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_第1頁
教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_第2頁
教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_第3頁
教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_第4頁
教研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減負提質——談中學化學課堂教學

陜西師范大學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編輯部王軍翔電話:029-85234213029-85307701E-mail:sxwangjxlaq@163.com

一、負擔的來源

1.知識的增長;2.課程知識的選擇;3.知識的轉型;4.學科知識的特點;5.教材的設計;6.學生的興趣;7.教師的教學觀念;8.課堂的教學方式;9.評價的影響;10.就業(yè)、升學壓力;……二、目前化學課堂教學的總體特點

1.

現實的化學教學普遍是知識詮釋性教學。對知識深入理解的努力不夠,死記硬的背多;不注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知識不能系統(tǒng)化;缺乏對學生思維的關注。

2.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是繼承模仿來的經驗行為,而不是在教育學、心理學、科學認識論、教育哲學理論指導下的理性行為。

3.

教學由文字到文字,沒有透過文字“看到”客觀世界的本質;沒有把學科知識生活化、通俗化、交流化。

4.

盡管新課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教學普遍沒有脫離灌輸的窠臼。

5.在化學課堂上,學生享受不到思維的快樂,感受不到化學學科的魅力,對化學學習無興趣。

中學生喜歡物理和數學的程度要比喜歡化學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優(yōu)秀生和差生的區(qū)別就在于,優(yōu)秀生能夠注意到教師教學的思維過程,而差生卻注意不到;優(yōu)秀教師的過人之處也在于他總是能夠把知識中所隱藏的人類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展示給學生。三、對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1.提高對知識本質的理解,重視知識的文化性。

對于知識的認識,我們過多地強調了知識的客觀性而忽視了知識的文化性。

我們的好多問題就是出在了沒有充分認識到或者不重視知識的文化性。這是制約我們認識視野的一個關鍵因素。

現代漢語詞典的詮釋:知識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指學術、文化或學問。知識是人的認識、經驗,是思維和體驗的活動和產物。知識以語言、文字等符號來表示,而語言、文字等符號是人類共同約定的東西,是文化建構。

任何學科知識都是用語言來表達的,因此任何學科知識都具有文化性。

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語言更是思維的工具,因此以語言、文字符號記錄的學科知識也是人類思維的結果,盡管它是用來反映客觀世界的,但是它代表的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人類對客觀世界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我們忽視了知識的文化性,正是忽視了對人類思維過程、思維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的認識。

知識是顯性的,而思維是隱性的。對知識背后的思維的揭示也是新課程的一個出發(fā)點和著力點。

新的教育理論認為,知識是建構的,知識是體驗的,正是建立在對知識文化性的認識上。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也正是建立在對知識文化性的理解的基礎上。

關于知識的文化性,西方早有論述。

兩個代表人物:布魯納、布雷多。

兩種思想觀點:情境式思想、符號處理式思想。

兩篇文章:《文化、思想與教育》、《教育心理學的重建》。

情境式思想關于知識的一些論述:

知識并非現象的反映,知識只是一些探究過程的產物和結果。

實在是由人制造出來的,而不是被我們發(fā)現的。

生活里的“真實性”其實是一些符號,文化群體的成員會共同使用這些符號,而生活的技術-社會技術層面亦是按照這些符號來組織和演繹的。

只有通過思想的各種性質以及思想所作為依據的各種符號系統(tǒng),我們才能知道何謂“外在”或“客觀”的實在。

知識是人類心智活動的結果;理論是大規(guī)模的知識建構。

知識是由社會建構的,一個社會的文化知識是這個社會群體心智活動(也就是思想運作)的結果,既不是客觀實在的反映,也不是個人化的。

意義是由文化所創(chuàng)造的,而事物的意義也只有在文化中才會顯得重要。

科學知識在某種意義上是通過社會的過程而建構的。

所謂的科學‘事實’其實涉及很大程度的社會性的建構或主觀因素。在那里的世界的秩序是由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理論所安排的……科學理論與實在之間只存在薄弱的關系。

符號處理式思想關于知識的一些論述:

知識是被動地反映著一個既定而與個體分開的世界;外在、客觀的實在是存在的,而思想里的符號反映了這個實在;知者與所知的事物是分開的。知識存在于人的頭腦里;頭腦里的符號是外在世界中各種事物的模型,任何作出行為的個體,其腦子中都有許多符號,用來代表外在世界的物體,而這些物體是可以獨立地界定。知識得到清楚的界定,且有很好的組織。知識并不含糊也無爭議。知識是個人的財產。思考、學習和發(fā)展是發(fā)生于個體內部的過程。

在我看來這兩種思想觀對知識的觀點,特別是對知識的“客觀性”和“文化性”的觀點,是目前一切有關知識與學習理論產生和建立的基礎,也是各種理論學派爭論的一個核心。這兩種思想觀點營造了兩種教育實踐,也代表了我國課改以前的教育和課改的方向。

符號處理式思想反映了知識的客觀性,是傳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情境式思想反映了知識的文化性,是情境式教學的理論基礎。

2.提高對中學化學學科的認識。

化學學科的本質特點是什么?化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么?中學化學內容的整體結構怎么把握?初高中化學內容有什么區(qū)別?

化學以揭示宏觀現象的微觀本質為核心。以實驗為手段,以化學語言為基礎。

化學學科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化學反應。研究化學反應的角度:反應物、生成物是誰?反應是如何發(fā)生的?反應的質量問題、類型問題、速率問題、限度問題、能量問題、反應的環(huán)境(體系)和狀態(tài)問題、反應的價值和應用問題、不同物質之間的發(fā)生反應的可能性及反應的類型問題等等。

其他內容都是為深入研究化學反應服務的。如化學實驗。實驗是研究化學反應的重要手段;分離、提純得到純凈物,研究物質的性質實驗;研究化學反應的特征等等。

初中化學知識比較初級、基礎、直觀,更多的是從比較“宏觀”、比較“形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如四種反應類型,氧化反應、還原反應都是從形式的角度認識問題;還有從物質類型認識反應,從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認識反應,都是從較“宏觀”的角度認識問題等。還有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環(huán)境的關系問題,化學實驗與探究問題等等。

高中化學就比較微觀、本質一些。如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離平衡、鹽的水解、反應速率、反應限度、能量轉化等等。

化學學科思想、學科觀念都是在建立這些認識的過程中形成的,如組成觀、結構觀、微粒觀、分類觀、能量觀等等。

研究學科知識也要注意提高對以下概念的理解和體會:

知識的類型:事實性知識(客觀知識);程序知識;表征性知識;元認知(后設性認知)。

事實性知識與推理性知識。宏觀、微觀、表征。

學科知識、學科意識、學科思維、學科能力、學科素養(yǎng)。

3.明確化學學科要教給學生什么。

教育目標:理解教育目標對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不應只是局限于特定的文本。我們之所以教學,就是要達到各項教育目標,這包括在自由和公正的社會,使得學生能夠具備所需的質素和讀寫能力;能夠運用自由和享受自由;能夠關懷別人和接受關懷;能夠相信和尊重別人;能進行探究和發(fā)現;能夠發(fā)展理解力、技能和價值觀。我們也必須在以下兩方面取得平衡,一是要培養(yǎng)和鼓勵個人,使他們可以取得卓越成就,另一個更廣闊的方面就是要提供平等機會以及公平地對待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學生。

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中學化學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反應的普遍性、多樣性和復雜性,豐富對化學反應的認識角度,提高對各種化學反應的理解,形成用化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意識、習慣、能力,能夠應用化學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4.構建思維課堂。

思維課堂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知識課堂。它要求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對知識的取舍、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對課堂教學線索的設計、對教學手段(包括實驗以及多媒體)的采用、對教師及學生教與學活動的安排、對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對課堂教學氣氛(情緒)的調節(jié)、甚至教師對自己教態(tài)的掌控,都要以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為核心,整個課堂邏輯主線準確而明晰、學生的思維活躍而嚴謹,學生能夠充分地享受化學課堂的魅力。

5.教學要透過文字看本質。揭示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像離子反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鹽酸的反應的教學都是用實驗說明問題,而不是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模擬微觀過程。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看到”化學反應真正是怎樣發(fā)生的,感悟到了化學的微觀本質,而不是死記硬背。

6.教學應以對話的形式進行。

對話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文化的交流;涉及文本、教師、學生;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核心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7.教學應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為起點,重視“最近發(fā)展區(qū)”。8.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9.重視化學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從教學需要出發(fā)研究開發(fā)實驗。10.靠自己優(yōu)秀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而不是說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享受思維的快樂,感受學科的魅力。(有興趣,也就沒了負擔。)

教學要研究化研究要教學化

歡迎賜稿《中學教學化學參考》!歡迎訂閱《中學教學化學參考》!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郵發(fā)代號:52-32

訂閱:10月份到當地郵政局(所)均可訂閱。

投稿: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