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胎飲子-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瘦胎飲子-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瘦胎飲子-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瘦胎飲子-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瘦胎飲子-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8瘦胎飲子_朱氏集驗方卷十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瘦胎飲子_朱氏集驗方卷十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21.1. 組成: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21.2.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 121.3.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22. 相似度75%:李氏家傳快氣湯 122.1. 組成:枳殼5兩,縮砂2兩,香附子2兩,甘草2兩。 122.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22.3. 加:枳殼 122.4. 功效:妊娠惡阻。 122.5. 來源:《普濟方》卷三三七引《產經》。 123. 相似度67%:雙棗湯 123.1. 組成:香附子(去毛)8兩,青橘皮(去白,炒令黃)6兩,甘草(炙)半兩。 123.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23.3. 加:青橘皮 123.4. 減:縮砂 123.5. 功效: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飲食停滯,氣不升降,腹脅脹痛,嘔逆惡心。 123.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五。 124. 相似度67%:蒼術散 134.1. 組成:蒼術(去粗皮,米泔浸1宿)1兩,甘草1兩半(炙),香附子3兩半(炙,炒)。 134.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34.3. 加:蒼術 134.4. 減:縮砂 134.5. 功效:傷寒1-2日以前。 134.6. 來源:《普濟方》卷一三○。 135. 相似度67%:草香散 135.1. 組成:夏枯草4兩,香附子4兩,甘草8錢。 135.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35.3. 加:夏枯草 135.4. 減:縮砂 135.5. 功效:目疾,至夜則甚,或點苦寒反重者,及肝虛冷淚,怕日羞明。 135.6. 來源:《惠直堂方》卷二。 136. 相似度67%:茶調散 136.1. 組成:藿香半兩,香附子半兩,甘草2錢半。 136.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36.3. 加:藿香 146.4. 減:縮砂 146.5. 功效:男女頭風攻注,頭目昏暗,睛疼。 146.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九。 147. 相似度67%:二香散 147.1. 組成:香附子1兩,藿香葉2錢,甘草2錢。 147.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47.3. 加:藿香葉 147.4. 減:縮砂 147.5. 功效:妊娠胎氣不安,氣不升降,飲食不美,嘔吐酸水,起坐覺重。 147.6. 來源:《婦人良方》卷十二。 148. 相似度67%:附術湯 148.1. 組成:香附子5兩(炒去毛,赤色止),莪術(醋煮)2兩,甘草2兩。 148.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48.3. 加:莪術 148.4. 減:縮砂 148.5. 功效:脾積氣,婦人諸般氣痛。 148.6. 來源:《得效》卷四。 149. 相似度67%:降氣湯 159.1. 組成:茯神2兩,香附子半斤(用新水浸1宿,炒令黃色),甘草1兩半(炙黃)。 159.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59.3. 加:茯神 159.4. 減:縮砂 159.5. 功效:氣郁不伸。 159.6. 來源:《洪氏集驗方》卷一。 1510. 相似度67%:快氣湯 1510.1. 組成: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 1510.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510.3. 加:縮砂仁 1510.4. 減:縮砂 1510.5. 功效: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1510.6. 來源:《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1511. 相似度67%:龍腦湯 1511.1. 組成:縮砂8兩,甘草6兩。 1511.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511.3. 減:香附子 1611.4.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五引《御醫(yī)撮要》。 1612. 相似度67%:圣脾散 1612.1. 組成:香附子(炒去皮毛)1合,小黑豆1合(炒),甘草半分。 1612.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612.3. 加:小黑豆 1612.4. 減:縮砂 1612.5. 功效:慢脾風。 1612.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五。 1613. 相似度67%:不老湯 1613.1. 組成:香附子(去盡黑皮,微炒)4兩,姜黃(湯浸1宿,洗凈,焙干稱)2兩,甘草1兩(炙)。 1613.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613.3. 加:姜黃 1613.4. 減:縮砂 1613.5. 功效:九氣:膈氣、風氣、寒氣、熱氣、憂氣、喜氣、驚氣、怒氣、山嵐瘴氣,積聚堅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飲食,時去時來,發(fā)則欲死。 1613.6. 來源:《百一》卷四。 1614. 相似度67%:瘦胎散 1614.1. 組成:枳殼5錢,香附子3錢,甘草1錢半。 1714.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714.3. 加:枳殼 1714.4. 減:縮砂 1714.5. 功效:胎肥壅隘,動止艱辛。 1714.6. 來源:《壽世保元》卷七。 1715. 相似度67%:順元湯 1715.1. 組成:香附子1兩(炒去皮毛),甘草1分。 1715.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715.3. 減:縮砂 1715.4. 功效:崩中漏下,失血過多,久不能止。 1715.5. 來源:《易簡》。 1716. 相似度67%:縮胎散 1716.1. 組成:枳殼2兩,香附子2兩,甘草1兩半。 1716.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716.3. 加:枳殼 1716.4. 減:縮砂 1716.5. 功效:妊娠下痢赤白,心腹(疒丂)痛,小便澀。 1716.6. 來源:《普濟方》卷三四○。 1817. 相似度67%:小降氣湯 1817.1. 組成: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 1817.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817.3. 加:縮砂仁 1817.4. 減:縮砂 1817.5. 功效: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鮮,不思飲食。 1817.6. 來源:《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1818. 相似度67%:夏枯草散 1818.1. 組成:夏枯草1兩,香附子1兩,甘草4錢。 1818.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818.3. 加:夏枯草 1818.4. 減:縮砂 1818.5. 功效:厥陰郁火,目珠痛,夜則痛甚,或用苦寒藥點上反疼甚者。 1818.6. 來源:《馮氏錦囊_雜癥》卷六引《簡要濟眾方》。 1819. 相似度67%:正鳳髓丹 1819.1. 組成:黃柏(炒)2兩,縮砂1兩,甘草半兩。 1819.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919.3. 加:黃柏 1919.4. 減:香附子 1919.5. 功效:心火太盛,陽狂不已;火強久曠,夢遺胃弱,不宜苦寒者。 1919.6. 來源:《元戎》卷十。 1920. 相似度67%:養(yǎng)氣湯 1920.1. 組成:香附子(圓實者,去盡黑皮,微炒)4兩,甘草1兩(炙),姜黃(湯洗,浸1宿,用水淘去灰,以盡為度,焙干)2兩。 1920.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920.3. 加:姜黃 1920.4. 減:縮砂 1920.5. 來源:《雞峰》卷十二。 1921. 相似度67%:香附六一湯 1921.1. 組成:香附子6兩,甘草1兩。 1921.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1921.3. 減:縮砂 1921.4. 功效:胸煩痞滿。 1921.5.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一引《澹寮》。 1922. 相似度67%:玉仙散 1922.1. 組成:香附子(瓦器炒黑色,勿焦),白芍藥1兩,甘草1錢。 2022.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022.3. 加:白芍藥 2022.4. 減:縮砂 2022.5. 功效:婦人諸疾。 2022.6. 來源:《普濟方》卷三二八引《危氏方》。 2023. 相似度67%:石榴皮湯 2023.1. 組成:石榴皮10錢,香附子10錢,甘草2分。 2023.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023.3. 加:石榴皮 2023.4. 減:縮砂 2023.5. 功效:霉瘡。 2023.6. 來源:《霉癘新書》。 2024. 相似度67%:小烏沉湯 2024.1. 組成:烏藥(去心)10兩,甘草(炒)1兩,香附子(沙盆內斷去皮毛,焙干)20兩。 2024.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024.3. 加:烏藥 2024.4. 減:縮砂 2024.5. 功效:氣不調和所致的心腹刺痛、便血。心腹刺痛。氣不調和,便血不止。氣閃血瘀,心腹刺痛。 2124.6. 來源:《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2125. 相似度67%:異香四神散 2125.1. 組成:香附子(去毛,炒)半斤,烏藥(炒)4兩,甘草(炙)1兩。 2125.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125.3. 加:烏藥 2125.4. 減:縮砂 2125.5. 功效:婦人室女血氣不調,及胎前產后諸疾。 2125.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 2126. 相似度67%:抑氣散 2126.1. 組成:香附子(炒,杵凈)4兩,茯神(去根)1兩,甘草(炙)1兩。 2126.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126.3. 加:茯神 2126.4. 減:縮砂 2126.5. 功效:婦人氣盛于血,無子,尋常頭暈膈滿,體痛怔忡。 2126.6. 來源:《濟生》卷七。 2127. 相似度67%:鐵罩散 2127.1. 組成:縮砂1斤(和殼炒6-7分焦,去殼用仁),香附子2兩(炒)。 2127.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227.3. 減:甘草 2227.4. 功效:胎動出血。 2227.5.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 2228. 相似度50%:加減香蘇散 2228.1. 組成:香附子1兩,紫蘇梗2兩,陳皮1兩,甘草半兩。 2228.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228.3. 加:紫蘇梗、陳皮 2228.4. 減:縮砂 2228.5. 功效:傷寒。 2228.6. 來源:《醫(yī)方大成》卷一引徐同知方。 2229. 相似度50%:藿香烏藥散 2229.1. 組成:藿香葉半兩,烏藥半兩,香附子(炒)半兩,甘草2寸半(炙)。 2229.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229.3. 加:藿香葉、烏藥 2229.4. 減:縮砂 2229.5. 功效:霍亂。 2229.6. 來源:方出《百一》卷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2230. 相似度50%:抑氣散 2330.1. 組成:香附子(炒凈)4兩,茯神(去木)1兩,橘紅2兩,甘草(炙)1兩。 2330.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330.3. 加:茯神、橘紅 2330.4. 減:縮砂 2330.5. 功效:婦人氣盛于血,變生諸證,頭暈膈滿。氣盛血衰,月經前后不如期,不孕。 2330.6. 來源:《濟生》卷六。 2331. 相似度50%:沉香降氣湯 2331.1. 組成:香附子(炒,去毛)400兩,沉香18兩半,縮砂仁48兩,甘草120兩(爁)。 2331.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331.3. 加:沉香、縮砂仁 2331.4. 減:縮砂 2331.5. 功效:肝氣郁結,脾失健運,胸脘痞悶,心腹脹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婦女月經不調,少腹脹痛。 2331.6. 來源:《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2332. 相似度50%:玉液湯 2332.1. 組成:縮砂半兩,薯蕷1兩,甘草4兩,豆蔻1個半。 2332.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432.3. 加:薯蕷、豆蔻 2432.4. 減:香附子 2432.5. 功效:酒病。 2432.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五引《御醫(yī)撮要》。 2433. 相似度50%:伐陰湯 2433.1. 組成:縮砂1分,桂1分,生姜半兩,甘草3錢。 2433.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433.3. 加:桂、生姜 2433.4. 減:香附子 2433.5. 功效:解菌蕈毒。 2433.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四引《吳氏集驗方》。 2434. 相似度50%:小降氣湯 2434.1. 組成:香附子4兩,甘草(炙)1兩2錢,縮砂仁4錢8分,沉香1錢8分5厘。 2434.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434.3. 加:縮砂仁、沉香 2434.4. 減:縮砂 2434.5. 功效:氣滯不得升降,胸膈痞悶,喘促短氣,及留飲吞酸,脅下支結,常覺妨礙者。 2434.6. 來源:《杏苑》卷四。 2535. 相似度50%:秘方勻氣散 2535.1. 組成:香附子(炒)1兩,甘草1兩,蒼術1兩,茴香1兩。 2535.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535.3. 加:蒼術、茴香 2535.4. 減:縮砂 2535.5. 功效:目不疼不癢而赤昏。 2535.6. 來源:《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2536. 相似度50%:木香分氣丸 2536.1. 組成:香附子(水浸1宿,搗去黑皮,令凈,飯上蒸過1次,焙干稱)2兩,南木香1錢(面裹,煨),縮砂1分(去殼),甘草半兩(炙),京三棱半兩(濕紙裹,煨,乘熱切,焙),姜黃半兩(米泔水浸1宿,切,焙)。 2536.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536.3. 加:南木香、京三棱、姜黃 2536.4. 功效:小兒脾胃虛弱,飲食過傷,積滯內停,或多吐逆,胸膈不快,面黃腹急,下利無度。 2536.5. 來源:《洪氏集驗方》卷五。 2537. 相似度50%:內補散 2537.1. 組成:白芷2兩,官桂1兩,香附子3兩,甘草半兩。 2537.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637.3. 加:白芷、官桂 2637.4. 減:縮砂 2637.5. 功效:癰疽已破。 2637.6. 來源:《普濟方》卷二八三。 2638. 相似度50%:香芎散 2638.1. 組成:香附子半斤(炒去毛),川芎3兩,甘草2兩,石膏1兩(研)。 2638.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638.3. 加:川芎、石膏 2638.4. 減:縮砂 2638.5. 功效:一切頭風。 2638.6. 來源:《中藏經_附錄》。 2639. 相似度50%:香蘇散 2639.1. 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4兩,紫蘇葉4兩,甘草(炙)1兩,陳皮2兩(不去白)。 2639.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639.3. 加:紫蘇葉、陳皮 2639.4. 減:縮砂 2639.5. 功效:外感風寒,內有氣滯,形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胸膈滿悶,噯氣惡食,以及妊娠霍亂、子懸、魚蟹積等。四時瘟疫、傷寒。四時感冒,頭痛發(fā)熱,或兼內傷,胸膈滿悶,噯氣惡食。妊娠霍亂。魚蟹積。子懸。 2739.6. 來源:《局方》卷二(紹興續(xù)添方)。 2740. 相似度50%:神授香蘇散 2740.1. 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一兩陳皮二兩(不去白) 2740.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740.3. 加:紫蘇葉、陳皮 2740.4. 減:縮砂 2740.5. 功效:外感風寒,內有氣滯,形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胸膈滿悶,噯氣惡食,以及妊娠霍亂、子懸、魚蟹積等。 2740.6. 來源:《保命歌括》卷六 2741. 相似度50%:四神散 2741.1. 組成:白芍藥1兩,良姜1兩(煨),甘草(炙)1兩,香附子1兩半(炒)。 2741.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741.3. 加:白芍藥、良姜 2741.4. 減:縮砂 2741.5. 功效:男子、婦人一切氣痛不可忍者。及水瀉,赤白痢。 2741.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 2742. 相似度50%:四神湯 2842.1. 組成:生姜1斤(切片,曬干),草果半斤(去殼并白皮),甘草4兩(炒),縮砂4兩。 2842.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842.3. 加:生姜、草果 2842.4. 減:香附子 2842.5. 功效: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吐逆滿悶,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2842.6.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四。 2843. 相似度50%:寬氣湯 2843.1. 組成:香附子6兩(新砂盆內打令凈,焙干稱),烏藥2兩(去心,取肉稱,用真天臺者),縮砂仁1兩,甘草1兩1分(炒)。 2843.2. 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 2843.3. 加:烏藥、縮砂仁 2843.4. 減:縮砂 2843.5. 功效:三焦氣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心腹刺痛;小兒噫宿腐氣,心膨(月真)滿,或時冷痛。 2843.6. 來源:《百一》卷六。 28原方組成: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相似度75%:李氏家傳快氣湯組成:枳殼5兩,縮砂2兩,香附子2兩,甘草2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枳殼功效:妊娠惡阻。來源:《普濟方》卷三三七引《產經》。相似度67%:雙棗湯組成:香附子(去毛)8兩,青橘皮(去白,炒令黃)6兩,甘草(炙)半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青橘皮減:縮砂功效: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飲食停滯,氣不升降,腹脅脹痛,嘔逆惡心。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五。相似度67%:蒼術散組成:蒼術(去粗皮,米泔浸1宿)1兩,甘草1兩半(炙),香附子3兩半(炙,炒)。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蒼術減:縮砂功效:傷寒1-2日以前。來源:《普濟方》卷一三○。相似度67%:草香散組成:夏枯草4兩,香附子4兩,甘草8錢。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夏枯草減:縮砂功效:目疾,至夜則甚,或點苦寒反重者,及肝虛冷淚,怕日羞明。來源:《惠直堂方》卷二。相似度67%:茶調散組成:藿香半兩,香附子半兩,甘草2錢半。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藿香減:縮砂功效:男女頭風攻注,頭目昏暗,睛疼。來源:《朱氏集驗方》卷九。相似度67%:二香散組成:香附子1兩,藿香葉2錢,甘草2錢。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藿香葉減:縮砂功效:妊娠胎氣不安,氣不升降,飲食不美,嘔吐酸水,起坐覺重。來源:《婦人良方》卷十二。相似度67%:附術湯組成:香附子5兩(炒去毛,赤色止),莪術(醋煮)2兩,甘草2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莪術減:縮砂功效:脾積氣,婦人諸般氣痛。來源:《得效》卷四。相似度67%:降氣湯組成:茯神2兩,香附子半斤(用新水浸1宿,炒令黃色),甘草1兩半(炙黃)。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茯神減:縮砂功效:氣郁不伸。來源:《洪氏集驗方》卷一。相似度67%:快氣湯組成: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縮砂仁減:縮砂功效: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來源:《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相似度67%:龍腦湯組成:縮砂8兩,甘草6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減:香附子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五引《御醫(yī)撮要》。相似度67%:圣脾散組成:香附子(炒去皮毛)1合,小黑豆1合(炒),甘草半分。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小黑豆減:縮砂功效:慢脾風。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五。相似度67%:不老湯組成:香附子(去盡黑皮,微炒)4兩,姜黃(湯浸1宿,洗凈,焙干稱)2兩,甘草1兩(炙)。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姜黃減:縮砂功效:九氣:膈氣、風氣、寒氣、熱氣、憂氣、喜氣、驚氣、怒氣、山嵐瘴氣,積聚堅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飲食,時去時來,發(fā)則欲死。來源:《百一》卷四。相似度67%:瘦胎散組成:枳殼5錢,香附子3錢,甘草1錢半。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枳殼減:縮砂功效:胎肥壅隘,動止艱辛。來源:《壽世保元》卷七。相似度67%:順元湯組成:香附子1兩(炒去皮毛),甘草1分。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減:縮砂功效:崩中漏下,失血過多,久不能止。來源:《易簡》。相似度67%:縮胎散組成:枳殼2兩,香附子2兩,甘草1兩半。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枳殼減:縮砂功效:妊娠下痢赤白,心腹(疒丂)痛,小便澀。來源:《普濟方》卷三四○。相似度67%:小降氣湯組成: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縮砂仁減:縮砂功效: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鮮,不思飲食。來源:《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相似度67%:夏枯草散組成:夏枯草1兩,香附子1兩,甘草4錢。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夏枯草減:縮砂功效:厥陰郁火,目珠痛,夜則痛甚,或用苦寒藥點上反疼甚者。來源:《馮氏錦囊_雜癥》卷六引《簡要濟眾方》。相似度67%:正鳳髓丹組成:黃柏(炒)2兩,縮砂1兩,甘草半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黃柏減:香附子功效:心火太盛,陽狂不已;火強久曠,夢遺胃弱,不宜苦寒者。來源:《元戎》卷十。相似度67%:養(yǎng)氣湯組成:香附子(圓實者,去盡黑皮,微炒)4兩,甘草1兩(炙),姜黃(湯洗,浸1宿,用水淘去灰,以盡為度,焙干)2兩。原方對照:香附子(炒)4兩,縮砂(炒)3兩,甘草(炙)1兩。加:姜黃減:縮砂來源:《雞峰》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