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課件_第1頁
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課件_第2頁
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課件_第3頁
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課件_第4頁
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

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一)各年齡階段兒童發(fā)育特點模塊二:社區(qū)兒童保健2020/11/31一、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胎兒期學齡前期(一)各年齡階段兒一、胎兒期:1、概念:精卵細胞結合至小兒出生前,約40周。胚胎期(最初8周)2、特點:胎兒完全依賴母體而存在,易受其影響,尤其是胚胎前8周。3、保健重點:加強孕婦和胎兒保健2020/11/32一、胎兒期:1、概念:精卵細胞結合至小兒出生前,約40周。胚

個體發(fā)育(胚胎階段)

精子穿卵受精卵6周胚胎11周胚胎12周胚胎4月胚胎2020/11/33個體發(fā)育(胚胎階段)精子穿卵受精卵6周胚胎二、新生兒期:1、概念: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后滿28天。2、特點: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3、保健重點:加強保暖、喂養(yǎng)、預防感染。4、圍生期:胎齡滿28周至出生后1周。死亡率最高。2020/11/34二、新生兒期:1、概念: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后滿28天。三、嬰兒期1、概念:出生后至1周歲前。又稱乳兒期。2、特點:生長發(fā)育最迅速;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傳染性疾病。3、保健重點:提倡母乳喂養(yǎng)、指導合理營養(yǎng)、及時添加輔食;做好預防接種。2020/11/35三、嬰兒期1、概念:出生后至1周歲前。又稱乳兒期。2020/四、幼兒期1、概念:1-3周歲。2、特點:智能發(fā)育突出,對危險識別能力不足。最易發(fā)生意外事故。3、保健重點:加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做好口腔護理,加強安全護理。2020/11/36四、幼兒期1、概念:1-3周歲。2020/11/36五、學齡前期1、概念:3周歲到入小學前(6-7周歲)。2、特點:智能發(fā)育日趨完善、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喜模仿。3、保健重點:易患傳染性疾病,免疫反應性疾?。L濕熱、急性腎炎);應做好預防。2020/11/37五、學齡前期1、概念:3周歲到入小學前(6-7周歲)。202六、學齡期1、概念:6-7周歲至青春期開始(12-14歲)。2、特點:體格、智能發(fā)育較穩(wěn)定。除生殖系統外,余器官發(fā)育接近成人。3、保健重點:給予更多的關愛,供給充足營養(yǎng),安排有規(guī)律的生活、學習和體格鍛煉,合理用眼,注意口腔衛(wèi)生,坐、立、行、寫等姿勢。2020/11/38六、學齡期1、概念:6-7周歲至青春期開始(12-14歲)。七、青春期1、概念:

女孩從11-12歲開始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開始到18-20歲。2、特點: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3、保健重點:加強教育與引導,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加強體格鍛煉,增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20/11/39七、青春期1、概念:2020/11/39小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生長(growth)

指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增長,是量的變化,發(fā)育的物質基礎。發(fā)育(development)

指細胞、組織、器官功能上的分化及成熟,是質的變化2020/11/310小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生長(growth)2020/11/310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順序規(guī)律):

上→下;近→遠;粗→細;簡單→復雜;低級→高級。連續(xù)性與階段性:

快-慢-快各系統器官發(fā)育不平衡性:個體差異:2020/11/311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順序規(guī)律):2020/11/311一、小兒體格生長常用指標(一)體重:正常平均出生體重:3千克;3-5月齡:出生體重的2倍;1周歲:3倍;2周歲:4倍;2020/11/312一、小兒體格生長常用指標2020/11/312你能估算5個月、10個月的寶寶的體重大概是多少嗎?體重計算公式: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7kg7-12個月:6kg+月齡×0.25(kg)

=6個月體重+(月齡-6)×0.4(kg)2-12歲:=年齡×2+7(或8)(kg)2020/11/313你能估算5個月、10個月的寶寶的體重大概是多少嗎?體重計算公體重臨床意義:是判斷體格發(fā)育、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如肥胖癥、營養(yǎng)不良計算飲食、藥量的主要依據。測量方法2020/11/314體重臨床意義:測量方法2020/11/314(二)身高(長)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

新生兒:50cm1歲:75cm

(1.5倍)2歲:

85cm2~12歲:=年齡×7+70(cm)2020/11/315(二)身高(長)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

新生兒:50cm(二)身高(長)上部量:頭頂到恥骨聯合上緣下部量:恥骨聯合上緣到足底坐高:頭頂到坐骨結節(jié)中點新生兒:臍上2歲:臍下6歲:臍恥之間12歲:中點在恥骨聯合上緣。2020/11/316(二)身高(長)上部量:頭頂到恥骨聯合上緣中點2020/11(二)身高(長)臨床意義:反映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低于同齡身長平均值30%以上:

重度營養(yǎng)不良、侏儒癥、呆小癥測量方法2020/11/317(二)身高(長)臨床意義:反映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指標測量方法20(三)頭圍齊眉弓上緣至枕骨結節(jié)的周長

新生兒:34cm;1歲:46cm;2歲:48cm;5歲:50cm;15歲以后:54-58cm;2020/11/318(三)頭圍齊眉弓上緣至枕骨結節(jié)的周長新生兒:34cm;2(三)頭圍測量方法臨床意義:反映腦與顱骨的發(fā)育頭圍過小:腦發(fā)育不全,頭小畸形。頭圍過大:腦積水,佝僂病后遺癥。2020/11/319(三)頭圍測量方法臨床意義:反映腦與顱骨的發(fā)育2020/11(四)胸圍

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出生:32cm;1歲:46cm;1歲后:胸圍-頭圍=歲數-1頭、胸圍交叉時間約1-1.5歲測量方法2020/11/320(四)胸圍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出生:32cm;測量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長度。評估標準:>13.5cm為營養(yǎng)良好12.5~13.5cm為營養(yǎng)中等<12.5cm為營養(yǎng)不良(五)上臂圍2020/11/321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長度。(五)上臂圍2(五)皮下脂肪用小卡尺進行測量,測量者用拇指及食指將測量部位皮下脂肪捏起,將鉗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二邊至底部并鉗住,測量其厚度,記錄讀數至0.5mm。常測量的部位有:①上臂二頭肌部位,肩峰與鷹嘴連線中點,皮褶方向與上臂長軸平行。②背部、肩腫下角下稍外側位,皮褶方向自下外向上中方向與脊柱成45°角。③腹部,鎖骨中線上平臍處,皮褶方向與軀干長軸平行,捏起時兩指的距離為3cm。2020/11/322(五)皮下脂肪用小卡尺進行測量,測量者用拇指及食指將測量部位二、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fā)育

(一)顱骨前囟:1.5-2.0cm,至1-1.5歲閉合。后囟:出生時巳閉合或很小,生后2-3個月應閉合。顱縫:生后3-4個月閉合。前囟測量方法2020/11/323二、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fā)育

(一)顱骨前囟:1.5-2.0cm(一)顱骨前囟檢查的臨床意義:前囟早閉:頭小畸形;晚閉:佝僂病,先天性甲減(呆小癥),腦積水。飽滿:顱內壓增高。低陷:脫水,極度消瘦。2020/11/324(一)顱骨前囟檢查的臨床意義:2020/11/324(二)脊柱3個月頸椎前凸

6個月胸椎后凸

1周歲腰椎前凸2020/11/325(二)脊柱3個月頸椎前凸2020/11/325(三)骨化中心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歲數+1臨床意義骨齡落后:見于甲低、生長激素缺乏骨齡超前:見于性早熟、骨齡:用X線測定不同年齡兒童長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數目、形態(tài)的變化,并將其標準化,即為骨齡2020/11/326(三)骨化中心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歲數+1骨齡:用X2020/11/3272020/11/327(四)牙齒一般于6個月(4-8個月)左右開始出乳牙,2-2.5歲出齊,共20個2歲內乳牙數:月齡-(4-6)6歲左右開始出第一顆恒牙2020/11/328(四)牙齒一般于6個月(4-8個月)左右開始出乳牙,2-2.(四)牙齒生理現象:出牙時個別小兒出現流涎、睡眠不安、低熱。恒牙:共28-32個,17-30歲出齊。出牙延遲:12個月仍未萌出乳牙出牙延遲臨床意義: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甲減、21-三體。2020/11/329(四)牙齒生理現象:出牙時個別小兒出現流涎、睡眠不安、低熱。三、腦和脊髓的發(fā)育腦的發(fā)育:發(fā)育最早但不完善。新生兒腦重(370克)達成人腦重(1500克)25%左右,為體重的1/9-1/8;2歲達900-1000克,達成人腦重60%左右;7歲時接近成人達1500克。3歲時腦細胞分化基本完成,8歲時與成人近似。2020/11/330三、腦和脊髓的發(fā)育腦的發(fā)育:2020/11/330神經髓鞘形成到4歲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嬰兒期,各種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導緩慢,且易于泛化。。脊髓的發(fā)育脊髓隨年齡而增長。在新生兒期,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緣,4歲時上移至第1腰椎,在進行腰椎穿刺時應注意。2020/11/331神經髓鞘形成到4歲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嬰兒期,各種刺激引起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存在而后永不消失的反射:(1)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2)瞳孔反射(papillaryreflex)(3)咽反射(pharyngealreflex)(4)吞咽反射(deglutitionreflex)

2020/11/332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存在而后永不消失的反射:2020/11/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存在而后逐漸消失的反射:(1)覓食反射(2)吸吮反射(3)握持反射(4)擁抱反射2020/11/333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存在而后逐漸消失的反射:2020/11/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不存在后逐漸出現并終生不消失的反射:(1)腹壁反射(2)提睪反射(3)腱反射3-4個月前的嬰兒肌張力高,Kernig征陽性。2歲以下兒童Barbinski征陽性。2020/11/334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不存在后逐漸出現并終生不消失的反射:3-四、運動功能的發(fā)育平衡和大運動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2歲:雙足并跳30個月:單足跳36個月:兩腿交叉下樓梯。細動作一握三抓六會敲,九用兩指周會勺18個月:能疊2~3塊積木;2歲:可疊6~7塊積木,會翻書。2020/11/335四、運動功能的發(fā)育平衡和大運動細動作2020/11/335五、語言發(fā)育“一哭二喉三咿呀,四笑六單八bama,周歲理解會叫人(物)”2歲:能說出自己身體各部分;3-4歲:說歌謠、唱歌;5-6歲:能講完整的故事。2020/11/336五、語言發(fā)育“一哭二喉三咿呀,四笑六單八bama,2020/小兒發(fā)育的評價衡量體格生長的常用方法如下:

1)均值離差法:

2)百分位、中位數法:

3)生長發(fā)育圖法:2020/11/337小兒發(fā)育的評價衡量體格生長的常用方法如下:2020/11/32020/11/3382020/11/338thanks2020/11/339thanks2020/11/3392020/11/3402020/11/340肥胖癥營養(yǎng)不良2020/11/341肥胖癥營養(yǎng)不良2020/11/3412020/11/3422020/11/342長期營養(yǎng)不良(左)右為呆小癥8歲侏儒癥(左)

2020/11/343長期營養(yǎng)不良(左)右為呆小癥8歲侏儒癥(左)2020/11小頭畸形:6月齡,頭圍35cm,前額尖突

腦積水2020/11/344小頭畸形:6月齡,頭圍35cm,前額尖突腦積水2020/2020/11/3452020/11/3452020/11/3462020/11/346一、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

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一)各年齡階段兒童發(fā)育特點模塊二:社區(qū)兒童保健2020/11/347一、兒童生長發(fā)育與健康評估胎兒期學齡前期(一)各年齡階段兒一、胎兒期:1、概念:精卵細胞結合至小兒出生前,約40周。胚胎期(最初8周)2、特點:胎兒完全依賴母體而存在,易受其影響,尤其是胚胎前8周。3、保健重點:加強孕婦和胎兒保健2020/11/348一、胎兒期:1、概念:精卵細胞結合至小兒出生前,約40周。胚

個體發(fā)育(胚胎階段)

精子穿卵受精卵6周胚胎11周胚胎12周胚胎4月胚胎2020/11/349個體發(fā)育(胚胎階段)精子穿卵受精卵6周胚胎二、新生兒期:1、概念: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后滿28天。2、特點: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3、保健重點:加強保暖、喂養(yǎng)、預防感染。4、圍生期:胎齡滿28周至出生后1周。死亡率最高。2020/11/350二、新生兒期:1、概念: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后滿28天。三、嬰兒期1、概念:出生后至1周歲前。又稱乳兒期。2、特點:生長發(fā)育最迅速;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傳染性疾病。3、保健重點:提倡母乳喂養(yǎng)、指導合理營養(yǎng)、及時添加輔食;做好預防接種。2020/11/351三、嬰兒期1、概念:出生后至1周歲前。又稱乳兒期。2020/四、幼兒期1、概念:1-3周歲。2、特點:智能發(fā)育突出,對危險識別能力不足。最易發(fā)生意外事故。3、保健重點:加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做好口腔護理,加強安全護理。2020/11/352四、幼兒期1、概念:1-3周歲。2020/11/36五、學齡前期1、概念:3周歲到入小學前(6-7周歲)。2、特點:智能發(fā)育日趨完善、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喜模仿。3、保健重點:易患傳染性疾病,免疫反應性疾?。L濕熱、急性腎炎);應做好預防。2020/11/353五、學齡前期1、概念:3周歲到入小學前(6-7周歲)。202六、學齡期1、概念:6-7周歲至青春期開始(12-14歲)。2、特點:體格、智能發(fā)育較穩(wěn)定。除生殖系統外,余器官發(fā)育接近成人。3、保健重點:給予更多的關愛,供給充足營養(yǎng),安排有規(guī)律的生活、學習和體格鍛煉,合理用眼,注意口腔衛(wèi)生,坐、立、行、寫等姿勢。2020/11/354六、學齡期1、概念:6-7周歲至青春期開始(12-14歲)。七、青春期1、概念:

女孩從11-12歲開始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開始到18-20歲。2、特點: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3、保健重點:加強教育與引導,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加強體格鍛煉,增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20/11/355七、青春期1、概念:2020/11/39小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生長(growth)

指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增長,是量的變化,發(fā)育的物質基礎。發(fā)育(development)

指細胞、組織、器官功能上的分化及成熟,是質的變化2020/11/356小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生長(growth)2020/11/310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順序規(guī)律):

上→下;近→遠;粗→細;簡單→復雜;低級→高級。連續(xù)性與階段性:

快-慢-快各系統器官發(fā)育不平衡性:個體差異:2020/11/357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一般規(guī)律(順序規(guī)律):2020/11/311一、小兒體格生長常用指標(一)體重:正常平均出生體重:3千克;3-5月齡:出生體重的2倍;1周歲:3倍;2周歲:4倍;2020/11/358一、小兒體格生長常用指標2020/11/312你能估算5個月、10個月的寶寶的體重大概是多少嗎?體重計算公式: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7kg7-12個月:6kg+月齡×0.25(kg)

=6個月體重+(月齡-6)×0.4(kg)2-12歲:=年齡×2+7(或8)(kg)2020/11/359你能估算5個月、10個月的寶寶的體重大概是多少嗎?體重計算公體重臨床意義:是判斷體格發(fā)育、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如肥胖癥、營養(yǎng)不良計算飲食、藥量的主要依據。測量方法2020/11/360體重臨床意義:測量方法2020/11/314(二)身高(長)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

新生兒:50cm1歲:75cm

(1.5倍)2歲:

85cm2~12歲:=年齡×7+70(cm)2020/11/361(二)身高(長)從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

新生兒:50cm(二)身高(長)上部量:頭頂到恥骨聯合上緣下部量:恥骨聯合上緣到足底坐高:頭頂到坐骨結節(jié)中點新生兒:臍上2歲:臍下6歲:臍恥之間12歲:中點在恥骨聯合上緣。2020/11/362(二)身高(長)上部量:頭頂到恥骨聯合上緣中點2020/11(二)身高(長)臨床意義:反映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低于同齡身長平均值30%以上:

重度營養(yǎng)不良、侏儒癥、呆小癥測量方法2020/11/363(二)身高(長)臨床意義:反映骨骼發(fā)育的重要指標測量方法20(三)頭圍齊眉弓上緣至枕骨結節(jié)的周長

新生兒:34cm;1歲:46cm;2歲:48cm;5歲:50cm;15歲以后:54-58cm;2020/11/364(三)頭圍齊眉弓上緣至枕骨結節(jié)的周長新生兒:34cm;2(三)頭圍測量方法臨床意義:反映腦與顱骨的發(fā)育頭圍過小:腦發(fā)育不全,頭小畸形。頭圍過大:腦積水,佝僂病后遺癥。2020/11/365(三)頭圍測量方法臨床意義:反映腦與顱骨的發(fā)育2020/11(四)胸圍

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出生:32cm;1歲:46cm;1歲后:胸圍-頭圍=歲數-1頭、胸圍交叉時間約1-1.5歲測量方法2020/11/366(四)胸圍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出生:32cm;測量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長度。評估標準:>13.5cm為營養(yǎng)良好12.5~13.5cm為營養(yǎng)中等<12.5cm為營養(yǎng)不良(五)上臂圍2020/11/367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水平繞上臂一周長度。(五)上臂圍2(五)皮下脂肪用小卡尺進行測量,測量者用拇指及食指將測量部位皮下脂肪捏起,將鉗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二邊至底部并鉗住,測量其厚度,記錄讀數至0.5mm。常測量的部位有:①上臂二頭肌部位,肩峰與鷹嘴連線中點,皮褶方向與上臂長軸平行。②背部、肩腫下角下稍外側位,皮褶方向自下外向上中方向與脊柱成45°角。③腹部,鎖骨中線上平臍處,皮褶方向與軀干長軸平行,捏起時兩指的距離為3cm。2020/11/368(五)皮下脂肪用小卡尺進行測量,測量者用拇指及食指將測量部位二、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fā)育

(一)顱骨前囟:1.5-2.0cm,至1-1.5歲閉合。后囟:出生時巳閉合或很小,生后2-3個月應閉合。顱縫:生后3-4個月閉合。前囟測量方法2020/11/369二、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fā)育

(一)顱骨前囟:1.5-2.0cm(一)顱骨前囟檢查的臨床意義:前囟早閉:頭小畸形;晚閉:佝僂病,先天性甲減(呆小癥),腦積水。飽滿:顱內壓增高。低陷:脫水,極度消瘦。2020/11/370(一)顱骨前囟檢查的臨床意義:2020/11/324(二)脊柱3個月頸椎前凸

6個月胸椎后凸

1周歲腰椎前凸2020/11/371(二)脊柱3個月頸椎前凸2020/11/325(三)骨化中心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歲數+1臨床意義骨齡落后:見于甲低、生長激素缺乏骨齡超前:見于性早熟、骨齡:用X線測定不同年齡兒童長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數目、形態(tài)的變化,并將其標準化,即為骨齡2020/11/372(三)骨化中心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歲數+1骨齡:用X2020/11/3732020/11/327(四)牙齒一般于6個月(4-8個月)左右開始出乳牙,2-2.5歲出齊,共20個2歲內乳牙數:月齡-(4-6)6歲左右開始出第一顆恒牙2020/11/374(四)牙齒一般于6個月(4-8個月)左右開始出乳牙,2-2.(四)牙齒生理現象:出牙時個別小兒出現流涎、睡眠不安、低熱。恒牙:共28-32個,17-30歲出齊。出牙延遲:12個月仍未萌出乳牙出牙延遲臨床意義: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甲減、21-三體。2020/11/375(四)牙齒生理現象:出牙時個別小兒出現流涎、睡眠不安、低熱。三、腦和脊髓的發(fā)育腦的發(fā)育:發(fā)育最早但不完善。新生兒腦重(370克)達成人腦重(1500克)25%左右,為體重的1/9-1/8;2歲達900-1000克,達成人腦重60%左右;7歲時接近成人達1500克。3歲時腦細胞分化基本完成,8歲時與成人近似。2020/11/376三、腦和脊髓的發(fā)育腦的發(fā)育:2020/11/330神經髓鞘形成到4歲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嬰兒期,各種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導緩慢,且易于泛化。。脊髓的發(fā)育脊髓隨年齡而增長。在新生兒期,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緣,4歲時上移至第1腰椎,在進行腰椎穿刺時應注意。2020/11/377神經髓鞘形成到4歲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嬰兒期,各種刺激引起神經反射的發(fā)育出生時存在而后永不消失的反射:(1)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2)瞳孔反射(papillaryreflex)(3)咽反射(pharyngealref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