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新教材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孟子〉三章》中的其中一篇內(nèi)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板書設(shè)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新教材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中《〈孟子〉三章》其中一篇。這篇文章自古以來一直是儒家必讀經(jīng)典,它是特殊性與普遍性完美結(jié)合的代表作品。其主要的特點是:思想性強,寓意深遠。課文借戰(zhàn)爭論述實行“王道”的重要性。本文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文章逐層推進,通過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最后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jié)論。由戰(zhàn)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明確了是否“人和”決定戰(zhàn)爭的勝敗,能否施行“仁政”決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義。二、說學情

本課思想深刻,邏輯嚴密,氣勢磅礴。是初中為數(shù)很少的文言論說文。然而文言文式的議論文對于八年級上學期的學生來說接觸較少,初二學生對文言式的議論文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對文中蘊含的思維的美,論辯的美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就將教學的重點確立在掌握文章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體會思維的魅力,并認識它的時代意義上。據(jù)此我準備以學生自主合作為主,教師啟發(fā)點撥為輔助的教學方法。三、說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3、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自學文言文的能力。4、學習課文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5、理解“天時”“地利”“人和”,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6、體會孟子的思想及社會意義。四、說教學重難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教學重點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2.體會孟子的思想及社會意義。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jié)合學生實際,教師依據(jù)大綱和新課程標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來提高語文素養(yǎng),突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教學時,可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學習孟子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最后引導學生研討先人哲思和文化。六、說教學過程

板塊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出示孟子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孟子。

同學們,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句話一定不陌生,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揭示課題)1、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其文章氣勢充沛、邏輯嚴密、語言流暢、論事論理雄辯有力。2、作品簡介:《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有關(guān)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shù)問題的論爭。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其特點包括:①長于言辭,氣勢磅礴,論證嚴密,雄辯色彩鮮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道理。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3、寫作背景:

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zhàn)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yè),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對這種現(xiàn)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孟子主張“民貴君輕”,呼吁各國重視人民的作用;強烈反對不義戰(zhàn)爭,宣揚“仁政”“王道”,并將這一希望寄托在統(tǒng)治階級發(fā)“仁心”上。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朗讀。教師指導:一定要讓學生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語句的停頓。重點句停頓示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2、學生自由朗讀,小組討論解決詞句的翻譯,有分歧的我們一會來一起解決。3、學生展示朗讀,共同解決字詞,檢驗掌握情況。板塊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1.朗讀要求讀得流暢,對照注釋,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2.交流釋疑。3.以“接龍”的形式,翻譯文章,教師及時點評糾正。4.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就僮帧坑H戚畔之:同“叛”,背叛。【古今異義】委而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今義:水塘)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明確:重點詞語:①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運②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③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④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⑤郭:外城⑥環(huán):圍【譯文】天時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時之處,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天時比不上地利啊。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明確:重點詞句:①池:護城河②兵革:泛指武器軍備③委而去之:棄城而逃【譯文】城墻并不是不高,護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裝備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多,(但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明確:重點詞語:①域民:使人民定居下來②以:依靠,憑借③固國:鞏固國防④威:震懾⑤得道:能夠施行治國的正道⑥至:極點⑦親戚:與自己有血緣或婚姻關(guān)系的人⑧畔:同“叛”,背叛⑨故:所以【譯文】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的條件,攻打那連親人都背叛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板塊四、把握觀點,理清思路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失道”分別是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明確:天時——有利的自然條件,如風、雨、季節(jié)、氣候等;地利——有利的物質(zhì)條件,如城、池、兵革、米粟等;人和——眾人擁有的士氣、斗志,萬眾一心的精神狀況,眾志成城、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等;得道——得到仁義,施行仁政,施恩于民;失道——失掉仁義,倒行逆施,殘暴統(tǒng)治。3.孟子認為“怎樣才能做到人和?”明確:做到“得道”二字,即人心向背,對戰(zhàn)爭有重要意義。、4.由論點看,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明確:要素有天時、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5.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明確:以“攻城”的例子,攻方占據(jù)“天時”,“環(huán)而攻之”方圓三里的小城卻“敗”,而“守方”“勝”,這是因為守方占據(jù)“地利”。從而得出“天時”不如“地利”。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得出論點一:天時不如地利(從進攻一方而言)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得出論點二:地利不如人和(從防御一方而言)思考:“人和”的實質(zhì)是什么?明確: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與擁護。、6.本文借論戰(zhàn),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明確:由“戰(zhàn)爭”類推到“治國”,域民、固國、威天下三個角度從反面強調(diào)“人和”的重要性,得出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應(yīng)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性,對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依然有借鑒意義。但也應(yīng)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8.本文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明確: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的思路,逐層深入闡明自己的思想觀點,論證嚴密,條理清晰。即開篇就點明了中心論點,揭示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關(guān)系,然后以“攻城”為例,先從攻方說明“天時不如地利”,然后從守方說明沒有人心團結(jié)、眾志成城的精神,再好的物質(zhì)條件也不可能守住城池,即“地利不如人和”,這樣層層墊高,最終強調(diào)了“人和”是三個條件中最關(guān)鍵的因素。進而從“域民”“固國”“威天下”類推到治國也需要“人和”。板塊五、賞析語言,總結(jié)寫法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句式上有何特點?有何表達效果?明確:運用了排比的修辭,雙重否定的句式,從多個方面強調(diào)守城一方占盡地利,但結(jié)果卻是棄城而逃,從而有力地證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整齊的句式,使得文章氣勢奔放,具有很強的說服力。2.找出文中其他排比句,說說其作用。明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從反面推論,強調(diào)“域民”“固國”“威天下”應(yīng)當依靠“人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3.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確:(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zhàn)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進一步闡發(fā),明確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和極強的邏輯性。(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jié)構(gòu)縝密。板塊六、擴展延伸你能說出有關(guān)“和”的成語、俗語或典故嗎?“和”字在當代社會又具有了怎樣的新內(nèi)涵?示例:成語有“和氣生財”、“一團和氣”、“和氣致祥”、“和衷共濟”等;俗語有“家和萬事興”;典故有“將相和”等。“和”字不僅僅是指人與人的和諧相處,而且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和諧發(fā)展。板塊七、布置作業(yè):(1)背誦全文(2)在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為話題,發(fā)表簡短的演講。課下準備演講稿。七、說板書設(shè)計根據(jù)學生本階段的特點,本課板書內(nèi)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論點論據(jù)結(jié)論天時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根據(jù)課前確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板書圍繞文章的內(nèi)容組織進行,分清層次,對各部分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提取板書。最后總結(jié)結(jié)論,引起重視。整個板書內(nèi)容緊緊圍繞中心,突出結(jié)構(gòu)層次,逐層概括推進,明確主旨。八、教學反思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因為文言文的掌握是中考必考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國幾千年古代文化一種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和歷史文明的結(jié)晶。選入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更是佳作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