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_第1頁
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_第2頁
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_第3頁
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_第4頁
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fā)布日期:山東省《綜合素質(zhì)》(小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權利和保護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問題上,主張教育是為了使人增長智慧。發(fā)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實幸福的觀點屬于。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知識本位論

D:能力本位論2、是我國學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條原則。A:獨立自主性原則B:發(fā)展適宜性原則C:c.保教結合原則D:綜合性原則3、墨家以為教。

A:“棄圣絕智”

B:“兼愛”和“非攻”

C:“棄仁絕義”

D:“克己復禮”4、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xiàn)象.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勞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提倡教勞結合.教育科學的方法以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這一觀點是____的認識。A:教師和學生B:教師和教科書C:c.學生和教科書D: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5、托兒所(或幼兒園托兒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會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會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輔助性

D:輔助性和社會性6、我國于1986年第一次將__正式列入課程總計劃。

A.體育活動

B.群眾活動

C.文娛活動

D.課外活動7、現(xiàn)在體育界在國際比賽中得了金牌,獎勵一直追溯到運動員的啟蒙教練,這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____

A:14

B:16

C:18

D:158、我國于l924年發(fā)表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作者是__

A.蔡元培

B.林崇德

C.黃希庭

D.廖世承9、參展上海世博會的我國各省市館基本反映了當?shù)氐淖匀慌c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樓、苗寨、銀飾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為主線布局展館的。這些展館所屬省區(qū)依次是____

A:貴州、內(nèi)蒙古、黑龍江

B:貴州、西藏、新疆

C:山西、內(nèi)蒙古、黑龍江

D:山西、西藏、新疆10、教師備課時,通常采用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是()

A:記敘式教案

B:議論式教案

C:表格式教案

D:卡片式教案

11、小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關鍵年齡是__

A.8~9歲

B.9~10歲

C.10~11歲

D.11~12歲12、截止目前世界第一拱橋是____

A:長江大橋

B:北京的航天橋

C:重慶的朝天門大橋

D:上海浦東大橋13、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體現(xiàn)教育根本性問題的是()A:教育規(guī)律B:教育任務C:教育目的D:教育內(nèi)容14、阿特金森認為個體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的動機。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難

D:避免失敗15、在幼兒語言障礙類型中,“說話節(jié)律不順暢,夾雜復雜字音”是哪種語言障礙的癥狀()

A:口吃

B:失語癥

C:語言發(fā)展遲滯

D:發(fā)音異常16、是班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對一個班集體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A:教師

B:班主任

C:班長

D:學生會17、非正式群體一般有幾種類型()

A:求知型

B:知己型

C:愛好型

D:好惡型18、第一次明確提出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的人是____

A:生活式教育

B:學校式教育

C:科學式教育

D:灌輸式教育19、幼兒往往認為所有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當他們看到月亮會動時,就堅持認為月亮是有生命的。這種構建知識的方式是()

A:同化

B:順應

C:圖式

D:平衡20、人格是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nèi)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wěn)定區(qū)別的綜合心理特征,其核心為。

A:氣質(zhì)

B:性格

C:能力

D:需要

E:重視個別差異21、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指的是__

A.幼兒期

B.兒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二、多項選擇題1、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者是__。

A.布盧姆

B.布魯納

C.皮亞杰

D.舒爾茨2、家園聯(lián)系中最快捷也最靈活的一種方式是()A:電話聯(lián)系B:家長學校C:咨詢活動D:家長委員會3、健康的人體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tài),以pH值在7.3左右為宜。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人就容易疲勞,同時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而葷菜幾乎都是酸性食品(奶類、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節(jié)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要有堿性食物搭配著吃,以求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最高的要數(shù)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卜、蘿卜等。下列敘述符合文意的是()

A:吃海帶能驅除人體疲勞

B:血液呈酸性人體就會疲勞

C:人體健康與pH值密切相關

D:人體pH值為強堿性最宜4、論述態(tài)度的實質(zhì)與結構。5、備課時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上好課的_______。__

A.常規(guī)準備

B.一般工作

C.排練預演

D.先決條件6、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xiàn)象,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勞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提倡教勞結合,教育科學的方法以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這一觀點是__的認識。

A.實用主義教育學

B.制度教育學

C.實驗教育學

D.馬克思主義教育學7、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__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為傾向成分

D.認知與情感成分8、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

B:教師的專業(yè)化嘗試是從建立專門的師范培訓機構開始的

C: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jié)是在198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確定的

D:對于非師范院校畢業(yè)或者教師資格考試合格的公民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應當進行面試和試講9、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營業(yè)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服務營業(yè)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經(jīng)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人標志。這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____

A:為近代科學奠定了基礎

B: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C:使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地球的主人

D:確立了人類新的宇宙觀10、下列國家中,擁有世界著名古跡吳哥窟的是。

A:泰國

B:柬埔寨

C:越南

D:新加坡

11、同學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課,突然從外面闖進來一位學生家長,大家都把視線轉向他。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____

A:50%~60%

B:60%~70%

C:70%~80%

D:80%~90%12、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楚辭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其作品主要有《離騷》《天問》《招魂》《九歌》《懷沙》《哀郢》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懷沙》

B:《九歌》

C:《天問》

D:《離騷》13、幼兒園課程內(nèi)容是課程目標的____A:體現(xiàn)與依托B:依據(jù)C:基礎D:前提14、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關于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稱為__。

A.白板說

B.做中學

C.兒童中心主義

D.實質(zhì)教育派15、影響兒童成長和發(fā)展的主要和決定性因素是。

A:家庭

B:學校

C:社會

D:自我16、具有高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的人格特征有__。

A.獨立性

B.自信

C.對復雜問題感興趣

D.冒險精神

E.易怒17、教學設計的依據(jù)主要有()

A:現(xiàn)代教學理論

B:系統(tǒng)科學的原理與方法

C:教學的實際需要

D:學生的特點

E: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18、(二)(本大題共3小題。第l、2小題每題4分。第3小題5分。共13分)某初一班級是全校聞名的“亂班”,其原因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厭學現(xiàn)象嚴重,有的學生人到學校,心在校外,上課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也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愿上學,個別學生甚至經(jīng)常逃學在外。請分析:你認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不定項選擇題]

A.是集權式管理方式引起的

B.群體凝聚力不足

C.沒有形成班級群體

D.群體規(guī)范未形成19、下列關于素質(zhì)教育與應試教育區(qū)別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質(zhì)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zhì)為宗旨,應試教育以考取高分為目的

B:二者教育對象不同,素質(zhì)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對部分精英,應試教育則面對大眾

C:二者教育內(nèi)容不同,素質(zhì)教育立足社會需求,應試教育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考試和升學需要

D:二者評價標準不同,素質(zhì)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