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_第1頁
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_第2頁
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_第3頁
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_第4頁
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部的體表標志演示文稿第一頁,共四十四頁。胸部的體表標志骨骼標志垂直線標志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肺和胸膜的界限第二頁,共四十四頁。骨骼標志胸骨上切跡胸骨柄胸骨角腹上角劍突肋骨肋間隙肩胛骨脊柱棘突肋脊角第三頁,共四十四頁。胸骨上切跡(suprasternalnotch)胸骨柄的上方氣管位于切跡正中第四頁,共四十四頁。胸骨柄(manubriumsterni)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骨塊上部兩側與左右鎖骨的胸骨端相連接下方則與胸骨體相連第五頁,共四十四頁。胸骨角(sternalangle)Louis角胸骨上切跡下約5cm胸骨柄與胸骨體連接處向前突起而成其兩側分別與左右第2肋軟骨連接第六頁,共四十四頁。胸骨角(sternalangle)為計數(shù)肋骨和肋間隙順序的主要標志標志支氣管分叉、心房上緣和上下縱隔交界及相當于第5胸椎的水平第七頁,共四十四頁。腹上角左右肋弓(由兩側的第7~10肋軟骨相互連接而成)在胸骨下端會合處所形成的夾角又稱胸骨下角(infrasternalangle)相當于橫膈的穹隆部第八頁,共四十四頁。腹上角正常約70~ll0°體型瘦長者角度較小,矮胖者較大,深吸氣時可稍增寬其后為肝臟左葉、胃及胰腺的所在區(qū)域第九頁,共四十四頁。劍突(xiphoidprocess)胸骨體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與胸骨體相連劍突的長短存在很大的差異第十頁,共四十四頁。肋骨(rib)第1~7肋骨在前胸部與各自的肋軟骨連接第8~10肋骨與3個聯(lián)合一起的肋軟骨連接后,再與胸骨相連第11~12肋骨不與胸骨相連,其前端為游離緣,稱為浮肋(freeribs)第十一頁,共四十四頁。肋間隙(intercostalspace)兩個肋骨之間的空隙大多數(shù)肋骨可在胸壁上觸及第1對肋骨前部因與鎖骨相重疊,常未能觸到第十二頁,共四十四頁。肩胛骨(scapula)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間肩胛岡及其肩峰端均易觸及肩胛骨的最下端稱肩胛下角第十三頁,共四十四頁。肩胛骨(scapula)被檢查者取直立位兩上肢自然下垂時肩胛下角可作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標志相當于第8胸椎的水平可作為后胸部計數(shù)肋骨的標志第十四頁,共四十四頁。脊柱棘突(spinousprocess)后正中線的標志位于頸根部的第7頸椎棘突最為突出,其下即為胸椎的起點,常以此處作為計數(shù)胸椎的標志第十五頁,共四十四頁。肋脊角(costalspinalangle)第12肋骨與脊柱構成的夾角其前為腎臟和輸尿管上端所在的區(qū)域第十六頁,共四十四頁。垂直線標志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胸骨線胸骨旁線腋前線腋后線腋中線肩胛線后正中線第十七頁,共四十四頁。前正中線(anteriormidline)胸骨中線,通過胸骨正中的垂直線其上端位于胸骨柄上緣的中點,向下通過劍突中央的垂直線第十八頁,共四十四頁。鎖骨中線(midclavicularline)通過鎖骨的肩峰端與胸骨端兩者中點的垂直線即通過鎖骨中點向下的垂直線第十九頁,共四十四頁。胸骨線(sternalline)沿胸骨邊緣與前正中線平行的垂直線第二十頁,共四十四頁。胸骨旁線(parasternalline)通過胸骨線和鎖骨中線中間的垂直線第二十一頁,共四十四頁。腋前線(anterioraxillaryline)

通過腋窩前皺襞沿前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第二十二頁,共四十四頁。腋后線(posterioraxillaryline)通過腋窩后皺襞沿后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第二十三頁,共四十四頁。腋中線(midaxillaryline)自腋窩頂端于腋前線和腋后線之間向下的垂直線第二十四頁,共四十四頁。后正中線(posteriormidline)

即脊柱中線通過椎骨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線。第二十五頁,共四十四頁。肩胛線(scapularline)雙臂下垂時通過肩胛下角與后正中線平行的垂直線第二十六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腋窩胸骨上窩鎖骨上窩鎖骨下窩肩胛上區(qū)肩胛下區(qū)肩胛間區(qū)第二十七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腋窩(axillaryfossa)上肢內側與胸壁相連的凹陷部胸骨上窩(suprasternalfossa)

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氣管位于其后第二十八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鎖骨上窩(supraclavicularfossa)鎖骨上方的凹陷部相當于兩肺上葉肺尖的上部鎖骨下窩(infraclavicularfossa)鎖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為第3肋骨下緣相當于兩肺上葉肺尖的下部第二十九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肩胛上區(qū)(suprascapularregion)肩胛岡以上的區(qū)域其外上界為斜方肌的上緣相當于上葉肺尖的下部第三十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肩胛下區(qū)(infrascapularregion)兩肩胛下角的連線與第12胸椎水平線之間的區(qū)域后正中線將此區(qū)分為左右兩部第三十一頁,共四十四頁。自然陷窩和解剖區(qū)域肩胛間區(qū)(interscapularregion)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的區(qū)域后正中線將此區(qū)分為左右兩部第三十二頁,共四十四頁。肺和胸膜的界限氣管自頸前部正中沿食管前方下行進入胸廓內在平胸骨角即胸椎4、5水平處分為左、右主支氣管分別進入左、右肺內右主支氣管粗短而陡直,左主支氣管細長而傾斜右主支氣管又分為3支,分別進入右肺的上、中、下3個肺葉第三十三頁,共四十四頁。肺和胸膜的界限左主支氣管又分為2支,分別進入左肺的上、下2個肺葉以后各自再分支形成支氣管、細支氣管分別進入相應的肺段每一呼吸性細支氣管終末為一肺泡管,由此再分出許多肺泡囊兩側肺部外形相似,僅左胸前內部由心臟占據。每個肺葉在胸壁上的投影有一定的位置第三十四頁,共四十四頁。肺尖突出于鎖骨之上其最高點近鎖骨的胸骨端,達第1胸椎的水平,距鎖骨上緣約3cm第三十五頁,共四十四頁。肺上界于前胸壁的投影呈一向上凸起的弧線。然后轉折向下至鎖骨中1/3與內1/3交界處。第三十六頁,共四十四頁。肺外側界由肺上界向下延伸而成,幾乎與側胸壁的內部表面相接觸。第三十七頁,共四十四頁。肺內側界自胸鎖關節(jié)處下行,于胸骨角水平處左右兩肺的前內界幾乎相遇。然后分別沿前正中線兩旁下行,至第4肋軟骨水平處分開,右側幾乎呈直線繼續(xù)向下,至第6肋軟骨水平處轉折向右,下行與右肺下界連接。左側于第4肋軟骨水平處向左達第4肋骨前端,沿第4~6肋骨的前面向下,至第6肋軟骨水平處再向左,下行與左肺下界連接。第三十八頁,共四十四頁。肺下界左右兩側肺下界的位置基本相似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肋骨,向兩側斜行向下,于鎖骨中線處達第6肋間隙,至腋中線處達第8肋間隙后胸壁的肺下界幾乎呈一水平線,于肩胛線處位于第10肋骨水平第三十九頁,共四十四頁。第四十頁,共四十四頁。葉間隙斜裂右肺上葉和中葉與下葉之間的葉間隙和左肺上、下葉之間的葉間隙兩者均始于后正中線第3胸椎,向外下方斜行,在腋后線上與第4肋骨相交,然后向前下方延伸,止于第6肋骨與肋軟骨的連接處第四十一頁,共四十四頁。葉間隙水平裂右肺下葉的前上面則與中葉的下面相接觸右肺上葉與中葉的分界呈水平位始于腋后線第4肋骨,終于第3肋間隙的胸骨右緣第四十二頁,共四十四頁。肺和胸膜的界限臟層胸膜(visceralpleura)壁層胸膜(parietalpleura)肋膈竇(sinusphrenicocostalis)每側的肋胸膜與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轉折處約有二三個肋間高度由于其位置最低,當深吸氣時也不能完全被擴張的肺所充滿第四十三頁,共四十四頁。推薦閱讀Mosby'sGuidetoPhysicalExamination,7thEditionBates'GuidetoPhysi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