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差異課件_第1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課件_第2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課件_第3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課件_第4頁
東西方文化差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西方文化發(fā)展與差異冰經滌涵課題開發(fā)原因對我們傳統(tǒng)文化而言,現(xiàn)階段形成兩套對立的思路要不全盤接受的綁架道德,要不全盤否定,認為只有外國的月亮是圓的反思是繼續(xù)沿著原來救亡圖存這樣拋棄傳統(tǒng)、西化的道路走呢,還是思考回到我們自己傳統(tǒng)文化上案例分析:曾國藩兩次丁憂的變化從最初的綁架道德到順受其正。案例分析:吳虞一介儒生救國無望到打倒孔家店從提倡女權到獨愛三寸金蓮59歲為求子納16歲小妾案例分析:吳虞他在日記中寫道:“魔鬼一早下鄉(xiāng)。心術之壞如此,亦孔教之力也。”父子二人以打官司來爭奪家產,當吳虞勝訴后,他在日記中發(fā)泄說:“大吉大利,老魔遷出,月給二十元。”“余憤且悲,余祖宗何不幸而有此子孫也!”吳虞父親死后,他寫信給住宿學校的兩個女兒,“告以老魔徑赴陰司告狀去矣!”案例分析:李宗吾厚黑學李宗吾,原名世銓入學后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25歲思想大變,與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文明和文化的區(qū)別

傳播性:文化的傳播是主動的,文明的傳播很多時候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相對性:文明的相對性更強方向性:文明在人類發(fā)展中都會到同一個目標

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野蠻戰(zhàn)勝文明是歷史規(guī)律,但最終文明征服野蠻也是規(guī)律不管是蒙古人、滿人,都是這樣土耳其給我們的反思土耳其在二十年代的時候徹底地西化改變了,無論是在政治制度上、思想觀念上,還是在生活形式上,都徹底地改變了。甚至取消了土耳其一直用的阿拉伯文字,而改用西方的文字。土耳其在1952年提出加入歐盟1955年萬隆會議的時候,土耳其想要回到伊斯蘭世界邯鄲學步東西方文化的產生時間中國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西方古希臘(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東西方文化的智者百家爭鳴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差異一:制度

差異二:造神運動

中國的神

差異三:一元論和二元論西方人認為的倫理就是宗教,做事是科學,做人是宗教,中國人是不分的。中國人認為陰陽可以轉化,西方人認為這是兩個東西差異三:一元論和二元論一為中心?二為中心,中國人怎么分最后都要合,家庭為中心?個人為中心我們沒有對事不對人的說法天下君親師

天:即為道,天道、人道,前進的方法,進步的方式

地:即為法,法則、法律,自然的制約,社會的規(guī)范

君:即為天下,百姓,君不是一個人,而是百姓的總合,若君無法帶領百姓,那也就不配,不是君

親:父母,親人,有血親關系,或者是名義上的血親關系(如結拜兄弟)

師:師長,朋友,愛人

道、法、義、孝、情傳薪

個體的生命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現(xiàn)象。生命是會延續(xù)的,那怎么延續(xù)呢?在子女身上延續(xù)。所以他這個延續(xù)就是:叫做“薪傳”,或者“傳薪”。中國古代講“薪傳”,就是一個個體生命,就像一根木柴一樣。生命在的時候,就是木柴在燃燒。所以是薪火相傳嘛!那么火燒啊燒,把這木柴燒完了,怎么辦?另一根木頭接著燒。這就是火盡薪傳。一個個體生命結束了,另一個生命接著——那就是子女了孝文化

從堯舜開始,到周公,到孔子,到漢朝,到隋唐兩宋直到明清,沒有一個朝代是不重視的人才的選拔舉孝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度上帝一詞《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人之所尊,莫過于帝,托之于天,故稱上帝?!对娊洝せ室印罚夯室由系郏R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明代利瑪竇將天主教傳至中國,為了便于傳教,

便將God翻譯成中文本基準有的上帝。西方人的上帝造物主\耶和華(YHWH)自有永有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創(chuàng)造宇宙的神。猶太教猶太教教主是摩西等待彌賽亞認同圣經的舊約基督教基督教教主是耶穌耶和華的兒子分為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教主是穆罕穆德古蘭經與舊約新約的關系爾撒義工“義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譯法,也叫志愿者。其起源于19世紀西方國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務,在世界上已經存在和發(fā)展了100多年,本質是服務社會,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計報酬”。仁義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褂謫?,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埂盖笠埠稳纾俊棺釉唬骸盖笠?,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埂赋嘁埠稳??」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痹唬骸案覇柶浯??!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巍!痹唬骸把员匦牛斜毓?,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泵献又v: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同修互相證悟,互相參悟,互相指正,佛道高深境界的人都知道這其中的相通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差異五:義利關系舍生取義因與之語(申鳴)田橫自殺崖山之戰(zhàn)利益導向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差異六:思維模式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差異七:會意性我們思維方式里經常有意會性會意字會意字會意字意思意思某老外苦學漢語十年,到中國參加漢語考試,試題如下題目:請解釋下文中每個“意思”的意思。阿呆給領導送紅包時,兩人的對話頗有意思。領導:“你這是什么意思?”阿呆“沒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阿呆“小意思,小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卑⒋簟捌鋵嵰矝]有別的意思?!?/p>

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卑⒋簦骸笆俏也缓靡馑??!?/p>

結果:老外淚流滿面,交白卷回了。。。

意思意思

回復:領導:你肯定有什么意思。阿呆:真的沒有什么意思。

領導:既然沒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阿呆:其實,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領導:你既然是想意思意思,那就是有什么意思。阿呆哭了:我就是想意思意思。但是,真的沒有什么別的意思。這么個小紅包能有什么意思?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領導笑了:呵呵。我對你有點意思了。阿呆心想:嘻嘻。我就是這個意思無字經書

人事二字:解釋共有11種之多一是指人世間的事;二是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包含:人力資源規(guī)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員工關系六大模塊;三是指人的意識的對象;四是指饋贈的禮物…差異八:變法的不同

商鞅變法梭倫改革1、時代背景

2、國家生存環(huán)境

梭倫改革:各城邦的競爭與爭戰(zhàn)商鞅變法:諸侯國之間的競爭與戰(zhàn)爭二者都處于社會變動之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出現(xiàn)矛盾;都面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與爭戰(zhàn).一、背景:共性:

梭倫改革:雅典奴隸制國家形成時期商鞅變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共性:

二、目的

梭倫改革:緩和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挽救貴族統(tǒng)治危機.商鞅變法:順應社會大變革形勢,實現(xiàn)富國強兵.

三、內容

商鞅變法軍功授爵由國君任免(或以軍功爵選官)重農抑商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梭倫改革財產多寡為依據(jù)由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公職人員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規(guī)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額,防止貴族任意兼并土地。三、對奴隸主貴族態(tài)度

梭倫改革:緩和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挽救貴族統(tǒng)治危機.商鞅變法:順應社會大變革形勢,實現(xiàn)富國強兵.

梭倫改革:商鞅變法:限制奴隸主貴族特權

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嚴厲打擊奴隸主貴族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梭倫代表奴隸主階級利益;商鞅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所處時代不同:梭倫處于雅典奴隸制國家形成時期;商鞅處于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結合改革所處的時代特征和代表的階級利益分析其成因。四、對奴隸主貴族態(tài)度

五、影響不同:

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促進雅典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奴隸制經濟繁榮.商鞅變法:有利于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重農抑商,促進了封建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差異九:文明性質不同

中國是陸上文明西方是海上文明差異十:文化進程的不同

百家爭鳴罷黜百家佛教的興盛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啟蒙運動百家爭鳴

道、儒、法、墨、名、陰陽、縱橫、農、兵、雜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代表作:道德經,莊子政治主張:無為、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儒家代表人物:孔孟代表作:論語、大學、中庸政治主張:仁、義、禮、智、信儒家八派始見于《韓非子》的《顯學》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慎到、申不害、韓非子代表作:韓非子政治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墨家代表人物:墨翟、代表作:墨子、備城門政治主張:非攻、兼愛、尚賢、節(jié)葬名家代表人物:鄧析、公孫龍、惠施代表作:白馬非馬論政治主張:邏輯學說農家代表人物:許行、陳仲代表作:上農、任地政治主張: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兵家代表人物:孫子代表作:孫子兵法政治主張:兵者,詭道也縱橫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蘇秦、張儀代表作:蘇子、張子政治主張:大丈夫一怒而天下懼,一息而天下安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代表作:五德終始政治主張:止乎仁義節(jié)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代表作:尸子、呂氏春秋、淮南子

政治主張:兼儒墨、合名法罷黜百家

《史記·儒林列傳》載:“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xiāng)之,于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自是之后,言詩于魯則申培公,于齊則轅固生,于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自魯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齊魯自胡毋生,于趙自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shù)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xiāng)風矣。佛教的興盛:白馬馱經

漢明帝夢見金人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后來和天竺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中國有佛教和跪拜的儀規(guī)是從這時開始的。蔡等又帶回佛經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的立像洛陽城雍關之西,建白馬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后來都是在這座寺廟里圓寂的。佛教的興盛:慧遠法師

精通儒學,旁通老莊虎溪三笑(慧遠居東林寺時,送客不過溪。一日陶潛、陸修靜來訪,與語甚契,相送時不覺過溪,三人大笑而別。后人于此建三笑)桓玄問慧遠大師的面就說:“不敢毀傷,何以剪削?”慧遠大師就:“立身行道?!绷⑸硇械朗恰靶⒅K也”佛教的興盛:梁武帝

斷酒肉文留戒疤盂蘭盆節(jié)與達摩對話佛教的興盛:玄奘取經

佛教的興盛:三武一宗滅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榮程朱理學

北宋五子(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朱熹(程頤-楊時-羅從彥-李桐-朱熹)陸王心學

陸九淵王守仁三教合一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家遁世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文藝復興運動

13世紀晚期的佛羅倫薩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學者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十字軍3次東征(盡管第三次半途而廢)帶回來的紀念品馬可波羅出版的《東方見聞錄》代表人物:米開朗基羅、但丁、莎士比亞、達芬奇宗教改革運動

十六世紀天主教到基督教,西方到東方,東方在到西方歐洲人第一次開始反思上帝啟蒙運動

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代表人物: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世界大戰(zhàn)帶給歐洲人的反思

許多西方的思想家、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怎么會發(fā)生那么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呢?這個戰(zhàn)爭死了那么多的人,為了什么?戰(zhàn)爭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經濟,那就是完全是物質利益的驅使,那么就應該反思,西方文化怎么會從一個盲目的崇拜變成另外一個盲目的崇拜?

思考來思考去問題還是人文精神的丟失,所以又呼吁要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人文主義,同樣還是說要向東方去尋找人文的精神資源。東西方文學比較東西方藝術比較東西方習俗比較東西方教育比較

東西方的比較差異十一:具體文化文學的比較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xiàn)內心情感和再現(xiàn)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藝術的比較藝術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斷創(chuàng)造新興之美,借此宣泄內心的欲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夸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舞蹈1、食物

西方以小麥為主小麥大概起源于中東的新月沃土,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于栽培作物的首位東方以稻米為主,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國,而蹈的總產量占世界糧食作物第三位。東西方飲食比較2、飲食對象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東方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東方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3、飲食方式西式飲宴上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于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xiàn)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東方的宴會上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雖然從衛(wèi)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tài)。4、餐具西方?刀叉東方?筷子1、見面問候禮儀西方→擁抱

東方→握手東西方禮儀比較2、就餐禮儀西方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東方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東西方服飾比較西方

東方

1、學生無論品德優(yōu)劣、能力高低,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2、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

3、重音體美,而輕數(shù)理化,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數(shù)理化則乏人問津。

4、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東西方教育比較1979年6月中國訪問團考察美國初級教育后的感受:

1、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2、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七點鐘之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的最多的學生,并且他們喜歡邊走路邊用早點。

3、中國學生有一種作業(yè)叫“家庭作業(yè)”,據(jù)一位中國老師解釋,它的意思是“學校作業(yè)在家庭的延續(xù)”。

4、中國把考試分數(shù)最高的學生稱為學習最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他人則沒有。

美國考察團來到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幾所學校后,感受是這樣的:前言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云集巴黎,發(fā)表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比缃?,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倫理道德教育勢在必行國學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故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力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國家之存亡。國學別稱中學 國粹 國故 國故學 舊學 漢學國學名稱的起源國學: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包括文字學、經學、史學(章氏持此論)即“中國學術”之省稱,一般指清中晚葉以前中國所固有的各類學術系統(tǒng)總稱,及其后中國及世界研究中國傳統(tǒng)學術(以文、史、哲為主)的學術,以別于“西學”。國學的消亡1906年9月2日,光緒帝頒布上諭:廢除科考(后果)自隋朝設立的文官選拔制度就此消亡。維系儒家價值體系正統(tǒng)地位的根本手段就此消亡。儒家價值體系最高形式的載體-----經學,在新式學堂中失去了主導地位。經學西漢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唐九經:將五經中的禮拆為儀禮、周禮與禮記,春秋拆做左傳公羊傳與谷梁傳開成十二經:唐文宗開成十二年,于九經上添《爾雅》、《論語》、《孝經》宋十三經:北宋時,承繼唐代九經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遷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升格為經,與開成石經合做十三經四書五經:為朱子所定,與五經上增設“四書”,隨著朱子學的繁盛,這也成為了儒家經典最為著名的編訂方式

四書五經

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國學的消亡1912年1月19日,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1912年5月,第二道令:廢止師范、中、小學讀經科7月,蔡又在全國第一屆教育會議上提出:各級學校不應祭孔1919年,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議,推動國語運動,配合新文化運動,掀起了強大的語言文字改革運動,改文言文為白話文1920年,教育部接受胡適:學校國文課本改為語體文(后果)不讀《十三經》,看不懂古文國學的復興2004年7月,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學院“2005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掛牌授課2005年11月,北大哲學系“乾元國學教室”開辦國學班,學員為40多老板、行長、政府官員2006年8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宣布開辦“精英國學班”2006年10月,清華大學開辦“中華文化精髓與現(xiàn)代企業(yè)謀略高級研修(上海)班2005年,蘇州菊齋私塾開館,掛孔子像2006年,武漢出現(xiàn)首家蒙童學館,湖南平江、江西南昌、江蘇徐州、重慶等地出現(xiàn)許多現(xiàn)代私塾。2006年7月,上海出現(xiàn)全日制私塾----孟母堂......2008年8月8日,京奧開幕式三千弟子誦《論語》國學分科國學的分科 四部經史子集 四門義理(經、子、玄、佛、哲)考據(jù)(考證學、小學、校讎學)詞章(詩、古文及賦、詞、曲等,后世的小說)經世(政治、經濟、社會、兵、工、商、醫(yī)等)藏書之災1)

秦始皇焚書,只留秦紀者及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2)

西漢末年,赤眉入京以火燒書3)

東漢末年,董卓挾獻帝遷都,書籍損失很多,后李、郭又鬧而燒之4)

西晉末年,五胡之亂,劉聰入京心火燒書5)

五胡亂華時,書籍隨人南下,梁武帝末年,侯景進京,秘書省被燒,梁元帝打敗侯景,集文殿及民間書籍七萬本,運往江陵。周兵南下,元帝以書圍身,一火而燼。6)

隋文、煬帝皆好書,煬帝南游時,挾書前往,宇文化及廣陵兵起,損失不少。7)

安史之亂,書又被毀8)

唐僖宗年間,黃巢之亂9)

宋欽宗時,金人入侵,書再被損

10)元兵南下,書又被損蒙學常見書目千家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五字鑒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龍文鞭影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字體古文籀文(大篆)小篆隸書(秦篆、漢篆)草書(章草)楷書(八分書)飛白(真書)楷書行書永樂大典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詔命大學士解縉等人要編修一部巨著,歷時六年,在明朝永樂六年,即公元1408年,書終于編好了,明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