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附四君子湯-直指小兒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生附四君子湯-直指小兒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生附四君子湯-直指小兒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生附四君子湯-直指小兒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生附四君子湯-直指小兒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74生附四君子湯_直指小兒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生附四君子湯_直指小兒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81.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81.2. 功效:慢脾風(fēng)。 281.3. 來源:《直指小兒》卷二。 28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282. 相似度80%:四君子 282.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1兩,甘草6錢。 282.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82.3. 減:生附子 282.4. 功效: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282.5.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83. 相似度80%:調(diào)中丸 283.1. 組成:人參5兩,茯苓5兩,甘草5兩,白術(shù)5兩,干姜4兩。 283.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83.3. 加:干姜 283.4. 減:生附子 283.5. 功效:腹冷氣,不能食,及少氣。 283.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廣濟(jì)方》。 284. 相似度80%:四君子加遠(yuǎn)志湯 294.1. 組成:人參3錢,白術(shù)3錢,茯苓3錢,甘草2錢,遠(yuǎn)志2錢。 294.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94.3. 加:遠(yuǎn)志 294.4. 減:生附子 294.5. 功效:心氣不固而為赤白濁。 294.6. 來源:《醫(yī)學(xué)摘粹》。 295. 相似度80%:四君子湯 295.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甘草1兩。 295.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95.3. 減:生附子 295.4. 功效:脾肺氣虛,中土衰弱,食少便溏,體瘦神倦,或氣短息微,皮聚毛落。 295.5. 來源:《雞峰》卷十二。 296. 相似度80%:溫中散 296.1. 組成:白術(shù)1兩,干姜1兩,甘草6錢,人參7錢,茯苓8錢。 296.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296.3. 加:干姜 296.4. 減:生附子 296.5. 功效:感寒腹痛,吐瀉。 306.6. 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一。 307. 相似度80%:腎著湯 307.1. 組成:人參、干姜、白術(shù)、甘草、茯苓各等分。 307.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07.3. 加:干姜 307.4. 減:生附子 307.5. 功效:中濕,關(guān)節(jié)一身盡痛,小便自利,脈沉緩而微。 307.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八引《如宜方》。 308. 相似度80%:木香白術(shù)散 308.1. 組成:白術(shù)2兩,茯苓1兩,人參半兩,木香1分,甘草2分。 308.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08.3. 加:木香 308.4. 減:生附子 308.5. 來源:《雞峰》卷十六。 309. 相似度80%:異功散 309.1. 組成:人參(切去頂)、茯苓(去皮)、白術(shù)、陳皮(銼)、甘草各等分。 309.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09.3. 加:陳皮 319.4. 減:生附子 319.5. 功效:脾虛氣滯。飲食減少,胸脘痞悶,食入作脹,大便溏薄,神疲氣短,身體羸瘦,或面部浮腫者。 319.6.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3110. 相似度80%:雞子散 3110.1. 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甘草5分,木鱉子2錢。 3110.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110.3. 加:木鱉子 3110.4. 減:生附子 3110.5. 功效:小兒疳眼,生昏翳者。 3110.6. 來源:《眼科錦囊》卷四。 3111. 相似度80%:人參白術(shù)湯 3111.1. 組成:人參6分,白術(shù)4分,茯苓4分,厚樸(炙)3分,甘草(炙)3分。 3111.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111.3. 加:厚樸 3111.4. 減:生附子 3111.5. 功效:小兒霍亂吐痢。 3111.6. 來源:《外臺》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yàn)》。 3112. 相似度80%:理中湯 3212.1. 組成:人參、白術(shù)、干姜(炮)、甘草(炙)、茯苓。 3212.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212.3. 加:干姜 3212.4. 減:生附子 3212.5. 功效:吐瀉手足厥冷。 3212.6. 來源:《誠書》卷八。 3213. 相似度67%:君苓湯 3213.1. 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蜜炙)1錢,茯苓1錢,甘草1錢,澤瀉1錢,豬苓1錢。 3213.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213.3. 加:澤瀉、豬苓 3213.4. 減:生附子 3213.5. 功效:產(chǎn)后熱瀉,小便不利,腸垢,口渴,痛一陣下一陣者。 3213.6. 來源:《葉氏女科》卷三。 3214. 相似度67%:四君加姜附湯 3214.1. 組成:白術(shù)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1錢。 3214.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214.3. 加:附子、干姜 3214.4. 減:生附子 3314.5. 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嘔。 3314.6. 來源:《辨證錄》卷一。 3315.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315.1. 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砂仁1錢,橘紅1錢,甘草5分。 3315.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315.3. 加:砂仁、橘紅 3315.4. 減:生附子 3315.5. 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四。 3316.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316.1. 組成:人參3錢,白術(shù)5錢,茯苓3錢,甘草1分,柴胡1錢,枳殼5分。 3316.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316.3. 加:柴胡、枳殼 3316.4. 減:生附子 3316.5. 功效:忍饑受餓,腹中空虛,時(shí)遇天氣不正,時(shí)寒時(shí)熱,遂至胸膈悶塞,宛如結(jié)胸者。 3316.6. 來源:《辨證錄》卷九。 3317. 相似度67%:香砂四君子湯 3317.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砂仁、木香。 3317.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417.3. 加:砂仁、木香 3417.4. 減:生附子 3417.5. 功效:中惡腹脹,服藥吐下者。 3417.6. 來源:《醫(yī)燈續(xù)焰》卷十二。 3418. 相似度67%:姜附湯 3418.1. 組成:白術(shù)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1錢。 3418.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418.3. 加:附子、干姜 3418.4. 減:生附子 3418.5. 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嘔。 3418.6. 來源:《辨證錄》卷一。 3419. 相似度67%:理中化痰丸 341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 3419.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419.3. 加:干姜、半夏 3419.4. 減:生附子 3419.5. 功效:脾胃虛寒,痰涎內(nèi)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shí),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3519.6. 來源:《明醫(yī)雜著》卷六。 3520. 相似度67%:異功散 3520.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炙)、白扁豆、薯蕷各等分。 3520.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520.3. 加:白扁豆、薯蕷 3520.4. 減:生附子 3520.5. 功效:小兒吐瀉思食,及小兒虛冷病。 3520.6.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3521.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521.1. 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甘草(炙)1錢,芍藥(炒)1錢,升麻1錢。 3521.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521.3. 加:芍藥、升麻 3521.4. 減:生附子 3521.5. 功效:虛瀉,飲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 3521.6.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二十二。 3522.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522.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茯苓2錢,甘草(炙)1錢,芍藥1錢,良姜1錢。 3622.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622.3. 加:芍藥、良姜 3622.4. 減:生附子 3622.5. 功效:霍亂轉(zhuǎn)筋吐瀉,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xì)。 3622.6. 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六。 3623. 相似度67%:和中湯 3623.1. 組成:白術(shù)4兩,橘皮(黃者),厚樸2兩半,人參、茯苓,甘草1兩半。 3623.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623.3. 加:橘皮、厚樸 3623.4. 減:生附子 3623.5. 功效:脅肋脹滿,嘔逆惡心。 3623.6. 來源:《雞峰》卷二十五。 3624. 相似度67%:養(yǎng)脾湯 3624.1. 組成:茯苓1兩,白術(shù)2兩,丁香半兩,干姜1兩(炮),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3624.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624.3. 加:丁香、干姜 3624.4. 減:生附子 3724.5. 功效:傷寒后,脾胃氣不和。 3724.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車論》。 3725. 相似度67%:芎歸四君子湯 3725.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川芎、當(dāng)歸。 3725.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725.3. 加:川芎、當(dāng)歸 3725.4. 減:生附子 3725.5. 功效:食癥,脾氣虛,血不行者。 3725.6. 來源:《類證治裁》卷八。 3726. 相似度67%:扶正散邪湯 3726.1. 組成:人參1錢,半夏1錢,甘草1錢,白術(shù)3錢,茯苓3錢,柴胡3錢。 3726.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726.3. 加:半夏、柴胡 3726.4. 減:生附子 3726.5. 功效:正氣虛而邪氣入,頭痛發(fā)熱,右寸脈大于左寸者。 3726.6. 來源:《傅青主男科》卷上。 3727. 相似度67%:小異功散 3727.1. 組成: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陳皮、木香各等分。 3827.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827.3. 加:陳皮、木香 3827.4. 減:生附子 3827.5. 功效:痘瘡里虛吐瀉。痘瘡虛陷。 3827.6. 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引楊氏方。 3828.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828.1. 組成:人參2兩,白術(shù)2兩,肉桂3錢,北五味子3錢,茯苓1兩,甘草3錢。 3828.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828.3. 加:肉桂、北五味子 3828.4. 減:生附子 3828.5. 功效:濕熱作痢,數(shù)日之后,腹不疼痛,如膿如血,陣陣自下,手足厥冷,元?dú)庥撜摺?3828.6. 來源:《辨證錄》卷七。 3829.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82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肉豆蔻(煨)1錢,訶子(炮)1錢。 3829.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829.3. 加:肉豆蔻、訶子 3829.4. 減:生附子 3829.5. 功效:氣虛泄瀉。 3929.6. 來源:《東醫(yī)寶鑒_內(nèi)景篇》卷四引《得效》。 3930.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3930.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川連、蒼術(shù)。 3930.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930.3. 加:川連、蒼術(shù) 3930.4. 減:生附子 3930.5. 功效:濕熱傷氣,發(fā)為白痢,或如膿者。 3930.6. 來源:《醫(yī)鈔類編》卷八。 3931. 相似度67%:加味四君湯 3931.1. 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5錢,甘草1錢,香薷1錢,茯苓2錢,炮姜3分。 3931.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3931.3. 加:香薷、炮姜 3931.4. 減:生附子 3931.5. 功效:中暑。膏粱子弟,多食瓜果以寒其胃,忽感暑氣,1時(shí)猝倒。 3931.6. 來源:《辨證錄》卷六。 3932. 相似度67%:加味四君湯 3932.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桂枝1錢,白術(shù)5錢,茯苓5錢,半夏2錢。 3932.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032.3. 加:桂枝、半夏 4032.4. 減:生附子 4032.5. 功效:瘧疾,先腰痛,頭疼且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熱如火熾,熱止汗出,不能即干,遍身骨節(jié)無不痠疼,小便短赤,乃太陽膀胱經(jīng)之瘧。 4032.6. 來源:《辨證錄》卷八。 4033. 相似度67%:托里建中湯 4033.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茯苓2錢,半夏1錢,炮姜1錢,甘草5分。 4033.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033.3. 加:半夏、炮姜 4033.4. 減:生附子 4033.5. 功效:癰疽元?dú)馑靥?,或因寒涼傷脾損胃,飲食少思,或作嘔泄瀉。 4033.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4034.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4034.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茯苓2錢,甘草(炙)1錢,川芎、當(dāng)歸。 4034.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034.3. 加:川芎、當(dāng)歸 4034.4. 減:生附子 4034.5. 功效:氣血俱虛之癥。 4034.6.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4135. 相似度67%:加味術(shù)附湯 4135.1. 組成:人參、白術(shù)(炒)、茯苓、甘草(炙)、肉果(煨)、炮附子(1方加木香)。 4135.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135.3. 加:肉果、炮附子 4135.4. 減:生附子 4135.5. 功效:小兒慢驚吐瀉身涼,或因臟寒洞泄。 4135.6. 來源:《醫(yī)部全錄》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編》。 4136. 相似度67%:和中散 4136.1. 組成:厚樸(姜汁制炒)1錢半,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4136.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136.3. 加:厚樸、干姜 4136.4. 減:生附子 4136.5. 功效:小兒中焦停寒或夾宿食,痘瘡欲出來出而吐利者。 4136.6. 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四。 4137.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4137.1. 組成: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炙)、黃耆、白扁豆(蒸)各等分。 4137.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237.3. 加:黃耆、白扁豆 4237.4. 減:生附子 4237.5. 功效:五痔下血,面色萎黃,心忪,耳鳴,腳弱,氣乏,口淡,食不知味。中氣虛,不能攝血,致便血不禁。 4237.6. 來源:《三因》卷十五。 4238.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4238.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秦艽、黃蠟各等分。 4238.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238.3. 加:秦艽、黃蠟 4238.4. 減:生附子 4238.5. 功效:勞嗽。 4238.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八十二。 4239. 相似度67%:四君子湯加竹瀝姜汁方 423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竹瀝、姜汁。 4239.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239.3. 加:竹瀝、姜汁 4239.4. 減:生附子 4239.5. 功效:半身不遂在右者,屬痰有熱并氣虛。 4239.6. 來源:方出《丹溪心法》卷一,名見《醫(yī)方考》卷一。 4340. 相似度67%:加味四君子湯 4340.1. 組成:黃耆、升麻、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炙)。 4340.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340.3. 加:黃耆、升麻 4340.4. 減:生附子 4340.5. 功效:氣虛及胃弱,不能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致小便不通。 4340.6.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九十二。 4341. 相似度67%:回陽化毒湯 4341.1. 組成:人參、官桂、茯苓、白術(shù)、附子(制)、甘草。 4341.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341.3. 加:官桂、附子 4341.4. 減:生附子 4341.5. 功效:痘疹陰燥,曾吐瀉,脈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熱,陰極似陽。 4341.6. 來源:《萬氏家抄方》卷六上。 4342. 相似度67%:烏蝎四君子湯 4342.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川烏(生)少許,全蝎(焙)少許。 4342.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342.3. 加:川烏、全蝎 4442.4. 減:生附子 4442.5. 功效:小兒慢驚。 4442.6. 來源:《直指小兒》卷二。 4443. 相似度67%:四君子加竹瀝湯 4443.1. 組成:白術(shù)2錢半,人參2錢,茯苓2錢,甘草(炙)2錢,竹瀝半杯,姜汁3匙。 4443.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443.3. 加:竹瀝、姜汁 4443.4. 減:生附子 4443.5. 功效:半身不遂在右者,及痰厥暴死。 4443.6. 來源:《醫(yī)林纂要》卷五。 4444. 相似度67%:四君子加芍藥高良姜湯 4444.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各1兩,芍藥5錢,良姜5錢。 4444.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444.3. 加:芍藥、良姜 4444.4. 減:生附子 4444.5. 功效:吐瀉轉(zhuǎn)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xì)者。 4444.6. 來源:《此事難知》。 4445. 相似度67%:益脾鎮(zhèn)驚散 4545.1. 組成:人參1錢半,白術(shù)(土炒)3錢,茯苓3錢,朱砂8分,鉤藤2錢,甘草(炙)5分。 4545.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545.3. 加:朱砂、鉤藤 4545.4. 減:生附子 4545.5. 功效:驚瀉。小兒氣弱受驚,夜臥不安,晝則驚惕,瀉泄糞稠若膠,色青如苔。 4545.6. 來源:《金鑒》卷五十二。 4546. 相似度67%:溫中和氣飲 4546.1. 組成:人參(去蘆)1錢,白術(shù)1錢,茯苓(去皮)8分,橘紅8分,藿香8分,甘草(炙,去皮)5分。 4546.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546.3. 加:橘紅、藿香 4546.4. 減:生附子 4546.5. 功效:小兒脾胃虛寒,吐瀉,不思飲食。 4546.6. 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五。 4547. 相似度67%:酸棗仁湯 4547.1. 組成:酸棗仁2升,茯苓2兩,白術(shù)2兩,人參2兩,甘草2兩,生姜6兩。 4547.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647.3. 加:酸棗仁、生姜 4647.4. 減:生附子 4647.5. 功效:驚悸不眠。 4647.6. 來源:《證類本草》卷十二引《胡洽方》。 4648. 相似度67%:參術(shù)湯 4648.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黃耆2錢,茯苓1錢,甘草1錢,陳皮1錢。 4648.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648.3. 加:黃耆、陳皮 4648.4. 減:生附子 4648.5. 功效:氣虛顫掉。泄瀉、嘔吐。 4648.6. 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4649. 相似度67%:六神散 4649.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黃耆1兩,甘草1兩,百合1兩,茯苓1兩。 4649.2. 原方對照: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附子。 4649.3. 加:黃耆、百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