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1.gif)
![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2.gif)
![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3.gif)
![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4.gif)
![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 - 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d1b3bf2068b7995cd4d31aa823815f9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語文“修辭+標點+詞語+病句”提升性專練--統(tǒng)編版高三總復習
2022屆高考考點:高考“修辭+標點+詞語+病句”等解讀與增分訓練
考點:
1.標點
2.詞語
3.修辭
4.病句
5.考題對接
【考點研究】
一、語文常用的22種修辭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雹诎涤鳌5湫托问绞牵杭资且?。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2、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12;特征代本體。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⑥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4、夸張
(1)夸張的特點及其作用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jù),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2)夸張的幾種形式a、擴大夸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b、縮小夸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5、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③依結構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句子對偶。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diào)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獎,永遠“國”下去一樣。b、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7、設問
設問的特點“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diào)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fā)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又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
8、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們還有什么可以驕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難道不是我們勞動群眾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嗎?”
9、拈連
在用乙對甲進行陳述或描述后,再將甲轉移與本不能陳述或描述的丙進行組合的修辭手法,可用格式表述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別看我耳朵聾,可我的心不聾。
(2)這一錘沒敲在鐘上,卻敲在俺的心上。
10、雙關
讓詞句具有表面上一個意義實則表達另外一個意義的修辭方式。比如:
(1)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2)旗桿上插雞毛,好的撣子(膽子)!
注意:雙關與歧義不同。雙關是一種表達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達一種意思的時候,暗地里還有另外一種意思,而后者才是表達者的真正用意。不過不能理解后一層意思的人,不影響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義。但歧義不同,它是表達者無意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現(xiàn)象,它所表達的兩種意義存在于話語表面,而且這兩個意義會讓接受者無所適從。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騙等)的話,歧義是應該避免的。
11、映襯
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使它們互相襯托,相得益彰的修辭手法。例如:
(1)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12、移就
將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直接用來描寫乙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格的最常見形式是體詞性偏正短語,如(1)、(2)(1)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2)甜甜的聲音讓奶奶心里樂開了花。另外一種形式是謂詞性結構,如:(3)秋天的黃昏,晚霞燒紅了西方的天空。(4)建筑也是新式,簡截不羅嗦,痛快之至。
13、仿詞
更換現(xiàn)成詞中的某個語素,臨時造出新的詞,以表達風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辭手法。如:(1)都江堰市拍賣超標“官宅”。
(2)搞四個現(xiàn)代化,不懂科學技術就要成為科盲。
14、頂針
也叫頂真,它是用上文結尾的詞語作下文的開頭,使語句遞接緊湊而生動暢達的一種修辭方法。就好像我們經(jīng)常玩兒的一種游戲“成語接龍“一樣,下一個詞的第一個字是第一個詞的最后一個字!.
15、反襯
矛盾句法,即一句話同時出現(xiàn)兩種相反意義的詞語。例1:關心敗草里的鮮花?!局熳郧宕骸坷?: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詩】例3:黑輪裝出了像哭的笑臉,讓人看了好不心疼。
16、互文
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本唧w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ノ牡奶卣魇恰拔氖《獯妗保饕憩F(xiàn)在兩個方面:一、結構特征:互省。如“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壯士”,句后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錯補充。二、語義特征:互補。如:“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ノ挠蟹N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xiàn)的互文。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xiàn)互文。
17、反詰=反問
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他的好處是:可以把感情表達得更強烈,突出想要表達的感情,與敘述等修辭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讓文章出彩。在論文中常用,一般用難道……我怎能……開頭例如:難道動物就不能做人類的老師嗎?我怎能忘記你對我那深深的情誼呢?
18、對比
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出來,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對比的作用在于同時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19、通感
就是在人們的審美活動中使各種審美感官,如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互相溝通,互相轉化。
20、引用
引用現(xiàn)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落后',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2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22、反復
為了強調(diào)某個意慧思,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xù)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二、詞語
(一)實詞辨析
1.詞義輕重不同,有些近義詞的細微差別表現(xiàn)詞義的輕重不同。
2.范圍大小不同,有些近義詞詞義涵蓋的范圍大小不同。
3.適用對象不同,有些近義詞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適用對象不同,有上下、內(nèi)外等之分。
4.語體色彩不同,有些近義詞詞義體現(xiàn)出的莊重和詼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雖然意義相同或相近,但各適用于不同場合。
5.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義詞詞義附帶的表現(xiàn)為感情上的某種傾向、情調(diào)不同。
6.搭配關系不同,有些近義詞基本義相同,但搭配有別,不能混用。
7.語法功能不同,有些近義詞的差別表現(xiàn)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8.詞義側重點不同:有些近義詞詞義側重點不同。
(二)虛詞辨析
1.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做轉折連詞,后者除了有同樣的性質(zhì)、功能外,還可以做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yōu)秀的演員”。
2.從詞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于”,前者適用范圍比后者廣,一般而言,用“對于”的地方都能換成“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成“對于”,如“小王對我笑了笑”;強調(diào)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對”可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后,如“我們會對這件事做出具體安排的”,“對于”則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后。
3.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lián)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假設關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關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不僅……還……”等。
4.從邏輯關系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再如“只要”與“只有”,前者所強調(diào)的是充分條件,后者所強調(diào)的是必要條件。
5.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后者多用于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
(三)作答詞語題的三個角度
1.從語境角度,用邏輯關系與詞語對應解題;
2.從詞義角度,用提取語素與詞義輕重解題;
3.從用法角度,用適用對象與感情色彩解題。
三、標點符號的兩大分類
(一)點號
點號有七種: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點號主要是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和語氣的。
(二)標號
標號有九種:引號、括號、書名號、省略號、破折號、間隔號、連接號、著重號、專名號。標號主要是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zhì)和作用的。
二、標點符號的考點要求
1.能夠正確理解語義,辨別語氣,分析語言結構,這是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前提。
2.掌握七種點號和九種標號的用法,這是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基礎。
3.掌握各種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
4.具有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5.具有識別、改正錯誤標點符號的能力。
6.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根據(jù)常見標點符號的使用特點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辨析正誤。
三、作答詞語題的三個角度
1.從語境角度,用邏輯關系與詞語對應解題;
2.從詞義角度,用提取語素與詞義輕重解題;
3.從用法角度,用適用對象與感情色彩解題。
四、病句
(一)病句的類型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前后矛盾。
(二)辨析病句
一看語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對不對,三看修辭妥不妥。
(三)方法
1.語感審讀法;
2.枝干梳理法;
3.邏輯分析法。
五、連貫
語言表達的連貫集中體現(xiàn)在語句前后承接的邏輯性上,這種邏輯性或體現(xiàn)在時間上,或體現(xiàn)在空間上,或體現(xiàn)在層次的深淺、前后的呼應上等。
【考題對接】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在魯迅回憶紹興的文章中,故鄉(xiāng)常成為中國鄉(xiāng)土愚昧落后的負面象征,顯現(xiàn)出陰冷、灰暗的質(zhì)感,如一塊均質(zhì)的巖石,無法穿透,唯有戲臺卻是______的例外——在______的故園,戲臺上的燈光,幾乎成為最寶貴的他的少年記憶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也照亮了他的記憶。透過魯迅的目光,無數(shù)中國人看見了那座戲臺……曲終人散,每個人都轉身走進自己的戲。戲臺上的______、無限纏綿,收束進岸上的樓窗、河中的船影。狹長的石板路,層出不窮的石橋,悠悠蕩蕩的烏篷船,他們的戲臺無處不在,只不過沒有人把他們的戲文寫下來,我們便無從得知。戲臺上的忠奸爭斗、征戰(zhàn)殺伐,也慢慢融入了觀看者的血脈,變成遺傳基因。戲臺上下,不僅構成一種對話關系,更構成一種輪回關系,戲臺與看客,戲文與生活,______,觀眾和角色可以互換,戲臺下的觀眾一扭身,就融入了一個更大的戲臺,變成角色,吶喊或者語絲,都是他們的唱詞。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屈指可數(shù)風雨如磐玉樹臨風翻云覆雨
B.屈指可數(shù)風雨如晦風流俊雅翻云覆雨
C.為數(shù)不多風雨如晦玉樹臨風翻覆顛倒
D.為數(shù)不多風雨如磐風流俊雅翻覆顛倒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戲臺上的燈光,幾乎成為他的少年記憶里最寶貴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記憶,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
B.戲臺上的燈光,幾乎成為最寶貴的他的少年記憶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記憶,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
C.戲臺上的燈光,幾乎成為他的少年記憶里最寶貴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也照亮了他的記憶。
D.戲臺上的燈光,幾乎成為他最寶貴的少年記憶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記憶,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
3.下列選項中,和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一、【答案】
1.D【解析】第一空,為數(shù)不多:數(shù)量已經(jīng)不多了。屈指可數(shù):扳著手指即可數(shù)清,形容數(shù)量稀少。此處兩個詞都可以。
第二空,風雨如磐:形容天氣惡劣,風雨極大,也形容社會黑暗勢力壓迫沉重。形容詞。風雨如晦:風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樣昏暗,后用來形容局勢動蕩或社會黑暗,可作名詞。此處用來修飾“故園”,應用“風雨如磐”。
第三空,玉樹臨風:比喻年輕男子風度翩翩,秀美多姿。風流俊雅:風韻杰出,俊秀雅致。此處說的是戲臺上展現(xiàn)出的氣度韻味,應用“風流俊雅”。
第四空,翻覆顛倒:“翻覆”指發(fā)生巨大而徹底的變化,“顛倒”指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應有的位置相反。翻云覆雨:比喻反復無?;蛲媾侄?。此處指“戲臺與看客”“戲文與生活”發(fā)生了轉換,應用“翻覆顛倒”。
2.A【解析】原句共有兩處語病:
一語序不當,多層定語位置不當,“他的少年記憶里”表領屬,應放在最前面,正確語序為“他的少年記憶里最寶貴的光源”;
二語序不當,“照亮了他的記憶”“照亮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少年記憶”應遵循從個體到普遍的邏輯順序,不能顛倒。
3.B【解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本體是每個人各自的人生,喻體是戲,作者把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比喻成戲臺上的“戲”。
A.擬人,賦予花和鳥以人的情感;
B.比喻,將“雪”比喻為“梨花”;
C.借代,“絲竹”代指音樂,“案牘”代指公務;
D.夸張,“斗十千”和“直萬錢”有夸張成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在中國詩歌史上,盛唐是最令人神往的時代。很多人都在探究盛唐詩歌為什么會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究其原因,便在于唐代詩評家殷瑤所說的“聲律風骨始備。”那么,何謂“風骨”?劉鰓在《文心雕龍》中解釋道:“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在劉鰓的闡釋中:“風骨主要指作品中蘊含的精神氣質(zhì)和文辭氣韻。在南朝齊梁宮體詩綺靡之風______的境況下,唐代的四杰,陳子昂、李白,杜甫,李賀等詩人相繼倡導恢復并高揚“風骨”傳統(tǒng),尤其是盛唐詩人對“風骨”_____有加。“風骨”成為了詩歌辭章的一種審美標準,被盛唐詩人所延續(xù)。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變遷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風骨”的凝聚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
然而,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有人提出“拒絕隱喻”“詩到語言為止”等口號,一些詩人便不再講究文辭、技巧,雖然形式上采取了新詩的分行形式,卻不過是將一句話分行排列,如梨花體的“一只螞蟻又一只螞蟻”、烏青體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詞直白隨意,失去了漢語詩歌的美感,更不用提精神氣質(zhì),風骨顯然早已_____。因此,新詩急需______,重新建構“風骨”,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詩歌氣韻。
所以,要重塑新時代詩歌,向新的詩歌高峰挺進,我們就要不斷研究、繼承,發(fā)揚古典詩歌延續(xù)下來的“中國風骨”。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甚囂塵上崇敬付諸東流閉門思過
B.大行其道崇尚蕩然無存反躬自問
C.大行其道崇敬付諸東流反躬自問
D.甚囂塵上崇尚蕩然無存閉門思過
2.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很多人都在探究盛唐詩歌為什么會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
B.究其原因,便在于唐代詩評家殷播所說的“聲律風骨始備。”
C.如梨花體的“一只螞蟻又一只螞蟻”、烏青體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
D.我們就要不斷研究、繼承、發(fā)揚古典詩歌延續(xù)下來的“中國風骨”。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捻検牵ǎ?/p>
A.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變遷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凝聚的“風骨”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
B.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變遷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凝聚“風骨”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
C.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變遷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凝聚的“風骨”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
D.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變遷衍化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凝聚“風骨”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
二、【答案】
1.B【解析】第一處,“大行其道”,指某種觀點或某種事物盛行,多含貶義。“甚囂塵上”,多形容某種言論十分囂張,含貶義。
此處是說宮體詩綺靡之風盛行,用“大行其道”恰當。
第二處,“崇尚”:尊重;推崇?!俺缇础保和瞥缱鹁础?/p>
此處主要是強調(diào)盛唐詩人對“風骨”的推崇,不含尊敬之意,用“崇尚”恰當。
第三處,“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付諸東流”,把東西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此處強調(diào)風骨完全消失,用“蕩然無存”恰當。
第四處,“反躬自問”,反過來問問自己,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伴]門思過”,關上房門,獨自反省過錯,多指獨自進行自我反省。
這里有自問的意思,用“反躬自問”恰當。
2.D【解析】A.雖含有疑問詞,但是表示陳述語氣,句末應用句號。
B.后引號前的句號移到后引號外。
C.省略號和“等”都表示列舉的省略,但二者不能同時使用,此處應去掉其一。
3.A【解析】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阂皇侵型疽邹H,前一部分的主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后一部分的主語是“‘風骨’的凝聚”;二是“‘風骨’的凝聚”與“構成了中華傳統(tǒng)精神的基座”搭配不當,把“‘風骨’的凝聚”改為:“凝聚的‘風骨’”。
全改對的只有A。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創(chuàng)新從哪里來?創(chuàng)新絕非___________,而是通過一天天的扎實工作、努力學習,不斷積累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一步步培養(yǎng)、磨礪出來的。創(chuàng)新有其偶然的存在,而___________是汗水、心血澆灌出的智慧之花。世界科技史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chuàng)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占據(jù)優(yōu)勢。當前,我國科技發(fā)展正進入以原始創(chuàng)新、基礎研究為主的自立自強階段,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原始創(chuàng)新與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定性因素。
延攬一流世界人才并充分讓其發(fā)揮作用,是當前我國科技界的當務之急和頭等大事。但也要看到,我國人才發(fā)展事業(yè)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其中人事、評價、組織三項制約因素須盡快克服。簡言之,破解之策的啟動方案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代表作”,盤點突破性成果,尤其是盤點“十年磨一劍”的突破性成果,在網(wǎng)上列出“突破點要素、成果清單、學界反饋、國際同類成果比較”四項內(nèi)容,水平高低___________。如能推廣普及,必可有效讓一流人才及時___________,快速提升我國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chuàng)新實力。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一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糖、加工糖及制糖副產(chǎn)品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三維多向整體編織物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五金采購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買賣合同鴨飼料(2篇)
- 2025年產(chǎn)品供銷合同簡單版(2篇)
- 2025年二手簡裝房購房協(xié)議樣本(三篇)
- 2025年二手房買賣交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臨時勞務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投資公司協(xié)議經(jīng)典版(三篇)
- 2025年交通事故現(xiàn)場協(xié)議書表(2篇)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200題及答案
- 建設工程工作總結報告
- 脾破裂術后健康宣教課件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
- 財務管控的間接成本
- 藏族唐卡藝術特色分析
- 操作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
- 護士團隊的協(xié)作和領導力培養(yǎng)培訓課件
- QFD模板含計算公式計分標準說明模板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chǎn)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 人工智能在生物醫(yī)學倫理與法律中的基因編輯與生命倫理問題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