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_第1頁
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_第2頁
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_第3頁
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_第4頁
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公司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詞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新陳列講解稿一黃河文明的搖籃——史前時期(115萬年—公元前21世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古老的華夏民族就是在黃河流域生息繁衍、成長壯大的。陜西境內考古發(fā)掘獲得的實物資料豐富而齊全,分布范圍比較廣泛,從關中到陜南、陜北都有典型的重大發(fā)現(xiàn),文化高峰迭起并首尾相連,再現(xiàn)了陜西乃至中華民族充滿生機的童年。=1\*GB4㈠遠古先民藍田人(復員景觀)1964年,考古學家在陜西藍田縣公王嶺和陳家窩分別發(fā)現(xiàn)了一具頭骨化石和下顎骨化石。藍田人頭骨化石的發(fā)現(xiàn)對探索和考察人類起源具有重大意義。這是藍田人生活場景的復原,從這個虛擬場景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童年生活的狀況。(1)藍田人復原頭像(獨立柜)依據(jù)藍田人頭骨化石復原而成。據(jù)科學檢測可知,這是一位年約30歲左右的女性。藍田人的相貌特征比較原始,前額低平,眉骨粗壯,吻部突出。大腦容量僅有780毫升,為現(xiàn)代人類的一半左右。藍田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約115萬年,是迄今已知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2)大型刮削器、砍伐器(坡面柜)這些形狀不規(guī)則的大型刮削器和砍伐器是當時藍田人用來狩獵和采集食物的工具。這些石器比較粗糙、原始,并且具有一器多用的特點??脊艑W上把使用粗糙打制石器作為生產和生活用具的史前階段稱之為舊石器時代。(3)劍齒象、巨貘化石標本公王嶺還出土了40多種動物化石,有大熊貓、毛冠鹿、劍齒象及巨貘等等。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動物化石都具有強烈的南方色彩,說明藍田人所生活的秦嶺北部當時的氣候是比較溫暖、濕潤的,而且植被也應十分茂密,很適合人類繁衍生息。輔助展品說明:A陜西、中國、世界古人類化石與舊石器主要遺址對照表從這些圖表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早期人類活動的分布情況。B地質年代、考古學年代、史前對照2.大荔人繼藍田人之后,1978年在陜西大荔縣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具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大荔人頭骨化石發(fā)現(xiàn)的意義十分重大:它是我國目前為止,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中最古老的,同時又是古老人頭骨化石中最完整的。它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世界東半球人類的進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古人類學家認為大荔人的體質特征與“北京猿人”及現(xiàn)代黃種人之間存在著某種親緣關系,應是正在形成發(fā)展中的黃色人種。(1)大荔人頭骨據(jù)科學檢測,大荔人已石化的頭骨化石距今約20萬年,地質年代屬于中更新世末期,是一位年紀約20歲左右的男性頭骨。其大腦容量約為1120毫升,體質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類型。(2)石器一組與大荔人頭骨化石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些細小的石器、石片和石核。這一時期的石器器型普遍較小,長度一般不超過4厘米,重量約在20克左右。以刮削器為主,其次是尖狀器和少量的石錐、砍砸器以及石球、石片等。大荔人小巧的石器多由采自河床的礫石加工而成,單刃多于復刃。(3)梁山石器一組位于陜南漢中市南鄭縣漢水南岸的梁山遺址在地質年代上屬于舊石器時代中期。梁山遺物以石制品為代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有1000多件,包括石器、石核和石片這三類,其中石器最多。石器中的砍砸器占百分之四十三左右,是梁山舊石器遺址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石球也是梁山遺址石器的主要類型。梁山舊石器遺址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漢水上游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空白,其石器風格除了具有華北舊石器文化傳統(tǒng)外,還具有華南以礫石石器為主的特點。這種文化并存的特征為研究我國南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及相互關系提供了新的資料。輔助展品說明原始人石器加工圖當時的石器加工以向一面打擊者為多,一般一次成型,簡單粗糙,很少再加工。(二)氏族的社會生活氏族的概念氏族是指人類早期由實行族外群婚的血族逐漸形成的一個界線分明的社會集團。逐步形成的氏族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他們實行集體勞動,共同居住,平均消費。1.老官臺文化老官臺文化距今約8000—7000年,因1955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陜西華縣的老官臺而得名,是陜西省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新、舊石器時代主要有三個區(qū)別:一是有無磨制石器;二是有無制陶;三是有無定居與原始農業(yè)。從老官臺文化遺存可知其已具備了新石器時代的典型特征。(1)三足缽、三足罐老官臺文化中的典型器物。陶器的出現(xiàn)是人類第一次用火將一種物質改變?yōu)榱硪环N物質,也就是將柔軟的粘土燒制成了堅硬的陶器。這一改變?yōu)槿祟惓允焓程峁┝藯l件,從而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也促進了人類體質與思維能力的進化。(2)帶孔石鏟、有肩石鋤這些石器明顯經(jīng)過了二次加工,說明當時對石器的加工,已從簡單粗糙的打制方法進步到二次加工磨制的方法。人類當時已從單純靠采集狩獵獲取生活資料,發(fā)展到使用石鏟和石鋤來從事原始的農耕活動。輔助展品說明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表2.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7000—6000年,因首先發(fā)現(xiàn)于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屬于母系氏族文化繁榮階段,當時的人們以母系血緣為家族紐帶在一起生產生活,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陜西境內的仰韶文化可分為三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最具代表性的遺址主要有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等。(1)紅陶尖底瓶(半坡)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汲水器。它的器形特點是:小口、鼓腹、雙耳、尖底。尖底瓶具體的用法是先將繩子系于雙耳之上,當尖底接觸到水面時瓶身便自然倒下,當水注滿時則又自動立起,汲水非常方便。尖底瓶還有兩大優(yōu)點,一是口小,水裝滿后不易溢出;二是瓶腹部兩邊有耳,穿繩后便于背挎和手提。尖底瓶這種自動汲水的奇妙現(xiàn)象,恰是近代物理學中重心原理和定傾中心法則的最早運用。雖是一種巧合,但體現(xiàn)出半坡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2)葫蘆瓶(北首嶺)模仿葫蘆造型做成各式陶器是黃河流域這一時期陶器的一大特點,以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最為典型。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了葫蘆的種子,說明當時已經(jīng)開始栽培和利用葫蘆。葫蘆功能的多樣性和葫蘆造型的可變性,是葫蘆形器皿得以發(fā)展和延伸的基本條件。(3)陶甑(姜寨)甑是人類最早利用蒸汽來加工食品的炊具。陶甑與陶罐和陶蓋配套使用,蒸飯時,先將盛食物的陶甑放置于盛有水的陶罐之上,蓋上陶蓋,接著在罐下燒火,水燒開后,蒸汽通過甑底部的孔眼將甑里的食物加熱蒸熟。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式各樣蒸籠的雛形。陶甑的出現(xiàn),結束了人類只能吃燒烤或煮食物的歷史。(4)石器一組磨光的石斧、石鋤、石鏟、石鐮都是半坡人使用的農具。早期的半坡人把石刀綁在手上收割谷穗。半坡晚期,人們發(fā)明了石鐮,并開始把石器綁到木棒上進行使用,這樣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石磨盤、石磨杵是姜寨出土的細化食品的工具。(5)魚骨叉、石網(wǎng)墜據(jù)考古資料可知,這一時期人類至少使用三種捕魚方法:第一種是用魚鉤釣魚。使用的是帶倒刺的魚鉤,魚一旦上鉤就很難逃脫;第二種是叉魚法。魚叉通常是用獸骨的角料磨成,尖端非常鋒利,兩邊都有倒刺。人們將魚叉固定在標桿的頂端,直接投擲叉魚;第三是用魚網(wǎng)捕魚。石網(wǎng)墜就是人們張網(wǎng)捕魚系于網(wǎng)上的器具。(6)骨錐、骨針這里陳列的骨錐和骨針是當時人們用來縫制獸皮和麻織物的器物,主要是由獸骨、象牙或鹿角制成。在當時要制成這樣一枚骨針是十分困難的,首先要把骨頭劈或鋸成很薄的條狀,然后刮削成為錐形,再將其磨光后鉆眼。經(jīng)歷了長期的勞動實踐,人們摸索出了先鉆孔后磨針的制針方法,這種方法磨針成功率比較高。(7)骨質項鏈裝飾品的出現(xiàn)反映出人們對美的追求與向往。這條由數(shù)千枚細小骨片穿制而成的項鏈出土于姜寨遺址一個少女的墓中。每個細小的骨片上都有孔,骨片切割勻稱、大小統(tǒng)一、加工細致。(8)骨笄、陶笄各種質地的發(fā)笄是當時人們束發(fā)的工具,相當于后來的簪子。無論是骨制、陶制還是石制的發(fā)笄都光滑細膩。當時人們把頭發(fā)挽起來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勞作,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9)人面魚紋盆(姜寨)(獨立柜)仰韶文化也被稱之為“彩陶文化”。彩陶是指在陶器的內、外壁上用含鐵量較高的一種礦物質顏料繪制出各種花紋和圖案。彩陶的紋飾主要有兩種:動物紋和不明意圖的幾何紋。人面魚紋盆是彩陶的代表作之一,畫上的人面和魚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只見人面戴著一尖頂飾物、圓圓的臉、三角形的鼻子,嘴上還銜著兩條小魚。關于它的含義國內外專家看法各異,有近三十種解釋,其中較普遍的觀點有三種:1、人面魚紋是當時圖騰崇拜的產物;2、是巫師作法時戴的面具,繪在陶器上的人面魚紋則是代替巫師主持祭祀活動的專用圖案;3、當時人口增長率很低,人們希望像魚一樣繁衍子孫。不論怎么說,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人和魚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人面魚紋盆的底部還有兩個圓圓的小孔,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來,當時小孩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后,父母會把孩子的尸骨放到一個甕中,再把人面魚紋盆扣到甕的上面,并埋葬在房屋附近。這兩個小孔就是為了方便小孩的靈魂自由出入的,從那時起人們已經(jīng)產生了靈魂不滅的觀念,并相信存在死后的世界。(10)陶塑人頭像(黃陵)(11)陶塤、陶鈴(姜寨)陶塤是我國最早的吹腔樂器之一。具體的演奏方法是用嘴吹頂端的孔,用手指按住邊上的孔,然后根據(jù)手指的起落吹出不同的樂曲。原始社會時期,塤還是單音孔、二音孔或三音孔,發(fā)展到商周時期為五音孔,漢代有六音孔陶塤,現(xiàn)在經(jīng)過改良的塤則有八音孔和十一音孔等。陶塤的聲音悠遠空靈,非常好聽。(12)貼塑蛇紋罐(西安南殿)貼塑是制陶的一種裝飾技法,即將泥塑或捏出一定的紋樣粘貼在陶器之上,起裝飾和美化作用,這種裝飾紋樣又被稱為附加堆紋,有著很強的立體美感。(13)骨雕人頭像(何家灣)1982年出土于陜西省西鄉(xiāng)縣何家灣遺址,高2.5厘米。人頭像是以獸類肢骨為材料雕成,面部呈上寬下窄的倒梯形,五官清晰,眼睛大而圓,眉毛左右相連,鼻子凸起,嘴唇微噘,流露出一副憨厚的表情。這件骨雕頭像制作粗曠、簡練,刻劃準確、生動,是迄今所見最早的骨雕人頭像,具有珍貴的資料價值。(14)刻符陶缽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很多陶器上刻劃著具有一定規(guī)律和共性的符號,姜寨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刻劃符號有38種,半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27種。這些符號顯然不是無意識留下的痕跡,考古學家認為它們與甲骨文、金文非常類似,可以說是漢字的雛形,它們對研究探討漢字的起源具有一定的意義。輔助展品說明A半坡房屋模型(復制品)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有方頂和圓頂兩種。早期的房屋主要為半地穴式建筑,但由于空間狹小、潮濕陰暗,不利于居住,后逐漸改為地上建筑。房屋結構采取的是木骨涂泥的加固方式,是我國土木混合建筑結構的雛形。B仰韶文化時期制造陶器工序圖早期的制陶方法為泥條盤筑法,即先將泥搓成泥條,然后將泥條盤繞成所需的器形,最后再用手或陶拍將器物拍光抹平。當時的陶器以手制為主,少數(shù)經(jīng)過慢輪修整。用輪旋轉修整的陶器比手拍的更圓潤。C復合工具的使用(斧、錛、簇、魚叉、磨的安裝、使用等)早期的復合工具主要是石與木的結合,石為器,木作柄,等于手臂的延伸。D女子紡織示意圖3.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省章丘縣歷城龍山鎮(zhèn)而得名,距今約4900—4100年之間。這時男子逐步取代了婦女在生產、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人類進入了父系氏族繁榮階段。這時制陶、農耕、畜牧業(yè)等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生產工具的數(shù)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私有財產開始出現(xiàn),人類邁向了文明社會的門檻。陜西省境內的龍山文化分布廣泛,其中以渭河流域最為密集,考古學家稱其為陜西龍山文化。(1)斝(姜寨)龍山文化中彩陶消失,灰陶大量出現(xiàn),黑陶、紅陶較少。制造工藝主要以輪制為主,陶胎厚薄均勻,器物造型多樣。由于生產力的進步,象征男性陽剛之氣的飲酒器也大量出現(xiàn)。斝是典型的酒器,三足支撐,可以加熱,用來溫酒。(2)陶盉(姜寨)(3)陶斛(紫荊)(4)刻劃鳥紋尊(米脂)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和西周初期,有圓形和方形之分。早期為陶制,商周時期多為青銅制造,后世還有用漆木、金、玉等制作的。(5)石鉞(旬陽)(6)玉鏟、石鏟(城固)古代玉器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古代玉器作為物質文化,被廣泛地應用于祭祀、禮儀、喪葬、裝飾等領域。以他質堅、性溫、美觀大方而久享盛名。作為一種精神文化,以它“溫潤而澤”、“廉而不劌”,而為歷代仁人君子推崇??脊刨Y料證明,早在七、八千年我國就出現(xiàn)了玉器,是世界上公認玉文化最發(fā)達的國家。玉器工藝脫胎于石器制作,而在石器衰落消亡后,玉器卻在不斷的發(fā)展而且越做越精美。這里陳列的玉器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典型作品,此時用的玉料包含角閃石、大理巖、綠松石等,符合“美石”即廣義上“玉”的含義。這些玉制品多為祭祀時使用的禮器,極少作為實用的生產工具使用。(7)玉人頭這件玉雕側面人頭像出土于陜北神木,高4.5厘米。玉人目光平視,鼻梁隆起,五官比例準確。從其工藝可以看出當時玉器加工已經(jīng)采用了開片鉆孔和拋光技術。其用途可能與氏族、祖先崇拜與宗教巫術有著某種聯(lián)系。輔助展品說明A陜西龍山文化分布圖陜西龍山文化,或稱為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陜西涇、渭流域。B黃帝及黃帝陵《史記·五帝本紀》和《禮記》上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就是說黃帝生下來就十分神奇,不滿七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就智慧過人,無所不知,長大后德才兼?zhèn)?,成人后聰明能干。在后代人心目中,黃帝時中華民族的始祖,同時也時一位英雄,一位領袖,是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人們把中華民族邁入文明之門時期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歸功于黃帝。傳說皇帝命令他的部下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隸首創(chuàng)造了數(shù)字,大撓創(chuàng)造了甲子,容成創(chuàng)造了歷法,伶?zhèn)悇?chuàng)造了樂律。黃帝的妻子螺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黃帝本人和岐伯、雷公發(fā)明了醫(yī)學。此外,宮室建筑、車船工具、貨幣的發(fā)明等等,也都與黃帝有關。據(jù)說黃帝在位100年,死于荊山。后人對他的死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傳說他完成了治理大地的使命后化作神靈,天龍下界迎接他,他跨在龍背之上,近百名大臣宮女陪伴左右,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升入天堂……。黃帝陵北距西安150公里,座落于今天黃陵縣城北側的橋山上。黃帝陵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相當優(yōu)美,陵墓周圍古柏似海,綠蔭入氈,山上山下,郁郁蔥蔥,蒼黛相映,壯麗幽靜。陵墓四周近2000畝山地,共種植了8萬多株柏樹,其中的黃帝手植柏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當?shù)氐睦相l(xiāng)以“七摟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來形容柏樹粗大,則更增加了它的古老色彩。陵墓位于古柏環(huán)繞的中心,陵高3.6米,周長48米,陵前的祭亭豎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三字的石碑。陵墓南側有一個數(shù)十丈高的土臺,相傳是漢武帝巡視塑方時,路過黃帝陵時所筑,人稱漢武仙臺。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及其早期文明形成的象征,這里以成為中華民族祭奠自己共同祖先的祭壇。每年清明,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問祖,認同中華文化,愛國之情在這里升華,從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內心力。c華夏、東夷、苗蠻所在地理位置示意圖這是我國傳說時代三大部落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在龍山文化后期,即原始社會末期,中國歷史進入傳說時代,即歷史學上的“軍事民主制”時期?!包S帝”、“炎帝”和“蚩尤”是這個時期三大部落的首領。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最早居住在陜西的姬水流域和姜水流域一帶,也就是今天的陜北南部和寶雞地區(qū)。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聯(lián)合起來打敗了南方的蚩尤部落,“黃帝”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成為了華夏民族從蒙昧跨入文明的象征。二禮儀之邦的形成——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國早期國家的重要發(fā)展階段,其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展示了中華民族迅速成長的歷程。陜西是西周的國都,地上地下豐富的文物資源,反映出當時的文明狀況。我們這里向您展示的周不僅僅是西周王朝的文明,而且展示了周從一個弱小民族發(fā)展到諸侯國,繼而取代商王朝建立起強大西周政權的發(fā)展歷程。周民族、周方國和周王朝的整個發(fā)展過程,在時間上分別與夏、商、周同期。周族的祖先后稷與夏代的第一個統(tǒng)治者“啟”是同時期的人。(一)周族的興起1、周人起源周人的始祖是夏朝的農官,被稱為后稷,原名“棄”,意思是“被拋棄的孩子”。據(jù)《史記·周本紀》記載,黃帝的曾孫帝嚳(ku)有一位妃子叫姜嫄。一天姜嫄在野外因踩踏上巨人的腳印而生下一個男孩兒,她害怕這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所以就想把他拋棄掉??墒墙舆B拋棄了幾次,這個孩子都大難不死,姜嫄認為有神靈在保佑,便決定把他撫養(yǎng)成人。相傳棄很小就顯露出農耕的天賦,長大以后為農業(yè)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舜帝為表彰他,將棄封在邰地(現(xiàn)在陜西武功一帶)。邰地接近姬水,周族便以“姬”為姓。周立國前的十五代祖先中,除后稷外,第四代公劉和第十三代古公亶父都對農業(yè)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這說明周是一個擅長農耕的民族,也可以說正是周奠定了中國古代“以農為本”的基本國策。(1)石器一組(鑿、錛、鏟、刀等,鄭家坡出土)周族早期的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這時的石器加工更加精細,分工也更加明確。這里陳列的石鑿、石鏟和石刀等石器的樣式一直沿用至今。(2)陶紡輪、石紡輪(鄭家坡出)這組紡輪有陶制和石制兩種。當時的紡織技術已有了較大進步,從紡輪的制作工藝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紡織業(yè)的發(fā)展水平。(3)陶鬲鬲是一種炊煮器,類似于現(xiàn)在煮飯燒水的鍋,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因為它三足中空,形似口袋,并且連在一起,因而被稱為連襠袋足鬲。(4)卜骨卜骨是人們用來占卜的工具。當時人們認為天上的神靈主宰著人間的一切,死去的祖先甚至山川河岳都能給人們降福或者降禍,因此在行大事之前都要進行占卜。人們認為龜和牛羊都是有靈性的動物,可以預示天的旨意,因此多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占卜由專職的貞人負責,方法是先由貞人將所問之事向神靈禱告,然后用艾草捻成絨條,點燃后在事先鑿好圓坑的卜骨背面灼燒,骨頭受熱以后就會出現(xiàn)裂紋,貞人根據(jù)裂紋的粗細、長短、方向和曲直等來判斷事情的吉兇,最后將占卜的時間、所問事項和結果等都刻在卜骨上,于是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成型文字——甲骨文。甲骨文在商代已經(jīng)成熟,西周運用也很普遍,為我們了解商時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5)銅甗(yǎn)、銅鼎(尚家坡出)甗是蒸飯的器皿,類似于現(xiàn)在的蒸鍋,最初是陶制,后發(fā)展為青銅制造。甗在商代早期就已出現(xiàn),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后。甗有方圓之分,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半部為甑,下半部是鬲。甑是蒸煮器,用來盛放所蒸之物;鬲的三足中空用來裝水,甑鬲之間放置有帶孔的銅箅。甗早期為上下合體,后期變?yōu)樯舷路煮w鑄造,使用時可分可合更為實用。鼎是青銅器中最常見的器物,早期為炊煮器,類似我們現(xiàn)在煮肉的鍋。后來隨著禮樂制度的不斷發(fā)展,鼎逐漸演變?yōu)橐环N禮器,成為身份等級的象征。鼎最初也是陶制,早在仰韶文化時期就已出現(xiàn),后來多為青銅制造。鼎分為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圓鼎較為多見,現(xiàn)在常說的“三足鼎立”就反映出它的造型特點。這件圓鼎造型簡單,立耳,三尖錐形足,僅在口沿下有三道簡單的弦紋,器壁較薄,是早期青銅器的典型代表。輔助展品說明:A先周世系表棄(后稷)——不嚳(ku)——鞠——公劉——慶節(jié)——皇仆——差弗——毀YU——公非——高圉——亞圉(yu)——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太王)——季歷(王季、公季)——昌(西伯、文王)據(jù)《史記·周本紀》記載,從棄到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之前,周經(jīng)歷了十五代。夏初開始,周就活動在夏王朝的西部,夏末政權出現(xiàn)混亂時,周的第二代祖不嚳率部族遷移到戎狄地區(qū)與他們雜居。商朝初年,公劉為振興農業(yè),率族人遷到豳地(現(xiàn)陜西旬邑縣西),改進生產工具和武器,為周人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到商代中期,周發(fā)展成為商西部的大邦。至第十三代祖古公亶父時,周人遷至周原,在這里周人進一步發(fā)展農業(yè),興建城邑,設立官制,建立起國家的雛形,擁有了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之后古公亶父年幼的兒子季歷繼位,被商王朝封為“牧師”,就是商王朝在西方的方伯之國。季歷死后,他的兒子昌繼位,史稱周文王。文王政治開明,廣納賢才,并積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文王晚期,周人勢力已經(jīng)是東達江淮、南及江漢、西南入巴蜀,大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勢。這些都為其滅商和建立強大的西周王朝作好了充分的準備。B夏代疆域圖夏人起源于西北方,后來逐漸向東南遷徙。夏朝鼎盛時期,其活動范圍在今山東、河北和河南三省之間,到夏晚期政治中心西移至河東及伊洛流域。2、周原立國公元前十二世紀,周族第十三代祖古公亶父時期,周人居住的豳地經(jīng)常受到戎狄的侵擾。古公亶父便率部南遷至今天岐山一帶,在那里定居下來。岐山位于渭水之北,土地肥沃,適合種植和狩獵,加之歧山山脈又是阻擋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所以周人在這里不斷繁衍壯大。周人定居在這里以后,這一地區(qū)就被稱為“周原”。周人在周原居住了七十八年,共經(jīng)歷太王、季王和文王三代,因此這里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甲骨、青銅器還發(fā)現(xiàn)了宮殿基址群,這些都反映出當時周方國的繁榮景象。(1)三足甕(扶風)1985年4月扶風縣出土,通高68厘米。平沿,大口微瀲,腹部呈桶形,三個乳狀袋足。此甕除口沿部分外,通體裝飾有細繩紋。甕是用泥條盤筑法制成,三足與甕身是分開制作拼接而成的。說明在這一時期,泥條盤筑法仍是制作陶器的主要方法。這件甕是儲藏糧食或盛放其它物品的容器。(2)空心磚1976年在歧山鳳雛村發(fā)現(xiàn)了一組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同時在扶風縣召陳村也發(fā)現(xiàn)了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群,這里是當年周人的活動范圍。兩處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空心磚就是其中的一種。空心磚不但可以減輕自重、省工省料、容易燒制,還可以起到隔音保暖的作用。早期多用作臺階的踏步,后來逐漸被廣泛運用。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空心磚,為研究西周陶制建筑材料增添了新內容。(3)筒瓦、板瓦 周方國時期關中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人們在修建房屋時為了泄水方便,多把屋頂修成“人”字坡或四面坡。由于這樣的屋頂坡度較大,為防止瓦下滑,人們就在瓦上加了瓦釘,將瓦釘插入屋頂?shù)哪嘀泄潭?,就不會下滑了。周原的召陳宮和鳳雛宮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瓦。當時的瓦有筒瓦和板瓦之分,板瓦用做仰瓦,筒瓦為覆瓦,來覆蓋兩瓦之間的垅縫。鳳雛宮和召陳宮遺址分別是西周早期和中晚期的建筑遺存,鳳雛宮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瓦數(shù)量相對較少,說明在周初期用瓦還不普遍,制瓦業(yè)也處在初級階段。召陳宮遺址中出土瓦的數(shù)量大、種類多,到了周晚期,瓦變小、變薄,燒制火候更高,逐漸向規(guī)范化發(fā)展。(4)拐頭水管從周原發(fā)掘的西周建筑基址中可以發(fā)現(xiàn),西周時期人們已經(jīng)開始使用陶制水管和開挖水溝的方法來排放污水。陶制水管被做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便于套接使用。召陳村遺址中還出土了一件帶格箅的灰陶筒狀水管,它裝在一排水管的第一節(jié)進水口處,用于過濾水中的雜物。陶水管多為直管,帶拐頭的水管比較少見。水溝分為明暗兩種。明水溝在地表就可以看到,暗水道則利用筒瓦或石塊覆蓋在水溝上,再覆土,類似于我們現(xiàn)在的地下陰溝。輔助展品說明:A商代疆域圖商是起源于東方的民族,從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商代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陜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到長江以南,控制范圍遠遠大于夏朝。B召陳宮遺址復原圖召陳宮遺址于1976年發(fā)現(xiàn)于扶風縣召陳村,以地名命名,是一個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群。歧山鳳雛村也發(fā)現(xiàn)了一組大型西周建筑基址,稱為鳳雛宮遺址。召陳宮遺址屬于高臺建筑,臺基由夯土筑成。截至目前為止,已發(fā)掘了6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磚瓦以及下水管道等建筑材料。召陳宮遺址發(fā)掘具有深遠意義:1、它對研究西周時期的宮室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此前關于西周時期的宮室制度文獻記載多有不同,學者們也各執(zhí)己說,這兩處西周建筑基址的發(fā)現(xiàn)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2、填補了我國建筑史上的空白。此前人們普遍認為我國成組建筑群始于秦漢,而召陳宮遺址說明早在西周時期我國群體建筑已基本成熟,同時為研究西周的建筑技術以及建筑材料提供了實物資料。C周原遺址及西周歧邑宮殿遺址分布圖周原是周人第13代祖先古公亶父率領周人從豳(bīn)地(現(xiàn)陜西旬邑縣西)遷至歧下立國建都的地方。在西周王朝建立、文王武王遷都豐鎬以后,這里仍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直至西周末年,犬戎入侵才變?yōu)閺U墟。西周岐邑在今岐山縣京當、扶風縣黃堆和法門三個地區(qū)的交界范圍內。此地周代文物分布密集,發(fā)掘了大型建筑基址、大量西周墓葬、車馬坑、建筑材料以及數(shù)以萬計的卜甲;出土青銅器數(shù)千件。3、周的四鄰在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周的左鄰右舍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公元前16世紀,商族滅夏,在中原立國,勢力范圍達涇渭地區(qū)。古公亶父在周原立國,商退守關中東部,但周仍臣屬商王朝稱為“周方伯”;周北鄰是游牧民族鬼方;南鄰漢水流域是巴方蜀方文化,同時還有井方、羌方等,這些方國不斷斗爭,文化也在不斷地融合,使陜西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1)陜西商文化周的東部是商,商早期十分強大,勢力曾達陜西涇渭地區(qū)。商文化在當時比較發(fā)達,對周人影響很大,西周很多青銅器都顯示出商晚期特有的凝重、夸張的神秘色彩。①金耳墜金銀是人類發(fā)現(xiàn)和使用最早的貴重金屬,從現(xiàn)有考古資料來看,我國對金銀的認識和利用要晚于銅。所以甲骨文和鐘鼎文中的“金”主要指的是銅而不是黃金,黃金和銅的區(qū)分在春秋中期以后才逐漸明確。金銀出現(xiàn)初期時多被用作裝飾品,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金制品是夏代墓葬中出土的金耳環(huán)等,也就是說最遲在夏代,我們祖先就已經(jīng)掌握了金的冶煉方法。金耳墜于1982年出土于陜西省淳化縣西周墓中,耳墜主體為捶揲而成的薄片,表面整潔平坦,光潔度很高。因同出的還有男性使用的兵器,推測它應是男子佩戴的飾物,也有可能是巫師使用的飾品。②饕餮紋鼎1977年出土于陜西禮泉縣,商代晚期器物。此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tāotèi)紋。饕餮之名源于《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可見它是因為吃人哽咽,變成了有頭無身的怪物。有人認為我們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鑄到器物之上,是為了告戒子孫不要貪吃、暴飲暴食。現(xiàn)代漢語中“饕餮大餐”、“饕餮盛宴”等詞都是由此而來。③鳳柱斝(jiǎ)斝是古代的一種溫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鳳柱斝于1973年出土于歧山賀家村,因兩個立柱上各鑄有一只高冠鳳鳥而得名。鳳鳥是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表現(xiàn)手法變換多樣,平面紋樣的較為多見,但這件斝上的鳳鳥為立體造型,極為罕見。鳳柱斝的三足為菱形,腹側鑄有一只獸形柄,整體造型大方穩(wěn)重,呈現(xiàn)出一種祥瑞之氣。④透雕羽紋戈古代青銅兵器分為兩大類:進攻性兵器和防御性兵器,戈是商周時期最常用的一種進攻性兵器,古稱勾兵,是用來鉤殺的兵器。這件戈中間部分采用透雕,鋒部卷起,顯然不是實用器。已發(fā)現(xiàn)的商周青銅戈中,部分戈鋒都有卷起現(xiàn)象,這是一種刻意行為,有學者認為這與當時的宗教信仰有關。這件戈特點鮮明,戈援呈三角形,是陜南漢中早期蜀文化的典型造型,但其裝飾的羽狀紋樣卻多見于北方地區(qū),因此這件器物應該是北方文化與漢中盆地早期蜀文化融合的產物。輔助展品說明:陜西商代遺址文化分布圖商族早在五帝時期就活動于黃河流域,商朝建立后不斷擴大勢力范圍,成為“邦畿千里”、“肇域彼四海”的大國,商文化也隨著領土的擴大而不斷擴大其影響范圍。商文化的中心在河南,陜西中部有西安老牛坡、扶風白家窯和華縣南沙村等地的商文化遺存,陜北清澗李家崖商文化遺存,陜南城固商文化遺存,這些都顯示出了商文化的影響力。(2)陜北鬼方文化鬼方文化是一種草原文化,為周的北鄰,主要分布在陜西和山西的北部,最遠到達內蒙古的伊靳霍落齊。鬼方部族是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多以動物為表現(xiàn)題材。殷商時鬼方的勢力相當強大,自契到湯的六次遷都,都與鬼方的逼迫有關。王國維等學者認為,鬼方在西周時稱獫狁,到漢代稱匈奴,也就是說,鬼方是匈奴的祖先。①馬頭刀、蛇首匕1965年陜北綏德出土的商代晚期器物,都帶有典型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匕是商周時期比較少見的短兵器,可以刺,也可以用來劈砍,類似于早期的短劍。這件匕首扁長而且很薄,中間有脊,劍鋒呈圓形無尖。它的殺傷力較小,可能是餐具或者生活用品。匕柄為蛇頭形,蛇頭吻部突出夸張,蛇嘴呈半開合狀態(tài),蛇雙目以圓孔表現(xiàn),看上去深邃陰森。整體形象生動逼真,是青銅匕中的珍品。馬頭刀造型上寬下窄,刀身彎曲似弓,刀柄為馬頭形。雙耳聳立成環(huán)形,雙耳透空,形態(tài)夸張。馬口微張,下頜有一半圓形環(huán)。馬耳及馬頭下的半圓形環(huán)均可穿繩,便于攜帶。用馬頭、羊頭或蛇頭等動物作為刀劍的柄首,是鬼方文化喜歡使用的裝飾題材。②羊首勺1977年陜北清澗解家溝出土。勺是古代挹酒器,一般和酒器配套使用。這把羊首勺柄端是羊頭形狀,羊角大而向下彎曲。羊的雙眼圓睜,張著嘴,像在嘶鳴。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勺柄上鑄造了一只老虎和一只小山羊。老虎大嘴箕張,虎尾拖地卷翹,虎脊突出,身體微向后坐,呈現(xiàn)欲撲之狀。而小山羊小尾后豎,雙耳直立,努力向前奔跑,驚恐之態(tài)躍然器上,生動的體現(xiàn)了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生活情景。這件制作精美,獨具匠心的羊首勺是少見的青銅瑰寶。③饕餮紋斗斗在古代也是挹酒器,造型與用途和勺相似,流行于商周時期,常與觥,方彝等大中型盛酒器伴隨出土。④石骷髏像這件雕有骷髏像的青石板于1983年從陜北清澗李家崖古城遺址中出土。青石板上的骷髏像刻畫的較為形象。鬼方文化的圖騰是鬼和骷髏等,這件骷髏紋青石板可能是鬼方文化圖騰崇拜的產物。輔助展品說明:A陜北鬼方文化介紹鬼方是活動在陜西北部的一支強大的游牧民族。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中都有關于鬼方的記載?!吨芤住ぜ葷酚涊d“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西周“小盂鼎”的銘文中也有周王朝與鬼方之間戰(zhàn)爭的記載,這些都足以說明鬼方在當時與周王朝的密切關系。B“鬼”字陶文照片(3)陜西巴文化巴族是我國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巴人起源于湖北西南部,后來活動于川東、鄂西北等地。時代大致從商后期到戰(zhàn)國晚期。春秋時期,巴國與楚國有較多交往,甚至還曾一度成為楚國的威脅。陜西境內的巴文化主要分布在陜南漢水流域,文化特征與關中一帶有明顯差異。①饕餮紋單柱爵1972年出土于歧山京當鄉(xiāng)。平底,頸細長,下有三刀形錐足,上有單柱。腹部有一扁形扳手,頸部和腹部裝飾有單線條組成的饕餮紋,商代早期的典型器物。爵是盛行于商周時期的一種飲酒器,其腹部一般為圓形或方形,前有流后有尾,一側有扳手。器口上有一柱或兩柱,也有無柱的,下有三個尖足。爵是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廣泛用于祭祀和宴饗。出土的爵當中,少數(shù)底有被燒過的痕跡,因此推測,爵也可用來溫酒。②三羊尊這件三羊尊為圓形,肩部等距離鑄有三個羊頭。羊首作為青銅器的裝飾在商周時期較為流行,尤其是在商代中晚期最為多見。羊,古時有吉祥的寓意。這件尊上所飾的三只羊首,似乎與“三羊開泰”有關,應為歲首稱頌之語,取新年伊始、萬物復蘇之意。③四足鬲1981年出土于陜西城固縣,商代中期器皿。它紋飾清晰,鑄造精美,最為獨特的是它鑄有四足。四足鬲是目前全國已知的孤品,四足上各有一變形饕餮紋,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裝飾效果極強。青銅鬲是在陶鬲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最初出現(xiàn)于商代早期,西周中期以后極為盛行。④面具若干1976年出土于陜西城固縣,分人面具和獸面具兩種。人面具是仿人面制成,五官透雕有孔,制作精致,形象逼真。獸面具形似牛面,牛角粗大上翹,兇猛威武。關于面具的用途,民間的說法是:覆蓋在死者面部,靈魂能夠升天;祭祀時佩帶可以與神對話,是溝通神和人的法器;娛樂時佩戴可以忘我。至今有些民族還有佩戴面具的習俗,不過種類更豐富,材質更輕便。⑤長胡四穿戈周王朝建立之后,為了擴大統(tǒng)治范圍,不斷對外作戰(zhàn),正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是祈求神靈的保佑,而戰(zhàn)爭是為了掠奪疆土和奴隸。因此這一時期的兵器也相應增多。戈是早期最重要的一種格斗兵器。用于橫擊、鉤殺和搏擊。我們現(xiàn)在很多與古代戰(zhàn)爭有關的成語如“兵戈相見”,“反戈一擊”等都與戈有關。戈的不同部位在古代有不同的稱呼,據(jù)《考工記·冶氏》記載:“戈廣二寸,內備之,胡三之,援四之”,“內”同“納”是戈頭后部插入長柄(柲)的部分,“內”上有穿繩縛柲用的孔,稱為“穿”?!霸笔歉觊L條形鋒刃的部分。為防止鉤殺時戈頭脫落,又常在援、內之間設“闌”,并在援下近“闌”處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通過穿可以用繩索將戈更好的固定在柄上。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就盛行無胡戈。我們眼前的這一件戈的胡部較長,胡上有四個穿,因而稱為長胡四穿戈。長胡戈是有胡戈發(fā)展進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穎形制。⑥人面紋斧1964年出土于陜西省城固縣。斧刃呈半圓形寬邊,上卷至器身一半處,在斧面上鑄有人面,眉眼分明。把人面鑄造在兵器上極為少見,帶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點。⑦蛙紋鉞鉞是由斧發(fā)展而來、用于砍殺的兵器。青銅鉞初見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和其它兵器不同的是,它還是權利和威儀的象征,常用于祭祀和儀仗等活動。1979年出土于陜西洋縣。紋飾極為獨特,中心部位鏤空雕刻一青蛙形象,青蛙四肢張開作匍匐狀。蛙是水邊生活的動物,關中地區(qū)并不多見,應是多雨和水資源豐富地區(qū)常見的表現(xiàn)題材。這件鉞保存完好,未見使用痕跡,中央又采用鏤空雕刻,專家推測這件鉞不是實用兵器而是儀仗用品。⑧透頂泡、尖頂泡尖頂泡和透頂泡的邊沿處有孔,從孔的位置來看,應該是通過一定方法將其固定或穿系在其它物體上。這些銅泡很可能是車馬、盾飾或甲胄等物上的裝飾品。輔助展品說明:漢水流域巴文化遺址分布圖(二)西周王朝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這一天,周武王的軍隊在牧野與商軍決戰(zhàn),紂王軍隊臨陣倒戈,殺向昏庸暴虐的商紂王,商紂王見大勢已去,自焚于鹿臺。從此,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從這一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歷史上稱為西周。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實行分封制,并以禮樂制度和宗法制度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國家制度,基本上完成了中國式國家理念的構建。輔助展品說明:A西周世系表武王(姬發(fā))——成王(姬誦)——康王(姬釗)——昭王(姬瑕)——穆王(姬滿)——恭王(姬YI扈)——懿王(姬JIAN)——孝王(姬辟方)——夷王(姬XIE)——厲王(姬胡)——共和時期——宣王(姬靜)——幽王(姬宮涅)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實行了一系列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各種制度。成康時期,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成為奴隸制社會的強盛時期。昭穆兩代開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力量漸漸削弱,奴隸制度也不斷遭到破壞,走向衰落。周厲王(前877-前841年)時期,爆發(fā)了“國人暴動”,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群眾暴動。之后召公、周公臨時主持政務,號稱“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前841年)是我國現(xiàn)存史料中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共和十四年,厲王死,其子周宣王即位,此時局勢雖已穩(wěn)定,但各種矛盾沒有從根本上緩和。公元前771年諸侯叛亂,周幽王被殺死于驪山下,西周滅亡。西周王朝從前1046年武王伐商至前771年幽王被殺,共歷十二王,276年。B西周疆域圖西周的疆域比夏商兩代有所擴大,直接控制的地區(qū)包括今天的山東、河南大部分地區(qū)、河北、山西南部、陜西中部、甘肅東部、江蘇、湖北、安徽北部等地區(qū)。1、建都豐鎬公元前十二世紀,周文王在灃河營建豐京,實現(xiàn)了政治中心東移的目的。武王滅商后,又在灃河東岸營建鎬京。豐京是宗廟和苑囿的所在,鎬京是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豐鎬二京是西周王朝的都城,也是西安地區(qū)出現(xiàn)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治中心。西周王朝近300年的統(tǒng)治期間,這一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文化達到我國奴隸社會的頂峰。(1)白壺壺是古代的盛酒器,從商一直沿用到漢,器形多變化,有圓形壺、扁形壺、方形壺等。春秋以后壺也用來盛水作為盥洗之器使用。(2)孟簋孟簋一組三件,以做器主人命名。三件同坑出土,形制、紋飾、銘文完全相同,大小略有差異。器物內底各鑄銘文40個字,大意是說器物主人“孟”的父親和毛公、遣仲去征討無需,并立功受賞。在受賞賜時孟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由其子也就是孟代父領賞,后來孟鑄造這件器物來紀念這件事。簋是青銅器中常與鼎組合使用的重要禮器,初期為實用器,用于盛飯,相當于現(xiàn)在的碗,后來演變?yōu)槎Y器。學者們認為,孟簋銘文中的毛公與《穆天子傳》的毛班應該是同一人,而遣仲則是虢城公,為西虢之君,毛班與遣仲都是周穆王時期的執(zhí)政大臣。加之這組簋的造型、紋飾和字體都是西周中期流行的式樣,因此孟簋應該是西周中期穆王時鑄造的青銅器。(3)伯庸父盉這件伯庸父盉為西周晚期器物,形似分檔鬲,長流頂端鑄有一獸頭,扳手也為獸首,蓋內壁鑄有銘文三行十六個字,說明伯庸父為制器主人名,器物以此為名。盉是盛酒器,類似于現(xiàn)在的壺,用于調節(jié)酒與水以節(jié)制濃淡。盉作為青銅器中一種重要的器類,在商代早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并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時期。(4)伯百父盤盤是一種盛水器,一般與匜配套使用。商周宴饗時要用手拿食物,為了表示衛(wèi)生和虔誠,宴前后都要行沃盥之禮。盥洗時一人用匜注水,另有人在下用盤接水,奴隸主貴族就用流水洗手,非常講究。此盤底有銘文兩行八個字,其中伯百父為此盤的主人名。 (5)陶瓿瓿是古代一種盛水、盛酒或醬的器具,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形制。輔助展品說明:A豐鎬遺址圖豐鎬遺址是我國現(xiàn)有的古代都城遺址中較大的一處,位于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灃河兩岸。豐京得名于灃水,位于灃河西岸,鎬京得名于鎬水,位于灃河東岸,兩京隔灃河相望,一橋相通。豐鎬遺址總面積近10平方公里。此地發(fā)現(xiàn)大量西周墓葬及車馬坑、??拥燃s400座,小型居址20座。出土了大批鑄造精良的青銅器,以及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飾件等文物。B長安區(qū)張家坡窖藏照片長安區(qū)張家坡位于灃河西岸,地處豐鎬遺址內。這里發(fā)掘了近四百座西周墓葬、十余座車馬坑,出土了大量隨葬品。1961年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青銅器窖藏,共出土青銅器53件,其中32件有銘文,種類有簋、壺、盤、盉等多種器形,這就是青銅器窖藏的照片。2、方國與采邑西周王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鞏固新政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行分封制。分封制是將土地和人民分給諸侯,即“授民授疆土”。被分封的諸侯有同姓諸侯王也有異姓諸侯王,方國就是他們擁有的諸侯國。采邑是指諸侯國里卿大夫的封地,他們被諸侯分封并占有自己的領地,封地的稅收作為卿大夫的俸祿。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tǒng)治權利的同時也對諸侯承擔義務。(1)伯zhong飲壺飲壺不是壺,是飲酒的杯子,多為方形。因器內有銘文自名為“飲壺”而自成一類。這件伯zhong飲壺1975年出土于陜西扶風縣西周墓葬中,作器者為伯zhong,壺底鑄有銘文5個字,自名為“飲壺”,是西周穆王時期的器物。此壺設計獨特,別具匠心,壺身兩側有象鼻形雙耳,壺身中央裝飾有一圈兩兩相對的鳳鳥紋。整個器物看起來既典雅又充滿靈動之態(tài)。從同墓葬出土的鼎、卣等器物上的銘文可知,伯zhong是西周時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2)此鼎此簋1975年出土于陜西岐山縣董家村窖藏,這座窖藏一次出土了37件青銅器,其中“此”器11件?!按恕睘槠髦髅?,11件此器中有此鼎3件、此簋8件。同類器物的形制、紋飾、銘文完全相同,僅大小略有差別。每件器物內壁都鑄有銘文112個字,是記載西周冊命制度最完整的文字之一。冊命制度是當時周王冊命官職和賞賜臣下的重要制度,這種制度起于成康,穆公時期發(fā)展完善。這組此器的銘文中有具體的人名和官職名,對研究西周冊命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3)YU鼎1972年陜西眉縣出土,國寶級文物。鼎高77厘米,重78.5千克。這件鼎造型厚重,口沿下飾浮雕饕餮。鼎的內壁鑄有銘文四行二十八個字,意思是說某年八月,王姜把原來賜給師櫨的三畝土地收回,連同待收的莊稼轉賜給yu,yu做鼎以紀念這件事。銘文中記載的王姜是康王的后妃,yu又稱史yu,是康王時期的一員大將,曾奉王命征討東夷,為周王室立下汗馬功勞。王妃可以把賜給臣下的土地收回并轉賜給其他人,表明西周時期奴隸主土地所有制的特點。同時通過銘文可知這件鼎為康王時期鑄造,從而成為西周青銅器斷代的又一件標準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4)周生豆1978年出土于陜西寶雞春秋墓葬中,但是西周中晚期豆的標準器形。之所以稱為“周生豆”,是因為盤內底鑄有銘文“周生乍(作)(尊)豆,用享于宗室”,周生為做器主人名。豆是古代一種盛食器,類似于現(xiàn)在的高足盤。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xiàn),早期為陶制,商代出現(xiàn)青銅豆。隨著禮樂制度的發(fā)展,豆逐漸演變?yōu)榧漓胫胁豢扇鄙俚亩Y器之一,在祭祀和宴饗時用來盛放腌菜或肉醬等調味品。豆使用時以偶數(shù)出現(xiàn),其數(shù)量多少代表使用者身份的尊卑。古人有“無豆不成禮”之說,可見其在禮器之中的重要地位。(5)日己方彝西周中期的酒器?!叭占骸笔亲銎髡吒赣H的名字。日己方彝造型精美,紋飾繁密。整體呈方形,器上帶蓋,蓋上有鈕,器身和蓋的死角都有鏤空的棱脊,器蓋邊沿和器身下角都裝飾有長尾小鳥。整體紋飾采用了浮雕手法,增強了神秘色彩。器蓋和內底各鑄有銘文18個字,意思是說為了祭祀亡父“日己”而鑄造了這件器物,以保佑子孫們平安。(6)yu季卣卣是古代一種盛酒器,流行于商和西周,類似于壺,有提梁,所以也稱提梁卣。此卣造型極為奇特,器身為橢圓形,侈口,中部收縮,下腹傾垂外鼓。腹身兩側各有一浮雕獸頭,獸頭雙目圓睜,額角上卷。頸部有兩環(huán)耳銜接提梁,環(huán)耳外側各有一獸頭。蓋上有方形握手,器下有四個扁形虎足,微向內斂。器身內壁和蓋上各有相同銘文兩行六個字“YU季乍(做)寶旅彝”,得知器主名叫YU季。這件卣是西周中期的代表作品。輔助展品說明:A西周爵位列表B徽氏家族傳襲表徽氏家族是周原的一個大家族,世代為史官,是周原世族傳襲的典例。1976年12月,陜西扶風縣窖藏中出土了西周青銅器共103件,其中多數(shù)屬于微氏家族。墻盤是這批銅器中的精品重器,內有銘文284字,共分兩段,上半段歌頌西周歷代王的業(yè)績,下半段自敘家世。結合同出的其它器銘可以推測出,微氏世族8代人的世次表,即高祖(文王時)——烈祖(武王成王時)——乙祖(成康時)——亞祖祖辛(折)(昭王時)——文考乙公(豐)(穆王時)——墻(共懿時)——興(孝夷時)——伯先父(厲王時)。3、禮制和刑罰西周是禮樂文明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禮樂制度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西周王朝建立以后,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以及加強對分封諸侯的控制,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周禮的內容非常復雜,號稱“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其核心內容是“親親”和“尊尊”,前者強調血緣宗法關系基礎上的和諧,后者強調社會等級現(xiàn)實基礎上的秩序,就是說要根據(jù)政治地位的高低制定不同規(guī)格的禮儀。禮刑并用是西周時期法律制度的重要特征。周時的五大刑法分別是墨、劓、刖、宮和大辟。墨刑是在犯人臉上刺字、劓刑是割鼻、刖刑是砍斷犯人的一足或雙足、宮刑是破壞生殖、大辟是殺頭。刑罰主要用來懲治奴隸和平民,貴族犯法,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罰金就可以免刑。形成了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級制度。禮制的實行是調節(jié)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刑罰則是用來調節(jié)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矛盾。(1)散伯車父鼎、簋鼎最初是煮肉的鍋,簋是盛放熟食的碗,但隨著西周禮樂制度的不斷完善,它們逐漸演變?yōu)橹匾亩Y器,成為“明尊卑、別上下”的標志。鼎和簋在使用時還有嚴格規(guī)定,以奇偶數(shù)相配,按大小依次排列,來代表主人的身份和等級?!吨芏Y》中記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這就是西周的列鼎列簋制度。如果僭越,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散伯車父鼎和散車父簋于1960年出土于扶風縣召陳村窖藏中,一次出土鼎、簋各四件。鼎的形制、紋飾和銘文相同,大小相次。四簋本應與五鼎相配,在第二件和第三件鼎之間應還有一件,可能埋藏時就已丟失。它們的主人應該是卿大夫一級的貴族。(2)柞鐘這組編鐘共有八件,紋飾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遞減,是現(xiàn)存西周個數(shù)最多的一組編鐘。單獨懸掛敲擊的鐘稱為“特鐘”,大小依次排列的鐘稱為“編鐘”。柞為鑄鐘主人名,所以這組編鐘稱為柞鐘。鐘的轉角兩處稱為鼓部,其上都鑄有銘文,前四件鐘各鑄一篇銘文,后四件合鑄一篇銘文,內容相同。銘文大意是說柞在三年四月甲寅這一天受到周王的冊命和賞賜,感到非常榮幸,因此鑄鐘紀念。演奏時敲擊中間和轉角兩處,中間敲出的音稱為隧音,兩角敲出的為鼓音,兩個音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鐘的內壁還有調音高的調音槽。古代音律為宮、觴、角、觶、羽,分別是1、2、3、5、6,沒有4和7這兩個半音,戰(zhàn)國時編鐘的音階就已七音俱全了。這組編鐘的音域已達到了三個八度。樂器作為青銅禮器的一部分,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謂“禮非樂不履”,就是說沒有音樂的配合,禮就難以體現(xiàn)出來。達官貴人們就連平時吃飯也要列鼎而食,鳴鐘佐餐,“鐘鳴鼎食”形容的就是這種奢華場面。鐘也就成為祭祀和宴饗時必不可少的重要禮器。(3)五祀衛(wèi)鼎亦為陜西岐山縣董家村窖藏出土,屬國寶級文物。鼎造型簡單、大方,內壁鑄有銘文19行共207個字,講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大意是說西周共王五年的正月,一個叫裘衛(wèi)的人想與他的鄰居邦君厲交換土地,于是他把這件事報告給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經(jīng)過詢問,邦君厲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司徒、司馬、司空)以及內吏實地勘察、劃定地界并辦理了手續(xù)。這篇銘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實際已屬私有,但土地的轉讓、交換和買賣,仍需通過王朝重臣。同時這篇銘文中有確切紀年,因此五祀衛(wèi)鼎是判斷西周中期青銅器的標準器,非常珍貴。(4)刖人守門鼎鼎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方鼎,用于盛放食物。四角各鑄有一條曲身卷尾、雙眼圓瞪的龍。下層是可以燒火的爐子,爐子的四角各有一個鳥頭獸腿的動物,四個獸腿成為鼎的四足,支撐爐體。爐膛正面有門,門分兩扇,可以開啟。右邊門上鑄有一個受過刖刑的奴隸,他裸體束發(fā),只剩右足,側身屈膝跪坐在門邊。爐膛的兩側是四孔方格狀小窗,后壁有曲紋鏤孔,三面通風助燃。爐底有圓形鏤孔用來排灰,底部四角各有一突起的橫釘,用來承架灰盤。這是一件溫煮器,設計非??茖W合理,是難得的實用藝術品。受過刖刑的奴隸從事不了重體力活,只能做一些守門、托盤之類的簡單勞動。(5)它盤、它盉盤底及盉蓋內鑄有做器者的名字“它”,因而稱為它盤、它盉。它盤造型簡潔,平沿,高附耳。盤內底有一“它”字。盤底鑄有四個受過刖刑的男子形象,男子雙手放在膝上,裸身、跪坐、肩上扛盤。它盉為扁圓形,盉頂上鑄有一雙目炯炯、雙翅微張的臥鳥,盉前有一長頸獸頭為流,后有回首顧盼的龍為扳手。盤與盉經(jīng)常配套使用,為商周時宴前飯后舉行沃盥之禮時的水器,與盤、匜用途相同。盉用來注水,盤用于承接洗過的廢水。輔助展品說明豐姬墓模型4、戰(zhàn)爭與交往西周王朝建立之后,為了擴大統(tǒng)治范圍,不斷對外作戰(zhàn),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西周王朝的軍隊分為中央常備軍和地方諸侯軍兩部分,中央軍經(jīng)常駐守于京城鎬京周圍,諸侯軍散布于各地封國之內。每當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軍事戰(zhàn)爭,諸侯軍都要率部隨中央軍作戰(zhàn)。當時的作戰(zhàn)方式主要是車戰(zhàn)。徒兵,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步兵,在戰(zhàn)場上只起輔助性作用。銅戟戟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的進攻性長兵器,呈“十”字或“卜”字形,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殺傷力極強。戟在商代就已出現(xiàn),春秋時,已成為常用兵器之一。漢代,戟除實戰(zhàn)外,還被置于門前和居室,以顯示主人的身份。唐代列戟已經(jīng)成為身份和等級的重要標志了。

(2)銎(qiong)內戈戈是用于勾、啄的一種格斗兵器,由戈頭和柲組成,為了使戈頭和柲結合得更牢固,當時有三種不同方式的裝柲戈頭,即銎內、曲內和直內戈頭。銎內戈的制造方法比曲內戈和直內戈復雜,把“內”部鑄成圓套,并將柄的上端穿入銎中,此種安裝方法可以避免戈頭的松動和戈援后陷。(3)銅劍劍是古代貴族和士兵隨身攜帶的用于防身的兵器,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構成。劍在西周時期已經(jīng)發(fā)展的相當成熟,到了春秋戰(zhàn)國,佩劍還代表身份和等級。(4)多友鼎1980年陜西長安斗門鎮(zhèn)西周窖藏出土,高51.5厘米,口徑50厘米,重35公斤。多友鼎是建國以來在陜西地區(qū)出土銘文數(shù)量最多的鼎,共279個字。銘文記載了周厲王時期與獫狁之間一場鮮為人知的戰(zhàn)爭:某年十月,獫狁侵犯京師,武王令多友率兵向西追擊,戰(zhàn)爭的結果是多友大獲全勝,共殺死敵人356人,俘虜28人,繳獲戰(zhàn)車127輛,收復了大片土地。戰(zhàn)爭結束后周王賞賜給多友青銅一百多鈞(一鈞為30斤),多友用其中一部分作了這件鼎,并記下這場值得自豪的戰(zhàn)爭。(5)li方尊Li方尊是盛酒器,造型很有特色,體方口圓。兩側是象鼻形執(zhí)手。口外以翹起的扉棱為中心,飾相背的龍紋。腹部中間飾圓渦紋,兩邊也是龍紋。所有的龍頭上均有花形冠,裝飾感非常強。輔助展品說明A西周軍制及軍隊主要分布圖表B周人創(chuàng)制兵器圖(三)西周經(jīng)濟文化西周時期的經(jīng)濟和文化都有較大的發(fā)展。農業(yè)方面,周王朝專設管理農業(yè)的官職,在“井田”設置了完整的灌溉和道路系統(tǒng);農具有較大改進,出現(xiàn)了青銅制的耜、鐮、鋤、鍬等新農具;農作物的種類和產量都很可觀。以青銅器為主的手工業(yè)也有了新發(fā)展,當時有冶鑄、陶瓷、制革、紡織、玉石和骨角制作等行業(yè)。手工業(yè)分工已很細致。1、陶瓷、絲織品和制玉業(yè)西周時期的制陶、制玉以及紡織等手工制造業(yè)分工更加細化,技術水平也比商代有了很大提高。西周時人們在制陶業(yè)的基礎上發(fā)明了原始瓷器,這是我國成熟瓷器出現(xiàn)前的產物,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yǎng)蠶繅絲的國家。傳說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甲骨文中不但有蠶,桑,絲,帛等象形字,還有祭祀蠶神的記載。西周初年,在周人舊都豳地種桑養(yǎng)蠶已極為普遍,周王還設立了相關官職負責紡織品的生產和征收。從考古發(fā)掘資料來看,不僅有栩栩如生的玉蠶,還出土有大量附有絲織物痕跡或絹絲片段的青銅器,說明這時的絲織品不僅用來穿著,也用來包裹器物。周原賀家村還出土了我國最早的染色絲綢,有白,黃,紅等多種顏色,這些都說明西周時期關中養(yǎng)蠶及紡織業(yè)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西周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和裝飾。其造型、紋飾和雕琢技術承襲了商代的作風,但更加簡單夸張。形象生動寫實,平面雕刻較多,圓雕較少,逐漸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成就。1974年到1981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寶雞市郊的紙坊頭、竹園溝和茹家莊發(fā)掘了二十七座西周墓葬,出土了數(shù)量眾多、造型各異的青銅器、玉器和陶瓷器等,下面我們看到的多是從此地出土的器物。(1)原始瓷罐1981年出土于陜西寶雞市紙坊頭村。原始瓷,以高嶺土作原料,燒制溫度約在1200度左右,胎質堅硬,扣擊聲音清脆,因其沒有達到成熟瓷器的燒制水平,所以稱為原始瓷。原始瓷的釉層薄厚不夠均勻,且易剝落,但它是陶器向瓷器發(fā)展的重要過渡階段。原始瓷器在當時來說屬于奢侈品,所以有其出土的墓葬一般規(guī)格都比較高。(2)五孔玉璋玉璋是古代重要禮器,常用于祭祀、喪葬、發(fā)兵等事件。這件玉璋1980年出土于陜西隴縣西周遺址中,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大的一件玉璋,號稱“玉璋王”。因其上面鉆有五個圓孔,所以稱為五孔玉璋,應是周王用來祭祀山岳的器物。(3)玉蠶由于商周時期種桑養(yǎng)蠶已經(jīng)較為普遍,所以在墓葬中玉雕蠶及蠶蛹也多有出土。這些蠶多采用圓雕技法,大小不一、體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蠶口處多有圓孔,用于穿繩佩帶。(4)玉璧、玉琮玉璧和玉琮是最早用于祭祀的玉器。祭祀時,“璧”不僅代表天,還象征太陽,父親和男性;與之相對,琮在祭祀中則代表大地,還象征月亮,母親和女性。(5)青玉璇璣璇璣是用來測天象的儀器。(6)玉劍形器(7)玉魚(三件)玉魚采用平面雕刻,用陰線勾勒出魚目、鰓、鰭、尾、鱗等處,線條清晰流暢,形象生動逼真。有平面舒展的,也有彎曲跳躍的,寫實性極強。魚是人類最息息相關的動物之一,新石器時代就被刻畫在陶器上,后來作為多子多福的象征而不斷被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些玉魚在頭尾處多有小孔,應該是用來佩帶的一種飾品。(8)牛頭蚌飾1981年出土于寶雞市竹園溝,線條簡潔,刻畫生動。簡單的線條形象的勾畫出牛的雙角和五官,在牛頭頂處有一個圓形穿孔,可以穿繩。牛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是人們得力的勞動助手。古人還認為它可以通靈,占卜時也多用牛骨。牛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9)絲綢印痕這是絲綢腐爛于泥中留下的痕跡,1975年取自寶雞市茹家莊西周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茹家莊西周墓葬時發(fā)現(xiàn)了墓主人衣物的部分絲綢織物都附著在黃土泥層上,這些為我們研究西周的紡織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輔助展品說明西周玉禮器說明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發(fā)展到頂峰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禮制化的時代。西周的禮制曾被孔子作為典范來歌頌,并以此為理論基礎,開創(chuàng)了影響中國數(shù)千年的儒學,周禮可以用“吉、兇、賓、、嘉”五字來概括,在各項禮儀活動中無處不見用玉的痕跡。大量的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證明,西周是我國古代用玉制度初步完善和發(fā)展的時期,并最早賦予玉以道德內涵,對后世影響深遠。2、商品與交通西周的手工業(yè)在商代手工業(yè)的基礎上有了明顯進步。我國第一部關于工業(yè)技術的專著《考工記》即成書于西周。當時的手工業(yè)門類除青銅冶鑄外,陶瓷、紡織、制玉、舟車制造都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從文獻記載可知,周人對車制十分重視,車在周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起著重要作用。車馬器的大量出土說明西周交通暢達,除用于交通之外,車馬還用于戰(zhàn)爭。隨葬真車真馬是西周貴族身份等級體現(xiàn)。(1)銅車轅飾(2)車軎、車轄1975年從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說明當時已經(jīng)在車易磨損處使用了銅構件,反映了當時制車技術的發(fā)展。車轄是古代戰(zhàn)車上插在軸端孔內的零件,較為常見,但這件車轄紋飾十分獨特。正面上部是一個人頭,下部為一醒目的獸面,背面是一個作蛙伏狀的人形,此人披發(fā)垂肩,身穿短褲,背上繪有一對似鹿的動物紋樣,學者們推斷這可能是紋身習俗的體現(xiàn)。(3)銅馬鑣馬鑣是馬嚼兩邊的部件,由駕車人掌握,當車馬向左或右時,方向全由馬鑣控制?!胺值罁P鑣”的成語即來源于此。(4)各種貝幣貝殼由于具有一般等價物的特性,好攜帶,好分割,易于儲存不易變質等因素,因而在物物交換之后成為流通貨幣。十個貝穿成一串稱為“一朋”,朋是貝的基本計算單位,《詩經(jīng)·小雅》中有“賜我百朋”的詩句。由于貝作為最早的貨幣存在過,因此我們現(xiàn)在和經(jīng)濟有關的字多由“貝”組成。如“財”、“貸”、“資”等等。輔助展品說明A車馬器構造示意圖中國古代的車馬起初只有獨辀,戰(zhàn)國時才出現(xiàn)雙轅,獨辀車只少需駕兩匹馬,用軛靷式系駕法,以立乘為主;雙轅車可以駕一匹馬,采用胸帶式系駕法,以乘坐為主??脊刨Y料和先秦文獻中提到的戰(zhàn)車和貴族出行之車,一般均是獨辀車,這里再現(xiàn)的車馬示意圖也以獨辀馬車的構造為代表。B西周交通圖3、輝煌的青銅鑄造業(yè)中國古代從夏朝晚期開始,商、周至戰(zhàn)國的1500年間,青銅器的鑄造和使用非常興盛,這一時期因而被稱為青銅時代。青銅器是指用銅、錫、鉛的合金鑄造的器物,是當時社會的一種進步。青銅與純紅銅比有三個顯著優(yōu)點:一是熔點低,300℃,省時省力;二是硬度高于純銅,古人還根據(jù)需要加減錫、銅的比重,以鑄出不同硬度的器物;三是加鉛的銅液減少了氣泡,使其在模范里流淌順暢,更利于鑄造出銳利的鋒刃和精美細密的紋飾。青銅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大致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生產工具和雜器等類型。在當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擁有和隨便使用被稱之為“吉金”的青銅器。一方面因為青銅器鑄造工藝復雜,價格非常昂貴;另一方面是其使用數(shù)量、大小、場合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青銅器的紋飾大多神秘怪誕、變形夸張,比較抽象。大致分為動物紋和幾何紋兩大類。陜西出土青銅器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豐富的銘文。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山西出土有銘文的銅器約為2500多件,總字數(shù)達41000個,相當于兩部《尚書》的字數(shù),內容包括祭禮訓誥、賞賜冊命、田獵契約、貴族家史等,對于研究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和民族關系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文獻資料。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了不同時期的青銅器約6000件,僅西周青銅器就近2000件,其中國寶3件,一級品183件。(1)蟬紋鼎(2)仲--父鬲(3)弦紋盂⑷四足調色器這件器物造型獨特,方形的身體由四個桶狀器組成,出土時桶形器中殘留有礦物質粉末,推測它是用來調制顏料的器物。從同出的其它青銅器上的銘文可知,這些器物屬于貴族史官畢公高的下屬,一位叫“跡”的人。這件器物為我們了解西周時期,史官書寫工具的種類提供很大幫助。(5)日己?。í毩⒐瘢∈巧讨苤H眾多酒器中造型獨特的一種盛酒兼飲酒器。日己觥通體由蓋和長方形器身組成,蓋前端為雙柱角龍頭,后端作虎頭形,中脊為一只小龍。器身曲口寬流,四角起扉棱,把手為寬大逶迤的獸尾,飾魚鱗紋。紋飾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獷的紋飾組合巧妙,是西周青銅藝術中獨具匠心的設計。日己觥器、蓋同銘各18字。大意是天氏為亡父日己鑄造祭器,庇護子孫萬代。與日己觥同時出土的還有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及它盤、它盉、瓦紋匜等器。三件“日己”銘青銅器銘文、紋飾相同,造型各異。據(jù)郭沫若先生考證,這是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入侵,西周貴族逃亡時埋葬的,直到1963年初才重見天日,成為博物館的珍貴文物。(6)牛尊(獨立柜)1967年出土于陜西岐山縣,牛尊是用來盛酒祭祀的一種器皿,國家一級文物。牛的背上有一只站立的老虎,老虎腳下踩的是酒壺的蓋子,蓋子用子母扣和壺身相連接。牛尊的整體造型巧妙的利用了牛身體上的各個部位:牛尾巴作手把,牛腹部用來盛酒,牛嘴用來倒酒,十分可愛。牛尊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西周中期的盛酒器。牛是古代人民最早馴養(yǎng)的家畜之一,它吃苦耐勞,負重能力強,是農業(yè)生產和早期運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商周時期天子祭祀時,把牛、羊、豬三牲放在鼎內,稱之為“太牢”,而太牢又是祭祀禮儀中的最高等級。三牲之首為牛,諸侯以下只能用羊、豬,而不能用牛,說明牛在奴隸社會也是區(qū)別等級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們今天所說的“犧牲”這個詞,最初就是指祭祀用的動物,這兩個字都是“?!弊峙?,充分說明牛在祭祀中位置最為顯赫。(7)大盂鼎大盂鼎是西周青銅器中有銘文的銅鼎中的第一大鼎,高100.8厘米,重153公斤,內壁鑄有銘文291字,是西周最重要的青銅器之一。(8)宰獸簋宰獸簋共出土四件,應為卿大夫所用。其中一件器、蓋同銘,均為12行129字,唯行款均有差別。內容記載紂王在錄宮冊命宰獸并賞賜赤市(紅色的衣服)、幽亢(青銅馬具)、勒(青銅馬具),參與冊命儀式的有榮伯和內史伊仲,宰獸因此鑄簋銘記。另兩件無銘文,據(jù)考證,這組禮器為懿王時期鑄造。宰獸簋銘文的書法精美,字形大小多變,布局恰當。為了追求字體的藝術效果,不少字出現(xiàn)缺筆現(xiàn)象,個別字的寫法也不循常規(guī),如通篇銘文中的四個獸字,寫法均不相同。宰獸簋銘文內容對周王冊命臣下的儀式、詳細的命辭、完整的程序,都作了詳盡的記載,是紀錄西周冊命制度最完整的銘文之一。(9)四十三年淶鼎2003年1月19日,陜西眉縣楊家村五位農民取土時發(fā)現(xiàn)了一處西周時期的青銅窖藏,共出土青銅器27件,件件有銘文,總字數(shù)達4048字。其中標準器很多,氣勢雄偉,紋飾好且有底紋,觀賞價值高。最重要的是銘文提供的資料,對于認識單氏家族史以及研究中王朝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翔實的依據(jù),還對研究西周歷史和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因其意義重大,被評為2003年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在出土的27件青銅器中,四十三年淶鼎共有10件,它們外形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遞減,在鼎的內壁鑄有銘文316個字,涉及當時的官職和法制狀況。記述了逨因治理林澤有功,被周王冊封,獎勵的情況。文中記載了冊封的時間、地點、原因及獎勵內容等。并且這組鼎銘文中,年、月、干支、月相歷法四要素俱全,為西周王年斷代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10)單五父方壺青銅壺出現(xiàn)于商代中期,流行于西周至漢代,是一種長頸、鼓腹、有圈足的器物,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單五父壺長頸,垂腹,橢圓形。蓋兩側附龍首銜環(huán)耳,腹部以突起的雙身龍首為主,輔以數(shù)條身軀相交的龍紋,圈足上為變體龍紋。這對銅壺造型優(yōu)美,紋飾華麗,鑄工精湛,可以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銘文鑄于壺口內壁及蓋上??趦茹懳?行19字,含2個重文附:“單五父乍聯(lián)/皇考,尊壺/其萬年子子(重文符號)/孫孫(重文符號)永寶用。”蓋子銘文4行,17字,其內容與口內銘文相同,少重文符。(11)師丞鐘輔助展品說明 A陜西西周青銅器出土情況表B青銅器鑄造流程示意圖C青銅器成分配比表D井叔墓模型三東方帝國的誕生——秦秦人助商滅夏后,受命遷徙到甘肅北部,西周初年歸附周王,被賜封在犬丘(甘肅天水)東邊。周孝王時期,秦人的祖先非子從甘肅東部一帶輾轉來到仟渭之會(今陜西寶雞虢縣以西)為周王室養(yǎng)馬,并成為周的附庸。公元前770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于驪山,西周王朝滅亡,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占據(jù)關中地區(qū),開始建立國家,并逐漸強大起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天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中國的基本版圖自此確定,中國民族的核心也自此凝成,中國此后兩千余年的政治制度也由此構建了框架,并且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秦”仍是陜西的一種簡稱,歐洲、亞洲許多國家的語言中,“中國”就出自“秦”這個字的音譯。(一)秦國的崛起在西周王朝覆亡的過程中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并賜于岐山以西之地,從此秦作為諸侯國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公元前762年,秦文公遷都于仟渭之會(陜西寶雞縣境內),筑城邑、建國都。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城(今陜西鳳翔),在此居住294年。秦國在關中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不斷發(fā)展、壯大。農業(yè)、手工業(yè)、軍事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發(fā)展,成為春秋五霸之一。1.建都雍城雍城是秦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座都城,其遺址位于寶雞鳳翔縣城南,雍水以北。從德公元年到獻公二年的290多年間,這里一直是秦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作為國都,這里有規(guī)模巨大的城垣,壯麗宏偉的宮殿,是當時全國發(fā)達的大城市之一。獻公東遷后,雍城雖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但作為故都,列祖列宗的陵寢及秦人宗廟仍在此地,許多重要祭典還在雍城舉行。(1)石鼓石鼓共有10件,唐初在雍城所在地發(fā)現(xiàn),在當時曾引起轟動,杜甫、韓愈等人都吟頌過它,而且被歷朝歷代皇帝奉為國寶??涤袨檫€曾譽石鼓為“中國第一古物”。每件石鼓上都刻有四言詩一篇,共約700字左右,現(xiàn)存僅272字,內容主要記述秦王室的狩獵活動。石鼓上所刻文字也稱“籀(zhou)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是研究漢字演變的珍貴原始資料,也是中國古詩迄今僅見的原始真跡。(2)金釭金釭是青銅建筑構件,1973年雍城出土,共64件,分別藏于三個窖穴之中。金釭可分為內轉角、外轉角、盡端和中段四種形制,主要用于連接房屋的木制構架,可以垂直連接,也可以水平對接,一般用于接口與轉角處,起到加固和裝飾作用。過去建筑學家們推斷,我國木構架建筑的連接方式,從最早的綁扎連接到后來的榫卯連接,之間應該有個過渡,可能為金屬連接。金釭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人們的推測。(3)繩紋陶水管道繩紋排水管道發(fā)現(xiàn)于雍城遺址,顏色青灰,質地堅實,外表裝飾有繩紋,是建筑區(qū)的排水設施。排水管道在河南龍山文化城市遺址中就有發(fā)現(xiàn),秦時已普遍使用。陶質排水管道是用泥條盤筑法制成,一端略粗,一端略細,這樣便于陶管之間互相套接使用。排水管道的普遍使用,大大改善了城市的排水問題。(4)各式瓦當瓦當,俗稱筒瓦頭,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筑材料。我國古代的房屋多為木結構,為了使椽頭免受風雨侵蝕,人們就用筒瓦前端下垂的部分庇護住屋檐,從而延長建筑物的壽命。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瓦當。到了秦代,瓦當?shù)氖褂酶悠毡?。這時的瓦當除了實用,還具有裝飾美化建筑物的作用。戰(zhàn)國以前有數(shù)量較多的半瓦當,之后圓瓦當占相當比例。瓦當按畫面的內容可以分為圖案瓦當、圖像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類。秦代的圖案瓦當多以夔紋為主,圖像瓦當以鹿、獾和豹等動物紋樣為多。文字瓦當?shù)綕h代才大量出現(xiàn)。這一組秦代瓦當顏色青灰,質地堅硬細密,構圖簡潔夸張,自由奔放,反映了秦人祈福求祥的一種心理。如“鹿”音諧“祿”、“獾”音諧“歡”等。這些瓦當?shù)募y飾將寫實與寫意融為一體,是形神兼?zhèn)涞乃囆g作品。輔助展品:A秦國世系簡表襄公——文——憲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厲共公——躁公——懷公——靈公——簡公——惠公——出子——獻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王政﹙始皇帝﹚——二世﹙胡亥﹚——秦王子嬰B凌陰平面圖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雍城遺址發(fā)掘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先秦凌陰建筑遺址。凌陰就是早期的冰窖,所藏之冰主要用于夏季消暑降溫和食物的防腐保鮮。這座凌陰建筑在一個大夯土臺基之上,平面近似方形。由四周的夯土圍墻、回廊、半仰式地下冰窖、通道及陶制排水管道五部分組成,可藏冰190多立方米?!对娊?jīng)》中有“二之曰鑿冰沖沖,三之曰納于凌陰”的詩句,說的就是冬日鑿冰和儲冰的過程。一般來說,儲冰的量要大于實際用量的三倍以上,以防冰塊消釋融化。到了用冰旺季,要開冰出室,秋天的時候,又有“秋涮”之舉,就是將不用的冰清理干凈,準備冬藏新冰。當時管理冰室的官吏稱為“凌人”,是一種固定的職務。雍城凌陰遺址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一座先秦藏冰設施。C馬家莊宗廟遺址宗廟是古人祭祀祖先的處所,是奴隸制國家最神圣的地方,除祭祀活動在這里舉行之外,軍國大事也要在宗廟決策。馬家莊宗廟遺址是一處秦國的宗廟遺址。宗廟建筑座北朝南,呈品字形排列,北部正中為祖廟,東部為昭廟,西部為穆廟。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并環(huán)以圍墻,形成了一個全封閉式的建筑群,是迄今發(fā)掘規(guī)模最大的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