其前內的頸動脈切跡變小,頸動脈漸離開顱底骨。斜坡外側的舌下神經(jīng)管由于從后內上向前外下行走,在該平面呈向后內開放的喇叭狀裂隙。乙狀竇沿顳骨巖部呈開放的管狀結構。面神經(jīng)乳突段與圖25相似。第2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27外耳道軟骨部僅有部分顯示,向耳道口呈喇叭狀開放。頸動脈已離開顳骨,在顳骨前內側僅可見到頸內靜脈的半弧形切跡。斜坡與枕骨髁融合,舌下神經(jīng)管呈淺喇叭狀開口,朝向后內方。二腹肌溝為淺切跡,其內側為二腹肌嵴。乙狀竇為長橢圓形管狀結構,后外方為開放狀。

圖28低于外耳道軟骨部,僅見耳道口二腹肌溝出現(xiàn),二腹肌嵴明顯。舌下神經(jīng)管消失,枕骨髁與斜坡骨連成一片。乙狀竇橢圓形管狀結構的后內開放口變小,有閉合的趨勢。面神經(jīng)已接近頸內靜脈處。第2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29耳道口消失可見耳甲腔切跡。頸內靜脈離開顱底,面神經(jīng)達向前內開放的莖乳孔。乙狀竇變小,為完全閉合的長橢圓形。二腹肌口加深,二腹肌嵴仍清晰。

圖30莖乳孔開放狀開口變大。乙狀竇僅見很淺的切跡。二腹肌溝同圖29,但二腹肌嵴變小。第2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2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31面神經(jīng)離開莖乳孔,在原莖乳孔的位置有一擴大的半弧形切跡,為面神經(jīng)處莖乳孔后的顳外段在顱底的行走區(qū)。莖突根部出現(xiàn)。二腹肌溝加深,二腹肌嵴變寬。

圖32莖突離開顱底骨,呈一獨立的結構,面神經(jīng)在莖突后外的半開放區(qū)內仍可以定位。二腹肌溝和二腹肌嵴的結構同圖31。第3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3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33已達乳突尖部,乳突明顯變小,氣房減少。莖突離開乳突較遠,原面神經(jīng)在莖突后外的半開放區(qū)成為完全開放區(qū),面神經(jīng)離開顱底,不再有定位標志。二腹肌溝更開放,二腹肌嵴基本消失。

圖34乳突進一步變小,氣房少。二腹肌溝由后外向前內呈貫穿趨勢。莖突變細,遠離乳突。顳骨結構到此平面基本結束。

第3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第3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20點41分,星期五圖35,圖36對圖11和圖12進一步補充齒突及其周圍結構示意。在上鼓室前方有一突出的骨嵴,稱齒突(cog),在齒突的前方有一氣房樣空間,稱前上鼓室,又稱前上隱窩,前上鼓室常常是殘留膽脂瘤的隱匿部位。手術時在去除錘骨頭后,磨除齒突,才能清除前上鼓室的病變。面神經(jīng)的膝狀神經(jīng)節(jié)位于前上隱窩的前內方。

總結:顳骨軸位(水平位)CT對于理解乳突氣房結構,面神經(jīng)在顳骨內的行走,咽鼓管結構、中耳聽骨結構、和有良好的顯示,尤其在內耳結構的發(fā)育、后鼓室的精細結構如鼓室竇、面隱窩的辨認方面優(yōu)于冠狀位CT掃描。對于耳部結構異常如先天性中內耳畸形Mondinisyndrome,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癥以及內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