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零件摩擦課件_第1頁
機械零件摩擦課件_第2頁
機械零件摩擦課件_第3頁
機械零件摩擦課件_第4頁
機械零件摩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4.1摩擦4.2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4.4潤滑方式4.5流體潤滑原理及方法4.6密封裝置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4.1潤滑:在摩擦面內加入物質使兩表面分開,以減速小摩擦、磨損的方法稱為潤滑。摩擦是現(xiàn)象,磨損是結果,潤滑是改善摩擦、磨損的手段。摩擦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現(xiàn)象之一。世界能源的1/3~1/2消耗在各種形式的摩擦中,機械中80%的零件因磨損報廢,給社會生產造成極大的浪費;摩擦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汽車行駛、飛機著陸、剎車、機械夾具、帶傳動、摩擦輪傳動、無級變速器等等。磨損:摩擦導能量損耗或摩擦表面物質的流失或轉移即磨損。摩擦學:研究摩擦、磨損與潤滑的科學和技術的統(tǒng)稱。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潤滑:在摩擦面內加入物質使兩表面分開,以減速小摩擦、磨損的方

4.1摩擦摩擦內摩擦——發(fā)生在物質內部的阻礙分子運動的摩擦。(分子之間)外摩擦——接觸的兩個物體發(fā)生相對滑動或滑動趨勢時,在接觸表面產生的阻礙相對滑動的摩擦。(運動物體之間)摩擦靜摩擦:只有滑動趨勢的摩擦。動摩擦滾動摩擦滑動摩擦干摩擦邊界摩擦混合磨擦流體摩擦4.1摩擦摩擦內摩擦——一、四種摩擦狀態(tài)1、干摩擦

兩個接觸表面無潤滑劑,直接觸,此時摩擦稱為干摩擦。其理論主要有分子-機械理論、粘著理論。粘著力Fa:兩金屬表面間互相粘著的凸峰剪斷力。犁刨力Fm:較硬的凸峰在較軟的凸峰的犁刨作用。因此,摩擦力為:干摩擦特點: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0.1數(shù)量級,阻力大、磨損重、發(fā)熱高、易膠合、壽命短。

4.1摩擦一、四種摩擦狀態(tài)兩個接觸表面無潤滑劑,直接觸,此時摩2、邊界摩擦:

兩金屬表面間由于潤滑油與金屬表面的吸附作用,在金屬表面形成極薄的油膜(邊界膜)將金屬表面隔開,但高峰部分仍將相互搓削,此時的摩擦稱為邊界摩擦。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邊=10-2

數(shù)量級,邊界膜厚度<1微米。

4.1摩擦2、邊界摩擦:兩金屬表面間由于潤滑油與金屬表面的吸附邊界膜物理吸附膜:潤滑劑中的脂肪酸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分子的吸引力作用下吸附在金屬表面上而形成的膜。化學吸附膜:潤滑劑中分子受化學鍵力的作用而貼附在金屬表面所形成的吸附膜?;瘜W反應膜:潤滑劑中含有以原子形式存在的硫、磷、氯時,高溫下這些元素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開成S、P、Cl化合物所形成的膜。3、流體摩擦

當兩金屬表面完全被液體隔開,只有液體間的摩擦。此時摩擦只發(fā)生在流體內部,摩擦系數(shù)很小,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流=10-3數(shù)量級

4.1摩擦邊界膜物理吸附膜:潤滑劑中的脂肪酸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分子的吸4、混合摩擦二、摩擦特性曲線邊界摩擦混合摩擦流體摩擦η—動力粘度

p—平均壓強

n—軸速臨界點軸承特性系數(shù)

摩擦面間同時存在著邊界摩擦和流體摩擦的混合狀態(tài)。一般摩擦系數(shù)為f混=0.01-0.001數(shù)量級。

滑動摩擦的摩擦狀態(tài)大致可以用膜厚比估計。為邊界摩擦狀態(tài);為混合摩擦狀態(tài);為流體摩擦狀態(tài)。

左圖為摩擦特性曲線,無量綱稱為軸承特性數(shù)。隨著的不同,摩擦副分別處于邊界摩擦、混合摩擦和流體摩擦狀態(tài)。

4.1摩擦4、混合摩擦二、摩擦特性曲線邊界摩擦混合摩擦流體摩擦η—動力

4.2磨損一、磨損過程磨損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磨損量磨合階段穩(wěn)定磨損階段劇烈磨損階段1、磨合階段2、穩(wěn)定磨損階段3、劇烈磨損階段二、磨損種類按磨損機理分為以下幾種:

1、粘附磨損(膠合磨損)4.22、疲勞磨損(點蝕)3、磨粒磨損這是最常見的磨損形式,占總磨損數(shù)的50%。

4.2磨損2、疲勞磨損(點蝕)3、磨粒磨損這是最常見的磨損形式,占總磨4、腐蝕磨損

在摩擦過程中,與周圍介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的磨損。5、流體磨粒磨損和流體侵蝕磨損(沖蝕磨損)

流體磨粒磨損

是指由流動的液體或氣流中所夾帶的硬質顆粒作用引起的機械磨損。侵蝕磨損(沖蝕磨損)

由液流或氣流的沖蝕作用引的機械磨損。6、微動磨損

4.2磨損4、腐蝕磨損6、微動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一、潤滑劑的作用降低摩擦,減輕磨損,保護零件不受銹蝕,循環(huán)潤滑油還能起到散熱作用。因此,潤滑油膜還具有緩沖、吸振作用。使用膏狀的潤滑脂,起到密封作用(即可以防止內部的潤滑劑外泄,以可阻止外部雜質侵入)。二、潤滑劑潤滑劑氣體潤滑劑液體潤滑劑固體潤滑劑半固體潤滑劑4.3潤滑劑、添加劑一、潤滑劑潤滑油機油: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來源充足、價格低廉、用途廣。化學合成油

1、潤滑油評定指標1)粘度:

①動力粘度:油呈層流分布,層與層之間的摩擦剪應力τ應滿足如下關系:

此式稱為牛頓液體流動定律。η——比例常數(shù),即:流體動力粘度。表征液體內摩擦阻力大小。

單位:國際單位:Pa.s(帕.秒)絕對單位:稱為1P(泊)P=0.1Pa.s=100cP(厘泊)4.3潤滑劑、添加劑潤滑油機油:動物油、植物油1、潤滑油評定指標②

運動粘度

單位:St(斯)。換算關系:1St=1cm2/s=100cSt=10-4m2/s1cSt=1mm2/s注:根據(jù)國家標準GB443-84規(guī)定,潤滑油在40℃的運動粘度中心值作為潤滑的牌號。例如:牌號L-AN5潤滑,在40℃時其運動粘度為5.06cSt.③

條件粘度是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某種規(guī)格的粘度計,通過測定潤滑穿過規(guī)定孔道的時間來進行計量的粘度。單位:恩氏度(°Et)我國常用恩氏度(oEt)作為條件粘度單位,美國習慣用賽氏通用秒(SUS),英國習慣用雷氏秒(R)作為條件粘度單位。

4.3潤滑劑、添加劑動力粘度:主要用于流體動力計算。Pa·s運動粘度:使用中便于測量。m2/s②運動粘度單位:St(斯)。注:粘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粘度↓粘度與壓力的關系:壓力↑→粘度↑,2)潤滑性(油性)潤滑性是指潤滑油中極性分子與金屬表面吸附形成一層邊界油膜,以減小摩擦和磨損損性能。適用于低速、重載或潤滑不充分的場合?!锢砟?)極壓性極壓性能是潤滑油中加入硫、氯、磷的有機極性化合物事,油中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生成抗磨、耐高壓的化學反應邊界膜?!ɑ瘜W膜)4.3潤滑劑、添加劑一是流體的密度隨壓力增高而加大,不過對于所有的潤滑油來說,壓力在100MPa以下時每增加20MPa的壓力,油的密度增加約1%,因此在實際潤滑條件下這個影響可以不予考慮。另一是壓力對流體粘度的影響,這只有在壓力超過20MPa時,粘度才隨壓力的增高而加大,高壓時則更為顯著。粘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粘度↓4)閃點油在標準儀器中加熱蒸發(fā)出的油汽,一遇火焰即能發(fā)出閃光時的最低溫度,稱為油的閃點。閃點是衡量油的易燃性。通常使油的工作溫度比油的閃點低30~40℃5)凝點指潤滑油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不能再自由流動時所達到的最高溫度。是低溫工作機器的重要指標。6)氧化穩(wěn)定性

在高溫氣體中,油發(fā)生氧化生成硫、氯、磷的酸性化合物,這種物質腐蝕金屬,加劇金屬的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4)閃點4.3潤滑劑、潤滑脂潤滑脂=潤滑油+稠化劑(如鈣、鋰、鈉的金屬皂)分類:鈣基潤滑脂:良好抗水性、但耐熱能力差,工作溫度不宜超過55~65℃。鈉基潤滑脂:良好耐熱性(工作溫度可達120℃。),抗水性差。比鈣基潤滑脂防銹能力強。鋰基潤滑脂:能抗水,耐高溫(不高于145℃。),是一種多用途潤滑劑。鋁基潤滑劑:良好抗水性,對多屬表面有吸附作用,很好的防銹功能。潤滑脂:潤滑脂是由潤滑油加上稠化劑組成,是膏狀物,不易流動,可保持在摩擦表面上。它由一種(或幾種)潤滑油和一種(或幾種)稠化劑調合成具有可塑性的油膏。4.3潤滑劑、添加劑潤滑脂分類:鈣基潤滑脂:良好抗水性、但耐熱能力差,工作溫度不主要性能指標:

1)錐入度(稠度)

重1.5N的標準錐體,于25℃恒溫下,由潤滑脂表面經5s后刺入的深度。它標志著潤滑脂內阻力的大小和流動性的強弱。

2)滴點

在規(guī)定的加熱條件下,潤滑脂從標準測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時的溫度叫潤滑脂的滴點。滴點決了潤滑油的工作溫度。4.3潤滑劑、添加劑主要性能指標:4.3潤滑三、添加劑有時為了改善某些性能還加入一些添加劑,添加劑可以改變潤滑劑的各種性能,起到提高承載能力、降低摩擦和減少磨損的目的。目前世界各國都普遍使用加有添加劑的潤滑油。3、固體潤滑劑

如石墨、二硫化鉬、氮化硼、石蠟、聚四氟乙烯、酚醛樹脂等。石墨和二硫化相應用最廣。固體潤滑劑一般用于不宜使用潤滑油和潤滑脂的特殊條件下。此外,它還可以作為潤滑油或潤滑脂的添加劑使用,以及與金屬或塑料等混合制成自潤滑復合材料使用。4.3潤滑劑、添加劑三、添加劑3、固體潤滑劑4.一、潤滑方法潤滑油潤滑在工程中的應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滴油潤滑、浸油潤滑、飛濺潤滑、噴油潤滑、油霧潤滑等

用于低速用于高速

油脂潤滑常用于運轉速度較低的場合,將潤滑脂涂抹于需潤滑的零件上。潤滑脂還可以用于簡單的密封。浸油與飛濺潤滑噴油潤滑4.4潤滑方法一、潤滑方法潤滑油潤滑在工程中的應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二、常見潤滑裝置1、間歇式供油裝置對于一些小型、低速或間歇運動的裝置,可采用間歇式供油,在需潤滑的部位安裝油杯。一般采油壺或油杯將潤滑油注入油杯。

4.3潤滑方法二、常見潤滑裝置4.3二、常見潤滑裝置2、連續(xù)供油裝置對于重要的裝置必須采用連續(xù)供油的方法。常用的連續(xù)供油如:針閥油杯和油芯油杯等。

4.3潤滑方法二、常見潤滑裝置4.脂潤滑脂潤滑只能采用間歇式供應潤滑脂的方式。常用旋蓋式油脂杯作為潤滑裝置。

4.3潤滑方法脂潤滑4.3潤流體動壓潤滑——兩個作相對運動物體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對速度而產生的粘性流體膜將兩摩擦表面完全隔開,由流體膜產生的動壓力來平衡外載荷。流體靜壓潤滑——是將液壓泵等外界設備提供的壓力流體送入摩擦表面之間,以靜壓力來平衡外載荷。vUxyF

油壓p分布曲線v流體靜壓潤滑系統(tǒng)示意圖

4.5流體潤滑原理及方法流體動壓潤滑——兩個作相對運動物體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對速靜密封——密封結合面間沒有相對運動的密封動密封——密封元件間彼此有相對運動的密封對于動密封而言,根據(jù)軸的運動形式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旋轉軸密封和往復軸密封。也可根據(jù)密封元件之間是否接觸而分為接觸密封和非接觸密封。1.直接接觸密封2.墊片、墊圈密封

4.6密封裝置一、

靜密封靜密封——密封結合面間沒有相對運動的密封4.63.自緊式密封(a)安裝狀態(tài)(b)工作狀態(tài)圖4.18O型橡膠密封圈工作原理圖4.19各種自緊式密封一、

靜密封

4.6密封裝置3.自緊式密封(a)安

1、

氈圈密封氈圈為標準件,密封結構簡單,對軸的偏心或竄動不敏感,但摩擦、磨損較嚴重,只用于低速、脂潤滑的場合。

2、油封密封油封是依靠有彈性的唇部進行密封的標準密封件。油封密封,因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檢修方便,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接觸式旋轉軸的密封方式。用于油封密封的旋轉軸唇形密封圈(GB/T13871-1992)有6種基本型式(見圖4.21),鋼制骨架使密封圈剛性增大,可以直接裝在安裝孔內使用。安裝時應使唇部朝向需密封的介質。

二、

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4.6密封裝置1、氈圈密封2、油封密封二、接觸式旋轉軸密

油封組合使用

無骨架唇形密封圈

二、

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4.6密封裝置油封組合使用無骨架唇形密封圈二、接觸式旋轉軸密封三、

機械密封

機械密封通常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1)由動、靜環(huán)組成的摩擦副;2)由彈性元件為主要零件的補償緩沖件;3)輔助密封圈;4)帶動動環(huán)和軸一起回轉的構件。

圖4.24機械密封結構1一彈簧座;2一彈簧;3一旋轉環(huán)(動環(huán));4一壓蓋;5一靜環(huán)密封圈;6一防轉銷;7一靜止環(huán)(靜環(huán));8一動環(huán)密封圈;9一軸(或軸套);10--緊定螺釘

4.6密封裝置三、機械密封機械密封通常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1)由

1、間隙密封間隙密封的密封機理為在固定件和運動件的相對運動表面預先制作一個很小的環(huán)形間隙,狹窄的通道對流體形成了有效的約束,當流體通過這一微小的環(huán)形空隙時,由于節(jié)流效應而減少了泄漏。

四、非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4.6密封裝置1、間隙密封四、非接觸式旋轉軸密封4.62、

迷宮密封

迷宮密封即是多重曲路的間隙密封,因此密封效果較好,適于用作高速旋轉油的密封,在離心式壓縮機和蒸汽輪機中得到廣泛應用。

圖4.26迷宮密封

4.6密封裝置四、非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2、迷宮密封迷宮密封即是多重曲路的間隙密封,因此密3、螺旋密封

螺旋密封是利用旋轉軸表面上的螺紋,當軸旋轉時,螺紋起類似螺桿泵的作用,壓送流體流回箱體內,以阻止流體泄漏(見圖4.27)。

圖4.27螺旋密封

4.6密封裝置四、非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3、螺旋密封螺旋密封是利用旋轉軸表面上的螺紋,當軸旋轉4、

磁流體密封簡介

磁流體密封原理如圖4.28所示,在旋轉軸上放一個環(huán)形磁體,磁體的每端與一環(huán)形磁極接觸,形成一個磁場,且通過在軸表面上或者在環(huán)形磁極的內徑處的齒紋來加強這個磁場的效應。當環(huán)形磁極和軸之間的空隙被磁流體膜充滿時,就形成一個完整的磁力線區(qū),使軸頸與環(huán)形磁極的空隙處形成一個磁流體環(huán),堵塞了流體泄漏的任何通道。

4.6密封裝置四、非接觸式旋轉軸密封

4、磁流體密封簡介磁流體密封原理如圖4.28所示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4.1摩擦4.2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4.4潤滑方式4.5流體潤滑原理及方法4.6密封裝置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4.1潤滑:在摩擦面內加入物質使兩表面分開,以減速小摩擦、磨損的方法稱為潤滑。摩擦是現(xiàn)象,磨損是結果,潤滑是改善摩擦、磨損的手段。摩擦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現(xiàn)象之一。世界能源的1/3~1/2消耗在各種形式的摩擦中,機械中80%的零件因磨損報廢,給社會生產造成極大的浪費;摩擦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汽車行駛、飛機著陸、剎車、機械夾具、帶傳動、摩擦輪傳動、無級變速器等等。磨損:摩擦導能量損耗或摩擦表面物質的流失或轉移即磨損。摩擦學:研究摩擦、磨損與潤滑的科學和技術的統(tǒng)稱。第4章機械零件的摩擦、磨損、潤滑及密封潤滑:在摩擦面內加入物質使兩表面分開,以減速小摩擦、磨損的方

4.1摩擦摩擦內摩擦——發(fā)生在物質內部的阻礙分子運動的摩擦。(分子之間)外摩擦——接觸的兩個物體發(fā)生相對滑動或滑動趨勢時,在接觸表面產生的阻礙相對滑動的摩擦。(運動物體之間)摩擦靜摩擦:只有滑動趨勢的摩擦。動摩擦滾動摩擦滑動摩擦干摩擦邊界摩擦混合磨擦流體摩擦4.1摩擦摩擦內摩擦——一、四種摩擦狀態(tài)1、干摩擦

兩個接觸表面無潤滑劑,直接觸,此時摩擦稱為干摩擦。其理論主要有分子-機械理論、粘著理論。粘著力Fa:兩金屬表面間互相粘著的凸峰剪斷力。犁刨力Fm:較硬的凸峰在較軟的凸峰的犁刨作用。因此,摩擦力為:干摩擦特點: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0.1數(shù)量級,阻力大、磨損重、發(fā)熱高、易膠合、壽命短。

4.1摩擦一、四種摩擦狀態(tài)兩個接觸表面無潤滑劑,直接觸,此時摩2、邊界摩擦:

兩金屬表面間由于潤滑油與金屬表面的吸附作用,在金屬表面形成極薄的油膜(邊界膜)將金屬表面隔開,但高峰部分仍將相互搓削,此時的摩擦稱為邊界摩擦。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邊=10-2

數(shù)量級,邊界膜厚度<1微米。

4.1摩擦2、邊界摩擦:兩金屬表面間由于潤滑油與金屬表面的吸附邊界膜物理吸附膜:潤滑劑中的脂肪酸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分子的吸引力作用下吸附在金屬表面上而形成的膜?;瘜W吸附膜:潤滑劑中分子受化學鍵力的作用而貼附在金屬表面所形成的吸附膜?;瘜W反應膜:潤滑劑中含有以原子形式存在的硫、磷、氯時,高溫下這些元素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開成S、P、Cl化合物所形成的膜。3、流體摩擦

當兩金屬表面完全被液體隔開,只有液體間的摩擦。此時摩擦只發(fā)生在流體內部,摩擦系數(shù)很小,摩擦系數(shù)一般在f流=10-3數(shù)量級

4.1摩擦邊界膜物理吸附膜:潤滑劑中的脂肪酸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分子的吸4、混合摩擦二、摩擦特性曲線邊界摩擦混合摩擦流體摩擦η—動力粘度

p—平均壓強

n—軸速臨界點軸承特性系數(shù)

摩擦面間同時存在著邊界摩擦和流體摩擦的混合狀態(tài)。一般摩擦系數(shù)為f混=0.01-0.001數(shù)量級。

滑動摩擦的摩擦狀態(tài)大致可以用膜厚比估計。為邊界摩擦狀態(tài);為混合摩擦狀態(tài);為流體摩擦狀態(tài)。

左圖為摩擦特性曲線,無量綱稱為軸承特性數(shù)。隨著的不同,摩擦副分別處于邊界摩擦、混合摩擦和流體摩擦狀態(tài)。

4.1摩擦4、混合摩擦二、摩擦特性曲線邊界摩擦混合摩擦流體摩擦η—動力

4.2磨損一、磨損過程磨損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磨損量磨合階段穩(wěn)定磨損階段劇烈磨損階段1、磨合階段2、穩(wěn)定磨損階段3、劇烈磨損階段二、磨損種類按磨損機理分為以下幾種:

1、粘附磨損(膠合磨損)4.22、疲勞磨損(點蝕)3、磨粒磨損這是最常見的磨損形式,占總磨損數(shù)的50%。

4.2磨損2、疲勞磨損(點蝕)3、磨粒磨損這是最常見的磨損形式,占總磨4、腐蝕磨損

在摩擦過程中,與周圍介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的磨損。5、流體磨粒磨損和流體侵蝕磨損(沖蝕磨損)

流體磨粒磨損

是指由流動的液體或氣流中所夾帶的硬質顆粒作用引起的機械磨損。侵蝕磨損(沖蝕磨損)

由液流或氣流的沖蝕作用引的機械磨損。6、微動磨損

4.2磨損4、腐蝕磨損6、微動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一、潤滑劑的作用降低摩擦,減輕磨損,保護零件不受銹蝕,循環(huán)潤滑油還能起到散熱作用。因此,潤滑油膜還具有緩沖、吸振作用。使用膏狀的潤滑脂,起到密封作用(即可以防止內部的潤滑劑外泄,以可阻止外部雜質侵入)。二、潤滑劑潤滑劑氣體潤滑劑液體潤滑劑固體潤滑劑半固體潤滑劑4.3潤滑劑、添加劑一、潤滑劑潤滑油機油: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來源充足、價格低廉、用途廣?;瘜W合成油

1、潤滑油評定指標1)粘度:

①動力粘度:油呈層流分布,層與層之間的摩擦剪應力τ應滿足如下關系:

此式稱為牛頓液體流動定律。η——比例常數(shù),即:流體動力粘度。表征液體內摩擦阻力大小。

單位:國際單位:Pa.s(帕.秒)絕對單位:稱為1P(泊)P=0.1Pa.s=100cP(厘泊)4.3潤滑劑、添加劑潤滑油機油:動物油、植物油1、潤滑油評定指標②

運動粘度

單位:St(斯)。換算關系:1St=1cm2/s=100cSt=10-4m2/s1cSt=1mm2/s注:根據(jù)國家標準GB443-84規(guī)定,潤滑油在40℃的運動粘度中心值作為潤滑的牌號。例如:牌號L-AN5潤滑,在40℃時其運動粘度為5.06cSt.③

條件粘度是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某種規(guī)格的粘度計,通過測定潤滑穿過規(guī)定孔道的時間來進行計量的粘度。單位:恩氏度(°Et)我國常用恩氏度(oEt)作為條件粘度單位,美國習慣用賽氏通用秒(SUS),英國習慣用雷氏秒(R)作為條件粘度單位。

4.3潤滑劑、添加劑動力粘度:主要用于流體動力計算。Pa·s運動粘度:使用中便于測量。m2/s②運動粘度單位:St(斯)。注:粘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粘度↓粘度與壓力的關系:壓力↑→粘度↑,2)潤滑性(油性)潤滑性是指潤滑油中極性分子與金屬表面吸附形成一層邊界油膜,以減小摩擦和磨損損性能。適用于低速、重載或潤滑不充分的場合。——物理膜3)極壓性極壓性能是潤滑油中加入硫、氯、磷的有機極性化合物事,油中極性分子在金屬表面生成抗磨、耐高壓的化學反應邊界膜?!ɑ瘜W膜)4.3潤滑劑、添加劑一是流體的密度隨壓力增高而加大,不過對于所有的潤滑油來說,壓力在100MPa以下時每增加20MPa的壓力,油的密度增加約1%,因此在實際潤滑條件下這個影響可以不予考慮。另一是壓力對流體粘度的影響,這只有在壓力超過20MPa時,粘度才隨壓力的增高而加大,高壓時則更為顯著。粘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粘度↓4)閃點油在標準儀器中加熱蒸發(fā)出的油汽,一遇火焰即能發(fā)出閃光時的最低溫度,稱為油的閃點。閃點是衡量油的易燃性。通常使油的工作溫度比油的閃點低30~40℃5)凝點指潤滑油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不能再自由流動時所達到的最高溫度。是低溫工作機器的重要指標。6)氧化穩(wěn)定性

在高溫氣體中,油發(fā)生氧化生成硫、氯、磷的酸性化合物,這種物質腐蝕金屬,加劇金屬的磨損。4.3潤滑劑、添加劑4)閃點4.3潤滑劑、潤滑脂潤滑脂=潤滑油+稠化劑(如鈣、鋰、鈉的金屬皂)分類:鈣基潤滑脂:良好抗水性、但耐熱能力差,工作溫度不宜超過55~65℃。鈉基潤滑脂:良好耐熱性(工作溫度可達120℃。),抗水性差。比鈣基潤滑脂防銹能力強。鋰基潤滑脂:能抗水,耐高溫(不高于145℃。),是一種多用途潤滑劑。鋁基潤滑劑:良好抗水性,對多屬表面有吸附作用,很好的防銹功能。潤滑脂:潤滑脂是由潤滑油加上稠化劑組成,是膏狀物,不易流動,可保持在摩擦表面上。它由一種(或幾種)潤滑油和一種(或幾種)稠化劑調合成具有可塑性的油膏。4.3潤滑劑、添加劑潤滑脂分類:鈣基潤滑脂:良好抗水性、但耐熱能力差,工作溫度不主要性能指標:

1)錐入度(稠度)

重1.5N的標準錐體,于25℃恒溫下,由潤滑脂表面經5s后刺入的深度。它標志著潤滑脂內阻力的大小和流動性的強弱。

2)滴點

在規(guī)定的加熱條件下,潤滑脂從標準測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時的溫度叫潤滑脂的滴點。滴點決了潤滑油的工作溫度。4.3潤滑劑、添加劑主要性能指標:4.3潤滑三、添加劑有時為了改善某些性能還加入一些添加劑,添加劑可以改變潤滑劑的各種性能,起到提高承載能力、降低摩擦和減少磨損的目的。目前世界各國都普遍使用加有添加劑的潤滑油。3、固體潤滑劑

如石墨、二硫化鉬、氮化硼、石蠟、聚四氟乙烯、酚醛樹脂等。石墨和二硫化相應用最廣。固體潤滑劑一般用于不宜使用潤滑油和潤滑脂的特殊條件下。此外,它還可以作為潤滑油或潤滑脂的添加劑使用,以及與金屬或塑料等混合制成自潤滑復合材料使用。4.3潤滑劑、添加劑三、添加劑3、固體潤滑劑4.一、潤滑方法潤滑油潤滑在工程中的應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滴油潤滑、浸油潤滑、飛濺潤滑、噴油潤滑、油霧潤滑等

用于低速用于高速

油脂潤滑常用于運轉速度較低的場合,將潤滑脂涂抹于需潤滑的零件上。潤滑脂還可以用于簡單的密封。浸油與飛濺潤滑噴油潤滑4.4潤滑方法一、潤滑方法潤滑油潤滑在工程中的應用最普遍,常用的供油方式有二、常見潤滑裝置1、間歇式供油裝置對于一些小型、低速或間歇運動的裝置,可采用間歇式供油,在需潤滑的部位安裝油杯。一般采油壺或油杯將潤滑油注入油杯。

4.3潤滑方法二、常見潤滑裝置4.3二、常見潤滑裝置2、連續(xù)供油裝置對于重要的裝置必須采用連續(xù)供油的方法。常用的連續(xù)供油如:針閥油杯和油芯油杯等。

4.3潤滑方法二、常見潤滑裝置4.脂潤滑脂潤滑只能采用間歇式供應潤滑脂的方式。常用旋蓋式油脂杯作為潤滑裝置。

4.3潤滑方法脂潤滑4.3潤流體動壓潤滑——兩個作相對運動物體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對速度而產生的粘性流體膜將兩摩擦表面完全隔開,由流體膜產生的動壓力來平衡外載荷。流體靜壓潤滑——是將液壓泵等外界設備提供的壓力流體送入摩擦表面之間,以靜壓力來平衡外載荷。vUxyF

油壓p分布曲線v流體靜壓潤滑系統(tǒng)示意圖

4.5流體潤滑原理及方法流體動壓潤滑——兩個作相對運動物體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對速靜密封——密封結合面間沒有相對運動的密封動密封——密封元件間彼此有相對運動的密封對于動密封而言,根據(jù)軸的運動形式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旋轉軸密封和往復軸密封。也可根據(jù)密封元件之間是否接觸而分為接觸密封和非接觸密封。1.直接接觸密封2.墊片、墊圈密封

4.6密封裝置一、

靜密封靜密封——密封結合面間沒有相對運動的密封4.63.自緊式密封(a)安裝狀態(tài)(b)工作狀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