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

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

精益求精,善益求善?!?017年整理】地板輻射采暖設計說明書學號:07360102學號:07360102PAGEPAGEPAGE7學號:07360102PAGE

天津市天馨苑小區(qū)36#樓采暖工程設計HeatingProjectdesignforNo.36BuildinginTianxinyuanDistrictofTianjin

摘要本次設計為天津市天馨苑小區(qū)36#樓采暖工程設計和小區(qū)換熱站工藝設計。其中采暖設計包括熱負荷計算,采暖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和采暖系統(tǒng)水力計算;換熱站設計包括換熱站規(guī)模的確定、設備的選型計算和換熱站的工藝布置及相關計算。36#樓的建筑面積為7863㎡,采暖熱負荷114kW,采暖系統(tǒng)形式為地板輻射采暖,熱媒設計參數(shù)為45/35℃,戶內盤管管材選用管徑為20mm的聚丁烯(PB)管。換熱站供熱規(guī)模為13萬㎡,設計總負荷為4.2MW。一次熱網(wǎng)熱水由地熱供熱站提供,設計參數(shù)為71/38℃,二次網(wǎng)熱水參數(shù)為溫度45/35℃。換熱站內設置兩組BBR50型板式換熱器,每組承擔70%的總熱負荷;循環(huán)水泵選擇三臺,型號為KL(W)-125-160A,兩用一備;補水泵選擇兩臺,型號為KL(W)-40-125。在設計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采用了目前常用的設備和新的技術,并對建筑節(jié)能給予關注。關鍵詞:集中供熱;地板輻射采暖;換熱站;設計

ABSTRACTItisadesignforTianjintianxinyuan36#Buildingheatingengineering,includingthedesignfortheTianjintianxinyuan36#Buildingheatingprojectanddistrictheatingexchangestation,Theheatingdesigncontainsheatingheatloadcalculations,heatingsystemsandtheheatingsystemstodeterminetheprogramofhydrauliccalculation;Heatexchangestationdesigntakesbriefintrodunction,exchangestationequipmentselection,processofcalculationandheattransferstationlayoutandcalculations.36#floorcoverstheareaof4732squaremeters,heatingloadsof100kW,thermalmediasetparametersof45/35℃,heatingsystemintheformofradiantfloorheating,pipediameteris12mm.Thetotalheatloadofstationdesignis4.2MW,heattransferareacovers12millionsquaremeters,theheatingnetworkdesignparametersfortheheatingmediumis71/38℃,thesecondnetworkparametersfortheheatingmediumtemperatureis45/35℃.HeattransferstationschoosetwotypeBBR50plateheatexchangerfromenergy-savingEquipmentCo.LtdBeijingHuaYixin,eachtakes70%oftheheatload;threeKL(W)-125-160A-typecirculatingpumpfromKailiwaterpump,twoKL(W)-40-125-typepumpsfromKailiThirdPump.Indesignprocess,Ihavelookedupalargenumberofreferences,usingthecommonlyusedequipmentandnewtechnology,andpaymuchattentiontothe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Keywords:centralheating;floorheatingsystem;heatexchangestation;design

目錄TOC\o"1-2"\h\z\u第1章設計概況 11.1設計題目 11.2設計任務及要求 11.3設計原始材料 21.4設計依據(jù) 3第2章采暖負荷計算 42.1采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 42.2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計算 52.3圍護結構朝向修正耗熱量的計算 62.4冷風滲透耗熱量的計算 72.5冷風侵入耗熱量的計算 82.6熱負荷計算舉例 8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較與選擇 103.1集中熱力網(wǎng)供熱 103.2小區(qū)鍋爐供暖 103.3分戶采暖 103.4采暖末端方式的選擇 11第4章地板輻射采暖設計 134.1采暖盤管的選擇與布置 134.2采暖盤管設計計算 144.3水力計算 15第5章?lián)Q熱站方案確定 185.1換熱站概述 185.2換熱站設計要點 195.3換熱器的分類 20第6章?lián)Q熱器的選擇及計算 226.1換熱器選擇計算 226.2板式換熱器阻力計算: 24第7章水泵及設備選擇 267.1循環(huán)水泵的選型計算 267.2補水泵的選型計算 287.3水處理設備的選擇計算 297.4其它相關設備的選擇及計算 31第8章?lián)Q熱站工藝布置 358.1換熱站內的熱力系統(tǒng) 358.2換熱站平面布置 36參考資料及設計規(guī)范 -39-A.標準狀況下,5.6LNO和5.6LO2混合后的分子總數(shù)為0.5NA 41PAGE10第1章設計概況1.1設計題目天津市天馨苑小區(qū)36#樓采暖工程設計1.2設計任務及要求1.2.1設計任務設計任務包括36#樓采暖設計和小區(qū)換熱站設計1.2.2設計要求1、采暖設計計算內容建筑圍護結構耗熱量的計算確定外墻、屋頂、門、窗、地面等的傳熱系數(shù);列表計算各房間的基本耗熱量,附加耗熱量,進而求出供暖設計熱負荷;計算該建筑物的熱指標采暖系統(tǒng)方案確定采暖系統(tǒng)設備選擇及計算采暖系統(tǒng)進行水力計算2、換熱站設計計算換熱站熱負荷概算換熱站方案確定換熱器的選擇及計算循環(huán)水泵、補給水泵及水處理設備選擇其它相關設備的選擇及計算換熱站工藝布置及相關計算3、設計圖紙繪制及基本要求采暖平面圖1:50或1:100采暖系統(tǒng)圖(按比例繪制,但出圖時不需要比例也不標注比例)換熱站設備布置平面圖1:50或1:100換熱站管路布置平面圖1:50或1:100換熱站工藝系統(tǒng)流程圖(無比例要求)換熱站熱力系統(tǒng)圖(軸測圖)(按比例繪制,但出圖時不需要比例也不標注比例)圖紙目錄、設計施工說明、設備材料表等。1.3設計原始材料1.3.1土建資料天津市天馨苑小區(qū)總平面圖和36#樓建筑圖,換熱站的建筑底圖等1.3.2氣象資料天津市氣象參數(shù)由《供熱通風設計手冊》第三章第68-69頁表3-3查得,列于表1.1。表1.1天津市氣象參數(shù)臺站位置大氣壓力(kPa)年平均溫度(℃)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室外風速(m/s)北緯東經海拔(m)冬季夏季冬季平均夏季平均39°06'117°10’3.3102.66100.4812.2-.3熱源由市政熱力網(wǎng)(地熱供熱站)提供71/38℃熱水,經小區(qū)換熱站制備45/35℃熱水,再經小區(qū)熱網(wǎng)供建筑采暖。1.3.4當?shù)刈詠硭|指標或采用如下指標總硬度:3.1mol/l其中:非碳酸硬度0.85mol/l,碳酸硬度2.25mol/l總堿度:2.25mol/l;PH值:7.7~9.6mg/l;溶解固型物:225mg/l夏季水溫:20℃;冬季水溫:5℃;供水壓力:4kg/cm21.4設計依據(jù)1.4.1畢業(yè)設計任務書由指導教師趙樹興編寫的《天津市某高層住宅區(qū)36#樓采暖工程設計》畢業(yè)設計任務書。1.4.2建筑概況1、本設計為天津地區(qū)天馨苑小區(qū)36#樓采暖工程設計。2、本工程為地上17層住宅樓,建筑總面積約為7863㎡,占地面積為462.5㎡.。3、本工程建筑高度最高為52.2m,首層層高為3.8m,住宅層高為2.9m。1.4.3設計規(guī)范及標準1.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 2. 城市熱力網(wǎng)設計規(guī)范CJJ34-2002 3. 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guī)程JGJ142-2004 3. 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或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 4. 05K232分(集)水器分汽缸(標準圖集) 5.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版 6. GB/T50114-2001暖通空調制圖標準7. 05系列建筑標準設計圖集(N1-6)8. 供熱工程制圖標準 供熱設計用9. CJJ-T81-98城鎮(zhèn)直埋供熱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 10.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 11.城市供熱管網(wǎng)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JJ28-89 1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34-2002 第2章采暖負荷計算2.1采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對于建筑物來說,有熱量的得與失,,當建筑物的失熱量大于得熱量時,為了保證建筑物內溫度,就需要給建筑物供暖。一般冬季建筑物損失熱量的方面有以下幾種;1.圍護結構傳熱耗熱量;2.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稱為冷風滲透耗熱量;3.加熱由門,孔洞及相鄰房間侵入的冷空氣的耗熱量,稱為冷風侵入耗熱量;4.水分蒸發(fā)的耗熱量5.加熱由外部運入的冷物料和運輸工具的耗熱量;6.通風耗熱量。通風系統(tǒng)將空氣從室內排到室外所帶走的熱量;建筑物的得熱量有以下途徑;1.生產車間最小負荷班的工藝設備散熱量;2.非供暖通風系統(tǒng)的其他管道和熱表面的散熱量3.熱物料的散熱量,4.太陽輻射進入室內的熱量對于沒有裝置機械通風系統(tǒng)的建筑物,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只考慮,,,,。在工程設計中,計算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時,分為圍護結構傳熱的基本耗熱量和附加耗熱量兩部分進行計算?;竞臒崃渴窃谠O計條件下,通過房間各部分圍護結構從室內傳到室外穩(wěn)定傳熱量的總和。附加耗熱量是指圍護結構發(fā)生變化而對基本耗熱量進行修正的耗熱量。一般有風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熱量。2.2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計算在工程設計中,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是按一圍穩(wěn)定傳熱過程進行計算的,可按下式計算;Q’=KF(-)αK—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W/゜C;F—圍護結構的面積,;—冬季室內計算溫度,゜C;—供暖室外計算溫度,゜C;α—圍護結構的溫差修正系數(shù)。室內計算溫度是指距地面2m以內人們活動地區(qū)的平均空氣溫度。一般由國家規(guī)定,對于本設計,因為采用的是地板輻射采暖方式,計算熱負荷時,根據(jù)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guī)程,室內計算溫度的取值應比對流采暖系統(tǒng)的室內計算溫度低2℃,或取對流采暖系統(tǒng)計算總熱負荷的90%~95%。本設計室內計算溫度采用前者,要求是主要房間16℃;廚房8℃;衛(wèi)生間20℃。對于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有兩種方法可以計算,分別是根據(jù)圍護結構的熱惰性原理,還有一種是根據(jù)不保證天數(shù)法的原則。我國現(xiàn)行的《暖通規(guī)范》采用了不保證天數(shù)法,它的原則是,認為允許有幾天時間可以低于規(guī)定的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即允許這幾天室內溫度可以稍低于室內計算溫度值,對于北方城市,《暖通規(guī)范》規(guī)定為5天。本設計地點在天津市,在手冊中查得的值為-9゜C。地面?zhèn)鳠嵯禂?shù)的計算采用地帶劃分法,本設計中是貼土非保溫地面,計算時把地面沿外墻平行的方向分成四個計算地帶,各地帶傳熱系數(shù)查表列于下面;地面?zhèn)鳠嵯禂?shù)第一地帶:0.47W/(㎡*k)第二地帶:0.23W/(㎡*k)第三地帶:0.12W/(㎡*k)第四地帶:0.07W/(㎡*k)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和朝向修正及房間設計溫度一覽表:表2.1傳熱系數(shù)一覽表編號構造名稱傳熱系數(shù)房間溫度℃1屋面0.46衛(wèi)生間222混凝土外墻0.59廚房163變形縫外墻縫隙0.72臥室、客廳184砌塊墻0.82走廊165地帶傳熱見上6窗2.77內門2.78門39樓板0.552.3圍護結構朝向修正耗熱量的計算對于本設計,朝向修正率已選定,風力附加耗熱量不予考慮,高度附加耗熱量根據(jù)《暖通規(guī)范》,民用建筑和工業(yè)輔助建筑物的高度附加率,當房間高度大于4m時,每高出1m應附加2%,但總的附加率不應大于15%。本設計不考慮高度附加。圍護結構總的耗熱量可用下式表示;=+=(1+∑αKF(-)(1++)W式中—朝向修正率,%—風力附加率,%—高度附加率,%—圍護結構總的耗熱量2.4冷風滲透耗熱量的計算在風力和熱壓造成的室內外壓差的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氣通過門,窗等縫隙滲入室內,被加熱后逸出。這部分冷空氣所消耗的熱量,稱為冷風滲透耗熱量。一般采用縫隙法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可用下式計算;V=LlnL—每米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空氣量,根據(jù)當?shù)仫L速查表。l—門,窗縫隙的計算長度,l為可開啟的縫隙的長度。具體到設計中的l值根據(jù)建筑圖中門窗型號大小確定。n—滲透空氣量的朝向修正系數(shù)。冷風滲透耗熱量,可按下式計算;=0.278V(-)—供暖室外計算溫度下的空氣密度,—冷空氣的定壓比熱,此設計中其值1.010.278—單位換算系數(shù)上述方法只考慮了風壓,而不考慮熱壓的作用,適用于多層建筑物冷風滲透的計算。高層建筑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熱壓作用不容忽視。故計算高層建筑冷風滲透耗熱量,首先要計算門窗的綜合修正系數(shù)m值。計算m值,先要確定壓差比C值??捎孟略囉嬎?;;;;;—為中和面標高,25以本建筑一層為例,=16゜C,=-9゜C,層高2.9m,=3.1m/s,=1.01,b=0.67,L=2.88,=1.41kg/,=0.7,=0.5,算得C=3.10=1.003,北向朝向系數(shù)n=1.0(查表),得m=1.76>0,同理,南向綜合修正系數(shù)m=1.85,東向朝向系數(shù)m=1.27,西向朝向系數(shù)m=2.02。2.5冷風侵入耗熱量的計算在冬季受風壓和熱壓的作用下,冷空氣由開啟的外門侵入室內。把這部分冷空氣加熱到室內溫度所消耗的熱量即為冷風侵入耗熱量。冷風侵入耗熱量可用下式計算,=N?式中—外門的基本耗熱量,WN—考慮冷風侵入的外門附加率。2.6熱負荷計算舉例以下是201室的熱負荷計算過程(1)外圍護結構有北外墻、北陽臺和西外墻,北陽臺的面積為F=1.5×2.9=4.35㎡,北外墻的面積為:F=3×2.9-1.5×2.9=4.35㎡;西外墻的面積為F=3.6×2.9=10.44㎡;根據(jù)《暖通規(guī)范》溫差修正系數(shù)a均取為1,按照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公式,計算出201臥室的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為:北外墻耗熱量64W,北陽臺基本耗熱量206W,西外墻基本耗熱量154W。朝向修正系數(shù):北10%,西-5%。詳見表2-1(2)根據(jù)《暖通規(guī)范》,天津市的冷風朝向修正系數(shù):東向n=0.15,西向n=0.4,南向n=0.15,北向n=1.0,西北n=1.0。因為有陽臺,故沒有冷風滲透耗熱量,溫差修正系數(shù)為0.7詳見表2-1表2-1負荷表名稱及方向面積Ktntw,tn-tw,αQ1.j,хcnхfQQ1,Q2,Q3,Q,㎡W/(㎡.℃)℃℃℃W%%%WWWWW134567891011121315161718北陽臺4.352.716-9250.720610011022644300443北外墻4.350.591641011071西外墻10.440.591154-595146注:各個房間負荷,詳見附錄1PAGE53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較與選擇目前常見的采暖方式,有三大類:一是城市集中熱力網(wǎng)供熱,二是居住區(qū)規(guī)模集中供熱,三是分戶供熱。下面對這三種采暖方式優(yōu)缺點做一個分析和比較。3.1集中熱力網(wǎng)供熱市政熱力網(wǎng)采暖一般適用大型高層住宅社區(qū),從能源的利用看,集中供熱最合理,優(yōu)點是安全、清潔、方便。而其缺點是不能按住戶需要安排采暖季,采暖費用固定,長期以來我國北方地區(qū)大都采用集中供暖方式,也多以居室采暖面積而定。這種計量收費方式給供暖收費帶來很大麻煩,不論用戶是否居住,都得交采暖費;由于末端無計量方式和調節(jié)手段,導致30~40%的熱量浪費。集中供暖分戶計量是目前國家非常提倡的一種供暖方式。采取集中供熱、分戶計量可避免以上采暖方式的諸多弊端。對于普通的社區(qū),集中供熱,分戶計量應是以后采暖方式的一種發(fā)展方向。3.2小區(qū)鍋爐供暖適用于中型住宅社區(qū),其優(yōu)點是安全、清潔和方便,并且采暖時間可由小區(qū)業(yè)主協(xié)調決定。而其缺點是費用比城市集中供熱方式略微有些高,由于管理不當還存在污染問題。目前石家莊市區(qū)不許建燃煤鍋爐,只能用燃氣、燃油或電鍋爐,運行費用較高。和城市熱力管網(wǎng)集中供熱一樣,用戶不住也得交錢,否則會影響其他層的供暖;還有就是容易出現(xiàn)系統(tǒng)失調、冷熱不均等狀況3.3分戶采暖分戶采暖主要有分戶燃氣爐采暖和分戶電熱直接采暖兩種燃氣壁掛爐天然氣取暖是一種重要形式,它與集中采暖相比,優(yōu)點是采暖時間自由設定,每個房間溫度可隨意調節(jié),有些鍋爐可提供生活熱水。缺點是使用費用高,使用壽命較短,家中無人時需低溫運行,熱泵經常啟動及火焰燃燒,噪音大。分戶直接電熱采暖方式優(yōu)點是可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室溫,達到節(jié)能目的,室內溫暖舒適,取消了暖氣片及管道,增加了使用面積,節(jié)省了鍋爐房、熱力站及室外管網(wǎng),計量方便。缺點是:用電高峰期,不能保存蓄熱,另外就是它作為家庭采暖設備前期投入較大,電力作為高品位的能源轉換為低品位的熱能,存在浪費,在能源利用上不合理。由上所知,集中供暖分戶計量是目前最適合的采暖方式。3.4采暖末端方式的選擇從采暖采取的末端方式看:主要是散熱器和地板輻射兩種。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兩種方式的采暖作一分析和比較。3.4.1采暖效果1、地暖的散熱方式是以輻射采暖為主,溫度由地板開始自下而上,房間同一層面的溫度均勻,溫差小,使人的感覺是足熱頭涼,舒適感好。2、散熱器采暖是以對流為主的采暖方式。散熱器先加熱其周圍空氣,使空氣在房間內形成對流從而達到采暖目的。熱空氣自上而下對流,房間溫度是上熱下涼,給人的感覺是頭熱腳涼,舒適感相對差些,.3.4.2安裝方式及對空間的影響1、地暖是將管道自分集水器后暗敷設在地面下。不占水平空間,不影響墻體裝修和家具的擺放,不受墻體是否能固定支架的制約。不過地暖由于管道下須設隔熱層,地板相對較厚,對垂直空間的影響約為8CM。2、散熱器采暖是將散熱器安裝在外窗戶下(如受限制則安裝在內墻上),一般采用明裝,管道暗敷設在地面下。目前散熱器一般采用鋼板、鋁合金及銅鋁復合散熱器,管道采用銅管和PEX管等。這種方式的安裝占用房間的水平空間,影響家具的擺放,散熱器的安裝受墻體是否能固定支架的制約。3.4.3使用及維修1、地暖室內部分由于由分集水器和PB管道組成,其中管道暗設在地面下,分集水器設置在較隱蔽的地方且或安裝或有罩蓋住,其在使用中基本不需要清理和維修。地暖由于各個回路長度無法作到完全一致,相對不易調試。2、散熱器采暖由于散熱器是裸露安裝在室內,所以相對會占用一部分家具擺放的位置。由于每組散熱器供水管均安裝溫控閥,調試相對方便。3.4.4工程造價1、地暖采用苯板做隔熱層時,實鋪面積造價約為89-142元/M2;地暖采用發(fā)泡水泥做隔熱層時,實鋪面積造價約為85-138元/M2。2、散熱器采暖按鋼板散熱器考慮,按建筑面積計算造價約為95-137元/M2。3.4.5運行費用根據(jù)資料,如果使用頻率比較高時地暖相對散熱器采暖運行費用節(jié)省約10%。在垂直空間較大的房間中,地暖這一優(yōu)勢尤其明顯。

加上熱源是由市政熱力網(wǎng)(地熱供熱站)提供的71/38℃熱水,綜上所述,本設計應采用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方式。第4章地板輻射采暖設計4.1采暖盤管的選擇與布置4.1.1地板輻射采暖構造本設計采用熱水作為熱煤,根據(jù)各房間的單位面積耗熱量,采用瓷磚、木地板類地面。技術參數(shù)如下:結構層厚度:70mm地面材料:瓷磚供回水溫度:供50℃;回,40℃。管材:聚乙烯塑料管圖4-1地板輻射采暖構造1、聚苯乙烯保溫板2、交聚乙烯管3、地面層4、水泥沙將找平層5、細石混凝土6、聚苯乙烯保溫板8、樓板4.1.2地熱盤管選擇和施工要求目前,建筑給水塑料管主要有UPVC管、CPVC管、PE管、PAP管、PE-X管、PP-R管、ABS管、不銹鋼塑料復合管等。我國常用的主要有PAP管、PE-X管和PP-R管。它們除具有塑料管質量輕、耐腐蝕、不結垢、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①良好的衛(wèi)生性能,可用于飲用水系統(tǒng)且可避免金屬管材常出現(xiàn)的“銹水”現(xiàn)象;②較好的耐熱性能,上述3種管材的最高工作溫度均可達95℃;③安裝方便,連接可靠。綜合考慮選擇PE-X管,PE-X管的熱膨脹系數(shù)雖然較大,但承壓能力較大,介于PAP管和PP-R管之間,價格最便宜,能耐低溫,適用于冬季寒冷的地區(qū)。經查管徑有DN15~DN50和DN63~110兩種系列,參考以往的系統(tǒng),本系統(tǒng)選擇管徑為:DN16。盤管的敷設形式有:單蛇形、雙蛇形、交錯雙蛇形、單回形、雙回形有文獻8,塑料埋管鋪設廣泛采用雙回形布置方式,其熱工性能比較好,供熱溫度場溫度梯度小,舒適性好。本設計管道布置采用雙回蛇形,衛(wèi)生間采用直列形。為了保證地熱盤管的安全有效運行,施工要注意以下問題:地熱管施工前必須對地面進行硬化和找平,當房間面積超過30m2或長度超過6m時,現(xiàn)澆填充層應設置伸縮縫,伸縮縫間距應小于10m。由于每個環(huán)路的阻力不宜超過30kPa,這樣就決定了每個環(huán)路的盤管長度不能過長,不宜超過120m。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將40℃~60℃熱水通過埋于樓板的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層內加熱盤管經輻射把地板加熱,使地表溫度達到24℃~26℃。根據(jù)散熱量要求本系統(tǒng)的供回水溫度為:50℃/40℃。4.1.3采暖盤管的布置本設計總立管設在各單元的管道井內,再分設支管進入各戶,各戶連在同一個分水器上,加熱盤管的布置按房間分組。影響塑料埋管鋪設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塑料埋管的最小彎曲半徑。而滿足彎曲半徑的同時也要使地板輻射供暖的熱效率達到最大。因此,為了不使地板表面溫度過高而造成人腳部太熱而表現(xiàn)的不舒適,最理想的狀況是板表面溫度均勻一致。同時也要考慮施工問題。對于雙回形布置,經過版面中心點的任何一個剖面,埋管是高溫低溫管相間隔布置,存在“零熱面”和“均化”效應,從而使這種布置方式的板面溫度場比較均勻,是鋪設彎曲度數(shù)大部分為90°彎,故鋪設簡單也沒有埋管相交問題。首層地面、衛(wèi)生間及廚房必須設防水層。采暖地面構造層與外墻接觸部分用聚苯乙烯保溫板作保溫處理。4.2采暖盤管設計計算4.2.1設計計算公式:Φ=λS(t1-t2)(4-1)式中:λ—導熱系數(shù),W/m·℃;S—形狀因子;t1——盤管溫度,℃;t2——地板表面溫度,℃;(4-2)式中:l—管長,m;H——埋深,mm;D——管徑,mm;ω——管間距,mm;導熱系數(shù):W/m·℃(4-3)構造層:瓷磚地板層δ=10mmλ=1.1W/m·℃水泥沙將找平層δ=20mmλ=0.93W/m·℃細石混凝土層δ=40mmλ=1.51W/m·℃W/m·℃4.3水力計算供暖系統(tǒng)的水力計算是供暖工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當計算出房間的耗熱量,確定了供暖參數(shù)及系統(tǒng)形式之后,即可進行。水力計算的目的,是使系統(tǒng)中各管段的水流量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流進各散熱器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即按照已知流量確定各管段的直徑,最后求出室內供暖系統(tǒng)的總壓力損失。4.3.1系統(tǒng)管路水力計算的基本公式熱媒(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是,由于流體分子間及其與管壁間的摩擦,就有損失能量,這種為沿程損失(沿程摩擦阻力);而當流體通過管道的一些附件時,如閥門、彎頭、三通、散熱器等,由于流體流動方向或速度的改變,產生局部旋渦和撞擊,也有損失能量,這種為局部損失(局部阻力)。因此熱水供暖系統(tǒng)中,計算管段的總壓力損失,可用下式表示:Pa—計算管段的壓力損失,Pa;—計算管段的沿程損失,Pa;—計算管段的局部損失,Pa/m;L—管段長度,m。4.3.2沿程損失在管路的水力計算中,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徑都沒有改變的一段管子,稱為一個計算管段。任何一個熱水供暖系統(tǒng)都是由許多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計算管段組成。流體沿直線管段流動時,所引起的能量損失,稱為沿程損失。為計算方便,都是先計算出每米管長的沿程損失(也稱為比摩阻)。其值可用流體力學中的達西·圍斯巴赫公式進行計算:R=2λρν2dPa/m(5-2)λ—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數(shù);d—管道內徑,m;ν—熱媒在管道內的流速,m/s;ρ—熱媒的密度,kg/m。4.3.3局部損失如前所述,管段的局部損失主要是因流體流過管道中的一些局部附件(如閥門、彎頭、三通、散熱器等)而一起的一種能量損失。可按下式計算:⊿Pj=Σ2ρν2ζ(5-3)式中Σζ——計算管段中局部阻力系數(shù)之和。各種管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z值,是用實驗方法確定的。有上面的兩個公式可以計算出各個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為后面計算打下基礎。4.3.4加熱管的水力計算本計算過程選用供水溫度為45℃,回水溫度為35℃,溫差為10℃,供回水的平均性參數(shù)知:水的密度p=985.44kg/m3,比熱c=4.19kJ/(kg.k),水的運動粘滯系數(shù)v溫度為40℃。以40℃作為水的定性溫度查取水的物=0.5165x10-6m/s。為了便于排除管內的空氣,加熱管內的熱水流速不應小于0.25m/s,同時,加熱管內流速宜控制在0.25-0.5m/s之間,每一個環(huán)路的阻力不宜超過3x104Pa。采暖系統(tǒng)的阻力由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組成,局部阻力又由管路局部阻力和設備阻力(如分水器、集水器阻力)組成。由于加熱管的彎曲半徑較大(≥6Dw),對局部阻力可按沿程阻力的附加方法進行處理,經過總結局部阻力大約占沿程阻力的20-30%。水力計算的詳細結果見附錄第5章?lián)Q熱站方案確定5.1換熱站概述換熱站是供熱網(wǎng)路與熱用戶的連接場所。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據(jù)熱網(wǎng)工況和不同的條件,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將熱網(wǎng)輸送的熱媒加以調節(jié)、轉換,向熱用戶系統(tǒng)分配熱量以滿足用戶需求;并根據(jù)需要,進行集中計量、檢測供熱熱媒的參數(shù)和數(shù)量。5.1.1換熱站的作用1.將熱量從熱網(wǎng)轉移到局部系統(tǒng)內(有時也包括熱介質本身),有時,還利用采暖、通風系統(tǒng)回水的熱量來制取生活用熱水。2.將熱源產生的熱介質溫度、壓力、流量調整、變換到用戶設備所要求的狀態(tài),保證局部系統(tǒng)安全和經濟運行。3.檢測和計量各用戶消耗的熱量。4.在蒸汽供熱系統(tǒng)中,熱力站除了保證向局部用熱系統(tǒng)供熱之外,還具有收集凝結水(不含鹽類和可溶性腐蝕氣體,含熱量約為蒸汽含熱量的15%的有價值的水),并將其回收到熱源。5.1.2換熱站的類型根據(jù)熱網(wǎng)系統(tǒng)不同,可分為換熱站和熱力分配站;根據(jù)熱網(wǎng)的介質不同,可分為水-水換熱的熱力站和汽-水換熱的熱力站;根據(jù)服務對象不同,可分為工業(yè)熱力站和民用熱力站。根據(jù)熱力站的設置和功能,可分為:1.用戶熱力站,也成為用戶引入口設置在單棟建筑物用戶的地溝入口處或該用戶的地下室或底層處。當無換熱設備,只是向各用戶進行熱量分配時,成為熱力分配站。2.集中供熱站熱網(wǎng)通過集中熱力站向一個街區(qū)或多棟建筑物分配熱能,這種熱力站大多是單獨的建筑物,也可以設置在某一用戶建筑物內。通常將集中熱力站向各熱用戶輸送熱能的網(wǎng)路,稱為二級供熱網(wǎng)路。與分散市熱力站相比,集中熱力站具有運行管理人員少,便于實現(xiàn)遙控、檢測和計量等優(yōu)點。當用戶需要生活熱水時,分散在各用戶設置水加熱器,要比集中設置水加熱器的造價要高。因為小的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用水量不均勻性遠大于大型集中熱水供應系統(tǒng),而且,分散的水加熱器總面積遠遠超過集中熱力站內的面積。但是,集中熱力站后的二極管網(wǎng)要增加投資費用。所以,應經過技術綜合比較,以確定合理的集中熱力站規(guī)模。3.區(qū)域性熱力站位于大型供熱網(wǎng)路上,在供熱干線與分支干線的連接點處,應設置區(qū)域性熱力站。5.2換熱站設計要點5.2.1熱力站的數(shù)量與規(guī)模熱力站的數(shù)量與規(guī)模一般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并考慮以下因素:供熱半徑不宜超過800米,熱力站供熱區(qū)域內建筑物高差不宜過大,以便于選擇同一種連接方式。當具備技術經濟比較條件時,熱力站的數(shù)量和規(guī)??砂匆韵略瓌t確定:(1)新建的居住小區(qū),以每一小區(qū)只設一個熱力站為宜。(2)舊的居住小區(qū),利用原有小區(qū)的室外管網(wǎng)和原有的采暖系統(tǒng),盡量減少熱力站的數(shù)目。(3)工業(yè)熱力站,通常一個單位或數(shù)個鄰近單位共用一個。5.2.2熱力站設計中的問題對于定壓系統(tǒng),二次熱網(wǎng)的定壓系統(tǒng)設計十分重要,此定壓系統(tǒng)是熱力站負擔整個供熱區(qū)域的供熱系統(tǒng)定壓??筛鶕?jù)熱力站的規(guī)模、二級熱網(wǎng)供水溫度、最高用戶充水高度、所需的定壓點壓力等因素,從各種定壓方式中選擇。對于補水的處理,為了保證熱力站換熱設備的正常運行,二級熱網(wǎng)系統(tǒng)的補給水應進行處理。補水來源可考慮如下途徑:(1)除過氧的軟化水(或鍋爐連續(xù)排污水),這是最好的補水水源,但在實際工程中要從熱源處的軟水系統(tǒng)引接軟水管,或在熱力站附近有鍋爐連續(xù)排污水可以利用。這很不易實現(xiàn)。(2)利用一級熱網(wǎng)的回水作為二級熱網(wǎng)補水,這雖易實現(xiàn),但卻會增加了一級熱網(wǎng)的失水量,加大了熱源處的水處理量,不夠經濟。只有當二級熱網(wǎng)系統(tǒng)對補水水質要求較高,且補水量不大時,可考慮采用此補水方案。(3)在熱力站內設置簡易的水處理設備,把城市自來水經過簡單處理補入二級網(wǎng),水處理設備可采用整體式水處理裝置或復合被膜加藥裝置。這種處理方案最為實用。現(xiàn)在,有許多中小城市的集中供熱工程中,其熱力站采用復合被膜加藥裝置處理補水,操作運行簡單可靠,效果較好,易于被運行單位接受,是一種值得注意的補水處理方式。補水可利用城市自來水壓力直接補入二級熱網(wǎng)(但自來水壓力應滿足補水壓力要求),或采用定壓裝置補入二級熱網(wǎng)。由于二級熱網(wǎng)供水溫度不高,一般不會超過90度,所以不必進行除氧處理,采用簡單的水處理即可滿足補水要求。根據(jù)大中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的熱力站運行經驗,熱力站內應設置一個較大容量的貯水箱,此水箱越大越好,這對運行極有好處。建議根據(jù)熱力的面積,盡可能設計大容量的水箱,甚至搞非標準件或設兩個水箱。5.3換熱器的分類換熱器作為傳熱設備被廣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領域。隨著節(jié)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換熱器的種類越來越多。適用于不同介質、不同工況、不同溫度、不同壓力的換熱器,結構型式也不同,換熱器的具體分類如下:

1、換熱器按傳熱原理可分為:1)間壁式換熱器

間壁式換熱器是溫度不同的兩種流體在被壁面分開的空間里流動,通過壁面的導熱和流體在壁表面對流,兩種流體之間進行換熱。因此又稱表面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應用最廣。間壁式換熱器根據(jù)傳熱面的結構不同可分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2)蓄熱式換熱器

蓄熱式換熱器通過固體物質構成的蓄熱體,把熱量從高溫流體傳遞給低溫流體,熱介質先通過加熱固體物質達到一定溫度后,冷介質再通過固體物質被加熱,使之達到熱量傳遞的目的。蓄熱式換熱器有旋轉式、閥門切換式等。

3)流體連接間接式換熱器流體連接間接式換熱器,是把兩個表面式換熱器由在其中循環(huán)的熱載體連接起來的換熱器,熱載體在高溫流體換熱器和低溫流體之間循環(huán),在高溫流體接受熱量,在低溫流體換熱器把熱量釋放給低溫流體。這類換熱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溫廢氣的熱量。以回收冷量為目的的同類設備稱蓄冷器,多用于空氣分離裝置中。如煉焦爐下方預熱空氣的蓄熱室。4)混合式換熱器

混合式換熱器是通過冷、熱流體的直接接觸、混合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又稱接觸式換熱器。由于兩流體混合換熱后必須及時分離,這類換熱器適合于氣、液兩流體之間的換熱。例如,冷水塔、氣體冷凝器等。

2、換熱器按用途分為:1)冷卻器冷卻器是把流體冷卻到必要的溫度,但冷卻流體沒有發(fā)生相的變化。2)加熱器

加熱器是把流體加熱到必要的溫度,但加熱流體沒有發(fā)生相的變化。

3)預熱器

預熱器預先加熱流體,為工序操作提供標準的工藝參數(shù)。

4)過熱器

過熱器用于把流體(工藝氣或蒸汽)加熱到過熱狀態(tài)。

5)蒸發(fā)器

蒸發(fā)器用于加熱流體,達到沸點以上溫度,使其流體蒸發(fā),一般有相的變化。由于板式換熱器具有傳熱效率高,對數(shù)溫差大,重量輕、占地面積小,清洗方便,而且容易改變換熱面積或流程組合,適用于多重介質換熱等諸多優(yōu)點,故此次設計中選用板式換熱器。第6章?lián)Q熱器的選擇及計算6.1換熱器選擇計算根據(jù)熱網(wǎng)設計規(guī)范,參照36#樓采暖設計熱指標為:14.4W/m2??紤]管網(wǎng)損失。已知換熱面積為13萬平方米,則換熱站負荷QF可由下式計算:QF=qF*F=35X130000=4550000w=4.6X106W由地熱供熱站提供71/38℃熱水,經小區(qū)換熱站制備45/35℃熱水。此換熱站4.6MW換熱站設計,計算時按換熱站負荷的70﹪計算,為3.2MW。其中:℃、℃、kg/m3、kJ/(kg·℃)、℃、℃、kg/m3、kJ/(kg·℃)、Pa/s、Pa/s.=18℃㎡水—水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shù)K=2900—4600w/(㎡·℃),取K=3800w/(㎡·℃),初選北京華艾鑫節(jié)能設備有限公司的BBR50型板式換熱器。水—水板式換熱器主要技術參數(shù)表表3-2單板有效換熱面積(㎡)0.5單通道截面積(㎡)0.0011/0.0022板間距(mm)2.4/4.8接管通徑(mm)100/150有效當量直徑(mm)4.8/9.6最大處理量(m3/h)170/380kg/hkg/h?。?0.4m/s:㎡m/s?。篴=0.3,m=0.7,n=0.33:W/(㎡·℃)㎡片取N=101片.可看出所選換熱器型號符合所假設條件,所以選北京華艾鑫節(jié)能設備有限公司的BBR50型板式換熱器兩臺。6.2板式換熱器阻力計算:流道長度:m加熱側摩擦系數(shù):被加熱側摩擦系數(shù):加熱側阻力:Pa被加熱側阻力:Pa圖6-1板式換熱器第7章水泵及設備選擇7.1循環(huán)水泵的選型計算循環(huán)水泵是驅動熱水在熱水供熱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流動的機械設備。在完成熱水系統(tǒng)管路的水力計算后,便可確定網(wǎng)路循環(huán)水泵的流量和揚程。網(wǎng)路循環(huán)水泵流量的確定。對具有多種用戶的閉式熱水供熱系統(tǒng),原則上應首先繪制供熱綜合調節(jié)曲線,將各種熱負荷的網(wǎng)路總水流量曲線相疊加,得出相應某一室外溫度tw下的網(wǎng)路最大設計流量值,做為選擇的依據(jù)。循環(huán)水泵的壓頭(揚程),應不小于設計流量條件下熱源、熱網(wǎng)和最不利用戶的壓力損失之和。用戶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與用戶的連接方式及用戶入口設備有關。在設計中可采用如下的參考依據(jù)。對與網(wǎng)路直接連接的供暖系統(tǒng),約為(1~2)mH2O對與網(wǎng)路直接連接的暖風機系統(tǒng)或大型的散熱器供暖系統(tǒng),約為(2~5)mH2O對采用噴射器的供暖系統(tǒng),約為(8~12)mH2O對采用水-水換熱器間接連接的用戶系統(tǒng),約為(3~8)mH2O對與設混合水泵的熱力站,網(wǎng)路供、回水管的預留資用壓差值應等于熱力站后二級網(wǎng)路及其用戶系統(tǒng)的設計壓力損失值。在熱水網(wǎng)路水壓圖上,可清楚的表示出循環(huán)水泵的揚程和上述各部分的壓力損失值。應著重指出:循環(huán)水泵是在閉合環(huán)路中工作的,它所需的揚程,盡取決于閉合環(huán)路的總壓力損失,而與建筑物的高度和地形無關。㈠循環(huán)水泵總流量循環(huán)水泵總流量等于二級熱網(wǎng)循環(huán)水量的105﹪~110﹪,二級熱網(wǎng)循環(huán)水量計算:kg/h式中:G—網(wǎng)路計算流量,kg/h;Q—采暖總計算熱負荷,kw;cp—水的比熱容,cp=4.190kJ/(kg·℃);t1、t2—供、回水溫度,℃計算實例:kg/h選三臺水泵,一臺備用,另外兩臺并聯(lián)使用。并聯(lián)后,管路內總流量加大,水頭損失增加,所需壓頭加大,而多數(shù)情況下,泵與風機的性能是壓頭加大流量減少,所以并聯(lián)運行時單臺設備流量減少。㈡循環(huán)水泵的計算揚程循環(huán)水泵的揚程可按下式計算式中:H—循環(huán)水泵揚程,mH2O;K—安全系數(shù),K=1.10~1.20;H1—換熱站內部的循環(huán)泵出水段的壓力損失,一般取H1=8~15mH2O;H2—換熱站內部除污器至循環(huán)水泵入口段壓力損失,取H2H=2~5mH2O;H3—最不利環(huán)路供回水干管壓力損失,mH2O;H4—最不利環(huán)路末端用戶的壓力損失,mH2O。=1.2X(15+3+3.3+0.7)=26.4mH2O選擇凱利水泵廠生產的水泵:循環(huán)水泵性能參數(shù)表7-1型號流量Q(m3/h)揚程H(m)轉速n(r/min)電機功率N(kw)效率η(%)KL(W)-125-160A18024.5290018.564循環(huán)水泵外形及安裝尺寸表7-2型號外形尺寸(mm)安裝尺寸(mm)LBH4-d1KL(W)-125-16022圖7-1循環(huán)水泵規(guī)格圖7.2補水泵的選型計算補給水泵定壓是目前國內集中供熱系統(tǒng)最常用的一種定壓方式。補給水泵定壓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補給水泵連續(xù)補水定壓方式;補給水泵間歇補水定壓方式;不給水泵補水定壓點設在旁通管處的定壓方式。本設計采用,補給水泵連續(xù)補水定壓方式,定壓點設在網(wǎng)路循環(huán)水泵的吸入端。利用壓力調節(jié)閥保持定壓點恒定的壓力。㈠補給水泵所需壓頭計算補給水泵的作用是補充系統(tǒng)的漏水、以圍持定壓點的壓力。揚程按下式計算:H=Hb+Hxs+Hys-hHb—系統(tǒng)補水點壓力值,kPa;Hxs—補給水泵吸水管路中的壓力損失值,kPa;Hys—補給水泵出水管路中的壓力損失值,kPa;h—補給水箱最低水位高出系統(tǒng)補水點的高度,kPa。補水泵定壓時,補給水泵的揚程,應根據(jù)保證水壓圖靜水壓線壓力要求來確定。系統(tǒng)的高水溫需達到的最高點是建筑低區(qū)頂層20.8m,加上30~50kPa(3~5mH2O)富裕值。H=Hb+Hxs+Hys-h=20.8+4=24mH2O補給水量為循環(huán)水量的4﹪,選擇凱利水泵。補水泵性能參數(shù)表7-3型號流量Q(m3/h)揚程H(m)轉速n(r/min)電機功率N(kw)效率η(%)KLKL(W)-40-125602429001178補水泵外形及安裝尺寸7-4型號外形尺寸(mm)安裝尺寸(mm)LBH4-d1KL(W)-40-200KA9203904154-16圖7-2補水泵規(guī)格圖7.3水處理設備的選擇計算7.3.1原始資料原水的水質分析資料是水處理系統(tǒng)設計計算的基礎??傆捕龋?.1mol/l,其中:非碳酸硬度0.85mol/l,碳酸硬度2.25mol/l總堿度:2.25mol/l;PH值:7.7~9.6mg/l;溶解固型物:225mg/l夏季水溫:20℃;冬季水溫:5℃;供水壓力:4kg/cm2在循環(huán)水量小時可加藥進行水處理,當運行一段時間后用軟水器進行水處理。7.3.2軟水器選擇蘭州勝意暖通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原理概述:當原水流經樹脂罐時,水中的鈣、鎂離子和樹脂層上的納離子發(fā)生化學離子交換,使硬水軟化,當交換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再通過鹽箱內補入的NaCl和NaOH再生還原以恢復納離子含量,繼續(xù)循環(huán)工作,該設備廣泛用于工業(yè)鍋爐、熱交換器、集中空調、熱力電站等水質處理的工況場所。結構與選型結構緊湊,自動化程度高,除需要定期人工加再生鹽外,無需專人值守,該設備由樹脂罐、鹽箱、控制閥和控制器組成。樹脂罐一般有玻璃鋼、碳鋼防腐和不銹鋼三種材料制造。主要用來裝填樹脂,提供離子交換場所,在有供水時間規(guī)律、樹脂再生期間可不供水或有備供水箱情況下選單罐即可,而在需連續(xù)供水、供水量大或需備用工況下常選雙罐或多罐,控制閥和控制器選用進口產品,控制器可分為時間型和流量型兩種,時間型適合于日供水量比較穩(wěn)定的場所,根據(jù)用戶需要自行設定在用水低峰時;流量控制型是根據(jù)安裝在出水管道上的智能流量計所的統(tǒng)計的流量數(shù)與用戶所設定的流量數(shù)進行控制再生程序。路控制閥是有多個通路的閥門,根據(jù)控制器的指令自動開斷不同的通路完成再生及軟化水過程。鹽箱是配制再生用鹽液的容器。型號編制SYWN型號意義依次為: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產水量(T/h)噸/每小時-T時間型,L流量型-A一個交換器,B兩個交換器技術參數(shù):·原水硬度:8mmol/L出水硬度:0.03mmol/L·進水水質:TDS200ppm,ph=6.5~7.5進水濁度:5度·進水電鐵離子:<0.3mg/L壓力降:0.03MPa~0.06MPa電源:220V,50HZ功率;3~10W·交換容量:1000N/m2樹脂型號:0.0017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再生鹽耗:<100g/N再生水耗:<2%,環(huán)境溫度:2-50℃,供水壓力:0.2~0.6MPa。SYWN-32.8—3.41360·163099460·760安裝說明:·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要求地面基本水平能承重;周圍有良好的排水設施?!楸Wo系統(tǒng)正常運行,應設置軟水貯水箱,容量約為交換器的2~3小時的產水量,水箱須設水位控制裝置(如浮球閥、水位顯控制儀等)控制進水?!ぴ畨毫?.2~0.6Mpa適宜(0.3Mpa最佳)。過低應設置加壓泵。·使用前沖洗系統(tǒng)管道,防止雜質堵塞?!じ鶕?jù)設備運行情況,向鹽罐補充鹽,確保鹽水飽和濃度。·設備投入使用后,定期對原水和軟水進行取樣檢驗,驗證設備的運行情況。7.3.3防結垢、除污當熱網(wǎng)水的硬度較高時,在設備內壁將有結垢結渣的可能,因此在熱力站內宜安裝簡單的防結構垢結渣的裝置—強磁防垢器。強磁防垢器安裝簡便,只需捆扎在管道外壁上。根據(jù)管道公稱直徑的不同,宜安裝不同數(shù)量的防垢器。強磁防垢器應安裝在補水泵、循環(huán)水泵、熱水供應泵出口的管道上,或安裝在補水管道上。7.4其它相關設備的選擇及計算7.4.1補水箱的選擇:選擇方形開式水箱,水箱容積的確定:V=1.2Gbt/ρGb—補給水量,為循環(huán)水量的4﹪,kg/h;t—補給水的貯存時間,h;ρ—水的密度,kg/m3。V=1.2×83455×0.04×0.5/1000=2m3選擇方形開式3號水箱,公稱容積為2m3,主要尺寸L×B×H=1400×1400×1200。7.4.2除污器的選擇除污器用于清除熱網(wǎng)系統(tǒng)中的雜質和污垢,保證系統(tǒng)內水質清潔,減少阻力,防止堵塞和保護熱網(wǎng)設備,是供熱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部件。除污器一般放在熱用戶入口調壓裝置前,集水器總回水管上或水泵入口處。目前常用的除污器有以下三種:·按國家標準圖集在現(xiàn)場加工制作的,有立式直通、臥式直通和臥式角通三種,直徑為40~450mm?!ふ憬瓬刂輾W??h永中水暖設備廠生產的,有SG型(水)、QG型(汽),直徑為15~450mm?!ど蜿柌y管制造集團公司生產的旋流式除污器,直徑為40~500mm。采用天津天津-京泰JTK型快速除污器。天津-京泰JTK型快速除污器工作原理:除污器工作時,蝶閥閥板處于全開狀態(tài),介質由進口法蘭a進入濾網(wǎng)內側,經網(wǎng)眼過濾后進入濾網(wǎng)外側,由出口法蘭b離開除污器進入管路系統(tǒng),除污器排污時,蝶閥閥板處于關閉狀態(tài),排污管閥門打開,由于除污器內介質與排污管外產生壓差,由濾網(wǎng)外側流入內側,起到反沖作用,雜質和污物排出。除污過程介質由出口法蘭b進入管路系統(tǒng),達到系統(tǒng)不停機。性能參數(shù):設計壓力1.6MPa;設計溫度180℃;濾網(wǎng)孔徑φ1~φ10;法蘭標準JB/T8-94。除污器安裝在水泵及某些加熱器的水入口處,濾掉水中的固體沉淀物,防止破壞堵塞設備。過濾器可以在現(xiàn)場加工制作,也可由專門工廠生產。除污器有立式直通、臥式直通及臥式角通、旋流除污器、反沖洗除污器等,按情況需要選取。熱力站的除污設備是個十分重要的設備,設計上應注意:·除污器應布置安裝在較空曠、便于檢修的地方,切不要放在高處或不便于接近的角落。這是熱力站里檢修管理量最大的設備?!x擇在運行中可連續(xù)排污的除污器,尤其是對于較大熱網(wǎng),除污器又大又重,拆卸一次很浪費時間,如果選擇那種需拆下排污清洗的除污器,在熱網(wǎng)初啟動時3~5天就要拆下排污,會增加運行管理的工作量。對大型熱網(wǎng),以旋流式的除污器較好?!ぴO計中要充分考慮除污器運行時的排污問題,如果是側下方有排污口,應在安裝高度上充分預留排污所需距離,并宜在除污器附近留沖洗用的水龍頭?!こ燮靼惭b位置為供暖系統(tǒng)的入口調壓裝置之前;鍋爐房循環(huán)水泵的吸入口和熱交換設備前;其他小孔口閥也應裝設除污器或過濾器?!こ燮骰蜻^濾器接管直徑可取與干管的直徑相同?!こ燮骰蜻^濾器橫斷面中水的流速宜取0.05m/s。圖10-1除污器剖面圖除污器型號及尺寸表10-1型號LL1H1DH2JTK1300200300807.4.3集水器、分水器的選型計算

㈠分類按照總管與分水器連接方式分為甲、乙兩種型式。㈡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確定直徑的確定按經驗估算確定D:D=1.5~3.0dmax,mmD—分水器、集水器直徑,mm;dmax—分水器集水器支管中的最大直徑,mm。按斷面流速v確定D:已知供水溫度71℃和熱水量,查取分水器尺寸D。分、集水器的接管閥門宜采用手動流量調節(jié)閥。由經驗公式計算D—分、集水器直徑,mm;G—通過分、集水器的總流量,(t/h);v—通過分水器、集水器斷面流速,m/s;ρ—工作溫度下水的密度,kg/m3。通過分、集水器的總流量G前面已求得為83t/h,分水器、集水器斷面流速v按0.3m/s計算,循環(huán)水在供水71℃時的密度ρ=977.71kg/m3由此按設計手冊選擇的分集水器型號及尺寸如下表。圖3-7分、集水器尺寸分、集水器尺寸表3-8管徑尺寸d1d2d3L1L2L3L4LD2002002003504604102501470325第8章?lián)Q熱站工藝布置8.1換熱站內的熱力系統(tǒng)8.1.1采暖系統(tǒng)的連接采暖系統(tǒng)與蒸汽系統(tǒng)的連接,一般采用兩種形式—直接式和間接式。間接連接,是通過熱交換器連接,以水作為采暖系統(tǒng)的熱介質。在居住區(qū),蒸汽主要用于洗衣房、浴室、食堂等工藝過程必須用蒸汽的建筑物及體育館、飯店、咖啡店和商店等,有必要時也允許采用蒸汽供熱系統(tǒng)。在工業(yè)企業(yè)區(qū),工藝生產過程需要的蒸汽,主要通過蒸汽管路,如技術經濟合理,也可采用蒸汽供給采暖系統(tǒng)。采暖系統(tǒng)與蒸汽管網(wǎng)直接連接時,蒸汽送入分汽缸,必要時經過減壓,然后送入采暖系統(tǒng)。熱水采暖系統(tǒng)經熱交換器與蒸汽管網(wǎng)連接時,為了保持采暖系統(tǒng)的靜壓,必須設置膨脹水箱。熱水采暖系統(tǒng)中水的循環(huán)有自然循環(huán)和強制循環(huán)兩種。強制循環(huán)必須安裝循環(huán)水泵;自然循環(huán)須有足夠的重力循環(huán)作用壓頭。汽水熱交換器后的凝結水應充分利用其熱量后,進入凝結水箱。以蒸汽壓力圍持凝結水箱內5~20kPa的余壓,并以閉式系統(tǒng)回收凝結水,至少應安裝兩個容積各為凝結水計算流量的50%水箱。自動輸送凝結水時,水箱的容積不少于20分鐘內返回的最大凝水量。閉式凝結水箱要設置玻璃水位計和壓力表。8.1.2.生活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連接生活熱水供應系統(tǒng)與蒸汽管網(wǎng)的連接有直接連接和經過熱交換器的間接連接兩種型式。熱網(wǎng)的蒸汽以鼓泡方式進入高位蓄水箱,冷水由自來水管進入水箱??空l為調節(jié)閥來圍持水箱的水位。采用間接連接時,若安裝容積式汽-水熱交換器,則具有熱交換器和蓄水箱的雙重作用。如有浴室、洗衣房和其它用水大戶時,則采用高位蓄水箱的汽-水熱交換器與蒸汽管網(wǎng)的連接方式。8.1.3.通風系統(tǒng)的連接空氣加熱器與蒸汽管網(wǎng)的連接形式主要取決于蒸汽壓力。當壓力低于0.03MPa時,應在空氣加熱器凝結水箱上安裝水力阻力器;當壓力大于0.03MPa時,安裝疏水器。一般采用凝結水淹沒空氣加熱器的辦法調節(jié)放熱量。8.1.4工藝負荷的連接與熱網(wǎng)的連接形式,主要取決于熱介質的種類和所連設備的特性。工藝負荷大多用蒸汽,所有工業(yè)企業(yè)用戶都通過控制節(jié)點與熱網(wǎng)連接。通常,一個企業(yè)有一個控制節(jié)點。工藝、通風和采暖系統(tǒng)的蒸汽管都接到分汽缸上。用于同一負荷的蒸汽管、凝結水管應盡可能采用獨立機構,凝結水在返回水箱之前要經過凈化,靠水位調節(jié)閥來圍持凝結水箱的水位。8.2換熱站平面布置在換熱站的平面圖中,一般應包括:泵房、儀表間、值班室和生活附屬間等。對于水水換熱站,一般布置在單層建筑中即可。換熱站一般為混凝土地面,墻面粉刷或油漆,要有照明和上下水設施。較大的換熱站宜考慮設備安裝及檢修的起吊裝置,起重量小于0.5t時設移動吊架或固定釣鉤;起重量在0.5t—0.2t時,設手動單軌吊車;起重量大于2.0t,宜設手動或電動橋式起重機。房間凈高度要滿足起吊及工藝要求,一般不宜小于4.0m,換熱站內應留檢修場地,設備間的通道不小于0.8m,兩層布置的換熱站應考慮設備搬運和檢修安裝用孔。熱力站位置應根據(jù)供熱系統(tǒng)整體布局的經濟合理性及運行管理方便的原則設置。通常有三種方式:附設于鍋爐房輔助房間內;獨立設置;布置在熱用戶建筑(或輔助建筑)物內。熱力站內各設備之間應有運行操作及設備圍修所必須的場地。·水泵安裝布置時,水泵基礎應高出地面0.15m以上,水泵基礎距離墻面不小于0.8m,當?shù)胤骄o張時,兩臺泵可供用基礎,水泵和電動機突出部分凈距不應小于0.5米,兩臺泵基礎則不能共用基礎。兩層布置的熱力站應考慮設備搬運和檢修安裝孔?!ふ緝人虚y門應保證便于操作和裝卸,各設備間的檢修通道不小于0.8m?!τ诟叨却笥?m需要操作的設備,以設置操作平臺、扶手和防護欄桿?!す軞な綋Q熱器還應留有抽出管束所需要的距離,其尺寸通常為管束的1.5倍。只能設一個固定支座,并布置在抽管段前端?!ぐ迨綋Q熱器要留出足夠的加片位置?!に械墓艿缿紤]熱力補償,并設支吊架?!ふ羝到y(tǒng)的以下各處應設疏水裝置:過熱蒸汽管路的最低點、流量測量孔板和分汽缸的底部,換熱設備的凝結水出口應設經常性疏水器?!ふ羝┢麎毫Ω哂谟脩艋蛴闷O備壓力時,應在熱力站或用戶入口裝設減壓裝置,以保證用戶的用汽壓力要求?!ねㄍ脩艄嵯到y(tǒng)的蒸汽(或熱水)分支管路多于三根時,應采用分汽缸(或分水器、集水器)連接,各分支管上應安裝閥門。熱力站應設置必要的檢測、自控和計量裝置。在熱水供應系統(tǒng)上,應設置上水流量表,用以計量熱水供應的用量。熱水供應的供水溫度,可用溫度調節(jié)法控制參考資料及設計規(guī)范[1]《供暖通風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陸耀慶主編1987年[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3]《05系列建筑標準設計圖集》N1-N5[4]《城市供熱手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湯惠芬、范季賢1992年[5]《鍋爐房實用設計手冊》第二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洪向道主編2001年[6]《供熱工程》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孫剛主編2009年[7]《城市熱網(wǎng)設計規(guī)范》GJJ34-2002[8]《熱能工程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湯惠芬999年[9]《熱力管道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趙適之等1987年[10]《集中供熱設計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李善化、康慧等1996年[11]《實用供暖空調工程設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陸耀慶主編1995年[12]《城鎮(zhèn)直埋供熱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T81-98[13]《直埋式預制保溫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JJG11-94[14]《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guī)程》JGJ142-2004[15]《供熱工程制圖標準》CJJ/T78-97[16]《暖通空調制圖標準》GBT50114-2001[17]《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版[18]《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2-2002(2009—2012)高考試題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匯編練習版1.(09年福建理綜·8)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4g鎂的原子量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NA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數(shù)為0.1NAC.1mol甲烷分子所含質子數(shù)為10NAD.標準狀況下,22.4L乙醇的分子數(shù)為NA2.(09年廣東化學·6)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硫酸鉀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為NAB.乙烯和環(huán)丙烷(C3H6)組成的28g混合氣體中含有3NA個氫原子C.標準狀況下,22.4L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D.將0.1mol氯化鐵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3.(09年廣東理基·20)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2.4LCl2中含有NA個C12分子B.1L0.1mol·L-1Na2SO4溶液中有0.1NA個Na+C.1molH2與1molC12反應生成NA個HCl分子D.1molCa變成Ca2+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2NA4.(09年海南化學·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A.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1NAB.1molHCl氣體中的粒子數(shù)與0.5mo1/L鹽酸中溶質粒子數(shù)相等C.在標準狀況下,22.4LCH4與18gH2O所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0NAD.CO和N2為等電子體,22.4L的CO氣體與lmolN2所含的電子數(shù)相等5.(09年江蘇化學·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5℃時,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B.標準狀況下,2.24LCl2與過量稀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0.2NAC.室溫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1.5NAD.標準狀況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1.0NA6.(09年上?;瘜W·12)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等于0.1NAB.常溫下,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