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工農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919年英國《泰晤士報》曾刊登標題文章——“科學革命”,兩個副標題是“宇宙新理論”、“牛頓觀念的破產”。具有“科學革命”意義的理論是

A.日心說

B.量子論

C.相對論

D.經典力學參考答案:C2.有一學生在學習“西學東漸”一節(jié)時將康梁維新的思想主張影響等內容背的頭頭是道,但階段考試時卻答不出來,只好用手機作弊,結果被老師當場抓住。如果讓你教育他你會說()A.“當仁不讓于師”

“溫故而知新”B.“溫故而知新”“不知為不知”C.“有教無類”

“不知為不知D.“因材施教”“當仁不讓于師”參考答案:考點:V9:孔子的教育思想.分析:材料選項中列舉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材料中指出學生在考試時作答不出,主要是因為沒有復習,同時考試作弊也是不誠實的一種表現.解答:A、“當仁不讓于師”指的是要敢于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排除;B、“溫故而知新”指的是要經常復習,“不知為不知”指的是學習要有老實的態(tài)度,正確;C、“有教無類”指的是教育不分貴賤,排除;D、“因材施教”指的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啟發(fā)誘導,排除.故選B.3.19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制度普遍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趨尖銳,促使人們對社會現實進行冷靜深刻的審視與批判。下列深刻揭露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金錢罪惡的文學作品是:A.拜倫《唐璜》B.巴爾扎克《人間喜劇》C.雨果《悲慘世界》D.高爾基《母親》參考答案:B【詳解】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是現代主義文學,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罪惡方面可謂入木三分,被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故B正確;AC屬于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于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達到繁榮時期,強烈的主觀色彩,偏愛表現主觀思想,注重抒發(fā)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不符合題意,排除AC;高爾基《母親》屬于蘇聯文學,反映蘇聯社會主建設時期的作品,不符合題意,排除D。4.德國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被統(tǒng)治者服從統(tǒng)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經濟等因素。但是,除了這些以外,通常還需要一個更深層次的要素——對正當性的信仰?!蹦軌蛴脕碜糇C該觀點的是A.孟子宣揚的“民貴君輕”B.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C.朱熹倡導的“格物致知”D.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代儒學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更深層次的要素——對正當性的信仰?!边@是為統(tǒng)治階級的政權的合法性辯護。結合所學,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是認為統(tǒng)治者的權威是來自上天,為統(tǒng)治者的權威披上神秘的外紗,故選B;A是突出被統(tǒng)治者地位的民本思想,排除;C是求理的思想;D強調懂得為善的方法就要努力去做,排除。故選B??键c: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董仲舒5.“茍無事跡,雖圣人不能作《春秋》,茍不知其事跡,雖以圣人讀《春秋》,不知所以褒貶?!薄端膸烊珪偰俊分羞@段話體現的史學原則是①秉筆直書

②言必有據

③論從史出

④以小見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B6.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A.要不要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問題B.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問題C.“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重大問題D.“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參考答案:D7.據史料記載,古羅馬時期一高利貸者對一欠債人的兒子(作為抵押品的債務奴隸)濫施暴行,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憤怒的群眾匯聚起來,一起跑進元老院,向元老們展示了這個少年被打傷的背脊,促使羅馬元老院通過了廢除債務奴隸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罰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鐐銬枷鎖;債務人應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為借款之抵押品?!毕铝杏嘘P這段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A.羅馬法的發(fā)展有利于緩和社會緊張程度

B.奴隸的地位有所改善C.這一材料體現了公民法的實質

D.奴隸的斗爭推動了羅馬法的完善參考答案:A羅馬法的歷史作用。本題考查閱讀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高利貸者和債務奴隸之間關系的事件,由此引發(fā)廢除債務奴,維護羅馬公民的利益,以法律的形式調整了社會不同階級的關系,有助于緩和社會矛盾,因此A的表述符合題意,而BD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內容,C與題意無關,故選A。8.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說:“我們十年前開始實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艦隊……我們現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屬地……因為這些殖民屬地與英國繼續(xù)不斷地發(fā)生或大或小的糾紛……我們的貿易正和英國作生死的斗爭……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掛著我們旗幟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國巡洋艦的面前而我們只有4只來對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險的?!睂ι鲜龅恼J識,不正確的是A.英德矛盾逐漸成為帝國主義間的主要矛盾B.德國打算與英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C.贏得爭奪的焦點是殖民地和貿易問題

D.德國力圖與英國成為海上貿易伙伴參考答案:D9.“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兩個方針適用的領域分別為﹙

﹚A.意識形態(tài)與科學技術B.文學藝術與意識形態(tài)C.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D.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參考答案:C10.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借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19世紀戊戌變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統(tǒng)治勢力的頑固、強大C.新興的思想誕生之初薄弱D.新興經濟、新興階層相對弱小參考答案:D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借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19世紀戊戌變法托古改制,本質是都是資產階級文化,之所以披著古代文化的外衣,根本原因在于新興經濟、新興階層相對弱小,故選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統(tǒng)治勢力的頑固、強大,這兩者都是外因;新興的思想誕生之初薄弱的根本愿因也在于經濟、階級的弱小,故排除ABC。1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對后世文化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參考答案:A12.同學們發(fā)現古裝影視劇中經常出現了一些不符合史實的穿幫鏡頭。下列情景中不屬于穿幫鏡頭的是(

)A.孔子周游列國時經常以玉米充饑B.荀子書房懸掛著隸書書寫的“仁者,愛人”C.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將軍子安說“紙是包不住火的”D.元朝時人們在瓦肆中觀看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參考答案:D13.昆曲在明朝萬歷年間被視為“官腔”,到清代被譽為“雅樂”“盛世元音”,宮廷重要活動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區(qū)“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戲必請昆班,以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些史實表明,昆曲在明清時期的流行是因為A.陸王心學廣泛傳播B.吸收了京劇的戲曲元素C.社會等級觀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參考答案:D由“官腔”、“雅樂”、“盛世元音”等詞匯,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貴族所重視,所以在重要的宮廷活動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宮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賞層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動也以昆曲顯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說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這體現了社會等級的分明,故選D而排除C;心學強調本心體悟和致良知,主張內心反省和自我領悟,與題意不符,故排除A;京劇形成于道光年間,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名師點睛:本題體現出來的命題趨勢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戲曲集中國民族藝術之大成。自誕生以來,先輩藝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歷經以元代的雜劇、明代的昆曲、清代的京劇為代表的三大高峰期,它曾在相當一段時期(宋元至清末明初)幾乎獨霸中國舞臺。作為一種綜合性的以程式化為主要特征的藝術,它在世界藝術之林占有獨一無二的地位。這就是說,戲曲不僅只屬于東方,而且只屬于中國,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土特產品”。既是“土特產品”,它必定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風格、中國魅力和中國氣派。我們不應只把它看作一種藝術形態(tài),透過它,可以看到中國人的審美趣味、審美經驗之演變;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從中國人審美趣味、審美經驗的產生、發(fā)展、變化中,看到戲曲形態(tài)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必然趨勢。14.印尼經濟學家馬里·潘格斯圖說:“不能只是給發(fā)展中國家一個金融結構的全球模式,讓它們要么接受,要么拋棄。它們必須成為這個過程的一個部分?!痹撚^點反映了

A.要給予發(fā)展中國家一個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發(fā)展中國家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C.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要積極參與經濟規(guī)則的制訂D.發(fā)達國家應在經濟全球化中承擔應有的國際責任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有關問題。潘格斯圖強調的是發(fā)展中國家要成為金融結構的全球模式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分,即參與這一模式的制定或者調整,由此可知答案為A。15.西方基督教宣揚上帝創(chuàng)世說,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一說法在西方禁錮人們思想長達一千多年,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①基督教的說教具有麻痹性②教會壟斷了教育③教會對挑戰(zhàn)神學的“異端”殘酷鎮(zhèn)壓④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科學的落后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A16.清政府被迫在臺灣開放通商口岸是在A、鴉片戰(zhàn)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C、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

D、中法戰(zhàn)爭中參考答案:B17.清人高從望在《隨軺筆記》(手稿)中記載:“一月二十九日(1871年3月19日)聞巴里(巴黎)有亂。……晚間見有粘貼告示,系吉爾(即梯也爾)所出,云巴里鄉(xiāng)勇作亂,民會(即國民議會)之兵四萬已退至渭灑(凡爾賽)?!边@一記載反映的歷史事件A.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D.使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變?yōu)楝F實參考答案:C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材料“1871年3月19日聞巴里(巴黎)有亂?!敝赴屠韫绯闪?,這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故選C;A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的意義,CD是十月革命的意義,均排除。18.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過去,中國是和外界有接觸的,但是,這種接觸從來沒有多到足以影響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學的格調?!崩罴s瑟強調的是

A.中國科技文化具有獨立的特質

B.中國科技文化得益于外來文化

C.中國的文化與科學發(fā)展不平衡

D.中國統(tǒng)治者對外來文化的排斥參考答案:A19.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來蘇聯的時候,稱列寧是“克里姆林宮的幻想家”,表示出對社會主義的懷疑:1934年當他第二次來到蘇聯的時候,他對斯大林說:“現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精神?!痹斐删S爾斯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是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成功B.新經濟政策的成功C.西方經濟大危機與蘇聯的建設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體制建立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于1921年停止實施,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新經濟政策于1924年被廢除,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結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時代背景分析威爾斯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1934年的資本主義世界遭受到經濟危機的巨大打擊,呈現出一片蕭條,與之相對比蘇聯并未受到經濟危機影響,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故C項正確;斯大林體制建立的時間是1936年,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考點: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模式·影響20.2011年是魯迅誕辰130周年;2012年是陳獨秀逝世70周年、胡適逝世50周年。1915年,以他們?yōu)榇淼囊慌M步知識分子掀起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這次思想解放運動是A.洋務運動

B.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C.尊孔復古

D.新文化運動參考答案:D21.有人認為:“(中國)過去五千年的中華通史,實是一部‘帝王專制史’;而今后的中華通史,將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從帝王專制到民主政治的歷史轉型中,成功的開端是A.鴉片戰(zhàn)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甲午戰(zhàn)爭

D.辛亥革命參考答案:D22.“我的話就是上帝的話!”這是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墓志銘。下列言論與該墓志銘最為接近的是:A.“信徒皆為祭司”

B.“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智慧”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正義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智慧”參考答案:A23.無數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論。下列人物組合與表中引文順序完全吻合的一組是.甲:“親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薄疤煜聻橹?,君為客”。丙:“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骸氨L煜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A.朱熹、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B.程頤、朱熹、李贄、黃宗羲C.王守仁、黃宗羲、董仲舒、顧炎武D.王夫之、程顥、王守仁、顧炎武參考答案:C【詳解】“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是王陽明的思想,“天下為主,君為客”是黃宗羲提出,“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是顧炎武思想,C正確;A、B和D項人物思想不符合,排除。24.《悲平城》詩云:“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童謠曰:紇于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詩歌和童謠說明了()①平城地理位置偏遠、環(huán)境惡劣②平城是鮮卑貴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十分強大③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必要性④北方常受強敵柔然的騷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引述一首詩和一首童謠,意在表明北魏孝文帝遷都的原因,前一首是描繪的是平城的自然條件惡劣;后一首童謠反映出人們對遷都的支持和擁護。因此①③正確,②④材料沒有反映遷都的阻力,因此選擇C選項。考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25.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wěn)定?!弊髡叩倪@一提醒主要是為了防止A.勞資矛盾的激化

B.城鄉(xiāng)差別的擴大C.經濟危機的發(fā)生

D.壟斷現象的出現參考答案:A26.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A.提倡民主與科學 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學D.宣傳馬克思主義參考答案:A27.上圖反映的信息正確的是

A.此次運動的口號是“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B.此事件發(fā)生于1948年C.此事件的直接導火線是“李聞血案”D.直接導致了聯名抗議司徒雷登的運動參考答案:A28.人們在談及文藝復興時,常常引用羅沙克的話:“我研究了古人,為自己開辟了道路?!边@里所謂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為A.古典文化/人文主義B.神學思想/自由主義C.君主專制/理性主義D.經院哲學/唯物主義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文藝復興的實質是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名義下宣揚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所以材料中的古人應為古希臘羅馬文化,文藝復興的核心為人文主義,所以選A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神權下的自我·內容29.判斷題:判斷正確誤(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正確打“A”,錯誤打“B”。)31.儒家思想雖然長期以來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束縛著人們的思想,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還是發(fā)揮過積極的作用的。32.毛澤東在大革命失敗后發(fā)表《論持久戰(zhàn)》,創(chuàng)立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33.古希臘著名的學者蘇格拉底強調對人的研究,強調人的道德,提出著名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34.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了“三個面向”的教育指導方針。35.20世紀的現實主義美術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具有明顯的反傳統(tǒng)反理性特征。參考答案:3132333435ABBAB

30.英國人稱“從搖籃到墳墓都可得到保護”是指A.經濟發(fā)達,高枕無憂

B.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C.軍隊強大,無懼外敵

D.大規(guī)模國有化政策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內容變革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論語》曰:“學而優(yōu)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從漢武帝時起,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根據董仲舒的建議,興辦太學(注:指中央官學)……還下令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tǒng)。材料二

洋務運動重要教育實踐一覽表時間內容1862創(chuàng)辦京師同文館1863創(chuàng)辦廣東方言館1866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學堂1867創(chuàng)辦天文算學館1872、1873、1875、1887年派遣留美學生共120人

材料三德國萊比錫大學建于1409年,初期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文科(語言)、法學、醫(yī)科。以后逐漸增加,至19世紀開設了數學、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等幾十個科目,并設立了研究院,鼓勵科學研究。德國的其它大學也普遍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由于教育的高度發(fā)展,德國創(chuàng)造了19世紀末的奇跡。

材料四要達到幸??鞓返拇笸溃仨毻菩小肮B(yǎng)”、“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兒童6歲入“小學院”,11歲入“中學院”,16歲入“大學院”。20歲畢業(yè)。經過長達14年的義務教育培養(yǎng),使每一個年輕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獡涤袨椤洞笸瑫氛聿牧衔甯骺平炭茣?,務合乎共和民國宗旨,凡民間通行之教科書,其中如有尊崇滿洲朝廷及舊時官制、軍制等課,并避諱抬頭字樣,應由各該書局自行修改?!W讀經課一律廢止?!袑W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國民為宗旨??颇坑行奚怼?、外國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手工、樂歌、體操。

(1)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3分)

(2)依據材料二,回答洋務運動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和培養(yǎng)目標(2分),并說說它對封建教育產生了怎樣的沖擊?(2分)

(3)依據材料三歸納15至19世紀德國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2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試舉一例說明這一趨勢對19世紀末的德國產生的影響?(2分)

(4)根據材料四,歸納康有為有關教育的主張。(2分)

(5)依據材料五,概括南京臨時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進步性。(4分)

(6綜上談談你對教育變革與社會發(fā)展關系的認識。(2分)參考答案:32.民本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歷代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結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若民,因無恒產,則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跤兄瑒t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孫中山先生曾云:“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正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guī)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chuàng)獲者?!薄傲挚纤鲝埖拿裼小⒚裰?、民享,就是兄弟主張的民族、民權、民生主義?!薄秾O中山全集》材料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制?!珴蓶|《論聯合政府》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主張?(1分)為實現這一主張?zhí)岢隽耸裁丛O想?(1分)簡要評述上述內容。(2分)(2)依據材料二,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主要來源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的“民本”思想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不同之處。(4分)(3)據材料三,毛澤東民本思想的基本內涵是什么?(2分)簡要分析毛澤東提出這一思想的依據。(2分)參考答案:(1)主張:明君制民之產可使民安居樂業(yè)。(1分)

設想:每戶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1分)

評價:孟子肯定了人們解決吃飯穿衣問題要求的正當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體現了孟子“民為貴”的思想。(2分)(2)來源: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精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優(yōu)秀成果;中國民主革命的現實需要。(2分)不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不包含對普通民眾權利的尊重;孫中山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國家是人民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4分)(3)內涵: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創(chuàng)造著地位。(2分)依據:毛澤東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力量之源。(2分)33.西方學者常常將中國稱為“孔子的中國”。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孔子的形象歷經嬗變,他所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也在傳承中被不斷的改造和重塑,從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tài)。問題:(10分)(1)孔子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么?(2分)(2)儒家思想在漢、宋兩代發(fā)生了哪些變化?(4分)(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如何?(4分)參考答案:(2)答案: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tǒng)、三綱五常,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哲學;宋代:儒學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建立理學體系,把儒學推向新高峰。(3)答案:新文化運動興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視為舊文化、舊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開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時,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這表明儒家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